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7
2.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平胃散收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为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阻气滞、脾胃不和,使湿祛脾健、胃气得平。有文献报道[2]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于胃肠代谢具有一定的作用。平胃散作为治疗湿困脾胃证的代表方剂主要是针对胃肠功能方面的[3],所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方中为有效成分。平胃散的文献报道大多针对复方整体,配伍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以方中臣药厚朴为基础进行配伍方案设计,探讨“君、臣、佐、使”配伍及生姜、大枣的加入对平胃散中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煎出量的影响,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平胃散复方配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1 仪器与材料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DAD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BP211D型电子天平、BP121S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BUG25-12超声清洗器,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优普UPT系列超纯水器,成都优普电子产品有限公司;GRACE Alltim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
乙腈和甲醇,色谱纯,美国天地有限公司;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对照品和厚朴酚(批号H-005-140729)、厚朴酚(批号H-004-140729-1),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PLC测定质量分数均>98%。药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大枣均购于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药材均经成都中医药大学生药学蒋桂华教授鉴定,苍术为菊科植物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 的干燥根茎;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干燥成熟果皮;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的干燥根和根茎。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以及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和厚朴酚、厚朴酚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含和厚朴酚1.008 mg/mL、厚朴酚1.006 mg/mL的对照品溶液备用。分别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 mL加甲醇定容至10 mL,制成含和厚朴酚100.8 μg/mL与厚朴酚100.6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2 平胃散复方供试品溶液制备分别取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药材适量,打粉备用。依据文献方法[4]平胃散复方按苍术8 g、厚朴6 g、陈皮4 g、甘草2 g的比例称取药材粉末适量,混合得平胃散的散剂。取平胃散散剂20 g加生姜、枣适量,加10倍量水约200 mL煎煮2次,每次1 h。水煎液合并后抽滤减压回收至干,加甲醇适量超声30 min,抽滤,不溶物用甲醇洗涤3次,合并甲醇液定容至25 mL。
2.3 各配伍样品制备以平胃散中臣药厚朴为基础分别制备不同的配伍样品,具体配伍方式为(1)单味药:厚朴6 g;(2)复方:苍术8 g、厚朴6 g、陈皮4 g、甘草2 g、生姜适量、大枣适量(临床处方开具时的用量一般为生姜3片、枣3枚);(3)复方-1:苍术8 g、厚朴6 g、陈皮4 g、甘草2 g、生姜适量;(4)复方-2:苍术8 g、厚朴6 g、陈皮4 g、甘草2 g、大枣适量;(5)复方-3:苍术8 g、厚朴6 g、陈皮4 g、甘草2 g;(6)臣药+君药:厚朴6 g、苍术8 g;(7)臣药+佐药:厚朴6 g、陈皮4 g;(8)臣药+使药:厚朴6 g、甘草2 g;(9)臣药+君药+佐药:厚朴6 g、苍术8 g、陈皮4 g;(10)臣药+君药+使药:厚朴6 g、苍术8 g、甘草2 g;(11)臣药+佐药+使药:厚朴6 g、陈皮4 g、甘草2 g。阴性样品按复方缺少厚朴的配伍组合制备。
各样品参照“2.2”项下方法进行制备。
2.4 色谱条件[5, 6]色谱柱为Grace AlltimaTM C18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25 ℃,检测波长294 nm,体积流量1 mL/min,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等度洗脱。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平胃散复方供试品溶液,采用自动进样10 μL,和厚朴酚、厚朴酚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5.979、23.392 min。色谱图见图1。
![]() |
1-和厚朴酚 2-厚朴酚 1-honokiol 2-magnolol 图 1 混合对照品 (A)、平胃散样品 (B)、阴性对照 (C) 的HPLC图谱Fig.1 HPLCof 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 (A), Pingweisan sample (B), and negative sample (C) |
取对照品储备液配制成一系列不同质量浓度(和厚朴酚20.12、40.24、60.36、80.48、100.60、120.72 μg/mL;厚朴酚20.16、40.32、60.48、80.64、100.80、120.96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为10 μL,按“2.4”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结果分别为和厚朴酚Y=1.1×107 X-4 636.3,r=0.999 0,线性范围20.12~120.72 μg/mL;厚朴酚Y=13 816 X-2.4×105,r=0.999 1,线性范围20.16~120.96 μg/mL;表明和厚朴酚与厚朴酚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6 精密度考察在“2.4”项色谱条件下以混合对照品溶液(含和厚朴酚100.8 μg/mL、厚朴酚100.6 μg/mL)连续进样6次,记录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峰面积,计算RSD,结果和厚朴酚、厚朴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23%和1.01%,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7 重复性试验取平胃散复方样品6份,每份约20 g,加生姜、大枣适量,按“2.2”项下方法平行制备样品6份。以“2.4”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147、0.086 mg/g,RSD值分别为1.37%、1.94%,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8 稳定性试验取“复方-3”的供试品溶液在0、2、4、8、16、24 h分别进样10 μL,记录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峰面积,计算RSD,结果和厚朴酚、厚朴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88%和0.44%,均小于2%,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9 加样回收试验取已测定的同一份平胃散混合粗粉6份,每份约10 g,分别按药材煎出量的100%加入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对照品,按“2.2”项下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4”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进样量为10 μL。计算样品中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9%和101.28%,RSD值分别为1.47%和1.24%,说明该方法的准确度良好。
2.10 样品测定取表1中的各组样品,每组3份,按“2.2”项下处方剂量及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4”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检测,每份样品进样2次,每次10 μL。按外标一点法计算各组样品中和厚朴酚、厚朴酚的煎出量。结果见表1、2。
![]() |
表 1 不同样品中和厚朴酚、厚朴酚煎出量测定结果(n=3) Table 1 Decoction amount of honokiol and magnolol in different groups of Pingweisan (n=3) |
![]() |
表 2 厚朴与复方中君、臣、佐、使药配伍后和厚朴酚、厚朴酚煎出量测定结果(n=3) Table 2 Decoction amount of honokiol and magnolol after compatibility for different goups of sovereign, minister, assistant, guiding medicines (n = 3) |
由表1可知,与未加生姜、大枣的复方-3比较,单独加入生姜的复方-1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煎出量分别减少了22.8%和12.9%;单独加入大枣的复方-2中两者煎出量分别减少了13.4%和28.1%;同时加入生姜、大枣的复方中两者煎出量分别减少了25.3%和34.5%。
由表2可知,与复方比较,配伍君药苍术的3个组别中和厚朴酚的煎出量分别减少了40.6%、30.6%和24.0%,厚朴酚的煎出量分别减少了28.5%、25.2%和23.1%。配伍佐药陈皮的3个组别中臣药+佐药以及臣药+佐药+使药2个组别和厚朴酚的煎出量分别增加了10.6%和43.3%,厚朴酚的煎出量分别增加了31.8%和2.2%。臣药+君药+佐药的组别和厚朴酚的煎出量减少了30.6%,厚朴酚的煎出量减少了25.2%。配伍使药甘草的3个组别中臣药+使药以及臣药+佐药+使药的2个组别中和厚朴酚的煎出量分别增加了70.0%和43.3%,厚朴酚的煎出量分别增加了108.7%和2.2%。臣药+君药+使药的组别中和厚朴酚的煎出量减少了24.0%,厚朴酚的煎出量减少了23.1%。
综上所述,佐药陈皮及使药甘草可以使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复方中的煎出量增加;生姜、大枣以及君药苍术可以使复方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煎出量降低。但陈皮、甘草使其增加的作用比苍术使其减少的作用弱。
3 讨论由实验结果可知,佐药陈皮、使药甘草可以使臣药厚朴中主要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复方中的煎出量增加,而君药苍术可以使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煎出量降低。同时臣药+君药+佐药以及臣药+君药+使药的组别中两者的煎出量均低于复方组,说明君药可能使两者在复方中煎出量降低的作用比使药与佐药使其升高的作用强,也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君药在一个复方中的主导地位。
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是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起效的[7],煎出量太低起不到治疗作用,煎出量太高可能会引起其他的不良反应。由实验结果可见平胃散复方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煎出量处于一个中间水平。这是方中所有药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复方配伍变化与增效解毒的相关性。
复方通常由多种药物组成,其成分复杂,量效关系难以明确[8]。本实验单独以臣药为基础进行配伍,研究其主要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煎出量变化,虽然不能完全明确复方中有效成分煎出量与配伍之间的关系,但是对进一步研究复方中有效成分的量效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而平胃散复方有效成分的量效关系是本课题组下一步研究的内容,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究。
[1] | 吴建红. 简述平胃散源流发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 1(2):19-20. |
[2] | 张志博.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肠道钙离子转运的影响及其抗腹泻机制探讨[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3. |
[3] | 彭晋, 王良, 黄秀深, 等. 湿阻中焦证模型胃肠水通道蛋白1的病理特征性表达分布谱以及平胃散干预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38(12):2469-2472. |
[4] | 谢鸣. 方剂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
[5] | 刘传统, 祁红. HPLC法测定益气养阴合剂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 36(1):59-61. |
[6] | 中国药典[S]. 一部.2010. |
[7] | 于淼, 韩佳瑞, 焦拥政, 等. 中药及中药复方剂量阈、治疗窗的构建及思考[J]. 中医杂志, 2011, 52(20):1793-1794. |
[8] | 徐国良, 余日跃, 李冰涛, 等. 中药复方量效关系剂量阈研究方法探讨[J]. 世界中医药, 2014, 9(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