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牙周病的发生与糖尿病代谢紊乱之间有密切相关,同时,严重的牙周病患者牙菌斑中所含细菌能促进糖尿病的进展,可产生炎症因子和内毒素,使糖尿病患者循环中危险因素水平升高[1]。牙周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直接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疗效。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虽然效果显著,但毒副作用较大。临床常采用牙周局部用药,如甲硝唑、四环素等。盐酸米诺环素是新型半合成四环素,渗透性好,其抗菌作用比四环素高3~4倍,本研究在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的前提下,利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并对齿龈沟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满足:(1)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至少1年以上;(2)近期病情稳定;(3)符合《牙周疾病新分类简介》[3]中牙周病诊断标准且最近半年内未服用抗生素治疗;(4)留牙大于20颗,且至少保留一侧牙齿;(5)牙周袋探测深度5 mm以上。并排除(1)严重代谢功能紊乱;(2)1型糖尿病和各种类型的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共收集观察对象86例(178牙),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5.3±10.3)岁,糖尿病病程7~16年,中位病程8.1年。
1.2 药物浓替硝唑含漱液由浙江杭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0 mL∶0.4 g/瓶,产品批号1301081;盐酸米诺环素由Sunstar INC Japan生产,规格0.5 g/支,产品批号1106201。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将观察对象按照就诊顺序依次排序,并根据其顺序号发放随机号码,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其中,治疗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5.8±9.8)岁,糖尿病病程7~15年,中位病程8.3年,共91牙;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5.1±11.7)岁,糖尿病病程8~16年,中位病程7.9年,共87牙。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对照组进行口腔龈上洁治术后使用浓替硝唑含漱液5 mL,保留2 min后吐出,并进行龈下刮治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刮治完毕后将盐酸米诺环素挤入牙周袋内至溢出为止,1次/周,连续治疗4周。治疗期间,两组均正常服用降血糖药物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和糖尿病饮食指导。
1.4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治疗前和停药当天两组患者基线指标,包括全口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附着丧失和血清HbA1c水平,并判断疗效。牙周探诊出血指数为牙周探针尖端置于齿龈缘下1 mm左右滑动后有无出血及出血程度,共分为6级。附着丧失为龈沟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以mm为单位计算其均值。以Whatman专用滤纸插入齿龈沟内,60 s后拔出收集齿龈沟液,插入前和拔出后滤纸质量之差即为龈沟液量(GCF)。ELISA法测定IL-1β和MMP-3水平(试剂均来自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12323、20105433)。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后,采用VariantⅡ血红蛋白检测仪高压液相法测定血清HbA1c。
牙菌斑指数=各牙菌斑数之和/被检查总牙数
1.5 疗效判定[4]疗效共分为3个等级,显效:牙龈出血、肿痛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治疗前后牙周袋探针深度差2 mm以上;有效:牙龈出血、肿痛症状有所减轻,牙周袋探针深度差不足2 mm且大于1 mm;无效:牙龈出血、肿痛症状基本无减轻甚至加重,牙周袋探针深度差不足1 mm。
有效率=(显效+有效)/患牙总数
1.6 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牙龈疼痛、刺激、红肿、瘙痒、水泡、丘疹等不良反应发生。
1.7 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数据均以SPSS 19.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描述采用x±s形式,组间比较采用独立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进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91颗患牙,显效37颗,有效41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87颗患牙,显效24颗,有效34颗,总有效率为率66.6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 |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
治疗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见表 2。
![]() |
表 2 两组患者牙周指数比较(x±s) Table 2 Comparison on periodontal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x±s) |
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量、IL-Iβ、MM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龈沟液量、IL-Iβ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3。
![]() |
表 3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x±s) Table 3 Comparison on observa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x±s) |
治疗组出现1例轻度牙龈肿痛,30 min后自然缓解,未进行任何处理。
3 讨论最新研究表明[5],糖尿病可促进牙周病危险因素的发生和发展,牙周病也可影响糖尿病的进程。糖尿病导致牙周病的原因有如下几种[6]:(1)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致血管改变、白细胞功能障碍,引发过度炎性反应,有利于厌氧菌和毒素侵袭,使牙周易感性增高;(2)高血糖可以抑制红细胞脆性,组织供氧不足,为细菌侵袭和感染奠定了物质基础;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不足,牙周组织恢复能力受损;(3)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NK细胞黏附能力减弱,杀菌和吞噬功能降低,对炎性物质的消灭能力降低;(4)高血糖还可以激活胶原酶,使血清过氧化脂质和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造成细胞膜损伤,导致胶原损失,牙齿松动等。牙周病可导致全身慢性感染加重,使患者易受细菌和病毒感染。牙斑菌中的细菌能够诱导和促进血栓形成,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使糖尿病进一步发展和加重。Taylor曾报道[7],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发现达70 cm2的溃疡面,直接影响了糖尿病的预后。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除对牙周炎致病细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外,还能够抑制骨组织吸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已有多位学者报道其对牙周炎、冠周炎、干槽症等具有明显效果[8, 9]。本研究中治疗组有效率达85.71%,远远高于对照组,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治疗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均有明显改善,盐酸米诺环素不但具有抑菌作用,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出血、预防组织破坏。治疗组齿龈沟液量明显减少,这也提示盐酸米诺环素可以改善牙周组织毛细血管渗透性,减轻结缔组织水肿,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症状。
IL-1β是牙周炎免疫反应的重要指示因子。张熠[10]证明,IL-1β可以抑制骨形成,协同其他炎性因子的刺激作用。王红娜等[11]在75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和50例无糖尿病牙周病患者的对照研究中发现,其齿龈液中IL-1β水平显著增加。刘雪等[12]在对日本大耳兔牙周病模型的研究中也发现,模型兔IL-1β水平升高与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呈现负相关,IL-1β可以影响牙周病硬组织形成和骨性愈合。本研究中治疗组IL-1β水平明显降低,提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可能调节机体免疫网络平衡状态,影响炎性因子水平而发挥作用。
近年来,MMP与牙周病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Chung等[13]利用荧光免疫法对牙周病患者和正常组牙龈组织进行研究发现,MMP-9主要分布于正常牙龈组织,牙周病患者中MMP-9水平降低。而阳琰等[14]对92例牙周病患者的PCR-RFLP分析发现,MMP-3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牙周病的易感性存在相关性。Zeldich等[15]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齿龈沟液的ELISA分析显示,MMP-3水平受血糖值和齿龈炎症的双重影响。糖尿病牙周病患者MMP-3水平高于无糖尿病牙周病患者。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治疗发现,两组患者MMP-3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也证明牙周病的发生和MMP-3水平存在关联。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并不能直接改善MMP-3水平。由于IL-1β本身可增加MMP,抑制MMP组织抑制因子,因此,研究中MMP-3水平降低与IL-1β变化呈一致性。盐酸米诺环素应以IL-1β调节为主。
牙周病和糖尿病存在相关性,理论上讲,控制牙周病应该可以改善患者的高糖状态。但血糖受多种因素影响,单纯控制炎症可能很难在血糖控制中直接体现。本研究中两组患者HbA1c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牙周病患者除加强菌斑控制、积极治疗牙周病外,还应加强血糖控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1] | 胡启琴, 李萍, 谷提英. 米诺环素缓释片治疗牙周片和冠周炎的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4): 427-429. |
[2]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J]. 中华医学杂志, 2008, 88(18): 1227-1245. |
[3] | 曹采方, 孟焕新, 闫富华, 等. 牙周疾病新分类简介[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 16(5): 415-417. |
[4] | Ryge G. Clinical criteria[J]. Int Dent J, 1980, 30(4): 347-358. |
[5] | 范丽萍.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并牙周炎56例[J]. 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3): 511-513. |
[6] | 郑虹, 苏本利. 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关系[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31(3): 1024-1026. |
[7] | Taylor G W. Bidirectional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diabet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Anepidemiologic prespective[J]. Ann Periodontol, 2011, 11(1): 99-106. |
[8] | 刘敏, 曲进.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老年牙周炎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2(17): 241-243. |
[9] | 丁岩, 凌厉, 林杰, 等.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水平和意义[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3, 29(1): 97-99. |
[10] | 张熠, 李雪, 滕志海, 等. 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 25(5): 722-724. |
[11] | 王红娜, 白鸽. 牙周病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1, 13(2): 146-148. |
[12] | 刘雪, 张至纯. Bcl-2在盐水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牙周塞治剂治疗兔牙周病中的表达[J].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0, 16(1): 335-337. |
[13] | Chung C P, Park J B, Bae K H.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methanolic extract from the root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and its flavonoids on 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J]. Planta Med, 2009(2): 150-153. |
[14] | 阳琰, 高琳, 郝涛, 等. 糖尿病合并牙周病与糖脂代谢的关系[J]. 重庆医学, 2011, 40(5): 443-445. |
[15] | Zeldich E, Koren R, Dard M, et al. Enamel matrix derivative induces the expression of tissue inhibitor of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 in 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 via extracell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J]. J Periodontal Res, 2010, 45(2): 20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