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精神心理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临床上以入睡困难、整夜不眠、坐卧不安、情绪低落等为主要表现,其发病机制仍尚未明确[1]。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抑郁症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中医认为抑郁症属于郁病、癫病范畴。研究表明[2],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酸(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的降低与抑郁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相关性。氟西汀通过高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延长5-HT作用时间,增加了5-HT的浓度,产生抗抑郁作用[3]。利培酮是苯并异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西安市长安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忧郁症诊断标准[7]。其中男43例,女41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3.72±2.43)岁;病程1~46个月,平均病程(8.69±1.51)个月。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躯体疾病者;伴有严重自杀倾向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对药物及酒精有依赖性者;伴有癫痫、青光眼等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未签署知情协议者。
1.2 药物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由Patheon France生产,规格20 mg/片,产品批号150423;利培酮片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 mg/片,产品批号150315;百乐眠胶囊由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7 g/粒,产品批号150315。
1.3 分组及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3.66±2.37)岁;病程2~46个月,平均病程(8.65±1.48)个月。治疗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3.64±2.35)岁;病程1~46个月,平均病程(8.63±1.4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进行合理饮食调理。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20 mg/次,1次/d;同时口服利培酮片,2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口服百乐眠胶囊,4粒/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 疗效评价[8]痊愈:HAMD减分率≥80%;显著好转:50%≤HAMD减分率<80%;好转:30%<HAMD减分率<50%;无效:HAMD减分率≤30%。
![]() |
对两组HAMD评分进行比较,共有14个项目,其中8分≤轻度抑郁≤10分,11分≤中度抑郁≤14分,大于14分为重度抑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9],WHOQOL-BREF包含生理领域7题、心理领域6题、社会关系领域3题、环境领域8题以及两个独立的有关总体健康和总体生存质量的问题,总共26个问题,每个问题按程度由轻到重计1~5分。
1.6 不良反应对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嗜睡、口干、恶心、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1.7 统计学分析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痊愈10例,显著好转13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80.95%;治疗组痊愈15例,显著好转20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5.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
2.2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治疗1、2、4周,两组HAMD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4周,治疗组的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x±s, n=42) Table 2 Comparison on HAMD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x±s, n=42) |
2.3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WHOQOL-BREF评分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
表 3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x±s, n=42) Table 3 Comparison on WHOQOL-BREF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x±s, n=42) |
2.4 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嗜睡、口干、恶心、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在中医上属于郁病、癫病范畴,且近年来中医治疗抑郁症受到广泛的重视。研究表明,5-HT和NE的浓度与忧郁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HT再吸收抑制剂,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良好,且进食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吸收后与血浆蛋白大量结合,分布广泛,服药数周后达到稳态血浆浓度。氟西汀通过抑制神经突触细胞对5-HT的再吸收以增加细胞外可以和突触后受体结合的5-HT水平,而对α-肾上腺素能、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能、多巴胺能等其他受体则几乎没有结合力[3]。利培酮为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具有选择性单胺能拮抗特性,与5-羟色胺能的5-HT2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也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并且以较低的亲和力与H1-组胺能受体和α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而不与胆碱能受体结合,为较强的D2拮抗剂,同时对中枢系统5-HT和多巴胺的拮抗作用可以减少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发生,并将其治疗作用扩展到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4]。百乐眠胶囊是由百合、丹参、合欢花、五味子、刺五加(生)、灯心草、远志、麦冬、首乌藤、酸枣仁、地黄(生)、茯苓、珍珠母及玄参等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功效[6]。本研究对抑郁症患者采用百乐眠胶囊联合氟西汀和利培酮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研究中,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2、4周,治疗组的HAMD评分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百乐眠胶囊联合氟西汀和利培酮治疗抑郁症具有确切的效果。
综上所述,百乐眠胶囊联合氟西汀和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忧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
沈渔邨.
精神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 451 -453.
(![]() |
[2] |
赫伟.
精神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 137 .
(![]() |
[3] |
邱书萍.
氟西汀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现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07, 6 (10) : 131.
(![]() |
[4] |
张凤林.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索乐(利培酮片)[J]. 中南药学 , 2006, 4 (3) : 237–239.
(![]() |
[5] |
曾莉.
齐拉西酮、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首发及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价[J]. 药物评价研究 , 2012, 35 (5) : 369–371.
(![]() |
[6] |
邹建东, 贾云, 李如英, 等.
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症肝郁阴虚证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 , 2014, 9 (4) : 460–462.
(![]() |
[7]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 87 -89.
(![]() |
[8] |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 163 -167.
(![]() |
[9] |
Berlim M T, Pavanello D P, Caldieraro M A K,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WHOQOL BREF in a sample of Brazilian out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J]. Qual Life Res , 2005, 14 (2) : 561–564.
DOI:10.1007/s11136-004-4694-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