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连云港 222001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Process New-tech for Chinese Medicine, Lianyungang 222001, China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由于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当作养生延年的上品。而白果的药用价值在许多医学著作中均有记载,如《日用本草》《滇南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在新》等。白果主要功效为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近年研究分析表明,白果除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氨基酸外[1, 2],还含有黄酮类成分[3]和萜内酯类成分[4, 5],目前白果质量控制方法有银杏酸的限度检查[6]、总黄酮测定[3]、氨基酸测定[7]及其油脂的化学成分研究[3, 8, 9]。本实验参照银杏叶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文献报道[10, 11, 12],建立了HPLC法测定白果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方法简便、准确,为白果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 仪器和试药DionexU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ELSD检测器(迪马公司);MettlerAE240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BP211D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Centrifuge5415D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KQ-250DB型超声波清洗仪(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银杏内酯A(批号110862-201310,质量分数95.4%)、银杏内酯B(批号110863-201209,质量分数99.9%)和银杏内酯C(批号110864-201307,质量分数94.7%计)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四氢呋喃(色谱纯,美国天地公司),其他分析纯试剂均购自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超纯水)。
白果药材经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部鉴定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的干燥成熟种子,共6批,其中3批产地为江苏省邳州市(编号1、2、3),2批产地为江苏省泰兴市(编号4、5),1批产地为江苏省连云港市(编号6)。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Agilent5TC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对照品进样量为10、20 μL,供试品溶液进样量为5~20μL。上述色谱条件下,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见图 1。
![]() | 1-银杏内酯C2-银杏内酯A 3-银杏内酯B 1-ginkgolide C 2- ginkgolide A 3- ginkgolide B图 1 混合对照品(A)和白果(B)的HPLC图谱 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mixedreference substances (A) and Ginkgo Semen (B) |
取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含银杏内酯A 0.07 mg/mL、银杏内酯B 0.40 mg/mL、银杏内酯C 0.10 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即得。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白果药材粗粉约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石油醚(30~60 ℃)100 mL,回流提取1 h,滤过,弃去石油醚(30~60℃)液,具塞锥形瓶、药渣和滤纸挥尽石油醚,药渣和滤纸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0 mL,回流提取2 h,滤过,用少量甲醇洗涤具塞锥形瓶和滤器,合并滤液和洗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转移至5 mL量瓶,超声处理(功率 250 W,频率 40 kHz)30 min,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2.4 线性关系考察称取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含银杏内酯A 0.296 mg/mL、银杏内酯B 2.24 mg/mL、银杏内酯C 0.52 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作为对照品母液。将对照品母液用甲醇逐倍稀释。分别精密吸取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为纵坐标,进样质量的自然对数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银杏内酯A:Y=1.419 4 X+0.535 8,r=0.9985;银杏内酯B:Y=1.128 3 X+0.5556,r=0.998 3;银杏内酯C:Y=1.488 4 X+0.523 0,r=0.999 4。结果表明银杏内酯A在0.37~5.92μg、银杏内酯B在2.8~44.8 μg、银杏内酯C在0.65~10.4 μg时线性关系良好。
2.5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重复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计算RSD值,结果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1.52%、1.46%、1.93%。
2.6 稳定性试验取编号1样品制备的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2 h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计算RSD值,结果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1.70%、1.45%、1.58%。
2.7 重复性试验取编号1样品粗粉约5 g,精密称定,制备供试品溶液,平行制备6份,测定,计算质量分数,结果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11%、0.13%、0.015%,RSD值分别为2.92%、1.50%、2.09%。
2.8 回收率试验取编号1样品粗粉约2.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含银杏内酯A0.136 mg/mL、银杏内酯B 1.63 mg/mL、银杏内酯C 0.189 mg/mL混合对照品溶液2 mL,制备供试品溶液,平行制备6份,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40%、95.03%、91.29%,RSD值分别为2.75%、2.06%、2.88%。
2.9 样品测定取收集的6批白果药材,制备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采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质量分数,结果见表 1。
![]() |
表 1 白果中银杏内酯的测定结果 Table 1Determination of ginkgolides in Ginkgo Semen |
在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时,参考文献报道[13]银杏叶中银杏内酯测定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对索氏提取和回流提取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提取效果无明显差别,因此本实验采用回流提取方法进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在前期的方法摸索中,选择了含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混合对照品溶液作为对照,结果白果药材中白果内酯的量很低,易引起数据的误差,因此最终选择了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作为质控指标。
从表 1可知,不同批次白果药材中银杏内酯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树龄、产地等有关,需进一步研究。本实验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为白果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1] | 贾自力, 杨勤兵, 李淑媛. 不同树龄白果中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7): 72-75. |
[2] | 白卫东, 黄国勇, 孔德俊. 不同产地白果的主要成分分析 [J]. 食品工业科技, 2004, 25(8): 140-141. |
[3] | 张 勇, 周亚球, 陈法贵. HPLC-ELSD法测定银杏露中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含量 [J]. 药物分析杂志, 2008, 28(10): 1732-1734. |
[4] | 中国药典[S]. 一部. 2015: 108-109. |
[5] | 陈文英, 王成章, 高彩霞, 等. 白果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其油脂的化学成分研究 [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6, 40(6): 6-8. |
[6] | 仰榴青, 吴向阳, 陈 钧. HPLC法测定白果中银杏酸的含量 [J]. 药物分析杂志, 2004, 24(6): 636-639. |
[7] | 陈悦娇, 马应丹, 胡翔蕤. 荧光光度法测定白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3, 19(2): 87-89. |
[8] | 董福英, 程传格, 刘建华, 等. 白果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 [J]. 分析测试学报, 1999, 18(5): 72-73. |
[9] | 邓乾春, 曾常敏, 田斌强, 等. 白果油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J]. 中国油脂, 2007, 32(10): 76-79. |
[10] | 钱大玮, 鞠建明, 朱玲英, 等. 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季节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J]. 中草药, 2002, 33(11): 1025-1027. |
[11] | 倪 琳, 张秀娟, 高进贤, 等. HPLC同时测定脉平片中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含量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 21(6): 66-68. |
[12] | 高 蓓. HPLC-ELSD法测定银杏滴丸中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 [J]. 中草药, 2010, 41(2): 236-238. |
[13] | 中国药典 [S]. 一部. 2015: 316-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