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BSHX)在抗磷脂综合征(APS)模型中的作用及其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阳性药,0.585 mg·kg-1)组和BSHX低、高剂量(5.8、11.60 g·kg-1)组。除对照组外,采用β2糖蛋白I(β2GP-I)构建APS小鼠模型,连续ig给药15 d,每天2次;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采用全自动凝血测试仪检测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60 μmol·L-1 β2GP-I刺激制备APS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BSHX孵育24 h; MTT法检测BSHX(40、80、120、160、200、240、280、320 μg·mL-1)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荧光成像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BSHX(80、120 μg·mL-1)对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 Transwell实验检测BSHX(120 μg·mL-1)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及试剂盒法检测NETs的形成; Western blotting检测BSHX(120 μg·mL-1)对炎症相关(IL-6、TNF-α)、细胞黏附相关[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凝血功能相关[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NADPH氧化酶2(NOX2)、p38、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表达水平;将HUVECs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BSHX(120 μg·mL-1)组和MK-2206组(Akt抑制剂,100 nmol·L-1),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p47、JNK、p38及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予APS小鼠BSHX后,APTT、TT、PT均显著升高,TNF-α、IL-6表达水平被抑制(P<0.05、0.01、0.001),说明BSHX可缓解血液高凝状态、抗炎。与模型组比较,BSHX可显著改善APS模型HUVECs的细胞存活率,降低ROS水平和细胞迁移能力,抑制NETs的形成,抑制IL-6、TNF-α、ICAM-1、VCAM-1、TF、PAI-1、NOX2、p-JNK、p-ERK和p-p38蛋白表达(P<0.01、0.001);给予Akt通路抑制剂后p-ERK、p-p47、p-JNK、p-p38和NOX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0.001)。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Akt/ERK信号通路调控NETs的生成而发挥治疗APS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