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3.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2.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3. College of Scienc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金沙藤Lygodii Herba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小叶海金沙L. microphyllum (Cav.) R. Br. 或曲轴海金沙L. flexuosum (L.) Sw. 的干燥地上部分,本品始载于《证类本草》,李时珍谓:“生山林下,茎细如线,引于竹木上,叶背多皱纹,皱处有沙子,壮如蒲黄粉,黄赤色,不开花,细根坚强,其沙及草皆可入药”[1, 2]。现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广西瑶药质量标准》中,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的功能[3]。现代研究表明金沙藤富含有机酸类、酚类和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4, 5]。系统研究发现,以绿原酸、咖啡酸为代表的苯丙烯酸类为其主要成分,金沙藤中咖啡酸的测定方法已有报道[6],本实验建立了其中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3个主要成分同时测定方法,为更全面地评价金沙藤药材及相关提取物的质量奠定基础。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1.1 材料金沙藤采自广西桂林地区(批号分别为140803、140804、140805、141201、141202、141203),经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钟小清高级工程师鉴定为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 的干燥地上部分,药材留样存放于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所标本室。绿原酸、咖啡酸对照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p-香豆酰葡萄糖对照品为自制(质量分数均大于98%)。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美国),Empower工作站,BuG-40超声仪(必能信,上海Branson)。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 Cl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冰醋酸(5∶5∶90);体积流量1 mL/min;p-香豆酰葡萄糖、绿原酸、咖啡酸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35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p-香豆酰葡萄糖、绿原酸、咖啡酸对应的保留时间为20.3、23.2、26.6 min,分离度良好,色谱图见图 1。
![]() |
1-p-香豆酰葡萄糖 2-绿原酸 3-咖啡酸
1-6-O-p-coumaroyl-D-glucopyranose 2-chlorogenic acid 3-caffeic acid 图 1 混合对照品 (A) 及金沙藤 (B) 的HPLC色谱图Fig.1 HPLCof 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 (A) and Lygodii Herba (B) |
分别精密称取25 ℃干燥至恒定质量的p-香豆酰葡萄糖、绿原酸、咖啡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1.019、0.921、0.402 mg/mL)。分别吸取p-香豆酰葡萄糖、绿原酸、咖啡酸的储备液0.5、2.0、0.8 mL移至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金沙藤粉末(过2号筛)约1.5 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25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30 min,放冷,称定质量,加甲醇补足减失质量,摇匀,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2.4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2、4、6、8、10、1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进样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得绿原酸回归方程为 Y=1.110×106 X+1.047×106,r=0.999 3;咖啡酸回归方程为Y=2.451×106 X+3.477×106,r=0.999 3;p-香豆酰葡萄糖回归方程为Y=1.057×106 X+3.248×106,r=0.999 3。结果表明,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分别在0.368~2.760、0.064~0.480和0.102~0.765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精密称取金沙藤粉末(批号 140803,过2号筛)约1.5 g,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10 μL,重复进样6次,测定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酰葡萄糖的峰面积,分别计算质量分数,测得质量分数的RSD分别为0.03%、0.12%、0.13%。
2.6 稳定性试验精密称取金沙藤粉末(批号 140803,过2号筛)约1.5 g,制备供试品溶液,室温下放置,分别于0、4、8、16、24、48 h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 μL,测定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酰葡萄糖的峰面积值,并分别计算质量分数,测得其质量分数的RSD值分别为1.03%、1.12%、0.41%,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性良好。
2.7 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同一批金沙藤粉末(批号 140803,过2号筛)6份,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并计算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酰葡萄糖的量,测得样品中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酰葡萄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76%、0.015%、0.200%,RSD分别为0.47%、1.90%、2.45%,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测定的金沙藤粉末(批号 140803,过2号筛)0.75 g,平行6份,置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精密加入p-香豆酰葡萄糖(1.019 mg/mL)对照品溶液1.5 mL、绿原酸(0.921 mg/mL)对照品溶液0.6 mL和咖啡酸(0.402 mg/mL)对照品溶液0.3 mL,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并计算加样回收率,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酰葡萄糖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8%、99.56%、101.73%,RSD分别为1.44%、0.92%、1.62%。
2.9 样品测定取各批次金沙藤粉末(过2号筛)1.5 g,各2份,精密称定,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其中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酰葡萄糖的量,结果见表 1。
![]() |
表 1 金沙藤中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的测定 (n=3) Table 1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caffeic acid,and 6-O-p-coumaroyl-D-glucopyranose in Lygodii Herba (n=3) |
不同批次金沙藤均能检测出3个目标成分,相比而言,绿原酸、p-香豆酰葡萄糖的量较高,可以优先考虑作为金沙藤质量控制指标。
3 讨论制备供试品溶液时,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发现水、乙醇虽能较好地提取相关成分,但同时提取较多杂质成分,干扰目标成分的检测,故选择甲醇作为提取溶剂,经简单超声处理即能有效地提取目标成分。
尝试用甲醇-乙腈-水作为流动相,发现绿原酸、咖啡酸峰形拖尾。流动相中加入适量冰醋酸,可有效改善拖尾现象。经不同流动相配比,发现以甲醇-乙腈-1%冰醋酸(5∶5∶90)作为流动相,目标峰的分离度良好、保留时间合适。
分别取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在200~400 nm进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绿原酸最大吸收在219、325 nm,咖啡酸最大吸收在221、322 nm,p-香豆酰葡萄糖最大吸收在228、314 nm,为确保不同成分均有较高灵敏度和减少杂质干扰,最终选择325 nm作为检测波长,对3种成分可以同时进行有效测定。
[1] | 肖培根. 新编中药志 (第3卷)[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
[2] | 彭海燕, 钟小清, 吕高荣, 等. 金沙藤药材的名实考证[J]. 中草药, 2013, 44(21): 3063-3066. |
[3] | 广西中药材标准[S]. 1990. |
[4] | 严 海, 王力生, 周艳林, 等. 金沙藤与海金沙化学成分的比较[J]. 中草药, 2010, 41(12): 2092-2094. |
[5] | 何胜旭, 孟 杰, 吕高荣, 等. 金沙藤与海金沙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15): 2149-2152. |
[6] | 徐世霞, 晁若冰. RP-HPLC测定海金沙藤中咖啡酸的含量[J]. 华西药学杂志, 2005, 20(6): 552-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