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上海 200062
2.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Shanghai Putuo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Shanghai 200062, China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在胰岛素抵抗(IR)的基础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受到损害所致。研究发现[1],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炎症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也参与其中,使得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受损,进而发生IR。因此,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改善IR及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极为重要。罗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及减轻IR等作用[2]。天麦消渴片是由吡考啉酸铬、麦冬、天花粉和五味子等制成的中药制剂,有滋阴、清热、生津等作用[3]。本研究采用天麦消渴片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符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2.42±6.35)岁。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实验药物过敏者;近期有严重的2型糖尿病并发症者;伴有急慢性感染或免疫疾病者;未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药物天麦消渴片由河北富格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2 g/片,产品批号140112;罗格列酮钠片由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4 mg/片,产品批号D1420075513。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2.32±6.22)岁。治疗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2.35±6.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入选患者均控制饮食,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口服罗格列酮钠片,1片/次,1次/d,并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药量,最大剂量为2片/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天麦消渴片,2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5]显效: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血糖水平完全或基本恢复正常,空腹全血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8.3 mmol/L;有效:相关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血糖较治疗前改善,FBG≤8.3 mmol/L,2 h PG≤10.0 mmol/L为有效;无效:临床症状及血糖没有明显改变或病情进一步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5 观察指标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浆血糖(FPG)、2 h PG的水平;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氧化酶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HOMA-β=(20×FINS)/(FPG-3.5)
HOMA-IR=(FPG×FINS)/22.5
1.6 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恶心、低血糖、腹泻等不良反应情况。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血清炎性因子等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76.74%;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3.0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ies between two groups |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TG、TC和LDL-C均明显降低,HDL-C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TC、TG、LDL-C和HDL-C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x±s,n = 43) Table 2 Comparison on changes of blood lipid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x±s,n = 43 ) |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和HbAlc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比较(x±s,n = 43) Table 3 Comparison on changes of blood glucos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x±s,n = 43 ) |
2.4 两组治疗前后HOMA-β和HOMA-IR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β升高,HOMA-IR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
表 4 两组治疗前后HOMA-β和HOMA-IR的比较(x±s,n = 43) Table 4 Comparison on HOMA-β and HOMA-IR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x±s,n = 43 ) |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 |
表 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x±s,n = 43) Table 5 Comparison on serum TNF-α and IL-6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x±s,n = 43 ) |
2.6 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
在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恶心、腹泻、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2型糖尿病是在IR的基础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损害所致的一种以餐后高血糖为主代谢异常综合征。对于2型糖尿病初发特别是肥胖患者,IR具有重要地位,且炎症细胞也参与到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IL-6属于多功能的促炎因子,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黏附分子,促进局部炎症反应发生,进而加重胰岛β细胞的损害,还能促进T、B淋巴细胞过度激活和扩增,使胰岛β细胞功能凋亡加速[6]。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参与T、B淋巴细胞的激活,促进炎症细胞发生聚集与黏附,诱发慢性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紊乱[7]。研究显示[8],血脂异常是脂肪肝形成的启动因素,TG、TC、LDL-C增加会促进脂肪肝的形成,而脂肪肝的形成也会加剧IR和高胰岛素血症,并可诱导脂质过氧化、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因此,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改善IR和减轻炎症反应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极为重要。
罗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选择性激动剂。一方面,罗格列酮可直接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相结合并使其激活,进而增加多种蛋白质的合成,并在细胞对胰岛素产生反应时参与葡萄糖转运和利用及脂代谢过程,从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另一方面,其可促进GLuf4基因表达,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轻IR,对受损的胰岛细胞进行修复,最终实现胰岛功能的恢复和长期改善及控制血糖,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2]。天麦消渴片是由吡考啉酸铬、麦冬、天花粉及五味子等制成的中药制剂,有滋阴、清热、生津等功效[3]。研究表明[9],天麦消渴片中的三价铬离子作为低分子化合物的活性中心,起着抑制酪氨酸磷酸酶活性和激活胰岛素受体激酶活性的作用,进而磷酸化胰岛素受体,降低胰岛素抵抗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采用天麦消渴片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本研究中,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76.74%和93.02%,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HOMA-β、HOMA-IR、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改善更明显。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采用天麦消渴片联合罗格列酮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纠正血脂异常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1] |
邹军, 肖常青, 潘海林. 不同糖代谢人群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 24 (5) : 732-734.
(![]() |
[2] |
杨惠娣, 徐彬. 马来酸罗格列酮的药理学与临床疗效[J].
医药导报,2002, 21 (S1) : 91-93.
(![]() |
[3] |
张贺芳, 唐艳阁, 何玉洁, 等. 天麦消渴片对糖耐量异常的干预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 17 (21) : 266-268.
(![]() |
[4]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 22 (8) : 2-42.
(![]() |
[5] |
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M]. 1998 : 86 -89.
(![]() |
[6] |
陈雨, 郑少雄, 郝杰, 等. 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J].
中国临床医学,2011, 18 (1) : 32-34.
(![]() |
[7] |
Bennett S M A, Agrawal A, Elasha H, et al. Rosiglitazone improves insulin sensitivity, glucose tolerance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
Diabetic Med,2004, 21 (5) : 415-422.
(![]() |
[8] |
徐一甄. 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异常[J].
国际内科学杂志,1998, 25 (1) : 12-13.
(![]() |
[9] |
Rhodes N R, McAdory D, Love S, et al. Urinary chromium los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is offset by increases in absorption[J].
J Inorg Biochem,2010, 104 (7) : 790-7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