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津药物研究院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93;
3. 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0193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Delivery Technologies and Drug Metabolism,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ianjin 300193, China ;
3.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Tianjin 300193, China
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ydrochloride)化学名为反-4[(2-氨基-3,5-二溴苯甲基)氨基]环己醇盐酸盐,又名盐酸溴环己胺醇,是目前临床上作用较强的稀化黏痰祛痰药。它为溴己新的活性代谢产物,毒性低于溴己新,而活性高于溴己新。有较强的祛痰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作用部位主要在呼吸道黏液层[1-2]。临床用于伴有咳痰及过多黏液分泌物的各种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因其效果迅速确实[3],几乎无毒副作用,并且能与抗生素并用产生良好的协同效果等[4],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祛痰药物之一。
药物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是制剂研究的重要参数,与药物的吸收密切相关,对预测体内过程有很大帮助。因此,本文对不同介质中盐酸氨溴索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进行测定,为盐酸氨溴索的体内吸收代谢研究与制剂设计奠定基础。
1 材料 1.1 仪器恒温培养振荡器(天津市欧诺仪器仪表有限公司);Anke KA-1000飞鸽牌离心机(上海安宁科学仪器厂制造);Sartorius BP211D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Sartorius BS124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AS3120超声仪(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Evolution 2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Thermo Scientific);Mettler(FE20)台式pH计(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1.2 药物与试剂盐酸氨溴索原料药(批号YL22-131101,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钠(批号20111208,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氢氧化钠(批号2010625,天津市凯信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钾(批号20151121,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钾(批号20130313,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乙酸钠(批号20150812,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冰乙酸(批号140917,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硼酸(批号20150520,天津大学科威公司);氯化钾(批号20060806,天津大学科威公司);磷酸(批号20151121,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批号20150208,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盐酸(批号20150929,天津市凯信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正辛醇(批号20140811,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水为自制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盐酸氨溴索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2.1.1 不同pH介质溶液的配制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配制pH值为1.0的盐酸溶液,pH值为2.0、2.5、4.5、5.0、5.8、6.8、7.4、8.0、9.0的缓冲液,水为自制蒸馏水,测其pH值为6.98。
2.1.2 测定波长选择分别用各pH介质溶液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氨溴索溶液,并分别于200~400 nm进行紫外扫描,结果表明,盐酸氨溴索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均为244 nm,因此选择244 nm作为盐酸氨溴索的检测波长。
2.1.3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10 mg盐酸氨溴素原料药于100 mL量瓶中,用pH值为1.0的盐酸溶液溶解,超声,冷却至室温后定容,摇匀得质量浓度为100 μg/mL的贮备液。分别精密移取贮备液0.5、1、1.5、2、2.5、3 mL于6个10 mL量瓶中,用pH值为1.0的盐酸溶液定容、摇匀得质量浓度为5、10、15、20、25、30 μg/mL的标准系列溶液。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44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以盐酸氨溴索的质量浓度对吸光度作图,得出其在该溶液中的线性方程。其他pH值缓冲液及蒸馏水按以上方法分别测定,得出盐酸氨溴索在不同pH值缓冲液及蒸馏水中的线性方程。结果表明,盐酸氨溴索在质量浓度5~30 μ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见表 1。
![]() |
表 1 盐酸氨溴索在各pH溶液中的线性方程(n=6) Table 1 Linear equation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n=6) |
2.1.4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量取各pH介质溶液100 mL分别置于11个250 mL锥形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盐酸氨溴索原料药使各溶液均达过饱和。将上述11个锥形瓶放入恒温培养振荡器中,温度保持在(37±0.2)℃,转速为60 r/min,持续48 h,取上清液适量于10 mL离心管中并置于离心机中于3 500 r/min条件下离心10 min。将离心后所得上清液用各pH介质溶液稀释一定倍数,测定其吸光度值,并计算平均值,将平均值代入线性方程并计算溶解度。结果见表 2,溶解度曲线见图 1。
![]() |
表 2 盐酸氨溴索在各pH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n=3) Table 2 Equilibrium solubility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n=3) |
![]() |
图 1 盐酸氨溴索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 Fig. 1 Solubility curve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
2.2 盐酸氨溴索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2.2.1 不同pH介质溶液的配制
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配制pH值为1.0的盐酸溶液,pH值为2.0、2.5、4.5、5.0、5.8、6.8、7.4、8.0、9.0的缓冲液,水为自制蒸馏水,测其pH为6.98。
2.2.2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精密称取10 mg盐酸氨溴索原料药于50 mL量瓶中,用正辛醇溶解定容,摇匀。精密移取该溶液25 mL于250 mL量瓶中,用正辛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萃取前样品溶液,设为C1。以正辛醇为空白溶液于200~400 nm进行紫外扫描,结果表明,盐酸氨溴索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49 nm,因此选择于249 nm处测定其吸光度(A1)值。
分别量取20 mL萃取前样品溶液于11个磨口三角瓶中,再向三角瓶中加入20 mL各溶出介质(正辛醇饱和),将三角瓶放入恒温培养振荡器中,温度保持在(37±0.2)℃,转速为60 r/min,持续48 h,取上层澄明液为萃取后样品溶液。先于200~400 nm进行紫外扫描,结果表明,盐酸氨溴索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49 nm,因此选择于249 nm处测定其吸光度(A2)并计算萃取后油相中盐酸氨溴索的质量浓度(C2)以及油水分配系数P(KO/W)。结果见表 3,油水分配系数曲线见图 2。
C2=A2∙C1/A1
P=C2/(C1−C2)
![]() |
表 3 盐酸氨溴索在各pH溶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n=3) Table 3 Oi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n=3) |
![]() |
图 2 盐酸氨溴索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曲线 Fig. 2 Oi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s curve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
3 讨论
人体胃肠道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5],分别为:胃1~3,十二指肠4~6,空肠6~7,回肠7,结肠8。因此本试验选择的pH值范围为1~9,较准确的反映盐酸氨溴索在体内的吸收利用情况。
根据BCS分类,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为溶解性和透膜性[6],而溶解是药物体内吸收的前提条件。无论何种药物只有在体内被溶解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药物的溶解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在体内的吸收状况。相关文献表明[7-8],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其在体内的透膜性密切相关,与其在体内的溶解、吸收、分布、转运等有关[9],常被用来评价药物的脂溶性。药物要有一定的脂溶性才能扩散并透过生物膜。有研究表明,较小P值的药物吸收差,P>10的化合物吸收较好[10]。P值过低(lgP<−2),化合物不能穿过脂质膜,但P值过高(lgP>3),亲脂性较强会导致药物难以从膜两侧的不动水层进行扩散,故药物的最佳P值应为−1< lgP<2[11]。
在溶解度测定实验中,经验证盐酸氨溴索在 (37±0.2)℃不同pH值溶液中振荡48 h后,测得供试液吸光度恒定,溶液达到饱和。实验以不同介质的pH值为横坐标,以计算所得溶解度为纵坐标,绘制溶解度曲线,结果显示盐酸氨溴索在pH2.5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在偏碱性溶液中溶解度相对稳定,药物溶解较好,但pH≥9时药物几乎不溶,提示盐酸氨溴索在不同pH值环境中,药物溶解情况差异较大,为该药进一步剂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本实验采用摇瓶法测定盐酸氨溴索在11个pH溶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显示盐酸氨溴索在 (37±0.2)℃ pH 1.0,pH 7.4时,lgP值均大于1,说明其在胃肠中脂溶性较高,吸收较好。且各个pH条件下lgP值均大于0,表明其透过生物膜的性能较好,在整个胃肠道都有较好的吸收。
[1] | Hohyu N K, Jeong-yeon Y, Sang B H, et al. Determination of ambroxol in human plasma using LC-MS/MS[J]. J Pharm Biomed, 2003, 32 (2) :209–216. |
[2] | 宋永辉, 王艳红.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改善COPD患者咳痰困难的疗效[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12 (6) :335–337. |
[3] | 何杰, 高永良. 盐酸氨溴索的制剂学研究新进展[J]. 中国药业,2010,19 (2) :15–16. |
[4] | 闫辉, 张敬晶. 盐酸氨溴索临床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研究杂志,2011,20 (22) :2856–2858. |
[5] | 何琳, 龙晓英, 丁沐淦, 等. 水飞蓟素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27 (5) :445–449. |
[6] | Mbah C J, Czor P F, Omeje E O. Perspectives o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J]. J Chem Pharm Res, 2011, 3 (3) :680–700. |
[7] | 王晓蕾, 孙艺丹, 王锐利, 等. 蒿甲醚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J]. 药物评价研究,2013,36 (2) :114–118. |
[8] | 封传华, 张国松, 罗晓健. 柴胡总皂昔提取物制剂前的评价[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 (18) :12. |
[9] | 杨建宏, 王莉, 王彤. 苦参碱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测定[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5 (5) :498–499. |
[10] | 刘亚丽, 孙振, 张文秀, 等. 白头翁皂苷B3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与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J]. 药物评价研究,2016,39 (1) :87–91. |
[11] | 乔建卫, 裴广庆, 刘向东, 等. 黄芩总黄酮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 (24) :2026–2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