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药物制剂研究室, 北京 100050
2.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50, China
香青兰Dracocephali Moldavici Herba为唇形科(Labiatae)青兰属Dracocephalum L. 植物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1],性质二级干热,有很强的香味,具有补益心脑、活血化瘀、通路开窍、止痛解毒、利尿止咳之功能,在维吾尔医学和民间其用于治疗冠心病、血液质旺盛(高血压)、寒性神经性头疼、寒性感冒、气管炎等疾病。香青兰生长于海拔220~1 600 m的干燥山地、山谷、河滩多石处,我国资源十分丰富[2],分布于新疆、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及黑龙江。其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苯丙素类、甾体类、环烯醚萜类和多糖类等成分,其中,黄酮类和苯丙素类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3, 4]。黄酮类成分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I)、芹菜素- 7-O-葡萄糖醛酸苷(II)、香叶木素-7-O-葡萄糖醛酸苷(III)、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IV)和田蓟苷既是香青兰中量较高的成分,也是扩张冠脉、降低冠脉血管阻力的主要活性成分[5, 6];苯丙素类化合物迷迭香酸在香青兰中量较高[7, 8],且文献报道其具有抗血栓、抗血小板凝集、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作用[9]。目前,关于香青兰多指标的定量测定文献报道比较少,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多指标的测定方法[10, 11]。为了提高香青兰药材的利用率和判断药材的优劣,本实验以多个有效成分(I、II、III、IV、田蓟苷和迷迭香酸)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香青兰的提取工艺,采用L9(34) 正交试验对香青兰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探讨研究,从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根据最佳提取工艺,对4个不同产地的香青兰中I、II、III、IV、田蓟苷和迷迭香酸的量进行比较分析,为香青兰原料的选择和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日本岛津SPD-10A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制造所;AB135-S梅特勒-托利多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WP-UP-IV-10型Water Purifier实验室专用超纯水机,四川沃特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JM-B2003电子天平,余姚市纪铭称重校验设备有限公司;KQ-100 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香青兰采自新疆吉木萨尔、于田、墨玉、阜康4个产地,经新疆药物研究所何江副研究员鉴定为唇形科植物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evic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对照品I和II购自上海一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量分数>98%);对照品田蓟苷、III和IV均为实验室自制,其结构通过1H-NMR和13C-NMR数据与文献报道的数据比对而确定,经HPLC归一法测定质量分数均在98%以上;对照品迷迭香酸(批号111871-201001)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质量分数以98.8%计);乙腈(色谱纯);甲酸(分析纯);双蒸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指标成分的定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him-pack ODS(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30 min,18%乙腈;30~60 min,18%~30%乙腈;60~75 min,30%乙腈;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5 ℃;进样量10 μL。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对照品适量,加70%乙醇水溶液制成含I 149.6 μg/mL、II 116.5 μg/mL、迷迭香酸207.36 μg/mL、III 139.2 μg/mL、田蓟苷395 μg/mL、IV 234 μg/mL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移取提取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各提取液的供试品溶液。
2.1.4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2.1.2”项下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0.5、1.0、2.0、3.0、4.0 mL置10 mL量瓶中,用70%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系列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10 μL,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分析,记录色谱图,以对照品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回归计算,得6种指标成分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和线性范围分别为I:Y=14 784 X+4 201.2,r=0.999 7,线性范围7.48~59.84 μg/mL;II:Y=14 709 X-156.34,r=0.999 7,线性范围5.825~46.6 μg/mL;迷迭香酸:Y=36 953 X+651.62,r=0.999 6,线性范围10.368~82.944 μg/mL;III:Y=12 574 X-2 545.9,r=0.999 6,线性范围6.96~55.68 μg/mL;田蓟苷:Y=30 882 X-6 629.5,r=0.999 5,线性范围19.75~158 μg/mL;IV:Y=5 513.2 X+2937,r=0.999 4,线性范围11.70~93.60 μg/mL。
2.1.5 精密度试验取含I 29.92 μg/mL、II 23.3 μg/mL、迷迭香酸41.472 μg/mL、III 27.84 μg/mL、田蓟苷79 μg/mL和IV 46.8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结果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22%、0.92%、0.68%、0.70%、1.07%和0.85%。
2.1.6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室温下放置,分别于0、2、4、6、8、12 h分别进样,每次进样10 μL,按“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结果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81%、0.65%、0.79%、0.89%、1.20%和0.91%。
2.1.7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香青兰药材共6份,每份1.0 g,依法制备样品,测定各指标成分的峰面积,并计算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质量分数的RSD分别为1.21%、1.05%、0.99%、1.09%、1.63%和1.38%。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量取香青兰药材共6份,每份0.5 g,分别置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精密加入“2.1.2”混合对照品溶液7.0 mL,依法制备样品,测定各供试品溶液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5%、98.10%、100.47%、101.11%、98.66%、99.01%,RSD分别为1.38%、1.67%、1.62%、1.18%、0.99%、1.89%。
2.1.9 提取液中指标成分的测定分别吸取含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混合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各10 μL,照“2.1.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色谱图见图 1。
![]() | 图 1 混合对照品 (A) 和供试品溶液 (B) 的HPLC图Fig. 1 HPLC of mixed reference (A) and extract solution (B) |
精密移取提取液50 mL,置已干燥至恒定质量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于105 ℃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却1 h,迅速精密称定质量,计算浸出物的量。
2.2 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分别称取新疆吉木萨尔县产香青兰,加入一定量一定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得提取液,分别测定提取液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质量浓度,计算提取率。
提取率=提取液中指标成分的质量浓度×提取液体积/药材中指标成分的总质量
2.3 单因素考察试验 2.3.1 提取溶媒考察分别称取新疆吉木萨尔县产香青兰8份,每份20 g,分别加40倍量水及10%、20%、30%、40%、50%、60%、70%、80%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3 h,每次1.5 h,滤过,合并2次滤液,用相应的溶剂定容至1 000 mL,照“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提取液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质量浓度,分别计算其提取率。结果见表 1。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40%乙醇提取液中II、迷迭香酸、田蓟苷和IV提取率最高,I和III在40%乙醇提取液中提取率较高,故采用40%乙醇水溶液进行后续单因素考察。同时,20%乙醇水溶液对I和III的提取率最高,因此,选择20%、40%、60%乙醇进行正交试验考察。
2.3.2 提取次数的选择分别称取新疆吉木萨尔县产香青兰4份,每份20 g,设定提取次数为1、2、3、4次,共加40倍量的40%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3 h,提取操作如下:(1次)香青兰药材20 g,加入40倍量的40%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1次,3 h;滤过,滤液置1 000 mL量瓶中,用40%乙醇水溶液定容至刻度,药渣弃去;(2次)香青兰药材20 g,先加入20倍量的40%乙醇水溶液,加 热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1.5 h,滤过,药渣照上法再提取1次,滤过,合并以上2次的提取液,置1 000 mL量瓶中,用40%乙醇水溶液定容至刻度,药渣弃去;(3次)香青兰药材20 g,先加入15倍量的40%乙醇水溶液,提取1次,1.0 h,滤过,药渣照上法再提取2次(第3次加10倍量的40%乙醇水溶液,其他操作相同),滤过,合并以上3次的提取液置1 000 mL量瓶中,用40%乙醇水溶液定容至刻度,药渣弃去;(4次)香青兰药材20 g,先加入10倍量40%乙醇水溶液,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1.0 h,滤过,药渣照上法再提取3次(第3、4次提取时间为0.5 h,其他操作相同),滤过,合并以上4次的提取液置1 000 mL量瓶中,用40%乙醇水溶液定容至刻度,药渣弃去。
照“2.1.1”项色谱条件,测定以上4份提取液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质量浓度,分别计算其提取率,结果见表 2。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在共加入40倍量的40%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3 h的前提下,考察提取次数(1、2、3、4次)对6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本实验重复3次,结果均为1次提取率较高,因此,确定提取1次,进行后续实验。
![]() |
表 1 不同提取溶媒对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extracting solvents on extraction rates of index components |
![]() |
表 2 不同提取次数对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n = 3) 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extracting times on extraction rates of index components (n = 3) |
分别称取新疆吉木萨尔县产香青兰9份,每份20 g,分别加入20、25、30、35、40、45、50、55、60倍量40%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3 h,滤液滤过置1 000 mL量瓶中,用40%乙醇水溶液定容至刻度,照“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提取液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质量浓度,分别计算其提取率。结果见表 3。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当40%乙醇水溶液用量为40倍时,各指标成分的提取率均能达到60%以上,且40倍时各指标成分的提取率占60倍量提取率的90%以上,因此,采用40倍量40%乙醇溶液,进行后续单因素考察,且50倍时各指标成分的提取率占60倍量提取率的95%以上,因此,选择30、40、50倍进行正交试验。
![]() |
表 3 不同溶媒倍量对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different ethanol volumes on extraction rates of index components |
分别称取新疆吉木萨尔县产香青兰5份,每份20 g,加入40倍量40%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0、3.0、4.0、5.0、6.0 h,滤液滤过置1 000 mL量瓶中,用40%乙醇水溶液定容至刻度,照“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提取液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质量浓度,分别计算其提取率。结果见表 4。由结果可知,6指标成分的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增长而增大,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在提取5.0 h与6.0 h的提取率接近,且6指标成分在提取4.0 h的提取率均占6.0 h提取率的83%以上,因此,选择4.0、5.0、6.0 h进行正交试验。
![]() |
表 4 不同提取时间对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Table 4 Effect of different extracting time on extraction rates of index components |
根据以上单因素试验结果,提取次数为1次时,提取液中6指标成分的提取率均最高,因此,固定提取次数为1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乙醇体积分数(A)、乙醇倍数(B)、提取时间(C)3个因素,设计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因素水平表见表 5。以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提取率和浸出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 正交试验表安排试验,选择综合加权评分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文献报道迷迭香酸是丹参等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明确的抗血栓和抗血小板凝集,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同时,本课题组目前已经进行了I、II、III、田蓟苷和IV这5个成分对冠心病作用的药效学试验,其中I、II、III和IV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I、III、IV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较明显;田蓟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因此,设定满分为100分,6个化合物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5、10、20、15、15、15,浸出物得率权重系数为10,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权评分。取新疆吉木萨尔县产香青兰20 g,按照L9(34) 正交试验表安排进行试验,每个样品提取完毕,滤过,合并滤液,用相应的溶剂定容至1 000 mL,照“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提取液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质量浓度,分别计算其提取率。浸出物得率和各指标成分提取率结果见表 5,正交试验结果见表 5。
综合评分=I提取率/I最大提取率×15+II提取率/II最大提取率×10+迷迭香酸提取率/迷迭香酸最大提取率×20+III提取率/III最大提取率×15+田蓟苷提取率/田蓟苷最大提取率×15+IV提取率/IV最大提取率×15+浸膏物得率/最大浸膏物得率×10
由直观分析可知,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为A>C>B,以乙醇体积分数影响最大。每个因素3个水平之间的趋势为A2>A3>A1,B3>B2>B1,C3>C2>C1。经方差分析结果(表 6)可知,A和C因素对指标成分的提取效果有显著性影响,B因素对指标成分的提取效果无显著性影响,因此从大工业生产和降低成本、节省工时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最佳工艺为A2B1C3,即30倍量40%乙醇水溶液,提取1次5 h。
![]() |
表 5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Table 5 Design and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
![]() |
表 6 方差分析 Table 6 Analysis of variance |
为验证上述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提取工艺的合理可行,按上述己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分别取3个批次新疆吉木萨尔县产香青兰药材各20 g,对优选的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照“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提取液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质量浓度,分别计算其提取率。结果见表 7。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合理、可靠,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
表 7 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Table 7 ATest of varification in extracting technology |
分别称取吉木萨尔、于田、墨玉、阜康产的香青兰药材各20 g,按照“2.4”项确定的提取工艺进行提取,照“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提取液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量。结果见表 8。由表 8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产地香青兰药材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量差异较大。吉木萨尔产的香青兰药材中6种指标成分的量最高,墨玉产的香青兰药材中I、II、田蓟苷和IV的量最低,于田产的香青兰药材中迷迭香酸、III的量最低。同时,吉木萨尔产香青兰药材各指标成分提取率均到达85%以上,这进一步验证了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 |
表 8 不同产地香青兰中指标成分的测定结果 Table 8 Determination of index components in aerial parts of D. moldavic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
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加醇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6个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总的提取时间为3 h的前提下,考察提取次数对6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时,6个指标成分提取率,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而降低,重复3次试验的结果均是提取1次时,6个指标成分提取率最高,因此,固定提取次数为1次。再采用正交试验对其他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乙醇体积分数有显著性影响,提取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从工业生产和节能降耗等方面考虑,以A2B1C3组合为佳,即40%乙醇水溶液,加30倍量,提取1次,提取5 h。
据现有文献表明[10, 11, 12, 13],香青兰提取都是以香青兰中单个成分或2个成分作为考察指标,本实验以香青兰药材中多个活性成分和浸出物作为指标,筛选提取工艺,有利于兼顾各指标的协同效应,符合中药多成分多靶点起效的特点,较单一指标筛选更加科学、合理,而且操作方法简便,结果容易统计,且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结果稳定可靠,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根据文献报道[10, 11, 12, 13, 14]比较了甲醇-磷酸水溶液、乙腈-甲酸水溶液流动相系统的洗脱情况,发现以甲醇-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时,田蓟苷和IV都不能实现基线分离,以乙腈-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各指标成分的分离较好,故选择乙腈-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为了使6个指标成分在较短的时间内出峰,选择乙腈-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 [S]. 1999. |
[2] | 李杰. 民族药用植物香青兰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 16(8): 63-69. |
[3] | 杨丽娜, 邢建国, 何承辉. 维药香青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评价 [J]. 世界临床药物, 2013, 34(4): 226-230. |
[4] | 冯长根, 李琼. 香青兰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综述 [J]. 中成药, 2003, 25(2): 154-156. |
[5] | 马思萌, 刘睿, 任晓亮, 等. HPLC-DAD法测定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29(4): 377-380. |
[6] | 邢建国, 曹文疆, 王新春, 等. 田蓟苷对TNF-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1, 27(4): 17-20. |
[7] | Dastmalchi K, Damien D, Laakso I,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moldavian balm (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 extracts [J]. LWT-Food Sci Technol, 2007, 40(9): 1655-1663. |
[8] | Povilaityte V, Venskutonis P R, Cuvelier M E. Antioxidant constituents in moldavian dragonhead (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 extracts [J]. Food Technol Qual Eval, 2001(2003): 195-202. |
[9] | 张玉杰, 徐文清, 沈秀, 等. 迷迭香酸的提取分离及药理学新发现 [J]. 中国新药杂志, 2013, 22(4): 434-437. |
[10] | 王亚俊, 王李梅, 杨爽, 等.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香青兰中田蓟苷和霍香苷 [J]. 中草药, 2011, 42(1): 91-93. |
[11] | 袁勇, 邢建国, 张永军,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青兰提取物中田蓟苷的含量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13): 68-69. |
[12] | 魏改芹. 香青兰滴丸的药剂学研究 [D].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08. |
[13] | 买买提·努尔艾合提, 吐尔洪·艾买尔, 罗光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吾尔药材香青兰中田蓟苷和洋芹素的含量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 15(11): 61-62. |
[14] | 王小平, 刘峰, 杨东华, 等. HPLC-MS法测定大鼠注射丹红注射液后血浆中3种酚酸类成分 [J]. 中草药, 2012, 43(2): 275-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