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抑郁症是女性更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具有特殊性,不仅影响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而
且还可增加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症的危险性[1]。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探讨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西医多应用抑郁剂和雌激素替代法治疗,但副作用多且复发率较高。大量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方面历史悠久,疗效良好,且副作用少,但相对西药其见效慢。中西医治疗更年期抑郁症药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乌灵胶囊是由乌灵菌粉经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的功效。主要适用于心肾不交或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健忘,神疲乏力,头晕耳鸣等神经衰弱的症状[2],适合于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症状。本研究在辩证下以乌灵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方案,通过量表评定联合用药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住院患者196例。入组标准:(1)符合《全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3](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郁病诊断标准[4];(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6分;(4)围绝经期症状评分(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定法,KMI)≥17分;(5)年龄45~55岁,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血清雌二醇<73 pmol/L;(6)未合并精神病以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7)既往3个月内未接受精神疾病和激素替代治疗者。入选患者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49.5±4.8)岁,病程0.5~9年,平均病程(4.5±1.2)年。1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98例,年龄46~54岁,平均年龄(48.85±3.27)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4.2±1.0)年;治疗组98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51.18±4.52)岁,病程0.5~9年,平均病程(4.8±1.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米氮平(荷兰欧加农公司产品,规格30 mg/片,产品批号195890)起始量为15 mg,1次/d,1周内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加至30 mg,每天早晨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灵胶囊(浙江佐力药业有限公司产品,规格0.33 g/粒,产品批号130416)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治疗2、4、6、8周末采用HAMD量表评估抑郁程度,并采用改良Kupperman指数(KMI评分)评定更年期症状[5]。以上量表均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现场指导每个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由患者本人或家属认真填写调查表,并当场收回。
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治疗前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并测量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和脑电图,对安全性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天以及治疗结束后的早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L,进行检测。
1.4 疗效评价根据HAMD评分的总减分率制定抑郁疗效评定标准[6]。痊愈:HAMD减分率≥75%;显著好转:75%>HAMD减分率≥50%;好转:50%>HAMD减分率≥25%;无效:HAMD减分率<25%。
减分率=(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前总分
有效率=(痊愈+显著好转+好转)/总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以及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治疗8周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6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3.27,P<0.01),见表 1。
![]() |
表 1 两组的疗效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i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2.2 HAMD评分比较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从治疗第2周末起,治疗组的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见表 2。
![]() |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HAMD量表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n HAMD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2.3 KMI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的KM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对照组的KMI评分为(15.89±5.74)分,治疗组的为(9.54±3.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 3。
![]() |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KMI评分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n KMI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2.4 安全性评价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血压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改变,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食欲增加9例,体质量增加8例,水肿6例,口干4例,睡眠障碍3例,头昏1例,不良反应总数1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8.37%;治疗组食欲增加5例,体质量增加4例,水肿2例,口干1例,睡眠障碍1例,不良反应总数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16%;均未给予特殊处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缓解。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ESS评分(5.89±0.41)分,治疗组的TESS评分(3.14±0.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更年期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也称围绝经期抑郁,是指从卵巢功能紊乱到绝经后1年,症状以焦虑不安和情绪低落为主。抑郁症属中医学里的“郁证”、“百合病”、“脏躁”等范畴,更年期抑郁症在中医历代医籍里没有专题论著,对其记录散在于上述病证论述中[7]。西医认为卵巢功能减退与神经递质的改变是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8]。而中医学认为“肾精亏损,肝肾不足”是更年期抑郁症的主要病理特点,病机涉及心、肝、肾等脏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且肝肾同源,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气郁结。肾虚是更年期抑郁症的主要生理现象,因此该症发病与转归的关键是肾虚,补肾应贯穿始终[9]。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治疗肾虚是调整机体内环境的阴阳平衡的关键。
米氮平不仅能阻断5-羟色氨(5-HT)1和5-HT3受体,并能选择性兴奋5-HT1受体,而且还能阻断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胞体和神经末梢上α肾上腺素受体,产生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避免了像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产生的不良反应,且比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和SSRIs的作用起效快,与胆碱能受体的亲和性极小,不良反应少[10]。米氮平在胃肠道能够被快速完全吸收,胃内食物对其吸收稍有影响,体内代谢过程呈线性药动学特点,且对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系统无作用,并且可从尿和粪便等多条代谢途径排出体外,极少产生药物间相互作用。米氮平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情感症状和躯体症状,均表现出良好效果[11]。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KMI评分改善不明显,提示单用米氮平治疗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可能在于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直接影响了神经递质与靶位点的正常结合[12]。
乌灵胶囊是由乌灵菌粉经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含有19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的功效。该药主要适用于心肾不交或心脾两虚引起的神经衰弱的症状,如失眠、健忘,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脉细沉或无力等诸症。本研究显示,从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HAMD、KM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效果相当,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疗效越来越明显;而且不良反应数及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乌灵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更年期抑郁症起效快,能有效改善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和更年期症状。其原因可能与乌灵胶囊影响丘脑单胺类递质分泌有关[3],二者联用可能增强中枢神经递质传递效能,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更年期症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乌灵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能改善患者更年期症状,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病例树有限,而且没有采用盲法,考察的指标也比较单一。又因为更年期抑郁症的治疗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至于其他因素的作用还有待今后更深入地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1] | 陈素兰, 陈长香, 马素慧, 等. 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的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32(11):2415–2416. |
[2] | 赵聪格, 苏秀霞, 张涛, 等. 乌灵胶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 2012,5(2B):135. |
[3]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第3版.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 : 75 -78. |
[4]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 20 . |
[5] | 王莉, 王雅楠.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的生存质量及其与Kupperman评分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31(15):2941–2943. |
[6] | 史党民, 孙国珍. 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伴有焦虑及抑郁的临床观察[J]. 中草药, 2013,44(24):3531–3533. |
[7] | 李娜. 滋肾疏肝宁心方配合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8(20):293–296. |
[8] | 柳芬. 酸枣仁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32(12):3044–3046. |
[9] | 司天梅. 米氮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3,46(2):116–117. |
[10] | Benjamin S, Doraiswamy P M. Review of the use of mirta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J].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11, 12(10):1623–1632. doi:10.1517/14656566.2011.585459 |
[11] | 禄颖, 苏晶, 余轶群. 更逍遥冲剂对更年期抑郁症模型大鼠雌激素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17(11):1223. |
[12] | 王兴娟, 李佶, 邹琴娣, 等. 乌灵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抑郁状态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9,7(11):1042–1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