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毛相思子Abrus mollis去除荚果后的干燥全草(毛鸡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ODS反相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数据以及与文献对比进行结构鉴定,通过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1和2的绝对构型。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毛鸡骨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αR)-α,4,2ʹ,4ʹ-四羟基-3-甲氧基二氢查耳酮(1)、(αR)-α,4,2ʹ,4ʹ-tetrahydroxydihydrochalcone(2)、(+)-甘草素(3)、mucunone C(4)、(+)-medicarpin(5)、abrusprecatin A(6)、7,4'-dihydroxy-8-methoxyisoflavone(7)、7,3'-dihydroxy-6,4'-dimethoxyisoflavone(8)、7,3'-dihydroxy-8,4'-dimethoxyisoflavone(9)、alopecuroides A(10)、hypaphorine(11)、7,8-二甲苯基蝶啶-2,4-(1H,3H)-二酮(12)。化合物3、4、7和10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生成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7.39~20.09 μmol/L,其中化合物7对NO生成的抑制活性相对较好,IC50值为7.39 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二氢查耳酮,命名为毛鸡骨草素;化合物2和10为首次从相思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7和10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