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4卷第1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1, 44(12):0-0.
    [摘要](189) [HTML](0) [PDF 6.37 M](1092)
    摘要:
    2  目录
    2021, 44(12):0-0.
    [摘要](199) [HTML](0) [PDF 1.08 M](1164)
    摘要:
    3  FDA “经口吸入含尼古丁药物产品的非临床试验”供企业用的指导原则介绍
    萧惠来
    2021, 44(12):2527-253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01
    [摘要](417) [HTML](0) [PDF 1.15 M](1326)
    摘要:
    在美国用于疾病防治的烟草制品或其衍生产品不属于烟草产品,按照药品或药械管理,其适应症包括尼古丁成瘾、预防复发或缓解其戒断症状。经口吸入含尼古丁的药物产品,包括用于防治疾病的电子烟都归属药品管理。为了支持经口吸入含尼古丁药物产品的开发和准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20年10月发布了“经口吸入含尼古丁药物产品的非临床试验”供企业用的指导原则,提出了对这类产品的非临床信息的建议,主要对其非临床毒理学研究的试验特点、一般原则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地阐述。我国目前在法律上对电子烟监管的归属还不明确,也没有类似的非临床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详细介绍FDA该指导原则,期待对我国尼古丁电子烟的监管归属和经口吸入含尼古丁药物产品的非临床研究和监管有所启迪。
    4  我国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清单(第一批)品种特征及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要求分析
    刘冬,韩鸿璨,王骏
    2021, 44(12):2533-253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02
    [摘要](535) [HTML](0) [PDF 1.15 M](1716)
    摘要:
    为及时满足国内临床用药需求,2019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的通知》。检索并整理了全部纳入品种的适应症、批准文号数量、临床试验登记等信息,结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个药指南,对目录中涉及的固体口服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要求进行梳理,并结合涉及品种的相关特征与生物等效性研究要求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内研究机构及原研企业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5  我国药品质量公告工作要点分析及实施建议
    刘文,王翀,朱炯,胡增峣
    2021, 44(12):2539-254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03
    [摘要](1069) [HTML](0) [PDF 1.10 M](1366)
    摘要:
    我国药品质量公告制度具有充分上位法依据和严厉的制裁性,在实践中应充分保障被公告单位的知情权和复验权、申诉权以及公众对药品质量的知情权。为此,药品质量公告应重点关注不合格报告书的签收、药品生产企业的确认、被公告单位的复验和申诉以及公告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为更好发挥药品质量公告的作用,建议有关部门在重点落实上述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并执行标准操作规程,杜绝侥幸心理,重视上游管理、舆情监测和大数据利用。
    6  逍遥散与文拉法辛联用抗抑郁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渐衬,李孟宇,卫拂晓,刘欢乐,秦雪梅,刘晓节
    2021, 44(12):2545-255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04
    [摘要](1046) [HTML](0) [PDF 2.37 M](1473)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逍遥散与文拉法辛联用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PubChem、OMIM、GeneCards以及UniProt等数据库获得逍遥散和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作用靶点;利用STRING网站得到蛋白互作网络;并通过Metascape网站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靶点-成分-通路”可视化网络图。结果 逍遥散主要通过芍药苷、刺槐素、儿茶素、槲皮素等化学成分和文拉法辛联合作用发挥抗抑郁作用。逍遥散和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相关靶点共208个,主要为酪氨酸蛋白激酶(SRC)、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器3(STAT3)、转录因子AP-1(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这些主要靶点作用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等43条通路,调节对受损的应答(response to wounding)、对无机物的应答(response to inorganic substance)以及细胞成分运动的正向调节(positive regulation of cellular component movement)、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和有机羟基化合物代谢过程(organic hydroxy compound metabolic process)等生物学过程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 逍遥散与文拉法辛联用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中西药联合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值得深入探讨。
    7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川芎嗪与阿魏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杨琳洁,杨凯丽,钟宛凌,刘雪纯,李鹏跃,杜守颖
    2021, 44(12):2555-256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05
    [摘要](1039) [HTML](0) [PDF 3.10 M](1264)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川芎嗪与阿魏酸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targettion和STITCH数据库筛选川芎嗪与阿魏酸的靶标基因,利用OMIM、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查找AS的相关靶标蛋白,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uck分子对接软件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初步的验证。结果 最终筛选出川芎嗪与阿魏酸作用于AS的靶点47个。GO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170个,细胞组分(CC)条目29个,分子功能(MF)条目47个。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有50条通路与AS相关,主要包括低氧诱导因子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新陈代谢、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VEGFA、TNF、PTGS2、EGFR、MAPK8、TLR4编码的蛋白作为靶点分别与川芎嗪和阿魏酸进行对接,对接结果良好。结论 川芎嗪和阿魏酸主要通过多靶点协作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共同参与到抑制炎症反应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AS的目的。
    8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白鲜碱对红色毛癣菌体外抑菌作用
    刘登宇,高璐,吴建美,尉迟邈,曲琳
    2021, 44(12):2563-257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06
    [摘要](493) [HTML](0) [PDF 2.40 M](1163)
    摘要:
    目的 研究白鲜碱对皮肤浅部真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液基稀释法测定白鲜碱对红色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鲜碱(25.0、12.5 μg/mL)作用的红色毛癣菌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序列进行处理和生物学信息分析,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基因本体论(GO)功能显著性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等。结果 液基稀释法结果表明,白鲜碱对红色毛癣菌的MIC为50 μg/mL。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白鲜碱 25.0 μg/mL组比较,差异基因总数为890个;其中上调表达384个,下调表达542个。白鲜碱作用后红色毛癣菌的差异基因主要表现于细胞膜结构、膜固有成分、氧化还原酶活性、对药物的反应和细胞色素复合体等。白鲜碱作用后红色毛癣菌在代谢途径、MAPK信号通路、ABC转运蛋白合成、色氨酸代谢等富集通路相关基因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白鲜碱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影响红色毛癣菌的能量代谢、降低耐药性等途径有关。
    9  人参皂苷Rg1对移植性白血病模型小鼠的作用
    李渊,顾守美,刘小虎,周雯,周玥,王亚平
    2021, 44(12):2571-257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07
    [摘要](924) [HTML](0) [PDF 1.90 M](1297)
    摘要: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对移植性白血病模型小鼠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磁性分选法(MACS)从K562细胞中分离、纯化CD34+CD38-人白血病干细胞(CD34+CD38- L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细胞纯度,台盼蓝染色测定分选细胞活性。将6~8周雌性NOD/SCID小鼠2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200 mg/kg)组,每组9只,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通过尾iv移植CD34+CD38- LSCs构建白血病小鼠模型,ip给药30 d。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腹部包块变化;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脾脏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细胞周期;CCK-8法检测各组骨髓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骨髓细胞CD34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分选前K562细胞中CD34+CD38- LSCs细胞群百分比为(9.64±1.14)%,分选后CD34+CD38- LSCs纯度可达(96.45±1.63)%;台盼蓝染色显示分选后细胞活性为(95.26±2.16)%。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腹部包块明显,生存情况较差,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数显著增高,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均显著下降(P<0.05);肝、脾脏结构被破坏,有大量白细胞浸润;骨髓细胞周期检测显示G0/G1期比例显著下降(P<0.05),S期比例显著升高(P<0.05);骨髓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组小鼠腹部包块明显减小,生存情况好转,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P<0.05),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均显著升高(P<0.05);肝、脾脏结构明显恢复;骨髓细胞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P<0.05),G2/M期和S期比例显著下降(P<0.05)。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中小鼠的骨髓细胞中存在大量的人源白血病细胞。结论 NOD/SCID小鼠尾iv移植CD34+CD38- LSCs可成功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人参皂苷Rg1能有效缓解NOD/SCID小鼠的白血病症状。
    10  基于TLR4/NF-κB途径探究左西孟旦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冯伟,魏海燕,师艳艳
    2021, 44(12):2578-258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08
    [摘要](912) [HTML](0) [PDF 1.77 M](1338)
    摘要:
    目的 通过探究左西孟旦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观察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健康清洁级ApoE-/-小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左西孟旦(2 mg/kg)组、左西孟旦(2 mg/kg)+脂多糖[LPS,2 mg/kg,Toll样受体4(TLR4)激动剂]组,每组15只,以高脂饲料喂养;取15只健康清洁级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ip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ip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4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变化与纤维化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全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主动脉M1型标记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M2型标记蛋白分化群206 (CD20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法检测主动脉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与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精氨酸-1(Arg-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动脉TLR4与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 k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内膜增厚,斑块面积显著增加,伴随大量纤维化(P<0.05);iNOS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206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TNF-α、IL-6 mRNA水平显著上调,TGF-β、Arg-1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同时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西孟旦组小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病理现象减轻,斑块面积显著减小,纤维化程度显著变小(P<0.05);iNOS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而CD206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TNF-α、IL-6 mRNA水平显著下调,TGF-β、Arg-1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LPS联用基本抵消左西孟旦对上述病理现象的改善作用。结论 左西孟旦能够抑制TLR4的表达,阻止下游NF-κB信号途径的激活,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
    11  木犀草素调控JAK1/STAT3通路对抑郁症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马丹凤,陈蕾,张传香,任卫琼
    2021, 44(12):2587-259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09
    [摘要](948) [HTML](0) [PDF 2.49 M](1242)
    摘要:
    目的 基于小胶质细胞的极化探讨木犀草素发挥抗抑郁活性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BT-494组(10 mg/kg,JAK1抑制剂),木犀草素低、高剂量(30、60 mg/kg)组和木犀草素(60 mg/kg)+ABT-494(10 mg/kg)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联合孤养复制抑郁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ig相应剂量的药物进行干预,1次/d,连续28 d。分别于造模前1 d、造模结束后和给药结束后,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对大鼠抑郁样行为进行评估;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小胶质细胞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 (Iba-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ELISA检测海马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10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Janus激酶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好度、海马组织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强迫游泳时不动时间、海马DG区Iba-1/iNOS共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海马组织TNF-α、IL-6水平和p-JAK1/JAK1、p-STAT3/STAT3值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ABT-494组、木犀草素+ABT-494组和木犀草素低、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好度、海马组织IL-4、IL-10水平显著增加,强迫游泳时不动时间、海马DG区Iba-1/iNOS共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海马组织TNF-α、IL-6水平和p-JAK1/JAK1、p-STAT3/STAT3比值显著降低(P<0.05);且木犀草素和ABT-494联合使用后作用优于两者单独应用。结论 木犀草素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小胶质细胞向M1型活化有关。
    12  银马解毒颗粒与肺力咳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祛痰作用比较研究
    王真,郑秀兰,黄廉展,代浩然,赵汉桢,赵越桃,高宏锦,丁选胜
    2021, 44(12):2595-260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10
    [摘要](981) [HTML](0) [PDF 1.24 M](1557)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银马解毒颗粒与肺力咳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的祛痰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根据体质量分层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银马解毒颗粒低、中、高剂量(小鼠3.1、6.2、12.4 g/kg,大鼠1.55、3.10、6.20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等效剂量的0.5、1.0、2.0倍)组,肺力咳合剂(小鼠12 mL/kg,大鼠6 mL/kg)组,桔贝合剂(小鼠8 mL/kg,大鼠4 mL/kg)组,复方鲜竹沥液(小鼠10 mL/kg,大鼠5 mL/kg)组。除银马解毒颗粒组,其余各组均采用临床成人日等效剂量。每组又分为连续给药 3、5、7 d 3个亚组,共计21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和大鼠毛细玻管法,通过检测酚红浓度及测量毛细管液柱的长度,考察药物在不同给药时间、不同剂量下的祛痰作用强度和特点。结果 小鼠酚红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增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给药3 d银马解毒颗粒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其余各给药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与银马解毒颗粒中剂量组比较,给药7 d时,肺力咳合剂组、桔贝合剂组酚红排泌量显著减少(P<0.05)。大鼠毛细玻管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增加大鼠排痰量,给药3 d银马解毒颗粒低剂量组和桔贝合剂组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给药组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0.001);与银马解毒颗粒中剂量组比较,给药5 d时,肺力咳合剂组大鼠排痰量增多,差异显著(P<0.05)。银马解毒颗粒祛痰作用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 银马解毒颗粒与肺力咳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均具有祛痰作用,其中,银马解毒颗粒祛痰作用呈现量-时-效关系。
    13  SD大鼠和比格犬的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指标背景参考值范围的探讨
    孔庆喜,刘欢,王建,胡译文,汪巨峰
    2021, 44(12):2601-260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11
    [摘要](1578) [HTML](0) [PDF 1.24 M](2598)
    摘要:
    目的 总结康龙化成(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安评机构临床病理实验室2014—2016年测定的SD大鼠和比格犬的血液学、生化、血凝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收集并分析了2014—2016年的SD大鼠和比格犬的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指标数据,其中548只SD大鼠(266只雄性和282只雌性)和2010只比格犬(998只雌性和1 012只雄性)。SD大鼠平均10~12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350~400 g,雌性SD大鼠体质量220~270 g。比格犬平均7~9月龄,体质量8~11 kg。收集终末期剖检时对照组SD大鼠的血液样本、最近1次给药前比格犬健康体检的血液样本。采血前实验动物禁食过夜,SD大鼠使用70% CO2和30% O2混合麻醉,比格犬不麻醉。测试使用Siemens Advia 2120i血常规分析仪、Hitachi 7080生化分析仪、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ACL 9000血凝分析仪。采用均数加减1.96个标准差计算出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 计算得出的SD大鼠的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指标背景参考值与已有国外报道的文献基本一致;比格犬的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指标背景参考值未见报道,填补了本部分研究的空白。结论 得出的SD大鼠和比格犬的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指标背景参考值有助于毒理学家、病理学家分析比较,判定解释实验结果。
    14  半枝莲中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含量分析及初步风险评估
    昝珂,周颖,李耀磊,王莹,金红宇,左甜甜,刘丽娜,马双成
    2021, 44(12):2608-261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12
    [摘要](968) [HTML](0) [PDF 2.41 M](1063)
    摘要:
    目的 建立了UPLC-MS/MS法测定半枝莲中印美定、石松胺、印美定氮氧化物和石松胺氮氧化物等4个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以含0.05%甲酸和2.5 mmol/L甲酸铵的水溶液(A)及含0.05%甲酸和2.5 mmol/L甲酸铵的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模式监测,外标法测定。采用暴露限值(MOE)法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印美定、石松胺、印美定氮氧化物和石松胺氮氧化物质量浓度在0.974~97.400、0.992~99.200、1.024~102.400和1.012~ 101.200 ng/mL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8.7%、93.2%、94.8%、85.4%,RSD分别为4.1%、3.6%、4.4%、3.9%。6批半枝莲样品中印美定、石松胺、印美定氮氧化物和石松胺氮氧化物的含量范围分别为 0.18~0.66、0.11~0.42、0.78~2.21、0.19~0.97 μg/g,MOE值为3 134~6 461。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同时测定半枝莲中4个主要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含量;初步风险评估显示,该药材存在一定的用药安全风险。
    15  基于HPLC多成分定量控制联合化学计量学的妇科养荣胶囊质量评价研究
    王芳,李慧,廖帆,王海斌
    2021, 44(12):2614-262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13
    [摘要](944) [HTML](0) [PDF 1.33 M](1115)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妇科养荣胶囊中梓醇、地黄苷D、益母草苷、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洋川芎内酯 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的含量的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Agilent Extend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检测梓醇、地黄苷D和益母草苷)、345 nm(检测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和280 nm(检测洋川芎内酯 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妇科养荣胶囊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9种成分分别在5.53~110.60、1.97~39.40、2.29~45.80、0.66~13.20、1.74~34.80、1.36~27.20、2.68~53.60、3.41~68.20、9.27~185.4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9.91%(0.67%)、98.67%(1.18%)、97.94%(1.07%)、96.76%(0.96%)、98.13%(1.32%)、97.97%(1.66%)、99.89%(0.87%)、100.11%(0.75%)、100.03%(0.84%);10批样品聚类分析分为2类,各成分含量差异与生产阶段有关。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妇科养荣胶囊的质量控制。
    16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依托考昔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曹仁智,昝莹,刘艳芳,郭作兵
    2021, 44(12):2621-262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14
    [摘要](947) [HTML](0) [PDF 1.26 M](1112)
    摘要:
    目的 评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人血浆依托考昔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 采用所建立数学模型对影响人血浆依托考昔浓度测定的因素——重复性、称量、溶液配制、标样配制、样品提取、基质效应、线性拟合、仪器量化等,进行量化、合成及扩展。结果 置信概率(P)为95%时,依托考昔低、中、高3质量浓度可分别表示为(33.30±8.61)、(322.0±18.3)、(2 507±140)ng/mL。结论 人血浆依托考昔浓度测定方法不确定度主要来自线性拟合、溶液配制和基质效应。
    17  眼用盐酸洛美沙星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季可非,汪洋
    2021, 44(12):2627-263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15
    [摘要](857) [HTML](0) [PDF 1.63 M](1052)
    摘要:
    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制备盐酸洛美沙星壳聚糖纳米粒(LF-CNs),并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离子凝胶化法制备LF-CNs,根据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MEA)工具初步评估影响LF-CNs制剂性质的潜在处方和工艺变量,并通过2水平部分析因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LF-CNs制剂性质的关键变量,最终以壳聚糖浓度、三聚磷酸钠(STPP)浓度和搅拌速度3个独立变量作为考察因素,以LF-CNs的粒径分布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并得到LF-CNs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参数。通过Zetasizer Nano ZS 90动态激光粒度仪测定LF-CNs的粒径分布、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和ζ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LF-CNs的微观形态;采用体外透析法考察LF-CNs和LF原料药体外药物释放特性;通过抑菌实验比较LF原料药与LF-CNs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经实验优化得到LF-CNs的最优处方和工艺参数:壳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L,STPP质量浓度为6 mg/mL,搅拌速度为750 r/min;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LF-CNs呈圆球状,无聚集,粒径大小为(479.6±18.7)nm,PDI为(0.194±0.012),ζ电位为(34.4±1.9)mV,LF-CNs的体外释放机制符合Korsmeyer-Peppas方程拟合,药物的释放为扩散和溶蚀双重机制;LF-CN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优于LF原料药。结论 将盐酸洛美沙星制备成壳聚糖纳米粒,处方设计科学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体外抑菌活性显著,有望成为盐酸洛美沙星眼用给药的一种有效途径。
    18  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沙利度胺对HLA-B51阴性/阳性白塞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孙晓歌,厉小梅,李向培,汪国生,陶金辉
    2021, 44(12):2635-264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16
    [摘要](1071) [HTML](0) [PDF 1.32 M](1356)
    摘要: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沙利度胺对人类白细胞抗原-B51(HLA-B51)阴性/阳性白塞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3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治疗的120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片口服治疗,50 mg/次,1次/d,晚上服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片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200 mg/次,1次/d,根据患者病情减量,减至50 mg/次,1次/d,维持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主症有效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1年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关节炎、眼炎、口腔溃疡等主要症状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AI)、血浆黏度(ηP)、全血低切黏度(ηbL)、全血高切黏度(ηbH)均明显降低(P<0.001),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白塞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19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李秀珍,徐倩,宋永慧
    2021, 44(12):2641-264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17
    [摘要](1009) [HTML](0) [PDF 1.17 M](1227)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D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产科确诊并治疗的114例HD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注射液,20 g与1 00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充分混合,滴速:1~1.5 g/h;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顺产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9%(P<0.05)。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MA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MA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及TT均显著延长,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凝血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HDP可显著降低 MAP和FIB水平,延长APTT、TT及PT,提高HDP患者的顺产率。
    20  珍芪补血口服液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李晓丽
    2021, 44(12):2646-265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18
    [摘要](744) [HTML](0) [PDF 1.23 M](1285)
    摘要:
    目的 探究珍芪补血口服液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 2020年6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孕妇均遵医嘱口服维生素C及叶酸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口服,0.3 mg/次,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珍芪补血口服液,10 mL/次,2次/d。两组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孕妇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贫血相关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铁幼素(HJV)、膜铁转运蛋白1(FPN1)水平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成熟T细胞(CD3+T)、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T)],观察治疗后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SF、MCV、HJV、CD4+T、CD3+T、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TfR、FPN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珍芪补血口服液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孕妇免疫功能,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红细胞生产速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
    21  乐脉颗粒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血管生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李军,顾亮亮
    2021, 44(12):2651-265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19
    [摘要](782) [HTML](0) [PDF 1.26 M](1163)
    摘要:
    目的 探讨乐脉颗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血管生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3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42例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50 mg/次,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乐脉颗粒,3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I(Ang-I)、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2%和97.18%,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血清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SS-QOL评分及血清 VEGF、Ang-I和TGF-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 NIHSS评分和IL-17水平均显著下降,SS-QOL评分、VEGF、Ang-I和TGF-β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1.27%和16.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乐脉颗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疗效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可能机制与促进血管生成及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有关。
    22  桂哌齐特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崔娟,张娜,邹静怡
    2021, 44(12):2657-266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20
    [摘要](886) [HTML](0) [PDF 1.25 M](1166)
    摘要:
    目的 探究桂哌齐特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9年6月—2020年9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80例HF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初始剂量为50 mg/次,口服,2次/d,之后根据患者情况每2~4周剂量倍增1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0 mg/次。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 mg,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心衰标志物、左室重构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增加(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胱抑素C (Cys C)、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6MWT显著延长(P<0.05)。治疗后试验组CO、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低于对照组(P<0.05),6MW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ST2、NT-proBNP、CysC、TIMP-1、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降低心衰标志物水平,逆转心室重构,且安全性较高。
    23  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网状Meta分析
    王哲义,孙怿泽,石颖慧,刘婷,田金洲,卢涛
    2021, 44(12):2664-268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21
    [摘要](999) [HTML](0) [PDF 2.87 M](1281)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9个研究,总样本量6 074例,干预措施包括乌灵胶囊、舒肝解郁胶囊、解郁丸、养血清脑颗粒、益心舒胶囊、舒肝颗粒、甜梦口服液共7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舒肝颗粒+常规治疗(90.3%)>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74.9%)>甜梦口服液+常规治疗(67.4%)>益心舒胶囊+常规治疗(55.0%)>乌灵胶囊+常规治疗(47.7%)>解郁丸+常规治疗(38.3%)>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25.7%)>常规治疗(0.6%)。在抑郁临床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解郁丸+西医常规治疗(74.5%)>乌灵胶囊+西医常规治疗(65.9%)>养血清脑颗粒+西医常规治疗(56.1%)>舒肝解郁胶囊+西医常规治疗(53.4%)>西医常规治疗(0.1%)。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舒肝颗粒+常规治疗(95.6%)>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74.4%)>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61.8%)>解郁丸+常规治疗(34.2%)>乌灵胶囊+常规治疗(32.5%)>常规治疗(1.5%)。在Barthel指数方面,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73.6%)>舒肝颗粒+常规治疗(73.1%)>益心舒胶囊+常规治疗(65.1%)>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61.7%)>乌灵胶囊+常规治疗(26.1%)>常规治疗(0.2%)。结论 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舒肝颗粒在HAMD量表和NIHSS评分方面疗效排序靠前,解郁丸和养血清脑颗粒分别在抑郁临床疗效以及提高Barthel指数方面效果最好。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且存在发表偏倚,该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并根据中医证型、病人情况进行选择。
    24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系统评价
    林绿萍,陈思月,刘晓芳
    2021, 44(12):2681-268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22
    [摘要](1541) [HTML](0) [PDF 1.65 M](1773)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时限为建库起至2021年6月15日,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RCTs、包括1 072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组较对照组能提高总有效率[RR=1.16,95% CI(1.05,1.27),P=0.003]、缩短咳嗽消失时间[MD=-2.54,95% CI(-3.44,-1.46),P<0.000 01]、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MD=-2.55,95% CI(-4.39,-0.70),P=0.007]、退热时间[MD=-2.08,95% CI(-2.84,-1.31),P<0.000 01]、降低白细胞介素-6水平[MD=-7.88,95% CI(-12.33,-3.43),P=0.000 5]、降低不良反应率[RR= 0.44,95% CI(0.28,0.68),P=0.000 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且更安全。
    25  纳美芬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II型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
    付会娟,野雪静,孟焕新,张羽,张谨超
    2021, 44(12):2689-269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23
    [摘要](703) [HTML](0) [PDF 1.54 M](1125)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纳美芬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iley Online Library,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收集纳美芬(试验组)对比纳洛酮或空白对照(对照组)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评价者对符合纳入的研究进行独立的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数据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RCTs,1 1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RR=1.22,95% CI(1.15,1.29),P<0.01]、pH增加值[SMD=1.01,95% CI (0.67,1.34),P<0.01]、氧分压(pO2)增加值[SMD=1.87,95% CI(1.73,2.02),P<0.01]、二氧化碳分压(pCO2)下降值[SMD=-0.91,95% CI(-1.03,-0.78),P<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值[SMD=1.06,95% CI(0.87,1.25),P<0.01]均优于对照组,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RR=1.50,95% CI(0.55,4.08),P>0.05]。结论 纳美芬能显著改善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改善肺功能。
    26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何馨彤,王上,张紫筝,赵凌霄,曲连悦,林建阳
    2021, 44(12):2697-270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24
    [摘要](1320) [HTML](0) [PDF 1.23 M](1622)
    摘要: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易复发和转移,总体预后较差。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因靶向药物的不断问世而呈现更多可能,这类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奈拉替尼、拉帕替尼、吡咯替尼、图卡替尼)、抗体药物偶联物(T-DM1、DS-8201)。对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乳腺癌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7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奥曲肽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舒亚民,丁玉峰,张琪琳,刘艳鑫,何绪成,吴攀,陈力
    2021, 44(12):2705-271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25
    [摘要](1370) [HTML](0) [PDF 1.11 M](1595)
    摘要:
    通过对奥曲肽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报告比值比法(ROR)对2018年1季度至2020年4季度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奥曲肽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检索到148 469个以奥曲肽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反应作为原始研究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后共得到786个有效信号,主要集中在各类检查(29.57%)、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13.01%)和胃肠系统疾病(12.89%)等方面,发现说明书中未出现的信号累及器官系统有8个。使用奥曲肽前应做好用药评估,尤其当患者存在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时,建议临床用药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并注意给药部位反应,如发生不良反应或疾病进展,应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28  绿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叶晴,刘毅,陈金鹏,盖晓红,凌悦,董玉洁,田成旺,陈常青
    2021, 44(12):2711-271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26
    [摘要](1607) [HTML](0) [PDF 1.22 M](2241)
    摘要:
    随着茶多酚药用研究的深入,绿茶作为茶多酚含量最高的茶类,其药用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茶主要含有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防衰老、调血脂、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杀菌消炎、抗病毒、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药理作用。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绿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绿茶的后续研究、新药研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29  左金方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骏安,周红祖,梁斌发,余惠旻
    2021, 44(12):2720-273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27
    [摘要](1027) [HTML](0) [PDF 1.26 M](1701)
    摘要:
    左金方为元朝医家朱震亨创制的经典中药复方,始载于《丹溪心法》,仅由黄连、吴茱萸以6∶1比例组方,治疗肝火犯胃所致胁肋胀痛、吞酸呕吐等,如今不仅用于多种消化系统病症(如胃溃疡、胃炎、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还在精神症状、非胃肠道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非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到较好疗效,具有抗炎抗溃疡、抗肿瘤、抗菌等多种作用。就近5年来对左金方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30  姜黄素抗胃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范媛媛,陈苏宁,梁靓靓
    2021, 44(12):2731-273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28
    [摘要](1003) [HTML](0) [PDF 1.25 M](1286)
    摘要: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姜黄素(curcumin)提取自姜黄Curcuma longa根茎,在体内外药理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胃癌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姜黄素抗胃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胃癌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及自噬、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及基因表达、抑制细胞侵袭及迁移、诱导活性氧产生、抑制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化疗增敏及逆转化疗耐药、减少胃酸分泌等。就姜黄素抗胃癌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及抗胃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31  厚朴提取物、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张明发,沈雅琴
    2021, 44(12):2739-274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2.029
    [摘要](1369) [HTML](0) [PDF 1.21 M](2073)
    摘要:
    厚朴系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或凹叶厚朴M.officinalis var.biloba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厚朴提取物、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是厚朴抗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其抗炎机制有:阻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和把关受体-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TLR/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还可通过直接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5-脂氧化酶(5-LO)的酶活性,阻滞炎症介质一氧化氮、前列腺素(PGs)、白三烯(LTs)的合成和释放,以及抑制组织胺释放等,产生广谱的抗炎作用。厚朴提取物、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抗氧化活性也是其抗炎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厚朴为常用的非毒性中药,可以把研究重点放在防治慢性的或退行性疾病的微炎症方面。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药物评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