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消耗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咳嗽、咯血、盗汗和身体消瘦等为主要表现[1]。WHO统计全球每年肺结核新发患者有800~1 000万,其中有300万人死于肺结核,而我国肺结核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0%以上[2]。尤其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的不断增加,使得结核杆菌耐药性也逐渐增强,研究显示全球约有5千万人感染耐多药结核杆菌[3],造成常规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效果的不理想,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莫西沙星可阻断细菌DNA复制,并且不易发生耐药,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起到增效作用,是目前治疗肺结核的一个重要药物[4]。抗痨丸具有活血止血、散瘀生新、祛痰止咳等作用[5]。本研究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抗痨丸联合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6]。其中男47例,女49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4.53±6.51)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病程(3.33±1.29)年。
排除标准:(1)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伴有严重精神障碍及不配合治疗者;(4)伴有呼吸衰竭、心肺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者;(5)对研究药物过敏者;(6)未签署知情协议书者。
1.2 药物盐酸莫西沙星片由Bayer Pharma AG生产,规格0.4 g/片,产品批号150211;抗痨丸由广东国医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g/丸,产品批号150203。
1.3 分组及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4.51±6.43)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3.28±1.27)年。治疗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4.47±6.45)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病程(3.25±1.24)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给予肺结核标准方案2HRZE/4HR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抗痨丸,1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4 疗效评价[7]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痰结核杆菌转阴,X线显示病灶全部吸收、空洞闭合;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显著减轻,痰结核杆菌转阴,X线显示病灶吸收良好;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有所减轻,痰结核杆菌阴性或复阳,X线没有明显改变;无效:上述指标都没有改善。
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5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痰结核杆菌转阴率进行比较;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ABC-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水平。
1.6 不良反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皮疹、肝功能损害以及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有效率及痰结核杆菌转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1.25%;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7.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
2.2 两组痰菌转阴率比较
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转阴39例,转阴率为81.25%;治疗组转阴47例,转阴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n the rate of sputum negative between two groups |
2.3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10、TNF-α及PC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
表 3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x±s,n =48) Table 3 Comparison on ser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x±s,n = 48 )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3 讨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WHO统计全球每年肺结核新发患者有800~1000万,其有300万人死于肺结核,而我国肺结核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0%以上[2]。
莫西沙星为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阴性、革兰阳性等多种病原菌均有效,其可阻断细菌DNA复制,并且不易发生耐药,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起到增效作用,并具有吸收快、持续时间长、血药浓度高等优点,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为目前治疗肺结核的重要药物[4]。在中医上肺结核属于“虚劳”、“痨瘵”范畴,其治疗原则为“杀其虫,以绝其根本,补其虚,以复其真元”[8]。抗痨丸是由矮地茶、百部、桑白皮、穿破石、五指毛桃、白及等成分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止血、散瘀生新、祛痰止咳等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加快肺结核症状的改善及空洞的吸收[5, 9]。因此,本研究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抗痨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血清细胞子在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CRP为急性时相蛋白,是反映机体炎症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10]。IL-10为抗炎因子,具有下调炎症反应,拮抗炎性介质等作用[11]。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产生的促炎症因子,可促进炎性细胞聚集和活化,加重炎症反应,进而加重肺组织损害[12]。PCT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标记物,对感染性疾病诊断及程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0]。
本研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9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痰菌转阴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10、TNF-α及PC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著(P<0.05)。说明,抗痨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抗痨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
中国结核病防治协会. 中国结核病防治指南(2008版)[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8:155-165.
(![]() |
[2] |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 中国防痨杂志, 2012, 34(8) : 485–508.
(![]() |
[3] |
张晓奇, 魏延辉, 胡丽.
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特性与临床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22) : 394.
(![]() |
[4] |
谢建新, 赖映君, 邹国强.
抗痨丸联合化疗治疗80例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15(16) : 101–202.
(![]() |
[5] |
肖和平.
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81-198.
(![]() |
[6] |
唐神结, 高文.
临床结核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1-709.
(![]() |
[7]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4-5.
(![]() |
[8] |
林小田.
肺结核中西诊断治疗学[M].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4: 109-110.
(![]() |
[9] |
汤逸飞, 阮川芬, 应晨, 等.
白及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4, 45(19) : 2964–2872.
(![]() |
[10] |
左蕾, 李超, 夏宇.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肺结核治疗中的意义[J]. 新疆医学, 2013, 43(4) : 12–13.
(![]() |
[11] |
Niu W Y, Wany Y G, Lim M Y, et al.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IL-10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and tuberculosis[J].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3, 17(24) : 3329–3333.
(![]() |
[12] |
赵英杰.
肺结核患者血液中VEGF、TNF-α、IL-6的表达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23(17) : 3388–3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