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54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3, 54(1):0-0.
    [摘要](187) [HTML](0) [PDF 8.21 M](462)
    摘要:
    2  目录
    2023, 54(1):0-0.
    [摘要](167) [HTML](0) [PDF 658.28 K](461)
    摘要:
    3  从国家药品抽检探索性研究谈中药制剂质量控制
    阳长明,陈霞,马秀璟,曲建博,刘思燚,陈浩,李灿
    2023, 54(1):1-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01
    [摘要](762) [HTML](0) [PDF 771.32 K](1268)
    摘要:
    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其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制剂研究、生产、监管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总结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特点,梳理近年来国家药品抽检对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所开展的探索性研究取得的工作成果,探讨探索性研究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意义以及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思路,认为目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应是一个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进行质量设计、质量完善的过程;探索性研究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对探索性研究成果的利用有助于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水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利用国家药品探索性研究成果,研究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重视对药材源头的质量控制,重视全过程质量控制及相关研究,加强中药制剂整体质量表征和多途径控制研究,以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中药制剂质量。
    4  符合中药特点的安全性相关质量研究及质量控制
    郑天骄,韩炜
    2023, 54(1):8-1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02
    [摘要](691) [HTML](0) [PDF 790.33 K](1246)
    摘要:
    “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药物研发和评价的基本准则,保证药品安全更是前提和基础。中药作为药品的一种类型在安全性质量控制方面与其他药品具有共性要求,但也因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且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原因,使其在降低不良反应、有害成分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自身特点。通过总结影响中药质量安全的因素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提出重视人用经验对于中药安全性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加强中药安全性风险识别、管理和控制等建议,以期为中药研发提供参考。
    5  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研究
    陈倩倩,邹献亮,侴桂新
    2023, 54(1):15-2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03
    [摘要](776) [HTML](0) [PDF 2.37 M](1084)
    摘要:
    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现代分离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以及ECD确定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采用CCK-8法对新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筛选。结果 从裸花紫珠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34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5为裸花紫珠烷A1(1)、(4S,6S)-4,6-二羟基-α-松油醇(2)、(1R)-2,2-二甲基-3-羟甲基-3-环己烯-1-甲酸(3)、(1R,4R)-2,2-二甲基-3-亚甲基-4-羟基环己烷-1-甲酸(4)、(1R)-2,2-二甲基-4-羟甲基-3-环己烯-1-甲酸(5);化合物6~34为2,6-二甲氧基-对-苯醌(6)、对薄荷-8-烯-1,2-二醇(7)、天目地黄素B(8)、北玄参素G(9)、黄牡丹醇B(10)、香桂酮(11)、8-羟基-2,6-二甲基-(2E,6E)-辛二烯酸(12)、8-羟基-2,6-二甲基-(2E)-辛烯酸(13)、裸花紫珠烷A(14)、丁子香烷-2β,9α-二醇(15)、丁香烷-1,9β-二醇(16)、(8R,9R)-异丁香烷-8,9-二醇(17)、(S)-(+)-去氢催吐萝芙叶醇(18)、(3S,5R,6S,7E)-5,6-环氧-3-羟基-7-大柱香波龙烯-9-酮(19)、脱落酸(20)、紫珠醌B(21)、12-羟基茉莉酸(22)、(-)-12-羟基茉莉酸甲酯(23)、齐墩果酸(24)、熊果酸(25)、蔷薇酸(26)、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27)、毡毛美洲茶素(28)、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29)、柳叶柴胡酚(30)、九里香亭(31)、芥子醛(32)、香草醛(33)和丁香酸(34)。结论 化合物1~5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裸花紫珠烷A1~E1,化合物6~1317~1831均为首次从马鞭草科中分离鉴定,化合物3032~33均为首次在紫珠属植物中发现,化合物152128均为首次从裸花紫珠中分离得到。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24.0μmol/L。
    6  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研究
    周地,刘丽颖,周官红,陈刚,李宁
    2023, 54(1):29-3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04
    [摘要](713) [HTML](0) [PDF 1.05 M](1014)
    摘要:
    目的 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主要活性二萜成分南香大环素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选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及HPLC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计算ECD光谱确定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结果 从瑞香狼毒根95%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异狼毒素C(1)、芫花萜烷J(2)和狼毒愈创木酮D(3)。结论 化合物13均为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双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3为萜类化合物。
    7  马钱内生真菌Exserohilum rostratum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易诚,曹海燕,陈科良,杨晨宇,刘云宝
    2023, 54(1):35-4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05
    [摘要](615) [HTML](0) [PDF 1.09 M](1041)
    摘要:
    目的 对有毒植物马钱内生真菌Exserohilum rostratum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及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紫外及圆二色谱等分析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Griess法对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测试。结果 从有毒植物马钱内生真菌 Exserohilum rostratum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xserone A(1)、(3R,4R)-4,8-二羟基-3-[(R)-2-羟基戊基]-6,7-二甲氧基异色满-1-酮(2)、(+)-monocerin(3)、11-hydroxymonocerin(4)、5-丁基-6-(羟甲基)-4-甲氧基-2H-吡喃酮(5)和setophapyrone B(6)。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聚酮类化合物,命名为突蠕孢酮。化合物3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8  粉防己根中1个新的阿朴啡型生物碱及其细胞毒活性
    陈建国,杨中铎,杨立军,杨淑红
    2023, 54(1):41-4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06
    [摘要](671) [HTML](0) [PDF 786.13 K](949)
    摘要:
    目的 研究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学成分,应用红外、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粉防己根的生物碱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阿朴啡型生物碱,鉴定为7-甲基-7-(氯甲基)-9-羟基-6,7二氢-5H苯并[g]-1,3-苯并二氧杂环戊基[6,5,4-de]喹啉-7-铵(1);化合物1对HepG2细胞显示出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6.61±3.67)μg/m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粉防己碱E(stephtetrandrine E),具有作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潜在价值。
    9  维药黑桑中1个新的桑根酮型二氢黄酮化合物及其胰岛素增敏活性
    贾安,王玲玲,靳建杰,黄春跃,胡晓
    2023, 54(1):45-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07
    [摘要](645) [HTML](0) [PDF 1.05 M](890)
    摘要:
    目的 研究黑桑Morus nigra茎枝中桑根酮型二氢黄酮化合物及其胰岛素增敏活性。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并结合桑根酮型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对桑根酮型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技术及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模型,采用GOD-POD法和ELISA法来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和脂联素的含量,考察化合物的体外胰岛素增敏活性;通过LanthaScreen™ TR-FRET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竞争性结合检测试剂盒检测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与PPARγ的结合能力。结果 从黑桑茎枝90%乙醇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桑根酮型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 (5aR,10aS)-1,3,8,10a-四羟基-4-(2-羟基-3-甲基-3-丁烯-1-基)-5a-(3-甲基-2-丁烯-1-基)-5a,10a-二氢-11H-苯并呋喃[3,2-b]色原酮-11-酮,命名为黑桑根酮O(nigragenon O),该化合物在10、30 μmol/L能促进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对脂联素的分泌;对PPARγ受体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5.1 μmol/L。结论 黑桑根酮O为新化合物,具有明显的体外胰岛素增敏活性,是PPARγ潜在配体。
    10  黄连-干姜有效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与评价
    李鑫,余玲,刘葭,梅凯,李婷婷,郝逗逗,王昕怡,王灵敏,吴清
    2023, 54(1):51-6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08
    [摘要](292) [HTML](0) [PDF 1.68 M](887)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连-干姜有效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Coptidis Rhizoma-Zingiberis Rhizoma effective component self-microemulsion drug deliverysystem,Cop-Gin-SMEDDS)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且进行体外质量评价。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和D-最优混料设计确定Cop-Gin-SMEDDS的最佳处方组成;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对Cop-Gin-SMEDDS理化性质、稳定性、体外释放等进行评价。结果 最终确定Cop-Gin-SMEDDS的最优处方(不含黄连总生物碱)为油酸5%,1,2-丙二醇41%,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49%,干姜油5%;黄连总生物碱的投药量为5%;最佳制备工艺为在37 ℃、转速300 r/min条件下磁力搅拌10 min。得到的Cop-Gin-SMEDDS为深红色澄清透明液体,稀释后为黄色、均一透明的微乳溶液;透射电镜下为圆球形,大小均匀,形态规则;平均粒径大小为(22.21±0.45)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195±0.019、ζ电位为(—2.67±0.11)mV。Cop-Gin-SMEDDS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黄连碱、表小檗碱及6-姜辣素的载药量分别为(13.51±0.71)、(1.37±0.06)、(2.36±0.27)、(0.83±0.14)、(6.34±0.04)mg/g,包封率分别为(96.36±0.34)%、(95.49±0.59)%、(92.56±0.81)%、(95.17±0.39)%、(94.39±1.63)%。Cop-Gin-SMEDDS中盐酸小檗碱在pH 7.4 PBS缓冲液、蒸馏水和pH 1.2盐酸溶液中的24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0.80±0.04)%、(96.17±0.10)%、(85.77±0.10)%;6-姜辣素在相应释放介质中的24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7.70±0.14)%、 (32.48±0.14)%、(32.96±0.07)%。稳定性实验显示,将Cop-Gin-SMEDDS在不同温度下放置30 d后其指标成分及外观性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制备的Cop-Gin-SMEDDS外观良好,载药量和包封率高,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释放量,有望进一步开发制备成口服给药制剂。
    11  甘草酸新型离子液体微乳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闫巧,薛玉叶,李方琴,王芳,秦祉剑,戴博,袁海龙
    2023, 54(1):62-7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09
    [摘要](532) [HTML](0) [PDF 1.51 M](906)
    摘要:
    目的 采用亲油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BMIMPF6)取代传统微乳油相制备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离子液体微乳(ionic liquid microemulsion,IL-ME)(GA-IL-ME),以改善甘草酸的透皮吸收。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配伍实验和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微乳处方;利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以粒径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优化,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微乳进行理化性质、稳定性、体外透皮吸收以及细胞毒性评价。结果 GA-IL-ME的最佳处方为BMIMPF6-聚山梨酯80-PEG400-蒸馏水(5.8∶32.4∶10.8∶51.0);所得微乳为黄色澄清透明状液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显示GA-IL-ME呈均匀的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0.61±0.63)nm,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130±0.022,ζ电位为(—10.29±0.22)mV;GA-IL-ME在高速离心、储存稳定性、高温以及冷热和冻融循环实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体外透皮结果显示,GA-IL-ME在24 h内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为(310.37±33.65)μg/cm2,为甘草酸传统水包油(O/W)型微乳的1.34倍,甘草酸水溶液的6.76倍;细胞毒性实验表明GA-IL-ME毒性低,生物相容性良好。结论 BMIMPF6能显著增加甘草酸的溶解度,将其引入微乳体系制备新型水包离子液体型微乳,明显增加了甘草酸的经皮累积渗透量,可为中药透皮给药系统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为甘草酸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
    12  基于“辨色论质”的百合制桔梗质量控制研究
    郭静英,易海燕,郑郁清,谢亚婷,郑鹏,黄敏,杨明,谌瑞林,何浪,张金莲
    2023, 54(1):72-8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10
    [摘要](300) [HTML](0) [PDF 1.95 M](989)
    摘要:
    目的 探究百合制桔梗“辨色论质”的实质,形成百合制桔梗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并为其在线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精密色差仪对桔梗和百合制桔梗的色度值进行测定,运用UPLC-ELSD建立桔梗和百合制桔梗指纹图谱,通过SPSS 21.0和Origin Pro 2021软件分析其色度值与共有峰之间的相关性,根据相关程度筛选色度相关峰并进行指认。运用软件MATLAB R2016a筛选隐含节点数,建立最优的“成分-色度”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 百合制桔梗共有12个共有峰,指认出6个色度相关成分,分别为王百合苷A(峰1)、王百合苷F(峰2)、王百合苷B(峰3)、桔梗皂苷E(峰5)、党参炔苷(峰6)、桔梗皂苷D(峰10)。桔梗皂苷E与色度值a*b*呈正相关,王百合苷A、王百合苷F、王百合苷B等化学成分均与色度值呈负相关。通过隐含节点数筛选,发现隐含节点数为8时模型整体拟合程度最高,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较小,R2最高(RMSE=0.251 3,R2all=0.926 2),因此选择4-8-7作为模型最佳拓扑结构,经验证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良好。结论 证实百合制桔梗“辨色论质”的科学合理性,可将色度指标纳入百合制桔梗饮片质量评价体系中,为百合制桔梗的在线质量控制提供思路。
    13  基于感官评价法的清热类中药口服液味觉评价研究
    李晨旭,姚静,任延娜,李涵,桂新景,王艳丽,施钧瀚,刘瑞新,李学林
    2023, 54(1):81-9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11
    [摘要](704) [HTML](0) [PDF 1.51 M](1638)
    摘要:
    目的 清热类口服液是最常用的中成药类型之一,其处方组成以苦味类饮片居多。评价并掌握该类制剂味觉尤其是苦度的现状、整体规律及特点,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或改进掩味方法,进而提升其口感和服用依从性。方法 选择具有清热类功效的69种口服液,采用感官评价法对其酸、甜、辛、咸味及整体口感进行半定量评价,同时对苦味进行定量评价;采用电子舌进行味觉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PLSR)方法分析各类味觉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探究基于处方中单味饮片的半定量苦度信息、定量苦度信息及其在处方中的占比等信息,建立苦度预测模型的可能性。结果 获取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等69种清热类中药口服液的345种半定量味觉信息、69种定量味觉信息;整体口感评价:有27.5%为A类(一般或好喝)、49.3%为B类(不好喝,但可以接受)、23.2%为C类(难喝),有44.9%添加掩味剂但仍在B/C类;苦度口感评价:有59.4%为甲类(没有苦味或微苦)、33.3%为乙类(可忍受的苦度)、7.3%为丙类(很苦),有27.5%添加掩味剂但仍在乙/丙类;获取上述载体电子舌AN0(碱性苦味)等11类味觉传感器信息,以碱性苦味回味平均得分为最高,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其他味觉评价与感官评价结果不一致;整体口感与苦、辛、咸味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甜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酸味无显著相关性(P>0.05);建立了口尝苦度与所含苦味饮片苦度等级(P<0.05)、标准表观苦度(P<0.01)之间的良好预测模型。结论 清热类口服液的整体口感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且其不良口味以苦味为主;目前该类电子舌对于该类研究的参考意义有限;可基于复方中苦味饮片占比等对整体苦度值进行初步预测,未来有望基于该法建立更为精准的中药复方制剂苦度预测模型,最终为开发安全有效、口感良好的口服液体制剂奠定基础。
    14  麝香舒活灵水凝胶剂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彭丽华,袁铁军,高进,李东,施沐阳,尚强
    2023, 54(1):92-9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12
    [摘要](539) [HTML](0) [PDF 1.46 M](1012)
    摘要:
    目的 通过基于水凝胶的剂型改良,制备麝香舒活灵水凝胶剂(Shexiang Shuohuoling Hydrogel,SS-H),解决原麝香舒活灵酊剂(Shexiang Shuhuoling Tincture,SS-T)的刺激性和亲水性活性成分递送不良等问题,并优化SS-H处方。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SS-H制备的最佳条件,并考察凝胶流变特性、平衡含水量与氧气渗透性等物化表征。在胶原酶模拟体表环境下考察体外生物降解,并比较SS-H与粗提物和SS-T的体外释放,皮肤渗透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结果 SS-H的最佳处方为2%卡波姆、5%甘油、1.6%三乙醇胺,不需要促透剂。SS-H具有可观的可涂抹性和物理强度,并表现出一定的保湿性与透氧性,体外降解性能良好。在亲脂性药物的体外释放和皮肤渗透率未受显著影响下,亲水性药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SS-H中的累积释放率和皮肤渗透率比在SS-T中分别提高了20%和40%。此外SS-H将皮肤细胞活力相对粗提物提高了20%~60%,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SS-T对细胞活力无明显促进作用。结论 对SS-T进行凝胶制剂的改良,是有效的剂型改良策略,制备的SS-H物化性能良好,可缓解原酊剂对人体的刺激性并增强亲水性活性成分的局部递送效果,为优化基于中药复方的传统外用制剂提供了新的剂型改良策略。
    15  三七药渣中主要多糖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曹玉标,孙亮亮,杨野,崔秀明,邱斌,王承潇
    2023, 54(1):100-11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13
    [摘要](636) [HTML](0) [PDF 1.85 M](1104)
    摘要:
    目的 分离纯化三七药渣中主要多糖组分,分析其单糖组成,并对比研究各组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三七药渣粗多糖;经DEA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5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及纯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HPLC-衍生化等方法对各组分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初级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其抗氧化能力以及对RAW 264.7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分离得到3个多糖组分(PNPS-0、PNPS-0.2、PNPS-0.3),3者的单糖组成和比例存在差异:PNPS-0主要由D-葡萄糖(52.28%)和D-半乳糖(34.14%)组成;PNPS-0.2主要由D-半乳糖(40.89%)、D-阿拉伯糖(19.38%)和D-葡萄糖(12.25%)组成;PNPS-0.3主要由D-葡萄糖醛酸(40.43%)、D-半乳糖(22.61%)和D-葡萄糖(18.32%)组成。抗氧化结果表明,PNPS-0.3的总还原能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ABTS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对RAW 264.7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最好,并呈现浓度相关性。结论 从三七药渣中得到了3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糖片段,抗氧化活性与多糖结构密切相关。为三七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16  表小檗碱调控CD39-NLRP3-GSDMD焦亡路径改善脓毒症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吴嘉思,兰悦嘉,王俊,王欢
    2023, 54(1):112-12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14
    [摘要](596) [HTML](0) [PDF 2.17 M](1064)
    摘要:
    目的 基于CD39-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GSDMD焦亡路径探究表小檗碱改善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AMP-Glo TM实验考察黄连异喹啉生物碱成分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及药根碱的CD39酶促活性。小鼠ip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2 mg/kg)建立脓毒症肺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前24 h和造模0.5 h后给予表小檗碱或MCC950,造模后24 h,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计算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评价肺肿胀;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和IL-17A水平。采用1 μg/mL LPS联合5 mmol/L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5μmol/L nigericin/150 μg/mL MSU或转染0.5 μg/mL poly(dA:dT)刺激人源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复制炎症模型,给予表小檗碱或VX-765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CD39-NLRP3-GSDMD路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1β水平;采用免疫荧光评估NLRP3炎症小体组装情况;采用扫描电镜评价细胞焦亡情况;采用BzATP介导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7(ligand-gated ion channel receptor 7,P2X7)通道开放,考察表小檗碱对P2X7功能的作用。结果 表小檗碱的CD39酶促活性最佳,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值为14.23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异常并显示炎性浸润,且肺肿胀明显(P<0.01),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上调(P<0.01);表小檗碱干预后,以上变化得到了有效逆转(P<0.05、0.01),并呈剂量相关性。以上药效与表小檗碱上调CD39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2X7过表达、干扰NLRP3炎症小体组装、降低GSDMD-N蛋白表达水平、逆转GSDMD介导的巨噬细胞焦亡并降低IL-1β水平有关(P<0.05、0.01)。结论 表小檗碱通过抑制脓毒症肺损伤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1β、MCP-1和IL-17A水平逆转肺损伤和肺肿胀,进一步改善脓毒症肺损伤,可能与调控CD39-NLRP3-GSDMD焦亡路径相关。
    17  基于回肠顶端钠依赖性胆酸转运体探究栀子水提物对小鼠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
    张国强,文苑洁,董毓松,石晓盼,魏玉辉
    2023, 54(1):122-13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15
    [摘要](466) [HTML](0) [PDF 2.13 M](842)
    摘要:
    目的 基于回肠顶端钠依赖性胆酸转运体(apical sodium-dependent bile acid transporter,ASBT)考察栀子水提物对α-异硫氰酸萘酯(α-naphthyl 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小鼠的治疗作用,并筛选潜在的活性化合物。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栀子对照(240 mg/kg)组、ANIT组及栀子水提物低、中、高剂量(60、120、240 mg/kg)组和熊去氧胆酸(60 mg/kg)组,每组10只。给予药物进行干预,2次/d,连续14 d;于第12天单次ig ANIT(50 mg/kg)诱导小鼠胆汁淤积模型。采用栀子水提物干预ANIT诱导的小鼠小肠上皮MODE-K细胞;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血清、胆囊、回肠及粪便中胆酸盐含量;测定小鼠回肠及MODE-K细胞ASBT及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的表达;采用原位肠灌流及外翻肠囊法测定回肠组织及肝门静脉中牛磺胆酸钠(taurocholate sodium,TCA)含量;采用定性代谢组学技术测定给予栀子水提物2 h后血清及回肠组织中的化合物。结果 与ANIT组比较,栀子水提物能缓解肝脏病变,减少肝脏胆酸盐及回肠TCA含量(P<0.05、0.01),增加粪便胆酸盐的含量(P<0.05);增加小鼠回肠及MODE-K细胞FXR表达(P<0.05、0.01、0.001),减少ASBT的表达(P<0.01、0.001)。同时,筛选出潜在的活性化合物37个。结论 栀子水提物可通过激活回肠FXR而抑制回肠ASBT的表达和功能,减少回肠胆酸盐重吸收并促进粪便排泄,减少肝脏胆酸盐蓄积,从而缓解ANIT诱导的小鼠肝内胆汁淤积。
    18  铁皮石斛水提物对4T1乳腺癌荷瘤小鼠的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牛壮伟,颜美秋,苏洁,汪晨兴,韩丽萍,施梦琳,俞静静,陈素红,吕圭源
    2023, 54(1):131-14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16
    [摘要](410) [HTML](0) [PDF 2.34 M](987)
    摘要: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水提物对4T1乳腺癌荷瘤模型小鼠的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BALB/c雌性小鼠构建4T1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表柔比星组(8 mL/kg)和铁皮石斛水提物低、中、高剂量(0.5、1.0、1.5 g/kg)组,另选10只正常BALB/c雌性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观察小鼠生存状态,每3天测量肿瘤直径与短径,连续给药28 d后处死小鼠,称定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和转移灶计数观察肺部肿瘤转移情况;称定小鼠脾脏、胸腺质量,计算脏器系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肺部以及脾脏形态学变化;血液分析仪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和淋巴细胞占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比例;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脾脏中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铁皮石斛水提物组小鼠肿瘤生长趋势放缓,肿瘤质量减轻(P<0.01),肿瘤组织坏死细胞增多,肿瘤以及肺部转移灶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0.01),肺部转移灶数目减少(P<0.05、0.01);脾脏、胸腺指数增加(P<0.05);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下降(P<0.01),淋巴细胞占比提高(P<0.05、0.01);血清中IL-2、IFN-γ、TNF-α水平增加(P<0.05、0.01);外周血中CD3+ T细胞占比升高(P<0.05),CD4+/CD8+值上升(P<0.01);脾脏中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P<0.05);肿瘤组织中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0.01)。结论 铁皮石斛水提物可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与转移,恢复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mTOR通路表达相关。
    19  基于DJ-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北柴胡地上部分多糖组分对癫痫小鼠脑内氧化应激的影响
    刘艳,王敏,李晓毛,匡海学,杨炳友
    2023, 54(1):142-1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17
    [摘要](515) [HTML](0) [PDF 1.88 M](842)
    摘要:
    目的 探讨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地上部分多糖组分(polysaccharides from aerial parts of B. chinense,ABP)对戊四唑致痫小鼠的预防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125 mg/kg)组、癫痫宁片(1200 mg/kg)组和ABP高、低剂量(100、25 mg/kg)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60 min,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ip戊四唑(60 mg/kg)。通过行为学评价ABP预防癫痫的作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ate protease-3,Caspase-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谷氨酸脱羧酶65(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65,GAD65)、GAD67、G蛋白偶联的内向整流钾通道1(G protein gated inwardly rectifying K channels 1,GIRK1)、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1)、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A,GABA AR)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中DJ-1、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p-S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采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ABP明显改善小鼠癫痫症状,表现为躯体僵直率和死亡率降低等(P<0.01);海马锥体细胞排列规则,结构清晰,GFAP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降低;显著降低海马组织中Caspase-3、GFAP、GAD65、GAD67、GIRK1及NMDAR1水平(P<0.01),升高GABA AR水平(P<0.01);显著下调癫痫小鼠海马组织和H2O2诱导的PC12细胞中DJ-1、p-SP1、Nrf2及HO-1蛋白表达(P<0.01)。结论 ABP可以减轻癫痫发作期间DJ-1/Nrf2/HO-1介导的癫痫氧化应激,从而发挥预防癫痫的作用。
    20  复方丹参滴丸调控LOX-NF-κB炎症途径治疗心肌缺血的机制研究
    曹博雅,陈家黎,石晓溪,李东岳,卢令慧,高阔,王伟,曹俊岭,张建
    2023, 54(1):151-15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18
    [摘要](672) [HTML](0) [PDF 1.80 M](1187)
    摘要:
    目的 基于动物心肌缺血模型及体外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调控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途径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LOX途径关键酶LOX5、LOX12、LOX15及下游分子p-NF-κB p65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蛋白表达。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采用缺氧缺糖6 h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LOX-NF-κB途径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显著抑制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中LOX5、LOX12、LOX15和IL-1β的蛋白表达及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P<0.01、0.001)。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明显改善H9c2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显著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P<0.01、0.001),降低LOX5、LOX12、LOX15和IL-1β的蛋白表达及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P<0.05、0.01、0.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抑制LOX-NF-κB炎症途径减轻心肌缺血损伤。
    21  不同寄主植物桑寄生水提物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及机制研究
    刘佳莉,夏玉苹,陈柳燕,刘舒宁,李健华,汝梅,李永华
    2023, 54(1):160-17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19
    [摘要](646) [HTML](0) [PDF 2.40 M](1068)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寄主植物桑寄生Taxilli Herba水提物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及其机制,为桑寄生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受精后6 h(6 h post fertilization,6 hpf)正常发育的斑马鱼胚胎为动物模型,将桑树Morus alba、柳树Salix babylonica、油茶Camellia oleifera、夹竹桃Nerium indicum、苦楝Melia azedarach和漆树Toxicodendron trichocarpum 6种寄主植物桑寄生水提物各设置低、中、高3个药物浓度,分别处理斑马鱼胚胎,检测72 hpf孵化仔鱼的心脏形态、心率、心包面积、静脉窦(sinus venosus,SV)和动脉球(bulbus arteriosus,BA)间距、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氧化应激相关酶基因[SOD1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2(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2,GSTP2)]、心脏发育相关基因[GATA结合蛋白5(GATA binding protein 5,GATA5)、NK2同源框5(NK2 homeobox 5,NKX2.5)、肌球蛋白重链6(Myosin,heavy chain 6,MYH6)]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除桑树寄主桑寄生外,其他5种桑寄生水提物处理的斑马鱼胚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包水肿、心率降低、心包面积和SV-BA间距增大(P<0.05、0.01),SOD和CAT活性降低(P<0.05、0.01),SOD1CATGSTP2GATA5NKX2.5MYH6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上调或下调(P<0.05、0.01)。夹竹桃、苦楝和漆树3种寄主桑寄生还观察到心肌细胞凋亡,Bcl-2表达和Bcl-2/Bax值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 桑寄生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具有明显的寄主相关性,除桑树寄主桑寄生外,其他5种寄主桑寄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脏发育毒性,寄主植物不同,毒性机制也不同。
    22  汉黄芩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肺组织中肺上皮间质形成因子表达的影响
    王斯楚,孙一,王晓溪,王欣,蒙艳丽,王伟明
    2023, 54(1):172-18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20
    [摘要](746) [HTML](0) [PDF 1.62 M](1148)
    摘要: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通过调控肺上皮间质形成因子的表达,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芩百清肺浓缩丸中的活性成分汉黄芩素,通过Biacore垂钓技术将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进行结合,动力学分析验证其结合的特异性。采用Tripos Sybyl-X2.1.1以及Discovery Studio2016软件对汉黄芩素和TGF-β1进行分子对接,对药物分子与受体蛋白的结合模式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动物实验制作小鼠肺部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结构形态。运用实时(real-time,RT)-PCR、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技术检测汉黄芩素对小鼠肺组织中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Biacore垂钓得到的样品经UPLC-Q-TOF-MS鉴定分析为汉黄芩素。汉黄芩素与TGF-β1存在较强的特异性结合。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表明,汉黄芩素给药组小鼠肺组织形态结构与对照组相似。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汉黄芩素中、高剂量组TGF-β1、波形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0.01),EGF、E-钙黏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0.01)。RT-PCR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汉黄芩素各给药组小鼠肺组织TGF-β1波形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01),EGF和E-钙黏蛋白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汉黄芩素能够下调TGF-β1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EGF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组织纤维化的目的。
    23  基于数据挖掘及砷含量探究矿物药雄黄在儿科制剂中应用规律及解决策略
    汪文芳,朱毛毛,杨艳君,叶亮,贾晓斌,封亮
    2023, 54(1):181-19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21
    [摘要](280) [HTML](0) [PDF 2.08 M](963)
    摘要:
    目的 基于含雄黄儿科制剂及方剂探讨矿物药雄黄在儿科制剂中的应用规律及开发价值。方法 通过Excel 2019统计分析《中国药典》2020年版等国家标准中含雄黄的儿科制剂的应用特点。利用Spss modeler及R语言对《中医方剂大辞典》(1~11册)中含雄黄儿科方剂的药物配伍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利用LC-ICP-MS测定7种含雄黄儿科制剂的总砷及可溶性无机砷含量。结果 与市场常见的儿科中药制剂相比,含雄黄儿科制剂的功能主治在神经系统上具有优势,但存在剂型不合适、服用剂量不合理及质量控制欠缺等问题,含雄黄儿科方剂的药物配伍规律可为治疗儿童惊痫、疳症、痘、疮、痧痢等中药的开发提供参考。常见市售含雄黄儿科制剂中总砷的含量远高于可溶性无机砷含量,且二者之间并无关联。结论 雄黄在儿科制剂的开发中具有疗效广的优势,但现有含雄黄儿童制剂需进一步提升剂型、剂量、质量标准的研究。
    24  《伤寒论》治疫方用药规律分析及核心药对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研究
    汤少梁,贡悦,冯雨莉,杨彤玲,张蒙,申俊龙,成彦
    2023, 54(1):192-20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22
    [摘要](684) [HTML](0) [PDF 3.08 M](1042)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伤寒论》疫病治疗相关方剂的用药规律,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对“柴胡-黄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作用机制。以期探讨经方治疗疫病的当代价值。方法 筛选《伤寒论》中治疗疫病的经方,利用R语言等软件对频次、性味归经、相关性、关联规则等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用药规律中核心药对治疗COVID-19的机制进行探究。用Cytoscape对筛选出的成分及靶点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将关键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并在R语言中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 纳入《伤寒论》中与疫病相关的方剂61首,共52味中药。前20味高频用药中以温性药、辛味药为主,多归脾、肺经,功效以补气药居多。“柴胡-黄芩”药对相关性最强,5个类聚方为小柴胡汤加减、四逆汤、麻杏石甘汤加减、茯苓白术汤及大承气汤。利用TCMSP和Genecards等网站获取了“柴胡-黄芩”药对的45个活性成分、189个作用靶点以及COVID-19的543个靶点,产生交集靶点64个,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药对防治COVID-19的主要成分可能为槲皮素、汉黄芩素、山柰酚、黄芩素、刺槐素等,核心靶点可能为VEGFA、TNF、IL-6、TP53、AKT1、CASP3、CXCL8、PTGS2等,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别获得1871个相关条目及164条通路。结论 《伤寒论》中治疗疫病多选用辛温、归脾、补气之品,善用小柴胡汤加减、四逆汤、大承气汤等。研究发现核心药对“柴胡-黄芩”通过PTGS2、IL-6、TNF等多靶点在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防治COVID-19,《伤寒论》中疫病治疗的古方对于当今疫病的防治可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5  基于真实世界与靶点网络聚类的茵栀黄颗粒治疗黄疸的联合用药方案及分子机制分析
    崔鑫,张成,席俊羽,谢瑀婷,刘毅,谢雁鸣
    2023, 54(1):210-22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23
    [摘要](771) [HTML](0) [PDF 2.22 M](1295)
    摘要:
    目的 挖掘茵栀黄颗粒治疗黄疸的核心联用药物方案的临床应用规律,为探索临床不同诊疗思路、用药经验和提高中医药临床证据的循证等级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全国39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黄疸患者的用药数据,运用Tabu搜索算法,对真实世界茵栀黄颗粒治疗黄疸的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采用靶点网络分析核心联合用药方案的分子网络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结果 根据Tabu搜索算法聚类分析的结果,结合肝病相关指南和文献,识别出3种茵栀黄颗粒治疗黄疸的核心联用药物方案:(1)针对药物性肝损伤导致的黄疸,可以联用谷胱甘肽;(2)针对胆汁淤积导致的黄疸,可以联用亮菌甲素;(3)针对病毒性肝炎导致的黄疸,可以联用双环醇。3种方案的分子网络机制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茵栀黄联用谷胱甘肽治疗黄疸的分子网络机制主要与机体的炎症免疫、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传导、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和细胞死亡负调控的生物过程有关;茵栀黄联用亮菌甲素治疗黄疸的分子网络机制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胆汁分泌等关键通路有关;茵栀黄联用双环醇治疗黄疸的分子网络机制主要与上皮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癌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数据挖掘得出的茵栀黄颗粒核心联合用药方案,基本符合相关指南及诊疗规范,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为优化临床联合用药、合理用药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建议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黄疸的疾病进展情况,合理评估临床联合用药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注意用药配伍禁忌。
    26  当归抽薹开花过程中赤霉素代谢水平及其关键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刘迪,崔秀文,黄天苗,李美玲,栗孟飞,魏建和
    2023, 54(1):222-23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24
    [摘要](661) [HTML](0) [PDF 2.98 M](1112)
    摘要:
    目的 对当归Angelica sinensis 16个赤霉素(gibberellins,GAs)进行含量测定、GAs代谢酶基因筛选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关键基因克隆及表达验证,以期为调控当归抽薹开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HPLC-MS/MS对不同材料中GAs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基于当归全长转录组筛选直接参与GAs代谢酶基因,利用在线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关键酶基因GA2ox6GA20ox1表达水平进行qRT-PCR检测。结果 在所测定的16个GAs中,8个GAs含量在早薹植株中高于非早薹植株,13个GAs含量随植株发育时期延长逐渐增加。当归全长转录组中含有9个直接参与GAs代谢的酶基因,可分为6个亚家族,共含有6个保守基序,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GA2ox6GA20ox1基因克隆片段由于插入序列与全长转录组测序片段存在长度差异。GA2ox6基因在抽薹植株、随种苗春化作用和植株发育时期延长呈现低表达,而在冷冻规避春化作用种苗中呈现高表达,GA20ox1基因则相反;GA2ox6GA20ox1基因在叶和茎中相对于根均呈现高表达。结论 当归含有9个直接参与GAs代谢的酶基因,各成员理化性质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GA2ox6GA20ox1基因表达水平与当归抽薹开花生理调控一致。
    27  基于通用DNA条形码序列的黄精属药用植物分子鉴定
    张明英,李依民,程文萍,高静,颜永刚,杨琳,胡锦航,张岗
    2023, 54(1):235-24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25
    [摘要](630) [HTML](0) [PDF 1.22 M](868)
    摘要:
    目的 分析4个通用植物DNA条形码序列(trnH-psbA、matK、rbcL和ITS2)及其组合对黄精属药用植物的物种鉴定分辨率,挖掘适用于黄精属种间鉴定的高分辨率分子标记。方法 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录的黄精属药用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滇黄精P. kingianum、多花黄精P. cyrtonema、玉竹P. odorati及其地方常见同属替代品、混伪品共12种79个野生个体为对象,将4个通用DNA条形码序列独立、联合分析,评估其种间、种内变异情况,并分别基于建树法(tree-based method)和PWG距离法(PWG-distance method)评估不同条形码及其组合的物种鉴定分辨率。结果 ITS2序列扩增成功率低,trnH-psbA、matK、rbcL序列的引物在黄精属植物中通用性较好;3组叶绿体序列的种间变异依次为matK>trnH-psbA>rbcL,种内变异差异不显著,种间、种内遗传距离无明显的Barcoding gap;各条形码独立及联合分析的物种鉴定分辨率普遍偏低,其中,组合条形码trnH-psbA+matK+rbcL在建树法分析中的分辨率最高,为25%,trnH-psbA+rbcL在距离法分析中的分辨率最高,为50%。结论 4个通用DNA条形码序列及其组合都并非黄精属药用植物不同种间有效区分鉴定的理想分子标记,但多序列联合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种鉴定成功率。
    28  茯苓基因组中MYB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陈泓宇,董树廷,郭妙弦,罗红梅
    2023, 54(1):245-25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26
    [摘要](525) [HTML](0) [PDF 1.26 M](1156)
    摘要:
    目的 从全基因组水平挖掘茯苓Poria cocos MYB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在菌丝、菌核等部位及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诱导后菌丝中的表达模式,以期发现与茯苓发育及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调控相关的MYB转录因子。方法 基于茯苓基因组数据,通过序列比对及保守结构域分析挖掘MYB转录因子基因,利用ExPASy在线工具预测分析MYB蛋白质理化性质,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茯苓MYB蛋白进化树,利用MEME在线工具分析保守基序,利用Plant CARE进行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通过MeJA诱导菌丝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 在茯苓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0个含有特征性保守结构域的MYB转录因子,其中4个属于1R类型,4个属于2R类型,2个属于4R类型。进化树及保守基序显示,相同进化枝的MYB蛋白所含基序类型相似。启动子区预测分析发现了多类激素及逆境响应顺式作用元件。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有2个基因(PcMYB7PcMYB8)在菌丝中的表达量高于菌核中的表达量,而PcMYB9则是在菌核中表达量相对较高。MeJA诱导后,有3个基因(PcMYB5PcMYB6PcMYB7)在诱导3 h时表达量明显上调。结论 从茯苓全基因组中系统鉴定MYB转录因子基因家族,为进一步研究MYB基因在调控茯苓发育及次生代谢物合成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29  鸢尾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ItUGT349ItUGT419克隆及特性研究
    张李兵,李静,陶无恙,黄梓璐,陈嘉杰,段礼新,季爱加
    2023, 54(1):254-26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27
    [摘要](690) [HTML](0) [PDF 1.29 M](955)
    摘要:
    目的 克隆获得鸢尾Iris tectorum糖基转移酶基因ItUGT349ItUGT419,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差异表达检测和蛋白原核表达等特性分析。方法 以鸢尾转录组中筛选到的ItUGTs基因全长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经测序后获得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qRT-PCR)进行基因差异表达检测;最后构建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结果 PCR扩增ItUGT349ItUGT419的ORF长度分别为1461、1488 bp,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别为53 830、54 910。荧光定量PCR显示,ItUGT349的表达量在叶片中最高,而ItUGT419在花器官中表达最高。进化树表明,ItUGT419与三萜类糖基转移酶聚类在一起,ItUGT349与三萜、黄酮和木质素等多种类型的糖基转移酶聚类到一支。ItUGT349和ItUGT419在大肠杆菌中均成功的表达出可溶性蛋白。结论 通过ItUGT349ItUGT419基因全长ORF克隆,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基因差异表达检测及原核表达等研究,为后续进一步鉴定其催化功能奠定基础。
    30  红花不同花色变异类型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进化分析
    丁怡宁,毕光耀,胡赛文,周艳,李贺敏,夏至
    2023, 54(1):262-27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28
    [摘要](388) [HTML](0) [PDF 1.43 M](1299)
    摘要:
    目的 以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不同花色变异类型为材料,比较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其与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中药材红花种质资源鉴定和群体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华大MGISEQ-2000PE150测序平台,双末端测序策略对红花不同花色类型全基因组DNA建库测序,用NOVOPlasty组装叶绿体基因组,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红花3种花色变异类型叶绿体基因组全长均为153 114 bp,完全一致,GC值均为37.8%,具1个典型的四分区域结构,包括1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region,LSC)、1对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s,IR)和1个短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SSC),4个区序列长度分别为84 128、25 194、18 598 bp。红花的叶绿体基因组均有130个基因,其中编码蛋白基因、rRNA基因与tRNA基因的数量均为84、8、38个。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红花3种花色变异类型聚在一支,与菜蓟族的铺散矢车菊构成一单系分支,具有100%支持率。结论 叶绿体基因组数据支持红花3种花色变异类型来源为同一种,药用植物红花(所在红花属)隶属于菊科菜蓟族的矢车菊亚族。
    31  组学技术在黑果枸杞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李明珠,刘增根
    2023, 54(1):272-28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29
    [摘要](543) [HTML](0) [PDF 1.36 M](1189)
    摘要: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为我国西北特殊生境地区食药兼用的生态经济植物,其浆果富含花色苷、花青素、多酚、多糖等物质,是医药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天然色素)的主要成分和原料。随着测序技术和各组学学科的不断发展,组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黑果枸杞资源的各项研究中,尤其从单一的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蛋白质组到多组学联合分析,对黑果枸杞品质评价、耐盐碱、果实发育机制以及花青素合成与积累等研究更加深入。综述了近年来组学技术在黑果枸杞资源综合评价、抗逆、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代谢调控中的应用,探讨了资源品质差异成因和生态环境适应机制,为黑果枸杞资源的保护、种质创新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2  FPGA技术在中药智能制药中的应用探讨
    李小莉,薛启隆,苗坤宏,赵倩,于洋,李正
    2023, 54(1):283-29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30
    [摘要](661) [HTML](0) [PDF 1.01 M](1120)
    摘要:
    传统中药制造业正不断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这对智能化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具有多通道同步信号采集、快速数据处理、高性能、低功耗等优势,在社会生产的诸多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对FPGA组成和工业应用优势进行介绍,结合中药制药工业应用场景的原理和领域知识,对FPGA技术在中药智能制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主要涉及制药过程信号采集、图像处理、深度学习3个方面,以期为中药制药行业过程控制、工艺优化等提供技术参考。
    33  熟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葛楠,闫广利,孙晖,王喜军
    2023, 54(1):292-30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31
    [摘要](639) [HTML](0) [PDF 1.47 M](1627)
    摘要: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新鲜或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等功效。熟地黄是中药“滋阴”作用最具代表的药味之一,也被称之为“至阴之药”。熟地黄配伍相关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各种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炎相关疾病、妇科相关疾病等。基于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对熟地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方剂配伍条件下的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熟地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34  大黄及其有效成分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韩思琪,哈伟,师彦平
    2023, 54(1):303-31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32
    [摘要](1148) [HTML](0) [PDF 1.70 M](1232)
    摘要:
    大黄为廖科植物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掌叶大黄R. palmatu或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是我国用药历史悠久的大宗中药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药材、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抗炎活性,可调节炎症小体的激活,其主要通过调控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免疫应答等细胞过程,以及调控炎症相关蛋白和相关炎症通路等多种途径对心血管、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表现出显著的药理活性,特别是具有较好的抗神经炎症效果。总结了大黄提取物和蒽醌类、鞣质类、二苯乙烯类成分在炎症相关疾病中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大黄的临床应用、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35  枸杞属植物酰胺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陈栋杰,郭盛,伊艳玲,张芳,段然,徐盼,段金廒
    2023, 54(1):317-33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33
    [摘要](811) [HTML](0) [PDF 2.37 M](955)
    摘要:
    茄科枸杞属植物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资源植物类群。现代研究表明枸杞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多糖类、类胡萝卜素类、酰胺类和有机酸类等。随着近几年对其小分子物质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酰胺类成分结构类型多样、生物活性丰富,是一类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资源性化学物质。为进一步阐明枸杞属植物中酰胺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对已有报道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枸杞L. chinense、云南枸杞L. yunnanense及黑果枸杞L. ruthenicum等枸杞属植物中的135个酰胺类成分的类型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枸杞属植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36  中药抗冠状病毒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李赛娟,苏娟,靳灿,丁侃
    2023, 54(1):334-34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3.01.034
    [摘要](914) [HTML](0) [PDF 1001.06 K](777)
    摘要:
    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CoVs)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正链RNA病毒,具有高变异性和高传染性。现已有7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其中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和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均导致全球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针对CoVs的感染研究从未间断,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以改善症状为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经验。在抗CoVs方面,中药因其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抗病毒作用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而备受关注。中药提取物或其化合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CoVs的侵入、复制、装配或调节免疫、抑制炎症等途径发挥抗CoVs作用。系统地对中药在抗CoVs及缓解病毒引发的相关症状方面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抗CoVs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