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连云港 222001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w-tech for Pharmaceutical Proces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Lianyungang 222001, China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是指在机体感染微生物后或者其他情况下,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导致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这些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4、6、8、10、12(IL-1、IL-2、IL-4、IL-6、IL-8、IL-10、IL-12),干扰素(IFN-α、IFN-β、IFN-γ)等。Ferrara等1993年首次提出“细胞因子风暴”的概念,但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005年H5N1禽流感病毒爆发而进入公众视野,从此广泛见诸于各种科学文献报道[1, 2]。细胞因子风暴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在多种疾病中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研究表明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抗菌、解热、抗炎等药理作用[3, 4, 5, 6, 7],可降低TNF-α、IL-1、IL-6、内皮素-1(ET-1)、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AMP)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本研究通过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抑制细胞因子风暴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 1.1 药物、试剂与仪器热毒宁注射液,规格10 mL/支,6支/盒,批号140103,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规格5 mg/mL,批号140125,吉林精优长白山药业有限公司;LPS(批号L2660),Biolopped Sigma;IL-1β、TNF-α、IL-4、IL-6、IL-8、IL-10、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转录因子-κB(NF-κB)放免试剂盒,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日本日立7160全自动生化仪。
1.2 动物SD大鼠,雄性,体质量180~200 g,SPF级,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合格证号(沪)2008-0016。
2 方法 2.1 分组取雄性SD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0.5 mg/kg)及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剂量(10.16、5.08、2.54 g/kg)治疗组。实验前动物禁食12 h,自由饮水。
2.2 ALI模型制备[8, 9]依据文献方法,采用LPS气管滴注法制备ALI模型。LPS以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5 mg/mL。大鼠ip 10%水合氯醛0.35 g/kg麻醉,颈部正中切口2 cm,分离气管,微量注射器由气管向肺方向滴注LPS(6 mg/kg)复制ALI模型,对照组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30 min后各组大鼠iv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注射LPS后16 h,大鼠ip 10%水合氯醛0.35 g/kg麻醉,取材。
2.3 检测指标 2.3.1 细胞因子测定各组动物处死后,迅速打开胸腔,取出右肺中叶放入液氮中待处理。肺组织称质量,以0.1 g肺组织加生理盐水1 mL,用玻璃匀浆器匀浆,4 ℃低温离心(3 000 r/min),取上清液-70 ℃冻存,按试剂盒说明方法检测。
2.3.2 肺组织形态学检测各组动物处死后,迅速打开胸腔,取出右肺上叶放入10%甲醛固定24 h,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情况。根据病变范围及炎症评分:1分代表轻微,病变范围<25%;2分代表中度,病变范围25%~50%;3分代表重度,病变范围50%~75%;4分代表严重,病变范围75%~100%;无明显病变为0分,极轻度病变为0.5分,累加所有分数,并计算出每组每只动物的平均分值,分值越高提示炎症病变程度越严重。
2.4 统计方法数据以x ± s表示,量反应资料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法,统计软件SPSS 17.0。
3 结果 3.1 对ALI大鼠肺组织IL-1β、TNF-α、IL-4、IL-6的影响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肺组织IL-1β、TNF-α、IL-4、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热毒宁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明显降低大鼠肺组织中IL-1β、TNF-α、IL-4、IL-6水平(P<0.05、0.01),热毒宁低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肺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P<0.05),结果见表 1。
![]() |
表 1 热毒宁注射液对LPS致ALI大鼠肺组织IL-1β、TNF-α、IL-4、IL-6的影响(x±s , n=10) Table 1 Effects of Reduning Injectionon IL-1β,TNF-α,IL-4,and IL-6 in lung tissue of ALI rats induced by LPS(x±s , n=10) |
表 2结果表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肺 组织IL-8、IL-10、ICAM-1、NF-κB水平明显升高(P<0.01)。热毒宁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明显降低大鼠肺组织中IL-8、IL-10、ICAM-1、NF-κB水平(P<0.05、0.01)。
![]() |
表 2 热毒宁注射液对LPS致ALI大鼠肺组织中IL-8、IL-10、ICAM-1、NF-κB的影响(x±s , n=10) Table 2 Effects of Reduning Injection on IL-8,IL-10,ICAM-1,and NF-κB in lung tissue of ALI rats induced by LPS(x±s , n=10) |
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由肺泡、肺内支气管分支及间质组成,未见明显病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肺泡壁充血、有炎细胞浸润,部分大鼠肺泡腔内有渗出物,肺内各级支气管腔内、管周水肿,有炎细胞浸润。热毒宁注射液组和地塞米松组病变同模型组相比,肺泡壁充血、炎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轻,表明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减轻肺部炎症的病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 3、图 1。
![]() |
表 3 热毒宁注射液对LPS致ALI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x±s , n=10) Table 3 Effect of Reduning Injection on pathology of ALI rats induced by LPS(x±s , n=10) |
![]() | 图 1 热毒宁注射液对ALI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HE染色)Fig. 1 Effect of Reduning Injection on injury of lung tissue in ALI rats (HE stainning) |
ALI是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微血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肺水肿及肺出血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失控性炎症反应,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在启动、放大和维持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10, 11, 12]。LPS损害是导致ALI发病的最常见形式之一,其可促进炎性细胞的活化和聚集以及其他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从而引起瀑布式炎性反应,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反应性调节机制紊乱、弥漫性肺组织损伤[13]。LPS通过激活多条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将胞外信号转变为核内信号,其中,NF-κB是被其强烈激活的一类核内信号,它的活化可诱发大量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因而在ALI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4, 15, 16]。研究发现,NF-κB调节的靶基因蛋白包括细胞因子(如IL-1、IL-2、IL-3、IL-6)、趋化因子(如IL-8、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A)、黏附因子(如ICAM-1、VCAM-1)等[17]。
细胞因子有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前者主要包括IL-6、IL-8、TNF-α、IL-2、IL-1β等,后者主要有IL-11、IL-4、IL-13、IL-10、IL-1受体拮抗剂等,这两者之间平衡是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和抵抗疾病的关键因素,内毒素可促进TNF-α、IL-6等的合成和释放[18]。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也是NF-κB诱导基因的产物,也能作为激动剂进一步使其活性增强,此正反馈调节机制易使炎症反应扩大和持续[17]。IL-1β在ALI发病中能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多种趋化因子如IL-8、MCP-1、ENA-78,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炎症局部,激活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黏附因子(ICAMs)等[19]。TNF-α对肺有强烈的毒性,它能诱导肺内皮细胞活化、白细胞迁移、粒细胞脱颗粒和毛细血管渗漏,积聚的水肿液进一步阻碍肺泡细胞的灌流和氧气的交换,造成ALI[20]。IL-10是一个以免疫抑制为主的多向免疫调节因子,其主要生物活性表现为直接抑制炎症细胞活化,进而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IL-10抑制单核巨噬细胞表达IL-1、IL-6、IL-8、IL-12、GM-CSF、TNF等[21]。内毒素感染肺部引发全身性的细胞因子风暴,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失控,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ALI最严重的后果。
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的现代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也显示较好疗效[22]。研究表明热毒宁注射液对兔ALI模型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可改善ALI兔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量,抑制ALI的发生与发展[23]。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可有效减轻LPS诱导的大鼠ALI,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发挥其对LPS致ALI的保护效应。
[1] | 刘 倩, 朱 平. EB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增殖病与细胞因子风暴[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 21(2): 498-502. |
[2] | 张海祥, 谢 鑫, 张科进, 等. 细胞因子风暴在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防治研究[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3, 29(5): 556-559. |
[3] | 王开富, 萧 伟, 王振中, 等. 热毒宁注射液的解热抗炎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 33(23): 1918-1922. |
[4] | 孙 兰, 刘艾林, 王振中, 等. 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分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29(1): 27-31. |
[5] | 陈国盛. 热毒宁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 13(5): 454-456. |
[6] | 刘红菊, 张建初, 张劲农, 等. 热毒宁注射液对兔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5): 610-613. |
[7] | 曹泽彧, 常秀娟, 赵忠鹏, 等. 热毒宁注射液抗A16型柯萨奇病毒的研究[J]. 中草药, 2014, 45(10): 1450-1455. |
[8] | Fu P K, Wu C L, Tsai T H, et al.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coagulative effects of paeonol on LP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 rats[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2, doi: 10.1155/2012/837513. |
[9] | 章 卓, 万敬员, 罗福玲, 等. 积雪草苷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 中草药, 2008, 39(8): 1196-1199. |
[10] | 王 乐, 刘 伟, 廖琳玲, 等. 地昔帕明对小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 26(1): 63-66. |
[11] | 关 岚, 涂家红, 李天水, 等. 白细胞介素在急性肺损伤大鼠中的作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 3(12): 728-733. |
[12] | 胡晓兰, 邱水凤, 梅如焕, 等. 红景天注射液对油酸诱导兔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J]. 中草药, 2008, 39(11): 1706-1709. |
[13] | 黄 希, 邓立普. 急性肺损伤中信号通路及相关受体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0, 16(20): 3054-3057. |
[14] | Tasaka S, Ishizaka A, Yamada W, et al. Effect of CD14 blockade endotoxin-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 mice[J].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03, 29(2): 252-258. |
[15] | Akashi S, Shimazu R, Ogata H, et al. Cutting edge: cell surface expression and lipopolysaccharide signaling via the toll-like receptor 4-MD-2 complex on mouse peritoneal macrophages[J]. J Immunol, 2000, 164(7): 3471-3475. |
[16] | Hatada E N, Krappmann D, Scheidereit C. NF-kappaB and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J]. Curr Opin Immunol, 2000, 12(1): 52-58. |
[17] | 蒋 叶, 余书勤. 核转录因子-JB信号通路在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 中国急救医学, 2004, 24(12): 902-904. |
[18] | 张 洲. 细菌性血流感染流行病学研究与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D].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 2013. |
[19] | 倪云峰. 丁酸钠在急性肺损伤中保护作用与机制的研究[D].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 2011. |
[20] | 毛宝龄, 钱桂生, 陈正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
[21] | 王祖耀, 胡廷泽, 韦富康, 等. 白细胞介素-10对大鼠腹腔感染和早期脓毒症炎症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0, 21(6): 364-366. |
[22] | 王振中, 鲍琳琳, 孙 兰, 等. 热毒宁注射液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机制研究[J]. 中草药, 2014, 45(1): 90-93. |
[23] | 刘红菊, 熊先智, 张小菊, 等. 热毒宁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兔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J]. 医药导报, 2007, 26(12): 1409-1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