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4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1, 44(10):0-0.
    [摘要](187) [HTML](0) [PDF 8.76 M](566)
    摘要:
    2  目录
    2021, 44(10):0-0.
    [摘要](148) [HTML](0) [PDF 1.19 M](569)
    摘要:
    3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张晨亮,李欣,米一,苗丽,徐立强,陈瑶瑶,刘拥军,刘广洋
    2021, 44(10):2049-205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01
    [摘要](845) [HTML](0) [PDF 1.28 M](820)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体内分布广泛,可从骨髓、脂肪、牙髓、脐带/胎盘等组织中分离获取,具有高度的可增殖和分化潜能,较低的免疫原性,同时具有向炎症损伤部位微环境的趋向性,在疾病治疗方面可作为基因药物的载体实现精准治疗。癌症被认为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其组织微环境在损伤与修复中呈无休止的动态变化,MSCs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利用MSCs具有的向肿瘤组织中归巢及定位的特点,对其进行抗肿瘤药物的基因工程改造可能在癌症的治疗上是一种新的策略。概述MSCs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基因修饰MSCs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使用基因修饰MSCs治疗癌症提供策略和见解。
    4  TRAIL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刘广洋,张晨亮,李欣,苗丽,徐立强,米一,陈瑶瑶,刘拥军
    2021, 44(10):2058-206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02
    [摘要](629) [HTML](0) [PDF 2.55 M](621)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MSCs具有对多种肿瘤组织归巢及定向迁移的特性,可以将其作为治疗肿瘤药物的载体,用来治疗无法通过手术去除的肿瘤;同时,MSCs自身参与重塑肿瘤微环境,影响其侵袭、增殖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并且具有抗炎及损伤组织修复的能力。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配体(TRAIL/Apo2L)作为诱导细胞凋亡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可通过结合肿瘤细胞表面两个特异性死亡受体(DR4、DR5),特异激活肿瘤细胞凋亡。TRAIL基因修饰的MSCs(TRAIL-MSCs)可定位至肿瘤组织并抑制原发肿瘤及转移瘤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有望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及血液肿瘤的靶向治疗。综述了TRAIL-MSCs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TRAIL-MSCs联合放化疗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为该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5  TRAIL基因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5-氟尿嘧啶对U-87MG、A549及HeLa细胞杀伤作用研究
    苗丽,李欣,米一,徐立强,张晨亮,陈瑶瑶,刘拥军,刘广洋
    2021, 44(10):2065-207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03
    [摘要](572) [HTML](0) [PDF 9.50 M](697)
    摘要:
    目的 研究TRAIL基因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TRAIL-MSCs)联合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结合慢病毒转染体系构建高表达十二聚体TRAIL蛋白(dTRAIL)的TRAIL-MSCs,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RAIL-MSCs的生物学特性;通过ELISA技术检测TRAIL-MSCs分泌的TRAIL量来评估转染效果;CCK-8法检测低浓度(0、1、2、4、8、16 μg/mL)5-FU对U-87MG、A549、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其对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CCK-8法检测5-FU(IC50)、UC-MSCs培养上清、TRAIL-MSCs培养上清、5-FU(IC50)+UC-MSCs培养上清和5-FU(1/4 IC50、1/2 IC50和IC50)+TRAIL-MSCs培养上清对U-87MG、A549、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计算5-FU和TRAIL-MSCs培养上清的相互作用系数(CDI);Westernblotting法检测5-FU对U-87MG、A549、HeLa细胞死亡受体DR4、DR5蛋白表达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法观察5-FU、UC-MSCs、TRAIL-MSCs、5-FU+UC-MSCs和5-FU+TRAIL-MSCs对U-87MG、A549、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TRAIL-MSCs在维持UC-MSCs生物学特性的同时能够高表达TRAIL蛋白。5-FU对U-87MG、A549、HeLa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由高到底依次为HeLa细胞(IC50为9.15 μg/mL) >A549细胞(IC50为10.62 μg/mL) >U-87MG细胞(IC50为22.37 μg/mL)。与对照组比较,除A549细胞UC-MSCs培养上清组外,各处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1、0.001);与相应各5-FUIC50及TRAIL-MSCs培养上清组比较,U-87MG、HeLa细胞5-FU (1/4 IC50、1/2 IC50和IC50) +TRAIL-MSCs培养上清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01),A549细胞5-FU (IC50) +TRAIL-MSCs培养上清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0.001);5-FU (1/2 IC50) +TRAIL-MSCs培养上清组对U-87MG的细胞增殖抑制协同效应最显著(CDI<0.7且P<0.001); 5-FU (1/4 IC50) +TRAIL-MSCs培养上清组对A549的细胞增殖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但其协同效果并不显著; 5-FU (1/4 IC50) +TRAIL-MSCs培养上清组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的协同效果最显著(CDI<0.7且P<0.01)。经5-FU处理后U-87MG、A549、HeLa细胞DR4和DR5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其中DR5的表达水平高于DR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5-FU、TRAIL-MSCs和5-FU+TRAIL-MSCs组对于肿瘤细胞U-87MG、A549、HeLa均具显著的杀伤作用(P<0.001);与5-FU或TRAIL-MSCs组比较,5-FU+TRAIL-MSCs组的杀伤效果更显著(P<0.001)。结论 TRAIL-MSCs联合低浓度的5-FU对肿瘤细胞U-87MG、A549和HeLa具有显著的细胞杀伤作用,二者联用协同效果显著,机制可能与5-FU提高DR4、DR5蛋白表达、提高肿瘤细胞对TRAIL-MSCs的敏感性相关。
    6  地塞米松提高TRAIL基因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欣,王立华,米一,苗丽,徐立强,张晨亮,刘拥军,刘广洋
    2021, 44(10):2074-208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04
    [摘要](504) [HTML](0) [PDF 2.09 M](700)
    摘要:
    目的 构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TRAIL-MSCs),并检测其联合地塞米松(DEX)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的影响。方法 通过慢病毒载体将SPD-TRAIL基因转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构建TRAIL-MSCs,使其能够表达十二聚体TRAIL蛋白(dTRAIL)。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UC-MSCs、TRAIL-MSCs、DEX (200 μmol/L)、DEX (200 μmol/L) +UC-MSCs和DEX (200 μmol/L) +TRAIL-MSCs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显微镜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密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Jurkat细胞表面死亡受体DR4、DR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均可以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DEX可以提高TRAIL-MSCs (抑制率约20%)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提高至60%,与TRAIL-MSC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DEX与TRAILMSCs联合组对肿瘤细胞Jurkat的杀伤作用最明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RAIL-MSCs对Jurkat细胞有促进凋亡的作用,凋亡率达10%,单独使用DEX后,凋亡率约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DEX联合TRAIL-MSCs作用于Jurkat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为38%,较TRAIL-MSCs组显著提高(P<0.01)。TRAIL-MSCs组DR4、DR5的mRNA、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DEX组DR4、DR5的mRNA、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DEX与TRAIL-MSCs联合作用后,DR4、DR5的mRNA、蛋白水平较DEX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DEX可以提高肿瘤细胞Jurkat对TRAILMSCs的敏感性,增强TRAIL-MSCs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与提高DR4、DR5表达有关。
    7  TRAIL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杀伤作用研究
    李欣,徐立强,米一,苗丽,张晨亮,刘拥军,刘广洋
    2021, 44(10):2081-208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05
    [摘要](264) [HTML](0) [PDF 4.51 M](717)
    摘要: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配体(TRAIL)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TRAIL-MSCs)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复苏冻存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种子库细胞,通过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制备TRAIL-MSCs。ELISA法检测UC-MSCs、TRAIL-MSCs细胞上清中TRAIL的含量;采用CCK-8试剂盒法检测重组TRAIL蛋白(rTRAIL,0、25、50、100、200、400 ng/mL)对U87MG、U251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U87MG、U251细胞中死亡受体DR4、DR5 mRNA表达水平,比较2种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将U87MG、U251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UC-MSCs培养上清(阴性对照)组、TRAIL-MSCs培养上清(含TRAIL约100 ng/mL)组和rTRAIL(100 ng/mL)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法检测DR4、DR5 mRNA表达水平。结果 TRAIL-MSCs培养上清中TRAIL表达量显著高于UC-MSCs(P<0.01);rTRAIL对U87MG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62 ng/mL,而对U251细胞的IC50大于800 ng/mL,U87MG对TRAIL的敏感性更高,差异显著(P<0.01);U87MG细胞DR4、DR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U251细胞(P<0.01);与对照组比较,TRAIL-MSCs培养上清、rTRAIL对U87MG、U251细胞均有显著增殖抑制及促进凋亡的作用(P<0.05、0.01) ,TRAIL-MSCs培养上清作用效果显著优于rTRAIL(P<0.01);与U251相比,U87MG对TRAIL-MSCs培养上清的敏感性更强;TRAIL-MSCs培养上清处理的U87MG细胞DR4、DR5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TRAIL-MSCs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有显著增殖抑制和杀伤作用,其功能可能与其受体DR4及DR5有关。
    8  阿加曲班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韩春晓,王娜
    2021, 44(10):2088-209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06
    [摘要](908) [HTML](0) [PDF 1.27 M](878)
    摘要:
    阿加曲班为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形成,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Ⅴ、Ⅷ和Ⅻ和蛋白C的活性,发挥其抗凝血作用,不但灭活液相凝血酶,还能够灭活与纤维蛋白血栓结合的凝血酶。阿加曲班对凝血酶具有高度亲和性,具有无抗原性、构效关系明确、半衰期短、临床使用安全等特点。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慢性动脉闭塞症和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等的治疗。阿加曲班还通过对凝血酶的抑制,发挥抗炎、抑制血栓形成和抑制肿瘤转移等的作用。此外,阿加曲班还有非凝血酶抑制作用,如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等,以及潜在的抗病毒活性。对阿加曲班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阿加曲班临床更高效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9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张红,李霞,金雪红,姚潇涵,方丽君,裴少芳
    2021, 44(10):2097-210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07
    [摘要](580) [HTML](0) [PDF 1.18 M](799)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HR-NIC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收治的248例HR-NIC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123)及双抗组(n=125)。联合组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静脉滴注(前48 h每日60 mg连续静脉滴注,后5 d每日20 mg分2次静脉滴注,共7 d)联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双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氯吡格雷首剂300 mg,后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共7 d)。比较两组7 d卒中复发进展率,治疗24 h、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90 d的良好预后情况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和双抗组的卒中进展发生率分别为8.94%和13.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及90 d良好预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HR-NICE安全、有效,效果与双抗治疗相当。
    10  阿加曲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蔡耀杰,何宇平,陈燕,黄一伟,傅键炯,傅锋
    2021, 44(10):2103-210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08
    [摘要](642) [HTML](0) [PDF 1.13 M](627)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卒中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诸暨市人民医院经CT扫描确诊的因大脑中动脉及分支狭窄或闭塞引发的早期急性脑卒中且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再闭塞的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4)和试验组(n=23),两组患者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 mg/kg),l min内静脉注射总剂量的10%,剩余药液于1 h内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24 h后静脉滴注300 mL 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第3~7天改为静脉滴注100 mL 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试验组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加入至3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12.5 mL/h微泵静推维持48 h,溶栓治疗后的第3~7天阿加曲班注射液改为每日2次微泵静推(每次用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加入至3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12.5 mL/h微泵静推维持4 h)。两组均在溶栓24 h后头颅CT排除脑出血后常规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在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NIHSS评分、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加曲班可改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较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11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吴力娟,李皓,孟燕,阴均涛,许英冬,李晓强,魏玉清
    2021, 44(10):2109-211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09
    [摘要](673) [HTML](0) [PDF 1.10 M](824)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以及风险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在溶栓时间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按照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给药,其中10%于1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其余90%药液在1 h内静脉泵入。溶栓24 h后复查头颅CT无出血后,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第1~2天予以60 mg/d阿加曲班稀释后持续静脉泵注(速度2.5 mg/h),其后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于生理盐水20 mL中持续静脉泵入3 h,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7 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溶栓后1 h、治疗后7 d、治疗后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2  阿加曲班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影像学指标及血清D-二聚体和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李坤,武辉林
    2021, 44(10):2114-211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10
    [摘要](512) [HTML](0) [PDF 1.13 M](661)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次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影像学指标及血清D-二聚体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次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sc低分子肝素钠5 000 IU/次,12 h给药1次。观察组在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起始60 mg阿加曲班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至50 mL,持续48 h静脉泵入,后予10 mg阿加曲班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至30 mL,持续3 h静脉泵入,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变化,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ET-1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影像学结果测定的阻塞指数(OI)和灌注指数均(PI)较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OI和PI较对照组下降的更为明显(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后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次大面积肺动脉栓塞能加强抗凝疗效,促进血栓溶解,保护肺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预后。
    13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孔令胜,刘丽艳,常焕显,韩学聃,赵平,洪波,任孝林
    2021, 44(10):2119-212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11
    [摘要](297) [HTML](0) [PDF 1.19 M](720)
    摘要: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东方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4例,发病均在4.5 h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为其标准剂量,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90 mg)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溶栓24 h后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第1~2天,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静脉滴注24 h;第3~7天,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3 h,2次/d,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检测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检测血清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监测出血性转化(HT)发生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清MDA、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MBI评分及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14 d内,H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加曲班注射液具有抗炎、抑制氧化应激作用,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卒中安全有效,与单独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可显著改善预后,且未增加HT风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阿加曲班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的影响
    杨丹晓,吴绍惠,彭海聪
    2021, 44(10):2125-212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12
    [摘要](599) [HTML](0) [PDF 1.12 M](789)
    摘要: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依照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指南,予以规范诊治,对照组应用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加入至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静脉滴注给药时间不少于50 min,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情况,疗程为14 d。观察组在应用注射用尤瑞克林的同时,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在开始治疗的第1~2天,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加入至0.9%氯化钠注射液380 mL中,输液泵泵入,24 h持续不间断静脉输注,从第3天起,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加入至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输液泵泵入,持续3 h静脉输注,12 h/次,用药5 d,疗程为7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监测血细胞、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的治疗方案,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病残率较低,日常独立生活能力提高,且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5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序贯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杨信举,赵涌琪
    2021, 44(10):2130-213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13
    [摘要](762) [HTML](0) [PDF 1.07 M](665)
    摘要: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序贯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4月1日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1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37)。两组患者均予以改善循环、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观察组予以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次,1次/d,24 h持续静脉泵入,第3~7天改为10 mg/次,2次/d,静脉滴注,7 d后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及出院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NIHSS)量表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观察出血、神经功能恶化、过敏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41%(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mR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和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序贯治疗能减轻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能有效改善3个月后的日常独立生活能力,且不增加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6  FDA《狂犬病:为暴露后预防的被动免疫成分研制单克隆抗体鸡尾酒供企业用指导原则》介绍
    萧惠来
    2021, 44(10):2134-214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14
    [摘要](445) [HTML](0) [PDF 1.24 M](885)
    摘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及时给予暴露后预防(PEP)可阻止临床症状出现。PEP由清洗伤口、给予狂犬病疫苗和在伤口内和周围给予抗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RIG)3部分构成。由于多种原因限制了RIG的使用,其全球使用率不到狂犬病病毒暴露的2%。因此,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鸡尾酒正被开发为PEP被动免疫成分RIG的替代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21年7月发布了《狂犬病:为暴露后预防的被动免疫成分研制单克隆抗体鸡尾酒供企业用指导原则》,旨在促进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鸡尾酒的开发,并对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鸡尾酒的研究提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建议,其中包括临床和非临床研究的要点以及临床III期疗效试验设计。详细介绍该指导原则主要内容,期望对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和监管提供帮助,对《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修订有所启示。
    17  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所用塑料组件系统相容性研究思路浅析
    胡延臣,王亚敏
    2021, 44(10):2144-214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15
    [摘要](486) [HTML](0) [PDF 1.01 M](1196)
    摘要:
    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过程使用的塑料组件系统与药液接触后可能产生相关浸出物,进而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危害患者安全。结合国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标准及指南,对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用的塑料组件系统(如硅胶管、滤器等)相容性研究的一般思路进行介绍。认为制剂申请人作为责任主体,应基于风险评估及必要时的试验研究,确认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中使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的适用性。总结了目前申报资料中发现的相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18  菥蓂正丁醇部位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抗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作用研究
    曾攀科,王湘,李雪娇,王立升
    2021, 44(10):2148-215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16
    [摘要](536) [HTML](0) [PDF 4.52 M](563)
    摘要:
    目的 研究菥蓂Thlaspi arvense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的抗炎活性以及正丁醇部位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菥蓂水提物经过乙醇、正丁醇萃取后制得菥蓂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采用MTT法确定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15.625、31.25、62.5、125、250、500、1 000 μg/mL)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采用脂多糖(LPS)1 μg/mL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炎性反应,建立体外炎症细胞模型。Griess法检测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7.812 5、15.625、31.25、62.5、125、250、500、1 000 μg/mL)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后NO释放量的影响;ELISA法检测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125、250、500 μg/mL)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量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正丁醇部位(125、250、500 μg/mL)对环氧合酶-2(COX-2)、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p-P65、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菥蓂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质量浓度在1 000 μg/mL以下时对RAW264.7细胞几乎无毒性作用。与模型组比较,菥蓂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62.5、125、250、500、1 000 μg/mL组NO释放量显著下降(P<0.01);菥蓂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125、250、500 μg/mL组IL-6、TNF-α的分泌量显著降低(P<0.01),且正丁醇部位作用优于水提醇沉部位;菥蓂正丁醇部位500 μg/mL组的iNOS和250、500 μg/mL组COX-2、IL-1β、NF-κB p-P65、TLR-4、p-IκB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作用均呈浓度相关性。结论 菥蓂正丁醇部位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IL-1β、IL-6、TNF-α的分泌以及COX-2、iNOS蛋白的表达,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19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对糖尿病大鼠海马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张明杰,王金鑫,袁庆,郭虹,胡利民,王少峡
    2021, 44(10):2155-216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17
    [摘要](543) [HTML](0) [PDF 3.29 M](517)
    摘要:
    目的 研究注射用血栓通(冻干)(XST)减轻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ip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XST(50 mg/kg)组,每组10只,另随机取10只SD大鼠为对照组。ip给药,每天给药1次,于屏障环境中连续给药60 d,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ip等量生理盐水。常规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细胞的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海马Bax、Bcl-2、Bcl-x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突触素(Syn)mRNA水平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对3种紧密连接蛋白——海马闭锁小带蛋白1(ZO-1)、咬合蛋白(Occludin)、封闭蛋白5(Claudin-5)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XST减轻糖尿病引起的海马神经细胞形态改变,显著增加细胞数目(P<0.05) ;显著升高抑凋亡基因Bcl-2、Bcl-xlmRNA的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x mRNA的表达(P<0.05) ;XST组3种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Occludin、Claudin-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XST组GDNF、BDNF mRNA表达、BDNF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XST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紧密连接蛋白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有关。
    20  芍甘木瓜汤通过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改善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神经行为学研究
    韩珂,张郧涛,王晓鹏,许辛寅,罗涛
    2021, 44(10):2161-216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18
    [摘要](657) [HTML](0) [PDF 2.01 M](727)
    摘要:
    目的 观察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取50只SD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选取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巴氯芬(0.008 g/kg)组和芍甘木瓜汤低、中、高剂量(0.05、0.10、0.15 g/kg)组。另取10只SD大鼠不栓塞大脑中动脉作为假手术组,于再灌注2 h后ig给药,每天1次,连续2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ea Longa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神经行为学、肌张力变化,采用大鼠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上肢伸直幅度;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干预前后血清BDNF、TrkB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缺血半暗带脑组织BDNF、TrkB-FL、TrkB-T1、CREB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DNF、TrkB-FL、TrkB-T1、CREB蛋白表达及p-CREB水平。结果 干预后巴氯芬组和芍甘木瓜汤各剂量组的Zea Longa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均较干预前和模型组(干预后)显著改善(P<0.05),上肢伸直幅度均较干预前和模型组(干预后)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BDNF、TrkB水平均较干预前和模型组(干预后)显著升高(P<0.05),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病理变化和神经元超微结构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模型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BDNF、TrkB-FL mRNA与蛋白表达,p-CRE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巴氯芬组和芍甘木瓜汤各剂量组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TrkB-T1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巴氯芬组和芍甘木瓜汤各剂量组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各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CREB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ig予以芍甘木瓜汤可改善其神经行为学,降低肌张力,增加血清BDNF、TrkB水平,减轻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病理和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推测与激活BDNF/TrkB/CREB通路,上调BDNF、TrkB-FL 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TrkB-T1 mRNA与蛋白表达,增加p-CREB水平有关。
    21  衍生化法分离(2R,4R)-4-甲基-2-哌啶甲酸乙酯酒石酸盐手性异构体
    石涛,张慕军,王文倩,康江鹏,王洪湘,王梦菲,潘毅,雷勇胜,陈蔚,陈华
    2021, 44(10):2170-217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19
    [摘要](654) [HTML](0) [PDF 1.29 M](656)
    摘要:
    目的 建立衍生化法分离(2R,4R)-4-甲基-2-哌啶甲酸乙酯酒石酸盐(MPFET)3种手性异构体。方法 以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异硫氰酸酯(GIT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对MPFET手性异构体进行分离,并对衍生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Venusil AQ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作为固定相进行分离、监测和定量。以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3.6)-乙腈(60∶4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5 mL/min进行等度洗脱,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66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结果 MPFET与2S,4S-异构体分离度为1.76。2S,4R-异构体的线性范围为1.500~8.999 μg/mL,2R,4S-异构体的线性范围为0.255 2~1.531 0 μg/mL,2S,4S-异构体的线性范围为0.250 1~75.000 0 μg/mL,MPFET的线性范围为0.250 1~600.100 0 μg/mL,回收率均在90%~108%内,RSD均不大于3.0%。结论 柱前衍生化法分离MPFET中3种手性异构体,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MPFET手性异构体的分离和质量控制。
    22  银杏内酯B对癫痫大鼠血脑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
    鲁光辉,李新峰,冯亮,罗玲,王海华
    2021, 44(10):2176-218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20
    [摘要](325) [HTML](0) [PDF 1.34 M](574)
    摘要: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GB)对癫痫模型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8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丙戊酸钠(VPA,300 mg/kg)组和GB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组,每组30只。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制备癫痫大鼠模型;sc匹罗卡品前1 h,各组分别ip给药。观察各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及持续时间;干湿比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渗透法测定BBB通透性;黄嘌呤氧化法和钼酸铵法分别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连接蛋白-1(ZO-1)、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VPA组和GB中、高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显著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1);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渗透量显著降低(P<0.05、0.01);脑组织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Occludin、ZO-1表达显著上调且MMP-2、MMP-9表达显著下调(P<0.01);且GB高剂量组作用优于VPA组。结论 GB对癫痫大鼠BBB通透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以及上调Occludin、ZO-1表达并下调MMP-2、MMP-9表达有关。
    23  补骨脂乙醇提取物对人T细胞亚群活化增殖及AKT/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李菲,万龙,姜明燕
    2021, 44(10):2183-218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21
    [摘要](598) [HTML](0) [PDF 4.53 M](544)
    摘要:
    目的 探讨补骨脂乙醇提取物(PCEE)对人T细胞亚群增殖和活化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人EDTA抗凝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ADD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PCEE(1、2 mg/mL)对PBMCs的毒性;PBM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CEE (1 mg/mL)组,模型组和PCEE组用植物血凝素(PHA) 5 μ g/mL刺激,对照组不加; 3 d后PCEE组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 mg/mL的PCEE作用48 h,对照组和模型加入等体积的PBS。48 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和CD8+T细胞亚群增殖(ADD染色)、活化(CD69和CD25)以及AKT、NF-κB磷酸化水平。结果 PCEE 1 mg/mL组活细胞比例为(93.06±2.12)%,与对照组(95.16±1.39)%比较无显著差别;PCEE组CD4+和CD8+T细胞的增殖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PCEE组CD69+CD4+、CD69+CD8+和CD25+CD4+、CD25+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CEE组pAKT+CD4+、pAKT+CD8+和pNF-κB+CD4+、pNF-κB+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补骨脂通过抑制AKT/NF-κB信号传导通路显著抑制T细胞增殖和活化。
    24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张垚,杨继,宋嘉懿,高晟玮,张秋月,王保和,赵英强
    2021, 44(10):2189-220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22
    [摘要](831) [HTML](0) [PDF 6.42 M](876)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麻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Gene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筛选心力衰竭疾病相关靶点,将药物的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集,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PPI),并通过Cytoscape3.8.0软件进行拓扑学分析。最后运用Metascape数据平台、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得出有关信号通路及生物进程。结果 筛选得到麻黄有效成分23个,用来治疗心力衰竭潜在有效成分为木犀草素、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豆甾醇、(+)-儿茶素、草质素、柚皮素、飞燕草素、芫花素和乳白蛋白,槲皮素和山柰酚为重要化学成分。麻黄有效成分与心力衰竭共同核心靶点116个,通过PPI拓扑筛选及网络拓扑学分析显示TNF、MAPK1、TP53、IL-6、MAPK3、RELA等16个靶点为主要作用靶点,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MAPK、PI3K-Akt、TNF、IL-17、HIF-1以及细胞凋亡通路等为主要信号通路。结论 麻黄治疗心力衰竭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免疫及炎症因子、抗氧化应激、调控细胞凋亡。
    25  基于网络药理学香青兰防治痴呆的机制探讨
    刘蜜敏,赵凯悦,姜海伦,李卓荣,刘睿
    2021, 44(10):2203-221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23
    [摘要](670) [HTML](0) [PDF 8.81 M](677)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香青兰防治痴呆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挖掘和药动学参数筛选香青兰含有的活性化合物,通过检索DrugBank、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与痴呆相关的靶标;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香青兰防治痴呆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基因本体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香青兰化合物-关键靶标-通路网络。结果 筛选得到香青兰中药物活性成分42种,获得香青兰防治痴呆的潜在药物靶标90个,于蛋白质互作网络中进一步筛选得到74个主要靶标,富集得到300条信号通路、1 465个生物学过程、104个细胞组分和108个分子功能,通过化合物-靶标-通路网络中获得香青兰发挥防治痴呆作用的关键化合物,如金合欢素、芹菜素、金圣草(黄)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对应的关键靶标与关键信号通路,如MAPK、APP、MAPT、PI3K等靶标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营养蛋白等通路。结论 香青兰防治痴呆具有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的作用特点。
    26  基于整合文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李文鲜,雷艳,李梦雨,陈瑞,邵远洋,刘传鑫,袁瑞娟
    2021, 44(10):2214-222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24
    [摘要](636) [HTML](0) [PDF 3.49 M](833)
    摘要:
    目的 基于整合文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文献检索平台获取黄蜀葵花化学成分,并借助PubChem数据库与ChemBioDraw软件下载化合物结构;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titch数据库预测化学成分相应靶点,并于CTD、DrugBank、GeneCards和TTD数据库中获得的DN靶点取交集,得到“成分-疾病”直接共有靶点;利用GeneMANIA获取间接靶点并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通过基因本体论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对潜在相关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黄蜀葵花治疗DN的“成分-直接靶点-间接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 经文献检索得到黄葵胶囊化学成分50个,数据库预测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相关靶点18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87个相关通路,其中6个关键通路可以通过参与调节多个生物过程改善DN疾病的发展。结论 通过文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初步揭示了黄葵胶囊参与调节机体糖脂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紊乱和自噬等生物过程改善DN疾病的发展。
    27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有效性及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王丹,刘金响,姜苗
    2021, 44(10):2225-223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25
    [摘要](585) [HTML](0) [PDF 1.36 M](635)
    摘要: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干预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6月,筛选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研究,66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RR=1.36,95% CI=(1.22,1.51)];提高表面抗原分化簇3(CD3+)水平[SMD=1.25,95% CI=(1.04,1.46)]、表面抗原分化簇4(CD4+)水平[SMD=1.25,95% CI=(0.88,1.95)]、表面抗原分化簇8(CD8+)水平[SMD=-1.68,95% CI=(-1.92,-1.44)],CD4+/CD8+[SMD=1.10,95% CI=(0.86,1.3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可以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相关指标水平,综合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但相关研究较少,化疗方案不统一,各研究纳入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少,相关指标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对患者生存时间的评估仍需要更深入的临床研究。
    28  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冯丹阳,杨玉丹,于玉兰,叶艳巧,王维展
    2021, 44(10):2234-224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26
    [摘要](583) [HTML](0) [PDF 1.23 M](661)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奥曲肽高剂量(1.2 mg/d)对比低剂量(0.6 mg/d)治疗SAP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901例SAP患者,其中低剂量组450例、高剂量组4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显著提高总有效率(RR=1.17,95% CI=1.10~1.24,P<0.01)、减少并发症发生率(RR=0.36,95% CI=0.22~0.58,P<0.01)、缩短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MD=-1.72,95% CI=-1.98~-1.45,P<0.01)和腹痛消失时间(MD=-1.90,95% CI=-2.04~-1.76,P<0.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病死率分别为3.74%和8.56%,中转手术率分别为13.24%和19.8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6%和9.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剂量(1.2 mg/d)奥曲肽治疗SAP的临床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明显优于低剂量(0.6 mg/d),但降低死亡率和中转手术率未见明显优势。
    29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淫羊藿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张成龙,刘爱峰,张超,张晓宇,李远栋,张君涛,李齐,樊方阳
    2021, 44(10):2242-225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27
    [摘要](629) [HTML](0) [PDF 4.74 M](608)
    摘要:
    为了解中药淫羊藿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直观便捷的数据参考依据和相关建议,收集2000—2020年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淫羊藿相关的研究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淫羊藿相关研究领域年度发文量总体为波动上升趋势,年发文量相对稳定。其中,中文文献以淫羊藿苷为主的关于淫羊藿有效成分的提取测定、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对骨质疏松症等骨科疾病的治疗研究为当前淫羊藿相关研究领域的3大热点研究方向;英文文献以淫羊藿苷为主的关于淫羊藿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测定及对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可能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30  何首乌及其主要成分肝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郭延丽,唐瑜,刘巧,刘春宇,高峰,董泰玮,陈琳,白杨,卫培峰
    2021, 44(10):2252-226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28
    [摘要](709) [HTML](0) [PDF 1.24 M](1097)
    摘要: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是常用滋补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和保健产品,但是近年来不时出现何首乌及其制品致肝损伤的报道,引起关注。通过整理分析关于生首乌和制首乌的国内外相关报道,从生首乌和制首乌致肝毒性的物质基础(水提物、醇提物、二苯乙烯苷、蒽醌类化合物和没食子酸等)归纳总结其致肝毒性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发现生首乌和制首乌的混淆以及长期高剂量给药可能是致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不同病理动物和细胞模型中总结分析何首乌化学成分,发现其化学成分的结构以及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致肝损伤的原因之一。此外,何首乌引起的肝损伤是特征性的肝损伤,个体的体质差异也是重要原因。
    31  窄治疗指数药物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几点考虑
    刘冬,韩鸿璨,王骏
    2021, 44(10):2262-226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29
    [摘要](530) [HTML](0) [PDF 1.19 M](1220)
    摘要:
    窄治疗指数(NTI)药物的定义与特点决定此类药物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研究需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研究设计与评价标准。对NTI药物的定义与特点进行了梳理,对不同监管机构公布的NTI药物进行整理,列出此类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具体要求;结合中国发布的《窄治疗指数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相关内容,对NTI药物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审评提出几点考虑,以期为开展此类药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32  国家药品抽检药品质量风险排查处置机制分析与探讨
    刘文,朱炯,王翀,胡增峣
    2021, 44(10):2268-227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30
    [摘要](207) [HTML](0) [PDF 1.05 M](666)
    摘要:
    药品抽检是中国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药品监管手段之一。我国药品监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了药品质量风险排查处置机制,对探索性研究中发现严重药品质量风险进行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对国家药品抽检探索性研究概况、药品质量风险排查处置机制基本情况、政策法规、发挥的作用等方面的介绍,对国家药品抽检药品质量风险排查处置机制进行分析与探讨,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探索性研究的科学性,加强探索性研究方法的转化,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提高该机制的法律效力。
    33  儿童输注夫西地酸钠致静脉炎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王娟,陈艳华,王燕
    2021, 44(10):2274-227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31
    [摘要](629) [HTML](0) [PDF 1.10 M](608)
    摘要:
    儿童输注夫西地酸钠在临床上常用于敏感菌的抗感染治疗,但输注夫西地酸钠可引发静脉炎,静脉输液外渗甚至引起组织坏死,增加了儿童的用药风险。儿童输注夫西地酸钠致静脉炎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给予相应的措施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儿童输注夫西地酸钠致静脉炎的识别与判断、风险点分析、预防措施、治疗措施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输注夫西地酸钠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34  氧化苦参碱防治高血糖、高血脂症及其并发症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张明发,沈雅琴
    2021, 44(10):2280-228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1.10.032
    [摘要](530) [HTML](0) [PDF 1.23 M](684)
    摘要:
    氧化苦参碱可防治高糖、高脂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脂肪肝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以及肺、骨并发症。氧化苦参碱防治这些并发症的药理机制可能归因于:降血糖、调血脂及抗氧化作用,从源头上减少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抗氧化、抗炎和细胞保护作用可保护肝脏,促进肝糖原合成,在脂质转运、氧化和合成3个环节改善脂质代谢紊乱,产生降血糖、调血脂作用,也可保护受累的心血管系统、肾脏、肝脏、视网膜、肺和骨等其他器官,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因此氧化苦参碱有望开发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药物评价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