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44卷第1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壮药龙骨风化学成分研究
    卢汝梅,曹 敏,廖彭莹,韦建华
    2013, 44(16):2195-219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01
    [摘要](1201) [HTML](0) [PDF 403.08 K](1696)
    摘要:
    目的 研究壮药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龙骨风95%乙醇和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北贯众醇-30-O-β-D-吡喃木糖苷(1)、海松酸(2)、9α-羟基-1β-甲氧基石竹烷醇(3)、6β-羟基-24-乙基-胆甾-4-烯-3-酮(4)、十六烷酸甘油酯(5)、丁香烷二醇(6)、decumbic acid(7)、正二十四烷(8)、对香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反式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桫椤诺生A(11)、原儿茶醛(12)、原儿茶酸(13)、豆甾烷-3, 6-二酮(14)、β-谷甾醇(15)和胡萝卜苷(1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龙骨风新苷A,化合物2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  磐安延胡索的化学成分研究
    杨鑫宝,刘扬子,杨秀伟,刘建勋
    2013, 44(16):2200-22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02
    [摘要](1410) [HTML](0) [PDF 439.98 K](2110)
    摘要:
    目的 研究道地产区磐安延胡索Corydalis Rhizom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延胡索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左旋四氢黄连碱(1)、四氢非洲防己胺(2)、延胡索乙素(3)、紫堇球碱(4)、异紫堇球碱(5)、8-三氯甲基-7, 8-二氢黄连碱(6)、延胡索甲素(紫堇碱,7)、8-酮基黄连碱(8)、左旋紫堇根碱(9)、去氢延胡索甲素(10)、13-甲基巴马亭红碱(11)、氧化海罂粟碱(12)、原阿片碱(13)、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14)、四氢小檗碱(15)、二去氢海罂粟碱(16)、黄海罂粟灵碱(17)、黄连碱(18)、巴马亭(19)、小檗碱(20)。结论 化合物6916均为首次从延胡索中分离得到。首次应用2D NMR技术对化合物61613C-NMR、1H-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3  大果榕茎化学成分研究
    邵泰明,宋小平,陈光英,韩长日,郑彩娟,姚国贵
    2013, 44(16):2208-221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03
    [摘要](1686) [HTML](0) [PDF 397.84 K](1621)
    摘要:
    目的 研究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 从大果榕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β-羟基豆甾-4-烯-3-酮(1)、6α-羟基豆甾-4-烯-3-酮(2)、豆甾-4-烯-3-酮(3)、3β-羟基豆甾-5-烯-7-酮(4)、豆甾-4-烯-3, 6-二酮(5)、麦角甾醇过氧化物(6)、(20S)-3-oxo-20-hydroxytaraxastane(7)、伞形香青酰胺(8)、金色胡椒酰胺乙酸酯(9)、palmarumycin BG1(10)、7-羰基-脱氢枞酸(11)、松柏醛(12)、S-(+)-dehydrovomifoliol(1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14)。结论 化合物257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4  马兰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结构分析
    田 徽,李 涛,郭 江,阮期平,欧 平,秦文蓉
    2013, 44(16):2213-221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04
    [摘要](1379) [HTML](0) [PDF 464.95 K](1611)
    摘要:
    目的 马兰多糖类组分为其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为了探讨马兰多糖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马兰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方法 以马兰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酶法结合Sevag法除蛋白,经DEAE-52纤维素柱精制得纯品马兰多糖(KIP-1)。采用凝胶色谱、红外光谱(FTIR)、GC、GC-MS甲基化分析等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 KIP-1是一重均分子质量(Mw)为11 592,由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半乳糖(Gal)以物质的量比2.523∶1.162∶l组成的多糖。主链为1, 3→连接的Glc和1, 2→连接的Gal,Man构成糖链的末端,该糖链的分枝点残基为1, 3, 6→Man,分枝点应在O-3上。KIP-1结构为颗粒状,不规则圆形及椭圆形,平均粒径大小1~2 nm,空间中同样呈现不规则形状,高度起伏约1 nm。结论 KIP-1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具有分枝结构,为首次从马兰中分离得到。
    5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泽兰水提物
    黄晶晶,李 倩,高小康,赵新锋,王世祥,郑晓晖
    2013, 44(16):2218-222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05
    [摘要](1646) [HTML](0) [PDF 393.59 K](1804)
    摘要: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ESI-TOF-MS/MS)对泽兰水提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超声法制备泽兰水提物,TC-C18(250 mm×4.6 mm,5 μm)反相HPLC梯度洗脱法分离各主要成分;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对色谱流出物进行离子化,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结果 通过二级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共鉴定22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主要结构类型为氨基酸类、酚酸类、萜类、黄酮及黄酮苷类、甾醇类和脂肪酸类。结论 HPLC-ESI-TOF-MS/MS可从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和二级结构碎片等方面对泽兰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6  改良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衍生物mPEG5000-PLGA纳米粒的研究
    刘楠楠,蒋福升,俞婷婷,沈 勇,张 坤,徐 敏,刘翔宇,杨汝春,丁志山
    2013, 44(16):2223-222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06
    [摘要](1622) [HTML](0) [PDF 2.53 M](1989)
    摘要:
    目的 对改良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衍生物Cur(OA)2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1actide-co- glycolide-co-poly-(ethylene-glycol),mPEG5000-PLGA]纳米粒[Cur(OA)2-NPs]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Cur(OA)2-NPs加以表征。方法 以包封率、形态、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优化制备工艺。以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对Cur(OA)2-NPs的粒径、Zeta电位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 优化的制备方案:药物Cur(OA)2与载体mPEG5000-PLGA的用量(质量)比为1∶4,有机相与水相溶剂体积比为1∶2;搅拌速率为1 200 r/min,泊洛沙姆188(F68)的用量为0.3%。所得Cur(OA)2-NPs为球形粒子,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86.23 nm(粒径范围80~100 nm),Zeta电位为?23.8 mV。结论 改良溶剂挥发法适于载姜黄素衍生物的mPEG5000-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
    7  天然药物材料白及胶制备生物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侯绪浩,刘学蔚,彭凤梅,刘逢芹
    2013, 44(16):2230-223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07
    [摘要](1216) [HTML](0) [PDF 950.65 K](1795)
    摘要:
    目的 探索采用中药天然成分制备多孔支架材料用于骨缺损修复生物材料的可行性,考察用于骨骼组织修复的白及胶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方法 从中药材白及中提取白及胶并精制,然后进行醛基化反应,与其他赋形剂共混、交联,冷冻干燥得到支架材料。结果 利用水提醇沉法及酶法精制纯化能得到较高纯度的白及胶;经氧化后发生Schiff碱缩合反应,形成良好的网状结构,冷冻干燥制得多孔支架材料。结论 以白及胶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生物支架材料,各项性能表征符合多孔支架材料要求。
    8  姜黄素温敏型纳米凝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武毅君,姚 静,周建平,倪 江
    2013, 44(16):2234-223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08
    [摘要](1237) [HTML](0) [PDF 1.08 M](1769)
    摘要:
    目的 制备姜黄素温敏型纳米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温敏型纳米凝胶,并以其为载体,包载姜黄素,对载体性质、载药量、释放度进行考察。结果 原子力显微镜法(AFM)观察制备的PNIPAm纳米凝胶,球形完整,粒径分布均匀;PNIPAm纳米凝胶(No. 5)载药量达27%,24 h体外累积释药量为75.2%。结论 所得姜黄素PNIPAm温敏型纳米凝胶制备方法简便,有望成为姜黄素的新型纳米给药系统。
    9  基于电子舌的穿心莲水煎液的掩味效果评价研究
    刘瑞新,李慧玲,李学林,张杏芬,仇继玺
    2013, 44(16):2240-224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09
    [摘要](1527) [HTML](0) [PDF 510.03 K](1750)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舌用于评价穿心莲掩味效果的可行性,为药物掩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穿心莲为苦味中药模型药,选择醋酸钠(NaAc)、甜蜜素(SC)、腺苷-5′-磷酸(AMP)、2, 4-二羟基甲苯酸(DA)作为掩味剂,通过电子舌进行测定,所得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并进行不同维度数据空间内欧氏距离计算,以苦距大小作为评价指标评价掩味效果,并与口尝结果比较。结果 电子舌对SC、AMP、DA 3种掩味剂的掩味效果的区分与口尝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对NaAc的评价结果与口尝评价结果不一致,提示使用电子舌评价中药掩味效果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结论 电子舌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于中药掩味效果的评价。利用电子舌进行药物味觉信息评价,应运用药学、化学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分析,逐步完善这种评价方法和模式。
    10  复配絮凝剂用于小儿咳喘灵原药水提液絮凝效果研究
    刘 杰,孙 姣,秦 莉,李桂水,康 勇
    2013, 44(16):2246-225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10
    [摘要](1372) [HTML](0) [PDF 477.15 K](1358)
    摘要:
    目的 优化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的絮凝除杂工艺,保留有效成分,提高药液澄清度。方法 针对小儿咳喘灵原药水提液的杂质成分,采用单宁和壳聚糖复配的方法,即在第1和第2阶段快速搅拌开始时分别加入单宁溶液和壳聚糖溶液,并以绿原酸保留率、蛋白质和鞣质去除率以及处理后上清液的浊度为指标,分别考察了絮凝剂配比及用量、絮凝温度、搅拌桨叶端线速度和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通过实验得到最佳絮凝工艺条件:单宁和壳聚糖的用量分别为0.250、0.500 g/L,絮凝温度为20~30 ℃,快搅速度和快搅时间分别为0.262 m/s和1.0 min,第1阶段的慢搅速度和慢搅时间分别为0.131 m/s和2.0 min,第2阶段的慢搅速度和慢搅时间分别为0.105 m/s和5.0 min。该条件下绿原酸的保留率为92.6%,蛋白质和鞣质的去除率分别为55.8%、70.0%,处理后药液放置24 h后浊度为4.4 NTU,放置90 d后浊度为4.7 NTU。结论 实验表明单宁和壳聚糖复配用于小儿咳喘灵原药提取液能有效提高杂质去除率,同时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稳定性。
    11  炮制火候对饮片颜色的影响
    殷放宙,吴晓燕,李 林,蔡宝昌,陆兔林
    2013, 44(16):2252-225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11
    [摘要](1069) [HTML](0) [PDF 513.63 K](1317)
    摘要:
    目的 研究饮片炮制火侯与颜色值的相关性。方法 以分光测色技术为基础,考察炮制时不同加热温度及时间对栀子、山楂颜色值的影响。结果 栀子中火与武火炒制的颜色值曲线表现出更好的规律,明度指数(L*)值及色差(ΔE*)的平稳期出现在7 min后,而色品指数(a*、b*)平稳期出现在4 min后。山楂文火炒制时的L*、a*、b*值及ΔE*平稳期均出现在5 min后;中火炒制时L*值及ΔE*平稳期出现在6 min后,a*、b*值的平稳期分别出现在5、8 min;武火炒制时L*值及ΔE*平稳期出现8 min后,a*、b*值的平稳期出现在5 min后。结论 仪器测定及肉眼观察的炮制程度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测色结果可为中药炮制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12  UPLC法同时测定荷丹片中8种指标成分
    赵 莉,唐生安
    2013, 44(16):2257-226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12
    [摘要](1122) [HTML](0) [PDF 501.50 K](1420)
    摘要:
    目的 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荷丹片中荷叶碱、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丹参酮IIA、丹参素、番泻苷A、番泻苷B、熊果酸8种指标成分的量。方法 采用UPLC法,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甲醇-乙腈(40∶60,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6 mL/min,梯度洗脱:0~4.0 min,90% B;4.0~6.0 min,90%~80% B;6.0~9.0 min,80%~70% B;9.0~10.5 min,70%~60% B;10.5~12.0 min,60%~50% B,12.0~16.0 min,50%~10% B;分段变波长测定:0~4.0 min为215 nm,4.0~12.0 min为270 nm,12.0~16.0 min为340 nm;柱温40 ℃;进样量1 μL。分别对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进行考察。结果 被测定的8种指标成分分别在选定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3.0%;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3.0%;在室温条件下24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21%~101.91%,RSD均小于3.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荷丹片的质量控制。
    13  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抗癌作用研究
    郭立达,薛佳伟,渠开跃,赵秀军,滕文华,刘敬泽
    2013, 44(16):2261-226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13
    [摘要](1371) [HTML](0) [PDF 944.35 K](1736)
    摘要:
    目的 探讨姜黄素与奥沙利铂联用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LoVo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制备裸鼠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50 mg/kg组、奥沙利铂25 mg/kg组、姜黄素50 mg/kg+奥沙利铂25 mg/kg联合给药组,给药组裸鼠隔天ip给药1次,连续给药11次。末次给药后剥离瘤块称质量,计算移植瘤体积、抑瘤率;摘除眼球取血,检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率;HE染色分析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RT-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姜黄素组、奥沙利铂组、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9.47%、55.49%、70.56%,联合给药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显著且对荷瘤裸鼠血液及肝肾无明显毒性;联合给药组可显著阻滞肿瘤细胞于S期和G2/M期,显著上调bax基因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可显著抑制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14  毛茛总苷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傅士龙,朱峰妍,曹志飞,蒋小岗,周泉生,顾振纶
    2013, 44(16):2267-227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14
    [摘要](1088) [HTML](0) [PDF 947.70 K](1461)
    摘要:
    目的 探讨毛茛总苷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黏附实验观察毛茛总苷对MGC803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毛茛总苷对MGC80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Matrigel肿瘤细胞类血管生成模型实验观察毛茛总苷对MGC803细胞体外类血管生成的作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毛茛总苷对MGC803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毛茛总苷有效抑制MGC803细胞黏附、细胞迁移以及MGC803细胞介导的体外类血管生成;明显抑制MGC803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VE-cadherin、sema 4D和integrin β5的表达。结论 毛茛总苷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VE-cadherin、sema 4D和integrin β5的表达来抑制MGC803细胞黏附、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
    15  麝香保心丸对肝硬化大鼠心肌重构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徐 标,曾 昆,肖 政
    2013, 44(16):2275-227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15
    [摘要](1313) [HTML](0) [PDF 1.29 M](1330)
    摘要:
    目的 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大鼠肝硬化致心肌重构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70只SD大鼠,每周给药CCl4橄榄油溶液2次(周1和周4各1次),连续给药8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周末随机处死10只,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以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其余60只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贝那普利(10 mg/kg)阳性对照组、麝香保心丸(45 mg/kg)组和模型组,造模同时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6周。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造模第8周末,测量各组大鼠血压;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Masson染色法检测肝脏与心肌组织中胶原的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I型和III型胶原的量;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以及肝脏纤维化病变,分析大鼠左心室心肌肥厚指数(LVHI)。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功能不同程度地损害、肝纤维化及心肌损伤。与模型组相比,麝香保心丸组大鼠血清ALT、AST及肝脏胶原的量明显下降(P<0.01),心肌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下调,羟脯氨酸、I型和III型胶原、蓝染胶原的量和LVHI均明显降低(P<0.05),MMP-9/TIMP-1值升高(P<0.05)。贝那普利对各项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抗肝纤维化、改善心肌重构方面的疗效与贝那普利无显著差异,其对肝损害的肝保护作用强于贝那普利且对血压无明显影响,整体疗效优于贝那普利。
    16  千叶素A对缺氧损伤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郭 虹,史 芳,王少峡,李美娇,刘青青,胡利民
    2013, 44(16):2278-228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16
    [摘要](1289) [HTML](0) [PDF 391.29 K](1409)
    摘要:
    目的 研究千叶素A对缺氧损伤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缺氧诱导损伤。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千叶素A对BMEC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葡聚糖的荧光强度,观察其对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的影响;RT-PCR法检测千叶素A对BMEC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基因表达的影响,Cell-Based ELISA法检测千叶素A对BMEC中ZO-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缺氧使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对FITC-葡聚糖的通透量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千叶素A能明显拮抗缺氧造成的上述损伤。结论 千叶素A对缺氧损伤体外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影响ZO-1表达有关。
    17  虎眼万年青提取物抗肿瘤和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于艳辉,高 陆,石 菊,王莲萍,孙佳明,许艳茹,白 冰
    2013, 44(16):2282-228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17
    [摘要](1030) [HTML](0) [PDF 372.07 K](1705)
    摘要:
    目的 观察虎眼万年青提取物抗肿瘤和镇痛、抗炎等作用。方法 制备肿瘤细胞MFC、HepG-2、S180荷瘤小鼠模型,观察虎眼万年青提取物的抑瘤率;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虎眼万年青提取物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虎眼万年青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虎眼万年青提取物剂量分别为5.0、2.5 g/kg能有效抑制小鼠实体瘤的生长,且有一定的剂量相关性(P<0.05、0.001);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0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抑制作用,与模型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 虎眼万年青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镇痛、抗炎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18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江莹,吴江雁,刘晓新
    2013, 44(16):2285-228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18
    [摘要](871) [HTML](0) [PDF 369.81 K](1358)
    摘要: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两组均连续给药7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组体温、呼吸、心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变化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退热及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中有积极辅助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9  黄花蒿MCS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与原核表达
    王 英,贾伟章,谭明俊,张 军,王 丹,刘顺会
    2013, 44(16):2288-229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19
    [摘要](1652) [HTML](0) [PDF 473.15 K](1396)
    摘要:
    目的 从黄花蒿中克隆MEP途径关键酶2C-甲基-D-赤藓糖醇-2, 4-环焦磷酸合成酶(MCS)基因,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原核表达以及组织表达的研究。方法 根据黄花蒿MCS(AaMCS)基因EST序列,克隆MCS cDNA及基因组序列。将MCS编码区与表达载体pET-21a (+) 重组,构建pET-21a (+)-MCS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获得MCS融合蛋白。半定量RT-PCR检测MCS的组织表达情况。结果 AaMCS cDNA全长994 bp,包含68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6个氨基酸,基因全长2 540 bp,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构建pET-21a (+)-MCS重组质粒,获得稳定的pET-21a (+)-MCS原核表达体系。AaMCS在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其中花中表达量较高,根和茎中表达量低。结论 克隆了AaMCS基因,建立pET-21a (+)-MCS稳定的原核表达体系,为研究AaMCS蛋白的活性及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20  红树林植物杯萼海桑法呢基焦磷酸合酶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 峰,吴秋红,高 辉,张自德,李秀英,张 光
    2013, 44(16):2294-229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20
    [摘要](1360) [HTML](0) [PDF 1.28 M](1343)
    摘要:
    目的 对杯萼海桑Sonneratia alba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FPS)基因的编码cDNA序列进行克隆,为研究杯萼海桑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与基因调控奠定基础。方法 结合杯萼海桑根的转录组注释,根据编码区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克隆杯萼海桑FPS(SaFPS)基因的编码区cDNA。结果 PCR扩增了一个长1 029 bp的基因片段,该片段编码由342个氨基酸组成的SaFPS。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基因编码蛋白与甘草的FPS具有氨基酸一致性达86%。其具有异戊烯基转移酶的2个典型保守功能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与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羽扇豆Lupinus albu 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aFPS基因在花中表达量较高,果实、茎、叶中表达量相对较低。结论 首次从红树林植物杯萼海桑中克隆FPS基因获得其编码区序列,SaFPS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本研究为分析基因表达特性及其在生物合成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21  牛奶菜属植物及其近缘植物的ITS2、rbcL序列分析
    张忠廉,宋美芳,李海涛,管燕红,牛迎凤,张丽霞
    2013, 44(16):2300-230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21
    [摘要](1338) [HTML](0) [PDF 436.44 K](1542)
    摘要:
    目的 分析ITS2、rbcL序列在牛奶菜属植物及其近缘植物间的鉴别能力,并对牛奶菜属植物及其近缘植物的系统进化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测定所分析样品的ITS2、rbcL序列,获得的序列采用软件CodonCode Aligner人工校正,Contig软件拼接,用MEGA 4.0软件分析比对并进行遗传距离等分析,用NJ法对比对的序列构建系统分支树。结果 ITS2、rbcL序列对牛奶菜属植物及其他所分析样品有较好的鉴别能力,且鉴别能力ITS2优于rbcL;南山藤属、匙羹藤属植物与牛奶菜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非常相近。结论 条形码ITS2、rbcL序列能很好地区分牛奶菜属植物,且鉴别能力ITS2优于rbcL;建议将南山藤属、匙羹藤属等小属植物归入牛奶菜属内。
    22  野山参、林下山参、趴货、园参性状及显微特征的比较研究
    徐世义,李可欣,史德武,孙启时
    2013, 44(16):2304-23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22
    [摘要](1488) [HTML](0) [PDF 539.00 K](2107)
    摘要:
    目的 比较野山参、林下山参、趴货、园参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的区别,建立各类人参鉴别检索表。方法 观察不同生长方式人参的芦、艼、体、纹、支根、须根的性状特征以及主根、须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结果 圆芦、下垂艼、铁线纹、分腿灵活自然、皮条须和珍珠点,是野山参和林下山参重要的鉴别性状;人参主根中的草酸钙簇晶、须根中的木质部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淀粉粒的数量则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减少的趋势,据此可鉴别出不同类型的人参。结论 野山参、林下山参、趴货、园参的芦、艼、纹、主根、须根等具有显著区别。
    23  狗脊升华与挥发性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徐 钢,单国顺,鞠成国,周远征,张 凡,贾天柱
    2013, 44(16):2308-231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23
    [摘要](1339) [HTML](0) [PDF 430.82 K](1823)
    摘要:
    目的 研究狗脊升华与挥发性成分,探寻其炮制过程中产生刺激性成分的来源。方法 采用模拟砂烫、升华、水蒸气蒸馏、直接提取挥发油4种不同方式从狗脊中收集升华与挥发性成分,并用UPLC/Q-TOF-MS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4种方法共检识34个化合物,得出其中26个化合物的推荐分子式和名称,主要为有机酸类、有机酸酯类、生物碱类、嘌呤类、嘧啶类、小分子醛酮类、多酚类、甾体类、单萜类等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100~400。结论 检识的共有化合物柠苹酸、6-姜辣素、5-羟甲基糠醛等具有一定刺激性,应该是狗脊炮制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成分。
    24  黄酮类化合物口服吸收与代谢特征及其规律分析
    周 乐,赵晓莉,狄留庆,毕肖林,单进军,康 安
    2013, 44(16):2313-232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24
    [摘要](1286) [HTML](0) [PDF 501.65 K](3517)
    摘要: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与总结,探究大多数的中药黄酮类化合物的口服吸收和代谢特征,为中药黄酮类化合物配伍应用研究提供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依据。
    25  蜂胶抗炎活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王 凯,张江临,胡福良
    2013, 44(16):2321-232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25
    [摘要](1209) [HTML](0) [PDF 531.44 K](2341)
    摘要:
    蜂胶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学活性的蜂产品。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蜂胶成分差异很大,但各种蜂胶所具有的生物学活性基本类似。就国内外蜂胶及其单体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蜂胶生物学活性的基础性研究提供思路,并为蜂胶产品的标准化提供参考。
    26  龙胆属秦艽组植物分类与鉴别研究进展
    孟 杰,陈兴福,宋九华,姚入宇,李志飞,曾 羽,李 瑶,成 涛
    2013, 44(16):2330-233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26
    [摘要](1493) [HTML](0) [PDF 440.10 K](1812)
    摘要:
    秦艽是常用大宗药材,但市场品种较混乱。从形态学、显微学、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了秦艽组植物及其伪品的分类与鉴别研究进展。结合目前秦艽商品市场情况,提出有效使用分类与鉴别方法以规范市场,并应尽快发掘秦艽新药源,缓解市场压力,使秦艽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27  铁皮石斛贮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方长发,黄略略,黄森展,乔 方
    2013, 44(16):2336-234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16.027
    [摘要](1373) [HTML](0) [PDF 431.28 K](1938)
    摘要:
    铁皮石斛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生物碱等功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正因为铁皮石斛鲜品营养丰富,致使其在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霉菌极易生长繁殖,且伴随有其他影响品质的理化性质变化。铁皮石斛鲜品具有干制品不可取代的优势,但针对铁皮石斛的保鲜技术研究非常少,已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对铁皮石斛鲜品贮藏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对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阐释铁皮石斛保鲜研究的必要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