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群的呼吸内科疾病,以持续存在气流受限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临床上以气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而老年患者因咳嗽反射弱,并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极易发生痰液阻塞气管,导致感染难以治愈等情况[2]。目前临床上常给予止咳、化痰及抗感染等常规疗法处理,但效果并不显著,以致病情加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极为重要的。氨溴索具有很好的润滑呼吸道和溶解黏痰的作用,可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有调节黏液、浆液分泌的作用,可明显的改善呼吸道分泌物的物理性质,增强纤毛摆动,进而促进痰液的排出[3]。固肾定喘丸具有温肾纳气、健脾化痰的功效[4]。本研究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固肾定喘丸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5]。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62~70岁,平均年龄(66.83±3.39)岁;病程3~13年,平均病程(4.33±0.42)年。
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肺结核或肺部肿瘤者;近期应用过对本研究效果有影响的药物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精神障碍及不配合治疗者;未签署知情协议书者。
1.2 药物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由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2 mL∶15 mg,产品批号150516;固肾定喘丸由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5 g/瓶,产品批号150425。
1.3 分组及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62~70岁,平均年龄(66.77±3.38)岁;病程4~12年,平均病程(4.31±0.39)年。治疗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64~70岁,平均年龄(66.74±3.34)岁;病程3~13年,平均病程(4.28±0.38)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0 m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固肾定喘丸,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4 疗效判定[6]显效:患者咳嗽、喘息、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胸部X征象及肺部啰音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较之前有所改善,胸部X征象及肺部啰音也较之前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X征象及肺部啰音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5 观察指标采用HI-101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GEM3000血气分析仪来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H值、血氧分压(pO2)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CO2)变化。
1.6 不良反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相关的头晕、皮疹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清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 ± s表示,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49%;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5.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ies between two groups |
2.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pO2高于同组治疗前,而pCO2低于同组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x ± s,n = 41) Table 2 Comparison on arterial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x ± s,n = 41 ) |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FEV1、FVC和FEV1/FVC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
表 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x ± s,n = 41) Table 3 Comparison on lung function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x ± s,n = 41 ) |
2.4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SP-D、CC16、PCT、IL-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
表 4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x ± s,n = 41) Table 4 Comparison on ser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x ± s,n = 41 ) |
2.5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头晕、皮疹及恶心呕吐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临床上以气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而老年患者因咳嗽反射弱,并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极易发生痰液阻塞气管,导致感染难以治愈等情况[2]。目前临床上常给予止咳、化痰及抗感染等常规疗法处理,但效果并不显著,常致使病情加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盐酸氨溴索具有很好的润滑呼吸道和溶解黏痰的作用,并可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有调节黏液、浆液分泌的作用,可明显的改善呼吸道分泌物的物理性质,增强纤毛的摆动,进而促进痰液的排出[3]。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咳嗽”、“哮证”、“喘证”、“痰饮”、“肺热病”、“肺胀”等范畴,多数是因久病所致肺虚、痰瘀内阻于体内,又感外邪而使病情发作或加重[7]。固肾定喘丸是由熟地黄、金樱子肉、盐补骨脂、盐益智仁、附片(黑顺片)、泽泻、车前子等药味制备的中药制剂,具有温肾纳气、健脾化痰的作用[4]。本研究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固肾定喘丸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炎性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IL-8是由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炎症细胞趋化,促进与炎症介质有关的免疫应答,能够促进活性产物释放,致使机体发生局部炎症反应[8]。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产生的促炎症因子,可促进炎性细胞聚集和活化,可加重气道炎症反应[9]。SP-D是肺源性的胶原凝素,研究表明在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SP-D发挥着重要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SP-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所以其可作为判断疾病变化的一个指标[10]。CC16有着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可以拮抗外源性蛋白的抗原性,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其表达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0]。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PCT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病情的程度[11]。
本研究中,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49%和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pO2高于同组治疗前,而pCO2低于同组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与 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提高的更明显。治疗后,两组血清SP-D、CC16、PCT、IL-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说明固肾定喘丸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固肾定喘丸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
Serres G D, Lampron N, Forge J L, et al.
Importance of viral and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xacerbations[J]. J Clin Virol, 2009, 46(2) : 129–133.
DOI:10.1016/j.jcv.2009.07.010 (![]() |
[2] |
徐鑫.
农村中老年吸烟人群COPD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3) : 376–378.
(![]() |
[3] |
陈亮, 奚晴超, 宋德香, 等.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29(9) : 1015–1018.
(![]() |
[4] |
杨勋, 胡红玲, 赵苏, 等.
固肾定喘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22) : 283–286.
(![]() |
[5]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 36(2) : 484–491.
(![]() |
[6] |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63-167.
(![]() |
[7] |
李建生, 余学庆, 王明航, 等.
中医治疗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与实践[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6) : 1607–1614.
(![]() |
[8] |
Baggiolini M, Walz A, Kunkel S L.
Neutrophil-activating peptide-1/interleukin 8, a novel cytokine that activates neutrophils[J]. J Clin Invest, 1989, 84(4) : 1045–1049.
DOI:10.1172/JCI114265 (![]() |
[9] |
Mukhopadhyay S, Hoidal J R, Mukherjee T K.
Role of TNFα in pulmonary pathophysiology[J]. Respirat Res, 2006(7) : 1–125.
(![]() |
[10] |
张玉婷, 许西琳, 牛斌,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C16及SP-D水平变化及意义[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6) : 581–582.
(![]() |
[11] |
王巍, 张章.
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及评估应用[J]. 四川医学, 2015, 36(6) : 851–8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