鸡骨香Crotonis Crassifolii Radix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巴豆属Croton L.植物鸡骨香Croton crassifoliusGeisel的根,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消肿的功效,可用于风湿痹痛、跌打肿痛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同时,越南、老挝、泰国也有分布[1-2]。文献报道该植物有抗癌活性[3]。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鸡骨香主含萜类、甾体等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最常见,二萜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活性成分[4-9]。有关鸡骨香成分的定量测定研究鲜有报道[10-11],且测定成分单一,难以全面反映药材品质。本实验在前期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同时测定鸡骨香6个萜类化合物的方法,可较全面地反映鸡骨香品质,为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1 仪器与材料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SIL-20A自动进样器、LC solution色谱工作站(日本岛津);KQ3200B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EG-220型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色谱乙腈(瑞典Oceanpak色谱溶剂);甲醇(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鸡骨香药材Crotonis Crassifolii Radix购买自广东药房,由广州中医药大学赵钟祥教授鉴定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鸡骨香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干燥的根。10批药材S1~S10的批号依次为YPA4D0007、040610、070504、14061372190、100311、100527、20120506、20110924、110917P228、120624P319,均产自广东。对照品由本实验室自制,质量分数均在99.0%以上。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25 ℃;流动相为乙腈(A)-0.02%三氟乙酸水(B),梯度洗脱(0~35 min,35% A;35~55 min,35%~60% A;55~80 min,60% A);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样品与混合对照品的HPLC色谱图见图 1。
![]() |
1-chettaphanin I 2-山藿香定3-crassifolin B 4-cyperenoic acid 5-crassifolin A 6-cyperenol 1-chettaphanin I 2-teucvidin 3-crassifolin B 4-cyperenoic acid 5-crassifolin A 6-cyperenol 图 1 混合对照品(A)与样品(B)的HPLC图 Fig.1 HPLC of 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 (A) and sample (B) |
2.2 溶液的制备 2.2.1 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上述6个对照品适量,用色谱甲醇溶解,配成chettaphanin Ⅰ、山藿香定、crassifolin B、cyperenoic acid、crassifolin A、cyperenol质量浓度分别为0.10、0.20、0.04、0.20、0.06、0.06 mg/mL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药材粉末(过4号筛)约1.0 g,精密称定,置100 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 mL甲醇,称定质量,密塞超声提取4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差量,摇匀,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3 线性关系考察在“2.1”项色谱条件下,分别精密吸取6个萜类化合物混合对照品溶液2、5、10、15、20、25、30 μL进样测定,以对照品质量(X)对峰面积(Y)作图,求得回归方程,见表 1。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 |
表 1 6个萜类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Table 1 Linear relationship of six terpenoids |
2.4 精密度试验
在“2.1”项色谱条件下对混合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每次10 μL,记录峰面积,计算6个化合物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33%、0.25%、0.95%、0.41%、0.33%、0.73%。
2.5 稳定性试验精密称定鸡骨香药材粉末1.0 g,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色谱条件操作,分别在室温下放置0、2、4、8、12、24 h后进样分析,测定chettaphanin Ⅰ、山藿香定、crassifolin B、cyperenoic acid、crassifolin A、cyperenol的峰面积。按峰面积计算各化合物的RSD分别为0.48%、0.47%、0.56%、0.66%、0.48%、0.55%,表明供试品在24 h内稳定。
2.6 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S1供试品药材1.0 g,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在“2.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6个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计算chettaphanin Ⅰ、山藿香定、crassifolin B、cyperenoic acid、crassifolin A、cypereno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68、7.35、0.51、7.75、1.36、3.23 mg/g,RSD分别为0.28%、0.44%、0.84%、0.90%、0.86%、0.56%。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测定的S1粉末6份,每份0.5 g,精密称定。加入等同于S1样品量的6种对照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按“2.1”项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计算chettaphanin Ⅰ、山藿香定、crassifolin B、cyperenoic acid、crassifolin A、cyperenol的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99.13%、98.48%、99.22%、101.1%、102.5%,RSD分别为0.48%、0.48%、0.96%、1.10%、1.35%、0.95%。
2.8 样品测定取10批鸡骨香药材,精密称定1.0 g,按“2.2.2”项下方法操作,每个批号药材平行制备3份,再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并计算样品中6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见表 2。
![]() |
表 2 鸡骨香药材中6个萜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n=3) Table 2 Determination of six terpenoids in Croton Crassifolii Radix (n=3) |
3 讨论
本实验对鸡骨香药材中6个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中考察了提取方式、提取溶剂种类、溶剂加入量和提取时间。结果显示,超声提取与回流提取无显著性差异;甲醇提取优于75%甲醇和50%甲醇;甲醇加入30、40、50、60倍量比较,50、60倍量提取最充分且无显著性差异;提取时间30、40、50 min比较,超声提取40、50 min时各成分的量较高且无显著性差异。最终确定甲醇50倍量,超声提取40 min为最佳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在选择波长方面,上述6个萜类成分的紫外扫描图谱显示,crassifolin B、crassifolin A、cyperenol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210 nm;chettaphanin Ⅰ在210、248 nm下有最大吸收;山藿香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20 nm;cyperenoic acid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43 nm;虽然山藿香定和cyperenoic acid的最大吸收波长不为210 nm,但是在该波长下也有很强吸收,而且方法学考察了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结果都符合要求;且在220、243 nm下,其他化合物吸收明显减弱,所以最终选择210 nm作为检测波长。
在选择流动相方面,分别用乙腈-水、乙腈-0.02%三氟乙酸水、甲醇-水3个不同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乙腈-0.02%三氟乙酸水系统对6个萜类成分的分离度最好,所以流动相选择了乙腈-0.02%三氟乙酸水系统。
在选择柱温方面,分别考察了10、20、25、30、40 ℃,结果显示,柱温为25 ℃时,6个化合物分离度最佳,所以柱温选择了25 ℃。
实验结果显示,广东鸡骨香药材中6个萜类化合物总量存在明显差异,各成分量的波动较大,cyperenoic acid作为质量分数最大的成分,波动最小,这可能与药材产地、采收时间、炮制方法和储藏时间有关。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鸡骨香药材中6个萜类成分的量,该方法简单、有效、准确,因此可以考虑作为鸡骨香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
[1] | 邓世明. 海南常用中草药名录[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 |
[2] | Smith A R. Euphorbiaceae (Part 1). In: Polhill RM. Flora of Tropical East Africa[M]. Rotterdam: A. A. Balkema Publishers, 1987 . |
[3] | Laddawan B, Che C T, Harry H S F, et al. Constituents of Croton crassifolius roots[J]. Planta Med , 1988, 54 (1) :61–63. DOI:10.1055/s-2006-962339 |
[4] | 朱耀魁, 胡颖, 程妮, 等. 鸡骨香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 2013, 44 (10) :1231–1236. |
[5] | Hu Y, Zhang L, Wen X Q, et al. Two new diterpenoids from Croton crassifolius[J]. J Asian Nat Prod Res , 2012 :785–755. |
[6] | Wang G C, Li J G, Li G Q, et al. Clerodane diterpenoids from Croton crassiifolius[J]. J Nat Prod , 2012, 75 :2188–2192. DOI:10.1021/np300636k |
[7] | 杨先会, 陈尚文, 邓世明. 鸡骨香植物药的化学成分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9, 20 (3) :515–517. |
[8] | 李甲桂.鸡骨香化学成分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13. |
[9] | 史海明, 温晶, 屠鹏飞. 鸡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 2006, 37 (11) :1610–1613. |
[10] | 李树华.鸡骨香化学成分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
[11] | 王佰灵, 王国才, 梁生旺. 鸡骨香药材的含量测定[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4, 20 (13) :6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