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46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3, 46(5):0-0.
    [摘要](129) [HTML](0) [PDF 3.77 M](321)
    摘要:
    2  目录
    2023, 46(5):0-0.
    [摘要](98) [HTML](0) [PDF 1.16 M](357)
    摘要:
    3  基于拟胚体面积的体外胚胎毒性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赵曼曼,郑锦芬,黄芝瑛,耿兴超,张曦,刘晓萌,王三龙,周晓冰
    2023, 46(5):925-93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01
    [摘要](197) [HTML](0) [PDF 36.46 M](714)
    摘要:
    目的 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以拟胚体面积为分化抑制终点,构建体外胚胎毒性模型。方法 模型建立:分别用训练集10个化合物青霉素G、异烟肼、5-氟尿嘧啶、羟基脲、阿司匹林、氟康唑、地塞米松、丙戊酸钠、洛伐他汀、苯海拉明处理小鼠胚胎干细胞ES-D3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 5 d,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得到相应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3T3、IC50 D3);同时用10种化合物处理ES-D3细胞,用悬浮-悬滴培养的途径制备拟胚体,于第5天对拟胚体进行拍照,用 Image J 软件测量拟胚体的横截面积,并计算半数抑制细胞分化的浓度(ID50)。根据得到的 IC50 3T3、IC50 D3、ID50,用Python软件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拟合得到线性二分类判别式。模型验证: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测试集3个化合物维生素C、布洛芬、顺铂的IC50 3T3、IC50 D3、ID50,将其代入得到的判别式,并预测化合物的胚胎毒性。结果 通过训练集 10个化合物拟合出线性预测判别式为:判别值=21.550 926 58×lg IC50 3T3-7.600 241 83×lg IC50 D3-14.007 571 16×lg ID50+6.675 517 2,判别值<0,归为无胚胎毒性;判别值≥0,归为胚胎毒性。将测试集化合物的 IC50 3T3、IC50 D3、ID50代入判别式,得到维生素C判别值<0,为无胚胎毒性药物;顺铂和布洛芬判别值>0,为胚胎毒性药物,均与文献中体内试验结果一致,预测正确。结论 基于拟胚体面积成功建立体外胚胎毒性模型。
    4  BALB/c小鼠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模型建立及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初步探讨
    郑少秋,张亚群,缪成贤,李一昊,王娅,刘军,王先浩,王明,孙璐瑶,吕建军,汪溪洁
    2023, 46(5):934-94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02
    [摘要](344) [HTML](0) [PDF 23.14 M](561)
    摘要:
    目的 构建BALB/c小鼠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模型,探讨观察此类肾损伤的早期、简便、灵敏检测方法和候选生物标志物,为生物技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毒性试验中肾损伤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和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低、中、高剂量造模组,每组10只。诱导免疫时,造模组动物给予2 mg·mL-1 C-BSA和弗氏不完全佐剂 1∶1等体积混合乳剂(1 mg·mL-1、5 mL·kg-1),而溶媒对照组动物给予磷酸盐(PBS)缓冲液与弗氏不完全佐剂 1∶1等体积混合乳剂,sc诱导免疫,每周1次,共2次;加强免疫时,各组动物均尾iv给予C-BSA,溶媒对照组和C-BSA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 0、2.5、5.0、10.0 mg·kg-1,每 3天给予 1次,共 5次。造模期末,检测造模期末小鼠 24 h尿蛋白含量;检测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bg);检测血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三酰甘油(TG)水平;摘取主要脏器称质量并计算脏体比、脏脑比;HE染色和特殊染色[过碘酸-希夫(PAS)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检查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脏补体成分3(C3)、免疫球蛋白G(IgG)、结蛋白水平;免疫荧光观察肾脏C3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肾小球基底膜、足细胞足突的变化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有无电子致密物沉积。结果 C-BSA各剂量组动物在尾iv给予C-BSA后出现不同程度精神萎靡、活动减少、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症状,溶媒对照组动物给药后无明显异常;在加强免疫2周后,与溶媒对照组比较,C-BSA低、中和高剂量组动物体质量增长显著缓慢(P<0.05);C-BSA低、中、高剂量组动物尿蛋白呈阳性。与溶媒对照组比较,C-BSA各组动物 BUN、SCr、TG 均未见规律改变,仅高剂量组动物的 BUN 升高,TG 降低;C-BSA 中 、高剂量组动物 PT 显著降低(P<0.05),低、中剂量组动物 APPT 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动物Fbg含量显著降低(P<0.001);C-BSA低、中、高剂量组动物肾脏的脏体比显著升高(P<0.01),且低、中和高剂量组的脾脏绝对质量和脏体比亦显著升高(P<0.05、0.01)。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特殊染色检查发现C-BSA中、高剂量组动物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加、基底膜增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C-BSA低、中、高剂量组动物的C3、IgG、结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高剂量组 IgG水平显著高于低、中剂量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C-BSA高剂量组C3水平显著升高(P<0.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C-BSA低、中、高剂量组动物肾脏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足突部分融合,C-BSA中、高剂量组动物肾脏肾小球基底膜可见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 成功建立了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模型和早期、简便、灵敏的检测方法,C3、IgG和结蛋白可作为生物技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毒性试验中肾损伤检测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5  大鼠和小鼠Pig-a基因突变试验历史背景数据采集
    韩素芹,姜华,叶倩,黄芝瑛,耿兴超,汪祺,文海若
    2023, 46(5):944-95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03
    [摘要](385) [HTML](0) [PDF 1.48 M](446)
    摘要:
    目的 介绍大鼠及小鼠 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并汇总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 2015—2022年开展的基于免疫磁珠检测法的大鼠及小鼠 Pig-a 基因突变试验背景数据。方法 阴性物质包括超纯水和 0.5%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雄性 C57BL/6J 小鼠间隔 24 h ig 0.5% CMC-Na,连续 7 d;雄性 SD 大鼠间隔 24 h ig 0.5% CMC-Na,连续 14 d;大鼠间隔24 h ig 超纯水,连续 3 d。阳性对照为已知致细菌突变化合物,包括 N-乙基-N-亚硝基脲(ENU,10、40 mg·kg-1)、盐酸丙卡巴肼(PCZ,60、150 mg·kg-1)、乌拉坦(EC,300、800 mg·kg-1)、N- 亚硝基二甲胺(NDMA ,1.5 mg·kg-1)、N- 亚硝基二乙胺(NDEA,15 mg·kg-1)。小鼠间隔 24 h ig ENU 40 mg·kg-1,连续 3 d;间隔 24 h ig NDMA 1.5 mg·kg-1、NDEA 15 mg·kg-1,连续 7 d。大鼠间隔 24 h ig PCZ 150 mg·kg-1、EC 800 mg·kg-1、ENU 40 mg·kg-1,连续 3 d ;间隔 24 h ig PCZ 60 mg·kg-1、EC300 mg·kg-1、ENU 10 mg·kg-1,连续28 d。分别于给予受试物前,首次给予后14、28 d采集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红细胞表面 CD59蛋白的结合情况,结合免疫磁性计数微球技术计算网织红细胞(RETs)占总红细胞的百分率(%RET)(作为外周血毒性考察指标)、总红细胞中CD59表达为阴性细胞(RBCCD59-,即突变的总红细胞)发生率和RETs中CD59表达为阴性细胞(RETCD59-,即突变的 RETs)发生率。结果 各试验%RET数值均无大幅增加。SD大鼠和 C57BL/6J 小鼠的阴性对照组RBCCD59-和 RETCD59-突变率均低于 5×10-6,小鼠的背景值相对不稳定。连续 3 d ig给予小鼠 40 mg·kg-1的 ENU,RBCCD59-和RETCD59-发生率自给药后2周开始均大幅增加(P<0.05),给药后4周进一步增加(P<0.01、0.001);给予小鼠NDMA后2、4周,RBCCD59-发生率略有增加,但仍在阴性背景范围内,但RETCD59-发生率在给药后第2周大幅增加(P<0.001),给药后第4周则大幅回落;给予小鼠NDEA后2周,RBCCD59-和RETCD59-发生率均有所增加(P<0.05、0.001),给药后第 4 周则有所降低。连续3 d ig给予大鼠40 mg·kg-1 ENU,或连续28 d ig给予大鼠10 mg·kg-1 ENU,RBCCD59-、RETCD59-发生率自给药后第2周开始均大幅增加(P<0.001),给药后第 4 周进一步增加(P<0.001);连续 3、28 d ig 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 PCZ 或 EC 后,RBCCD59-和RETCD59-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与 ENU类似,但 EC诱发的突变细胞率低于 ENU和 PCZ。结论 体内 Pig-a基因突变试验可在首次给药后4周内有效检出致细菌突变化合物ENU、PCZ、EC、NDMA、NDEA的致突变性。提供了大鼠和小鼠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背景值范围,为标准化试验方法的建立和研究结果的判定提供借鉴。
    6  基于RBL-2H3与P815细胞体外模型的聚山梨酯80、维生素K1注射剂、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类过敏反应潜在风险评价
    徐梦婕,陈华英,洪敏,邱云良
    2023, 46(5):952-96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04
    [摘要](416) [HTML](0) [PDF 14.74 M](757)
    摘要:
    目的 基于 RBL-2H3及 P815细胞系,选择 Compound 48/80(C48/80)为阳性药构建类过敏反应的体外评价模型,初步评价聚山梨酯80、维生素K1注射剂(VK1I)、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ABL)导致类过敏反应的潜在风险。方法 应用 CCK-8 法检测 C48/80(10、30、60、100 μg·mL-1)、聚山梨酯 80(2.5、5.0、10.0、50.0 mg·mL-1)、VK1I(0.625、1.250、2.500、5.000、10.000 mg·mL-1)、ABL(0.125、0.250、0.500、1.000、2.000 mg·mL-1)对 RBL-2H3、P815 细胞活性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阳性药及受试物均选择<IC50浓度进行后续实验;结合中性红染色形态学观察,研究阳性药及受试物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阳性细胞率及Fluo-4AM标记率;ELISA法检测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及组胺释放量。结果 中性红染色结果显示,在C48/80作用下RBL-2H3、P815细胞部分皱缩或者偶有破损,但大部分细胞仍维持完整细胞形态;在聚山梨酯 80、ABL、VK1I高浓度的作用下,RBL-2H3、P815细胞大部分仍能保持正常形态。C48/80在<IC50浓度时能够引起较强的细胞脱颗粒反应,模型建立成功。聚山梨酯80、VK1I在<IC50浓度时均出现了浓度相关性细胞脱颗粒现象,与对照组比较,2种细胞聚山梨酯80 2.5、5.0 mg·mL-1组及VK1I 0.75、1.50、3.00 mg·mL-1组Annexin V阳性率、Fluo-4AM标记率均显著升高(P<0.05、0.01);聚山梨酯 80 2.5、5.0 mg · mL-1 组及 VK1I 1.5、3.0 mg·mL-1组的组胺、β-Hex释放量显著升高(P<0.05、0.01)。ABL 组 Annexin V 阳性率浓度相关性升高趋势不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 ,仅 P815 细胞 ABL 2.00 mg·mL-1组显著升高(P<0.05),且升高幅度不大 ;与对照组比较 ,2种细胞ABL 1、2 mg·mL-1组的Fluo-4AM标记率和组胺、β-Hex释放量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 聚山梨酯80、VK1I高浓度具有导致类过敏反应产生风险,ABL 还需进一步研究。
    7  家兔经皮给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的探讨
    杨宏博,张柏娥,杨雪松,杨坤芬,王京昆
    2023, 46(5):962-96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05
    [摘要](413) [HTML](0) [PDF 1.14 M](540)
    摘要:
    近年来,经皮给药因具有避免肝脏的“首关效应”、保护胃肠道免受药物损伤、血药浓度持久恒定等优势而备受青睐。而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对新药临床研究,以及上市前审批过程中均起重要的作用。以《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指导原则》为依据,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从实验动物、剂量设置、给药量的换算、皮肤去毛及破损模型制备、指标评价等多个方面对家兔经皮给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为经皮给药的受试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8  FDA 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项目撰写新的指导原则介绍(下)
    萧惠来
    2023, 46(5):967-97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06
    [摘要](150) [HTML](0) [PDF 1.30 M](538)
    摘要: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23年1月发布了“人用处方药和生物制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项目——内容和格式”的供企业用的指导原则草案,同时撤回了2010年3月发布的“人用处方药和生物制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项目——内容和格式”的供企业用的指导原则。目的是帮助申请人,确保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项目包括安全有效使用药物所需的用法用量相关信息,并且将信息清晰、简洁并以相关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医疗人员。该指导原则详细而具体地介绍了“用法用量”项目的撰写要求并附有示例,其中主要包括对说明书该项目撰写的基本原则和对该项目各种具体内容的撰写要求。而中国目前尚没有类似的指导原则,详细介绍 FDA 该指导原则,以期对我国药品说明书该项目的撰写有参考价值,也有助于对该方面的监管更加有的放矢。因为FDA该指导原则篇幅较长,分上下2篇进行介绍,本期发表下篇。
    9  外泌体携载阿霉素递送体系构建及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周菲,曲姣蓉,刘闰平,李雅静,李晓骄阳
    2023, 46(5):976-98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07
    [摘要](464) [HTML](0) [PDF 2.66 M](515)
    摘要:
    目的 制备肝癌细胞Hep1-6外泌体并对化疗药物阿霉素(DOX)进行包载,以期实现对肿瘤细胞更高的靶向活性与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梯度离心法对肿瘤细胞Hep1-6来源的外泌体进行制备分离;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表面标记蛋白表征以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技术对外泌体的形态、特征蛋白、粒径分布和浓度进行表征;采用电穿孔方法实现外泌体对DOX的有效包载,制备包载阿霉素外泌体(EXODOX)。采用CCK-8法检测EXODOX与DOX(0.5、1、2、3、5、10 μg·mL-1)体外对 Hep1-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体外 Hep1-6细胞对 EXODOX与 DOX(1 μg·mL-1)的靶向摄取作用。结果 所制备的外泌体具有形态良好 、 粒度均一的特性且具备外泌体特征膜蛋白 CD63、 CD81、 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的表达;在电穿孔条件为150 V和75 μF下外泌体对DOX具备良好的包载特性;相比于单独给药DOX,在同等质量浓度下 EXODOX对 Hep1-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P<0.05、0.01),同时肿瘤细胞对 EXODOX的摄取更具靶向性。结论 制备的EXODOX较DOX具有更强的体外细胞毒活性,EXODOX表现出对肿瘤细胞更高的靶向特性。
    10  网络药理学结合 GEO 芯片技术探讨黄芎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赵赛红,王磊,张平平,黄莹莹,汪宁
    2023, 46(5):983-99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08
    [摘要](333) [HTML](0) [PDF 22.84 M](523)
    摘要:
    目的 基于GEO芯片联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芎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并构建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模型验证黄芎方药效和核心靶点。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得黄芎方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 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其相应的靶点。通过 R软件 limma包对 GEO平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据集 GSE16561 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利用 Venny 2.1.0 进行黄芎方成分靶点和缺血性脑卒中差异基因靶点交集靶点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 Cytoscape 3.9.0 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筛选核心成分,通过 STRING 数据库与 Cytoscape 3.9.0 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利用PyMOL软件对度值排名靠前的成分和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通过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进行免疫浸润分析。采用线栓法制备 I/R 大鼠模型,除假手术组外(n=21),将69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芎方组(3.6 g·kg-1)组、阿司匹林(9 mg·kg-1)组。黄芎方组和阿司匹林组每日ig给药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7 d。采用Longa分级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阳性表达,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髓过氧化物酶(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表达。结果 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检索共筛选得到黄芎方的有效活性成分35个,成分靶点754个,缺血性脑卒中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677个,交集靶点56个。GO富集分析表明,黄芎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与细胞对炎症反应、脂多糖反应和环氧化酶途径等生物学过程相关。KEGG 通路分析显示,主要涉及包括代谢途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HIF-1 信号传导途径等通路。筛选出 5 个核心成分 α -细辛醚、3,4,5-三甲氧基肉桂酸、β-细辛醚、异阿魏酸、阿魏酸,5个核心靶点TLR4、STAT3、HIF1A、MPO、MMP9。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个核心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能力。免疫浸润分析表明,核心靶点基因与中性粒细胞、激活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等关系密切。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黄芎方显著降低I/R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学损伤、脑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在脑组织中验证了黄芎方对5个核心靶点基因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结论 黄芎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其可能通过TLR4、STAT3、HIF1A、MPO和MMP9核心靶点发挥治疗作用。
    11  基于HPLC-Q-TOF-MS/MS与网络药理学小儿佛芍和中颗粒成分解析及治疗功能性腹痛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预测
    胡萌,付娟,胡军华,王振中,胡思源,肖伟
    2023, 46(5):997-101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09
    [摘要](438) [HTML](0) [PDF 6.75 M](477)
    摘要:
    目的 通过 HPLC-Q-TOF-MS/MS分析小儿佛芍和中颗粒(XFHG)中的化学成分,依据解析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治疗功能性腹痛的药效物质基础,筛选出潜在功效成分,预测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PLC-Q-TOF-MS/MS对XFHG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结合对照品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文献中的碎片离子信息、保留时间进行匹配,确认化学成分。筛选质谱解析得到的化学成分中口服生物利用度≥20%、类药性≥0.5 的成分,同时纳入《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中规定的指标成分以及 SwissADME 数据库筛选得到的成分作为活性成分;通过TCMSP、Massbank、本草组鉴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及文献筛选,分别建立XFHG活性成分靶点数据库、功能性腹痛相关疾病的靶点数据库,筛选出共同靶点,导入网络可视化软件 Cytoscape 3.9.1中,构建“XFHG-成分-功能性腹痛”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出核心成分;共有靶点导入STRING11.5数据库中,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将得到的数据导入Cytoscape 3.9.1中,筛选出核心作用的靶点;将核心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结果 XFHG定性分析中共解析出96个化学成分,包括26个黄酮类、17个有机酸类、13个萜类、11个生物碱类、6个柠檬苦素类、8个苯丙素类、4个苯乙醇苷类及11个其他类;筛选出发挥治疗功能性腹痛作用的核心成分 15 个,来源于 6 味药材,包括小檗碱、芍药苷、连翘酯苷 A、连翘苷、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XFHG 治疗功能性腹痛的核心靶点有 TNF、AKT1、IL6、IL-1β、VEGFA、TP53、CASP3、PTGS2、CAT、MAPK3;KEGG 通路分析共得到 109 条通路,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排名靠前;GO 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 145 个、细胞组分(CC)条目10个、分子功能(MF)条目9个,富集值排名靠前的条目涉及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糖皮质激素反应、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向调控等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生物过程。结论 根据HPLC-Q-TOF-MS/MS解析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了XFHG治疗功能性腹痛的潜在功效成分,预测其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抗炎相关。
    12  基于HPLC-Q-TOF-MS/MS技术咳喘宁颗粒化学成分分析及多指标定量测定
    刘茜,付娟,胡军华,王振中
    2023, 46(5):1012-102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10
    [摘要](203) [HTML](0) [PDF 1.51 M](398)
    摘要: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HPLC-Q-TOF-MS/MS)对咳喘宁颗粒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建立 HPLC 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 HPLC-Q-TOF-MS/MS 技术,色谱柱 Agilent ZORBAX C18(150 mm×4.6 mm,5 μm),柱温 35 ℃,体积流量 1.0 mL·min-1,进样量 10 μL,流动相 A:0.1% 甲酸,流动相 B:乙腈,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结合对照品和文献数据鉴定咳喘宁颗粒中的化学成分,并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异绿原酸B、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柚皮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aters AtlantisTM T3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0 min,3%~15% 甲醇;20~25 min,15%~18% 甲醇;25~26 min,18%~23% 甲醇;26~45 min,23%甲醇;45~46 min,23%~38% 甲醇;46~60 min,38% 甲醇;60~61 min,38%~42% 甲醇;61~70 min,42% 甲醇 ;70~80 min,42%~90%甲醇;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30 ℃;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324、283 nm。结果 共鉴定咳喘宁颗粒中86个化合物,20个来自生麻黄、15个来自白屈菜、30个来自金银花、22个来自枇杷叶、12个来自金沸草、14个来自化橘红,其中有26个化合物经与对照品比对确认,选择新绿原酸、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异绿原酸B、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柚皮苷作为含量测定的质控指标,6种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48%~103.39%,RSD为1.29%~1.98%。对3批咳喘宁颗粒进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行。结论 在质谱成分解析的基础上,建立咳喘宁颗粒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咳喘宁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13  吉马酮通过HBXIP/p53信号通路诱导A549、CNE-1、HepG2细胞凋亡
    刘建军,赵营莉,唐海涛,代文婷,夏泉,方兴
    2023, 46(5):1024-103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11
    [摘要](458) [HTML](0) [PDF 5.40 M](410)
    摘要:
    目的 研究吉马酮诱导肺癌 A549、 鼻咽癌 CNE-1、 肝癌 HepG2 细胞凋亡的机制 。 方法 50、 150、 200、250、300 μmol·L-1的吉马酮处理肝癌 HepG2、肺癌 A549、鼻咽癌 CNE-1、结肠癌 Caco-2 细胞 24、48、72 h 后,MTT 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的变化。100、150、200 μmol·L-1的吉马酮分别处理 A549、HepG2、CNE-1细胞 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 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标志蛋白 cleaved-Caspase-3、Caspase-3 的变化,检测乙型肝炎 X相互作用蛋白(HBXIP)、p53蛋白的表达量变化。分别在 A549、HepG2、CNE-1细胞中应用 siRNA 敲低 HBXIP,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 HBXIP的敲低效果及 p53蛋白表达变化;MTT实验检测敲低 HBXIP对吉马酮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 吉马酮对鼻咽癌CNE-1、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强,与溶剂对照组比较,200、250、300 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在高浓度时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效果较强,与溶剂对照组比较,250、300 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对结肠癌Caco-2细胞作用相对较弱。与对照组比较,100、150、200 μmol·L-1吉马酮处理A549、HepG2、CNE-1细胞 48 h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p5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以 150、200 μmol·L-1吉马酮处理A549、HepG2、CNE-1细胞48 h后,HBXIP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siRNA-HBXIP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HBXIP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53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与单独使用的相同浓度的吉马酮相比,沉默HBXIP后A549、HepG2、CNE-1细胞对吉马酮的敏感度明显提高,150、200、250 μmol·L-1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吉马酮可以抑制A549、HepG2、CNE-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HBXIP/p53信号通路相关。
    14  125I标记外泌体在Pan02胰腺癌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
    陶巧玉,许波华,秦天,赵晶,陈晓庆,李嫚琪,宋鑫,刘楚乔,付莉莉,常艳
    2023, 46(5):1032-103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12
    [摘要](453) [HTML](0) [PDF 4.73 M](438)
    摘要:
    目的 旨在开发用 125I-NaI标记外泌体的方法,并通过 γ 计数仪考察其在 Pan02 胰腺癌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非放射性 NaI对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工程化外泌体进行冷标记,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对标记前后外泌体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采用Iodogen法进行外泌体的放射性 125I-NaI标记,分离纯化后测定 125I-NaI的标记率,Radio-HPLC法测定给药前后 125I-外泌体的放化纯度以考察其稳定性;将 125I-外泌体单次尾iv于Pan02胰腺癌荷瘤小鼠体内,分别于给药后2、6、24、72 h(每个时间点雌雄各3只)经CO2麻醉后心脏放血处死小鼠,取血清、主要组织器官及肿瘤,γ计数仪测量其放射性计数,计算各组织/血清在不同时间点的蛋白沉淀率;并计算在不同时间点的每克组织(或每毫升血清)放射性计数占总注入放射性计数的百分比(%ID·g-1或%ID·mL-1)。结果 外泌体表征的结果显示,标记前后的外泌体形态一致,均成圆形或茶托样结构;标记前外泌体粒径峰值为 113 nm,标记后外泌体粒径峰值为 122 nm,粒径大小主要分布在 50~200 nm;均表达其标志性蛋白 CD63及 TSG101,符合外泌体特征。125I-NaI标记外泌体的标记率为 27.82%,纯化后 HPLC法测得即时放化纯度为 100%,给药后放化纯度为(93.34±5.48)%。在小鼠尾 iv给药后 2 h,标记的外泌体主要分布在肝脏[(10.899 2±1.518 1)%ID·g-1]和脾脏[(2.566 4±0.799 8)%ID·g-1],肿瘤中为[(0.291 0±0.056 0)%ID·g-1],脑、心脏、脂肪和肌肉组织摄取较少;给药后72 h,肝脏中仍有较高摄取,肿瘤中仍有放射性分布。给药后 2~6 h各组织脏器的蛋白沉淀率较低,表明 125I-NaI标记外泌体稳定性有所降低。结论 外泌体可以进行 125I标记,而且标记同位素前后对外泌体物理形态、生物学活性无明显影响;125I标记外泌体的方法简便,标记率和放化纯度均较高;该外泌体产品在荷瘤小鼠体内大部分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均有分布,且具有一定的肿瘤靶向定位能力。
    15  基于AQbD理念的吡罗昔康凝胶体外释放研究
    张蕊,于青,陈民辉,严菲
    2023, 46(5):1039-104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13
    [摘要](439) [HTML](0) [PDF 3.55 M](548)
    摘要:
    目的 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理念,建立并优化吡罗昔康凝胶体外释放实验(IVRT)。方法 建立分析目标、确定关键分析属性[体外释放速率(IVRR)、初始采样时间累积释放量(Q0)、释放度];基于先前的知识与经验,从分析目标中推导出有影响的方法变量,并利用石川图进行系统总结,对影响的变量进行风险等级评估,筛选出关键方法变量(膜的种类、释放介质的种类、上样量);对2种上样量(150、300 mg)、3种释放介质(0.9% NaCl溶液、pH 5.5的磷酸盐缓冲液和pH 7.2的磷酸盐缓冲液)和3种膜[混合纤维素膜(MCE)、聚醚砜膜(PES)、聚四氟乙烯膜(PTFE)]进行2×3×3全析因实验设计,采用扩散池法进行IVRT,将各时间点样品进行HPLC定量分析,进一步计算Q0、释放度和IVRR。利用JMP Pro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建模分析,筛选最优参数。参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要求对建立的IVRT进行膜惰性验证,释放介质验证,线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考察,敏感性和特异性考察及耐用性考察。结果 吡罗昔康凝胶 IVRT 采用静态垂直扩散池(扩散面积 1.767 cm2,接收池体积 12 mL),温度 32 ℃,转速 600 r·min-1,释放介质为 pH7.2磷酸盐缓冲液、膜为 MCE、上样量为 300 mg,取样时间为 0.5、1.0、2.0、3.0、4.0、5.0、6.0 h,取样方式为全部取样。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吡罗昔康凝胶IVRT可靠、耐用、具有区分力。
    16  五神汤化学成分鉴定及京尼平苷酸、秦皮甲素、咖啡酸、木犀草苷、β-蜕皮甾酮和毛蕊花糖苷定量检测
    闫占宽,张敏,刘钦伟,李军毅,李辉辉,冯静,张燕
    2023, 46(5):1047-105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14
    [摘要](415) [HTML](0) [PDF 3.81 M](374)
    摘要: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MS/MS)对五神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进而对五神汤中京尼平苷酸、秦皮甲素、咖啡酸、木犀草苷、β-蜕皮甾酮和毛蕊花糖苷 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UPLC-Q-Exactive Orbitrap-MS/MS 法鉴定五神汤中的化学成分,采用 ACQUIFY UPLCTMBEH C18 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254 nm,柱温30 ℃;电喷雾离子源(ESI)全扫模式;根据一级质谱中的分子离子,推测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组成;再利用二级质谱信息,与对照品及文献报道中化合物信息库进行比对,推测五神汤的体外化学成分。HPLC 法检测五神汤中京尼平苷酸、秦皮甲素、咖啡酸、木犀草苷、β-蜕皮甾酮和毛蕊花糖苷,Agli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mm),流动相为0.1%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结果 共检测到五神汤中的71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酚酸类、三萜皂苷类以及香豆素类;6种成分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9.6%~93.0%。京尼平苷酸、秦皮甲素、咖啡酸、木犀草苷、β-蜕皮甾酮和毛蕊花糖苷在10批样品中的平均质量浓度依次为 2.92、2.48、1.72、1.38、2.08、1.77 mg·g-1结论 建立的 UPLC-Q-Exactive Orbitrap-MS/MS、HPLC法可用于五神汤化学成分的鉴定和含量测定。
    17  基于真实世界儿脾醒颗粒的临床用药特征及临床疗效分析
    赵泽慧,胡思源,张依,郭圣璇,栾奕博,甘宛灵,杨英
    2023, 46(5):1057-106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15
    [摘要](221) [HTML](0) [PDF 1.27 M](377)
    摘要:
    目的 探索在真实世界中儿脾醒颗粒的用药特征和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二次开发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 5家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对儿脾醒颗粒患儿的用药数据进行分析,包括:(1)年龄、性别、中西医诊断、单次用药剂量、疗程、合并用药信息等特征的描述性分析;(2)联合用药及其种类的关联规则分析;(3)适用疾病痊愈时间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用药特征分析显示:共纳入5 351例患儿,平均年龄(4.16±3.41)岁,98.17%的患儿<14岁;有14.86%患儿低于说明书用药年龄的下限。适应证的西医诊断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包括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腹泻病、小儿厌食症,也可见便秘、免疫球蛋白A(IgA)血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中医诊断常见积滞、厌食、紫癜等,单用与联用在适应证分布和构成比上,无显著区别。单次用药剂量为(3.08±1.22)g,16.74%患儿出现超说明书用药,主要为低于说明书用量下限,特别是>5 岁患儿,其用量约为说明书的 1/2,单用与联用间,无显著性差异。用法主要为每天 3次(95.55%)。疗程平均(7.76±2.6)d,97.23% 患儿的疗程≤10 d(说明书),主要适应证(前 3位)的疗程约 7 d。合并用药中,87.78% 患儿联合 1 种药物,关联规则分析,主要药物组合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神曲消食口服液”,化学分类法(ATC)治疗学分类/中药功能组合为“消导剂-止泻药,肠道抗炎/抗感染药”。临床疗效观察:共纳入906例患儿,适应证以小儿消化不良和小儿腹泻病为主(83%),两种疾病的平均病程均约11 d,治疗7 d左右,疾病痊愈的中位时间,前者为21 d,后者为17 d,两种疾病3周的治愈率均超过50%;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瘙痒和恶心。结论 儿脾醒颗粒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广泛,适应证除消化系统的病症外,也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IgA血管炎等疾病,适用人群也可扩至婴儿,临床上常与同类中成药或益生菌制剂联合应用,对于主适应证,临床疗效尚佳,值得推广应用和深度开发。
    18  基于肺功能与支气管壁厚度的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满平,刘亚萍,易群
    2023, 46(5):1064-107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16
    [摘要](378) [HTML](0) [PDF 1.27 M](417)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支气管壁厚度的影响及整体疗效,并分析重症COP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0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182例重症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2)和试验组(n=90),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吸入(每次18 μg,每天1次)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每片5 mg,每次2片,每天1次)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分散片(每片 0.25 g,每次 125 mg,每天 1次),两组治疗均 4周为 1个疗程,连续治疗 6个疗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FVC的百分比(FEV1/FVC)]及支气管壁厚度[气道壁厚度(T)、管壁内径与外径比值(T/D)、管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的百分比(WA%)]水平;分析重症 COPD 患者肺功能与支气管壁厚度基线水平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重症 COPD 和轻、中症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二元Logistic方程分析重症COPD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重症COPD发生率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 MCP-1、SAA、sTREM-1 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患者血清 MCP-1、SAA 和sTREM-1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FEV1、FVC、FEV1/FVC 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T/D、WA%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患者 T/D、W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 COPD 患者 T/D、WA%与 FEV1、FVC、FEV1/FVC 均呈负相关(P<0.001);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及FEV1分级为重症COPD患者的影响因素,且年龄、吸烟史及FEV1均与重症COPD呈正相关,文化程度及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均与重症 COPD 呈负相关。结论 对于重症 COPD 患者而言,小剂量阿奇霉素可有效提升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患者炎性因子和支气管壁厚度;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及FEV1均与COPD患者病情有一定相关性,临床诊治COPD患者可参考影响因素制定积极的治疗方案。
    19  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杰,刑俊,陈晓虎
    2023, 46(5):1072-107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17
    [摘要](360) [HTML](0) [PDF 1.28 M](423)
    摘要:
    目的 探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 (风热犯卫证) 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 2019年 1月—2020年 5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 140例流行性感冒 (风热犯卫证) 患者,采用随机对照非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对症基础上采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每次75 mg,每天2次,分别于早晚餐后30 min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每次1袋,每天3次,餐后30 min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 d。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T淋巴细胞亚型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IFN-γ、IL-6、CD8+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 IFN-γ、IL-6、CD8+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CD3+、CD4+及 CD4+/CD8+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 CD3+、CD4+及 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连花清瘟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较高,其不仅能减轻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同时还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  药物警戒视角下黄体酮注射液致注射部位不良反应/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夏旭东
    2023, 46(5):1078-108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18
    [摘要](468) [HTML](0) [PDF 1.18 M](452)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警戒视角下黄体酮注射液致用药部位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原因,提出安全用药和风险管理建议。方法 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https://www.adrs.org.cn)中涉及河南省行政区域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检索,检索时间2010年1月—2022年12月(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计),怀疑药品为黄体酮注射液,报告单位类别为医疗机构,筛选黄体酮注射液相关的ADR/ADE。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以“黄体酮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风险”等为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检索周期2000年1月—2022年12月,剔除非安全性文献和重复文献,检索黄体酮注射液ADR/ADE。基于黄体酮注射液ADR/ADE发生特点,分析黄体酮注射液致ADR/ADE的风险来源,进而探讨控制措施并提出建议。结果 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检索河南省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发现黄体酮注射液 ADR/ADE 个例报告 263例,涉及 ADR/ADE 表现 454例次,ADR/ADE例次数较多的损害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硬结、疼痛、脂膜炎、红斑、皮疹等。文献检索得到黄体酮注射液相关安全性文献 23篇,共提取出个例 ADR/ADE报告 125例,涉及 ADR/ADE表现 147例次,ADR/ADE例次数较多的依次为注射部位脂膜炎、硬结、疼痛、皮疹等。黄体酮注射液致用药部位损害的原因可能与不合理用药因素、辅料因素、说明书缺陷因素等有关。结论 建议提升黄体酮注射液质量标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修订完善药品说明书,最终保护患者用药安全。
    21  阿加曲班对陈旧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后头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杨瑞,张侬,杨海瑶,马建勋,孟令秋
    2023, 46(5):1083-108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19
    [摘要](453) [HTML](0) [PDF 1.17 M](392)
    摘要: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对陈旧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头晕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5月—2022年1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急诊就诊主诉为头晕的既往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2)。对照组患者急诊就诊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对症止晕、减轻胃肠道反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给予降压、降糖及改善脑循环代谢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每天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3 h内静脉滴注,连续治疗 5 d。两组患者于就诊时及治疗第 5天分别进行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根据 DHI 评分进行疗效判定,并观察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试验组显效率为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就诊时,两组患者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5天,两组DH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就诊时水平(P<0.05);且试验组DH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晚间刷牙时牙龈出血,无严重出血情况发生。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常规治疗手段对陈旧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后头晕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效果优于常规治疗;起效迅速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
    22  头孢美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分析
    刘如安,许霞辉,欧阳文武
    2023, 46(5):1087-109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20
    [摘要](232) [HTML](0) [PDF 1.23 M](397)
    摘要:
    目的 观察头孢美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60 例 CAP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每次 0.4 g,静脉滴注,每天 1 次,疗程 1 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注射用头孢美唑钠,静脉滴注,每次1.0~2.0 g,每天2次,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费用和治疗前后的PCT、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以及不同肺炎严重指数(PSI)患者的PCT、CRP、WBC水平,Spearman法分析CAP患者PCT、CRP、WBC 与 PSI等级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 6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45.00%(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抗生素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CT、CRP、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T、CRP、WB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I Ⅳ级患者的 PCT、CRP 水平显著高于 PSI Ⅲ级、Ⅱ级患者(P<0.05);不同 PSI 等级患者的 WB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与PSI等级呈正相关(r=0.538,P<0.05),CRP、WBC与PSI等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头孢美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可缩短患者住院、用药时间,有效降低患者PCT、CRP、WBC水平。血清PCT水平与PSI等级呈正相关。
    23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系统评价和药物经济学评价
    魏嘉茵,周平达,徐龙辰,朱文涛,王婷
    2023, 46(5):1092-110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21
    [摘要](445) [HTML](0) [PDF 3.21 M](568)
    摘要:
    目的 基于系统评价对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成本-效果评价。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胆舒胶囊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11月。使用RevMan 5.4软件对胆舒胶囊的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使用Treeage Pro软件对其经济性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3项RCTs,其中8项RCTs为慢性胆囊炎,15项RCTs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系统评价分析结果,胆舒胶囊比金胆片[RR=1.26,95%CI(1.10,1.45),P=0.000 9]、消炎利胆片 [RR=1.26,95%CI(1.10,1.45),P=0.000 9]和熊去氧胆酸片[RR=1.29,95%CI(1.08,1.55),P=0.006]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总有效率更高;胆舒胶囊比消炎利胆片[RR=1.33,95%CI(1.24,1.42),P<0.000 01]和胆宁片[RR=1.24,95%CI(1.06,1.44),P=0.006]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总有效率更高。胆舒胶囊比消炎利胆片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RR=0.24,95%CI(0.15,0.39),P<0.000 01]。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胆舒胶囊与消炎利胆片、金胆片和熊去氧胆酸片相比治疗慢性胆囊炎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分别是-0.64、0.31、-41.75;胆舒胶囊与消炎利胆片和胆宁片相比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ICER分别是-43.96和-0.97。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较对照药相比增加的成本完全值得,敏感性分析证实了结果的稳定性。结论 胆舒胶囊粒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可进一步通过开展前瞻性临床试验佐证研究结论。
    24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系统评价
    王祁,高璐,赵博,屈新亮,卫培峰,王斌,李敏
    2023, 46(5):1105-111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22
    [摘要](326) [HTML](0) [PDF 1.37 M](454)
    摘要:
    目的 系统性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该药实践和决策于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1月,收集复方丹参滴丸联用常规化学药(试验组)对比常规化学药(对照组)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18 项 RCTs,共计 1 530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总有效率[RR=1.18,95%Cl(1.13,1.2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改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血浆脂联素(APN)水平[MD=2.65,95%Cl(2.22,3.08)]、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MD=-8.31,95%Cl(-8.84,-7.79)]、红细胞(RBC)水平[MD=0.13,95%CI(0.11,0.15)]、白细胞(WBC)水平[MD=0.08,95%CI(0.01,0.16)]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HCY水平、APN水平、RBC水平及WBC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5  细胞色素P450酶介导的中药注射剂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及思考
    刘凡琪,李楠,王凤颖,李自强,黄宇虹,王保和
    2023, 46(5):1116-112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23
    [摘要](413) [HTML](0) [PDF 1.30 M](545)
    摘要:
    中药注射剂因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问题日益凸显,而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是影响药物体内处置过程的重要因素,其表达和功能的改变常常引起药动学的变化,是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靶点。因此,开展中药注射剂与化学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十分必要,就CYP450酶介导的中药注射剂与化学药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以及常见的中药注射剂对CYP450酶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和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26  中药安慰剂制作工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邵靖渊,胡薏慧,元唯安,史万忠,刘瑾
    2023, 46(5):1125-113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24
    [摘要](534) [HTML](0) [PDF 1.12 M](544)
    摘要:
    安慰剂的制作成功与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整体质量以及成功直接相关,因此可靠的质量评价标准可以为成功制备安慰剂提供更有力的证据。保障中药安慰剂的正常制作以及进行质量评价对于保护患者和试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就不同剂型中药安慰剂的制作(中药汤剂、中药颗粒、中药丸剂安慰剂)、中药安慰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人工打分法、电子仿生测评法),中药安慰剂的临床使用和注意问题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中药安慰剂的制作工艺及评价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27  布林西多福韦治疗双链DNA病毒感染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曹玢旺,王洪权,王保刚
    2023, 46(5):1131-114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25
    [摘要](600) [HTML](0) [PDF 1.26 M](524)
    摘要:
    布林西多福韦(BCV)是西多福韦(CDV)的长脂肪侧链衍生物,是核苷类DNA聚合酶竞争性抑制剂。BCV结构中脂质部分的引入增加了细胞摄取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使其在保持广谱抗双链DNA(dsDNA)特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抗病毒活性。临床试验表明 BCV对多种 dsDNA病毒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全年龄段天花的治疗。BCV不是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的底物,肾毒性降低,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血清转氨酶升高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就 BCV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进行综述,为抗 dsDNA病毒药物研发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8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远志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王娣,张红,孟雪,张瑜,王登,陈娟
    2023, 46(5):1141-114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26
    [摘要](390) [HTML](0) [PDF 5.05 M](539)
    摘要:
    为全面了解中药远志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收集历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及 Scopus 数据库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中涉及远志研究的 2 687 篇中文文献和 482 篇英文文献,利用 VOSviewer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中文文献研究热点为以三萜皂苷类为主的远志活性成分和远志质量评价研究、远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网络药理学及作用机制、远志及其复方临床治疗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英文文献研究热点为远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29  替考拉宁在肾功能不全及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中个体化用药的研究进展
    王宇琨,么乃琦,千清,李雪征,安仁波,姜哲
    2023, 46(5):1150-115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3.05.027
    [摘要](433) [HTML](0) [PDF 1.22 M](564)
    摘要:
    替考拉宁作为糖肽类抗菌药,在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中,其负荷剂量不当会导致治疗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尤其对于肾功能不全及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患者,替考拉宁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发生显著变化,且个体差异较大,干扰了临床给药剂量的精准,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的疗效。因此,通过探讨替考拉宁在老年、儿童、低蛋白血症、体外膜肺氧合(ECMO)及行不同CRRT模式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PK特征与疗效的相关性,对替考拉宁的用药方案进行了综述,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药物评价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