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烟台鲁银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2 ;
3.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53
2. Yantai Luy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Yantai 264002, China ;
3. Zhejiang Med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53, China
颠茄草Belladonnae Herba为茄科植物颠茄Atropa belladonna L. 的全草,为引种品,原产地为欧洲,由于气候条件的局限,国内仅有少数省市栽培,目前主要集中在山东、湖南,其他地区有少部分种植。湖南产颠茄草于立春移苗大田,当年6月中下旬采收。颠茄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有生物碱、黄酮、香豆素等,颠茄草乙醇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内服与外用制剂中,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筋骨瘀痛等,现代研究显示东莨菪苷、东莨菪内酯、黄酮类成分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1-4],莨菪类生物碱具有平喘、镇痛、解痉等作用[5-6]。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各产地的种植与采收季节存在较大差异。国内颠茄草种植采收与成分间的研究鲜有报道,笔者曾对颠茄草中生物碱的动态变化和分布进行了探索[7],为了进一步探索国产颠茄草多成分在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在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为颠茄草的种植采收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奠定物质基础,本实验测定了湖南产颠茄草种植基地不同生长期颠茄草中除生物碱外的8个成分的量及其在不同部位的分布。
1 仪器与材料Agilent 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G1322A脱气机,G1311A四元泵,G1313A自动进样仪,G1316A柱温箱,G1314A紫外检测器,Chemstation色谱工作站);甲醇为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水为注射用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绿原酸(批号110753-200413)、东莨菪内酯(批号110768-200504)和芦丁(批号100080-200707)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东莨菪苷、槲皮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均为自制,质量分数>98%。颠茄草采自湖南永州地区新田县颠茄草种植基地,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郭增喜主任中药师鉴定,均为茄科植物颠茄Atropa belladonna L. 的全草。收集同一种植基地不同生长时间(5月5日、5月14日、5月24日、6月14日、6月24日、6月29日)植株进行不同生长期成分比较,收集不同种植基地完整植株共5批(S1~S5)作为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的比较。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Welch X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0.05%磷酸水(B)溶液,梯度洗脱,0~5 min,3%~15% A;5~60 min,15%~60% A。柱温 30 ℃;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44 nm;进样量10 μL。
2.2 溶液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干燥24 h的东莨菪苷、绿原酸、槲皮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东莨菪内酯和芦丁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制成混合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颠茄草粉末0.8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50%甲醇2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400 W,频率58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 标准曲线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以进样量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分析,得东莨菪苷、绿原酸、槲皮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东莨菪内酯和芦丁回归方程分别为Y=1.504 X-0.090,r2=1.000 0;Y=2.137 X-3.389,r2=1.000 0;Y=1.402 X-3.488,r2=0.999 9;Y=1.257 X+2.300,r2=1.000 0;Y=1.357 X+23.342,r2=0.999 9;Y=1.378 X-60.630,r2=0.999 7;Y=3.821 X+0.864,r2=1.000 0和Y=1.555 X-6.698,r2=1.000 0;其线性范围分别为11.08~498.96 ng、14.57~2 040 ng、32.04~4 486 ng、53.00~1 484 ng、99.84~4 992 ng、43.20~6 048 ng、4.450~278.0 ng、25.23~3 532 ng。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精密度试验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重复进样6次,以峰面积值为指标计算RSD,考察方法精密度,结果东莨菪苷、绿原酸、槲皮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东莨菪内酯和芦丁的RSD分别为0.63%、0.14%、0.12%、0.08%、0.10%、0.11%、0.22%和0.0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4.2 重复性试验按照“2.2.2”方法制备供试品(S1)溶液6份,分别测定8种成分的量,计算RSD,考察方法重复性,测得东莨菪苷、绿原酸、槲皮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东莨菪内酯和芦丁的量依次为0.411、0.375、0.907、1.294、2.381 、1.105、0.115、0.687 mg/g,RSD为2.58%、1.42%、0.73%、0.93%、0.69%、0.80%、0.67%、0.90%,表明本实验方法重复性良好。
2.4.3 稳定性试验取重复性试验供试品(S1)溶液,分别间隔0、2、5、18、36 h进样分析,以峰面积为指标计算RSD,考察供试品溶液稳定性,结果上述各成分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55%、2.18%、0.69%、0.91%、0.42%、1.21%、1.42%和0.99%,表明供试品溶液在36 h内稳定。
2.4.4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测定的供试品(S1),采用3个浓度水平,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按照“2.2.2”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各成分的量并计算回收率,结果东莨菪苷、绿原酸、槲皮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东莨菪内酯和芦丁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95.0%、97.3%、96.7%、98.3%、101.2%、103.4%和101.3%,RSD分别为2.51%、2.63%、2.04%、1.89%、1.87%、2.09%、2.00% 和2.29%,说明本法的准确度良好。
2.5 不同生长期和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各成分量比较测定不同生长期颠茄草全草和采收期颠茄草不同批次药材不同部位东莨菪苷、绿原酸、槲皮素-3-O-
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山柰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东莨菪内酯和芦丁的量,色谱图见图 1。结果见结果见表 1、2。
![]() |
1-东莨菪苷 2-绿原酸 3-槲皮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 4-槲皮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 5-山柰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 6-山柰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 7-东莨菪内酯 8-芦丁 1-scopolin 2-chlorogenic acid 3-quercetin-3-O-galactose-3-O-galactose-(6→1) rhamnose-7-O-glycosidase 4-quercetin-3-O-glucose-(6→1) rhamnose-7-O-glycosidase 5-kaempferide-3-O-galactose-(6→1) rhamnose-7-O-glycosidase 6-kaempferide-3-O-glucose-(6→1) rhamnose-7-O-glycosidase 7-scopoletin 8-rutin 图 1 对照品 (A) 和样品 (B) HPLC色谱图 Fig.1 HPLC of Belladonna Herba |
![]() |
表 1 颠茄草不同生长期8种成分测定结果 (n = 3) Table 1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sin Belladonna Herba in different growing periods (n = 3) |
![]() |
表 2 颠茄草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各成分测定结果 (n = 3) Table 2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sin Belladonna Herba in various parts (n = 3) |
3 讨论
颠茄草植株质量随生长时间呈上升趋势。东莨菪苷和东莨菪内酯质量分数在生长过程中呈上升趋势,5月下旬达到高峰后下降,但整个植株中总量呈上升趋势;绿原酸量在生长过程中呈上升趋势,6月下旬达到高峰;槲皮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在6月中旬达到高峰,槲皮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变化趋势一致,整个植株总量在6月下旬达到平衡;山柰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量幼苗期较高,略呈下降趋势,但随植株生长,整个植株中的总量呈上升趋势;芦丁在整个植株中的总量呈上升趋势,6月下旬达到平衡。
东莨菪苷主要分布于根部;绿原酸以叶和花中的量较高;槲皮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主要分布在叶和花中,根部几乎不含;山柰素-3-O-半乳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和山柰素-3-O-葡萄糖-(6→1) 鼠李糖-7-O-葡萄糖苷在叶中的量较高,花中其次,根部几乎不含;东莨菪内酯在各部位都有分布;芦丁在叶花果中的量较高,根部几乎不含。各成分在茎中的量均较低。
测定结果显示,颠茄草不同部位中各成分的量差异较大,因此,在评价颠茄草质量时,各部位不能或缺,在药材采购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颠茄草的完整性。湖南产颠茄草各成分的动态变化与该产地采收期确定为6月中下旬基本吻合。
[1] | 韩枫. 东莨菪内酯的药理活性和药动学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 2011, 22 (31) :2971–2972. |
[2] | 陈一村, 蔡聪艺, 冀宾, 等. 东莨菪亭和橙皮素联用的镇痛效果定量分析[J]. 癌变·畸变·突变 , 2010, 22 (3) :230–232. |
[3] | 宋必卫, 田薇, 陈志武, 等. 芦丁镇痛作用部位和机制的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1996, 31 (1) :1–3. |
[4] | 陈会良. 中药镇痛有效成份的研究进展[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12, 26 (3) :11–14. |
[5] | 肖娜, 周贤梅. 中草药生物碱对呼吸系统作用研究进展[J]. 临床肺科杂志 , 2012, 17 (3) :515–516. |
[6] | 张彩霞. 洋金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 中草药 , 2006, 37 (增刊) :355–356. |
[7] | Huang W, Gao J, Zhang W T.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ropane alkaloids in different fractions of Herba Belladonnae collected in various seasons by HPLC method[J]. Asian J Chem , 2013, 25 (16) :8967–8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