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2016, Vol. 47 Issue (7): 1061-1073
0
  PDF    
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范围的探讨
周跃华1, 徐增莱2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药品审评中心, 北京 100038;
2.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摘要: 根据已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及附录二,结合我国法定药材标准收载情况,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范围进行探讨。初步建议可考虑将145种药材、160个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范围。此外,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讨论稿)中同时被我国法定药材标准收载的物种进行了整理,其中有35种药材、50个物种可考虑列入保护名录。整理的内容可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野生药材物种     保护动物     保护植物     药材标准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Discussion about range of nationalkey-protected wild medicinal materials
ZHOU Yue-hua1, XU Zeng-lai2     
1.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38, China;
2. Institute of Botany, 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e of the State Key-protected Wild Medicinal Species List, the State Key-protected Wild Animals List, the State Key-protected Wild Plants List(the first) and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 Appendix Ⅰ/Ⅱ, and of the legal medicinal material standards, the range of nationalkey-protected wild medicinal materials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t is suggested that 145 kinds of wild medicinal materials(160 kinds of species) should be put into the range of national key-protected wild medicinal materials.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te Key-protected Wild Plants List(the second, draft for discussion) and the legal medicinal material standards, there are about 35 kinds of wild medicinal materials(50 kinds of species) which c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part of the range of national key-protected wild medicinal materials. Foregoing conclusion will be benefit to the Amendment of the State Key-protected Wild Medicinal Species List.
Key words: wild medicinal species     protected wild animals     protected wild plants     standard of traditional medicinal material     State Key-protected Wild Plants List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立法工作始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至今已颁布相关法律法规20余部。1987年国务院颁布《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并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其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颁布后,公布了配套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1999)。此外,《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二也列出了应禁止或控制国际贸易的重点保护物种。《名录》颁布于1987年,其后一直未予修订。笔者曾就与药材相关的保护物种做过一些初步的整理工作[1, 2, 3],但由于种种原因,前期整理的物种拉丁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本文中予以纠正,并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供参考。

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范围确定的思路 1.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范围应包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收载的相关物种

首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范围应考虑与我国现行法规及配套名录的兼容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以及CITES附录一、附录二收载的药用野生动植物物种应列入《名录》。其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讨论稿)中公布的一些资源破坏严重的物种,如重楼、大花红景天、雪莲等,也可考虑列入。此外,还需根据中药资源普查结果及实际资源状况对保护物种的范围进行必要调整。

1.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应以被我国法定药材标准收录的物种为主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收载的保护物种数量较多,其中,只有被我国法定药材标准收载的物种才有必要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范围。未被法定药材标准收载的物种一般难以作为药材在中成药及医疗用饮片中大量使用,因而不会因药用而对物种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威胁。从药品管理的角度,对法定药材标准收载的物种进行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中药材标准有《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部(局)颁标准,以及地方习用药材的省级药材标准。仅在中成药标准附录中收载或试行药材标准转正时未收载的物种视同为没有正式法定药材标准。

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初步整理情况

本文对相关保护名录及药材标准进行了对照整理,结果显示: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名录》、CITES附录一和附录二收载,同时被我国法定药材标准收载的物种共160种,涉及药材145种(表 1)。

表 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初步参考信息 Table 1 Preliminary reference information of national key protected wild medicinal species
2.1 关于重点保护药材物种建议范围名单中部分物种名称的说明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收载于药典2010年版一部,又名土沉香,原产中国南方,作沉香入药。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 收载于国家进口药材质量标准(2004年),原产东南亚,国内有少量引种,现为CITES公约附录2品种,限制国际贸易。古代使用沉香以后者为主,现代以前者为主,故仅列前者。

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收载于内蒙古药材标准,异名青龙木,产于中国台湾、广东和云南(南部)等省,以及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至热带太平洋岛屿。而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收载的“紫檀香”为豆科植物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 f.,中国不产,与紫檀是2个不同的种,故仅列前者。

龙血竭收载于贵州药材标准2003年版,其基原为百合科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为龙血竭药材的主要来源。而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收载的“龙血竭”为龙舌兰科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 comboiana Pieer ex Gagn。二者不同。

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 收载于药典2010年版。《中国植物志》中将甘松属分为2个种,记载的甘松N. chinensis Bat. 产于青海南部和四川北部,匙叶甘松N. jatamansi (D. Don) DC. 产于四川、云南、西藏。现在国内外多数学者都认为二者实际是一种,正确的名称是匙叶甘松N. jatamansi (D. Don) DC.(Patrinia jatamansi D. Don、N. chinensis Batalin、N. grandiflora Candolle 3个名称均作为异名)。药典2010年版与CITES收载的物种一致。

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收载于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1834年桃儿七得到植物学家的命名,最初作为鬼臼属Podophyllum L. 植物,命名为Podophyllum hexarulrum Royle,1979年将这个种从鬼臼属中分出,成立新属,中文名为桃儿七属,拉丁名为Sinopodophyllum Ying,根据命名法规桃儿七名称为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故药材标准收载的物种与CITES公约的物种一致。

木香Aucklandia lappa收载于药典2010年版。《中国植物志》记载云木香Saussurea costus为风毛菊属植物,原来作为不同物种的木香(广木香)都归为一种。Aucklandia costus Falc.、Aplotaxis lappa Decne.、Saussurea lappa (Falc.) Sch. -Bip.、Aucklandia lappa Decne.、Saussurea lappa (Decne.) C. B. Clarke均作为异名。根据现在的观点认为木香Aucklandia lappa与是云木香Saussurea costus为同一个物种。故药典收载的物种与CITES公约的物种一致。

豹猫Felis bengalensis Kerr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1996版。原来属于猫属Felis,后改为豹猫属Prionailurus,故药材标准收载的豹猫与CITES公约收载的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Kerr) 物种相同。

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收载于药典2010年版一部“蕲蛇”药材标准下。五步蛇也称蝮蛇,其学名应为尖吻蝮,拉丁名为Deinagkistrodon acutus (Günther)。原来属于蝮蛇属Agkistrodon,现改为尖吻蝮属Deinagkistrodon。故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与蕲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为同一个物种。

2.2 关于建议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范围中部分物种取舍的说明

笔者曾经建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列入178种药材,因大戟属肉质种的错误多计入15种。此外,考虑到以下原因需要进行增删。

2.2.1 关于大戟属肉质种

CITES公约将大戟属肉质种列入了附录2。大戟属共约有2 000种植物。经查询,源自大戟属植物同时被法定药材标准收录的有15种药材(狼毒、白狼毒、飞扬草、土瓜狼毒、乳浆草、泽漆、地锦草、甘遂、千金子、猫眼草、大戟膏、大戟、大戟脂、京大戟、对叶大戟果),涉及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 18个物种,笔者曾经误将上述药材列入重点保护的药材物种范围。但是,18种有药材标准的大戟属植物中,仅多脂大戟Euphorbia resinifera Berger为肉质种,且为国外引进种,现为栽培的观赏植物。因无野生种,故相关物种应不列入保护名录。

2.2.2 关于药材的名称

药材名称相同而基原相同的,合并为一种药材。对于药材名称不同,而基原及药用部位相同的药材也可合并。如野料豆可并入黑豆,象牙屑与象牙合并,广西血竭与龙血竭合并。对于药材名称不同,而药材的药用部位不同的可分列,如紫草子(紫草科植物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黑龙江省中药材标准2001年版,与紫草的药用部位不同,可单独列出。

2.2.3 不列入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范围的几种情况

如药材的药用部位不是相应动植物生存、繁殖必须的重要器官,有些药材的药用部位甚至是常用药材的副产品,其药用对资源不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可不列入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范围。如人参芦头(干燥根茎)、人参须(干燥支根及须根)、人参叶(干燥叶)、黄连须(干燥须根)、厚朴花(干燥花蕾)、杜仲叶(叶)、榧子(种子)、海松子(干燥成熟的种仁)、红松叶(干燥叶)、松子仁(干燥成熟种子)。

地区性习用药材的省级标准中,有部分药材在中成药处方中出现的频次为0,未在全国大范围使用过,如甘肃药材标准2009年版白唇鹿的茸、角、鞭、筋、尾。此类药材仅在地方医院作为医疗用饮片的原料,用量相对较小,可暂不列入保护范围。

栽培或养殖产量已经能够满足药用需求,可不列入《名录》,如樟、莲等。

个别物种虽同时收载于CITES公约附录及我国地方药材标准,但在中国没有野生分布,可不列入《名录》,如西洋参。移山参收载于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材标准,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的干燥根,经过人工移栽而成,不是野生品种,可不列入。药典2010年版将石斛的基原调整为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但其他地方药材标准收载的同名药材的来源未注明为栽培品,且药典2010年版实施时未明确同时取消同名地方药材标准,故仅不列入药典收载的栽培品。此外,眼镜蛇毒为舟山眼镜蛇Naja atra的毒腺分泌液,该药材标准收载于《福建省药材标准》1995年版。但是,该药材不是传统的中药材,且毒性较大,既未曾用于中成药处方,也不入汤剂用于临床,故不列入。

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增补物种情况

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颁布时曾说明,由于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对该名录所列物种的分管意见尚需协调,因此将分批上报、公布。第1批以外的其余物种多属经济价值较高、资源破坏严重的种类(如人参、甘草、肉苁蓉、五味子、兰科、黄连属、杜仲、牡丹组等)。待2部门协商分管意见后,将作为第2批上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至今未被政府正式公布实施,只见其讨论稿。笔者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中被法定药材标准收载的物种及相应药材进行了整理。建议待正式生效后,可考虑将其中相关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保护范围。表 2列出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讨论稿)中具有法定药材标准的物种情况。

表 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讨论稿)中具有法定药材标准的物种情况 Table 2 Species with legal medicinal standard in State Key-protected Wild Plants List (the second,draft for discussion)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讨论稿)中收录了天南星属、红景天属(所有种)、重楼属较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该名录收载的兰科(所有种)、黄连属(所有种)、石斛属(所有种)、紫草科的植物已经在CITES公约附录等其他名录中收载。如紫草、肉苁蓉等已被其他保护名录收载,故未在表 2中列出。

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 的不同药用部位可分别作为药材,如分心木或胡桃隔(果核干燥木质隔膜,《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核桃仁(干燥成熟种子,药典2010年版)、核桃(干燥成熟果实,《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986年版)、青龙衣(干燥肉果皮,部颁中药材第一册)。但是,该物种在国内栽培量较大,基本可以满足入药的需求。此外,玫瑰(玫瑰Rosa rugosa Thunb. 的干燥花蕾,药典2010年版)、龙眼(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的假种皮,药典2010年版)、牡丹皮(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的干燥根皮,药典2010年版)的情况与此类似。牛舌草来源于意大利牛舌草Anchusa italica Retz.,一般认为该物种中国不产,国外资料已归并为Anchusa azurea Mill.,该药材主要来自进口[24]。故上述物种均未列入。

4 结语及讨论

本文对《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以及CITES附录1、附录2等收载,同时具有法定药材标准物种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据不完全统计,上述范围包含药材145个(药材名称相同但基原不同按同一药材计),160个物种。此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讨论稿)中也包含了较多药用植物,为35种药材,50个物种。上述结果可为《名录》修订,为野生药材保护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建议将本文整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纳入我国中药材资源普查范围,以了解相关药材物种资源的实际状态,根据资源普查结果,对《名录》进行修订,确定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范围。建议对相关野生药材物种的资源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建立相应数据库,为《名录》的定期修订提供依据。

本文仅对我国相关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及CITES公约附录一及附录二中具有法定药材标准物种及药材进行了初步整理,但具体物种是否列入《名录》还需根据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如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药材的药用需求量与资源的相对关系。根据药材资源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相应药材的药用需求情况,及时调整药材的保护等级。需考虑实际应用情况及鉴别的难易程度。对于长期以来混用现象较多且药材难以鉴别的,可考虑整属收入《名录》。如麝属、海马属等。此外,药用动植物的人工栽培或养殖的数量已经能够满足用药需求,而野生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的,建议在药材标准中规定仅使用“人工养殖或栽培品”入药,将相应野生动植物排除在外。

由于种种原因,中药行业目前大多仍仅以《名录》收载的动植物为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范围,而该名录颁布时间较早,内容不够全面,急须修订。本文以我国与相关法规配套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CITES公约附录一、二及法定中药材标准为依据,对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及相应药材的范围进行了初步探讨,整理的结果可为《名录》修订,为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跃华. 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修订之探讨[J]. 中国现代中药, 2012, 14(9):1-12.
[2] 周跃华. 我国中成药处方中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应用状况分析[J]. 中草药, 2013, 44(5):505-514.
[3] 周跃华, 胡军. 关于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中成药注册申请的思考[J]. 中草药, 2013, 44(7):1707-1712.
[4] 赵尔宓, 江跃明, 黄庆云, 等. 拉汉英两栖爬行动物名称[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5] 肖培根, 赵润怀, 龙兴超, 等.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产销情况的宏观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17):2135-2139.
[6] 孟智斌. 中药濒危物种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初论[J]. 科技导报, 2008, 26(14):40-47.
[7] 夏天睿, 张昭, 张本刚, 等. 稀有濒危常用中药材保护现状评述[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 7(6):115-124.
[8] 刘震东, 王曙, 陈心启. 关于瓦布贝母的分类等级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 2009, 31(2):145.
[9] 王喜军, 孟祥才, 左军, 等. 黑龙江省地道中药材龙胆、防风的种植基本情况调查[J]. 中医药信息, 2003, 20(2):55-56.
[10] 丁立威. 五味子产销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 2011, 13(11):60-62.
[11] Pei S J, Chen S Y, Guo L X, et al. Arecaceae in Flora of China[M]. Beijing:Science Press & St.; 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1990.
[12] Schuiteman A, Adams P B. New combinations in Dendrobium(Orchidaceae)[J]. Muelleria, 2011, 29(1):68.
[13] 吴征镒. 西藏植物志(第2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
[14] Chen X Q, Gale S W, Cribb P J. Platanthera in Flora of China[M]. Beijing:Science Press & St.; 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2009.
[15] 张本能. 中药地枫皮原植物的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 1977, 15(2):76-80
[16] 孟祥才, 孙晖, 王喜军. 防风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9, 23(1):3-6.
[17] 屠鹏飞, 姜勇, 郭玉海, 等. 肉苁蓉研究及其产业发展[J]. 中国药学杂志, 2011, 46(12):882-885.
[18] 陈翠, 郭承刚, 徐中志, 等. 胡黄连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 14(2):1519-1523.
[19] Chen X Q, Gilbert M G. Aloe in Flora of China[M]. Beijing:Science Press & St.; 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2000.
[20] van Steenis C G G J. Miscellaneous botanical Notes Ⅷ[J]. J Blumea-Biodiv Evolution Biogeogr Plants, 1957, 8:514-517.
[21] 田飞, 王喆之. 猪苓资源调查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2] 席寅峰, 尹飞, 席寅峰. 海马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渔业信息, 2011(10):25.
[23] Ho T N, Pringle J S. Gentianaceae in Flora of China[M] Beijing:Sciences Press & St.; 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1995.
[24] Davis D F C. Flora of Turkey and the East Aegean Islands[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