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40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毒性病理学评价中动物剖检及大体病理学检查原则
    霍桂桃 吕建军 屈哲 林志 杨艳伟 张頔 霍艳 耿兴超 王雪 李波
    2017, 40(10):1365-137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01
    [摘要](1189) [HTML](0) [PDF 921.02 K](2155)
    摘要:
    毒性病理学在药物安全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检查结果可以回答药物造成病理性损伤部位、程度、性质和预后等基本问题。动物解剖及大体病理学检查是毒性病理学评价的重要内容,程序通常包括动物剖检前的准备、安乐死程序、确定和记录所有肉眼观察病变,收集实验方案中列出的所有组织,脏器称质量及组织固定,以便进行后续病理制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上述程序必须以一致的方式进行并且符合标准操作规程(SOPs)。简要介绍了毒性病理学评价中动物剖检及大体病理学检查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以期规范检查程序,为提高我国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水平奠定基础。
    2  组织交叉试验中多路径体系技术难点的探索和研究
    祁德波 王新国 富欣 李旻 邢萌 李欣 李华
    2017, 40(10):1372-137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02
    [摘要](1513) [HTML](0) [PDF 9.00 M](3765)
    摘要:
    组织交叉反应(tissue cross reactivity,TCR)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发过程中临床前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TCR试验的目的是发现单抗药物和靶抗原以外表位结合,为体内试验毒副作用的监控提供参考。按照FDA、EMA和CFDA要求,TCR需在新药临床申请Ⅰ期临床试验前完成。近年随着单克隆抗体研发由鼠源型向全人源化单抗的转变和发展,免疫组织化学在很多技术环节上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的经验和近年来国内外组织交叉反应研究的进展,探讨并总结单抗药物研发中TCR试验中的相多路径体系技术难点的探索和研究经验,期望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TCR试验质量,并增加TCR试验对体内毒理学评价及安全用药的参考价值提供一定的参考。
    3  ICH E14《非抗心律失常药所致QT延长临床评价:问答第3次修订版》介绍
    萧惠来
    2017, 40(10):1378-138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03
    [摘要](1499) [HTML](0) [PDF 1000.38 K](3655)
    摘要:
    为了发现并判断非抗心律失常药所致的QT间期延长,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协调国际会议(ICH)发布了E14《非抗心律失常药致QT/QTc间期延长及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评价指导原则》。2008年ICH发布了该指导原则的问答(E14 Q&As),对一些具体问题做了说明,随后又对问答做了第3次修订,问答数较原版增加了1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7年6月对第3次修订版予以转发。介绍该修订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我国非抗心律失常药临床评价相关方面的研究和监管工作有益。
    4  中药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临床研究技术要点
    李禹言 胡思源 武建婷
    2017, 40(10):1386-138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04
    [摘要](997) [HTML](0) [PDF 915.57 K](1519)
    摘要:
    功能性腹痛是学龄期儿童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在参考国内外最新诊疗方法、专业权威著作、最新学术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本机构多年的临床试验设计与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中药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研究策略、设计与评价的技术要点,以期为治疗该病的中药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5  中药降糖复方水提物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抑制KK-Ay小鼠糖尿病肾病炎症
    洪金妮 黎巍威 张宁 富宏 王学美
    2017, 40(10):1389-139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05
    [摘要](1180) [HTML](0) [PDF 1.52 M](1258)
    摘要:
    目的 应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研究中药降糖复方水提物(WEJTD)对糖尿病及其引起的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KK-Ay小鼠按随机数法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250 mg/kg)组和WEJTD低、中、高剂量(2、4、8 g/kg)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每天ig给药1次,共12周,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给药12周后,将小鼠放入代谢笼,检测摄食、饮水及尿量;内眦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随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肾脏做苏木精-伊红(HE)及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取肾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磷脂酰肌醇激酶-3(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IL-6、ICAM-1、TNF-α等指标。结果 WEJTD显著减少KK-Ay小鼠摄食、饮水和尿量(P<0.05、0.01、0.001);缓解小鼠肾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显著改善糖原沉积(P<0.001);显著降低血清和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CAM-1和TNF-α水平(P<0.05、0.01、0.001);显著上调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0.01、0.001);抑制NF-κB磷酸化水平(P<0.001)。结论 WEJTD显著改善KK-Ay小鼠糖尿病症状、肾脏病理变化,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F-κB磷酸化,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有关。
    6  中药降糖复方水提取物对KK-Ay糖尿病小鼠骨骼肌糖代谢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洪金妮 黎巍威 张宁 富宏 王学美
    2017, 40(10):1397-140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06
    [摘要](904) [HTML](0) [PDF 1.02 M](1409)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降糖复方水提取物(WEJTD)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模型KK-Ay小鼠骨骼肌糖代谢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KK-Ay小鼠按随机数法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MH,250 mg/kg)组和WEJTD低、中、高剂量(2、4、8 g/kg)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每天ig给药1次,共12周,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给药12周后,取小鼠血清,ELISA试剂盒法检测胰岛素水平;Trizol法提取肌肉组织中的RNA,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磷脂酰肌醇激酶-3(PI3K)、蛋白激酶B(Akt)、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糖原合成酶(GS)、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mRNA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WEJTD高、中剂量显著上调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骨骼肌中IRS-1 mRNA水平(P<0.05、0.001);高、中、低剂量均显著下调骨骼肌中GSK-3β mRNA水平,显著上调PI3K、Akt、GLUT-4、GS mRNA水平(P<0.05、0.01、0.001)。结论 中药降糖复方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糖原沉积,刺激骨骼肌中葡萄糖转运。
    7  油酸诱导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优化及小檗碱、黄芩苷、葛根素和甘草苷的体外降糖作用研究
    朱水兰 黎宇 严奉东 涂珺
    2017, 40(10):1402-140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07
    [摘要](1295) [HTML](0) [PDF 1.03 M](1736)
    摘要:
    目的 以油酸诱导脂代谢紊乱建立肝胰岛素抵抗(IR)细胞模型,研究中药单体成分小檗碱、黄芩苷、葛根素和甘草苷的体外降糖作用,为中药降糖组方或成分配伍优化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油酸不同浓度(0.1、0.2、0.5、1.0 mmol/L)及不同作用时间点(24、36、48 h)诱导HepG2细胞,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葡萄糖消耗量,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立模型的油酸最佳诱导浓度及最佳作用时间;蒽酮法和三酰甘油氧化酶法检测IR模型细胞内肝糖原和三酰甘油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形态的变化;观察葡萄糖消耗量检测IR模型的稳定性。采用油酸最佳诱导浓度及最佳作用时间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剂量小檗碱、葛根素、黄芩苷和甘草苷对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糖原含量、三酰甘油及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油酸诱导IR-HepG2细胞模型最佳浓度1 mmol/L,最佳作用时间24 h,此时与对照组比较,HepG2细胞肝糖原含量明显下降(P<0.001),三酰甘油显著上升(P<0.01),模型建立后可至少持续稳定36 h以上。与IR模型组比较,给药干预24 h后,不同浓度小檗碱(5、10、20、50 μmol/L)、黄芩苷(1、5、10、20、50 μmol/L)、葛根素(20、40、80、160 μmol/L)和1 μmol/L甘草苷显著增加葡萄糖消耗量(P<0.05、0.01、0.001)。与IR组比较,不同浓度小檗碱(10、20、50 μmol/L)、黄芩苷(20、50 μmol/L)、葛根素(10、20、80、160 μmol/L)显著提高肝糖原含量(P<0.001);甘草苷升高糖原含量但是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除160 μmol/L葛根素和1 μmol/L黄芩苷显著抑制细胞活力(P<0.05)外,其他组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 1 mmol/L油酸诱导24 h后能够建立稳定IR-HepG2细胞模型,适合作为高脂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的体外肝IR细胞模型。小檗碱、黄芩苷和葛根素显著增加油酸诱导的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和糖原合成,进而改善脂代谢诱发的肝IR。
    8  葛根素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活性发挥促尿糖作用研究
    史永恒 邓颖颖 刘继平 张恩户
    2017, 40(10):1408-141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08
    [摘要](1234) [HTML](0) [PDF 1.33 M](1468)
    摘要:
    目的 研究葛根素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发挥促尿糖、降血糖作用。方法 同源模建获得SGLT2蛋白虚拟结构,以达格列净为阳性药,与葛根素进行分子对接,考察其分子结合强弱;采用能稳定表达人SGLT2(hSGLT2)蛋白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以14C-甲基葡萄糖苷([14C]-AMG)为底物,评价葛根素体外抑制SGLT2的活性;以达格列净为阳性药,采用大鼠体内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尿排泄糖试验(UGE)观察葛根素直接降血糖和促尿糖活性。结果 分子对接得分显示,葛根素是SGLT2的底物,总体作用强度不及达格列净;体外实验显示,葛根素可较强抑制hSGLT2,最大效应为84%左右,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40 μmol/L;OGTT结果显示,葛根素10、30、60和120 mg/kg剂量的抑糖率分别为5.1%、6.5%、16%和22%,呈剂量相关性;在UGE实验中,随着葛根素剂量的增大,尿糖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30、60和120 mg/kg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 葛根素具有抑制hSGLT2、促尿糖降低血糖的药理活性,有可能作为一类新型结构的SGLT2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
    9  川芎嗪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晏妮 李振龙
    2017, 40(10):1414-141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09
    [摘要](663) [HTML](0) [PDF 1.03 M](1034)
    摘要: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HRCECs细胞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模型(25 mmol/L葡萄糖)组和川芎嗪低、中、高浓度(50、100、200 μmol/L)组,培养48 h后,MTT细胞毒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对HRCECs细胞增殖、分裂(M)期比例、上清VEGF浓度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浓度川芎嗪对高糖诱导的HRCECs细胞增殖、分裂(M)期比例、上清VEGF浓度均发挥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且呈浓度相关性。结论 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HRCECs细胞VEGF高表达,阻滞细胞周期,发挥抑制HRCECs细胞增殖的作用。
    10  穿龙薯蓣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孟凡佳 刘彦 罗周良 于丹 都晓伟
    2017, 40(10):1418-142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10
    [摘要](860) [HTML](0) [PDF 4.03 M](956)
    摘要:
    目的 分离纯化穿龙薯蓣内生真菌,并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及分类鉴定。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纯化穿龙薯蓣内生真菌,采用载片培养法、挑片培养法、插片培养法,对照《真菌鉴定手册》和《半知菌纲手册》进行初步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柠檬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itreu、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铜绿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变形杆菌Bacterium termo、肺炎杆菌Bacillus endocarditidis capsulatus、福氏痢疾杆菌Shigella flexneri、乙型副伤寒杆菌Bacterium paratyphosum B作为受试对象,检测内生真菌菌株发酵液以及菌丝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活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从穿龙薯蓣叶片中分离得到52株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将10株产孢子的内生真菌初步鉴定为2个目、3个科、9个属;其中有3株内生真菌的菌丝提取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C37菌为赤霉属Gibberella真菌,C30和C50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结论 穿龙薯蓣叶片中存在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具有开发抑菌生物制剂的潜力。
    11  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体内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罗昱澜 廖曾珍 廖露琴 毛柳珺 李冬雯
    2017, 40(10):1424-142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11
    [摘要](959) [HTML](0) [PDF 1.01 M](1072)
    摘要:
    目的 研究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总生物碱(TARS)的体内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按性别、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等体积蒸馏水),TARS低、中、高剂量(0.15、0.20、0.25 g/kg)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0.2 g/kg)组。采用福尔马林致痛法、热水致小鼠缩尾法,观察TARS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棉球肉芽肿法、蛋清致小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TARS均可显著降低福尔马林致痛小鼠的疼痛强度,减少小鼠舔后足时间;显著延长热水所致的小鼠缩尾时间;显著减少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模型中小鼠肉芽肿质量;对蛋清引起的小鼠足肿胀发挥显著抑制作用;且均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TARS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12  降植烷诱导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研究
    崔闻宇 权茂华 樊宇 贾琦 耿林 张乔
    2017, 40(10):1428-143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12
    [摘要](1602) [HTML](0) [PDF 2.22 M](2095)
    摘要:
    目的 建立降植烷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全面验证。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单次ip降植烷0.5 mL,对照组单次ip生理盐水0.5 mL。注射前及注射后2、3、4、5、6个月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SLE抗体(anti-SLE)、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注射前及注射后每月1次采用目测尿蛋白试纸测定小鼠尿蛋白;6个月处死动物,观察肾脏HE染色及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镜下变化。结果 小鼠ip降植烷2个月后,其自身抗体(anti-dsDNA、anti-SLE)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且6个月内抗体浓度逐渐升高;6个月时,73%模型组小鼠出现++++尿蛋白;肾脏HE切片显示模型组小鼠肾脏出现肾小球肿胀、炎症细胞浸润等典型的肾病理改变,直接免疫荧光染色见模型组小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存在免疫复合物沉积,对照组小鼠肾脏组织未见改变。结论 降植烷成功诱导SLE动物模型。
    13  氧化锌滑石粉洗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适用性研究
    田怀平 杜毅 李超 林志燕 唐跃年
    2017, 40(10):1432-143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13
    [摘要](682) [HTML](0) [PDF 987.74 K](1151)
    摘要:
    目的 建立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的氧化锌滑石粉洗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离心沉淀联合薄膜过滤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对10批次的氧化锌滑石粉洗剂进行微生物计数检查和控制菌检查。计数检查:需氧菌总数使用TSA培养基检查,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使用SDA培养基检查,菌种为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每种菌株分别制备加菌试验组和菌液对照组,每种培养基分别制备供试品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回收率。控制菌检查:应用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设置菌液验证组、供试品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取各组培养物于相应培养基平板上划线,Microflex LT质谱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10批次微生物计数检查的5种菌株的回收率均在0.75~1.16;控制菌检查的菌液验证组均可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供试品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未见菌生长,适用性验证合格。结论 氧化锌滑石粉洗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经验证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
    14  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胃肠型感冒(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刘爽 王振中 陈宁 张建平 张秋 姜丙华 萧伟
    2017, 40(10):1436-144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14
    [摘要](752) [HTML](0) [PDF 1014.42 K](1894)
    摘要:
    目的 评价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胃肠型感冒(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于2013年1月-2013年7月收入组符合胃肠型感冒(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的患者共4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30例和对照组110例,试验组给予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模拟剂,对照组给予藿香正气软胶囊+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模拟剂,治疗时长均为3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50.000%、35.455%(FAS分析)和50.464%、35.780%(PPS分析),总有效率分别为94.848%、76.364%(FAS分析)和96.285%、77.064%(PPS分析),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AS分析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泄泻、恶心呕吐、鼻塞流涕、胸膈满闷和脘腹胀痛的临床痊愈率组间比较和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头痛昏重方面,仅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胃肠型感冒(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疗效较好,且优于藿香正气软胶囊,安全性良好。
    15  法舒地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NO、内皮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毛陇军 李英 强华
    2017, 40(10):1441-144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15
    [摘要](883) [HTML](0) [PDF 1.00 M](1265)
    摘要:
    目的 分析法舒地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NO、内皮素(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9月-2016年9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三尖瓣反流速度、右室流出道内径(RVOT)、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清生化指标(NO、ET-1)的水平。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的PaO2、PaCO2、三尖瓣反流速度、RVOT、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两组的PaO2、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2、三尖瓣反流速度、RVO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PaO2、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三尖瓣反流速度、RVO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O、ET-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两组的血清NO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ET-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法舒地尔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ET-1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有关。
    16  麝香保心丸联合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刘士福 张文勇
    2017, 40(10):1445-144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16
    [摘要](880) [HTML](0) [PDF 995.30 K](1211)
    摘要: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榆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给40例,均予以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异山梨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以及心绞痛疗效、心电图(ECG)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CG疗效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异山梨酯治疗UAP能显著提升疗效,不良反应少。
    17  银杏达莫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
    马仙红 张瑜
    2017, 40(10):1449-145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17
    [摘要](1333) [HTML](0) [PDF 996.75 K](1369)
    摘要: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根据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银杏达莫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0.0%,两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液黏稠度治疗后两组没有明显差异。根据单个药品的花费成本以及治疗有效率,计算成本/效果比,可知银杏达莫注射液的成本/效果比值明显小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银杏达莫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安全性高,但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红细胞压积方面作用较强,成本/效果值较低。
    18  波生坦联合伐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郭琳 李娟
    2017, 40(10):1453-145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18
    [摘要](778) [HTML](0) [PDF 1016.63 K](1287)
    摘要:
    目的 探究波生坦联合伐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1年11月-2015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拔除气管插管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吸氧、利尿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盐酸伐地那非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波生坦,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心脏功能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均大幅下降(P<0.05),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Borg)、心脏功能分级(NYHAFC)评分均大幅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治疗前大幅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波生坦联合伐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19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刘建青 乔晋 王宏
    2017, 40(10):1457-145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19
    [摘要](1002) [HTML](0) [PDF 989.01 K](6945)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商南县医院进行诊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以及瑞舒伐他汀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3组均治疗8周。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的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的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可以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最佳。
    20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的疗效
    闫建军 王高远
    2017, 40(10):1460-146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20
    [摘要](1058) [HTML](0) [PDF 960.56 K](1577)
    摘要: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110例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5 mg/次,晚间服用;观察组(55例)给予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养血清脑颗粒4 g/次,3 次/d;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晚间服用。疗程均为4周。依据两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头痛积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25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有效率90.9%,对照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有效率78.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头痛程度积分和发作频率积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头痛程度积分和发作频率积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头痛程度积分和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DL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4周,两组ADL评分均明显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减轻患者头痛,减少头痛发作频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药具有安全性。
    21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贫血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张靖华 王长安 黑小杰
    2017, 40(10):1464-146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21
    [摘要](839) [HTML](0) [PDF 999.88 K](1354)
    摘要: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贫血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尿毒症贫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与口服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12周。结果 两组治疗期间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尿酸(UA)值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高于治疗前,组内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UA明显低于对照组,C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红细胞(RBC)与血红蛋白(Hb)值分别为(3.38±0.34)×1012/L和(94.55±4.92)g/L,而对照组分别为(2.56±0.38)×1012/L和(73.24±5.39)g/L,都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贫血患者可改善肾功能与贫血状态,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好,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22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
    杨豪
    2017, 40(10):1468-147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22
    [摘要](733) [HTML](0) [PDF 1000.54 K](1230)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对比及对产妇应激反应影响。方法 收集宝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自愿采用分娩镇痛的产妇2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同时同期收取105例不愿采取无痛分娩产妇为对照组,A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麻醉,B组给予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 麻醉前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A和B组VAS评分均降低,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和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评分低于B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评估两组M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min Apgar评分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1 min Apgar评分相比,3组5 min Apgar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对照组血糖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A组和B组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B组高于对照组,A组低于对照组,A组低于B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A组和B组胰岛素/血糖比值低于对照组,麻醉后A组和B组水平高于对照组,A组低于B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分娩镇痛采用罗哌卡因自控输注效果显著,并且可以减轻产妇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23  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上官亚娟 邹余粮 李朝君
    2017, 40(10):1472-147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23
    [摘要](863) [HTML](0) [PDF 1002.34 K](1188)
    摘要: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岐山县医院分娩的高危妊娠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产妇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止血治疗,B组产妇接受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出血情况,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分别给药0.5 h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较给药前显著升高(P<0.05),但是各指标两组产妇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分娩后2 h内和2~24 h,B组出血量显著较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差异不显著。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例数显著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控制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并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4  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孙学明 刘磊 曹君君 郑善翠 唐佳
    2017, 40(10):1477-148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24
    [摘要](987) [HTML](0) [PDF 1001.75 K](1075)
    摘要: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病情活动及功能活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片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脊柱活动度分别为(51.34±11.94)°和(43.14±9.34)°,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0.42±13.98)°和(30.45±12.87)°,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脊柱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腰椎骨密度T值分别为-0.59±0.32和-0.89±0.13,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21±0.11和1.29±0.1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腰椎骨密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很好的应用安全性,能促进腰椎骨密度的恢复,改善脊柱活动度,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25  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王晓茹 周秀岚 马惠红
    2017, 40(10):1481-148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25
    [摘要](815) [HTML](0) [PDF 997.66 K](998)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联合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24 h蛋白尿(24 h uPro)、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尿微球蛋白(β2-MG)等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0.0%(10/50),联合组为5.8%(3/5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一定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6  咪达唑仑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
    曾珠
    2017, 40(10):1485-148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26
    [摘要](651) [HTML](0) [PDF 989.92 K](1158)
    摘要: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西安市儿童医院自2014年1 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儿给予地西泮,研究组34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咪达唑仑,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起效时间和惊厥控制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例数较对照组,但可耐受。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起效快,安全有效,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27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李洁 陈赫军 董维森 孙志毅 种宝贵
    2017, 40(10):1488-149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27
    [摘要](993) [HTML](0) [PDF 1.05 M](1893)
    摘要:
    目的 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剂为对照药,系统评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收集疏血通注射液对比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年限为从建库至2016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评价质量,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2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项RCTs,1 3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总有效率[RR=1.17,95%CI(1.11,1.23),P<0.01],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4.46,95%CI(-6.07,-3.25),P<0.01]和提高生活能力评分[MD=13.98,95%CI(11.30,16.65),P<0.01]均显著优于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均优于银杏叶提取物。
    28  2011-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13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巩颖 顾媛媛 华国栋 吴嘉瑞
    2017, 40(10):1495-149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28
    [摘要](1033) [HTML](0) [PDF 954.21 K](1170)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掌握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该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发生于2011年6月-2016年5月的中药注射剂ADR,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8种中药注射剂导致135例ADR,其中男性50例、女性85例;主要为清热解毒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存在与中药注射剂、抗生素、生物制品等药物联用,超剂量使用和配液不当等不合理用药;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多;所有ADR患者均痊愈。结论 审慎合理用药,规范临床使用操作,开展临床再评价工作,是降低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安全合理用药的关键。
    29  中药专利申请中毒性药材的安全性问题
    李慧 张倩
    2017, 40(10):1500-150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29
    [摘要](452) [HTML](0) [PDF 919.42 K](1164)
    摘要:
    专利信息往往受到公众所关注,当中药发明专利申请中含有毒性药物时,其应用可能危害公众健康。梳理了中药毒性药物的主要品种,结合具体的复审案例分析了毒性药物的审查思路,从专利这个层面为食品、药品的安全把关,将所授权的专利可能引起的风险控制到最小的程度,使中药专利信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0  雷公藤多苷肝毒性发生机制及减毒相关研究进展
    罗岚 江振洲 张陆勇
    2017, 40(10):1504-150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30
    [摘要](1015) [HTML](0) [PDF 1002.65 K](3089)
    摘要:
    雷公藤多苷是一种从植物雷公藤中提取出的有效组分,具有免疫抑制、抗炎等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肾病综合征等。在雷公藤多苷众多不良反应中,其肝脏相关不良反应尤为显著。针对雷公藤多苷的肝毒性作用,总结近十年对雷公藤多苷肝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毒性物质基础进行了分析,对相应的配伍减毒药物以及其保护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为雷公藤多苷的临床合理使用及配伍减毒提供文献和理论依据。
    31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明发 沈雅琴
    2017, 40(10):1510-151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31
    [摘要](901) [HTML](0) [PDF 1019.27 K](1663)
    摘要: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能对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非酶糖基化终产物、高糖、H2O2、脂多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其血管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也能对抗血清、ox-LDL、高糖、瘦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产生血管保护作用和改善血管功能;减轻糖尿病大鼠的血管损伤,减轻球囊导管损伤引起的血管狭窄,抑制静脉桥移植后的血管壁炎症反应和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并防止血管狭窄,以及防止多种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的血管狭窄;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增殖作用,也有对抗伤害因子抑制增殖或促进增殖的双向作用,因此对血管生成也有双向调控作用,能抑制角膜、糖尿病动物视网膜及肿瘤组织内的血管新生;还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对正常的和多种高血压动物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32  立博昔利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类抗癌新药
    王艳梅 薛春苗 于晓维 曹俊岭
    2017, 40(10):1520-152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10.032
    [摘要](958) [HTML](0) [PDF 1002.96 K](1108)
    摘要:
    立博昔利布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由G1期向S期转换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目的。立博昔利布和来曲唑联用已于2017年3月13日在美国获批,作为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阴性的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晚期和转移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来曲唑联用较单独使用来曲唑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恶化生存期。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是耐受性较好。介绍该药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观察和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药物评价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