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评价研究》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药学科技学术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教授任名誉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刘昌孝研究员任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教授任主编。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为我国广大药物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药物评价工作的实践经验,发展和完善评价的方法学,探讨评价相关的国际标准或指南,提高我国的总体评价研究水平。创刊以来先后被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和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公共卫生数据库》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并被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收录。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2024年第47卷第4期
    显示模式:
    2024,47(4), DOI:
    摘要:
    2024,47(4), DOI:
    摘要:
    2024,47(4):673-67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01
    摘要: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23年9月发布了“肽类药物产品临床药理学的考虑的供企业用的指导原则草案”。该指导原则描述了FDA对肽类药物产品开发方案的临床药理学的建议,包括肝损害、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评估、心电图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延长风险评估以及免疫原性风险及其对药动学、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的影响。详细介绍FDA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期望对我国肽类药物产品临床药理学研究和监管有所启示。
    2024,47(4):679-68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02
    摘要:
    富马酸喹硫平片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属精神类疾病临床常用药物。结合美国及中国该品种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要求,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富马酸喹硫平片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本品种生物等效性试验提出审评的一般要求如下:建议采用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开展单次给药的空腹及餐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也可采用部分重复或完全重复交叉试验设计;一般选择36~45例健康受试者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出于安全原因应采用小规格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并做好受试者试验期间的健康监护;可采用平均生物等效性或参比制剂标度的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同时建议申请人提交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达峰时间(tmax)的非参数检验结果。
    2024,47(4):687-70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03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升降散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检索升降散的成分及靶点,在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中检索ALI的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运用DAVID网站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体内实验,除对照组外,升降散各给药组分别ig给药20 mL·kg-1药液(散剂、水煎液高、低剂量分别为175、350 mg·kg-1),每天早晚各1次,共连续给药14 d;地塞米松组第12天开始ip地塞米松(5 mg·kg-1),连续给药3 d;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第15天分别向气管内滴注1 mg·mL-1脂多糖(5 mg·kg-1)进行造模,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Toll样受体4 (TLR4)、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p38-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1)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量。结果 网络药理学预测出升降散活性成分32个,关键靶点292个,ALI疾病靶点有1 454个,两者交集靶点95个;升降散治疗ALI的关键靶点主要参与NF-κB、MAPK等信号通路。通过ALI小鼠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升降散能够显著减轻ALI小鼠肺部组织炎症,改善肺泡间隔及肺泡壁增厚程度;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水平(P<0.05、0.01);下调TLR4p38-MAPKERKJNK-1 mRNA的表达量(P<0.05、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升降散可通过抑制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激活IκBα蛋白(P<0.01),缓解ALI。结论 升降散能够基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相互协同治疗ALI,其机制可能与NF-κB、MAPK等信号通路有关,且散剂治疗ALI的作用优于水煎液。
    2024,47(4):701-71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04
    摘要:
    目的 考察三七总皂苷(PNS)的体内外抗肺纤维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非尼酮(阳性药,50 mg·kg-1)组和PNS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1)组,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 mg·kg-1)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生理盐水;造模24 h后给药,持续28 d;检测大鼠肺脏系数,利用BUXCO系统检测大鼠气道阻力与肺顺应性变化,HE染色后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结构损伤,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肺组织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蛋白表达;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设对照组、模型组(凝血酶2 U·mL-1建立体外肺纤维化模型)和PNS 5、10、20 μg·mL-1组,体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和PAR-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随后使用PAR-1 si RNA抑制PAR-1表达后,进一步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MA与Vim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 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PNS各剂量组肺脏系数显著降低(P<0.001)、肺顺应性显著升高(P<0.05、0.01、0.001),100、200 mg·kg-1 PNS组大鼠气道阻力显著降低(P<0.05、0.01),同时PNS能够改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结构损伤,在下调N-cad的蛋白表达同时上调E-cad的蛋白表达,且100、200 mg·kg-1 PNS组PAR-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0.001)。体外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10、20 μg·mL-1 PNS组细胞的迁移率显著降低(P<0.01、0.001),20 μg·mL-1 PNS组α-SMAVim mRNA水平下调(P<0.05、0.01),20 μg·mL-1 PNS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 ,10、20 μg·mL-1 PNS组Vim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0.01),PAR-1 siRNA组α-SMA mRNA水平和α-SMA、Vim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0.001)。结论 PNS具有抗肺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AR-1的异常有关。
    2024,47(4):711-71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05
    摘要:
    目的 探索防己诺林碱在细胞水平抗H1N1病毒的作用,阐明防己诺林碱调控细胞自噬抑制H1N1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0.312 5、0.625 0、1.250 0、2.500 0、5.000 0、10.000 0、20.000 0、40.000 0、60.000 0 μmol·L-1的防己诺林碱对MDCK细胞活力的影响;MDCK细胞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和防己诺林碱(2.5、5.0、10.0 μmol·L-1)组,除对照组外,以感染复数(MOI)为0.1的H1N1病毒感染MDCK细胞,加入防己诺林碱共同孵育12 h,同时设置防己诺林碱(10.0 μmol·L-1)与病毒共同孵育4、8 h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HIN1 mRNA表达)和Western blotting [H1N1病毒核蛋白(NP)]检测防己诺林碱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PI/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防己诺林碱(10.0 μmol·L-1)对MDCK细胞死亡的影响;qRT-PCR法检测防己诺林碱检测防己诺林碱预处理、病毒感染早期药物处理、病毒感染晚期药物处理以及吸附和进入阶段给药对病毒复制的影响;MDCK细胞转染EGFP-LC3或EGFP-mCherry-LC3双荧光质粒,观察防己诺林碱对EGFP-LC3的荧光强度、EGFP-mCherry-LC3共定位的影响,设置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0.5 μmol·L-1)、自噬晚期抑制剂氯喹(10 μmol·L-1)、巴佛洛霉素A1 (100 nmol·L-1)对照。转染过EGFP-LC3质粒的MDCK细胞感染H1N1病毒,免疫荧光检测防己诺林碱对LC3与胞内的病毒NP蛋白共定位的影响;体外培养A549细胞,以MOI为0.1的H1N1病毒感染,Western blotting检测防己诺林碱对LC3II/LC3I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防己诺林碱对MDCK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0.19 μmol·L-1 ;与模型组比较,防己诺林碱以浓度相关性的方式抑制HIN1 mRNA表达,以浓度和时间相关性的方式抑制NP蛋白表达(P<0.01、0.001);显著减少H1N1诱导的细胞死亡(P<0.001);抑制H1N1病毒进入过程。与对照组比较,防己诺林碱处理诱导LC3荧光聚集,诱导EGFP-LC3和mCherry-LC3双荧光共定位显著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防己诺林碱处理明显减少NP的荧光数量(P<0.001),同时造成LC3荧光积累并与胞内的病毒NP蛋白共定位;引起LC3II积累(P<0.01、0.001)。结论 防己诺林碱同氯喹和巴佛洛霉素A1一致,阻断自噬途径,使病毒粒子在自噬体内滞留,破坏病毒生命周期。
    2024,47(4):720-72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06
    摘要:
    目的 基于血管内皮保护的关键药效环节,发现能够反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的质量生物标志物(Qbiomarkers),为完善其质量控制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90℃加热处理SAFI 4、18、60 h,得到不同化学质量的SAFI(SAFI4、SAFI18、SAFI60),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Y、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迷迭香酸变化趋势。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建立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给予SAFI、SAFI4、SAFI18、SAFI60处理18 h,CCK-8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NO水平,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通过DIA蛋白质组学分析不同化学质量的SAFI给药后产生的差异蛋白,结合药效学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筛选SAFI的Q-biomarkers。结果 与SAFI相比,SAFI4、SAFI18、SAFI60样品中的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Y含量下降,丹参素钠含量上升,原儿茶醛、丹酚酸D、迷迭香酸变化不明显。药效学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SAFI、SAFI4及SAFI18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上升、LDH泄漏量显著下降、NO水平显著下降、细胞迁移率显著升高(P<0.05、0.01、0.001) ,对细胞具有显著保护作用;而SAFI60组无明显保护作用。蛋白质组学结果表明,18个差异蛋白的含量随药效学和成分的变化而发生一致性上升或下降,与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Kdr、Cxcl12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皆大于1,尤其Kd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与血管内皮功能高度相关,可能是潜在的SAFI的Q-biomarkers。结论 通过不同化学质量的SAFI的内皮保护药效及差异蛋白关联分析发现,VEGFR2可以作为SAFI的Q-biomarker。
    2024,47(4):730-74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07
    摘要:
    目的 对黄芪六一汤中黄芪总皂苷、黄芪总黄酮、黄芪多糖及甘草酸、甘草总黄酮、甘草多糖分别进行提取、分离,并筛选具有防治糖尿病肾病作用的药效组分。方法 单因素法筛选树脂型号、上样浓度和体积、洗脱溶剂及用量建立大孔吸附树脂法对黄芪总皂苷、总黄酮进行富集分离;运用碱液萃取法对甘草酸、甘草总黄酮进行分离,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黄芪多糖、甘草多糖进行纯化。12周龄雄性db/m小鼠8只作为对照组,将12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六一汤和各组分的高、低剂量(临床等效剂量的4、1倍)组,小鼠一般情况及血生化指标以盐酸罗格列酮片(RSG)为阳性对照;尿白蛋白(U-Alb)水平以缬沙坦分散片(API)为阳性对照,每组8只。各组小鼠分别在ig给药12周前、后,称质量。禁食12 h,自由饮水,收集24 h尿液,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 U-Alb浓度;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FBG);摘取眼球取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含量。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芪六一汤高、低剂量组小鼠肾组织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Masson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制得的黄芪总黄酮、黄芪总皂苷、黄芪多糖、甘草酸、甘草总黄酮、甘草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0.58±2.16)%、(72.97±1.06)%、(67.12±2.60)%、(81.02±1.04)%、(53.56±1.63)%、(64.62±1.27)%。与模型组比较,给予黄芪六一汤治疗后的各组小鼠肾纤维化程度较轻;与给药前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减轻(P<0.05),甘草总黄酮高、低剂量和甘草多糖低剂量组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0.01),其他给药组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六一汤、黄芪总皂苷、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酸FBG、24 h U-Alb显著降低(P<0.05、0.01),黄芪总皂苷、黄芪六一汤、黄芪总黄酮、甘草酸组Scr显著降低(P<0.05、0.01),黄芪六一汤、黄芪多糖、甘草酸、黄芪总黄酮组BUN显著降低(P<0.05、0.01),黄芪六一汤、黄芪总皂苷、甘草酸、黄芪多糖高剂量组TG显著降低(P<0.05、0.01),黄芪六一汤、黄芪总皂苷、黄芪总黄酮、黄芪多糖组TC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各组分确定的制备工艺稳定、科学、可行;黄芪总皂苷、黄芪总黄酮、黄芪多糖、甘草酸可能是黄芪六一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
    2024,47(4):746-75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08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颗粒组(2.5 g·kg-1)和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生药6.0、3.0 g·kg-1),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CRF模型。连续ig给药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剖取残存肾脏和结肠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和纤维化改变;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结肠黏液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阳性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扩张,肾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纤维化评分显著增加(P<0.01);结肠黏液层变薄,杯状细胞减少;结肠组织Muc2阳性表达降低,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Scr、BUN、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1);肾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肾纤维化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液层厚度增加,杯状细胞增多;结肠组织Muc2阳性表达升高,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大黄-丹参药对能够有效保护CRF大鼠的残存肾功能,延缓CRF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恢复CRF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2024,47(4):754-76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09
    摘要: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修饰的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GAMCLCL)肝靶向性以及抗肝癌作用。方法 制备甘草次酸(GA)配体——GA和十八胺盐(SGO),用红外光谱和质谱检测;并进一步利用SGO制备GAMCLCL,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Nano ZS90纳米粒度仪测定脂质体粒径与电位;采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GAMCLCL小鼠体内荧光分布。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阳性药,2 mg·kg-1)组、姜黄素(20 mg·kg-1)组和GAMCLCL低、高剂量(2、4 mg·kg-1)组,除对照组外,采用Walker-256细胞种植法制备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每天1次,尾iv给药,连续7 d ;另设GAMCLCL (4 mg·kg-1)给药14 d组;称肿瘤质量,计算肝脏系数、脾脏系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酐(CRE)水平,试剂盒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 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leaved Caspase-3、Bcl-2、p53、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红外光谱和质谱的结果可以验证GA与十八胺的反应生成了SGO;GAMCLCL外观呈球形,其粒径为(194±0.25)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0.21±0.02,电位为(31.9±0.31) mV;GAMCLCL在2个月内呈黄色透明溶液,无沉淀析出; GAMCLCL与血清混合未出现任何聚集和沉淀现象;活体成像实验显示,给药后各时间点荧光主要集中在肝脏,10、30、60 min时肝脏荧光较强,120 min时肝脏荧光明显减弱,240 min时肝脏荧光基本消失。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肿瘤质量均明显减轻(P<0.05、0.01);各给药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0.01),游离姜黄素组、GAMCLCL 4 mg·kg-1(7、14 d)组脾脏系数显著下降(P<0.01);阿霉素及GAMCLCL 4 mg·kg-1(7、14 d)组的RBC和PLT计数均显著升高(P<0.01),WBC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0.01);各给药组大鼠ALT、CRE均显著降低(P<0.05、0.01),除游离姜黄素组外,各给药组LDH显著降低(P<0.05、0.01);各给药组IL-6、TNF-α均显著降低(P<0.01、0.05);各给药组VEGF、Bcl-2、Akt、p-PI3K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0.01),cleaved 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0.01); GAMCLCL (4 mg·kg-1)给药7 d与14 d的抗肿瘤效果相似,明显强于游离姜黄素。结论 GAMCLCL能显著增强姜黄素的肝靶向性和抗肝癌作用,有利于提高荷瘤大鼠的无进展生存期。
    2024,47(4):765-77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10
    摘要:
    目的 制备托伐普坦纳米结构脂质载体(Tol-NLCs),以提高托伐普坦(Tol)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根据溶解度对辅料进行筛选,包括固体脂质(双硬脂酸甘油酯、山嵛酸甘油酯、聚乙二醇-8山嵛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单亚油酸甘油酯)、液体脂质(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月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单辛酸丙二醇酯)和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聚氧乙烯蓖麻油、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和泊洛沙姆188),采用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TolNLCs,并使用Box-Behank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分别采用电镜(TEM)观察、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制备的Tol-NLCs进行表征,同时比较Tol原料药和Tol-NLCs体外药物释放特点、跨膜转运特征;比较Tol混悬液和Tol-NLCs经大鼠ig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 根据溶解度确定以山嵛酸甘油酯作为固体脂质,单油酸甘油酯作为液体脂质,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优化得到Tol-NLCs的最佳处方:总脂质质量浓度为40.0 mg·mL-1,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25.0 mg·mL-1,超声时间为6 min。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制备的Tol-NLCs呈类球状,分布均匀;Tol-NLCs的平均粒径为(106.2±14.7)nm,PDI为(0.196±0.004),Zeta电位为(-26.6±0.6)mV;药物在Tol-NLCs中以非结晶形式存在。Tol-NLCs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表现为前期药物释放较快,后期药物释放平缓。Caco-2细胞跨膜转运结果显示,Tol-NLCs的Papp(AP→BL)值为(11.16±0.58)×10-6 cm·s-1,Papp(BL→AP)值为(4.51±0.46)×10-6 cm·s-1,与Tol溶液相比,Papp(AP→BL)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Papp(BL→AP)表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说明Tol包裹在NLCs中促进了药物吸收,抑制了P-糖蛋白(P-gp)的外排作用。与Tol混悬液相比,大鼠ig Tol-NLCs后,Tol生物利用度提高了2.5倍。结论 按优化处方制备的Tol-NLCs,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024,47(4):776-79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11
    摘要:
    目的 鉴定当归-川芎药对化学成分及大鼠ig后的入血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方法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技术(UPLC-Orbitrap-HRMS),结合对照品图谱、自建数据库、相关文献信息及Compound Discoverer3.3、Xcalibur qual browser 4.3等软件对当归-川芎药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大鼠经ig给药后制得含药血清,通过比对含药血清与对照组血清,鉴定入血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结果 共在当归-川芎药对中鉴定出69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酞类24个、有机酸类24个、氨基酸类8个、含氮类7个、香豆素类4个、木脂素类1个、黄酮类1个;在含药血清中共鉴定出30个入血原型成分,包括苯酞类15个、有机酚酸类13个、香豆素类2个;鉴定出45个代谢产物,包括32个苯酞类代谢产物,13个有机酚酸类代谢产物。结论 明确了当归-川芎药对的化学成分及入血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
    2024,47(4):792-79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12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蒺藜中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白杨素、蒺藜皂苷、蒺藜皂苷K、蒺藜皂苷D、蒺藜呋甾皂苷B、蒺藜苷元、海柯皂苷元、薯蓣皂苷元和替告皂苷元含量的方法,探索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及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模型在蒺藜质量差异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HPLC法,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203 nm;通过对多指标成分含量结果进行PCA、OPLS-DA分析,同时建立GRA模型,综合分析不同产地蒺藜质量差异。结果 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12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6.92%~100.18%(RSD<2.0%)。PCA、OPLS-DA分析显示蒺藜苷元、异鼠李素、山柰酚和槲皮素是影响蒺藜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GRA相对关联度0.339 7~0.597 1,蒺藜质量存在一定产地差异。结论 HPLC同时测定蒺藜中12个成分,简便可靠,PCA、OPLS-DA和GRA可用于不同产地蒺藜质量差异分析。
    2024,47(4):800-80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13
    摘要:
    目的 对黄莪胶囊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探索其临床优势,以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及问卷调研的方式,全面收集黄莪胶囊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的证据及相关资料,利用多准则决策分析对黄莪胶囊的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近5年有8部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或专著中收录了黄莪胶囊,推荐用于气虚血瘀证、湿热阻滞证患者。文献研究显示,单用或与其他阳性药物联用,均可有效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最大尿流率,降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减少夜尿次数,有效性评定为A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2.7%,多为一般不良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安全性评为A级。相比于安慰剂治疗,使用黄莪胶囊每提高1%有效率,需多花费33.04元,经济性评为A级;具有很好的临床创新性和服务创新性,创新性评为A级;无特殊保存条件、药材成分和其他限制条件,临床使用符合用药指南规范,适宜性评为A级;黄莪胶囊与同西医适应症的中成药相比,价格相对偏高,日费用为39.3元,可及性评为B级。结论 综合定量与定性2种方法,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主,结合调查问卷、官网数据信息、人用经验、药物经济学评价等研究方法,对黄莪胶囊进行综合评估:可及性评定为B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及适宜性均为A级。
    2024,47(4):809-81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14
    摘要: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3月北京石景山医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1∶1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XELOX化疗方案,试验组在XELOX化疗基础上同时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每次850 mg,每天1次,餐后服用,每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至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生成指标、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等,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进行2个周期治疗后,近期疾病缓解率60.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47%(P<0.05)。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Ang-2及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 (CA19-9)、糖类抗原125 (CA125)、CD3+、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Ang-1、Ang-2、VEGF、IL-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EA、CA19-9、CA125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TNF-α及NLR、PLR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2个周期后,试验组的VEGF、Ang-1、Ang-2及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TNF-α、NLR、PL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对照组CD3+、CD3+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 >0.05),而试验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试验组CD3+、CD3+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均可控,且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XELOX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且能降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关注。
    2024,47(4):817-82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15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10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治疗7 d后,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7 d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IL-6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噻肟钠对儿童细菌性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2024,47(4):823-83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16
    摘要:
    目的 探讨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21年9月—2022年5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12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试验组联合罗浮山风湿膏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病情严重程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LKSS)]、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血清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I)、CTX-II],疼痛相关介质[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病情严重程度、骨代谢指标、疼痛相关介质、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OMA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LKSS、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WOMAC评分较对照组低,LKSS、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骨代谢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相关介质SP、PGE2、5-HT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SP、PGE2、5-H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相关介质SP、PGE2、5-HT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SP、PGE2、5-H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IL-1β、IL-6、TNF-α、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关节活动度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明显,可减轻病情、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减少疼痛介质,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2024,47(4):831-83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17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并分析AKI与血管活性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3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334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2例符合纳入标准。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223例)和非AKI组(49例),对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根据给予血管活性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单药组(单用多巴胺)98例和多药组(多巴胺及肾上腺素和/或去甲肾上腺素和/或多巴酚丁胺的2种或3种组合)174例,比较两组术后AKI的发生率。结果 AKI组年龄、体外循环时长、术后TnI水平、BMI高于非AKI组(P<0.05)。年龄、肥胖、2种以上血管活性药、术后TnI是主动脉夹层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药组术后AKI发生率低于多药组(P<0.05)。结论 年龄、肥胖、2种以上血管活性药、术后TnI是主动脉夹层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使用2种以上血管活性药物时,需加强对术后发生AKI的防治工作。
    2024,47(4):836-84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18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知柏地黄丸辅助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P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计算机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收集自建库起至2023年10月25日知柏地黄丸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女童CPP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RCTs、包括1 10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9,95% CI(1.13,1.25),P<0.000 01];试验组治疗后子宫容积[MD=-0.75,95% CI(-0.93,-0.58)]、卵巢容积[MD=-0.26,95% CI(-0.34,-0.17)]、卵泡直径[MD=-0.68,95% CI(-0.85,-0.50)]等第二性征回缩优于对照组(均P<0.000 01);试验组治疗后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MD=-0.75,95% CI(-0.95,-0.54)]、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MD=-1.23,95% CI(-1.53,-0.94)]、血清雌二醇(E2)水平[SMD=-1.07,95% CI(-1.54,-0.5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0 01);治疗后骨龄指数(BAI)[MD=-0.12,95% CI(-0.16,-0.08),P<0.000 01]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RR=0.64,95% CI(0.40,1.03),P=0.07]。结论 知柏地黄丸联合GnRHa治疗女童CPP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GnRHa组,且能够更有效的使患儿第二性征回缩,降低性激素水平,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育,有效延缓生长发育,且安全性良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2024,47(4):850-86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19
    摘要:
    目的 探讨银屑病使用清热解毒类方剂治疗的用药规律,预测清热解毒类方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药物组合,针对最常用药物组合,分析其单用及合用的擅治证型和临床常用剂量,并探讨其分用与合用治疗银屑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和PubMed数据库中使用清热解毒类方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处方中所用的中药进行频数、聚类及关联分析,基于关联规则,选择具有较高置信度和较高支持度的药物组合,检索筛选其活性成分和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经过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162篇,包含处方129首,涉及中药159味,累计使用频次1 448次,生地黄、土茯苓、赤芍、牡丹皮、甘草等高频药物21味,其中以清热药、苦寒药居多,大多归入肝经;关联分析得到支持度最高、关联性较强的药物组合为“生地黄-赤芍”;聚类分析得到3个聚类。网络药理学得到生地黄的潜在活性成分17个,与银屑病相关靶点79个,赤芍的潜在活性成分15个,与银屑病相关的靶点91个,“生地黄-赤芍”与银屑病相关的靶点114个,“生地黄-赤芍”所富集的信号通路包含了两者共有的多条经典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相关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通路等。结论 清热解毒类方治疗银屑病中的核心药物组合为生地黄-赤芍,单用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来治疗单一证型银屑病,组合使用则可能通过多个成分干预多个靶点、进而调控多条银屑病相关的信号通路来对不同证型或多证型的银屑病发挥治疗作用。
    2024,47(4):862-87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20
    摘要:
    目的 总结近20年的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其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方法 分别检索2003年1月1日—2023年12月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Embase、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WOS)7个学术平台收录的学术期刊检索金莲花相关文献,用Endnote X8进行数据整合、去重,用VOS viewer 1.6.18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金莲花近20年来中英文文献发表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总体数量方面中文文献远高于英文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主要研究内容以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为主,其次是质量评价与制剂临床应用。结论 金莲花研究内容在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和药动学方面较少,具有完善与深入挖掘的必要性。
    2024,47(4):873-88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21
    摘要:
    回顾马兜铃酸、雷公藤、八角莲、槟榔、仙灵骨葆胶囊、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等引发的中药安全性事件,旨在探讨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危险因素,对中药毒性成分、生产工艺、储藏条件、体质差异、给药剂量、风险管控等方面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源头控制以确保质量合格、探明配伍机制以增效减毒、提高生产标准以推进质量统一、完善法规政策以加强管控、健全安全性评价体系以确保质量达标等建议,以期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中药安全性事件提供帮助。
    2024,47(4):889-89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22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功能性胃肠病,中医临床通过病症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等证型。FD动物模型的构建依据证型特定的发病机制来模拟人体症状,检测指标常采用行为学、胃肠动力学及相关蛋白水平等评估模型与FD患者的相似度。符合病症的动物模型是开展药效研究和药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对FD中医证型的造模方法及检测指标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完善和优化动物模型,为后续的药物研究提供支持。
    2024,47(4):897-90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23
    摘要:
    苦白蹄来源于药用拟层孔菌Fomitopsis officinalis的干燥子实体,具有抑菌消炎、止咳平喘、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和抗癌的功效。对苦白蹄的化学成分(包括三萜酸类、甾体类、倍半萜类、多糖类)及其提取部位和有效成分对肝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等肿瘤细胞系的抑制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苦白蹄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思路与依据。苦白蹄提取部位和有效成分抗肿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增强机体免疫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2024,47(4):904-91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24
    摘要:
    厚朴药材具有止咳祛痰作用,对气管平滑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双向作用。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是疏水性烯丙基联苯酚类结构的同分异构体,也是厚朴产生呼吸系统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厚朴酚及和厚朴酚都具有松弛气管平滑肌作用和平喘作用,都具有肺保护作用和对抗各种病理因子引起的肺损伤作用。厚朴酚及和厚朴酚还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菌和细胞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具有基础疾病的各种肺损伤,以期被开发为新药供临床利用。
    2024,47(4):914-92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4.025
    摘要:
    茅莓Rubus parvifolius为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小灌木,其提取物及有效部位具有抗肿瘤、保护神经、保护肝损伤等药理作用。抗肿瘤是其研究热点,在体内外实验中,茅莓提取物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白血病、肝癌均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的主要有效部位为茅莓总皂苷。茅莓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有神经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为增加Bcl-2表达和降低Bax表达,主要有效部位为茅莓总皂苷。茅莓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清除羟自由基、超氧负离子、有机自由基及抑制丙二醛等有关,主要有效部位为茅莓总黄酮。茅莓提取物对肝脏损伤也有保护作用,与清除自由基活性相关,主要有效部位为酚类化合物。茅莓提取物及有效部位的其他药理作用还有抗炎、抗骨吸收、抗菌、抗疲劳等。综述了茅莓提取物及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及研究现状,以期为茅莓的进一步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摘要] (4355) [HTML] (0) [PDF 812.08 K] (19921)
    摘要:
    美国制药学会(AAPS)联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分别于1990年、2000年以及2006年召开了3届生物分析方法研讨班,在前两届研讨班的基础上,FDA于2001年出台了一份正式的生物分析方法指导原则。回顾和阐述生物分析方法在近20年取得的发展和进步,为生物分析方法具体应用到动物或人体的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2013,36():1-5, DOI:
    [摘要] (4738) [HTML] (0) [PDF 512.63 K] (19486)
    摘要:
    目的 对db/db小鼠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满足糖尿病研究的需要。方法 在试验周期内,测定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体质量及摄食饮水量,并测定21周龄模型动物的糖耐量、血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的水平,进行胰腺的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及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检查,并与db/m小鼠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db/m小鼠比较,db/db小鼠过度肥胖,伴有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且肝脏和胰腺组织均出现明显病变,胰腺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结果与血液学测定结果一致,并可观察到胰岛中A细胞和B细胞的分布变化情况。结论 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所做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检测,可供糖尿病研究参考。
    [摘要] (3709) [HTML] (0) [PDF 994.14 K] (15864)
    摘要:
    目的 建立高通量检测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实验方法,对姜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通过测定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曲线,以IC50值作为评价试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并将此应用于测定姜黄醇提物和水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 测定波长515 nm,抗坏血酸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62.5~750.0 μg/mL线性良好,方法可靠。姜黄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7.78 mg/mL)明显强于水提物(IC50 14.84 mg/mL)。结论 建立的DPPH自由基清除测定方法可靠、简便、灵敏,其高通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为抗氧化药物筛选提供参考。
    [摘要] (2567) [HTML] (0) [PDF 883.17 K] (14353)
    摘要: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问题,它能较全面反映中药中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能更好地表明中药的内在质量,成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核心技术。对近年来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高速逆流色谱、微乳色谱等现代色谱分析技术在指纹图谱研究的应用作一概述,综述了各种色谱指纹图谱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简要阐述了国内外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应用情况。
    2013,36():1-4, DOI:
    [摘要] (3281) [HTML] (0) [PDF 449.69 K] (13638)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体外巨噬细胞实时分析的快速、敏感的热原检测技术,为内毒素,即脂多糖(LPS)的检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体外培养人源性巨噬细胞THP-1,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LPS对巨噬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然后采用实时细胞分析仪(RTCA)实时监测不同质量浓度的LPS对巨噬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 LPS质量浓度≥10 pg/mL时,可以引起细胞形态变化,实时细胞分析系统可以通过细胞指数(CI)值实时反映这种形态变化,并且随着剂量的变化,CI值也呈剂量相关性变化。结论 实时细胞分析系统可以实时监测LPS对巨噬细胞的影响,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体外检测LPS的方法。
    2014,37(), DOI:
    [摘要] (2962) [HTML] (0) [PDF 243.35 K] (13363)
    摘要:
    综合评述常用中药体外抑菌评价方法及存在问题,发现评价标准未能统一,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体外与体内抑菌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未能结合中药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不同抑菌方法对评价中药对细菌的抑制能力(抑菌环、MIC)、杀灭能力(MBC),细菌对药物的耐药率等影响较大。中药体外抑菌作用虽然研究方法较多,应根据研究对象、实验目的、具体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价中药的抗菌作用。
    [摘要] (2015) [HTML] (0) [PDF 1.35 M] (13179)
    摘要:
    随着慢性盆腔炎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及越趋年轻化,治疗该类疾病的中药研究也日益增多。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提供参考。
    [摘要] (2334) [HTML] (0) [PDF 857.92 K] (12705)
    摘要:
    银杏是最古老的中生代植物,很早就被用作中药,其提取物近年来引起国际高度重视。银杏叶中含有黄酮和二萜内酯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药理作用。综述银杏叶提取物的研发状况、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摘要] (4258) [HTML] (0) [PDF 1.00 M] (12207)
    摘要:
    总结人参抗癌作用的研究,并就其作用机制进行简述和讨论。人参可以做为一种辅助药品或免疫增强剂用于化疗后的癌症患者,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食欲和增强身体素质。尽管人参皂苷(尤其是Rh2、Rg3、化合物K和25-OCH3-PPD)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杀伤多种肿瘤细胞,但是其临床效果却有待检验。
    2014,37(), DOI:
    [摘要] (3343) [HTML] (0) [PDF 259.73 K] (11683)
    摘要:
    接头蛋白或支架蛋白可以介导蛋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促进蛋白复合物的形成。Gab2作为中介分子,通过招募受体酪氨酸激酶等膜受体与其下游的效应蛋白如SHP2、P13K的p85亚基,PLCγ、CRK、SHC和SHIP的结合来实现信号的传递。近年来,由于Gab2支架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其在人类癌症特别是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及黑色素瘤中的角色备受关注。Gab2主要参与介导SHP2/RAS/ERK和PI3K/AKT两条经典的信号通路。综述Gab2的结构与功能,调解的蛋白,在癌症中的作用以及其作为药物治疗靶点的潜力。
    [摘要] (3358) [HTML] (0) [PDF 998.21 K] (11441)
    摘要:
    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前景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摘要] (2838) [HTML] (0) [PDF 876.47 K] (11284)
    摘要:
    罗替戈汀为选择性多巴胺D1/D2/D3受体激动剂,其透皮贴剂是第一个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贴剂。罗替戈汀贴剂24 h有效,能对帕金森病人持续提供多巴胺能刺激,目前获得FDA和EMA批准上市。对罗替戈汀贴剂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2014,37(), DOI:
    [摘要] (2397) [HTML] (0) [PDF 227.75 K] (11000)
    摘要:
    多药耐药(MDR)是阻碍肿瘤化疗成功的一大障碍,其机制之一就是耐药的肿瘤细胞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ABC)转运体。依据此机制提出克服肿瘤细胞耐药的策略即开发外排转运体抑制剂,以期逆转MDR。最近的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也可能是通过表达外排转运体天然耐药,这就提供了一个新的抗癌药物作用靶点。对介导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ABC转运体及其抑制剂的开发作一综述。
    2013,36():1-5, DOI:
    [摘要] (3648) [HTML] (0) [PDF 364.11 K] (10635)
    摘要:
    阿魏酸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功能性酚酸,也是当归、升麻、川芎等常用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能有效提高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水平、抑制血栓形成,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通过查阅整理文献,对阿魏酸药动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阿魏酸作为咖啡酸代谢物的药动学研究、阿魏酸的吸收动力学研究、阿魏酸的代谢和排泄研究、以及阿魏酸临床用药安全性研究,为临床合理应用及给药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2014,37(), DOI:
    [摘要] (3075) [HTML] (0) [PDF 258.89 K] (10196)
    摘要:
    薏苡仁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对多种高血糖模型动物和高血脂肥胖模型动物均呈现出降糖、降脂作用,并能对抗高血糖、高血脂引起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包括氧化应激反应、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和免疫功能异常)。其有效成分包括薏苡仁多糖、羟基不饱和脂肪酸和多酚化合物,作用机制与提高葡萄糖激酶活性、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通过激活Nrf2/ARE依赖的细胞保护基因,对抗氧化应激性细胞损伤等有关。
    2013,36():1-4, DOI:
    [摘要] (3039) [HTML] (0) [PDF 341.12 K] (10117)
    摘要:
    目的 研究吡咯里嗪类ML-3000及其两种NO供体衍生物ML-4000和ML-5000对人P450同工酶CYP2D6、CYP1A2、CYP2C9、CYP2C19和CYP3A4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Gentest公司的高通量P450酶抑制剂筛选试剂盒(High throughput Inhibitor Screening Kit),测定ML-3000、ML-4000和ML-5000对五种P450同工酶CYP2D6、CYP1A2、CYP2C9、CYP2C19和CYP3A4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ML-3000、ML-4000和ML-5000抑制CYP3A4的IC50分别为7.07、0.40和2.82 μmol/L,对其他4个酶(CYP1A2、CYP2D6、CYP2C9和CYP2C19)的IC50均大于10 μmol/L。结论 三种化合物对CYP3A4活力均有抑制作用,其中ML-4000的抑制能力最强。3种化合物对其他4个酶基本没有抑制作用。
    [摘要] (2083) [HTML] (0) [PDF 971.69 K] (10112)
    摘要:
    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特征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肠道吸收研究可以预测影响药物在肠道吸收的机制与因素,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内法(in vivo)、在体法(in situ)、体外法(in vitro)等。就目前药物小肠吸收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进行综述。
    2014,37(), DOI:
    [摘要] (3002) [HTML] (0) [PDF 304.09 K] (10071)
    摘要:
    药品说明书的 [注意事项] 是消费者用药的重要参考,因此药品生产企业认真撰写该项目对保障安全、有效地用药非常重要。从2010年以来报送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的药品说明书样稿中,收集不符合我国有关法规的 [注意事项] 71例,其中进口药36例、国产药35例,涉及20多种临床用药类别,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发现不及时更新内容是最多见而严重的问题,急待药品生产厂商(包括进口药厂商)正确对待、及时改进,以确保用药安全。
    [摘要] (3214) [HTML] (0) [PDF 923.34 K] (10005)
    摘要:
    目的 比较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多西他赛(TXT)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效果。方法 试验分A、B两组,第1天均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2 h;第1~14天,A组每天给予卡培他滨2 000 mg/m2, B组每天给予替吉奥胶囊60 mg/m2,两组给药均分为两等份于早晚餐后0.5 h用水吞服,服用2周后休息1周,3周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最多完成6个周期后评价。结果 50例均可评价疗效。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6.21%和50.00%,疾病控制率为76.92%和75.00%(P>0.05),平均成本分别为17 158.90元和10 094.37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71.81和201.89。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等,以1~2级为主,均可耐受。结论 两组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但B组成本–效果明显低于A组,因此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进展期胃癌方法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2014,37(), DOI:
    [摘要] (2663) [HTML] (0) [PDF 258.83 K] (9821)
    摘要:
    目的 研究冬虫夏草菌丝体水提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热水浸提-醇沉法得到水提物,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水提物中腺苷的量;采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利用流式细胞仪结合碘化丙锭染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抑制。结果 实验表明水提物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株及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株的增殖,并呈浓度相关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49±0.19)和(1.67±0.27)mg/mL。细胞周期分析表明,水提物分别阻滞HepG2及NCI-H460细胞周期于G2/M期、S期,并可诱导上述两种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冬虫夏草水提物通过阻滞HepG2及NCI-H460细胞周期循环,诱导其凋亡,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增殖抑制活性。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冬虫夏草菌丝体水提物抗肿瘤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
您是第位访问者
药物评价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