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33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西药中药化研究进展
    2010, 33(2):81-84.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666) [HTML](0) [PDF 870.26 K](3882)
    摘要:
    西药中药化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来研究指导西药的临床应用。西药中药化研究既能够丰富和深化中医药学内容,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学现代化的研究进程。本文对西药中药化的研究情况及进展进行了归纳整理。
    2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阐述甘草酸协同麻黄碱的分子作用机制
    2010, 33(2):85-90.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469) [HTML](0) [PDF 3.50 M](2606)
    摘要: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探索甘草酸协同麻黄碱对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NF-α诱导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再分别用麻黄碱、麻黄碱联合甘草酸进行干预。提取细胞的mRNA,反转录后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经扫描分析筛选表达差异的基因。 结果:共筛选出显著表达差异基因53种,其中33 种基因表达水平上调,20 种基因表达下调,经Gene Go 软件分析这些基因在不同生物途径中存在协同作用。结论:甘草酸在G 蛋白偶联受体途径、细胞周期与凋亡以及离子通道等不同途径协同麻黄碱发挥作用。
    3  丹参酮ⅡA对阿霉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
    2010, 33(2):91-94.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242) [HTML](0) [PDF 1.44 M](2784)
    摘要: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阿霉素诱导2种肿瘤细胞(K562和Bel-7402细胞)死亡作用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从形态学上反映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丹参酮ⅡA本身对2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促凋亡的作用,不会干扰阿霉素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作用,甚至对其对K56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有协同效果。结论:丹参酮ⅡA对阿霉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有协同作用,但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选择性。
    4  五加苷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2010, 33(2):95-97.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103) [HTML](0) [PDF 878.52 K](2607)
    摘要:
    目的:研究五加苷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防治及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方法:对局灶性脑梗死的防治,采用栓线法造模,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并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影响的研究,依据Zea-Longa栓线法造模,治疗组以五加苷i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五加苷,Swanson法测定脑梗死灶体积,并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经五加苷治疗的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的脑含水量降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有明显改善;经五加苷治疗的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灶体积显著降低。结论:五加苷对脑梗死大鼠有明显脑保护作用。
    5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2010, 33(2):98-102.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159) [HTML](0) [PDF 965.82 K](2980)
    摘要: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梗死大鼠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评价和研究。方法:使用冠脉结扎法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并提取给药组和模型组大鼠心肌缺血区组织的总RNA,用大鼠全基因组芯片分析其基因组表达谱变化。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表达量发生变化的基因(Ratio>2或<0.5)有49条,其中表达下调的有39条,主要有Ppp3r1、Rhoa和Nppa,表达上调的有10条,包括H2-T24、RT1-CE15、Ptprb和Hcst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调节Wnt信号通路等多个基因和信号途径来减小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缺血区的心肌损伤。
    6  清肺消炎丸对豚鼠的镇咳平喘作用研究
    2010, 33(2):103-105.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442) [HTML](0) [PDF 905.83 K](2582)
    摘要:
    目的:研究清肺消炎丸对豚鼠的镇咳平喘作用。方法:采用枸橼酸诱发豚鼠咳嗽模型,记录引咳后3 min内的咳嗽次数,观察清肺消炎丸的镇咳作用。采用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实验和组胺引喘的活体动物实验对清肺消炎丸的平喘作用进行评价。离体实验中测定药物对乙酰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的收缩曲线,计算收缩百分率;整体动物实验中测定给药后豚鼠的延喘时间用来表征药物平喘作用的强弱。结果:清肺消炎丸能有效减少豚鼠的咳嗽次数,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对豚鼠离体气管收缩的抑制效果较好;对组胺致喘豚鼠的哮喘潜伏期有明显的延长作用。结论:清肺消炎丸具有良好的镇咳、平喘药理活性,为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7  清咽滴丸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0, 33(2):106-109.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196) [HTML](0) [PDF 907.26 K](3033)
    摘要:
    目的:冰片和薄荷脑是清咽滴丸中主要挥发性有效成分。本研究拟建立大鼠ig清咽滴丸后血浆中龙脑和薄荷脑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阐明清咽滴丸中龙脑、薄荷脑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采用内标法并经液-液萃取处理,同时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龙脑和薄荷脑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本法可同时测定龙脑、薄荷脑的大鼠血浆浓度,并采用DAS(Version 1.0)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龙脑和薄荷脑均符合开放性一室模型。龙脑在2.5~50.0 ng/μL(r=0.996 3),薄荷脑在8.7~62.2 ng/μL(r=0.999 4)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定量限分别为2.4、5.0 ng/μL。结论:建立了灵敏、简便、准确的气相色谱法,该方法适用于清咽滴丸中冰片和薄荷脑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为清咽滴丸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8  胃肠安丸化学成分分析
    2010, 33(2):116-120.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260) [HTML](0) [PDF 2.01 M](2732)
    摘要:
    目的:分析胃肠安丸方中的泻下成分与止泻成分,并对具有泻下作用的大黄蒽醌进行定量测定。方法:利用LC-MS对胃肠安丸复方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色谱柱: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5%醋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总质量分数在1.03 mg/g以上,平均回收率为100.38%,所得结果的RSD值均小于2%。结论:LC-MS分析确定了胃肠安丸中的12个成分,其中既有止泻作用成分又有泻下作用成分,对其中具有明显泻下作用的蒽醌类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为探讨胃肠安丸的作用物质基础提供数据支持。
    9  红缘拟层孔菌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研究
    2010, 33(2):121-124.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343) [HTML](0) [PDF 870.19 K](3715)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组成成分对红缘拟层孔菌菌丝产量和多糖量的影响,优选出的红缘拟层孔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多糖的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液体培养基中最佳碳源、氮源及维生素B1的用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红缘拟层孔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的最佳组合。结果:优选出的红缘拟层孔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g/100 mL):大米粉5,酵母粉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5,维生素B10.04。结论:优选出红缘拟层孔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今后大规模液体发酵研究奠定了基础。
    10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
    2010, 33(2):125-128.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355) [HTML](0) [PDF 888.65 K](3334)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白芍及其炮制品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 ℃。结果:芍药苷的量:生品>酒制品>醋炒品>麸炒品>清炒品>土炒品>酒麸制品;芍药内酯苷的量:土炒品>麸炒品>酒制品>醋炒品>清炒品>酒麸制品>生品。结论: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的量均有所下降,而芍药内酯苷的量均有所升高。
    11  铁箍散化学成分的研究
    2010, 33(2):129-131.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119) [HTML](0) [PDF 869.70 K](3727)
    摘要:
    目的:研究土家族药用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var. sinensis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铁箍散中分离鉴定了2个倍半萜(化合物1、2)和4个木脂素(化合物3~6),分别为泽泻醇(alismol,1)、匙叶桉油烯醇(ent-spathulenol,2)、五味子酯I(schisantherin I,3)、五味子酯F(schisantherin F,4)、propinquanin A(5)、propinquanin D(6)。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2  蜘蛛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2010, 33(2):132-134.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584) [HTML](0) [PDF 894.67 K](2854)
    摘要:
    目的:研究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色谱手段(Silica gel、ODS、HPLC)对蜘蛛香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含氯元素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别为rupesin B(1)、chlorovaltrate(2)、volvaltrates B(3)、1,5-dihydroxy-3, 8-epoxyvalechlorine A(4)。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植物蜘蛛香中分离得到。
    13  活血化瘀类中药逆转多药耐药作用的研究概况
    2010, 33(2):135-138.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227) [HTML](0) [PDF 908.64 K](3154)
    摘要:
    肿瘤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草药以其多成分,多作用机制的优势在我国肿瘤临床治疗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是常用的一类药物,目前已经发现该类中药对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具有逆转作用。现就MDR的发生机制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逆转MDR的研究作一综述。
    14  抗癌方剂实验研究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
    2010, 33(2):139-143.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061) [HTML](0) [PDF 874.38 K](3067)
    摘要:
    介绍近2年来抗癌方剂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涤痰化瘀汤、加味四逆泻心汤、四君子汤、仙鱼汤、健脾理气方、益气解毒方、抑肺饮、消积饮、胃宁颗粒、昆参颗粒、润肺散结胶囊、灵芪胶囊、反左金丸、肺一丸、星半通膈散、二鳖散、平瘤合剂、肺抑瘤合剂、连黛片、清毒栓等36个方剂对肿瘤相关基因p53、p16、p21、Rb、PTEN、c-myc、c-jun、c-erbB、Bcl-2、Bax、hTERT、VEGF、endostatin、cadherins、MMPs、COX-2、IGF-Ⅱ、bFGF、GFAP表达的影响。
    15  冬凌草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010, 33(2):144-147.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693) [HTML](0) [PDF 890.25 K](4157)
    摘要:
    早在20世纪70年代,冬凌草良好的抗癌活性就引起了人们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冬凌草中含有萜类、生物碱、甾体、黄酮、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单糖等成分,并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免疫增强、抗氧化、抗突变、降压等药理作用。本文对冬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该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16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2010, 33(2):149-152.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980) [HTML](0) [PDF 897.37 K](8352)
    摘要:
    多糖是由单糖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具有促进免疫调节、抑制肿瘤及降低血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此外,由于多糖本身在质量标准、表征鉴定等方面有自身研究难度和特殊性,有待于深入研究。对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发展予以综述。
    17  链霉菌属微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
    2010, 33(2):153-158.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2304) [HTML](0) [PDF 1.01 M](4062)
    摘要:
    链霉菌属微生物可合成结构多样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如抗微生物、抗肿瘤、酶抑制等。本文就近年来从链霉菌属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进行综述。
    18  胃肠安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作用分析
    2010, 33(2):159-162.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2.[sequence]
    [摘要](1605) [HTML](0) [PDF 849.15 K](2599)
    摘要:
    胃肠安丸是一种复方中药制剂,常用以治疗腹泻,可有效消除腹痛、腹泻、腹胀、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一系列胃肠不适的症状,西医称之为肠易激综合征(IBS)。胃肠安丸在发挥止泻作用的同时能够帮助机体恢复胃肠动力、调整胃肠运动节律、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治疗胃肠功能性障碍。该药组方合理,配伍精当,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症特点深入分析了胃肠安丸在治疗腹泻病症中的配伍特点以及止泻作用机制,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药物评价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