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连云港 222001;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Process New-tech for Chinese Medicine, Lianyungang 222001, China;
3. School of Pharmacy,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00, China
痛宁凝胶是由醋延胡索、川芎、威灵仙、伸筋草等12味中药经提取、浓缩并加一定的赋形剂制成的凝胶剂,具有活血理气止痛、祛风通络除湿的作用,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筋脉瘀滞,风湿注节证,症见关节疼痛,胫软膝酸,关节活动不利,局部肿胀,畏风恶寒,舌质偏红或边有积斑苔薄白,脉弦或滑。目前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为生物碱类成分[1]和冰片、薄荷脑的含量测定[2],难以全面控制制剂的内在质量。为更好地控制痛宁凝胶的质量,本实验采用HPLC-MS法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将18个共有峰在药材中进行归属,使得有关该制剂的质量控制能够深入到相关药材。
1 仪器和试药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DAD紫外检测器(安捷伦公司);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Agilent 6538 Q-TOF/MS质谱检测器、电喷雾(ESI)离子源(美国安捷伦公司);KQ-25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ettler AE240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BP211D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Milli-Q超纯水仪(密理博公司);Centrifuge 5415D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rof公司)。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批号111523-201007,质量分数以96.5%计)、升麻素苷(批号111522- 201210,质量分数以93.7%计)、阿魏酸(批号110773- 201313,质量分数以99.6%计)、绿原酸(批号110753-201415,质量分数以96.2%计)、延胡索乙素(批号110716-201414,质量分数以99.9%计)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隐绿原酸(批号MUST-11112203,质量分数≥98%)、新绿原酸(批号MUST-11112202,质量分数≥98%)、木兰花碱(批号MUST-12022901,质量分数≥98%)对照品均购自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美国天地公司),甲酸(色谱纯,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痛宁凝胶(规格15 g/支,批号130201、130202、130203、130301、130302、130303、140401、140402、140403、140404,)均由江苏南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µ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 5%→14% A,10~20 min 14%→18% A,20~40 min 18%→35% A,40~60 min 35%→95% A;检测波长:24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10 μL。进行质谱分析时,流动相B用0.1%甲酸溶液替代。
2.2 质谱条件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毛细管电压3 500 V(负离子模式)、4 000 V(正离子模式),雾化气压力310 kPa,干燥气体积流量10 L/min,加热毛细管温度350 ℃,源内裂解电压145 V,质量数扫描范围m/z 100~1 000。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苷、阿魏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和新绿原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15 μg/mL溶液;分别取延胡索乙素和木兰花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5 μg/mL溶液。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痛宁凝胶约1.5 g,精密称定,加70%甲醇25 mL,超声(250 W,40 kHz)提取30 min,放冷,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2.5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2.5.1 精密度试验取批号130401痛宁凝胶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进行测定。以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参照峰,计算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结果18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值<0.5%,相对峰面积RSD值<2.4%,6次测定的色谱图相似度>0.996。
2.5.2 稳定性试验取批号130401痛宁凝胶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3、6、9、12、15、18 h测定指纹图谱。以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参照峰,计算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结果18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值<1.9%,相对峰面积RSD值<3.4%,色谱图相似度>0.994,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8 h内稳定性良好。
2.5.3 重复性试验取批号130401痛宁凝胶6份,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以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参照峰,计算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结果表明,18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值<0.7%,相对峰面积RSD值<2.9%,色谱图相似度>0.993。
2.6 样品测定取不同批次的痛宁凝胶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分别得到10批痛宁凝胶样品的指纹图谱,见图 1。
![]() |
图 1 不同批次痛宁凝胶指纹图谱 Fig. 1 Fingerprints of Tongning Gel for ten batches |
将10批痛宁凝胶色谱图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进行分析,生成痛宁凝胶共有模式的对照指纹图谱,标定18个共有峰,见图 2。样品色谱图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见表 1,结果表明10批痛宁凝胶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0以上。
![]() |
图 2 痛宁凝胶对照指纹图谱 Fig. 2 HPLC reference fingerprint of Tongning Gel S-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S-4'-O-β-D-glucosyl-5-O-methylvisamminol |
![]() |
表 1 痛宁凝胶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 Table 1 Similarity degrees of Tongning Gel |
取痛宁凝胶处方中12味药材及痛宁凝胶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对比各吸收峰的紫外吸收光谱和相对保留时间,得到痛宁凝胶指纹图谱中的18个特征峰,结果表明1、2、3、15、16号峰来自花椒,4、5、6、10、11、17、18号峰来自海桐皮,12、13号峰来自延胡索,5、8、14号峰来自防风,7号峰来自川芎,9号峰来自威灵仙。提示6味药材对所建立的痛宁凝胶指纹图谱有贡献,其他药味如路路通、冰片和薄荷脑中主要化学成分无紫外吸收或响应较低,在该指纹图谱中无体现。
2.9 指纹图谱共有峰的鉴定采用对照品比对,结合保留时间、MS数据和相关文献报道[3, 4, 5, 6]对痛宁凝胶指纹图谱中共有峰进行指认,共指认12个共有峰。结果见表 2。
![]() |
表 2 12个共有峰通用名称、分子式和质谱数据 Table 2 The common name,molecular formula,and mass spectral data of 12 mutual peaks |
分别以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和甲醇为提取溶剂,并比较超声和回流两种提取方式,结果表明70%甲醇提取时,供试品色谱图中色谱峰最多且峰型较好;超声和回流两种提取方式得到的色谱图无明显差别。为操作简便,选择70%甲醇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比较了乙腈-水、乙腈-0.01%磷酸、乙腈-10 mmo/L乙酸铵溶液等不同流动相体系对痛宁凝胶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时,供试品色谱图中色谱峰分离最好。通过DAD检测器在190~400 nm进行全扫描,结果240 nm下的信息较全面,色谱峰较多且各色谱峰分离较好,因此选择240 nm作为检测波长。选用4根不同厂家色谱柱进行实验,比较分离度和峰型,结果表明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µm)较合适。
3.3 参照物的选择痛宁凝胶处方由醋延胡索、川芎、威灵仙、伸筋草、东北透骨草、路路通、海桐皮、防风、花椒、牛膝、薄荷脑和冰片共12味药组成,根据对各药味的分析,其主要有效可测成分为延胡索乙素、阿魏酸、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等,其中5- 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较高,分离较好,保留时间较为适中,含量较稳定,因此选择其5- 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作为参照物。
10批痛宁凝胶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不同批次样品整体质量差异较小,处方中6味药材对该指纹图谱做出贡献,能较好的控制产品质量。在后续的研究中将结合HPLC-ELSD和GC法继续对其他成分进行考察,并建立质控方法,为全面控制痛宁凝胶质量提供依据。
[1] | 王 伟, 尚 强, 杨 璐, 等. HPLC同时测定痛宁凝胶中延胡索乙素和原阿片碱的含量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12): 93-95. |
[2] | 刘莉莉, 秦建平, 杨素德, 等. GC法测定痛宁凝胶中冰片和薄荷脑的含量 [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4, 45(1): 76-78. |
[3] | 程志红, 陈国强, 王昊阳, 等. 延胡索中季铵生物碱的高分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研究 [J]. 中国天然药物, 2004, 2(2): 99-102. |
[4] | 苗凤茹, 刘光宇, 林 力. 延胡索总生物碱大鼠灌胃给药后入血成分的定性研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1): 166-170. |
[5] | Kumar V, Kumar S, Singh B, et al. Quantitative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mides and lignans in Zanthoxylumarmatum by UPLC-DAD-ESI-QTOF-MS/MS [J]. J PharmBiomed Anal, 2014, 94(3): 23-29. |
[6] | 罗泽渊, 陈 燕, 姜荣兰, 等. 海桐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药材, 1995, 18(9): 460-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