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属于临床多发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不同类型的因素共同对气道产生作用,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主要包含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对气道产生刺激,通常伴随着炎症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气喘、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常伴有广泛而多样的气流阻滞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反复发作、呼吸困难、胸闷及咳嗽等,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后好转[1]。其对小儿的身心发育会产生严重的阻碍,严重时甚至可对家庭及社会也造成影响,因此,医学界对其的关注度逐渐上升。目前,最常用的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但剂量小的糖皮质激素见效慢,剂量大又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2]。故临床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对50例哮喘患儿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并与50例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患儿进行比较,取得较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奇偶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儿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月龄~6岁,平均(3.62±1.14)岁;发病时间3~7 d,平均(4.58±1.22)d。对照组患儿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月龄~5岁,平均(3.16±1.02)岁;发病时间3~7 d,平均(4.36±1.16)d。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1)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有:咳嗽、气喘等,肺部听诊闻及湿啰音。全部患儿咳嗽呈现出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且行抗生素治疗无效,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对小儿哮喘的诊断[3]。(2)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为(+),检测PEF变异持续1~2周,每天变异率超过20.0%;(3)排除感冒、肺炎、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气道异物等引发的咳嗽、排除3个月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疾病的患儿。(4)本次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严格遵循中国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1.3 治疗方式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吸氧、抗感染、镇静、雾化吸入以及改善肺部微循环等治疗,在哮喘发作时进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澳大利亚 AstraZeneca Pty Ltd,批号20130202,规格2 mL׃1 mg)1.0 mL+2.0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2~15 min,病情较重的患儿加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3330,规格5 mg/片)治疗,5 mg/d,1次/d,于夜间咀嚼服用。1个疗程为1个月。
1.4 观察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统计两组肺功能、咳嗽、哮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 咳嗽评分:以咳嗽强度、频率等对睡眠、日常活动的影响程度分为0~5级,无咳嗽为0级,咳嗽剧烈,严重影响睡眠、日常活动等为5级[4-5]。(2) 哮喘评分:日间症状评分患儿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缓解记0分;患儿临床症状偶发伴轻微不适记1分;患儿临床症状中度或频发,偶发不适或对日常活动产生影响记2分;夜间症状评分:夜间无症状记0分;夜间憋醒1次或早醒记1分;夜间憋醒2次及以上记2分;夜间频繁憋醒,患儿仅能间断入睡及3分[6]。③不良反应:患儿整个疗程中发生的与治疗相关的发热、恶心、头痛、皮疹等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本次两组研究所得数据由专业记录员交叉记录,同一样本进行3次重复性检测(无离群检验),数据录入Excel进行校正,导出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检验分析,计量时以x±s形式录入,实施t检验;计数时以“%”形式录入,实施χ2检验,以α=0.05进行校正。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分析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 1。
![]() |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x±s,n=50) Table 1 Comparison on pulmonary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x±s,n=50) |
2.2 两组治疗情况分析
治疗后治疗组憋醒天数、咳嗽评分、哮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x±s,n=50) Table 2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wo groups (x±s,n=50) |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恶心、皮疹、发热等,治疗组总发生7例,总发生率为14.0%,对照组总发生15例,总发生率为30.0%,组间比较,异著显差(P<0.05);见表 3。
![]() |
表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 |
3 讨论
小儿哮喘以支气管哮喘为主,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上运用抗生素对其的治疗效果欠佳。主要临床表现以咳嗽不伴痰液、喘息为主,多于晨间或夜间反复发作,临床极易发生误诊,诊断为支气管炎或呼吸道感染[7]。常规治疗后虽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停药后极易复发。临床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不断加深,哮喘的炎症介质里面,半胱氨酰白三烯的作用逐渐引起医者的重视。其不仅对气道平滑肌有收缩作用,还对在气道聚集的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等具有促进作用,是哮喘的发病机制中重要的一种炎症介质;且白三烯水平上升患儿哮喘症状加重[8]。相关研究发现,白三烯具有收缩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是组胺的约1 000倍,长期使用可有效改善支气管通透性,促进黏液分泌,对气道进行不可逆性重塑,故减少白三烯生成可有效降低哮喘的发生率[9-10]。目前,临床对其治疗尚无特效药,以往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但因其不良反应对临床应用产生明显限制,主要是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用。
小儿哮喘具有反复发作、病情进展慢等特点,决定了其临床治疗主要应以控制哮喘发作和缓解临床症状为目的。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一种新型的糖皮质激素吸入剂,能够降低腺体分泌,抑制气道高反应性[11-12]。糖皮质激素对炎性介质渗出和细胞迁移有抑制作用,能够降低充血和水肿程度,并可以通过增强气道对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减轻气道痉挛。本文研究对比发现,治疗组患儿肺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咳嗽、哮喘、憋醒等情况亦显著缓解,对照组恢复较差;且治疗组总不良反应率(14.0%)较对照组低(30.0%),差异显著(P<0.05)。提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的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功能,控制哮喘病情,且安全性高。孟鲁司特属于长效型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白三烯受体的拮抗剂可与白三烯受体竟争性地结合,对白三烯的生理作用产生阻断,激素则不能对白三烯生成物的释放进行抑制。孟鲁司特能够与半胱氨酸受体发生竟争性地结合,从而对白三烯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抑制气道发生炎性改变的过程,降低气道阻断力。同时可补充激素没有的抗炎作用,对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降低白天哮喘反应,使晨起喘息以及晚上憋醒的次数有效降低[13-14]。孟鲁司特不属于激素类抗炎物质,对机体重要的脏器及系统无显著损害,患儿依从性较高[15]。患儿吸入激素后虽然能够对哮喘产生长期控制作用,是临床的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并不能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生成,部分患儿对采用雾化吸入激素的治疗效果不显著,或者是使用剂量偏高,容易发生不良反应[16-17]。故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患儿经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提高,哮喘症状得到控制,且安全可靠,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1] | 张秋生, 徐昀, 陈玉勤, 等. 孟鲁司特钠对支原体肺炎诱发哮喘患儿诱导痰中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 (8) :1472–1473. |
[2] | 苏海浩, 王波, 胡兢晶, 等. 轻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单用孟鲁司特的疗效[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 (9) :703–705. |
[3]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 (2) :100–106. |
[4] |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 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J]. 药物评价研究,2015,38 (2) :120–127. |
[5] | 张源, 吴青, 张建华, 等. 哮喘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变及孟鲁司特的干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 (36) :5981–5982. |
[6] | Lewis T C, Robins T G, Mentz G B, et al. Air pollution and respiratory symptoms among children with asthma: Vulnerability by corticosteroid use and residence area[J]. Sci Tot Env, 2013, 448 (7) :48–55. |
[7] | 吴立文. 口服孟鲁司特钠对哮喘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 (3) :148–150. |
[8] | 王芬, 宦鹏, 赵波, 等. 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布地奈德在缓解期哮喘患儿的临床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 (16) :77–79. |
[9] | 熊静悦, 石莹莹, 谭正怀, 等. 小儿哮喘宁平喘作用的研究[J]. 药物评价研究,2013,36 (5) :367–370. |
[10] | Banda E, Persky V, Chisum G, et al. Exposure to home and school environmental triggers and asthma morbidity in Chicago inner-city children[J].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13, 24 (8) :734–741. |
[11] | 周卫卫, 凌杰. 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血清白三烯C4和尿白三烯E4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 (11) :1459–1460. |
[12] | 张慧君, 郁银娟.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在缓解期哮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 (6) :917–918. |
[13] | Nriagu J, Martin J, Smith P, et al. Residential hazards, high asthma prevalence and multimorbidity among children in Saginaw, Michigan[J]. Sci Tot Env, 2012, 416 (4) :53–61. |
[14] | 张玉峰, 陈莹, 薛峰, 等.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 (9) :2048–2048. |
[15] | 谢坤霞, 冯娜, 薛峥峰.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 (8) :915–918. |
[16] | Mougey E, Lang J E, Allayee H, et al. ALOX5 Polymorphism associates with increased leukotriene production and reduced lung function and asthma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poorly controlled asthma[J]. Clin Exp Allergy, 2013, 43 (5) :512–520. |
[17] | Soto-Ramos M, Castro-Rodríguez J A, Hinojos-Gallardo L C, et al. 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has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asthma control and lung function in latino children with asthma[J]. J Asthma, 2013, 50 (6) :590–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