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38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药物发育毒性体外替代方法研究进展及组合策略
    郭隽 耿兴超 汪巨峰
    2015, 38(4):345-34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01
    [摘要](1273) [HTML](0) [PDF 1012.04 K](2204)
    摘要:
    随着3Rs原则的实施,药物非临床生殖发育毒性研究中的整体动物试验面临严重挑战,体外替代研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生殖发育毒性周期长,涵盖面广,现有的任何一种体外方法无法全面模拟药物在体内作用的全过程,无法全面反映其对于生殖发育周期中性成熟、受精、配子发生、合子发育、出生后发育及性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殖发育毒性体外替代法评价是解决体外替代法预测结果接近体内检测结果的关键,在整合体外替代研究时,应考虑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不同进化阶段的物种,多个生殖毒性周期,体内外代谢活化差异等因素。根据受试物特性、分布、用途、适用范围,其他毒理学实验及毒代动力学资料,技术水平,管理部门的要求等特点进行实验设计,通过一系列反应不同试验终点的组合实验(Integrated testing strategy,ITS)综合评定药物体外生殖发育毒性,但目前尚无最合理的组合方案。对生殖发育毒性体外试验研究进展及应用策略需考虑要点进行综述,以推动替代技术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2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
    2015, 38(4):350-35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02
    [摘要](1223) [HTML](0) [PDF 1018.98 K](2128)
    摘要:
    《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制定的、指导儿科中药II期、III期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方案设计的、具有病种特色的系列临床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推动儿科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共识会议法”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展共识方案(GPP)有关原则,国内全部1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儿科专业的临床儿科专家以及国内相关临床评价专家参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手足口病、湿疹11个儿科常见病种指南的起草或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历经3年反复完善,最终形成共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于2013年10月发布。本指南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总体设计、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给药方案、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流程、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伦理学要求、试验结束后的医疗措施、资料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提供指导。
    3  小儿遗尿症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
    2015, 38(4):357-36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4.04.003
    [摘要](896) [HTML](0) [PDF 1016.38 K](1895)
    摘要:
    《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制定的、指导儿科中药II期、III期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方案设计的、具有病种特色的系列临床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推动儿科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共识会议法”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展共识方案(GPP)有关原则,国内全部1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儿科专业的临床儿科专家以及国内相关临床评价专家参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手足口病、湿疹11个儿科常见病种指南的起草或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历经3年反复完善,最终形成共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于2013年10月发布。本指南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总体设计、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给药方案、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流程、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伦理学要求、试验结束后的医疗措施、资料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小儿遗尿症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提供指导。
    4  FDA对评价药物影响机动车驾驶能力的一般要求
    王玉珠 萧惠来
    2015, 38(4):363-36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04
    [摘要](1241) [HTML](0) [PDF 1005.46 K](1889)
    摘要:
    药驾(即在药物影响下驾驶)可诱发交通事故,是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为促进相关研究,于2015年1月发布了《供企业用评价药物影响驾驶机动车能力指导原则(草案)》,详细阐述了精神活性药物损害驾驶能力研究的一般要求。介绍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评估驾驶损害的需要、评价药物对驾驶影响的分层方法以及相关药品说明书的撰写,期望对我国相关规范的制订、研究工作的开展以及药品说明书的撰写有所帮助。
    5  高CYPs酶活性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药物肝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翟毅然 王丽莉 陈俊秀 何新
    2015, 38(4):368-37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05
    [摘要](885) [HTML](0) [PDF 1.31 M](2045)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的高细胞色素P450(CYPs)酶活性的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用于评价经CYPs酶代谢后产生肝毒性的药物。方法 分别采用苯巴比妥和β-萘黄酮两种CYPs酶广谱诱导剂构建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应用“cocktail”探针底物法考察两种诱导剂对CYPs酶的影响;以基于CYPs酶代谢导致肝毒性的药物他克林(TAC)、双氯芬酸钠(DIC)和对乙酰氨基酚(PAR)为模型药物,评价所构建的高CYPs酶活性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与普通大鼠原代肝细胞间灵敏性的差异;应用所构建的高CYPs酶活性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评价维拉帕米(VER)的肝毒性。结果 与普通大鼠原代肝细胞相比,3种模型药物在高CYPs酶活性大鼠原代肝细胞中,在较低剂量时可使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下降,或相同剂量下得到更严重的损伤结果,CYPs酶抑制剂1-aminobenzotriazole(ABT)和metyrapone(MET)能抑制这3种损伤的发生;100 μmol/L维拉帕米在普通大鼠原代肝细胞中并未引起LDH、ROS和MMP的改变,但在高CYPs活性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中,会引起细胞损伤,ABT和MET能抑制这种损伤。结论 经诱导建立的两种高CYPs酶活性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能更灵敏的评价基于CYPs酶代谢致毒药物的肝毒性;两种诱导剂诱导得到的高CYPs酶活性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对经不同CYPs酶亚型代谢的药物评价结果有各自优势。应用高CYPs酶活性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证实维拉帕米的致毒机制是经CYPs酶代谢产生肝毒性。
    6  大黄酚对小鼠脑皮层c-fos 和c-jun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薛占霞 高永山 沈丽霞
    2015, 38(4):375-37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06
    [摘要](795) [HTML](0) [PDF 1.08 M](1763)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黄酚对小鼠脑c-fos和c-jun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和大黄酚低、中、高(0.1、1.0、10.0 mg/kg)剂量组(每组n=20),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变化;RT-PCR检测c-fos和c-jun mRNA表达。原代培养小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不同剂量大黄酚(0.1、1.0、10 μg/mL)处理细胞1、2、3周;大黄酚(1.0、10 μg/mL)和谷氨酸(50 μmol/L)加或不加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抑制剂MK-801(1 μmol/L),RT-PCR检测c-fos和c-jun mRNA表达。结果 中、高剂量大黄酚可提高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同时上调c-fos和c-jun mRNA表达;MK-801完全抑制大黄酚及谷氨酸诱导星形胶质细胞c-fos和c-jun mRNA表达上调作用。结论 大黄酚可能通过激活谷氨酸受体上调c-fos和c-jun基因表达,并提高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7  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制剂安全性研究
    高绪聪 张金晓 肖宇萌 张树江 段蕊 申秀萍
    2015, 38(4):380-38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07
    [摘要](1331) [HTML](0) [PDF 1.13 M](2221)
    摘要:
    目的 检测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的制剂安全性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以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进行家兔肌肉和皮下刺激性试验、豚鼠主动全身过敏性试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和体外溶血性试验,检测药物的局部刺激性、Ⅰ型过敏反应性和溶血作用。结果 pH 3.6的11、22 μg/kg重组人干扰素及其空白溶媒对家兔肌肉和皮肤黏膜具有轻度刺激作用,相应剂量下pH为4.3的重组干扰素及其空白溶媒对家兔组织无明显刺激作用;pH 3.5的5.5、22 μg/kg剂量下重组人干扰素及其空白溶媒对大鼠无被动致敏作用,对豚鼠主动致敏作用呈强阳性,辅料中不含人血清白蛋白的样品则对豚鼠无致敏作用;pH 3.5的重组人干扰素对家兔红细胞具有极轻度体外溶血作用,pH 4.5样品则无体外溶血和致红细胞凝聚作用。结论 pH值对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刺激性和体外溶血性具有一定影响,应注意对其pH值的控制;干扰素对豚鼠致敏作用为辅料中人血清白蛋白所致,临床使用中对人产生致敏的可能性很小。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制剂安全性较好。
    8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透过血脑屏障研究
    王旭梅 赵莼 王少峡 林晓燕 刘晓雷
    2015, 38(4):384-38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08
    [摘要](857) [HTML](0) [PDF 1.06 M](1797)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栓通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Rg1、Re、Rd及三七皂苷R1在脑内的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测定给予不同浓度的血栓通后,不同时间点血栓通主要成分在正常脑组织和缺血脑组织中的含量。结果 结果表明,血栓通活性成分在脑缺血大鼠脑中的分布远高于正常大鼠,并且其在脑内的含量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降低。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开放,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
    9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何珊珊 岳洪水 宋丽丽 丁黎 鞠爱春 叶正良
    2015, 38(4):390-39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09
    [摘要](1120) [HTML](0) [PDF 1.01 M](1852)
    摘要:
    目的 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HPLC指纹图谱,并建立评价其质量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2 ℃。结果 建立了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人参皂苷类、五味子木质素类的指纹图谱,并建立了3种指纹图谱分析评价方法。结论 建立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指纹图谱的重复性、稳定性好,采用夹角余弦法与相关系数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指纹图谱,可以有效地反映益气复脉的质量,两者差异不大,而采用欧氏距离法却无法获得两张图谱的真实相似程度,无法给出直观的综合质量评价结果。
    10  HPLC-MS/MS测定同济2号颗粒剂中黄芪甲苷、绿原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
    方昱 万丽丽 朱金辉 祝德秋
    2015, 38(4):394-39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10
    [摘要](839) [HTML](0) [PDF 1.00 M](2266)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同济2号颗粒中5个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绿原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方法。方法 以水(0.1%甲酸)-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YMC-Pack Pro C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负离子模式,以选择性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测定。监测离子分别是m/z 829(黄芪甲苷)、m/z 353(绿原酸)、m/z 845(人参皂苷Rg1)、m/z 1 108(人参皂苷Rb1)、m/z 932(三七皂苷R1)。结果 黄芪甲苷、绿原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分别在0.075~2.4、0.95~30.3、1.71~54.72、1.12~35.92、0.45~14.28 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快捷,适用于同济2号颗粒的快速检测,为该药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11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药新药的临床评价核心问题
    沈雯 胡思源 刘维
    2015, 38(4):398-40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11
    [摘要](916) [HTML](0) [PDF 1001.56 K](2705)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A)是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治疗RA的中药已经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但是其临床评价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法规与文献,并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实践经验,对治疗RA中药新药的临床评价中在研发目标、设计类型、诊断标准与目标人群、基础治疗、试验周期、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及试验结束后医疗措施等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12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激素与孕酮动态监测对早孕期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
    贾亚楠 白华 李明静 纪蓓蓓 李帆 公小纪
    2015, 38(4):402-40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4.012
    [摘要](830) [HTML](0) [PDF 1014.40 K](2975)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激素(β-HCG)与孕酮(P)动态监测对早孕期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早孕期先兆流产孕妇1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m HCG和黄体酮治疗后,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安胎组(n=132)和流产组(n=46),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β-HCG、P水平及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血清β-HCG、P的变化情况。结果 安胎组入院时检测β-HCG≥2 000 IU/mL者占比高达95.45%,而流产组仅有17.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安胎组入院时检测未出现P水平<15 nmol/L者,而流产组出现P水平<15 nmol/L者占比高达73.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态监测安胎组血清β-HCG、P呈上升趋势,且β-HCG的增幅较大;流产组血清β-HCG、P呈下降或微弱增长的趋势,两组患者血清β-HCG、P变化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早孕期先兆流产血清β-HCG与P水平可作为妊娠结局预后的重要指标。
    13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疗效分析
    郭强 姚力
    2015, 38(4):405-40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13
    [摘要](760) [HTML](0) [PDF 1008.31 K](1899)
    摘要: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效果。方法 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都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丙戊酸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拉莫三嗪。记录发作情况、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每月随访1次,复查血、尿常规,血电解质,血脂,肝肾功能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6.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癫痫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癫痫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两组脑电图有痫样放电及累及导联数减少,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皮疹、感觉异常、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继发性癫痫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癫痫症状的消失,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14  利巴韦林和喜炎平联合治疗小儿轻度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
    田小燕 李元霞
    2015, 38(4):409-41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4.014
    [摘要](861) [HTML](0) [PDF 1004.05 K](1912)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联合治疗小儿轻度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小儿轻度手足口病1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都给予基础治疗,然后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和喜炎平联合治疗,都治疗7 d。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7%,对照组为89.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咳嗽痊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的血清EV71或CA16抗体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转阴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巴韦林和喜炎平联合治疗小儿轻度手足口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血清EV71与CA16抗体转阴时间,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15  瑞替普酶辅助治疗脑缺血所致头晕的临床疗效
    单睿君 刘启
    2015, 38(4):413-41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4.015
    [摘要](706) [HTML](0) [PDF 1.15 M](1594)
    摘要: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辅助治疗脑缺血所致头晕的效果。方法 2012年9月-2014年2月选择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收治的脑缺血所致头晕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替普酶治疗,均治疗4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95.0%和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基底动脉与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明显增加(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基底动脉与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ABCD2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的ABCD2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 脑缺血所致头晕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瑞替普酶的辅助治疗能有效降低ABCD2评分,改善血流状况,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16  北京燕化医院2011-2014年慢性乙型肝炎用药分析
    仇娇敏 王淑珍 崔立
    2015, 38(4):417-42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16
    [摘要](703) [HTML](0) [PDF 1002.46 K](1829)
    摘要:
    目的 观察北京燕化医院2011-2014年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肝炎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该院2011-2014年住院与门诊患者防治慢性乙肝药物的使用情况、药物种类及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并对安全性及耐药性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该院常用的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药物主要为干扰素与核苷(酸)类,核苷类药物所占比例较大,在2011-2014年中药品构成排序发生变化,由于拉夫米定的耐药性导致其使用率逐渐下降,恩替卡韦使用率逐渐上升,阿福韦德使用率上升后降低。结论 抗病毒治疗成为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方法,应该结合药物特点及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规范使用干扰素及核苷(酸)类药物,优化治疗方案,加强临床耐药管理,降低药物耐药率。
    17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与内源性物质的相互作用
    高欣 吴疆 袁永兵 曹云峰 刘泽源
    2015, 38(4):421-42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17
    [摘要](1113) [HTML](0) [PDF 1.01 M](4602)
    摘要: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是人体重要的II相代谢酶,代谢药物的同时也代谢许多重要的内源性物质,如胆红素、甲状腺激素、雌激素、雄激素、胆汁酸和5-羟色胺等。该酶对许多内源性物质的代谢是灭活和清除这些内源性物质的关键步骤,能够防止内源性物质累积引发的毒性反应,或及时终止内源性激素的信号防止肿瘤的发生。然而,内源性物质对UGT酶也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一些生理病理条件下,某些内源性物质能够抑制UGT酶活性,影响其参与的代谢反应。将就内源性物质和UGT酶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以引起人们对UGT酶和内源性物质相互作用的关注。关键词:药物代谢;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内源性物质
    18  药物渗透性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卫敏 孟凡翠
    2015, 38(4):429-43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18
    [摘要](1401) [HTML](0) [PDF 1.01 M](5250)
    摘要:
    药物渗透性(透膜能力)对药物生物利用度影响重大,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先导化合物的渗透性影响其成药几率。很多药物由于渗透性不佳而遭撤市,因此在药物研发早期对先导化合物进行渗透性预测,可以加速药物研发进程、节约研发经费。通过对现有预测药物渗透性的理论方法(定量构效关系、自由能差法、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和有关软件(ADMET Predictor、GastroPlus、QikProp、Volsurf等)进行介绍,并评价了其优缺点,以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理论方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19  喷膜剂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张世川 国大亮 刘岩 赵宇 刘玉璇
    2015, 38(4):435-43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19
    [摘要](1280) [HTML](0) [PDF 1002.75 K](2043)
    摘要:
    喷膜剂是制剂领域中一种结合膜剂、喷雾剂优点的新型透皮制剂,作为一种制备简单、应用方便且疗效显著的外用制剂,喷膜剂在抑菌、消炎、止血止痛及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开发前景。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喷膜剂成膜材料筛选、透皮促进剂筛选及质量控制进行归纳总结,为喷膜剂的研究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  甘草及其有效成分抗脂肪肝和抗肥胖的研究进展
    张明发 沈雅琴
    2015, 38(4):439-44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20
    [摘要](1090) [HTML](0) [PDF 1.03 M](3669)
    摘要:
    甘草具有抗脂肪肝和抗肥胖的药理作用,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和甘草酸类化合物是其有效成分。甘草及其有效成分通过它们的抗氧化作用、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型受体,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或Ι型11β-羟基甾体脱氢酶或1型大麻素受体,上调与脂肪酸β-氧化有关的基因表达,下调与脂肪生成有关的基因表达,解除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脂代谢、糖代谢紊乱,产生抗脂肪肝和减肥作用。临床上已将甘草酸类化合物试用于脂肪肝的治疗,且取得了较好疗效。综述了甘草及其有效成分抗脂肪肝和抗肥胖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抗代谢综合征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21  冬虫夏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胡贤达 黄雪 王彪 岳颖 周菲 李春云 黄福开
    2015, 38(4):448-45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21
    [摘要](1526) [HTML](0) [PDF 1012.22 K](3223)
    摘要:
    冬虫夏草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抗肿瘤、降血脂、免疫调节、祛痰、平喘、抗心律失常、保护肝肾功能等多种药理学作用。随着对冬虫夏草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为其作为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有力证据。综述了冬虫夏草及其活性成分对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抑制作用,主要从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B/T淋巴细胞以及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等几个方面探讨冬虫夏草对其免疫活性的影响。其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和B/T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22  坤泰胶囊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杨蔚
    2015, 38(4):453-45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22
    [摘要](1415) [HTML](0) [PDF 987.47 K](2024)
    摘要:
    坤泰胶囊具有类植物雌激素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调节雌二醇及卵泡刺激素水平,缓解心理生理症状,提高性生活质量。现代研究表明其还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症促排卵辅助治疗,具有提高卵巢储备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及缓解卵巢早衰等功效,同时对生殖系统及胚胎发育无明显毒副作用。综述近10年来国内外对坤泰胶囊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为临床上更加合理与安全地应用该药提供参考。
    23  Secukinumab:抗银屑病新药、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
    岳颖 刘维 刘巍
    2015, 38(4):459-46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4.023
    [摘要](1004) [HTML](0) [PDF 1023.87 K](2367)
    摘要:
    Secukinumab是一种完全人源化的IgG1单克隆抗体,可以选择性地中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A(IL-17A),而IL-17和IL-23/T17轴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因此,IL-17是银屑病治疗中的一个关键靶标。II期临床和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secukinumab作为皮下注射的IL-17抑制剂,在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PsA)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美国FDA于2015年1月已批准其作为治疗成人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新药申请,是治疗该类疾病的第一个靶向IL-17的上市药物,预计到2020年其销售额将突破10亿美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药物评价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