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42卷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虚拟筛选辅助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思路与初步实践
    杨文宇,万德光,杨鑫嵎
    2011, 42(9):1665-167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778) [HTML](0) [PDF 711.86 K](3109)
    摘要:
    基于多数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已很深入这一前提,尝试运用虚拟筛选方法辅助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即把待研究中药所含的所有已确证结构的化学成分构建为分子库,与根据其功效而确定的各种靶点模型进行虚拟对接,筛选出理论活性成分后,再以药理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从而较全面地揭示代表相应功效的化学成分群。在初步的实践研究中,将由桑类中药510个化学成分构成的分子库分别与治疗消渴和利尿的靶点进行对接,结果显示:(1)对α-葡萄糖苷酶和碳酸酐酶XII有理论活性的成分分别远多于胰岛素受体和盐皮质激素受体;(2)部分化学成分对于α-葡萄糖苷酶的预测结果得到了文献实验数据的支持;(3)部分成分对多个靶点均显示较强的理论活性。虚拟筛选方法为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快捷途径。
    2  虚拟筛选辅助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思路与初步实践
    杨文宇 万德光 杨鑫嵎
    2011, 42(9):1665-1672.
    [摘要](958)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基于多数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已很深入这一前提,尝试运用虚拟筛选方法辅助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即把待研究中药所含的所有已确证结构的化学成分构建为分子库,与根据其功效而确定的各种靶点模型进行虚拟对接,筛选出理论活性成分后,再以药理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从而较全面地揭示代表相应功效的化学成分群。在初步的实践研究中,将由桑类中药510个化学成分构成的分子库分别与治疗消渴和利尿的靶点进行对接,结果显示:(1)对α-葡萄糖苷酶和碳酸酐酶XII有理论活性的成分分别远多于胰岛素受体和盐皮质激素受体;(2)部分化学成分对于α-葡萄糖苷酶的预测结果得到了文献实验数据的支持;(3)部分成分对多个靶点均显示较强的理论活性。虚拟筛选方法为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快捷途径。
    3  蛇鳞草化学成分研究
    钟希文,张文霞,卢海啸,高幼衡
    2011, 42(9):1673-167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285) [HTML](0) [PDF 586.15 K](2125)
    摘要:
    目的 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 4R)-4′- methoxy-8-methyl-[(4, 2″)(11, 2′′′)]-dioxidoflavan-5, 7- di-O-D-glucopyranoside(蛇鳞草苷A,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2)、三羽新月蕨苷A(3)、6, 7-二羟基香豆素(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蛇鳞草苷A。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4  蛇鳞草化学成分研究
    钟希文 张文霞 卢海啸 高幼衡
    2011, 42(9):1673-1677.
    [摘要](578)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R)-4′-methoxy-8-methyl-[(4,2″)(11,2″′)]-dioxidoflavan-5,7-di-O-β-D-glucopyranoside(蛇鳞草苷A,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2)、三羽新月蕨苷A(3)、6,7-二羟基香豆素(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蛇鳞草苷A。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5  草麻黄根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陶华明 朱全红 刘永宏
    2011, 42(9):1678-1682.
    [摘要](679)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目的研究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根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麻黄根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MS、1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从草麻黄根的醇提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麻黄根素A(1)、麻黄宁A(2)、麻黄宁B(3)、麻黄宁D(4)、芹菜素(5)、山柰酚(6)、槲皮素(7)、二氢槲皮素(8)、3′,4′,5,7-四羟基二氢黄酮(9)、儿茶素(10)、表儿茶素(11)、阿夫儿茶精(12)、表阿夫儿茶精(13)。结论化合物7~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6  草麻黄根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陶华明,朱全红,刘永宏
    2011, 42(9):1678-168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350) [HTML](0) [PDF 596.02 K](2663)
    摘要:
    目的 研究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根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麻黄根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MS、1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 从草麻黄根的醇提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麻黄根素A(1)、麻黄宁A(2)、麻黄宁B(3)、麻黄宁D(4)、芹菜素(5)、山柰酚(6)、槲皮素(7)、二氢槲皮素(8)、3′, 4′, 5, 7-四羟基二氢黄酮(9)、儿茶素(10)、表儿茶素(11)、阿夫儿茶精(12)、表阿夫儿茶精(13)。结论 化合物7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7  薯蓣皂苷元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栓形成活性研究(II)
    付晓丽,韩英梅,张士俊
    2011, 42(9):1683-168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410) [HTML](0) [PDF 611.57 K](1902)
    摘要:
    目的 对薯蓣皂苷元进行结构改造,从其衍生物中寻找具有抗血栓形成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以薯蓣皂苷元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选择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评价其体内抗血栓形成活性。结果 合成了9个目标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NMR、MS)确证了结构。所合成化合物中连有水杨酰基的化合物(Di-8, 9)在抗血栓形成活性筛选试验中显示了较好的活性。结论 适当活性基团的引入可以增强薯蓣皂苷元抗血栓形成活性。
    8  薯蓣皂苷元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栓形成活性研究(Ⅱ)
    付晓丽 韩英梅 张士俊
    2011, 42(9):1683-1688.
    [摘要](595)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对薯蓣皂苷元进行结构改造,从其衍生物中寻找具有抗血栓形成活性的化合物。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选择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评价其体内抗血栓形成活性。结果合成了9个目标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NMR、MS)确证了结构。所合成化合物中连有水杨酰基的化合物(Di-8,9)在抗血栓形成活性筛选试验中显示了较好的活性。结论适当活性基团的引入可以增强薯蓣皂苷元抗血栓形成活性。
    9  延龄草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张忠立,左月明,熊师华,曾金祥,罗光明,李 刚<sup>
    2011, 42(9):1689-169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074) [HTML](0) [PDF 569.78 K](2489)
    摘要:
    目的 研究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C18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延龄草7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用质谱、一维及二维核磁等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延龄草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1)、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2)、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3)、偏诺皂苷元(4)、薯蓣皂苷元(5)、7, 11-dimethyl-3-methylene-1, 6-dodecadien-10, 11-dihdroxyl-10-O-β-D-gluc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ide(6)、7, 11-dimethyl-3-methylene-1, 6-dodecadien-10, 11-dihdroxyl-10-O-β-D-glucopyranoside(7)、紫云英苷(8)。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10  延龄草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张忠立 左月明 熊师华 曾金祥 罗光明 李刚
    2011, 42(9):1689-1691.
    [摘要](595)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目的研究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C18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延龄草7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用质谱、一维及二维核磁等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延龄草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1)、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2)、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3)、偏诺皂苷元(4)、薯蓣皂苷元(5)、7,11-dimethyl-3-methylene-1,6-dodecadien-10,11-dihdroxyl-10-O-β-D-gluc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ide(6)、7,11-dimethyl-3-methylene-1,6-dodecadien-10,11-dihdroxyl-10-O-β-D-glucopyranoside(7)、紫云英苷(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11  葎草化学成分研究
    曹运记 李天磊 潘卫东 梁光义
    2011, 42(9):1692-1695.
    [摘要](711)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研究葎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葎草干燥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24R)-stigmast-7,22(E)-dien-3β-ol(1)、胡萝卜苷(2)、豆甾烷-3,6-二酮(3)、epidioxyergosta-6,22-dine-3β-ol(4)、豆甾醇(5)、大豆脑苷II(6)、齐墩果酸(7)、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1-己酯(8)、东莨菪内酯(9)、白桦脂酸(10)、大豆脑苷I(11)。结论化合物1、3、4、6~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2  葎草化学成分研究
    </sup>曹运记,李天磊,潘卫东,梁光义
    2011, 42(9):1692-169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698) [HTML](0) [PDF 576.31 K](2208)
    摘要:
    目的 研究葎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葎草干燥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24R)-stigmast-7, 22(E)-dien-3β-ol(1)、胡萝卜苷(2)、豆甾烷-3, 6-二酮(3)、epidioxyergosta-6, 22-dine-3β-ol(4)、豆甾醇(5)、大豆脑苷II(6)、齐墩果酸(7)、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1-己酯(8)、东莨菪内酯(9)、白桦脂酸(10)、大豆脑苷I(11)。结论 化合物1346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3  杜虹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玉梅,王 飞,肖 怀
    2011, 42(9):1696-169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231) [HTML](0) [PDF 571.51 K](1499)
    摘要:
    目的 研究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对杜虹花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运用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 从杜虹花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echinophyllin C(1)、monomethyl kolavate(2)、5, 16-dihydro-15-methoxy-16-oxohardwickiic acid(3)、hardwickiic acid(4)、clerodermic acid methyl ester(5)、6β-hydroxyipolamiide(6)、phlorigidoside B(7)、2-methoxy-9-methyl-3-oxabicyclo [4.3.0] nonane-7, 9-diol(8)、β-吲哚酸(9)、乌苏酸(10)。结论 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4  杜虹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玉梅 王飞 肖怀
    2011, 42(9):1696-1698.
    [摘要](534)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研究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对杜虹花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运用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杜虹花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echinophyllin C(1)、monomethyl kolavate(2)、5,16-dihydro-15-methoxy-16-oxohardwickiic acid(3)、hardwickiic acid(4)、clerodermic acid methyl ester(5)、6β-hydroxyipolamiide(6)、phlorigidoside B(7)、2-methoxy-9-methyl-3-oxabicyclo[4.3.0]nonane-7,9-diol(8)、β-吲哚酸(9)、乌苏酸(10)。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5  豆瓣绿非酰胺类化学成分研究
    李云志 黄静
    2011, 42(9):1699-1701.
    [摘要](753)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目的研究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α-细辛脑(1)、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2)、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5-[5-(3,4,5-trimethoxy-phenyl)-hexahydro-furo[3,2-b]furan-2-yl]-benzo[1,3]dioxole(4)、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5)、8,9-dihydroxy-1,5,6,10b-tetrahydro-2H-pyrrolo[2,1-a]isoquinolin-3-one(6)、豆甾醇(7)、对羟基苯甲酸(8)、藜芦酸(9)、香草酸(10)、2,4,5-三甲氧基苯甲醛(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16  豆瓣绿非酰胺类化学成分研究
    李云志,黄 静
    2011, 42(9):1699-160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080) [HTML](0) [PDF 586.87 K](1630)
    摘要:
    目的 研究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α-细辛脑(1)、5, 4′-二羟基-7, 3′-二甲氧基黄酮(2)、5, 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5-[5-(3, 4, 5-trimethoxy-phenyl)-hexahydro-furo [3, 2-b]furan-2-yl]-benzo [1, 3] dioxole(4)、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5)、8, 9-dihydroxy-1, 5, 6, 10b-tetrahydro-2H-pyrrolo [2, 1-a]isoquinolin-3-one(6)、豆甾醇(7)、对羟基苯甲酸(8)、藜芦酸(9)、香草酸(10)、2, 4, 5-三甲氧基苯甲醛(11)。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17  芫花枝条化学成分研究
    李天景,徐贝贝,白 景,刘 珂,姜永涛
    2011, 42(9):1702-170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084) [HTML](0) [PDF 595.60 K](1631)
    摘要:
    目的 研究芫花Daphne genkwa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 将芫花枝条的95%乙醇提取物分成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用硅胶柱色谱反复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正二十烷酯(1)、咖啡酸二十二烷酯(2)、芫花素(3)、芹菜素(4)、左旋松脂醇(5)、紫丁香树脂酚(6)、伞形花内酯(7)、二氢刺五加苷B(8)、松脂酚-4-O-β-D-葡萄糖苷(9)、刺五加苷E(10)。结论 化合物56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8  芫花枝条化学成分研究
    李天景 徐贝贝 白景 刘珂 姜永涛
    2011, 42(9):1702-1705.
    [摘要](1089)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研究芫花Daphne genkwa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将芫花枝条的95%乙醇提取物分成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用硅胶柱色谱反复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正二十烷酯(1)、咖啡酸二十二烷酯(2)、芫花素(3)、芹菜素(4)、左旋松脂醇(5)、紫丁香树脂酚(6)、伞形花内酯(7)、二氢刺五加苷B(8)、松脂酚-4-O-β-D-葡萄糖苷(9)、刺五加苷E(10)。结论化合物5、6、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9  刺槐花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连冠 初正云 王添敏 康廷国 翟延君 鄢长余
    2011, 42(9):1706-1708.
    [摘要](692)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刺槐花Robinia pseudoacac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以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对照,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刺槐花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山柰酚(1)、大豆皂醇B(2)、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鼠李糖刺槐苷)(3)、刺槐苷(4)、D-3-O-甲基肌醇(5)、二十五烷酸(6)、4′-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基-(6→1)-鼠李糖苷(7)、大豆皂苷III(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2、6、7、8为首次从刺槐花中分离得到。
    20  刺槐花的化学成分研究(II)
    连 冠,初正云,王添敏,康廷国,翟延君,鄢长余
    2011, 42(9):1706-17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169) [HTML](0) [PDF 567.04 K](1514)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刺槐花Robinia pseudoacaci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以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对照,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刺槐花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山柰酚(1)、大豆皂醇B(2)、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鼠李糖刺槐苷)(3)、刺槐苷(4)、D-3-O-甲基肌醇(5)、二十五烷酸(6)、4′-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7-O-D-葡萄糖基-(6→1)-鼠李糖苷(7)、大豆皂苷III(8)、胡萝卜苷(9)。结论 化合物2678为首次从刺槐花中分离得到。
    21  地瓜藤化学成分研究
    郭良君,谭兴起,郑 巍,孔飞飞,陆 萍,倪东杰
    2011, 42(9):1709-171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191) [HTML](0) [PDF 563.10 K](2055)
    摘要:
    目的 研究地瓜藤Ficus tikou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经NMR等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地瓜藤7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xo-α-ionol(1)、棕榈酸(2)、邻羟基苯甲酸(3)、3, 4-二羟基苯甲酸(4)、α-香树脂酮(5)、β-香树脂酮(6)、α-香树脂醇乙酸酯(7)、β-香树脂醇乙酸酯(8)、β-谷甾醇(9)。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地瓜藤中分得。
    22  地瓜藤化学成分研究
    郭良君 谭兴起 郑巍 孔飞飞 陆萍 倪东杰
    2011, 42(9):1709-1711.
    [摘要](1159)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目的研究地瓜藤Ficus tikou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经NMR等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地瓜藤7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xo-α-ionol(1)、棕榈酸(2)、邻羟基苯甲酸(3)、3,4-二羟基苯甲酸(4)、α-香树脂酮(5)、β-香树脂酮(6)、α-香树脂醇乙酸酯(7)、β-香树脂醇乙酸酯(8)、β-谷甾醇(9)。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地瓜藤中分得。
    23  红鱼眼化学成分研究
    蓝鸣生 马健雄 谭昌恒 韦松 陈路 朱大元
    2011, 42(9):1712-1714.
    [摘要](614)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目的研究广西民间草药红鱼眼Phyllanthus reticul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4-二-O-甲基鞣花酸(2)、4,4′-二-O-甲基鞣花酸(3)、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4)、橙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6→1)]-β-D-吡喃葡萄糖苷(5)、无羁萜(6)、二氢红花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7)、3,3′-二-O-甲基鞣花酸(8)。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4  红鱼眼化学成分研究
    蓝鸣生,马健雄,谭昌恒,韦 松,陈 路,朱大元
    2011, 42(9):1712-171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998) [HTML](0) [PDF 568.51 K](1680)
    摘要:
    目的 研究广西民间草药红鱼眼Phyllanthus reticul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 4-二-O-甲基鞣花酸(2)、4, 4′-二-O-甲基鞣花酸(3)、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4)、橙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6→1)]-β-D-吡喃葡萄糖苷(5)、无羁萜(6)、二氢红花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7)、3, 3′-二-O-甲基鞣花酸(8)。结论 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5  荧光法研究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兰瑞家
    2011, 42(9):1715-171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146) [HTML](0) [PDF 675.22 K](1621)
    摘要:
    目的 研究姜黄素(C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变温试验研究二者之间的猝灭类型,求算结合数(n)和结合常数。结果 静态猝灭是导致B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CU与BSA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0)为5.26×106(21 ℃)和4.60×106(31 ℃),n为1.35。通过计算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推断CU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力为主。结论 荧光法适合于研究CU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26  荧光法研究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兰瑞家
    2011, 42(9):1715-1718.
    [摘要](716)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目的研究姜黄素(C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变温试验研究二者之间的猝灭类型,求算结合数(n)和结合常数。结果静态猝灭是导致B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CU与BSA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0)为5.26×106(21℃)和4.60×106(31℃),n为1.35。通过计算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推断CU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力为主。结论荧光法适合于研究CU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27  微波辐射对淫羊藿朝藿定B提取的影响
    张华峰 杨晓华
    2011, 42(9):1719-1723.
    [摘要](487)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研究微波辐射对淫羊藿朝藿定B提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逐一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微波辐射时间对朝藿定B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考察微波辐射对朝藿定B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石蜡切片方法研究微波辐射对淫羊藿材料的影响。结果乙醇体积分数和微波辐射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较大,料液比影响较小。微波辐射能引起叶片组织等的破损,但不会影响朝藿定B的稳定性。结论微波辐射能够提升提取效果,其机制可能是微波辐射促进了乙醇溶液进入叶片组织和朝藿定B溶出叶片组织的传质过程。
    28  微波辐射对淫羊藿朝藿定B提取的影响
    张华峰,杨晓华
    2011, 42(9):1719-172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802) [HTML](0) [PDF 2.15 M](1718)
    摘要:
    目的 研究微波辐射对淫羊藿朝藿定B提取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逐一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微波辐射时间对朝藿定B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考察微波辐射对朝藿定B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石蜡切片方法研究微波辐射对淫羊藿材料的影响。结果 乙醇体积分数和微波辐射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较大,料液比影响较小。微波辐射能引起叶片组织等的破损,但不会影响朝藿定B的稳定性。结论 微波辐射能够提升提取效果,其机制可能是微波辐射促进了乙醇溶液进入叶片组织和朝藿定B溶出叶片组织的传质过程。
    29  10-羟基喜树碱的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李思阳,郑 健,骆沙曼,王 洋
    2011, 42(9):1724-172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933) [HTML](0) [PDF 915.36 K](2498)
    摘要:
    目的 制备10-羟基喜树碱(HCPT)缓释微胶囊,测定其包封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赖氨酸和海藻酸钠为囊壁材料,HCPT药物微粒为囊芯,采用静电吸引层层纳米自组装技术(LBL法)制备HCPT微胶囊。结果 LBL法制备的HCPT微胶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HCPT微胶囊的包封率较高,达到(68.41±0.72)%;随着包裹层数的增加,HCPT微胶囊在体外释放速率降低。结论 用LBL法制备的HCPT微胶囊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缓释特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30  10-羟基喜树碱的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李思阳 郑健 骆沙曼 王洋
    2011, 42(9):1724-1727.
    [摘要](708)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制备10-羟基喜树碱(HCPT)缓释微胶囊,测定其包封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赖氨酸和海藻酸钠为囊壁材料,HCPT药物微粒为囊芯,采用静电吸引层层纳米自组装技术(LBL法)制备HCPT微胶囊。结果 LBL法制备的HCPT微胶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HCPT微胶囊的包封率较高,达到(68.41±0.72)%;随着包裹层数的增加,HCPT微胶囊在体外释放速率降低。结论用LBL法制备的HCPT微胶囊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缓释特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31  连续泡沫分离法纯化无患子总皂苷的研究
    魏凤玉 方菊 张静 方春
    2011, 42(9):1728-1731.
    [摘要](1178)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采用连续泡沫分离法纯化无患子总皂苷,确定泡沫分离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与分光光度法,以无患子总皂苷富集比、收率和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确定泡沫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连续泡沫法分离无患子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料液中无患子总皂苷质量浓度为20 mg/L,pH值为4.40,进料口高度为40 cm,气体体积流量为0.6 L/min,进料液体积流量为35 mL/min;通过连续泡沫分离法纯化得到无患子总皂苷,收率为23.64%、质量分数为90.27%。结论连续式泡沫分离法纯化无患子总皂苷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等优点,可工业化应用。
    32  连续泡沫分离法纯化无患子总皂苷的研究
    魏凤玉,方 菊,张 静,方 春
    2011, 42(9):1728-173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921) [HTML](0) [PDF 582.51 K](2146)
    摘要:
    目的 采用连续泡沫分离法纯化无患子总皂苷,确定泡沫分离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与分光光度法,以无患子总皂苷富集比、收率和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确定泡沫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连续泡沫法分离无患子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料液中无患子总皂苷质量浓度为20 mg/L,pH值为4.40,进料口高度为40 cm,气体体积流量为0.6 L/min,进料液体积流量为35 mL/min;通过连续泡沫分离法纯化得到无患子总皂苷,收率为23.64%、质量分数为90.27%。结论 连续式泡沫分离法纯化无患子总皂苷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等优点,可工业化应用。
    33  基于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的银耳多糖质量控制研究
    刘 芹,宁嘉玲,丁 侃
    2011, 42(9):1732-173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908) [HTML](0) [PDF 570.49 K](2466)
    摘要:
    目的 建立银耳多糖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法测定银耳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多糖的量。色谱条件:Shodex Sugar KS-804(300 mm×8 mm,7 μm)和KS-805(300 mm×8 mm,17 μm)凝胶排斥色谱柱串联做为分离柱,流动相为水,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40 ℃,进样量40 μL,检测条件为示差检测器。结果 银耳多糖峰出现在14.40~15.30 min,对应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06~1.39×106。在0.01~2.0 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银耳多糖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1~1.5 mg/mL(以透析银耳多糖为对照)和0.8~1.1 mg/mL(以蓝色葡聚糖为对照)。多糖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8 μg和2 μ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较高,可作为银耳多糖质量控制的方法。
    34  基于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的银耳多糖质量控制研究
    刘芹 宁嘉玲 丁侃
    2011, 42(9):1732-1735.
    [摘要](625)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目的建立银耳多糖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法测定银耳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多糖的量。色谱条件:Shodex Sugar KS-804(300 mm×8 mm,7μm)和KS-805(300 mm×8 mm,17μm)凝胶排斥色谱柱串联做为分离柱,流动相为水,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40℃,进样量40μL,检测条件为示差检测器。结果银耳多糖峰出现在14.40~15.30 min,对应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06~1.39×106。在0.01~2.0 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银耳多糖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1~1.5 mg/mL(以透析银耳多糖为对照)和0.8~1.1 mg/mL(以蓝色葡聚糖为对照)。多糖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8μg和2μ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较高,可作为银耳多糖质量控制的方法。
    35  HPLC-MS法测定扶正平消胶囊中5种成分
    田文君 吕磊 赵亮 张海 柴逸峰 张国庆
    2011, 42(9):1736-1739.
    [摘要](596)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建立扶正平消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贝母素甲、黄芪甲苷和吴茱萸次碱5种成分的HPLC-MS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SIM模式。结果苦杏仁苷、芍药苷、贝母素甲、黄芪甲苷和吴茱萸次碱的定量限分别为12.9、32.2、1.00、1.21、0.40 ng/mL,检测限分别为6.46、6.44、0.25、0.61、0.16 ng/mL;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r>0.999 0;峰面积之比的日内精密度(RSD)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均在98%~102%。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扶正平消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贝母素甲、黄芪甲苷和吴茱萸次碱的量,快速简便,实用性强。
    36  HPLC-MS法测定扶正平消胶囊中5种成分
    田文君,吕 磊,赵 亮,张 海,柴逸峰,张国庆
    2011, 42(9):1736-173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959) [HTML](0) [PDF 576.43 K](2253)
    摘要:
    目的 建立扶正平消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贝母素甲、黄芪甲苷和吴茱萸次碱5种成分的HPLC-MS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SIM模式。结果 苦杏仁苷、芍药苷、贝母素甲、黄芪甲苷和吴茱萸次碱的定量限分别为12.9、32.2、1.00、1.21、0.40 ng/mL,检测限分别为6.46、6.44、0.25、0.61、0.16 ng/mL;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r>0.999 0;峰面积之比的日内精密度(RSD)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均在98%~102%。结论 本方法可同时测定扶正平消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贝母素甲、黄芪甲苷和吴茱萸次碱的量,快速简便,实用性强。
    37  蛇床子素制备方法的研究
    曾春萍,贾曼谱,王书华,安 芳
    2011, 42(9):1740-17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926) [HTML](0) [PDF 555.87 K](2049)
    摘要:
    目的 优选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工艺,建立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HPLC)分离纯化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方法。方法 以总萃取物得率和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量为指标,选取温度、压力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按L9(34) 正交设计优选蛇床子素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萃取物经甲醇超声溶解后,采用P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 mm×21.2 mm,7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柱温为25 ℃,体积流量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322 nm,进样量为5 mL,收集蛇床子素馏份,经真空冷冻干燥得蛇床子素单体。结果 最佳萃取工艺为:温度50 ℃,压力25 MPa,提取3次(每次1 h),PHPLC法制备的蛇床子素用面积归一化法与外标法定量,质量分数为98.8%,1H-NMR鉴定结构,与文献数据一致。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提取效果好,工艺简单可行,PHPLC法制备高纯度蛇床子素,简便快捷,并适于大规模制备蛇床子素。
    38  蛇床子素制备方法的研究
    曾春萍 贾曼谱 王书华 安芳
    2011, 42(9):1740-1742.
    [摘要](1225)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工艺,建立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HPLC)分离纯化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方法。方法以总萃取物得率和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量为指标,选取温度、压力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按L9(34)正交设计优选蛇床子素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萃取物经甲醇超声溶解后,采用P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mm×21.2mm,7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柱温为25℃,体积流量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322 nm,进样量为5mL,收集蛇床子素馏份,经真空冷冻干燥得蛇床子素单体。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温度50℃,压力25 MPa,提取3次(每次1 h),PHPLC法制备的蛇床子素用面积归一化法与外标法定量,质量分数为98.8%,1H-NMR鉴定结构,与文献数据一致。结论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提取效果好,工艺简单可行,PHPLC法制备高纯度蛇床子素,简便快捷,并适于大规模制备蛇床子素。
    39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桔梗皂苷的研究
    王梓 李伟 李月茹 刘文丛 郑毅男 张晶
    2011, 42(9):1743-1746.
    [摘要](55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HPLC法测定桔梗皂苷D和去芹糖桔梗皂苷D的总量为考察指标,考察5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的吸附性能,重点筛选并优化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桔梗皂苷的各种工艺参数。结果 D-101大孔吸附树脂在4 h后达到最大吸附量15.4 mg/g,40%乙醇溶液可以使桔梗皂苷类成分大部分(解吸率≥90%)从树脂床上解吸附。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桔梗皂苷吸附性能好,完全适合用于工业化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类成分。
    40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桔梗皂苷的研究
    王 梓,李 伟,李月茹,刘文丛,郑毅男,张 晶
    2011, 42(9):1743-174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946) [HTML](0) [PDF 573.20 K](1618)
    摘要: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以HPLC法测定桔梗皂苷D和去芹糖桔梗皂苷D的总量为考察指标,考察5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的吸附性能,重点筛选并优化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桔梗皂苷的各种工艺参数。结果 D-101大孔吸附树脂在4 h后达到最大吸附量15.4 mg/g,40%乙醇溶液可以使桔梗皂苷类成分大部分(解吸率≥90%)从树脂床上解吸附。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桔梗皂苷吸附性能好,完全适合用于工业化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类成分。
    41  溶剂浮选-HPLC法测定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
    唐 睿,张红武,严志红,王坤锐,赵秋明,温金莲
    2011, 42(9):1747-17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228) [HTML](0) [PDF 608.11 K](1561)
    摘要:
    目的 建立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剂浮选-HPLC测定方法。方法 以脱水穿心莲内酯浮选效率为指标,单因素考察样品溶液pH、相比、氮气体积流量、浮选时间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对穿心莲片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进行测定,并与中性氧化铝柱色谱法进行对比。结果 最佳浮选条件:浮选溶剂为醋酸乙酯,溶液pH 7,浮选时间20 min,气体体积流量100 mL/min,相比10∶8。浮选法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3.2%,与柱色谱法测定结果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溶剂浮选处理样品耗时短、测定结果准确。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快速分离、准确测定穿心莲片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
    42  溶剂浮选-HPLC法测定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
    唐睿 张红武 严志红 王坤锐 赵秋明 温金莲
    2011, 42(9):1747-1750.
    [摘要](489)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目的建立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剂浮选-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脱水穿心莲内酯浮选效率为指标,单因素考察样品溶液pH、相比、氮气体积流量、浮选时间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对穿心莲片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进行测定,并与中性氧化铝柱色谱法进行对比。结果最佳浮选条件:浮选溶剂为醋酸乙酯,溶液pH 7,浮选时间20 min,气体体积流量100 mL/min,相比10∶8。浮选法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3.2%,与柱色谱法测定结果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溶剂浮选处理样品耗时短、测定结果准确。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快速分离、准确测定穿心莲片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
    43  通脉养心丸质量控制研究
    阎维维 张咏梅
    2011, 42(9):1751-1754.
    [摘要](643)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目的建立通脉养心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制何首乌、甘草;采用HPLC法测定通脉养心丸中甘草酸的量。结果制何首乌和甘草的TLC鉴别效果良好、专属性强、分离度高,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甘草酸进样量在0.133 6~3.006 9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0.78%(n=6)。结论所建立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通脉养心丸的质量控制。
    44  通脉养心丸质量控制研究
    阎维维,张咏梅
    2011, 42(9):1751-175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018) [HTML](0) [PDF 633.34 K](1605)
    摘要:
    摘要目的 建立通脉养心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制何首乌、甘草;采用HPLC法测定通脉养心丸中甘草酸的量。结果 制何首乌和甘草的TLC鉴别效果良好、专属性强、分离度高,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甘草酸进样量在0.133 6~3.006 9 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0.78%(n=6)。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通脉养心丸的质量控制。
    45  藤黄酸稳定性研究
    侯文洁,陈保来,赵祎武,萧 伟
    2011, 42(9):1755-175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873) [HTML](0) [PDF 555.49 K](1729)
    摘要:
    目的 考察藤黄酸在高温、高湿、强光照、氧化、稀碱水溶液及不同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供试品中藤黄酸的量。结果 藤黄酸在稀氢氧化钠溶液、高温、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稳定;在强光照、高湿及氧化条件下较稳定。结论 藤黄酸对热较敏感,在稀碱溶液、乙醇中不稳定,制剂研究要考虑避免高温及接触碱性溶液、乙醇。
    46  藤黄酸稳定性研究
    侯文洁 陈保来 赵祎武 萧伟
    2011, 42(9):1755-1758.
    [摘要](598)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目的考察藤黄酸在高温、高湿、强光照、氧化、稀碱水溶液及不同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供试品中藤黄酸的量。结果藤黄酸在稀氢氧化钠溶液、高温、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稳定;在强光照、高湿及氧化条件下较稳定。结论藤黄酸对热较敏感,在稀碱溶液、乙醇中不稳定,制剂研究要考虑避免高温及接触碱性溶液、乙醇。
    47  肿节风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诸葛周 戴德雄 朱莹
    2011, 42(9):1759-1760.
    [摘要](668)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研究肿节风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对肿节风滴丸制备过程的考察,以丸质量变异系数和溶散时限为考察指标,药物与基质质量比、PEG 4000与PEG 6000质量比、药物与水质量比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肿节风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考察了影响滴丸成型的其他因素。结果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药物-PEG 4000-PEG 6000-水(1∶1.7∶0.3∶0.3),熔融温度80℃,滴制温度85℃,冷却剂为甲基硅油,冷却剂温度1~5℃。结论通过实验确定的成型工艺条件制备的肿节风滴丸表面光滑,大小一致,工艺方法简便可行,各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
    48  肿节风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诸葛周,戴德雄,朱 莹
    2011, 42(9):1759-176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016) [HTML](0) [PDF 534.21 K](1431)
    摘要:
    目的 研究肿节风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对肿节风滴丸制备过程的考察,以丸质量变异系数和溶散时限为考察指标,药物与基质质量比、PEG 4000与PEG 6000质量比、药物与水质量比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 正交试验设计对肿节风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考察了影响滴丸成型的其他因素。结果 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药物-PEG 4000-PEG 6000-水(1∶1.7∶0.3∶0.3),熔融温度80 ℃,滴制温度85 ℃,冷却剂为甲基硅油,冷却剂温度1~5 ℃。结论 通过实验确定的成型工艺条件制备的肿节风滴丸表面光滑,大小一致,工艺方法简便可行,各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
    49  虎杖多指标成分测定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夏爱军,张 海,贾 静,柴逸峰,张国庆
    2011, 42(9):1761-176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184) [HTML](0) [PDF 593.40 K](1824)
    摘要:
    目的 采用HPLC-DAD和HPLC-TOF/MS对虎杖中二苯乙烯类、蒽醌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进行快速分析,将多指标成分的测定和明晰化指纹图谱共同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模式中。方法 采用Agilent SB-Cl8柱(250 mm×4.6 mm,5 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别采用HPLC-DAD和HPLC-TOF/MS两种分析方法对虎杖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测定。结果 共从虎杖鉴别出中2个二苯乙烯类、10个蒽醌类和10个黄酮类成分,HPLC-DAD法可以同时测定虎杖药材中的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结论 采用HPLC-DAD和HPLC-TOF/MS对虎杖中二苯乙烯类、蒽醌类和黄酮类成分进行快速分析测定,有效地控制虎杖的质量。
    50  虎杖多指标成分测定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夏爱军 张海 贾静 柴逸峰 张国庆
    2011, 42(9):1761-1765.
    [摘要](634)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目的采用HPLC-DAD和HPLC-TOF/MS对虎杖中二苯乙烯类、蒽醌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进行快速分析,将多指标成分的测定和明晰化指纹图谱共同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模式中。方法采用Agilent SB-Cl8柱(250 mm×4.6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别采用HPLC-DAD和HPLC-TOF/MS两种分析方法对虎杖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测定。结果共从虎杖鉴别出中2个二苯乙烯类、10个蒽醌类和10个黄酮类成分,HPLC-DAD法可以同时测定虎杖药材中的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结论采用HPLC-DAD和HPLC-TOF/MS对虎杖中二苯乙烯类、蒽醌类和黄酮类成分进行快速分析测定,有效地控制虎杖的质量。
    51  虫草复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张永胜 冯一中 曹志飞 顾振纶 杨庆尧 杨晓彤 周文轩 郭次仪
    2011, 42(9):1766-1772.
    [摘要](527)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探讨虫草复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虫草高、低剂量(150、75 mg/kg)组和醋酸泼尼松(3.33 mg/kg)组,每组18只。除对照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造模,对照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ig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 d随机处死6只,分别观察大鼠肺指数、肺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中MDA的量和SOD的活性。同时取固定部位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在肺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虫草复方能明显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指数和肺组织Hyp的量,并可提高血清和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血清和肺组织中MDA和肺组织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虫草复方可使肺纤维化大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和血氧分压[p(O2)]提高;虫草复方明显改善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结论虫草复方对大鼠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TGF-β1表达、减少肺泡间质胶原沉积及改善肺呼吸功能有关。
    52  虫草复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张永胜,冯一中,曹志飞,顾振纶,杨庆尧,杨晓彤,周文轩,郭次仪
    2011, 42(9):1766-177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827) [HTML](0) [PDF 8.70 M](1294)
    摘要:
    目的 探讨虫草复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虫草高、低剂量(150、75 mg/kg)组和醋酸泼尼松(3.33 mg/kg)组,每组18只。除对照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造模,对照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ig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 d随机处死6只,分别观察大鼠肺指数、肺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中MDA的量和SOD的活性。同时取固定部位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型胶原、III型胶原在肺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虫草复方能明显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指数和肺组织Hyp的量,并可提高血清和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血清和肺组织中MDA和肺组织TGF-β1、I型胶原、III型胶原的表达;虫草复方可使肺纤维化大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和血氧分压[p(O2)]提高;虫草复方明显改善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结论 虫草复方对大鼠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TGF-β1表达、减少肺泡间质胶原沉积及改善肺呼吸功能有关。
    53  联氨基姜黄素脂质体纳米颗粒对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田文霞,张曦文,王晓飞,唐 浩,党微旗,罗 奕,孔嵌蚺,陈婷梅
    2011, 42(9):1773-177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882) [HTML](0) [PDF 8.39 M](1324)
    摘要:
    目的 探讨联氨基姜黄素(hydrazinocurcumin,HC)脂质体纳米颗粒(NPs)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联氨基姜黄素脂质体纳米颗粒(HC-NPs)。用HC-NPs处理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刘氏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细胞周期、凋亡、侵袭及迁移相关蛋白分子的变化。结果 HC-NPs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形态变圆,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HC-NPs可下调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以及下游分子Cyclin D1、Survivin、Bcl-2及MMP-9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结论 HC-NPs可能通过抑制STAT3的激活,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54  联氨基姜黄素脂质体纳米颗粒对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田文霞 张曦文 王晓飞 唐浩 党微旗 罗奕 孔嵌蚺 陈婷梅
    2011, 42(9):1773-1778.
    [摘要](1099)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探讨联氨基姜黄素(hydrazinocurcumin,HC)脂质体纳米颗粒(NPs)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联氨基姜黄素脂质体纳米颗粒(HC-NPs)。用HC-NPs处理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刘氏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细胞周期、凋亡、侵袭及迁移相关蛋白分子的变化。结果 HC-NPs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形态变圆,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HC-NPs可下调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以及下游分子Cyclin D1、Survivin、Bcl-2及MMP-9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结论 HC-NPs可能通过抑制STAT3的激活,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55  三七止血活性与商品规格划分的相关分析
    山丽梅 赵艳玲 洪玮 张萍 孔维军 刘志国 肖小河
    2011, 42(9):1779-1782.
    [摘要](766)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目的探讨三七止血活性与商品规格划分的相关性。方法小鼠ig给予不同商品规格三七后,测定剪尾出血时间(BT)及凝血时间(CT),并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计数血小板(PLT),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商品规格三七中三七素的量,分析三七止血活性与商品规格划分的相关性及与三七素量的关系。结果不同商品规格三七能明显缩短小鼠BT和CT、增加PLT数量、缩短PT和APTT,止血活性与商品规格划分无相关性,其中无数头三七粉剂止血效果最明显;不同商品规格三七中三七素的量存在差异,其中无数头三七中三七素质量分数最高达0.98%,80头质量分数最低仅为0.52%,与止血活性和商品规格划分无相关性。结论三七商品规格划分与止血活性及三七素的量无相关性,但是不同商品规格三七中以价格低廉的无数头三七素的量最高,也以无数头三七止血活性最佳,价格昂贵的13头和20头三七止血活性并非最好。
    56  三七止血活性与商品规格划分的相关分析
    山丽梅,赵艳玲,洪 玮,张 萍,孔维军,刘志国,肖小河
    2011, 42(9):1779-178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185) [HTML](0) [PDF 550.94 K](2126)
    摘要:
    目的 探讨三七止血活性与商品规格划分的相关性。方法 小鼠ig给予不同商品规格三七后,测定剪尾出血时间(BT)及凝血时间(CT),并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计数血小板(PLT),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商品规格三七中三七素的量,分析三七止血活性与商品规格划分的相关性及与三七素量的关系。结果 不同商品规格三七能明显缩短小鼠BT和CT、增加PLT数量、缩短PT和APTT,止血活性与商品规格划分无相关性,其中无数头三七粉剂止血效果最明显;不同商品规格三七中三七素的量存在差异,其中无数头三七中三七素质量分数最高达0.98%,80头质量分数最低仅为0.52%,与止血活性和商品规格划分无相关性。结论 三七商品规格划分与止血活性及三七素的量无相关性,但是不同商品规格三七中以价格低廉的无数头三七素的量最高,也以无数头三七止血活性最佳,价格昂贵的13头和20头三七止血活性并非最好。
    57  延胡索与白芷组分配伍对延胡索乙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中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廖正根,万彦婷,梁新丽,祝婧云,赵国巍,王光发
    2011, 42(9):1783-178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210) [HTML](0) [PDF 560.98 K](2340)
    摘要:
    目的 研究延胡索总生物碱(TA)中延胡索乙素(TET)在肝微粒体中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并比较白芷有效组分白芷香豆素(Cou)、挥发油(VO)与TA配伍后对TET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超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孵育液中TET原形药物的浓度。比较TA、TA-Cou、TA-VO、TA-Cou-VO配伍各组中TET的酶促反应动力学,推导出药物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并计算TET肝内清除率(CLint)。结果 TA配伍组中的TET在大鼠肝微粒体内代谢反应的VmaxKm和CLint分别为0.12 μmol/(L?min?mg)、5.40 μmol/L、0.022 L/(min?mg);TA-Cou组分别为0.27 μmol/(L?min?mg)、40.18 μmol/L、0.006 L/(min?mg);TA-VO组分别为0.57μmol/(L?min?mg)、22.60 μmol/L、0.025 L/(min?mg);TA-Cou-VO组分别为0.84 μmol/(L?min?mg)、23.25 μmol/L、0.036 L/(min?mg)。结论 TA配伍白芷有效组分可降低TA中TET在肝内的CLint
    58  延胡索与白芷组分配伍对延胡索乙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中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廖正根 万彦婷 梁新丽 祝婧云 赵国巍 王光发
    2011, 42(9):1783-1787.
    [摘要](588)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研究延胡索总生物碱(TA)中延胡索乙素(TET)在肝微粒体中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并比较白芷有效组分白芷香豆素(Cou)、挥发油(VO)与TA配伍后对TET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超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孵育液中TET原形药物的浓度。比较TA、TA-Cou、TA-VO、TA-Cou-VO配伍各组中TET的酶促反应动力学,推导出药物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并计算TET肝内清除率(CLint)。结果 TA配伍组中的TET在大鼠肝微粒体内代谢反应的Vmax、Km和CLint分别为0.12μmol/(L.min.mg)、5.40μmol/L、0.022 L/(min.mg);TA-Cou组分别为0.27μmol/(L.min.mg)、40.18μmol/L、0.006 L/(min.mg);TA-VO组分别为0.57μmol/(L.min.mg)、22.60μmol/L、0.025 L/(min.mg);TA-Cou-VO组分别为0.84μmol/(L.min.mg)、23.25μmol/L、0.036 L/(min.mg)。结论 TA配伍白芷有效组分可降低TA中TET在肝内的CLint
    59  镰形棘豆提取物经皮给药的抗炎镇痛活性
    瞿敏明 陈志鹏 刘丹 蔡宝昌
    2011, 42(9):1788-1791.
    [摘要](476)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研究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组合物(FEO)经皮给药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研究FEO的抗炎活性,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FEO对小鼠的镇痛活性。FEO对小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生药3.120、0.390、0.195 g/kg;对大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生药2.160、0.270、0.135 g/kg。以扶他林为阳性对照药。结果 FEO高剂量经皮给药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达66.03%;使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早期肿胀和继发性肿胀明显减轻至35.79%、3.27%。在热板法实验中,FEO高剂量给药30、60、90 min后对热板致小鼠疼痛的抑制率分别为42.37%、47.49%、72.00%;对醋酸扭体法引起的疼痛也有一定镇痛作用,抑制率为56.67%。结论 FEO高剂量经皮给药方式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活性。
    60  镰形棘豆提取物经皮给药的抗炎镇痛活性
    瞿敏明,陈志鹏,刘 丹,蔡宝昌
    2011, 42(9):1788-179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816) [HTML](0) [PDF 569.08 K](1518)
    摘要:
    目的 研究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组合物(FEO)经皮给药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研究FEO的抗炎活性,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FEO对小鼠的镇痛活性。FEO对小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生药3.120、0.390、0.195 g/kg;对大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生药2.160、0.270、0.135 g/kg。以扶他林为阳性对照药。结果 FEO高剂量经皮给药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达66.03%;使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早期肿胀和继发性肿胀明显减轻至35.79%、3.27%。在热板法实验中,FEO高剂量给药30、60、90 min后对热板致小鼠疼痛的抑制率分别为42.37%、47.49%、72.00%;对醋酸扭体法引起的疼痛也有一定镇痛作用,抑制率为56.67%。结论 FEO高剂量经皮给药方式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活性。
    61  白桂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申作洁,乔玉丹,欧阳胜,潘琳娜
    2011, 42(9):1792-179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892) [HTML](0) [PDF 3.30 M](1492)
    摘要:
    目的 筛选白桂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白桂木有效部位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白桂木根总提取物、石油醚提取部位、醋酸乙酯提取部位、氯仿提取部位,观察连续15 d ig给予大鼠白桂木根各提取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结果 白桂木醋酸乙酯提取部位显著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症状,抑制大鼠血清中致炎物质前列腺素E2(PGE2)和一氧化氮(NO)的生成。结论 白桂木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其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与抑制血清中PGE2和NO等致炎物质的生成有关。
    62  白桂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申作洁 乔玉丹 欧阳胜 潘琳娜
    2011, 42(9):1792-1795.
    [摘要](758)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筛选白桂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白桂木有效部位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白桂木根总提取物、石油醚提取部位、醋酸乙酯提取部位、氯仿提取部位,观察连续15 d ig给予大鼠白桂木根各提取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结果白桂木醋酸乙酯提取部位显著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症状,抑制大鼠血清中致炎物质前列腺素E2(PGE2)和一氧化氮(NO)的生成。结论白桂木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其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与抑制血清中PGE2和NO等致炎物质的生成有关。
    63  蛹虫草菌丝体多糖对小鼠乳腺增生模型的影响
    姚艳飞 路秀丽 王莘
    2011, 42(9):1796-1798.
    [摘要](83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目的观察蛹虫草菌丝体多糖对乳腺增生模型小鼠雌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及病理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蛹虫草菌丝体多糖组和乳康丸阳性对照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制备小鼠乳腺增生模型。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计算子宫指数,观察小鼠免疫功能和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蛹虫草菌丝体多糖能够显著降低乳腺增生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子宫指数(P<0.05),明显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廓清指数、吞噬指数及脾脏指数(P<0.05),乳腺腺泡和导管的增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结论蛹虫草菌丝体多糖能够调节乳腺增生小鼠雌激素分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且有效抑制小鼠乳腺腺泡和导管的扩张及增生。
    64  蛹虫草菌丝体多糖对小鼠乳腺增生模型的影响
    姚艳飞,路秀丽,王 莘<sup>
    2011, 42(9):1796-179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969) [HTML](0) [PDF 636.50 K](1625)
    摘要:
    目的 观察蛹虫草菌丝体多糖对乳腺增生模型小鼠雌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及病理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蛹虫草菌丝体多糖组和乳康丸阳性对照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制备小鼠乳腺增生模型。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计算子宫指数,观察小鼠免疫功能和病理形态。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蛹虫草菌丝体多糖能够显著降低乳腺增生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子宫指数(P<0.05),明显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廓清指数、吞噬指数及脾脏指数(P<0.05),乳腺腺泡和导管的增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结论 蛹虫草菌丝体多糖能够调节乳腺增生小鼠雌激素分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且有效抑制小鼠乳腺腺泡和导管的扩张及增生。
    65  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微量元素和心肌形态学的影响
    </sup>岳海涛,吕铭洋,吕文伟,杨 煜<sup>
    2011, 42(9):1799-170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847) [HTML](0) [PDF 13.23 M](1256)
    摘要: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微量元素和心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组、刺五加注射液(10.0 mg/kg)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低剂量和高剂量(5.5、11.0 mg/kg)组。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血清微量元素(Cu2+、Zn2+、Ca2+)水平的影响;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注射液组血清微量元素Cu2+的量明显降低(P<0.05、0.01),Zn2+、Ca2+的量明显增加(P<0.05、0.01),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缺血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心肌梗死犬的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66  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微量元素和心肌形态学的影响
    岳海涛 吕铭洋 吕文伟 杨煜
    2011, 42(9):1799-1801.
    [摘要](879)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微量元素和心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组、刺五加注射液(10.0 mg/kg)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低剂量和高剂量(5.5、11.0 mg/kg)组。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血清微量元素(Cu2+、Zn2+、Ca2+)水平的影响;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注射液组血清微量元素Cu2+的量明显降低(P<0.05、0.01),Zn2+、Ca2+的量明显增加(P<0.05、0.01),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缺血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丹参注射液对心肌梗死犬的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67  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ITS序列分析
    蒋明 周英巧 李嵘嵘
    2011, 42(9):1802-1806.
    [摘要](743)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并比较柱果铁线莲、单叶铁线莲、威灵仙、山木通、毛蕊铁线莲、转子莲、女萎和天台铁线莲的ITS序列,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法从叶片基因组DNA中扩增ITS,借助Clustal X、MEGA、DNASTAR等软件比较和分析ITS的序列特征。结果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ITS1与ITS2之间的长度为534~561 bp,变异位点50个,信息位点22个;天台铁线莲与转子莲的遗传距离最小,与女萎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序列已提交至NCBI数据库,登录号为JF714638-JF714645。结论获得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的ITS序列,为分子鉴定奠定了基础。
    68  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ITS序列分析
    </sup>蒋 明,周英巧,李嵘嵘
    2011, 42(9):1802-180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085) [HTML](0) [PDF 567.65 K](2457)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并比较柱果铁线莲、单叶铁线莲、威灵仙、山木通、毛蕊铁线莲、转子莲、女萎和天台铁线莲的ITS序列,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PCR法从叶片基因组DNA中扩增ITS,借助Clustal X、MEGA、DNASTAR等软件比较和分析ITS的序列特征。结果 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ITS1与ITS2之间的长度为534~561 bp,变异位点50个,信息位点22个;天台铁线莲与转子莲的遗传距离最小,与女萎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序列已提交至NCBI数据库,登录号为JF714638-JF714645。结论 获得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的ITS序列,为分子鉴定奠定了基础。
    69  干旱胁迫对苦豆子种子吸胀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 进,罗光宏,颜 霞,陈 叶,张新慧<sup>
    2011, 42(9):1807-181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954) [HTML](0) [PDF 542.63 K](2111)
    摘要:
    目的 研究干旱胁迫对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 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及其幼苗抗旱性。方法 以苦豆子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种苗生长情况、组织相对含水量等指标。结果 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苦豆子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发芽指数、生活力、苗高和根长、组织饱和含水量等指标均表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而苗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 苦豆子种子在适当的干旱胁迫下可以提高苦豆子幼苗的抗旱性,有利于培育壮苗。
    70  干旱胁迫对苦豆子种子吸胀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进 罗光宏 颜霞 陈叶 张新慧
    2011, 42(9):1807-1811.
    [摘要](726)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及其幼苗抗旱性。方法以苦豆子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种苗生长情况、组织相对含水量等指标。结果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苦豆子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发芽指数、生活力、苗高和根长、组织饱和含水量等指标均表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而苗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苦豆子种子在适当的干旱胁迫下可以提高苦豆子幼苗的抗旱性,有利于培育壮苗。
    71  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桂芳 黄松 刘宏源 刘星华 朱彩霞 赖小平
    2011, 42(9):1812-1816.
    [摘要](830)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建立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方法,并考察相关影响因素,为铁皮石斛的繁育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以铁皮石斛原球茎为包埋体制作人工种子,考察胚乳、种皮组分对人工种子萌发和成苗的影响。结果以MS+0.5 mg/L BA+0.5 mg/L NAA+3 g/L AC+30 g/L海藻酸钠+3 g/L百菌清为基本胚乳,在2%CaCl2中反应15 min是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的较佳条件,胚乳中分别添加15 g/L木薯淀粉和10 g/L保水剂能明显提高人工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种皮中添加10g/L纳米SiO2和10g/L纳米TiO2均能明显提高萌发率,但添加10g/L纳米SiO2成苗率最高。结论建立了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方法,获得了较高的萌发率和成苗率。
    72  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及影响因素研究
    </sup>张桂芳,黄 松,刘宏源,刘星华,朱彩霞,赖小平
    2011, 42(9):1812-181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232) [HTML](0) [PDF 1009.04 K](2122)
    摘要:
    目的 建立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方法,并考察相关影响因素,为铁皮石斛的繁育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 以铁皮石斛原球茎为包埋体制作人工种子,考察胚乳、种皮组分对人工种子萌发和成苗的影响。结果 以MS+0.5 mg/L BA+0.5 mg/L NAA+3 g/L AC+30 g/L海藻酸钠+3 g/L百菌清为基本胚乳,在2% CaCl2中反应15 min是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的较佳条件,胚乳中分别添加15 g/L木薯淀粉和10 g/L保水剂能明显提高人工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种皮中添加10 g/L纳米SiO2和10 g/L纳米TiO2均能明显提高萌发率,但添加10 g/L纳米SiO2成苗率最高。结论 建立了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方法,获得了较高的萌发率和成苗率。
    73  千斤拔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及其初步质量评价
    张忠廉,张丽霞,宋美芳,李海涛,高微微
    2011, 42(9):1817-182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875) [HTML](0) [PDF 1.03 M](1977)
    摘要:
    目的 分析千斤拔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并对其进行初步质量评价,为筛选新药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4种千斤拔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总黄酮量。结果 从6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0个引物用于试验,共扩增出36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63条,共有带4条,多态性条带比例(PPB)为98.91%,遗传相似系数(GS)在0.566 8~0.833 8,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最近的为云南千斤拔和蔓性千斤拔,遗传距离最远的为细叶千斤拔和墨江千斤拔;总黄酮量最高的为勐捧千斤拔,其次为蔓性千斤拔,云南千斤拔总黄酮量也较高。结论 千斤拔属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云南千斤拔有成为药用植物蔓性千斤拔替代品的潜力。
    74  千斤拔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及其初步质量评价
    张忠廉 张丽霞 宋美芳 李海涛 高微微
    2011, 42(9):1817-1821.
    [摘要](840)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分析千斤拔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并对其进行初步质量评价,为筛选新药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4种千斤拔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总黄酮量。结果从6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0个引物用于试验,共扩增出36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63条,共有带4条,多态性条带比例(PPB)为98.91%,遗传相似系数(GS)在0.566 8~0.833 8,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最近的为云南千斤拔和蔓性千斤拔,遗传距离最远的为细叶千斤拔和墨江千斤拔;总黄酮量最高的为勐捧千斤拔,其次为蔓性千斤拔,云南千斤拔总黄酮量也较高。结论千斤拔属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云南千斤拔有成为药用植物蔓性千斤拔替代品的潜力。
    75  应用因子分析探讨影响甘草地理分布的环境因素
    卢颖 刘仁权 王文全 周应群
    2011, 42(9):1822-1827.
    [摘要](851)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探讨影响甘草地理分布的生态主导因子。方法收集统计具有甘草分布的地区以及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包括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无霜期、平均风速、大风日数、年均温度、一月平均温度、七月平均温度、≥10℃积温、蒸发量、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提取出5个公因子,分别为热量因子、地理因子、光照因子、降水因子和风况因子,这5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87.64%。同时得到各个甘草分布地区的因子总得分。结论热量因子是影响甘草地理分布的生态主导因子,因子总得分高的地区甘草生长分布的适宜性强。
    76  应用因子分析探讨影响甘草地理分布的环境因素
    卢 颖,刘仁权,王文全,周应群
    2011, 42(9):1822-182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827) [HTML](0) [PDF 560.25 K](4088)
    摘要:
    目的 应用因子分析探讨影响甘草地理分布的生态主导因子。方法 收集统计具有甘草分布的地区以及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包括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无霜期、平均风速、大风日数、年均温度、一月平均温度、七月平均温度、≥10 ℃积温、蒸发量、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提取出5个公因子,分别为热量因子、地理因子、光照因子、降水因子和风况因子,这5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87.64%。同时得到各个甘草分布地区的因子总得分。结论 热量因子是影响甘草地理分布的生态主导因子,因子总得分高的地区甘草生长分布的适宜性强。
    77  生长调节剂和培养方式对匍枝筋骨草生根及β-蜕皮激素量的影响
    赵晓杰,李晓灿,宇 佳,迟德富
    2011, 42(9):1828-183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145) [HTML](0) [PDF 1.22 M](2037)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以及培养方式对匍枝筋骨草生长和β-蜕皮甾酮量的影响。方法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IBA(0.5、1.0、2.0 mg/L)或NAA(0.3、0.6、0.9 mg/L)进行组织培养,HPLC法测定匍枝筋骨草中β-蜕皮甾酮量。并比较不同生长调节剂以及组织培养、水培不同培养方式下匍枝筋骨草生根情况与β-蜕皮甾酮量的变化。结果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生长调节剂IBA0.5~1 mg/L时,适宜匍枝筋骨草生根。IBA质量浓度为2 mg/L时,匍枝筋骨草根中β-蜕皮甾酮量最高。组织培养条件下,匍枝筋骨草全株及根部的蜕皮激素量均达水培苗的2倍,实生苗的3倍。结论 适宜适量浓度的IBA可以促进匍枝筋骨草根的生长,组织培养条件下,匍枝筋骨草根中β-蜕皮甾酮量最高。
    78  生长调节剂和培养方式对匍枝筋骨草生根及β-蜕皮激素量的影响
    赵晓杰 李晓灿 宇佳 迟德富
    2011, 42(9):1828-1832.
    [摘要](68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以及培养方式对匍枝筋骨草生长和β-蜕皮甾酮量的影响。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IBA(0.5、1.0、2.0 mg/L)或NAA(0.3、0.6、0.9 mg/L)进行组织培养,HPLC法测定匍枝筋骨草中β-蜕皮甾酮量。并比较不同生长调节剂以及组织培养、水培不同培养方式下匍枝筋骨草生根情况与β-蜕皮甾酮量的变化。结果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生长调节剂IBA0.5~1 mg/L时,适宜匍枝筋骨草生根。IBA质量浓度为2 mg/L时,匍枝筋骨草根中β-蜕皮甾酮量最高。组织培养条件下,匍枝筋骨草全株及根部的蜕皮激素量均达水培苗的2倍,实生苗的3倍。结论适宜适量浓度的IBA可以促进匍枝筋骨草根的生长,组织培养条件下,匍枝筋骨草根中β-蜕皮甾酮量最高。
    79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质量研究
    潘雪梅 韦辉 刘毅 刘素香 张铁军 马旭伟 韩丰年
    2011, 42(9):1833-1836.
    [摘要](583)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来源丹参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10%~25%A;8~20 min、25%A;20~25 min、25%~40%A;25~35 min、40%~100%A;35~40 min、100%~10%A;40~45 min、10%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参酮IIA分别在0.037 12~0.556 8 mg/mL(r=0.997 1)、0.022 04~1.102 mg/mL(r=0.999 2)、0.277~8.31 mg/mL(r=0.999 9)、0.016 08~0.804 mg/mL(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RSD=1.72%)、102.4%(RSD=1.05%)、102.9%(RSD=1.67%)、97.9%(RSD=1.42%)。结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各指标成分量差别较大;所建立的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评价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质量。
    80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质量研究
    潘雪梅,韦 辉,刘 毅,刘素香,张铁军,马旭伟,韩丰年
    2011, 42(9):1833-183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209) [HTML](0) [PDF 537.75 K](4731)
    摘要:
    目的 建立丹参药材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来源丹参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10%~25%A;8~20 min、25%A;20~25 min、25%~40%A;25~35 min、40%~100%A;35~40 min、100%~10%A;40~45 min、10%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结果 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参酮IIA分别在0.037 12~0.556 8 mg/mL(r=0.997 1)、0.022 04~1.102 mg/mL(r=0.999 2)、0.277~8.31 mg/mL(r=0.999 9)、0.016 08~0.804 mg/mL(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RSD=1.72%)、102.4%(RSD=1.05%)、102.9%(RSD=1.67%)、97.9%(RSD=1.42%)。结论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各指标成分量差别较大;所建立的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评价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质量。
    81  以瘦素为靶点中药单体成分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策略及进展
    倪春艳,郑仕中,陆 茵,张雪娇,马 进,王爱云
    2011, 42(9):1837-184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893) [HTML](0) [PDF 883.58 K](1631)
    摘要: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瘦素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瘦素能够通过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血管生成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相关细胞因子和JAK/STAT3、MAPK/ERK1/2、PI3K/AKT等信号通路激活肝星状细胞。中药单体成分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和阻断信号通路来防治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已越来越深入。通过对与瘦素相关的肝星状细胞激活通路和细胞因子进行概括总结,并对中药单体成分通过瘦素靶点抗肝纤维化作用进行展望。
    82  以瘦素为靶点中药单体成分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策略及进展
    倪春艳 郑仕中 陆茵 张雪娇 马进 王爱云
    2011, 42(9):1837-1841.
    [摘要](775)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瘦素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瘦素能够通过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血管生成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相关细胞因子和JAK/STAT3、MAPK/ERK1/2、PI3K/AKT等信号通路激活肝星状细胞。中药单体成分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和阻断信号通路来防治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已越来越深入。通过对与瘦素相关的肝星状细胞激活通路和细胞因子进行概括总结,并对中药单体成分通过瘦素靶点抗肝纤维化作用进行展望。
    83  海桐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樊钰虎 刘江 王泽秀
    2011, 42(9):1842-1851.
    [摘要](541)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海桐花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结构类型主要有三萜及其苷、倍半萜、类胡萝卜素、甾醇等化合物。海桐花属植物的粗提物和单体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保肝等药理活性。系统总结了该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海桐花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84  海桐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樊钰虎,刘 江,王泽秀
    2011, 42(9):1842-185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979) [HTML](0) [PDF 616.82 K](2393)
    摘要:
    海桐花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结构类型主要有三萜及其苷、倍半萜、类胡萝卜素、甾醇等化合物。海桐花属植物的粗提物和单体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保肝等药理活性。系统总结了该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海桐花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85  微乳薄层色谱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房德敏,高 颖,严 震,周 波<sup>
    2011, 42(9):1852-185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761) [HTML](0) [PDF 552.28 K](2168)
    摘要:
    微乳薄层色谱展开效果好、色谱性能稳定、重现性良好,已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黄酮、皂苷、生物碱和糖类等成分的分离鉴定。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逐步规范,微乳薄层色谱也应逐步走向规范化,在分析过程中,借鉴各种优化方法对影响微乳薄层色谱色谱行为的因素进行筛选,提高分析效能,拓宽其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范围。从微乳薄层色谱法的特点和优势、微乳液形成规律、所分析成分的种类、品种分布、微乳液的种类及其比例等方面综述微乳薄层色谱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为中药(单味和复方)专属性鉴别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86  微乳薄层色谱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房德敏 高颖 严震 周波
    2011, 42(9):1852-1856.
    [摘要](727)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微乳薄层色谱展开效果好、色谱性能稳定、重现性良好,已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黄酮、皂苷、生物碱和糖类等成分的分离鉴定。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逐步规范,微乳薄层色谱也应逐步走向规范化,在分析过程中,借鉴各种优化方法对影响微乳薄层色谱色谱行为的因素进行筛选,提高分析效能,拓宽其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范围。从微乳薄层色谱法的特点和优势、微乳液形成规律、所分析成分的种类、品种分布、微乳液的种类及其比例等方面综述微乳薄层色谱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为中药(单味和复方)专属性鉴别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87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贴剂的研究进展
    王绚 陈军 蔡宝昌
    2011, 42(9):1857-1861.
    [摘要](541)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经皮给药系统因其优点显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从中药生物碱类成分贴剂这一角度出发,从基质、促渗剂、透皮实验研究(体外释放度、体外透皮实验、体内透皮吸收实验)3个方面综述了生物碱类成分贴剂的研究进展,并从基本原理、特性、选择规律、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还对透皮制剂的前景如新方法、新技术等进行了展望和探讨,以期为生物碱类药物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88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贴剂的研究进展
    </sup>王 绚,陈 军,蔡宝昌
    2011, 42(9):1857-186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782) [HTML](0) [PDF 554.81 K](2015)
    摘要:
    经皮给药系统因其优点显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从中药生物碱类成分贴剂这一角度出发,从基质、促渗剂、透皮实验研究(体外释放度、体外透皮实验、体内透皮吸收实验)3个方面综述了生物碱类成分贴剂的研究进展,并从基本原理、特性、选择规律、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还对透皮制剂的前景如新方法、新技术等进行了展望和探讨,以期为生物碱类药物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89  喜树碱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沈少华,刘姬艳,胡江琴,郦暄函,王利琳
    2011, 42(9):1862-186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9.[sequence]
    [摘要](1148) [HTML](0) [PDF 554.14 K](4639)
    摘要:
    喜树碱是我国特有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利用生物技术大量生产喜树碱类抗癌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喜树碱生物合成途径是多酶催化的复杂过程,阐明喜树碱的生物合成机制,对应用代谢工程的策略调控代谢流量,使次生代谢朝喜树碱合成的方向进行至关重要。喜树碱有着与其他萜类化合物相同的上游合成途径,以及广泛的药物来源,因此弄清喜树碱合成机制对理解整个植物次生代谢的网络调控也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及其表达调控,并对喜树碱的合成研究进行展望。
    90  喜树碱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沈少华 刘姬艳 胡江琴 郦暄函 王利琳
    2011, 42(9):1862-1868.
    [摘要](1445)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喜树碱是我国特有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利用生物技术大量生产喜树碱类抗癌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喜树碱生物合成途径是多酶催化的复杂过程,阐明喜树碱的生物合成机制,对应用代谢工程的策略调控代谢流量,使次生代谢朝喜树碱合成的方向进行至关重要。喜树碱有着与其他萜类化合物相同的上游合成途径,以及广泛的药物来源,因此弄清喜树碱合成机制对理解整个植物次生代谢的网络调控也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及其表达调控,并对喜树碱的合成研究进行展望。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