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44卷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在山西道地药材研究中的应用
    李震宇,李爱平,张福生,秦雪梅
    2013, 44(7):785-78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01
    [摘要](2212) [HTML](0) [PDF 325.90 K](2689)
    摘要:
    以柴胡、款冬花、远志等山西道地中药材为例,总结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在中药材质量评价中,代谢组学侧重于对样本的客观分组聚类,同时可确定差异代谢物,与指纹图谱技术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可使中药质量标准更体现中药特色,提高其可控性。分析该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前景,指出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为扩大其应用提供参考。
    2  山沉香中3个新木脂素的提取与结构解析
    奥?乌力吉,王青虎,王秀兰,代那音台,乌尼奇
    2013, 44(7):790-79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02
    [摘要](1635) [HTML](0) [PDF 499.72 K](2065)
    摘要:
    目的 研究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去皮的干燥根和枝干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HPLC进行分离,运用谱学分析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山沉香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了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3′, 4-三甲氧基-4′, 8, 9, 9′-四羟基简单木脂素(1)、3, 3′, 4, 9-四甲氧基-4′, 8-二羟基-9′-乙氧基简单木脂素(2)和3, 3′, 4, 9-四甲氧基-4′, 8, 9′-三羟基简单木脂素(3)。结论 化合物13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山沉香木脂素C、山沉香木脂素D和山沉香木脂素E。
    3  半边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培培,罗 俊,杨鸣华,孔令义
    2013, 44(7):794-79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03
    [摘要](1730) [HTML](0) [PDF 470.97 K](2500)
    摘要:
    目的 研究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半边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中12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1)、芦丁(2)、木犀草素(3)、芹菜素(4)、橙皮苷(5)、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6)、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穗花杉双黄酮(9)、柚皮素(10)、橙皮素(11)、泽兰黄酮(12);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5, 7-二甲氧基香豆素(13)、异东莨菪素(14)、蒿属香豆素(15)。结论 化合物612为首次从半边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314为首次从半边莲中分离得到。
    4  高山红景天化学成分研究
    倪付勇,陈 重,许琼明,杨世林,陈道峰
    2013, 44(7):798-80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04
    [摘要](1964) [HTML](0) [PDF 494.44 K](3176)
    摘要:
    目的 研究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干燥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对羟基苯甲酸(2)、红景天苷(3)、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4)、苯乙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5)、苯丙烯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6)、(2E, 4R)-4, 7-二羟基-3, 7-二甲基-2-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高山红景天醇,7)、槲皮素(8)、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9)、山柰酚(10)、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11)、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14)、小麦黄素(15)、3, 5, 7, 5′-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柽柳亭,16)、草质素-7-O-α-L-吡喃鼠李糖苷(17)、草质素-3-O-β-D-吡喃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18)。结论 化合物91216为首次从红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81418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5  枫杨树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高 双,叶开河,张 英,周光雄
    2013, 44(7):803-8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05
    [摘要](1631) [HTML](0) [PDF 474.55 K](2494)
    摘要:
    目的 研究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Sephadex LH-20、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手段对枫杨树皮90%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枫杨树皮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算盘子酮(1)、羽扇豆-1β, 3β-二醇(2)、乌苏酸(3)、白桦脂酸(4)、2α, , 19α-trihydroxyurs-12-en-28-O-β-D-glucopyranoside(5)、(4S)-4, 8-二羟基-1-四氢萘酮(6)、4-甲氧基-5-羟基-1-四氢萘酮(7)、(4S)-4-羟基-1-四氢萘酮(8)、杨梅苷(9)、30-norlupan-28-oic acid(10)、杨梅素(11)、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鼠李糖苷(12)、齐墩果酸(13)和3, 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14)。结论 化合物114为首次从枫杨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714为首次从枫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6  石菖蒲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李广志,陈 峰,沈连钢,沈寿茂,张 晶,斯建勇
    2013, 44(7):808-81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06
    [摘要](1407) [HTML](0) [PDF 7.03 M](1854)
    摘要:
    目的 研究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不同的色谱分离纯化方法,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石菖蒲根茎90%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丁烯二酸(1)、烟酸(2)、对羟基苯甲酸(3)、尿嘧啶(4)、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香豆酰胺(5)、胸腺嘧啶(6)、两型曲霉醌A(7)、丁二酸(8)、石菖蒲醇(9)、石菖蒲醇-12-β-D-葡萄糖苷(10)、β-谷甾醇(11)、2, 5-二甲氧基对苯醌(12)、5-羟甲基糠醛(13)。结论 化合物17均为从菖蒲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7  肺筋草化学成分研究
    黄 兰,潘 杰,曹佩雪,潘卫东,梁光义
    2013, 44(7):812-81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07
    [摘要](1351) [HTML](0) [PDF 466.59 K](2032)
    摘要:
    目的 研究肺筋草Aletris spic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然后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3)进行了抗肿瘤活和抗菌活性初步筛选。结果 从肺筋草的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甲基-9, 19-环羊毛甾-24-烯-3-醇(1)、24-甲基-9, 19-环羊毛甾-25-烯-3-醇(2)、24, 24-二甲基-环木菠萝烷-3-醇(3)、美商陆酚A(4)、异美商陆酚A(5)、9′-methyl americanol A(6)、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4-烯-3-庚酮(7)、methyl-9, 12, 13-trihydroxyoctadeca-10E, 15Z-dienoate(8)、5-羟甲基-2-呋喃甲醛(9)。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无抗肿瘤和抗菌活性。
    8  甘草次酸-丹参酮IIA复方脂质体处方优化及制备工艺研究
    林珈好,王秀丽,王玉蓉,何亮颖
    2013, 44(7):816-81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08
    [摘要](1199) [HTML](0) [PDF 1.18 M](1705)
    摘要: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GA)-丹参酮IIA(Tan IIA)复方脂质体(GT-Lip)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大豆卵磷脂(SPC)和胆固醇(Ch)为膜材薄膜分散探头超声法制备GT-Lip。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水合温度和探头超声功率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工艺;低速离心法测定脂质体中GA与Tan IIA包封率动态光散射粒径仪测定脂质体粒径与Zeta电位透射电镜测定脂质体形态。结果 优化处方工艺为SPC-Ch质量比6∶1SPC-Tan IIA物质的量之比30∶1SPC-GA物质的量之比24∶1水合温度为30 ℃,探头超声条件为380 W超声5 min;制备得到的GT-Lip中Tan IIA、GA的包封率分别为(81.50±0.76)%、(98.63±0.90)%(n=3)平均Zeta电位为(?19.00±0.98)mV(n=3),平均粒径为(120.5±1.62)nm(n=3)。结论 优化的GT-Lip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9  不同辅料膏方的制备工艺研究
    刘 霞,胡兰贵,冯玛莉,席啸虎,张小慧,仝立国
    2013, 44(7):820-8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09
    [摘要](1509) [HTML](0) [PDF 479.03 K](2721)
    摘要:
    目的 优选不同辅料膏方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参数。方法 以膏方的性状特征、成膏率及药材检出情况为控制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评价膏方成型性;以辅料的使用量(A)、清膏(B)和成品膏(C)的相对密度为3个因素,采用星点设计进行试验,优选膏方制备工艺。结果 4种不同辅料膏方的制备工艺分别为红糖:A1 18%~23%、B1 1.210~1.260、C1 1.310~1.360;鹿角胶:A2 14%~16%、B2 1.200~1.250、C2 1.230~1.270;龟甲胶:A3 12%~15%、B3 1.190~1.230、C3 1.210~1.240;阿胶:A4 5.0%~8.0%、B4 1.190~1.220、C4 1.190~1.220。结论 优选的不同辅料的膏方制备工艺参数均准确可行,质量符合要求。
    10  天麻配方颗粒制备中气味相关性研究
    万 军,周 霞,黄永亮,吴纯洁
    2013, 44(7):825-82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10
    [摘要](1325) [HTML](0) [PDF 525.24 K](2176)
    摘要:
    目的 研究天麻药材-饮片-浸膏-配方颗粒这一制备过程中气味的变化与相关性尝试引入新的制剂工艺整体评价指标探讨符合中医药整体观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方法 利用电子鼻技术采集各样品的气味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和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A)等统计学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天麻药材-饮片-浸膏这一制备过程中天麻气味损失较小;而浸膏-配方颗粒这一过程中气味损失较大提示按现有化学药模式评价中药配方颗粒工艺虽然可行但与符合中医药整体观的气味指标评价结果有差异。结论 电子鼻技术可用于天麻样品(不同的形式)气味信息数据的采集通过不同的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后可从不同天麻样品的气味之间找出差异与相关性气味指标可作为天麻配方颗粒制剂工艺的整体评价指标。
    11  基于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的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主成分分析
    张亚中
    2013, 44(7):829-83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11
    [摘要](2682) [HTML](0) [PDF 530.11 K](26835)
    摘要:
    目的 探讨全国范围内白花蛇舌草注射液物质基础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对16批样品进行测定对采集的数据以保留时间和质荷比作为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通过PCA发现不同企业生产的样品自身差异较小相互之间差异较大;通过载荷图分析筛选出对分组影响比较大的7种标记物。结论 全国范围内不同厂家生产的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不仅颜色差异较大其内在的物质基础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黄酮类和有机酸类成分的量上。
    12  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的研究
    夏海建,张振海,贾晓斌
    2013, 44(7):834-83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12
    [摘要](1393) [HTML](0) [PDF 527.93 K](2149)
    摘要:
    目的 制备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考察药物的分散状态和体外释放度,优化制备工艺。方法 以聚乙二醇4000(PEG 4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GM)为载体材料,采用固体分散体方法制备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以圆整度和质量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滴丸成型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优化缓释滴丸处方以雷公藤红素、GM和PEG 4000按质量比1∶3∶7组成,药料温度80 ℃,滴速20滴/min,滴距5 cm,冷凝液温度15 ℃。缓释滴丸中药物以非晶形存在,该缓释滴丸12 h的最大累积释放率可达91.2%。结论 所制得的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13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制川乌提取浓缩过程中单酯型生物碱
    涂瑶生,全智慧,孙冬梅,张建军,王洛临
    2013, 44(7):839-84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13
    [摘要](1350) [HTML](0) [PDF 566.00 K](2606)
    摘要: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法对制川乌提取、浓缩液中的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MAs)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搜集103个制川乌样品的NIR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法建立NIR信息与MAs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制川乌提取、浓缩液中MAs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模型建模的光谱范围为9 264.35~7 274.11 cm?1,校正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为1.171,相关系数(r)为0.999 4;经外部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321,r为0.992 1;经相关性统计学分析,MAs的预测值与HPLC参考值的r为0.999 0,P<0.001,说明NIR法与HPLC法测定MAs相关性较好,可以较准确预测其覆盖范围的MAs的量。结论 本法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环保等特点,可用于制川乌提取、浓缩过程中MAs量的在线监测,进而较准确地判定提取、浓缩终点。
    14  强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
    韦 辉,刘素香,刘 毅,张铁军,陈常青
    2013, 44(7):845-8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14
    [摘要](1014) [HTML](0) [PDF 546.46 K](2170)
    摘要:
    目的 建立强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在230 nm波长下,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测定了44批强肝胶囊样品;应用相似度分析软件建立强肝胶囊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并对色谱峰进行了指认。结果 建立强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在确定的方法下,得到44批强肝胶囊的色谱图,并获得了44批样品的相似度;确定共有峰14个,其中13个归属到各药材,11个已确认成分。结论 强肝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共有色谱峰成分的确定为强肝胶囊药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5  丹参二萜醌组分及其固体分散体微丸中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郁丹红,贾晓斌,施亚琴,萧 伟
    2013, 44(7):851-85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15
    [摘要](1298) [HTML](0) [PDF 552.62 K](2056)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丹参二萜醌组分中4个主要成分二氢丹参酮I、丹参酮I、隐丹参酮及丹参酮IIA的UPLC- MS/MS测定方法,用于丹参二萜醌组分及其固体分散体微丸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丹参二萜醌组分固体分散体微丸及其原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本,UPLC-MS/MS(以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测定二氢丹参酮I、丹参酮I、隐丹参酮及丹参酮IIA血药浓度,DAS 2.1.1软件计算丹参二萜醌组分固体分散体微丸及其原料药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血浆中丹参二萜醌组分中4个主要成分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4.6%,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4.49%。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与ig丹参二萜醌组分原料药相比,ig给予其固体分散体微丸后,丹参二萜醌组分中4个主要成分的Cmax和AUC0~∞均不同程度地提高(P<0.05)。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丹参二萜醌组分及其固体分散体微丸中多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固体分散体微丸技术通过增加丹参二萜醌组分的溶解性,促进其在体内的吸收,各主要成分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原料药的138%~204%。
    16  桃仁提取物对不同病因所致大鼠血液循环障碍的影响
    以 敏,邓家刚,郝二伟,叶星江,王进声,杜正彩
    2013, 44(7):858-86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16
    [摘要](1373) [HTML](0) [PDF 484.97 K](2434)
    摘要:
    目的 研究桃仁提取物对寒凝血瘀证(寒证)和瘀热互结证(热证)大鼠血液循环障碍的不同药效。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寒证对照组、寒证模型组、桃仁提取物(8 g/kg)组、川芎(8 g/kg)阳性对照组,以及热证对照组、热证模型组、桃仁提取物(8 g/kg)组、丹参(14 g/kg)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全身低温冷冻和注射角叉菜胶法建立寒证、热证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检测微循环血流速率、全血黏度;取大鼠心、肺、肝、肾、脾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微小血管管径,观察血栓、组织损伤等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桃仁提取物能明显加快寒证和热证大鼠的血流速率(P<0.05),降低全血黏度(P<0.05),使寒证大鼠小动脉收缩、热证大鼠小动脉舒张(P<0.05);根据器官损伤严重度评分得知桃仁提取物可减轻寒证大鼠心、肺、肝、肾器官的损伤(P<0.05),但仅能减轻热证大鼠的肾损伤(P<0.05)。结论 桃仁提取物能改善寒凝血瘀证和瘀热互结证大鼠的血液循环障碍;对不同证型大鼠小动脉的舒缩状态和心、肺、肝、肾的保护作用不同。
    17  蒲公英水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
    李雪石,张彦文
    2013, 44(7):863-86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17
    [摘要](1335) [HTML](0) [PDF 609.12 K](2482)
    摘要:
    目的 研究蒲公英水提取物降低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考察蒲公英水提取物 400、200、100 mg/kg对STZ致糖尿病模型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正糖钳实验考察蒲公英水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检测葡萄糖输注率(GIR);以pNPG为底物,测定蒲公英水提取物400 mg/kg体外对α-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拟的小肠上皮模型,评价蒲公英水提取物200、100 mg/L对小肠麦芽糖水解和葡萄糖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 蒲公英水提取物400、200、100 mg/kg给药7 d,可显著降低正常大鼠及STZ致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但对血清胰岛素水平、GIR均无影响。蒲公英水提取物对α-糖苷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但半数抑制浓度(IC50)高于阳性药阿卡波糖;蒲公英水提取物 200 mg/L可同时抑制Caco-2细胞单层对麦芽糖的水解和对葡萄糖的转运。结论 蒲公英水提取物具有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小肠对麦芽糖的水解和对葡萄糖的吸收有关。
    18  斜生褐孔菌菌质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
    刘继强,梅 洵,梁永红,程文超,李 刚,苏明声,谢小梅
    2013, 44(7):869-87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18
    [摘要](1403) [HTML](0) [PDF 498.02 K](2049)
    摘要:
    目的 研究人工发酵的斜生褐孔菌菌质对链脲佐菌素(STZ)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并与野生斜生褐孔菌菌核进行比较。方法 高糖、高脂饲料饲养SD大鼠6周,单次ip给予STZ 35 mg/kg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斜生褐孔菌菌质(菌质)1 g/kg组、野生斜生褐孔菌菌核(菌核)1 g/kg组和盐酸二甲双胍(0.2 g/kg)阳性对照组。连续ig给药1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以及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水平,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 给药10周后,与模型组比较,菌质组和菌核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血糖明显降低(P<0.05),血清FFA、TC、TG和MDA水平下降(P<0.05),SOD、GSH-Px水平升高(P<0.05);菌质组与菌核组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斜生褐孔菌菌质能缓解STZ致2型糖尿病大鼠症状,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氧化应激的作用,且作用强度与野生斜生褐孔菌菌核相当。
    19  生脉注射液对不同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
    苗 苗,李 嵚,刘雅茹
    2013, 44(7):875-88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19
    [摘要](1193) [HTML](0) [PDF 436.57 K](1844)
    摘要:
    目的 研究生脉注射液对不同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通过MTT法测定生脉注射液对于不同临床典型化疗药物的增敏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生脉注射液联合表阿霉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生脉注射液对于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结果 生脉注射液(30 μL/mL)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和表阿霉素对不同肿瘤细胞A549、SGC-7901、MCF-7和HepG-2具有药物增敏作用,其中联合表阿霉素作用效果最为显著,使肝癌HepG-2细胞对表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16倍。流式细胞仪和RT-PCR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30 μL/mL)不影响肿瘤细胞的周期和凋亡,但与表阿霉素联用在促进表阿霉素改变HepG-2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同时,能够降低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不同化疗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MDR-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编码的具有药物外排作用的P-糖蛋白的表达有关。
    20  半夏及近缘种叶绿体非编码区序列分析
    郑丹书,张君毅,郭巧生
    2013, 44(7):881-88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20
    [摘要](1339) [HTML](0) [PDF 474.65 K](2046)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半夏及近缘种的DNA叶绿体的非编码区序列,为半夏的分子鉴别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在我国半夏主要分布区收集到43份半夏及滴水珠和虎掌半夏2个近缘种,采用PCR法克隆叶片基因组DNA中psbK-psbI和atpF-atpH两段序列,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半夏atpF-atpH序列长为337~342 bp,较为保守,仅含变异位点7个,其中信息位点1个,遗传距离为0~0.024。半夏psbK-psbI序列长为432~435 bp,变异位点37个,其中信息位点17个,遗传距离为0~0.069。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出与表型以及地理居群的不一致。结论 psbK-psbI序列较atpF-atpH有更好的鉴别能力,在半夏种内具有较丰富的变异位点。
    21  基于ISSR的新疆贝母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果平,樊丛照,李晓瑾,朱 军,贾晓光
    2013, 44(7):887-89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21
    [摘要](1302) [HTML](0) [PDF 874.09 K](1836)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新疆贝母属植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获得新疆贝母属不同种之间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结合ISSR分子标记,对所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综合分析。结果 2%琼脂糖凝胶电泳扩增总条带数为18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8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7.84%。基于UPGMA软件对10种贝母的遗传差异性分析表明,12个ISSR引物可以将新疆贝母不同种之间遗传差异明显区分开来,其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370.80,以0.50为最低遗传相似系数,可将10种贝母分成4个大类。结论 揭示了10种贝母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新疆野生贝母属植物资源的收集和种间分类等提供理论依据。
    22  防风挥发油与其根际土壤的相关性研究
    孙晶波,杨 鹤,刘岩硕,张连学
    2013, 44(7):891-89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22
    [摘要](1204) [HTML](0) [PDF 481.36 K](2175)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不同采集地的防风挥发油量与防风根际土壤相关性。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防风挥发油,检测其成分;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方法测定根际土壤pH,水解N,速效P、K,全N及有机质的量,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防风挥发油量随采集地不同由南至北递减,所含成分明显不同,但均以1-甲酰基-4-(1-丁烯-3基)-苯和β-没药烯为主。防风挥发油量与其根际土壤全N之间呈显著幂相关,与水解N呈显著非线性相关,而速效P、K、有机质,只一批样品之间呈较好的相关性。土壤自身pH、水解N与速效P之间,水解N、速效P与速效K之间,水解N、速效P、速效K与有机质之间显著相关(P<0.01);土壤pH与水解N、速效K之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 防风挥发油量在不同采收期差异无规律性,但其产率受根际土壤全N量的抑制作用显著,随其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水解N、速效P、K及有机质量适宜时可显著提高挥发油产率。土壤pH则可以通过调节土壤其他化学性质而影响防风挥发油的量。
    23  不同处理方法及影响因素对地黄中梓醇量的影响
    张 科,郭建华,田成旺,张铁军
    2013, 44(7):896-89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23
    [摘要](1341) [HTML](0) [PDF 488.10 K](3245)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贮藏方式、炮制方法、温度、pH值和酶对梓醇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鲜地黄不同炮制品及不同贮藏条件下梓醇量的变化,并在不同温度、pH值及酶的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测定梓醇量。结果 鲜地黄中梓醇量明显高于其炮制品,抽真空冷冻下梓醇量几乎不变,而梓醇受pH影响较大,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均不稳定,并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剧这种变化,同时易受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结论 梓醇对热稳定,对酸、碱及β-葡萄糖苷酶不稳定。
    24  牡丹皮HPLC指纹图谱研究
    高新彪,孙 磊,乔善义,高 松,车彦忠
    2013, 44(7):900-90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24
    [摘要](1228) [HTML](0) [PDF 519.31 K](2863)
    摘要:
    目的 建立牡丹皮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含0.08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 ℃;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021.5 min),230 nm(21.545 min),254 nm(4560 min);进样量20 μL。采用高分辨LC-MS/MS技术进行色谱峰指认。结果 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采用高分辨LC-MS/MS方法对20个共有峰中的18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该方法测定了10批不同产地的牡丹皮,其相似度均在0.96以上。结论 本实验为牡丹皮的全面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25  以P-糖蛋白为调控靶点的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岑 娟,张 峰,姬汴生
    2013, 44(7):905-90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25
    [摘要](1275) [HTML](0) [PDF 499.19 K](2285)
    摘要:
    P-糖蛋白(P-gp)不仅参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还是肿瘤多药耐药、神经性疾病等病理进程的重要功能分子,同时严重影响了底物类药物的使用,因此选择性调控P-gp的临床意义重大。国内外P-gp抑制剂的研究已历经3代,但始终未能达到临床应用要求。近年来中药研究发现了大量具有P-gp调控活性的天然产物,为新型P-gp调节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根据P-gp的生理学、病理学作用,阐述了其调控研究的药理学意义,分析了天然产物调控P-gp的研究优势,并根据不同作用机制对已报道的活性天然产物进行分类介绍,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促进P-gp抑制剂的进一步研发。
    26  萍蓬草属植物中生物碱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周小力,张吉发,黄 帅,周先礼
    2013, 44(7):910-91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26
    [摘要](1170) [HTML](0) [PDF 571.05 K](2570)
    摘要:
    萍蓬草属Nuphar Smith. 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美洲大陆,其主要药效成分为倍半萜类生物碱,具有抑制肿瘤转移、免疫抑制、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综述萍蓬草属植物生物碱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萍蓬草属植物药用价值,发掘其药用潜力提供参考。
    27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李春雨,王 张,王 平,孟宪丽
    2013, 44(7):918-92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27
    [摘要](1344) [HTML](0) [PDF 492.59 K](2537)
    摘要:
    代谢组学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辩证观相吻合。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28  稻米类中药的应用
    杜玉然,郭建生,贺福元,周逸群,孙青辉,夏赞韶,刘文龙,石继连
    2013, 44(7):923-92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7.028
    [摘要](1081) [HTML](0) [PDF 501.11 K](3429)
    摘要:
    从“神农氏出,尝草别谷”发现稻米中药,到“轩辕氏出,制为方剂”,及后人发掘稻米药用发展至今,稻米类中药因其味甘、性平、无毒成为日常食用健胃和脾之佳品,这是中药药用平民化、普及化的结果,也是传统中药惠及百姓的表现,然其药用本源被大家所遗忘。通过梳理历代经典本草著作,追根溯源,证明稻米是一味经典中药,从古至今在中医药防病治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探求稻米类中药的应用和药用价值,药食同源,返朴归真。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