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所导致的一种常见的脑部血液循环疾病,临床上多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临床上若能早期迅速恢复血流,就能将神经功能的损伤降到最低[1]。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2]。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为扩张颅内痉挛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增加梗死区半暗带血流量,使部分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功能;同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源性纤维溶酶激活剂,有效溶解血栓。因此,早期应用前列地尔具有较好的溶栓效果,并可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对抗氧化亚氮的毒性作用[3]。本研究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4月烟台龙矿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其中男59例,女61例,年龄43~75岁。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编写委员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4];年龄43~75岁;经头部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及明显低密度改变;患肢肌力在3级以下或伴失语,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既往无脑出血,近6个月内无严重脑梗死或头部手术史;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排除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糖尿病患者;排除血压高于95 mmHg/180 mmHg(1 mmHg=133 Pa)的患者。
1.3 药物前列地尔注射液由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出产,规格2 mL∶10 μg,产品批号为1295005;注射用阿替普酶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规格20 mg/支,产品批号20110264。
1.4 分组及给药方法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2.35±7.52)岁;发病时间(4.13±1.16)h,均小于6 h;4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4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病。治疗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1.45±8.11)岁;发病时间(3.43±0.85)h,均小于6 h;3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5例患者伴有高血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调节血脂、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5 mg溶于10 mL生理盐水中,10 s内静脉推注,45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60 min内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 μ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5 疗效评判标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6]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
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17%左右;死亡。
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
1.6 观察指标 1.6.1 血管再通情况血管再通情况分为完全再通、部分再通和未通3种情况。
再通率=(完全再通+部分再通)/总例数
1.6.2 脑梗死灶体积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行头颅CT测算脑梗死灶长轴、短轴和层面数,并计算脑梗死灶体积。
脑梗死体积=长轴×短轴×层面数×π/6
1.7 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再发脑梗死、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和死亡等不良反应情况。
1.8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基本痊愈36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6例,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基本痊愈37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7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
2.2 两组NIHSS和B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NIHSS和BI评分比较(x±s) Table 2 Comparison on NIHSS and BI scoresbetween two groups (x±s) |
2.3 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完全再通30例,部分再通28例,再通率96.67%;治疗组完全再通31例,部分再通27例,再通率96.67%,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3。
![]() |
表 3 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比较(x±s) Table 3 Comparison on vascular recanaliz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x±s) |
2.4 两组脑梗死灶体积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梗死灶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治疗前后差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 4。
![]() |
表 4 两组脑梗死灶体积比较(x±s) Table 4 Comparison on cerebral infarction size between two groups (x±s) |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再发脑梗死3例,症状性脑出血2例,非症状性脑出血1例,死亡1例;治疗组再发脑梗死3例,症状性脑出血3例,非症状性脑出血1例,死亡1例,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约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70%,患者血液黏滞性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流速度变慢,血流量减少,形成血栓,导致脑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研究发现,多数脑梗死患者以颅内中等动脉的硬化和闭塞占多数[7]。对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促血管再通,主要是溶栓,但溶栓疗法受时间窗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神经保护治疗,临床仍处于进一步研究中[8]。
早期及时地溶栓治疗是能够迅速开通脑血管闭塞的有效方法。Astup等[9]首先提出了“缺血半暗带”理论,目前国内外临床上最为常用的静脉溶栓药物是阿替普酶和尿激酶。阿替普酶能够选择性地与血栓纤维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激活血栓部位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而对血液循环中的游离纤溶酶原作用较弱,所以出血并发症较少[10]。
研究表明前列地尔属于前列腺素E1新一代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与动脉硬化形成的作用,能够增加侧支循环,改善梗死区半暗带血流量,恢复部分受损神经细胞功能,并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并可减少自由基的生成,阻止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效避免引发功能障碍,扩张颅内痉挛血管,使梗死部位的缺血区域局部血流量显著增加[11]。
本研究采取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I评分和脑梗死灶体积均有所改善,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
罗建宁. 急性脑梗死治疗新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 18 (10) : 1546-1547.
(![]() |
[2] |
崔悦, 王永强. 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 29 (2) : 182-185.
(![]() |
[3] |
马瑶.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人民军医,2010, 53 (8) : 584-585.
(![]() |
[4] |
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M]. 2007 : 30 .
(![]() |
[5] |
Leira E C, Coffey C S, Jorge R E, et al. The NIHSS supplementary motor scale: a valid tool for multidisciplinary recovery trials[J].
Cerebrovasc Dis,2013, 36 (1) : 69-73.
(![]() |
[6] |
何燕玲. 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评定[J].
老年医学,1990, 10 (1) : 266-268.
(![]() |
[7] |
段春梅, 邹飒枫. 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 15 (3) : 93-95.
(![]() |
[8] |
黎刚.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 25 (1) : 53-54.
(![]() |
[9] |
Astrup J, Siesjö B K, Symon L. Thresholds in cerebral ischemia-the ischemic penumbra[J].
Stroke,1981, 12 (6) : 723-725.
(![]() |
[10] |
欧阳取平, 李亚梅. 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 16 (9) : 984-985.
(![]() |
[11] |
熊劲, 江显萍. 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35 (7) : 1735-17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