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药剂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2. Pharmacy Department, People's First Hospital of Suining, Suining 629000, China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以动脉压持续升高为其显著特点[1]。临床研究表明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对心、脑、肾等器官产生危害,且会对全身代谢状况产生影响,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大大增加急危重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2, 3]。钙离子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和防治心脑肾等并发症的一类药物,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为临床常用的钙离子拮抗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作用时间短,容易引起血压反复的不良作用,用物理的方法将其做成缓释片是希望延长其作用时间。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有效成分为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相比,其作用时间持久且缓和,是替代硝苯地平的二代产品。有学者将两者的降压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对于未服药治疗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均能显著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但治疗8周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总有效率略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2]。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12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12周,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收治的12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5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2.6±3.1)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8.5±2.3)年;根据高血压分级标准[3],I级25例,II级19例,III级18例。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1.4±5.2)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8±4.5)年;高血压分级为I级29例,II级18例,III级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病例选取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其收缩压在14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或舒张压在90 mmHg以上;近两周内没有服用过降压药物,无自发性心绞痛。排除心肝肾严重疾病者、糖尿病患者、继发性高血压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或合并有糖尿病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入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20101217,规格10 mg/片),10 mg/次,2次/d。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20101013,规格2.5 mg/片],2.5 mg/次,1次/d,晨起顿服。两组均治疗12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经过治疗后患者血压基本恢复正常,且舒张压降低大于10 mmHg,或收缩压降低超过20 mmHg,则为显效;血压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舒张压降低小于10 mmHg,或收缩压降低小于20 mmHg,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压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则为无效[4]。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5 观察指标治疗期间每隔2周对患者随诊1次,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12周时的血压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1.6 安全性评价在患者治疗期间监测其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变化情况,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面部潮红、头痛、心悸、水肿等。
1.7 统计学处理本次两组研究所得数据由专业记录员交叉记录,同一样本行3次重复性检测(无离群检验)。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所得计数资料均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均进行t检验,并以$\overline x \pm s $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的血压优于同期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 1。
![]() |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bar x \pm s$, n=62) Table 1 Diastolic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bar x \pm s$, n=62) |
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Table 2 Effect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patients |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包括1例头痛、1例水肿、面部潮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显著(P<0.05),见表 3。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不需要特殊处理,疗程结束后自行缓解。
![]() |
表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n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wo groups |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有关统计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约有1亿人,年龄、环境、肥胖、遗传等因素均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常见因素[5, 6]。高血压的患病人群多集中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症状因人而异,且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只有在患者劳累、情绪波动过大时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7, 8]。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本次研究以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治疗组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后,治疗舒张压、收缩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刘国雄[9]等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96例高血压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1.0%。结果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与其结论基本一致。
这是由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有效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同时还可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其生物利用度较高,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因此其降压效果显著[10, 11]。另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还是一种二氢吡啶类拮抗剂,可以显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发挥抗氧化及扩张血管的作用,进而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12]。硝苯地平缓释片也属于钙拮抗剂,可以扩张血管,保护内皮细胞,改善患者血压状况[13],但其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耐受性不好,本组研究中其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临床研究也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相比,前者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但是由于本次存在样本量小、非多中心研究等问题,对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应用价值还需大量研究予以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压,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高血压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
[1] | 张怀金.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3): 411-412, 415. |
[2] | 李芙蓉,刘力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8): 613-618. |
[3] | 郭燕青.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25(4): 424-425. |
[4] | Ruvolo A, Mercurio V, Fazio V,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alsartan plus hydroclorothiazide for high blood pressure [J]. World J Cardiol, 2010(5): 125-130. |
[5] | 刘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探讨 [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8): 1405, 1407. |
[6] | 黄俏婵.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8): 145-146. |
[7] | 倪朋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洛丁新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J].海峡药学, 2015, 27(4): 104-105. |
[8] | 陈涛.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8(3): 156-157. |
[9] | 刘国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J].黑龙江医学, 2013, 37(8): 700-701. |
[10] | 凌冰,张兰兰,哈木拉提,等.金鸡菊有效部位对高血压小鼠的血压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J].药物评价研究, 2013, 36(4): 253-256. |
[11] | 孙文俊,阎卉,王成港,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亚型受体拮抗剂—阿齐沙坦酯 [J].药物评价研究, 2011, 34(3): 230-235. |
[12] | 邢建生.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J].药物评价研究, 2012, 35(5): 365-368. |
[13] | 刘克卿.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3, 28(3): 358-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