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邯郸市第一医院, 河北 邯郸 056002
2. Handan First Hospital, Handan 056002, China
高脂血症是高发于老年患者的一种常见疾病,由机体脂类代谢失调,血液中血脂水平过高所致,并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呈隐匿性、进行性发展,是诱导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也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极为重要的。阿昔莫司对脂肪分解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减少游离脂肪酸的释放,进而降低肝脏合成三酰甘油(TG)[2]。血滞通胶囊具有通阳散结、宽胸理气等功效[3]。本研究采用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昔莫司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磁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4]。其中男42例,女40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1.79±3.4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64±0.44)年。
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2)伴有严重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者;(3)治疗前应用过对本次疗效评价具有影响的药物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5)妊娠及哺乳期妇女;(6)未签署知情协议书者。
1.2 药物阿昔莫司胶囊由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5 g/粒,产品批号150107;血滞通胶囊由吉林省东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45 g/粒,产品批号150112。
1.3 分组及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1.77±3.38)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61±0.38)年。治疗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0.74±3.3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58±0.35)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给保健指导及饮食控制。对照组口服阿昔莫司胶囊,1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血滞通胶囊,1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4 疗效评价标准[5]显效:治疗后,总胆固醇(TC)、TG均下降≥40%,高密度脂蛋白(HDL-C)上升≥0.2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下降≥20%以上;有效:治疗后,20%≤TG下降<40%,20%≤TC下降<40%,0.14 mmol/L≤HDL-C上升<0.26 mmol/L,10%≤LDL-C下降<20%;无效:治疗后上述指标未到达上述标准者。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5 观察指标(1)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LDL-C、TG、HDL-C水平;(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3)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内皮素-1(ET-1)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
1.6 不良反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相关的皮肤瘙痒、皮疹、恶心、腹泻、胃灼热感等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清炎性因子、内皮功能因子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有效率的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49%。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ies between two groups |
2.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均显著下降,而HDL-C则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
表 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x±s,n=41) Table 2 Comparison on blood lipid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x±s,n=41 ) |
2.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
表 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x±s,n=41) Table 3 Comparison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wo groups (x±s,n=41 ) |
2.4 两组内皮功能因子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显著升高,ET-1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O和ET-1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
表 4 两组内皮功能比较(x±s,n=41) Table 4 Comparison onendothelial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x±s,n=41 ) |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3 讨论高脂血症是高发于老年患者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因机体脂类代谢失调,导致机体血液中血脂水平过高所致,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呈隐匿性、进行性发展。高脂血症是诱导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并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
阿昔莫司为烟酸衍生物,具有抑制脂肪分解作用,可有效减少游离脂肪酸的释放,进而降低肝脏合成TG等作用,并通过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使血液中TG和TC的浓度下降,还可抑制肝脏脂肪酶的活性,减少HDL的分解[2]。血滞通胶囊是从薤白中提取出来的成分制备成的一种中药制剂,具有通阳散结、宽胸理气等作用[3]。因此,本研究采用血滞通胶囊与阿昔莫司胶囊联合来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满意效果。
高脂血症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清细胞因子有着密切关系。hs-CRP为急性时相蛋白,是反映机体炎症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6]。IL-6具有多种细胞功能,在炎症反应中表现为对多种细胞的促炎作用和诱导急性反应蛋白生成[7]。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产生的促炎症因子,可促进炎性细胞聚集和活化,可诱发神经性疼痛及创伤后持久放电[8]。NO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对白细胞的黏附及平滑肌细胞的繁殖有抑制作用,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9]。ET-1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可刺激机体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0]。
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O、ET-1水平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C、TG均显著下降,而HDL-C则升高,且治疗组在上述指标上改善更为显著(P<0.05)。说明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昔莫司治疗高脂血症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综上所述,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昔莫司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
陈灏珠. 使用内科学[M]. 第1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081-1089.
(![]() |
[2] |
王剑.
阿昔莫司与阿托伐他汀钙联用的临床药理作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3) : 32–33.
(![]() |
[3] |
李站立.
血滞通胶囊的临床应用评价[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 13(2) : 108–109.
(![]() |
[4]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399-401.
(![]() |
[5] |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63-167.
(![]() |
[6] |
徐鑫, 贺恒鹏, 刘勇.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黏附分子、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医学, 2014, 42(1) : 38–41.
(![]() |
[7] |
李寿霖, 张焱, 林伟, 等.
正常人及单纯高脂血症者血清炎症因子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0, 19(3) : 227–230.
(![]() |
[8] |
洪银珠, 任秀君, 施昱丞, 等.
电针干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 7(2) : 199–202.
(![]() |
[9] |
张秋华, 孙文静.
益气活血方对大鼠的调脂作用与NO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3, 9(1) : 19–21.
(![]() |
[10] |
曹国良, 凌丹芸, 冯月英, 等.
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对高脂血症家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 29(6) : 543–5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