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结膜炎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主要表现为患眼涩痛、红赤、畏光流泪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该病在青少年人群中具有较强的传染力,极易在社区、学校等密集的场所引发流行,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对身体健康和和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2]。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可用于病毒性结膜炎的治疗,但疗效欠佳[3]。一清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抗炎、镇痛、抑菌等作用[4]。本研究旨在探讨一清胶囊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83例病毒性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且均为双眼发病。其中男52例,女31例;年龄10~63岁,平均年龄(38.71±4.32)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1.83±0.51)d。
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结膜炎诊断标准[5];对本次研究药物不存在禁忌症;病程<3 d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因水痘、麻疹等引发的结膜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
1.2 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由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600万U/支,产品批号20140113;一清胶囊由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5 g/粒,产品批号140302。
1.3 分组及给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治疗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38.13±4.02)岁,平均病程(1.89±0.56)d。治疗组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42±3.91)岁,平均病程(1.92±0.61)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300万U/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一清胶囊,1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4 疗效评价标准[6]治愈:患者自觉症状全部消失,结膜水肿、充血消失,结膜囊内没有分泌物,结膜滤泡消失;有效: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结膜水肿、充血症状减缓,结膜滤泡存在;无效:治疗10 d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没有显著缓解。
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
1.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畏光流泪消失时间和平均治愈时间。
1.6 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经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均以率的形式表示,经χ2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治愈31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24%;治疗组治愈38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ies between two groups |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及平均治愈时间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畏光流泪消失时间及平均治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和平均治愈时间比较(x±s) Table 2 Comparison on the disappearing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x±s) |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发热2例,注射部位出现红斑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治疗组患者出现发热1例,注射部位出现红斑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病毒性结膜炎是因病毒感染而引发的急性传染性眼部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快及发病率高等特点,多在夏季及秋季流行。病毒性结膜炎的传染途径为接触性传染,虽然对患者不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但该病传染性较强,所波及的范围较广,同时可能会发生呼吸道感染症状等,进而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存在部分患者的病程较长,增加传染的危险性,因此如何及时有效的治疗,缩短病程,减少本病的蔓延是治疗病毒性结膜炎的关键[7]。目前西医对病毒性结膜炎的治疗主要为支持治疗,以抑制病毒及局部给予抗病毒眼药水治疗为主。但是,目前常用的抗病毒眼药水疗效不确切,并且长期使用极易发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甚至会降低患者视力,留下后遗症。
干扰素能够诱导机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8]。一清胶囊是由黄连、大黄和黄芩3种药材组成[9],具有抗炎、退热、抗病毒、抑菌、镇痛等功效[10-11]。与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相比,中药具备对多靶点进行调节的特点,不仅能够抗病毒,还具备抗炎、退热等作用,使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比单纯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更佳[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24%,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畏光流泪消失时间和平均治愈时间均显著缩短,提示在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一清胶囊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清胶囊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有效的发挥抗病毒作用有关。在安全性分析中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均在相应处理后缓解,对治疗未产生影响,提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一清胶囊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结膜炎疗效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1] |
刘亚男, 于爱忠, 张涛,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 2013, 35(5) : 736, 740.
(![]() |
[2] |
钱梅, 皇甫建新.
利巴韦林联合一清胶囊治疗56例病毒性结膜炎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12) : 643.
(![]() |
[3] |
冯盼盼, 卢雪梅, 金小宝, 等.
干扰素的药理研究进展[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4, 30(6) : 780–783.
(![]() |
[4] |
薛志平, 刘杰, 康文艺.
一清胶囊临床应用概况[J]. 中成药, 2015, 35(3) : 604–606.
(![]() |
[5] |
惠延年.
眼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71-77.
(![]() |
[6] |
葛坚.
眼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59-161.
(![]() |
[7] |
彭媛, 贾洪亮.
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6) : 1026–1027.
(![]() |
[8] |
王延东, 林月娇, 唐细兰.
无环鸟苷、环胞苷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J]. 广州医药, 2004, 35(1) : 26–27.
(![]() |
[9] |
中国药典[S].一部. 2015:426.
http://wiki.cnki.com.cn/HotWord/580782.htm (![]() |
[10] |
丁红, 阎博华, 田理, 等.
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38(8) : 1486–1490.
(![]() |
[11] |
柳兵, 王仑, 丁小珍.
一清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5A) : 72–73.
(![]() |
[12] |
王健, 李长生, 黄玉琴, 等.
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结膜炎43例[J]. 陕西中医, 2015, 36(9) : 1192–1193.
(![]() |
[13] |
金忠平, 沈丽珍.
一清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单疱性角膜炎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 2002, 9(10) : 9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