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陕西省人民医院脑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68
2.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Shan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Xi'an 710068, China
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老年人当中易发睡眠障碍,若长期得不到调整或治疗,将导致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影响其白天的社会功能[2]。佐匹克隆为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对睡眠障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耐药和成瘾性较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低。本研究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内科自2011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0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探究佐匹克隆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5年1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内科诊治的睡眠障碍患者200例,年龄61~83岁,其中,男121例,女79例。入组标准:(1)均符合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2)术前3个月均未服用其他镇静催眠药物;(3)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术前每位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怀孕期女性,酗酒者,合并肝、肾、肺、心等器质性疾病和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以2011年3月-2013年5月入院患者为艾司唑仑组(96例),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43个月,平均病程(27.43±14.55)月;以2013年5月-2015年11月入院患者为佐匹克隆组(104例),病程最短12个月,最长40个月,平均病程(25.15±13.57)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案佐匹克隆组口服佐匹克隆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7.5 mg,生产批号100915),7.5 mg/d;艾司唑仑组口服艾司唑仑片(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 mg,生产批号101128),2 mg/d,均为每晚睡前30 min服用。两组均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1)采用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SRSS)对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睡眠状况进行评分[3],该量表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1~5分,最后将所有评分相加,评价睡眠质量,分值越高,说明睡眠问题越严重;(2)疗效评价,通过SRSS自评表得分,(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75%为痊愈,在50%~74%为显效,25%~49%为有效,<25%为无效,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常用于神经症及其他焦虑症状的评定,分为14个项目,每个项目1~4分,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症状越严重。
1.4 不良反应观察治疗2周期间是否出现头痛、口干、食欲不振、头晕、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或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SRSS评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两组SR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SRSS评分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 |
表 1 治疗前治疗后SRSS评分比较(x±s) Table 1 Comparison of SRSS scores after treatment before treatment (x±s) |
2.2 治疗2周后的疗效对比
治疗2周后,佐匹克隆组与艾司唑仑组治疗睡眠障碍的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0.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 |
表 2 治疗2周后的疗效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
2.3 治疗前、治疗2周后HAMA评分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两组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佐匹克隆组HAMA评分与艾司唑仑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
![]() |
表 3 治疗2周后HAMA评分比较(x±s) Table 3 Comparison of HAMA scores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x±s) |
2.4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2周期间,佐匹克隆组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8%,其中,头痛2例,口干3例;艾司唑仑组不良反应2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1.9%,其中,口干6例,头痛3例,头晕5例,食欲不振3例,恶心4例,佐匹克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艾司唑仑组。
3 讨论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足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可由多因素引起,包括疾病、年龄、工作情况、心理健康状态等[4]。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需求逐渐减少,易产生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睡眠障碍患病率为20%,老年人占了30%左右[5]。睡眠障碍导致失眠,使患者白天工作和生活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长期患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认知能力受到损害,常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是导致老年人常见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6]。
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均为临床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安眠药物,其中佐匹克隆属于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艾司唑仑属于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两者共同之处在于治疗急慢性失眠症、降低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量和睡眠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疗效。苯二氮卓类药物虽然延长了总的睡眠时间,却改变了正常的睡眠结构,影响了慢波睡眠(SWS)和快动眼睡眠(REM)两种重要的睡眠阶段,并未真正改善睡眠质量[7]。佐匹克隆为环吡咯酮类的第三代镇静催眠药,口服后可在1.5~2.0 h达血药浓度峰值,作用迅速,除镇静催眠作用外,还具有抗焦虑、肌松和抗惊厥作用,对快动眼睡眠无明显影响[8]。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药物治疗2周后,睡眠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SR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有效率为95.2%,艾司唑仑治疗睡眠障碍的有效率为90.6%,说明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均可以明显延长老年患者的睡眠总时间,诱导患者入睡,减少夜醒次数,对于提高睡眠治疗均有良好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周两组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说明两药物具有抗焦虑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因焦虑导致的睡眠障碍。两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艾司唑仑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多,有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口干、头痛等不良反应,而佐匹克隆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少,症状轻微,不影响治疗作用。
[1] | 甘治敏. 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的临床比较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1(3):24–25. |
[2] | 郝泉, 李明, 周其华, 等. 佐匹克隆片治疗原发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 2011,24(12):354–355. |
[3] | 李智杰, 谢谢. 加味菖蒲郁金汤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9(1):47–49. |
[4] | 王素侠, 秦玲, 唐媛, 等. 扎来普隆与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的Meta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39(1):104–108. |
[5] | Bruni O, Angriman M. Pediatric insomnia:new insights in clinical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ptions[J]. Arch Ital Biol, 2015, 153(2):154–166. |
[6] | 吴佩炯, 王伟松, 韩水华. 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比较[J]. 浙江医学, 2014,36(4):336–337. |
[7] | Asnis G M, Thomas M, Henderson M A. Pharmacotherapy Treatment Options for Insomnia:A Primer for Clinicians[J]. Int J Mol Sci, 2015, 17(1):50. doi:10.3390/ijms17010050 |
[8] | Fullagar H H, Bartlett J D. Time to wake up:individualising the approach to sleep promotion interventions[J]. Br J Sports Med, 2016, 50(3):143–144. doi:10.1136/bjsports-2015-095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