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湖北省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湖北 黄石 435000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Huangshi center Hospital in Hubei Province, Huangshi 435000, China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 dependent dermatitis,HDD)是常见的门诊皮肤病,局部长期反复外用激素制剂和含有激素的不合格化妆品形成依赖性,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仍未阐明,因此临床上虽然对本病的治疗手段很多,但都不是特异性根治方法[1]。该病造成患者面部皮肤出现潮红,反复发生红斑、丘疹、皮肤委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停用激素治疗后皮损反复或加重,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可促进皮肤创面组织修复过程[3]。张秀丽等[4]使用rhEGF凝胶使HDD患者皮肤功能获得改善。他克莫司(tacrolimus)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对皮肤损伤可以发挥保护作用[5]。李敬波[6]的研究显示他克莫司可改善面部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初步探讨了rhEGF凝胶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对面部HD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黄石市爱康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面部HDD患者108例,其中男38例,女70例,年龄19~48岁、平均(35.9±7.4)岁,病程1~6月,平均(4.11±0.76)月。诊断参照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制定的《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7]。
排除标准:心、脑、肝、肺、肾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患者,伴有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其他皮肤病患者,1个月内曾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过敏药物治疗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和rhEGF凝胶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皮炎严重指数评分(EASI)、皮损面积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 1。所有操作均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的规定,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和签署知情同意书。
![]() |
表 1 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 data in two groups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停用激素,清洁面部皮肤后,轻轻擦匀他克莫司软膏[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产品,产品批号20131207,规格0.1%]至完全覆盖患处,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EGF凝胶[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产品,产品批号20131120,规格50 μg:5g/支],2次/d。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门诊复诊6个月,治疗好转的患者病情又加重的记为复发,统计复发率。
1.3 临床检测指标患者初次就诊和疗程结束后在左颧骨最高点处,使用日本Sclar公司水分笔测量表皮含水量;德国Courega Khazaka公司Submeter仪测量表皮油脂含量;德国Courega Khazaka公司Tewameter TM仪测量表皮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
1.4 临床疗效评价[7]患者初次就诊和疗程结束后进行皮炎EASI评分。症状评分:瘙痒、灼热感、疼痛感、紧绷感,每一项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体征评分:红斑、水疱、丘疹、鳞屑、表皮剥脱、毛细血管扩张,每一项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痊愈:EASI减少100%;显效:EASI减少60%~99%;好转:EASI减少20%~59%;无效:EASI减少<20%,或病变加重。
EASI=症状评分+体征评分
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
1.5 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并计算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并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检测指标的变化治疗前两组表皮含水量、表皮油脂含量和TEWL值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表皮含水量和表皮油脂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0.01),TEWL值显著减低(P<0.05、0.01),但治疗组对表皮含水量和表皮油脂含量的升高作用和对TEWL值的减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检测指标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 det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
2.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32例,好转11例,治疗有效率为72.2%;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36例,好转5例,治疗有效率为90.7%,统计分析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 |
表 3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 efficac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
2.3 两组复发率的比较
两组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随访54例,复发6例,复发率为11.1%(6/54),对照组随访50例,复发13例,复发率为26.0%(13/50),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临床不良反应的比较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灼热感1例、皮肤瘙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2/54);对照组发现干燥1例、灼热感1例、皮肤瘙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3/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均未影响治疗,均在停药后自行恢复。
3 讨论 3.1 rhEGF凝胶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面部HDD的可行性分析HDD是外用激素长期、反复不当使用引起的皮炎,近年来由于的含激素化妆品的不合理广泛使用,面部HDD的发病日益增多[8]。他克莫司软膏则为外用免疫调节剂,可通过抑制组胺释放来抑制炎症的反应,体外还可使P53增加,促进表皮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过度增殖,而且他克莫司对胶原合成没有抑制作用,因此不会诱发激素类药物的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9],临床已观察到他克莫司软膏在面部HDD的治疗中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10]。
面部HDD相关研究观察到表皮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破坏,角质形成细胞层数减少,角质层完整性以及内聚力异常导致皮肤抗微生物屏障、渗透屏障功能受损,因此恢复皮肤屏障对治疗面部HDD具有重要意义[11]。rhEGF是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重组产品,其通过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激活细胞增殖所需要的酪氨酸激酶系统,增加表皮细胞数量和表皮层厚度,恢复皮肤的屏障[12]。Kang等[13]的研究发现使用rhEGF可以治疗放射导致的皮肤损伤。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了rhEGF凝胶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对面部HDD的临床治疗作用,并分析了联合治疗的安全性。
3.2 rhEGF凝胶增加了他克莫司软膏对面部HDD的临床疗效表皮含水量、表皮油脂含量和TEWL值可以反映出皮肤的物理性屏障功能[14]。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对表皮含水量、表皮油脂含量和TEWL值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加用rhEGF凝胶后增强了他克莫司软膏对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作用。本研究观察到局部他克莫司软膏单用治疗时临床有效率为72.2%,加用rhEGF凝胶后有效率可以显著提高到90.7%,进一步证实了rhEGF凝胶在面部HDD治疗中的作用。
临床治疗停药后的复发也是面部HDD治疗的一大难题[15],研究显示其与皮肤屏障功能未能很好修复相关。本研究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到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rhEGF凝胶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HDD远期疗效显著。
药物的安全性也是阻碍临床使用的一个障碍。本研究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可完成治疗过程,同时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显著增加,说明rhEGF凝胶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HDD是一种安全的方案。但是未设置rhEGF凝胶的单药治疗,是本文设计上的一个缺陷,而且rhEGF凝胶价格较高,约60元人民币1支,也会相应增加治疗的成本。因此建议,联合治疗可结合患者的经济情况选用,或者在他克莫司单药治疗无效后再选用rhEGF凝胶联合用药。
综上所述rhEGF凝胶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HDD,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在他克莫司单药治疗无效时值得临床使用。
[1] | 陈富祺, 郭祖安.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 2014,23(5):424–427. |
[2] | Kim H O, Yang Y S, Ko H C, et al. Maintenance therapy of facial seborrheic dermatitis with 0.1% tacrolimus ointment[J]. Ann Dermatol, 2015, 7(5):523–530. |
[3] | 丁克云, 黄丽丽, 潘永正. 点阵超脉冲CO2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临床观察[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6,25(3):144–147. |
[4] | 张秀丽, 张理涛. rhEGF凝胶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J]. 天津医药, 2016,44(5):629–631. |
[5] | Dogra P M, Chatterjee M, Neema S. Tacrolimus for treatment of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5, 81(6):642–644. doi:10.4103/0378-6323.168328 |
[6] | 李敬波. 他克莫司软膏用于治疗面部皮炎疗效评价[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18(6):971–973. |
[7] |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 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9,38(8):549–550. |
[8] | 起珏, 何黎.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诊疗现状[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42(11):705–707. |
[9] | Ott H, Baron J M, Heise R, et al. Tacrolimus modulates dendritic cell activation in the sensitization phase of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J]. 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0, 23(1):53–59. doi:10.1159/000257264 |
[10] | 郑小帆, 黄英举. 激素依赖性皮炎研究新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30(13):1973–1976. |
[11] | 卢晓龙. 皮肤屏障修复乳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13(4):227–229. |
[12] | Park G H, Rhee do Y, Moon H R, et al. Effect of 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containing cream on 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after Q-switched 532-nm 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um garnet laser treatment[J]. Dermatol Surg, 2015, 41(1):131–135. doi:10.1097/DSS.0000000000000197 |
[13] | Kang H C, Ahn S D, Choi D H, et al.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GF-based cream for the prevention of radiotherapy-induced skin injury: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J]. Radiat Oncol J, 2014, 32(3):156–162. doi:10.3857/roj.2014.32.3.156 |
[14] | Ohba F, Matsuki S, Imayama S, et al. Efficacy of a novel 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 E6005,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An investigator-blinded, vehicle-controlled study[J]. J Dermatolog Treat, 2016, 27(5):467–472. doi:10.3109/09546634.2016.1157257 |
[15] | Fang Y P, Yang S H, Lee C H, et al. What is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drug permeation into/across intact and diseased skins atopic dermatitis as a model[J]. Int J Pharm, 2016, 497(1/2):277–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