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43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0, 43(10):0-0.
    [摘要](163) [HTML](0) [PDF 12.39 M](712)
    摘要:
    2  目录
    2020, 43(10):0-0.
    [摘要](146) [HTML](0) [PDF 1.06 M](718)
    摘要:
    3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的思考
    孙昱,文海若,汪祺
    2020, 43(10):1927-193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01
    [摘要](736) [HTML](0) [PDF 1.07 M](946)
    摘要:
    在研究历年来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监管要求的基础上,提炼出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的现存问题,并结合人用经验以及真实世界证据的应用,对来源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建议减免药效学试验,鼓励应用真实世界证据替代Ⅱ期临床试验,视情况决定是否减免单次及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引导业界制定可量化的符合中药特点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从而认可中药对症状的治疗优势;推进真实世界证据的应用,特别是针对儿童用药的开发难点进行应用设计,为儿童用药的研发助力。
    4  FDA对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有关谷蛋白声明的要求
    萧惠来
    2020, 43(10):1932-193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02
    [摘要](577) [HTML](0) [PDF 1.09 M](668)
    摘要: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供企业用对药品中的谷蛋白及其相关标示建议的指导原则(草案)",详细分析了口服药品中谷蛋白的来源和含量并建议在有证据的情况下,在口服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列入"不含由含谷蛋白谷物(小麦、大麦或黑麦)制成的成分"的声明,以确保乳糜泻患者的用药安全。详细介绍该指导原则,期望引起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药品监管部门对谷蛋白危害的重视。
    5  国家药品抽检中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刘文,王翀,朱炯
    2020, 43(10):1939-194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03
    [摘要](740) [HTML](0) [PDF 1012.96 K](1234)
    摘要:
    2013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了91个品种的78个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2014-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中通过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检出13个品种83批次的掺杂掺假药品,占检验批次4.7%,对打击掺杂掺假药品和行为,保护公众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的工作中,建议相关单位正确理解单独出具补充检验报告书的要求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溯及既往的属性,并且充分利用探索性研究和跟踪抽检等手段扩大抽检成果,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药品掺杂掺假。
    6  光甘草定醇质体与立方液晶纳米粒皮肤滞留量比较及抗豚鼠皮肤光老化作用观察
    王丽峰,丁苗苗,何新,王艳,刘昌孝
    2020, 43(10):1944-195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04
    [摘要](646) [HTML](0) [PDF 1.98 M](946)
    摘要:
    目的 制备光甘草定醇质体与立方液晶纳米粒,通过测定2种纳米制剂在离体豚鼠皮肤中的滞留量优选出适合光老化经皮给药的制剂。建立光老化模型,通过观察优选制剂对豚鼠光老化模型的治疗效果来评价药物的疗效。方法 采用注入法制备光甘草定醇质体,高压均质法制备光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利用Franz扩散装置考察光甘草定醇质体、立方液晶纳米粒凝胶离体鼠皮中的滞留量,优选出光甘草定经皮给药治疗光老化的纳米制剂。紫外线照射背部剃毛豚鼠建立皮肤光老化模型。雌性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基质(给予空白凝胶0.5 g/只)组、维甲酸(阳性对照,0.5 g/只)组和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凝胶高、低剂量(0.50、0.25 g/只)组,治疗2周后,通过肉眼观察、HE染色、Masson染色等评价其治疗效果,用水份测定仪观察其对豚鼠皮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 2种纳米制剂凝胶的鼠皮滞留量最高者为光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凝胶。豚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建立成功,HE染色、Masson染色等结果表明光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对光老化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使光老化皮肤的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光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在离体鼠皮中的滞留较高,对豚鼠皮肤光老化模型治疗效果显著,为光甘草定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7  家兔鼻腔病理标本制备及组织结构解析
    张頔,林志,吕建军,杨艳伟,高苏涛,霍桂桃,屈哲
    2020, 43(10):1951-195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05
    [摘要](939) [HTML](0) [PDF 1.59 M](1290)
    摘要:
    目的 研究家兔鼻腔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为吸入性毒性研究提供有效的病理学评价方法。方法 采集正常成年家兔的鼻腔,经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三氯甲烷脱脂,甲酸溶液脱钙后,从鼻腔顶端开始连续切片,HE染色,对其中具有标志性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部位的4个切面的主要上皮类型和组织结构进行评价。结果 切面Ⅰ在紧靠门齿后修取,主要排列有鳞状上皮带有少量密集的变移上皮,该部位仅适用于灌注给药试验的毒性病理学评价。第一个腭脊处修取切面II,主要排列有变移上皮和呼吸上皮。紧靠第一个上前臼齿前修取切面III,紧靠第一个上臼齿前修取切面IV,切面III和切面IV排列有呼吸上皮和嗅上皮,通常还分布有鼻相关性淋巴组织。与大鼠、小鼠、狗、猴相比,家兔鼻腔的相对体积与人类似。结论 通过家兔明显的颅骨解剖标志物确定鼻腔的4个组织切面,可完整涵盖所有鼻腔内的组织结构特征,这为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鼻腔的科学性评估提供支持和帮助。
    8  6,7-二乙酰黄芩素对大鼠急性肝性脑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黄楠楠,胡鹏,吴增光,杜乐梅,范栢爽,王丽莉,何新
    2020, 43(10):1957-196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06
    [摘要](695) [HTML](0) [PDF 12.27 M](754)
    摘要:
    目的 研究6,7-二乙酰黄芩素对硫代乙酰胺致大鼠急性肝性脑病模型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乳果糖(阳性药,6 g/kg)组和6,7-二乙酰黄芩素低、中、高剂量(6.25、12.50、25.00 mg/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第5天给药结束后,除对照组外,采用硫代乙酰胺(300 mg/kg)连续ip 2 d建立大鼠肝性脑病模型。观察大鼠状态,考察大鼠肝性脑病评分与死亡率;测定各组大鼠血氨、结肠pH值、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血浆中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试验测定脑组织中GABA-α1蛋白的表达。结果 造模48 h后,与模型组比较,6,7-二乙酰黄芩素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肝性脑病评分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死亡率均降低;中、高剂量组血清ALT、AST、ALP和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血氨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中、高剂量组结肠pH显著降低(P<0.05、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改善;各剂量组脑组织中GAB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血浆中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血浆中NE水平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脑组织中Glu含量显著增加(P<0.01);高剂量脑组织中GABA-α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6,7-二乙酰黄芩素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对急性肝性脑病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氨、降低结肠pH、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相关神经递质受体的表达有关。
    9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讨槲皮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任莉,王凯杰,宗阳
    2020, 43(10):1964-197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07
    [摘要](686) [HTML](0) [PDF 1.91 M](1254)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槲皮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和PharmMapper数据库查询槲皮素的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收集T2DM的相关靶点,求出槲皮素-T2DM交集靶点并利用STRING和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通路分析,使用Cytoscape 3.6.1软件进行"靶点-通路"网络的构建,利用Auto 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预测槲皮素对T2DM作用靶点的结合能。结果 筛选出槲皮素的潜在靶点312个,与T2DM相关的靶点121个,核心靶点6个:NOS3、CYP1B1、NOS2、TGFB1、TTR和CDKN1A。KEGG信号通路30条,涉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6个核心基因的分子对接亲和力均远小于-20 kJ/mol,结合活性较好。结论 槲皮素治疗T2DM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可能是通过作用于NOS3、CYP1B1、NOS2等核心基因调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
    1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人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靶点研究
    郑武娟,周润昌,周湘君,黄卫娟,陈丽英,邓艳娴,杨丽玲
    2020, 43(10):1971-197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08
    [摘要](396) [HTML](0) [PDF 4.88 M](740)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人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治疗靶点。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平台BATMAN-TCM获取人参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对功能组-靶点基因-人参药物成分网络进行构建。对靶基因通过STRING平台构建出靶点群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通过在线工具metascape对靶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人NAFLD转录组表达数据GSE89632,表达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双侧非配对t检验来检测表达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人参药物成分对脂肪代谢有显著影响,特别是脂肪酸降解。通过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了31个人参药物成分的关键靶基因(ACADM、SCD、ACACA、ACSL1、NR1H3、LEP、PPARA、ADIPOQ、NR1H4、CEBPA、HMGCR、SREBF1、TNF、SREBF2、ESR1、ABCA1、INS、AKT1、AVP、RXRA、HSD17B6、SRD5A2、UGT1A1、CYP19A1、PTGS2、CYP2E1、HTR2A、HSD17B1、EDN1、CCL5、AGTR1)和NAFLD发病过程紧密相关。其中胰岛素(insulin,INS)的节点数量远高于其他靶基因,INS的mRNA表达量在NAFLD组织中显著上调(P<0.000 1)。结论 INS可能是人参治疗NAFLD的关键核心靶点之一。
    11  苏合香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及血脑屏障开放作用研究
    李东娜,马静,李莉莉,庄朋伟,孙力康,郭虹,周敏
    2020, 43(10):1977-198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09
    [摘要](616) [HTML](0) [PDF 1.48 M](747)
    摘要:
    目的 探究开窍药苏合香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损伤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苏合香(0.4 g/kg)组。线栓法建立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于脑缺血2 h后ig给药,检测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计算大鼠脑含水量及脑梗死率,检测大鼠血常规及鼠尾出血时间。应用伊文思蓝染色法检测大鼠生理状态以及脑缺血后6、12、24、48、72 h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采用凝血四项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缺血6、12、24、48、72 h的凝血功能。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苏合香显著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5),显著降低脑梗死率(P<0.05),显著延长鼠尾出血时间(P<0.05),但对脑含水量及血常规无明显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实验结果显示,苏合香能够开放正常大鼠血脑屏障(P<0.01);与模型组比较,苏合香能增强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且缺血48 h时最为显著(P<0.01);另外苏合香可显著延长脑缺血24 h时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TT),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P<0.05)。结论 苏合香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明显脑保护作用,同时可能通过影响凝血功能增加正常及缺血状态下血脑屏障通透性,为苏合香脑保护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12  虎杖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PI3K/AKT/mTOR通路以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史方海,陈忠仁
    2020, 43(10):1983-198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10
    [摘要](301) [HTML](0) [PDF 1.50 M](703)
    摘要:
    目的 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探讨虎杖苷对COPD大鼠PI3K/AKT/mTOR通路以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0.2 mg/kg,阳性药)组和虎杖苷低、高剂量(30、60 mg/kg)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熏香烟加气管注射内毒素法制备COPD模型,COPD造模前1 d开始ig给药,每天1次,持续30 d。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RSE3020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取肺组织4%甲醛固定后制作切片,HE染色,并进行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PI3K、AKT、mTOR蛋白表达。结果 虎杖苷高、低剂量组大鼠BALF中TNF-α和IL-6表达水平、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以及PI3K、AKT和mTOR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虎杖苷高、低剂量组大鼠FVC、FEV1、PEF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虎杖苷可以抑制COPD大鼠PI3K/AKT/mTOR通路,抑制气道炎症,发挥肺损伤保护作用。
    13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与3种生物化学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研究
    孔艳,邢雪,李娜,于巧红,王萌,刘志东
    2020, 43(10):1988-199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11
    [摘要](888) [HTML](0) [PDF 1.82 M](784)
    摘要:
    目的 从制剂分析角度进行中药注射剂与生物化学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研究。方法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XST)分别与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以及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按临床实际条件进行联合使用,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配伍生物化学制剂中16种氨基酸含量。并以2015版《中国药典》为依据,检查配伍7 h内溶液渗透压、不溶性微粒、粒径、pH值、澄明度、颜色等各项制剂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综合评价药物配伍联合使用稳定性变化。结果 XST与3种生物化学药物配伍在7 h内各指标(渗透压、pH值及颜色、澄明度)均保持稳定。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配伍在生理盐水(NS)和5%葡萄糖注射液(5% GS)中粒径波动均较大,但在NS中配伍1 h内粒径值保持稳定;与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配伍7 h后,在NS输液基质中,甘氨酸含量略有升高、亮氨酸含量略有下降;在5% GS输液基质中,不溶性微粒数值随时间呈增长趋势,但仍处于合格范围内。结论 建议临床XST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配伍选用NS作为药物溶媒,现用现配,并慢速滴入,观察患者情况;使用XST与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配伍时建议选用5% GS作为输液剂基质即配即用;为中药注射剂质量再评价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4  UPLC-Q-TOF/MSE结合UNIFI信息学平台快速检测与鉴别九味镇心颗粒中的化学成分
    袁付丽,刘传鑫,王强,姚柯男,宋扬,何涛,王文鑫,黄建梅
    2020, 43(10):1997-200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12
    [摘要](748) [HTML](0) [PDF 1.61 M](750)
    摘要:
    目的 建立UPLC-Q-TOF/MSE结合UNIFI用于九味镇心颗粒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与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UPLC-Q-TOF/MSE技术对九味镇心颗粒中的化合物进行分析,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洗脱(0~14 min,2% B;14.0~16.5 min,60% B;16.5~20.0 min,98% B),体积流量设为0.3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5 μL。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依赖MSE方式采集数据,采集范围为m/z 50~1 200,基于UNIFI在线软件结合MassLynx软件及人工审核进行化学成分鉴定与匹配。结果 实现了九味镇心颗粒中89种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别,其中有29个来源于君药(人参、酸枣仁),47个来源于臣药(茯苓、五味子、延胡索、远志),12个来源于佐药(地黄、天冬),1个来源于使药(肉桂)。结论 建立的基于UPLC-Q-TOF/MSE结合UNIFI方法首次对九味镇心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的筛选,为发现中药大复方中的非靶向分析和成分鉴定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可以为其物质基础、质量控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15  泻白散及其主药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莉,文旺,周垚垚,张磊,周大铮,李德坤,鞠爱春
    2020, 43(10):2009-201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13
    [摘要](670) [HTML](0) [PDF 1.25 M](596)
    摘要:
    目的 建立泻白散和方中3味主药甘草、地骨皮、桑白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并对31批药材和10批泻白散煎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一定浓度的药材提取液引起DPPH溶液吸光度(A)值降低,考察波长为517 nm,分别探索3味药材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条件;并进行不同溶剂的吸收考察、专属性考察、DPPH线性考察、药材提取液线性考察、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耐用性考察等方法学验证;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作为评价指标,对泻白散和方中3味药材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结果 地骨皮、甘草、桑白皮和泻白散提取液的IC50均值为0.31、1.24、1.49和0.91 g/L,泻白散提取工艺对方中药物抗氧化活性的保留均值为56%。结论 建立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可用于泻白散及方中主药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为多维度评价中药和中药材质量提供新思路。
    16  肝硬化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药物治疗策略研究
    郑娇龙,周丽丽,蔡丽蓉,李东良
    2020, 43(10):2015-202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14
    [摘要](639) [HTML](0) [PDF 1.20 M](591)
    摘要:
    目的 对照观察肝硬化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VB)常用治疗药物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及其联合治疗与加用或不加用抗生素等不同策略的疗效。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首次破裂急性出血的患者97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生长抑素治疗)和治疗组(58例,生长抑素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十四肽生长抑素250~500 μg/h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4~6 mg/d,持续静脉泵入,活动性出血控制后,特利加压素改为2 mg/d持续静脉泵入。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差异。并将两组患者中是否加用抗生素进行亚组分析,对比两种治疗策略中加用抗生素对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效果及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1)两种治疗策略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止血成功率(75.86%vs 56.41%,χ2=4.058,P=0.044),止血所需时间[(4.3±2.0)d vs(5.5±2.6)d,t=2.297,P=0.024]和再出血率(5.17%vs 20.51%,2χ=5.458,P=0.0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死亡率(18.97%vs 12.82%,χ2=0.639,P=0.4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抗生素对EVB治疗效果的影响:在对照组中加抗生素与未加抗生素组相比,止血成功率(63.16%vs 50.00%,χ2=0.686,P=0.408)、止血时间[(5.2±2.9)d vs(5.9±2.0)d,t=-0.740,P=0.465]和再出血率(15.79%vs 25.00%,χ2=0.507,P=0.6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死亡率(0.00%vs 25.00%,χ2=5.449,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中加抗生素与未加抗生素组相比止血成功率(78.72%vs 63.64%,χ2=1.108,P=0.433),再出血率(6.38%vs 0.00%,χ2=0.740,P=1.000)和死亡率(14.89%vs 36.36%,χ2=2.674,P=0.1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4.1±1.8)d vs(5.7±2.4)d,t=-2.045,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均优于生长抑素单药治疗组,因此认为生长抑素联合特利加压素是目前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相对较好的治疗策略;抗生素在生长抑素单药治疗组和生长抑素与特利加压素联合治疗组中得出的结果不一致,抗生素在肝硬化EVB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尚不确定。
    17  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积食的疗效观察
    潘乐英,吴晔,黄伟,许明峰
    2020, 43(10):2021-202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15
    [摘要](921) [HTML](0) [PDF 1.06 M](745)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积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20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支气管炎伴积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其中年龄小于1岁者,3 g/次;1~3岁者,6 g/次;3~5岁者,9 g/次;大于5岁者,12 g/次;3次/d。两组均维持治疗7 d。观察两组中医疗效及疾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中医症状(主症、次症、舌脉)积分、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另观察治疗期间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疾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舌脉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主症、次症、舌脉及症状总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pO2、SaO2均显著升高,pCO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C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积食,可明显促进症状减轻,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18  左乙拉西坦联合地西泮对热性惊厥反复发作儿童损伤因子、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的影响
    张润春,王玉珍,张静
    2020, 43(10):2026-203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16
    [摘要](667) [HTML](0) [PDF 1.09 M](1035)
    摘要: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地西泮对热性惊厥反复发作儿童损伤因子、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儿口服复方地西泮片,40~200 μg/kg,3次/d,共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左乙拉西坦片,20 mg/kg,2次/d,热退24 h后开始减量,以每2天减半量至第减药期第7天停药。两组患儿出院后,均随访48周,每3个月随访1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脑损伤因子、炎性因子、免疫因子水平,同时观察患儿发热、热性惊厥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核因子κB(NF-κB)和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NF-κB和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和随访期间,观察组患儿发热、热性惊厥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可减少脑组织损伤,抑制炎性免疫反应,预防热性惊厥反复发作,安全可靠,值得应用于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治疗。
    19  美金刚与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比较研究
    杜灵枝,张方,刘静静
    2020, 43(10):2031-203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17
    [摘要](885) [HTML](0) [PDF 1.07 M](910)
    摘要:
    目的 探究美金刚与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4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美金刚组和多奈哌齐组,每组各20例。美金刚组患者口服盐酸美金刚片,第1周5 mg/次,1次/d,后每周以5 mg增量,第4周20 mg/d,10 mg/次。维持第4周剂量至疗程结束。多奈哌齐组患者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5 mg/次,1次/d;服用4周后,10 mg/次,1次/d,服用至疗程结束。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 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显著升高,而CDR和ADL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4周、12周后,多奈哌齐组MMSE和ADL评分显著低于同期美金刚组,CDR评分显著高于同期美金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显著升高,内皮素(ET)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4周、12周后,多奈哌齐组BDNF、IGF-1和ET水平显著低于同期美金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与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均具一定临床效果,且安全性相当,这可能与BDNF、IGF-1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有关。
    20  康妇炎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华蕾,李洁,李莉
    2020, 43(10):2035-203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18
    [摘要](629) [HTML](0) [PDF 1.13 M](627)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替硝唑对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各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汉中市人民医院9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400 mg,1次/d,经期停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康妇炎胶囊,3粒/次,2次/d,经期停药。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各激素水平和囊肿直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NO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NO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抗苗勒试管激素(AMH)、孕酮(P)、雌二醇(E2)和囊肿直径均明显降低,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激素水平和囊肿直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妇炎胶囊联合替硝唑可有效改善卵巢囊肿患者各激素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在卵巢囊肿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1  宫颈癌患者中HNF1A-AS1、HNF1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常旺燕,李爱明,窦丽
    2020, 43(10):2039-204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19
    [摘要](579) [HTML](0) [PDF 1.21 M](794)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中HNF1A-AS1、HNF1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2018年延安市人民医院收集的187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NF1A-AS1、HNF1A的表达情况,探讨HNF1A-AS1、HNF1A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和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HNF1A-AS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22);HNF1A-AS1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分期(P<0.001)、是否原位癌(P=0.013)、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2)、是否远端转移(P<0.001)以及HPV型别相关(P=0.006);HNF1A-AS1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HNF1A-AS1低表达组(χ2=10.33,P=0.002)。HNF1A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44),且HNF1A的相对表达量与HNF1A-AS1表达呈正相关(P<0.001);HNF1A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分期(P=0.002)、是否原位癌(P=0.007)、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5)、是否远端转移(P<0.001)以及HPV型别相关(P=0.003);HNF1A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HNF1A低表达组(χ2=6.10,P=0.013)。结论 HNF1A-AS1、HNF1A促进宫颈癌发生和发展,并与宫颈癌患者生存期相关。
    22  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PD-1、PD-L1表达的影响
    马静,许银梅
    2020, 43(10):2044-204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20
    [摘要](404) [HTML](0) [PDF 1.12 M](818)
    摘要:
    目的 探究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榆林市星元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牙周袋底部缓慢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0.2 g/次,1次/周,边注射边后退。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槽骨吸收、附着丧失(CAL)以及牙周袋深度(PD)、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龈沟出血指数(SBI)、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表面PD-1、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2.9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1.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I、PLI、PD、CAL和牙槽骨吸收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中CRP水平和SBI评分均显著降低,而龈沟液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龈沟液中CRP、IL-10水平和龈沟出血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和CD4+/CD8+均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和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和PD-L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和PD-L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牙周指标,改善牙周组织炎症反应抑制作用,在慢性牙周炎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23  西地那非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杨晓东,沈师羽
    2020, 43(10):2049-205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21
    [摘要](1893) [HTML](0) [PDF 1.06 M](775)
    摘要:
    目的 研究西地那非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治疗的15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5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服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和症状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血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5.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舒张压(d DBP)、日间收缩压(d SBP)、24 h舒张压(24 h DBP)、24 h收缩压(24 h SBP)、夜间舒张压(n DBP)和夜间收缩压(n SBP)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24 h动态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地那非联合比索洛尔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24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崔红莉,马大亮,幸世峰
    2020, 43(10):2053-205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22
    [摘要](953) [HTML](0) [PDF 1.10 M](933)
    摘要:
    目的 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15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粒/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松龄血脉康胶囊,1.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速度和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22%,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及血脂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5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IL-6水平的影响
    张兰,乔国华
    2020, 43(10):2057-206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23
    [摘要](787) [HTML](0) [PDF 1.05 M](914)
    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8年7月选择在洛阳石化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3~0.6 g/次,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负荷量300 mg后改为75 mg/d治疗,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和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和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疗效,抑制IL-6的表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26  利奈唑胺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的效果观察
    贺蓉,张雪,陈文霞,黄继刚,郭焕利,蔺卫龙
    2020, 43(10):2061-206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24
    [摘要](764) [HTML](0) [PDF 1.08 M](643)
    摘要: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的9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500 μg/d,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注射液,10 mg/kg,2次/d,连续给药10 d,当患儿的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利奈唑胺片,10 mg/kg。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免疫球蛋白(Ig)E(T-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发热、肺部湿啰音、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E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IgE无明显改变。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布地奈德对儿童肺炎具有比较确切的治疗效果,能缩短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减轻气道炎症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7  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徐家兵,邵良发
    2020, 43(10):2065-206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25
    [摘要](521) [HTML](0) [PDF 1.10 M](637)
    摘要: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82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20 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1.04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T段缺血情况和心肌酶谱各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7%,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T段缺血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患者ST段缺血情况及心肌酶谱指标,疗效安全显著,对促进心肌缺血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28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雷荣,刘鹏军,潘志军,张媛
    2020, 43(10):2069-207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26
    [摘要](619) [HTML](0) [PDF 1.08 M](892)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谷氨酰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榆林市星元医院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6片/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评分情况,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为(10.13±1.2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73±2.45)d(P<0.05)。两组治疗后的疾病活动指数和腹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较佳,能明显减轻腹痛程度,改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疾病活动指数。
    29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方案治疗重症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张永峰,刘恒,周九鹏,严文
    2020, 43(10):2073-207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27
    [摘要](880) [HTML](0) [PDF 1.05 M](555)
    摘要:
    目的 探讨与评价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方案治疗重症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8年5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诊治的重症结核性腹膜炎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口服异烟肼片0.3 g,利福平胶囊0.45 g;吡嗪酰胺片1.5 g;盐酸乙胺丁醇片0.75 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乳酸左氧氟沙星片,0.4 g/次,1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腔积液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4.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抽腹腔积液次数与腹腔积液吸收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DA与LD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ADA与LD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方案治疗重症结核性腹膜炎能抑制ADA与LDH的释放,缩短抽腹腔积液次数与腹腔积液吸收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30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刘敏,热孜万古力·阿帕尔,郭杰
    2020, 43(10):2077-208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28
    [摘要](1090) [HTML](0) [PDF 1.09 M](1538)
    摘要:
    目的 研究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9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胶丸,初始给药剂量为0.25 μg/d,3次/周,每15天调整1次给药剂量,最高剂量为0.5 μ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整片吞服盐酸西那卡塞片,初始给药剂量为25 mg/d,每15天调整1次给药剂量,最高剂量为75 mg/d。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清学指标和甲状旁腺体积。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钙水平和钙磷乘积明显升高,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体积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情况,明显降低血清BSAP和FGF23水平,且不会使不良反应增加。
    31  环孢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郭杰,刘敏,杨琼琼
    2020, 43(10):2081-208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29
    [摘要](737) [HTML](0) [PDF 1.10 M](861)
    摘要:
    目的 探讨环孢素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儿给予醋酸泼尼松片进行治疗,0.5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d,最长使用8周后逐渐减少使用剂量,减至起始剂量的2/3,隔日晨顿服。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酰胺,使用剂量为8~12 mg/(kg·d),1次/月。观察组患者分次口服环孢素软胶囊,使用剂量3~5 mg/(kg·d),开始用药后7~10 d根据患者血药浓度调整剂量,诱导缓解期血药浓度为72 μg/L,尿蛋白转阴后可减少使用剂量,维持缓解期的血药浓度为40 μg/L。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治疗后,两组CD4+水平明显升高,CD8+、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IL)-4、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免疫指标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降低,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环孢素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肾功能,安全性好,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3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用药分析、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
    郭婷婷,陈灵,熊婉娟,李颖,朱丽
    2020, 43(10):2085-208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30
    [摘要](773) [HTML](0) [PDF 1.01 M](1129)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以期为抗病毒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17日于武汉市第三医院治疗时使用过利巴韦林注射液的32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利巴韦林的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药学监护计划。结果 利巴韦林的使用存在剂量不足、配制浓度过高、疗程较长、联合用药品种过多及特殊人群用药不适宜的问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 利巴韦林在治疗COVID-19的使用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加强药学监护。
    33  2010—2019年福州市长乐区医院抗凝药物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陈崇泽
    2020, 43(10):2090-209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31
    [摘要](640) [HTML](0) [PDF 999.82 K](618)
    摘要:
    目的 分析福州市长乐区医院抗凝药物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与规律,为临床药物警戒及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福州市长乐区医院2010-2019年上报的135例抗凝药物引发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累及系统-器官损害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5例患者中男性83例(61.48%)、女性52例(38.52%),男女比例为1.60:1;60~89岁年龄段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用药后5 d~6 m;主要累及系统-器官损害为血小板,出血和凝血障碍和肝损伤;经暂停给药、剂量下调和对症处理,治愈24例(17.78%),好转91例(67.41%),不详17例(12.59%),未好转3例(2.22%)。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抗凝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在应用抗凝药物时,严密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凝血功能、肝功能等相关指标,以尽量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34  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和免疫功能的系统评价
    雷菊芳,丁月银,王定成,尹欢
    2020, 43(10):2096-210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32
    [摘要](691) [HTML](0) [PDF 1.19 M](626)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为从建库至2020年4月,搜集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后提取数据,采用Jadad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通过RevMan 5.3软件对临床有效率、临床体征改善时间、血气分析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1 1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有效率比对照组高[RR=1.19,95%CI(1.13,1.24),P<0.01];退热时间[MD=-1.45,95%CI(-1.58,-1.32)]、咳嗽咳喘消失时间[MD=-2.06,95%CI(-2.23,-1.89)]、肺部啰音消失时间[MD=-1.85,95%CI(-2.00,-1.69)]和住院时间[MD=-2.37,95%CI(-2.59,-2.16)]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氧气分压(PO2)提高[MD=2.31,95%CI(1.56,2.89)]、二氧化碳分压(PCO2)下降[MD=-1.49,95%CI(-2.01,-0.97)]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提高[MD=1.08,95%CI(0.46,1.7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降钙素原下降[SMD=-1.39,95%CI(-2.48,-0.31)]和C-反应蛋白下降[SMD=-1.85,95%CI(-2.87,-0.84)]均优于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升高[SMD=1.80,95%CI(1.39,2.2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CD3+增加值[MD=2.13,95%CI(1.08,3.19)]、CD4+增加值[MD=3.97,95%CI(2.88,5.06),P<0.01]、CD8+增加值[MD=1.33,95%CI(0.25,2.90),P=0.01]和CD4+/CD8+增加值[MD=0.33,95%CI(0.03,0.63),P=0.0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RR=1.16,95%CI(0.57,2.35),P=0.69]。结论 免疫球蛋白能迅速减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氧含量、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35  丙酸倍氯米松对比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Meta-分析
    赵丹,李艳艳,程红斌,汪丽丽,胡东懿
    2020, 43(10):2104-211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33
    [摘要](1473) [HTML](0) [PDF 1.18 M](976)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丙酸倍氯米松对比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2000年1月-2019年12月,搜集丙酸倍氯米松联用特布他林(试验组)对比布地奈德联用特布他林(对照组)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3篇英文文献和8篇中文文献),1 227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有效率[RR=0.98,95%CI=0.92~1.04]、哮喘缓解率[RR=0.97,95%CI=0.92~1.01]、临床症状评分[SMD=0.09,95%CI=-0.06~0.24]、咳嗽消失时间[SMD=0.02,95%CI=-0.32~0.36]、呼吸困难改善时间[SMD=-0.03,95%CI=-0.29~0.24]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SMD=0.15,95%CI=-0.11~0.41]、住院时间[SMD=0.04,95%CI=-0.09~0.17]、呼气流量峰值[SMD=-0.32,95%CI=-0.85~0.20]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1.41,95%CI=0.74~2.69]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布地奈德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36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定性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李丹,李爱平,李科,刘月涛,秦雪梅
    2020, 43(10):2112-211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34
    [摘要](753) [HTML](0) [PDF 1.15 M](1456)
    摘要:
    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寻找中药化学成分快速识别与定性的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液质联用技术具有分离能力强、检测灵敏度高和专属性强等特点,在中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寻找快速定性中药化学成分的方法,加快中药现代化的步伐,从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和离子淌度质谱3种质谱技术以及诊断离子、分子网络、最佳碰撞能、碰撞截面、定量结构-保留关系模型5种研究方法对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定性分析方面的发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质量控制和中药现代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7  益智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研究进展
    随家宁,李芳婵,郭勇秀,魏博伟,蒋林
    2020, 43(10):2120-212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35
    [摘要](1300) [HTML](0) [PDF 1.08 M](1165)
    摘要:
    益智仁Alpinia oxyphylla具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的功效,主要含有倍半萜类、二苯庚烷类、黄酮类等成分,其中益智酮甲、圆柚酮和7-表-香科酮等具有调节排尿功能,原儿茶酸、白杨素、圆柚酮和杨芽黄素可改善认知能力,益智酮甲、杨芽黄素、白杨素具抗菌、抗肿瘤作用,原儿茶酸、白杨素具有抗氧化应激、改善糖尿病症状。目前益智仁质量评价方法过于简单,选择的指标成分单一、专属性差、且与功效相关性弱,急需结合新的思想和技术,构建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质量标准体系。
    38  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体抑制剂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孔晓华,靳京,杨天明,商倩,徐中琦,李兴伟,刘巍
    2020, 43(10):2127-213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36
    [摘要](871) [HTML](0) [PDF 1.06 M](911)
    摘要: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和2是细胞代谢的关键酶,参与多个生理过程。IDH突变(mIDH)在肿瘤发展中起关键或决定性作用,是胶质瘤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制药企业不断开发针对mIDH的抑制剂,Ivosidenib和Enasidenib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并进一步开展针对胶质瘤的试验;Olutasidenib,Vorasidenib,NOA-16等正在进行Ⅰ/Ⅱ期临床试验;AGI-5198,GSK-321等止步于临床前研究。对这些小分子抑制剂和疫苗的临床前研究成果及临床试验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胶质瘤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39  药物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柴润东,郭虹
    2020, 43(10):2133-213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37
    [摘要](743) [HTML](0) [PDF 994.93 K](700)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代谢紊乱可导致骨密度降低及骨脆性增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疾病本身的炎症环境及免疫异常引起,另一方面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干预也可能加重骨质疏松的发生。RA骨代谢紊乱随着病程进展及炎症反应呈进行性加重,早期可表现有关节软骨破坏及骨端骨质疏松,晚期可累及四肢、腰椎的骨密度降低脆性增加,甚至全身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明确RA骨破坏特点对RA骨代谢紊乱的诊断及针对性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对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RA骨代谢异常及药物干预相关研究进展,首先从骨代谢紊乱的发病率、累及的不同骨组织以及可能发病机制对RA骨代谢紊乱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从缓解RA病情药物、生物制剂以及中医药防治RA骨代谢紊乱作用进行了药物干预现状的总结,以期为RA骨破坏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40  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研究评价平台建设的思考
    杨雪,李建民,赵楠,刘松江
    2020, 43(10):2138-214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38
    [摘要](815) [HTML](0) [PDF 1004.80 K](569)
    摘要:
    2018年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方案(专家论证编写提纲)》中首次要求各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单位建立"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研究评价平台"。从该平台的职能、建设原则、目标、组织形式、工作流程、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结合有关政策法规及文献研究结果以及多年的临床评价工作经验,对如何建设药物和医疗器械研究评价平台,保障平台各项职能有效落实,最大化地发挥平台的作用,整合基地现有科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共享等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以期为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评价科研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41  毒性试验中的脏器质量及系数
    倪家敏,周飞,黄暨生,郭秋平
    2020, 43(10):2143-214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39
    [摘要](1271) [HTML](0) [PDF 993.84 K](1427)
    摘要:
    脏器质量及系数的分析是药物、生物制剂、食品添加剂和医疗器械等毒性试验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能是体现某些受试物毒性的最敏感指标。然而,脏器的选择以及称质量条件、计算方法等均可能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产生影响,以致最终影响对受试物毒性的判断。综合分析影响脏器质量及系数的因素,以期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脏器质量的评价和解释,为毒性试验结果的评价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的参考指标。
    42  犬和猴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终末处置的考虑
    蒋婀娜,郑智勇,胡建廷,贾玉萍,张岱州,陈凯
    2020, 43(10):2147-215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10.040
    [摘要](770) [HTML](0) [PDF 954.58 K](892)
    摘要:
    随着中国药品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指导原则在中国相继转化实施。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阶段,开展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研究,所使用的大动物犬和猴是否在试验结束时必须处死,在充分考虑试验的合规性时,更要从动物福利与伦理,试验的科学性、必要性及利益平衡进行综合评估。在保证试验能够获得预期的信息达到试验目的同时,能够保障动物生存权利。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药物评价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