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4卷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1, 44(8):0-0.
    [摘要](243) [HTML](0) [PDF 8.03 M](634)
    摘要:
    2  目录
    2021, 44(8):0-0.
    [摘要](165) [HTML](0) [PDF 1.33 M](615)
    摘要:
    3  斑马鱼炎症模型及其在中药抗炎领域的应用
    段秀英,马瑞娇,张云,刘可春
    2021, 44(8):1573-158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01
    [摘要](768) [HTML](0) [PDF 1.42 M](933)
    摘要:
    中药抗炎在近年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中药制剂的抗炎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具体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斑马鱼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抗炎活性的筛选。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抗炎领域的报道,从已构建的斑马鱼炎症模型、斑马鱼模型中的炎症介质、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抗炎药物筛选中的应用3个方面对斑马鱼炎症模型及其在中药抗炎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中药抗炎领域的研究应用提供新思路,为抗炎中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4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冉凯凯,郑瑞芳,夏青,张长青,马瑞娇,刘可春,张云,邢建国
    2021, 44(8):1581-158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02
    [摘要](474) [HTML](0) [PDF 1.30 M](1863)
    摘要:
    斑马鱼繁殖力强、体积小、易饲养、发育快速、胚胎透明,与人类基因组同源性高,心脏结构和功能与哺乳类动物高度相似。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药物实验具有用药量少、周期短、指标易观察等优势,近年来斑马鱼模型在药物心血管安全性评价和心脏保护活性筛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及国内外文献,综述斑马鱼心功能评价应用进展,以期为斑马鱼在心血管药物安全性和活性评价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5  新绿原酸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陈锡强,张云,刘可春
    2021, 44(8):1588-159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03
    [摘要](833) [HTML](0) [PDF 8.73 M](637)
    摘要:
    目的 考察新绿原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迁移模型和斑马鱼移植瘤模型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新绿原酸(20、40、80、160、320 μmol/L)对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应用宫颈癌细胞HeLa划痕愈合模型和Transwell实验考察新绿原酸(28、56、113 μmol/L)对体外迁移作用的影响;同时利用构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的HeLa细胞系建立斑马鱼移植瘤模型,考察新绿原酸(56、113、226 μmol/L)对体内移植瘤模型细胞迁移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新绿原酸对内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HeLa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新绿原酸在160 μmol/L及以下浓度对HeLa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56、113 μmol/L新绿原酸显著抑制划痕愈合,抑制率分别为49.3%(P<0.05)和64.1%(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113 μmol/L新绿原酸具有显著抑制HeLa细胞向下层迁移的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113、226 μmol/L新绿原酸可显著减少斑马鱼移植瘤模型的HeLa细胞的迁移面积(P<0.05、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EGF组比较,新绿原酸对EGFR表达和磷酸化有明显抑制作用,56、113 μmol/L浓度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在未影响HeLa细胞增殖的浓度下,新绿原酸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EGFR的表达有关。
    6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脂肪肝斑马鱼的保肝作用研究
    葛炜炜,曹刚,吴育,陈刚,张硕
    2021, 44(8):1594-159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04
    [摘要](643) [HTML](0) [PDF 9.29 M](728)
    摘要: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斑马鱼模型的保肝功效。方法 选取黑色素等位基因突变型(albino)品系斑马鱼,分别水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500、1 000、2 000、4 000、8 000 μmol/L,同时设置对照组和模型组,除对照组外,利用2%无水乙醇诱导斑马鱼32 h建立AFLD模型,观察记录斑马鱼的死亡情况及表型,确定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的最大耐受浓度(MTC)。黑色素等位基因突变型(albino)品系斑马鱼分别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500、1 000、2 000 μmol/L和阳性对照药RU-21 100 μg/mL,同时设置对照组和模型组,除对照组外建立AFLD模型,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斑马鱼肝脏脂肪染色强度(S),计算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的保肝功效;H&E染色观察斑马鱼肝脏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b(HMGB-1b)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表达。结果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AFLD模型斑马鱼的MTC为2 000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显著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片1 000、2 000 μmol/L组和RU-21组S显著降低(P<0.01、0.001);还原型谷胱甘肽片500、1 000、2 000 μmol/L和RU-21 100 μg/mL组保肝功效分别为14%、32%、71%和48%。还原型谷胱甘肽片2 000 μmol/L组肝细胞结构正常,脂肪空泡较模型组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HMGB-1b和TNF-α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片500、1 000、2 000 μmol/L组IL-6、HMGB-1b和TNF-α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0.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AFLD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其机制与下调IL-6、HMGB-1b和TNF-α表达有关。
    7  三峡阳菊叶水提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李风玲,李陈钦瑶,段秀英,卢圣鄂,任风鸣,刘可春,张云
    2021, 44(8):1600-160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05
    [摘要](719) [HTML](0) [PDF 11.88 M](747)
    摘要:
    目的 利用斑马鱼炎症模型,评价三峡阳菊叶水提取物(WELTGY)的抗炎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选取受精后3 d(3 dpf)的转基因斑马鱼移入6孔板中,设置对照组(胚胎培养用水)、模型组(胚胎培养用水)和WELTGY 0.4、0.8、1.6、3.2 mg/mL组,作用3 h后,向除对照组外的其他组中分别加入硫酸铜,终浓度为20 μmol/L,作用1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基因品系Tg(zlyz:EGFP)斑马鱼体内炎症细胞迁移情况;应用DCFH-DA活性氧(ROS)探针对AB野生型斑马鱼染色,观察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野生型斑马鱼炎症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0.4、0.8、1.6、3.2 mg/mL WELTGY组斑马鱼中迁移至侧线部位的炎症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斑马鱼荧光强度明显降低,ROS含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0.4、0.8、1.6、3.2 mg/mL WELTGY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核因子抑制蛋白A(IκBαA)、激活蛋白-1(AP-1)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前列腺素E2合成酶(PTGES)、髓样分化因子(MyD88)、环氧化酶(COX)-2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1.6、3.2 mg/mL WELTGY组核转录因子(NF-κB)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0.01);1.6 mg/mL WELTGY组IL-12α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通过构建斑马鱼急性炎症模型验证了WELTGY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是WELTGY抑制ROS释放,激活PPARγ表达,抑制NF-κB和AP-1转录活性,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从而缓解炎症,为三峡阳菊叶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8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三峡阳菊叶水提物安全性评价研究
    李陈钦瑶,朱成悦,张杰,辛元尧,任风鸣,张长青,刘可春,张云
    2021, 44(8):1607-161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06
    [摘要](640) [HTML](0) [PDF 4.07 M](576)
    摘要:
    目的 以斑马鱼为模型,评价三峡阳菊叶水提物(WELTGY)对斑马鱼整体形态以及心脏、肾脏和肝脏等主要脏器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2.8、3.4、3.8、4.8、5.8、6.8 mg/mL)的WELTGY处理受精后72 h(72 hpf)的斑马鱼,处理24、48 h后,观察斑马鱼死亡率、畸形率和整体形态;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心脏形态并拍照,记录心率,使用ImagePro Plus 5.1测量斑马鱼静脉窦-动脉球(SV-BA)距离,评价WELTGY对斑马鱼心脏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记录各组斑马鱼是否有眼水肿,判断WELTGY对斑马鱼肾脏的影响;用WELTGY处理肝脏标记绿色荧光的转基因斑马鱼TgLFABP:EGFP),荧光显微镜下拍照记录斑马鱼肝脏荧光情况,评价WELTGY对斑马鱼肝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8 mg/mL及以下浓度的WELTGY对斑马鱼的整体形态、心脏、肾脏和肝脏无明显影响;3.4 mg/mL以上浓度的WELTGY导致斑马鱼鱼鳔减小,对心脏、肝脏、肾脏无影响;4.8 mg/mL以上浓度的WELTGY导致斑马鱼心率显著降低(P<0.01),对心脏SV-BA距离、肾脏、肝脏荧光强度和荧光面积无明显影响。结论 WELTGY毒性微弱,对斑马鱼幼鱼几乎没有毒性;高浓度下会导致轻微心脏毒性,在家禽养殖业的使用中有必要合理控制用量。
    9  儿童变应性鼻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
    胡思源
    2021, 44(8):1614-162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07
    [摘要](443) [HTML](0) [PDF 1.32 M](1601)
    摘要:
    《儿童变应性鼻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项目《儿科系列常见病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之一。其目的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病证结合模式下,讨论具有变应性鼻炎、儿童和中药特点的临床定位、试验设计与实施等相关问题,为中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制定过程中先后成立指南工作组、起草专家组和定稿专家组,采用文献研究和共识会议的方法,最终形成指南送审稿定稿。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定位、试验总体设计、诊断标准与辨证标准、受试者的选择与退出、干预措施、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观察、试验流程、试验的质量控制9部分。希望其制定和发布,能为申办者或合同研究组织、研究者在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10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
    胡思源
    2021, 44(8):1621-162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08
    [摘要](258) [HTML](0) [PDF 1.30 M](768)
    摘要: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项目《儿科系列常见病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之一。其目的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病证结合模式下,讨论具有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和中药特点的临床定位、试验设计与实施等相关问题,为中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制定过程中先后成立指南工作组、起草专家组和定稿专家组,采用文献研究和共识会议的方法,最终形成指南送审稿定稿。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定位、试验总体设计、诊断标准与辨证标准、受试者的选择与退出、干预措施、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观察、试验流程、试验的质量控制9部分。希望其制定和发布,能为申办者/合同研究组织、研究者在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11  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
    胡思源
    2021, 44(8):1628-163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09
    [摘要](323) [HTML](0) [PDF 1.36 M](1346)
    摘要:
    《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项目《儿科系列常见病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之一。其目的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病证结合模式下,讨论具有湿疹/特应性皮炎、儿童和中药特点的临床定位、试验设计与实施等相关问题,为中药治疗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制定过程中先后成立指南工作组、起草专家组和定稿专家组,采用文献研究和共识会议的方法,最终形成指南送审稿定稿。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定位、试验总体设计、诊断标准与辨证标准、受试者的选择与退出、干预措施、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观察、试验流程、试验的质量控制9部分。希望其制定和发布,能为申办者/合同研究组织、研究者在中药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12  FDA“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评价治疗或预防药物和生物制品的主方案”指导原则介绍
    萧惠来
    2021, 44(8):1637-164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10
    [摘要](613) [HTML](0) [PDF 1.30 M](1975)
    摘要:
    正在兴起的主方案临床研究模式有加快药物开发、缩短开发时间等优点,但实施起来也有一定难度。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为了给治疗或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药物的主方案申请人排忧解难,于2021年5月发布了“COVID-19:评价治疗或预防药物和生物制品的主方案”技术指导原则,对COVID-19药物主方案设计、实施和统计学提出了许多建议。详细介绍FDA的该指导原则,希望对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及其监管有益,也对结合国情制定类似的指导原则有启示。
    13  欧盟当归属欧白芷制剂中呋喃香豆素风险评估报告的介绍及思考
    张凤莲,杨哲萱,杨文静,张文生,齐敏超,周梦鸽,周立红,章顺楠
    2021, 44(8):1644-165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11
    [摘要](789) [HTML](0) [PDF 1.34 M](933)
    摘要: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于2007年10月颁布了《欧白芷Angelica archangelic L.制剂中含有的呋喃香豆素相关的风险评估报告》,建议了关于草药中呋喃香豆素的风险管理策略。欧盟当局及其成员国往往要求申报者依据该评估报告对含当归的草药制剂进行安全性评估。介绍该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勘误了关于当归Angelica sinensis的2处错误,阐述了笔者的观点,期望对中国含当归的中成药进入欧洲市场有所启示。
    14  地塞米松提高TRAIL基因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立华,李欣,徐立强,苗丽,米一,张晨亮,刘拥军,刘广洋
    2021, 44(8):1653-165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12
    [摘要](459) [HTML](0) [PDF 5.27 M](670)
    摘要:
    目的 构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TRAIL-MSCs),并检测其联合地塞米松(DEX)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Nalm-6)细胞的影响。方法 通过慢病毒载体将SPD-TRAIL基因转染UC-MSCs构建TRAIL-MSCs,使其能够表达十二聚体TRAIL蛋白(dTRAIL)。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显微镜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密度检测UC-MSCs、TRAIL-MSCs、DEX(25 μmol/L)、DEX(25 μmol/L)+UC-MSCs组和DEX(25 μmol/L)+TRAIL-MSCs对Nalm-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Nalm-6细胞表面DR4、DR5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能够稳定表达dTRAIL蛋白的TRAIL-MSCs工作库细胞。与对照组比较,UC-MSCs、TRAIL-MSCs显著抑制Nalm-6细胞增殖(P<0.01),但抑制率均在30%以下,DEX抑制率约为43%,而DEX联合TRAIL-MSCs抑制率达85%,与TRAIL-MSCs和DEX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方式对肿瘤细胞Nalm-6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其中以DEX与TRAIL-MSCs联合用药组的杀伤作用最明显。TRAIL-MSCs可以促进Nalm-6细胞凋亡,凋亡率达10%,DEX组凋亡率达到1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而DEX+TRAIL-MSCs组凋亡率达36%,与DEX和TRAIL-MSC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TRAIL-MSCs组DR4、DR5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DEX可以促进DR4、DR5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DEX+TRAIL-MSCs组较DEX组DR4、DR5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各组蛋白检测结果与mRNA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DEX可以显著提高TRAIL-MSCs对Nalm-6细胞的杀伤作用,或将成为一种颇具潜力的血液肿瘤治疗新手段;其机制与DEX显著提高DR4、DR5表达,增强Nalm-6细胞对TRAIL蛋白的敏感性相关。
    15  芹菜素对百草枯致小鼠肺纤维化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何文涓,袁志坚,黄寅,马明
    2021, 44(8):1660-166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13
    [摘要](792) [HTML](0) [PDF 17.53 M](616)
    摘要:
    目的 研究芹菜素对百草枯致小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 mg/kg)和芹菜素低、高剂量(10、20 m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ip百草枯(50 mg/kg)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第8天开始ig给药,连续给药21 d。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测量小鼠肺系数;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肺组织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第28天时,与模型组比较,芹菜素低、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地塞米松组和芹菜素低、高剂量组肺系数显著降低(P<0.05);芹菜素低、高剂量组肺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较少、肺泡壁断裂及肺泡腔融合较少,肺纤维化程度较轻;芹菜素低、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的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IL-6、IL-1β、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1),Caveolin-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芹菜素对百草枯诱导小鼠肺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Ⅰ、Ⅲ型胶原含量及炎症因子水平下调、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相关。
    16  川芎嗪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膜性肾病大鼠的炎症反应和肾脏损伤
    樊红卫,薛海燕,姚建辉,吴政国
    2021, 44(8):1666-167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14
    [摘要](611) [HTML](0) [PDF 2.65 M](591)
    摘要:
    目的 探讨川芎嗪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途径减轻膜性肾病大鼠的炎性反应和肾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川芎嗪低、高剂量(60、120 mg/kg)组,称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和肾脏质量,计算肾脏系数;双缩脲法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BUN)、脂联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p-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p-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低、高剂量组大鼠的肾质量及肾脏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0.01),尿蛋白和血清肌酐、BUN、脂联素、TC、TG水平显著下调(P<0.05、0.01),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萎缩减轻,肾组织中TNF-α、IL-1β、MCP-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血清中MDA水平显著下调,SOD水平显著上调(P<0.05、0.01),肾组织p-NF-κB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0.01)。结论 川芎嗪对大鼠膜性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肾脏组织形态,其机制与NF-κB通路有关。
    17  三黄地榆油微乳凝胶的制备及其治疗烫伤药效学初探
    果秋婷,闫海英,朱钰叶,李昱,孙艺方,朱五福
    2021, 44(8):1674-168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15
    [摘要](687) [HTML](0) [PDF 4.52 M](630)
    摘要:
    目的 制备三黄地榆油微乳凝胶剂,并评价其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作用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评估三黄地榆油在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中的溶解性能及相容性,确定了三黄地榆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并采用伪三元相图法获得其处方用量;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了三黄地榆油微乳的微观结构,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了微乳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并以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基质将三黄地榆油微乳制备成凝胶剂;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比较空白微乳凝胶、三黄地榆油微乳凝胶(1 g,含三黄地榆油13 mg)、三黄地榆油(13 mg)和京万红烫伤药膏(1 g)对大鼠创面的愈合效果。结果 通过评估各辅料对三黄地榆油的溶解能力及相容性,分别选择油酸乙酯、聚山梨酯80和异丙醇作为三黄地榆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处方比例为7∶2∶1;三黄地榆油自乳化释药系统加水搅拌后即可形成淡黄色透明状微乳液,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微乳呈规则圆球状,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48.5±4.9) nm,PDI为(0.106±0.006),Zeta电位为(-21.3±0.9) mV。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和空白微乳凝胶组比较,三黄地榆油、京万红烫伤药膏、三黄地榆油微乳凝胶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增加(P<0.05),脱痂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病理学改变显著改善;与三黄地榆油、京万红烫伤药膏组比较,三黄地榆油微乳凝胶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增加,脱痂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成功制备三黄地榆油微乳凝胶,其具有促进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18  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测定鼻炎片中羧基苍术苷、苍术苷、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连翘苷、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
    李洪彬,徐信蜂,王静
    2021, 44(8):1681-168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16
    [摘要](756) [HTML](0) [PDF 1.56 M](640)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HPLC-QAMS)法测定鼻炎片中羧基苍术苷、苍术苷、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连翘苷、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方法 以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测定羧基苍术苷和苍术苷)、275 nm(测定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和254 nm(测定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进行专属性试验、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加样回收率试验;以连翘苷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羧基苍术苷、苍术苷、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鼻炎片中9种成分的含量,同时与外标法(ESM)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建立了鼻炎片中9种成分的定量控制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要求。鼻炎片中各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PLC-QAMS法适用于鼻炎片的多指标成分质量评价模式,可以为鼻炎片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19  强力脑清素片的质量控制研究
    倪术仁,郭景文,赵红艳,倪育淳,国锦琳
    2021, 44(8):1688-169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17
    [摘要](572) [HTML](0) [PDF 2.47 M](578)
    摘要:
    目的 通过薄层色谱(TL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及指纹图谱的建立对强力脑清素片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TLC对强力脑清素片中的主要组分刺五加浸膏、五味子流浸膏和鹿茸精进行定性鉴别,以HPLC对君药刺五加浸膏中主要有效成分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同时进行定量测定,并利用HPLC对强力脑清素片建立指纹图谱。结果 强力脑清素片TLC色谱中的斑点清晰,与对照品斑点颜色一致。HPLC法测定强力脑清素片中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分别在22.74~454.80、16.112~322.240、4.152~83.04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48%、98.22%、100.75%,质量分数分别为0.42~0.65、0.12~0.15、0.26~0.37 mg/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0.95,指认出6个共有成分,分别为刺五加浸膏中紫丁香苷、异嗪皮啶、刺五加苷E;五味子流浸膏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结论 TLC、HPLC结合指纹图谱方法对强力脑清素片能实现全面的质量控制,且操作简便、重现性良好。
    20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DP方案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何杰,张维,任心怡,孙建
    2021, 44(8):1696-170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18
    [摘要](715) [HTML](0) [PDF 1.39 M](673)
    摘要:
    目的 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DP方案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87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使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治疗,输注2 000 mL 0.9%氯化钠溶液或糖盐水水化,0.9%氯化钠溶液100 mL分别稀释多西他赛注射液及顺铂注射液,37.5 mg/m2,先缓慢注入稀释后多西他赛,间隔30 min再注入稀释后顺铂。灌注化疗间隔3周,共4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输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3 mg/kg,每2周用药1次,直至患者不耐受或病情进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5.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较化疗前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KPS评分增加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CYFRA21-1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DP方案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良好,且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资料和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21  荆防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冀霞,张作娟,魏莉
    2021, 44(8):1703-1706,171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19
    [摘要](1156) [HTML](0) [PDF 1.36 M](2594)
    摘要:
    目的 探讨荆防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5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奇霉素,0.5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荆防颗粒,1袋/次,3次/d。两组均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荆防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更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2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研究
    左东辉,吕红君,张曼颖,于海鹰
    2021, 44(8):1707-171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20
    [摘要](771) [HTML](0) [PDF 1.33 M](706)
    摘要:
    目的 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吉林大学校医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4.5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0.3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13水平明显升高,MCP-1、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CP-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提高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有效促进临床症状体征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23  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SAA、Hcy、Chemerin水平的影响
    李鹏,李婧,武能坤,胡杰,智勇
    2021, 44(8):1712-171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21
    [摘要](466) [HTML](0) [PDF 1.30 M](725)
    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灯盏花素,2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同型半胱氨酸(Hcy)、人趋化素(Chemerin)的水平,以及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AA、Hcy、Chemeri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A、Hcy、Chemeri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显著缩小(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小缺血低灌注区面积,降低SAA、Hcy、Chemerin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4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闫纪琳,郑连红,李海涛,王芳,牛丽辉,董雨,郭丽敏
    2021, 44(8):1717-172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22
    [摘要](735) [HTML](0) [PDF 1.31 M](585)
    摘要:
    目的 探究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0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d),总量的10%采用静脉推注给药,其余90%给予静脉滴注,60 min内滴注完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灌注、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脑血流灌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和肽素(CPP)、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PP、CXCL12、VCAM-1、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机体血液黏度,增加缺血区脑血流灌注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5  丁苯酞软胶囊对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血清VEGF、Ang-2、S100β、NSE水平的影响
    王妍,李国策,吕建萍,马洪霞,周英文
    2021, 44(8):1722-172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23
    [摘要](866) [HTML](0) [PDF 1.34 M](624)
    摘要:
    目的 分析丁苯酞软胶囊对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常规监测血压、血糖等相关危险因素,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Van Swieten量表分级情况,认知功能,血清VEGF、Ang-2、S100β、NSE水平,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PI值。结果 治疗后两组Van Swieten量表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n Swieten量表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Ang-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S100β、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VEGF、Ang-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高于治疗前,PI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sVm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能减缓或逆转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情况,调节血清VEGF、Ang-2、S100β、NSE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6  痹祺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刘素芳,赵阳,贾彬,李俊芳
    2021, 44(8):1727-173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24
    [摘要](813) [HTML](0) [PDF 1.31 M](669)
    摘要:
    目的 观察痹祺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温水送服甲氨蝶呤片,7.5 mg/次,1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温水送服痹祺胶囊,4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滴度(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0%(P<0.05)。治疗后,两组CRP、ASO、ESR和RF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风湿四项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G、IgA、IgM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A、IgM、IgG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补体C3、C4组间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痹祺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调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27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其对ET-1和NT-pro BNP水平的影响
    乔香玲,张子健,张青青,李晓增,田雪利,夏小丽,李欣
    2021, 44(8):1732-173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25
    [摘要](749) [HTML](0) [PDF 1.26 M](1140)
    摘要:
    目的 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内皮素-1(ET-1)、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4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曲美他嗪片,1片/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初始剂量为50 mg,2次/d,若患者可耐受则提高至200 mg,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清ET-1、NT-pro BNP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6 MWT)、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ET-1、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血清ET-1、NT-pro 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DL评分和6 MWT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ADL评分和6 MW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ET-1、NT-pro BNP水平,降低心肌损伤,利于疾病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28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张金刚,潘强强,茅魁
    2021, 44(8):1737-174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26
    [摘要](285) [HTML](0) [PDF 1.30 M](640)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月阜阳市肿瘤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3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脑心通胶囊,0.8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D-二聚体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检测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CO)水平。运用WHO生活质量量表(WHOQOL)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CO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CO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D-二聚体显著降低,HCT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D-二聚体和HC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WHO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增强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疗效。
    29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术前放置胃管食管癌患者的主观舒适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赵莉,马丽娜,张博文,陈晓敏,刘卓
    2021, 44(8):1742-174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27
    [摘要](664) [HTML](0) [PDF 1.26 M](587)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前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8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中术前需要置入胃管的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组)。对照组插胃管前30 min生理盐水1 mL滴鼻并按常规液状石蜡处理胃管后置管;观察组插胃管前30 min用右美托咪定1 μg/kg滴鼻,然后常规液状石蜡处理胃管后置管。观察两组患者置入胃管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一次插管成功率,舒适度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插胃管即刻,观察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置入胃管过程中呛咳、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滴鼻可以安全的作为插入胃管前用药,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插胃管成功率,为胃管置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30  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荣秀梅,张雅月,吕红琼
    2021, 44(8):1746-175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28
    [摘要](298) [HTML](0) [PDF 1.30 M](1061)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1 000 mg/m2,2次/d,治疗2周后停药1周,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 mg/次,1次/d,治疗2周,21 d为1个周期。患者需维持用药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l9-9)、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血清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P<0.05)。治疗后,两组CA724、CAl9-9、CA125和CE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FN-γ、IL-2水平显著升高,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机体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机体中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借鉴。
    31  肿痛安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唐萍,骆洋,李新
    2021, 44(8):1751-175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29
    [摘要](633) [HTML](0) [PDF 1.30 M](814)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痛安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沙利度胺片,5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肿痛安胶囊,0.56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免疫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8.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水肿消失时间、渗出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痛安胶囊联合沙利度胺可提高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进一步降低临床症状和疼痛程度,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32  2010—2019年福州市长乐区医院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所致的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陈崇泽
    2021, 44(8):1756-176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30
    [摘要](448) [HTML](0) [PDF 1.33 M](677)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选择降脂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福州市长乐区医院2010—2019年上报的怀疑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所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累及系统-器官损害、观察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89例阿托伐他汀所致的不良反应报告、38例瑞舒伐他汀所致的不良反应报告。阿托伐他汀以肝胆系统损害及骨骼肌系统损害多见,瑞舒伐他汀以肝胆系统及泌尿系统损害多见;阿托伐他汀涉及系统器官的不良反应表现较多,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出现的LFTs>3×ULN、CK>10×ULN、SAMS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4~18 d,而瑞舒伐他汀多发生在5~20 d。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部分为严重,经采取相应措施治疗后易于好转及治愈。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引发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主要不良反应观察指标相似,临床用药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以保障用药安全。
    33  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系统评价
    竺夏静,范尧夫,张会峰,孙洪平,曹琳,曹雯,刘超
    2021, 44(8):1764-177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31
    [摘要](664) [HTML](0) [PDF 1.74 M](680)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RCTs,共计8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相比,夏枯草口服药联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改善临床有效率方面更为明显[OR=0.13,95% CI=(0.07,0.18),P<0.001],并可以有效降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SMD=-0.50,95% CI=(-0.97,-0.03),P=0.0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SMD=-0.46,95% CI=(-0.90,-0.02),P=0.04]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SMD=-1.59,95% CI=(-2.19,-0.99),P<0.001],提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SMD=0.82,95% CI(0.12,1.52),P=0.02],缩小甲状腺体积[MD=-0.30,95% CI=(-0.53,-0.06),P=0.01]。安全性评价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8,95% CI=(0.19,1.22),P=0.12]。结论 夏枯草口服液可以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有效率,能有效降低FT3、FT4及TRAb水平、缩小甲状腺肿大体积、提高TSH水平。但是受到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需要更多的临床RCTs加以验证。
    34  贞芪扶正制剂辅助化疗治疗肿瘤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童静,李鹏飞
    2021, 44(8):1772-178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32
    [摘要](250) [HTML](0) [PDF 1.56 M](937)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贞芪扶正制剂辅助化疗治疗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图书馆有关贞芪扶正制剂辅助化疗治疗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3月。以Cochrane 5.3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3项RCTs,包括2 6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贞芪扶正制剂辅助化疗治疗肿瘤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34,95% CI=(1.21,1.45),P<0.000 01],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RR=2.24,95% CI=(1.56,3.20),P<0.000 1],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造血功能抑制,降低肝肾毒性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贞芪扶正制剂辅助化疗治疗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
    35  中药药源性肝毒性的研究进展
    彭朋,元唯安
    2021, 44(8):1783-179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33
    [摘要](570) [HTML](0) [PDF 1.48 M](1689)
    摘要:
    中药药源性肝毒性和中药组分、个体差异及配伍等方面关系密切。从化学成分、作用机制、临床与动物实验的比较3个方面对中药引起的肝毒性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生物碱、萜类、蒽醌类化合物是引起中药肝毒性的主要化学成分,肝毒性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代谢酶基因表达异常、肝细胞凋亡失调、脂质过氧化损伤、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等。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在关注其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应重视其所引起的肝毒性,才能进一步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36  MicroR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任禹珂,王超,屈哲,霍桂桃,张頔,杨艳伟,王雪,李波,林志
    2021, 44(8):1793-179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34
    [摘要](934) [HTML](0) [PDF 1.32 M](1971)
    摘要: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小分子单链非编码RNA,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在许多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在一些疾病(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时,miRNAs的表达谱可能发生改变,所以在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中,其有望成为诊断或预后生物标志物。因此,准确测定miRNA的表达对于其应用十分重要。对传统的RNA印记(Northernblotting)、微阵列(microarray)和实时定量PCR(qRT-PCR)以及一些新的miRNAs检测方法(如基于纳米材料的miRNAs检测、核酸扩增等技术)进行概述,并阐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37  基于转运体的中药毒性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叶倩,文海若,汪祺,马双成
    2021, 44(8):1800-180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35
    [摘要](589) [HTML](0) [PDF 1.26 M](1765)
    摘要:
    中药-药物的相互作用已成为药物毒性研究的热点。许多中药的活性成分或其提取物在体内的药效和毒性与转运体相关,转运体的表达或活性可明显影响中药在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活性。其中,基于转运体的马兜铃酸、雷公藤甲素等中药成分的肝、肾毒性的研究十分广泛,而中药对转运体的作用也会对其他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基于转运体角度来概述中药毒性及对其他药物代谢的影响,对中药的毒性研究及临床上的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38  尿液NGAL作为药物诱导急性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王超,白玉杰,周晓冰,李波
    2021, 44(8):1806-181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36
    [摘要](877) [HTML](0) [PDF 1.18 M](1833)
    摘要:
    寻找能早期、灵敏、特异地诊断肾毒性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已成为目前药物临床前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发现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肾损伤的诊断效能优于传统生物标志物血清肌酐和尿素氮。2018年尿液NGAL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可用于I期临床试验中药物对肾小管损伤作用的监测,但其在临床前试验中的应用和推广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就NGAL特性、作为药物诱导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及其应用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NGAL在我国新药研发中对急性肾毒性评价的应用奠定基础。
    39  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药物的研究进展
    傅恒涛,张苗,慈小燕,崔涛
    2021, 44(8):1811-181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08.037
    [摘要](1091) [HTML](0) [PDF 1.27 M](1721)
    摘要:
    随着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逐年攀升,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别嘌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等)市场销售额也逐年递增,但这些药物均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国内外药企已将研发重点放在更安全、更高效的新型降尿酸药物尿酸盐重吸收转运子1(URAT1)抑制剂领域,已上市的雷西那德在近几年备受关注,而在研新药SHR4640、SIM1909-13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同时用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对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药物评价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