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科, 陕西 宝鸡 721000
2. Department of Blood Purification, Baoji No. 2 People's Hospital, Baoji 721000, China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肾实质损害,肾脏明显萎缩难以维持基本功能的综合征,并伴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全身系统受累[1]。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征,且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目前,肾移植手术和血液透析疗法虽然具有较好疗效,但其治疗费用昂贵难以在临床上普及,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所以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2]。复方α-酮酸片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蛋白质代谢,还可促进机体内含氮代谢物的代谢,减轻氮质血症,改善代谢性酸中毒,并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利于糖代谢的改善;可使酯酶活性增高,利于脂代谢的改善,同时具有降低血磷水平,改善低血钙,减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肾功能恶化,降低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和炎性反应的作用[3]。金水宝胶囊可直接参与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代谢过程,减轻肾小管细胞溶酶体毒性损伤,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利于肾小管上皮细胞DNA和RNA的合成,具有抗肾衰竭的作用[4]。本研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金水宝胶囊联合复方α-酮酸片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9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5]。其中男101例,女95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1.45±2.68)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21±1.27)年。
排除标准: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已进行透析或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伴有感染、高钾血症或水电解质紊乱者;伴有精神障碍及不配合治疗者;未签署知情协议书者。
1.2 药物复方α-酮酸片由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0.63 g/片,产品批号120215、140809;金水宝胶囊由江西济民可信金水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3 g/片,产品批号120218、140915。
1.3 分组及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8例。其中对照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1.41±2.65)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4.18±1.25)年。治疗组男50例,女48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1.36±2.63)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15±1.2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控制血糖、血压,给予低蛋白饮食,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α-酮酸片,4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金水宝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4 疗效评价[6]显效:相关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增加≥30%,或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降低≥30%。有效:相关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Ccr增加≥20%,或Scr、BUN降低≥20%,但易反复。无效:相关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Scr、BUN也没有改善,甚至升高,或改用肾脏替代治疗。
![]() |
采用苦味酸速率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Scr水平,采用酶速率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RI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Ⅳ型胶原蛋白(Ⅳ-C)水平。
1.6 不良反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皮疹、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7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连续变量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显效40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83.67%;治疗组显效53例,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94.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ies between two groups |
2.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而Ccr水平则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患者肾功能比较(x±s, n=98) Table 2 Comparison on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x±s, n=98) |
2.3 两组患者尿TGF-β1和Ⅳ-C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TGF-β1和Ⅳ-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
表 3 两组患者尿TGF-β1、Ⅳ-C水平比较(x±s) Table 3 Comparison on TGF-β1 and Ⅳ-C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x±s) |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皮疹、腹泻、恶心呕吐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3 讨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损害,以代谢产物潴留、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全身系统受累为主的综合征[1]。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征,且发病率逐年增高。肾移植手术和血液透析疗法费用昂贵,难以在临床上普及,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
复方α-酮酸片是一种含有必需氨基酸和酮基类似物的复合制剂,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蛋白质代谢,还可促进机体内含氮代谢物的代谢,具有改善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胰岛素抵抗、糖代谢、酯酶活性、脂代谢、血磷水平、低血钙、甲状旁腺功能、蛋白尿和肾功能等的作用。此外,复方α-酮酸片还可以降低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和炎性反应[3]。中医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脾肾虚损致湿、瘀、毒等发生而起病[7]。金水宝胶囊的主要组份是发酵虫草菌粉,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直接参与机体SOD等代谢过程,具有抗肾衰竭的作用。此外,金水宝胶囊还可以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Scr、BUN水平,并提高Ccr,可改善机体造血和免疫功能[4]。本研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金水宝胶囊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肾间质纤维化是肾脏疾病终末期的共同途径和病理学基础,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相互作用致使细胞外基质异常聚积,引起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受压,肾小球缺血性损伤、肾小管萎缩,最终引起肾功能丧失[8]。其中TGF-β1是最重要的一个,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加,如Ⅰ、Ⅲ、Ⅳ型胶原以非胶原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合成,并可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酶活性,阻止细胞外基质降解,还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纤维细胞转化,增加细胞外基质受体,进而使细胞外基质与细胞间相互作用增加[9]。Ⅳ-C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其合成增加可直接引起细胞外基质聚集[10]。
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尿TGF-β1和Ⅳ-C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Ccr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说明金水宝胶囊联合复方α-酮酸片可明显延缓肾功能恶化。此外,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67%和94.90%。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金水宝胶囊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金水宝胶囊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并可降低尿TGF-β1和Ⅳ-C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
郑平东.
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与临证辨治[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 22 (2) : 1–3.
(![]() |
[2] |
简宇, 马进.
慢性肾衰竭中西治疗疗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4, 18 (11) : 198–201.
(![]() |
[3] |
刘益民.
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 , 2013, 19 (3) : 355–358.
(![]() |
[4] |
李兴高, 陈奇, 黄梦雨, 等.
金水宝胶囊药理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12 (3) : 143–144.
(![]() |
[5] |
陆再英, 钟南山.
内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 549 -550.
(![]() |
[6] |
叶任高, 陈裕盛, 方敬爱.
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03, 4 (6) : 355–357.
(![]() |
[7] |
李晓玥, 孙伟.
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11, 12 (3) : 274–275.
(![]() |
[8] |
朱辟疆.
肾脏纤维化与抗纤维化治疗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04, 5 (2) : 114–117.
(![]() |
[9] |
周仁芳, 曾爱平, 李云生, 等.
尿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细胞外基质在慢性肾小球肾病中的变化[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07, 8 (12) : 711–713.
(![]() |
[10] |
车丽双, 黄荣桂.
TGF-β1与CT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J]. 医学综述 , 2013, 19 (4) : 624–6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