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50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目录
    2019, 50(5):0-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
    [摘要](419) [HTML](0) [PDF 4.68 M](1160)
    摘要:
    2  封面
    2019, 50(5):0-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00
    [摘要](346) [HTML](0) [PDF 395.85 K](920)
    摘要:
    3  基于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多肽组学整合关联分析策略的动物药蛋白多肽类成分研究思路及方法
    杨彬 高文远 张艳军
    2019, 50(5):1033-103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01
    [摘要](1424) [HTML](0) [PDF 5.88 M](1368)
    摘要:
    动物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功效在中药临床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性。鉴于目前动物药研究主要存在化学成分、药效物质基础、毒性物质基础不明确,动物药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等关键问题,通过构建基于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多肽组学整合关联分析策略的动物药蛋白多肽类成分研究思路及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转录组学的动物药蛋白数据库的构建、动物药蛋白多肽类成分的高分辨质谱分析、蛋白多肽类成分的匹配分析与鉴定以及关联功效的蛋白多肽类成分活性评价等研究内容,试图为动物药蛋白多肽类成分的分析鉴定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为进一步解决动物药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4  倒心盾翅藤中的1个新鼠李糖苷
    雷玉 梁津豪 田怡婧 罗海彬 何细新
    2019, 50(5):1039-10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02
    [摘要](773) [HTML](0) [PDF 3.22 M](963)
    摘要:
    目的 研究傣药倒心盾翅藤Aspidopterys obcordate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倒心盾翅藤茎醇提物的醋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进行分离纯化,经现代波谱技术及物理常数测定等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倒心盾翅藤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苯甲酸-3-O-α-L-鼠李糖苷(1)、3,4-二羟基苯酚乙酸酯(2)、3,4-二羟基苯甲酸(3)、儿茶素(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cinnacasolide C(7)、尿囊素(8)。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倒心盾翅藤中分离。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倒心盾翅藤苷。
    5  土丹参根中的三萜类和酚酸类成分
    夏光惠 毕德文 李宏哲 王利勤
    2019, 50(5):1043-104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03
    [摘要](1161) [HTML](0) [PDF 4.82 M](1128)
    摘要:
    目的 对民间丹参代用品土丹参Salvia kiaometiensis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法、硅胶柱、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提取分离,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主要为三萜和酚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α)-二羟基-3,24-异亚丙基二氧基熊果-12(13),20(29)-二烯-28-酸(1)、2α,3α-二羟基熊果-12-烯-28-酸(2)、euscaphic acid(3)、2α-羟基熊果酸(4)、山香双烯酸(5)、serrulatin E(6)、齐墩果酸(7)、3,3'-二乙氧基迷迭香酸(8)、clinopodic acid B(9)、迷迭香酸(10)、(ZE)-2-(3,4-二羟基苯基)乙烯基酯(11)、咖啡酸(12)、咖啡酸乙酯(13)、2',4'-二羟基查耳酮(14)、4-羟基苯甲酸二十五酯(15)。结论 土丹参含有正品丹参相似的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新熊果烷型三萜,命名为土丹参酸,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6  神香草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刘丹 朱小涛 向槿 阮长磊 尹春萍 刘惠丽 徐英黔 胡君一 尹强 方进波
    2019, 50(5):1049-105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04
    [摘要](1230) [HTML](0) [PDF 5.76 M](1022)
    摘要:
    目的 研究神香草Hyssopus cuspidatus干燥地上部分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Toyopearl HW-40C、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神香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eudesmene-1β-11-diol(1)、4-eudesmene-1β,11-diol(2)、1β,11-dihydroxy-5-eudesmene(3)、ent-4(15)-eudesmen-1α,11-diol(4)、7α,11-dihydroxy-cadin-10(14)-ene(5)、eudesmane-1β,5α,11-triol(6)、5-epi-eudesma-4(15)-ene-1β,6β-diol(7)、4(15)-eudesmene-1β,6α-diol(8)、(7R*)-opposit-4(15)-ene-1β,11-diol(9)、cryptomeridiol(10)、octahydro-4-hydroxy-3α-methyl-7-methylene-α-(1-methylethyl)-1H-indene-1-methanol(11)、caryolane-1,9β-diol(12)、(3S,5R,6S,7E)-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13)、spathulenol(14)、4β,10α-aromadendranediol(15)。结论 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7  糙叶五加茎化学成分研究
    李小军 金官佑 吴贤哲 金伦喆 刘向前
    2019, 50(5):1055-106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05
    [摘要](1251) [HTML](0) [PDF 5.63 M](1524)
    摘要:
    目的 基于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胶质细胞BV2为生物活性导向模型研究糙叶五加Acanthopanax henry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糙叶五加茎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反式咖啡酸甲酯(3)、咖啡酸(4)、反式松柏醛(5)、丁香醛(6)、香草醛(7)、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8)、反式芥子醛(9)、十一烷二酸单甲酯(10)、(-)-芝麻素(11)、3-O-咖啡酰奎宁酸(12)、5-O-咖啡酰奎宁酸(13)、1,3-双咖啡酰奎宁酸(14)、1,4-双咖啡酰奎宁酸(15)、1,5-双咖啡酰奎宁酸(16)、豆甾醇(17)、β-谷甾醇(18)。结论 化合物10为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2141718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8  亳芍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王举涛 马宗慧 王国凯 刘劲松 许凤清 彭代银 王刚
    2019, 50(5):1061-106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06
    [摘要](1283) [HTML](0) [PDF 4.48 M](1118)
    摘要:
    目的 研究亳芍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LH-20、反相、中压、高效液相制备等多种色谱法分离化合物,采用波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ethyl 4-acetamido-3-hydroxybenzoate(1)、(E)-methyl-5-hydroxy-3-methylpent-2-eno(2)、异苯并呋喃酮A(3)、对羟基苯乙酮(4)、6-hydroxy-isosclerone(5)、talaroflavone(6)、7-hydroxy-2-hydroxymethyl-5-methyl-4H-chromen-4-one(7)、alternarienonic acid(8)、7-hydroxy-2,5-dimethy-4H-1-benzopyran-4-one(9)、5-hydroxy-epialtenuene(10)、交链孢醇(11)、methyl 3-hydroxybenzoate(12)、stemphyperylenol(13)、细格菌素(14)、交链孢烯(15)。结论 其中化合物135101213为首次从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9  基于UPLC-ESI-HRMSn技术的藏药塔黄的化学成分分析
    雍潘 刘圆 吕露阳 张志峰 罗昊 曾锐
    2019, 50(5):1066-107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07
    [摘要](1170) [HTML](0) [PDF 6.40 M](1212)
    摘要:
    目的 采用UPLC-ESI-HRMSn技术对藏药塔黄Rheum nobile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鉴定分析。方法 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负离子监测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进行数据采集。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结合HMDB数据库、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对照品比对,鉴定塔黄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 从塔黄的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了34个化学成分,包括蒽醌类4个、酚酸类15个、鞣质及鞣质前体类11个、有机酸4个。其中27个化学成分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 UPLC-ESI-HRMSn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定塔黄中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10  以水杨酸为假模板制备印迹聚合物对银杏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李蕾 余倩倩 黄小清 殷钲皓 韩泳平
    2019, 50(5):1075-108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08
    [摘要](662) [HTML](0) [PDF 5.23 M](844)
    摘要:
    目的 研究银杏酸吸附分离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水杨酸为假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通过分子自组装印迹技术合成对银杏酸具有高吸附性的印迹聚合物,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聚合物的印迹机制,扫描电镜考察聚合物的结构表征,HPLC和紫外检测法监测聚合物对总银杏酸的吸附结合特性。结果 加入模板分子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具备更好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吸附性能,其中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以非共价键结合。在银杏外种皮提取液中MIP对银杏酸的吸附率达到95.9%;根据Scatchard分析聚合物,存在2种不同的结合位点,其中高亲和力结合位点饱和结合位点数(Qmax1)=30 mg/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饱和结合位点数(Qmax2)=80 mg/g。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为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结论 以水杨酸为模板制备MIP对银杏酸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在银杏酸的分离精制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1  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及杠柳苷元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
    邢雪 郭晓 任晓亮 周立伟 王泰一 刘虹 王萌
    2019, 50(5):1082-108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09
    [摘要](1148) [HTML](0) [PDF 5.53 M](937)
    摘要:
    目的 采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al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对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及杠柳苷元进行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和计算机预测软件Pipeline Pilot 8.5、ChemDraw研究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和杠柳苷元的溶解性和渗透性,根据实验值和预测值利用BCS分类方法对3者进行分类。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和杠柳苷元均为BCS Ⅲ类药物,与不同软件预测的分类结果存在差异。基于ClgP的渗透性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基于lgCs的溶解性及基于AlgP、lgD的渗透性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反。结论 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和杠柳苷元均为BCS Ⅲ类药物,3者溶解性依次降低,但仍都属于高溶解性成分。3者的渗透性是影响其吸收的关键因素。基于化学结构对甲型强心苷类药物活性成分进行的生物药剂学属性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对含此类成分的中药制剂的口服吸收进行BCS研究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时建议采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校正,增加结果的可靠性。
    12  延胡索乙素醇质体的制备及其离体皮肤渗透特性研究
    费雅蓉 徐畅 周丹婷 刘秀秀 文娇丽 郑杭生
    2019, 50(5):1088-109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10
    [摘要](1118) [HTML](0) [PDF 6.15 M](809)
    摘要:
    目的 制备延胡索乙素(dl-THP)醇质体(ETS),并初步阐明制剂的经皮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pH梯度主动载药法制备dl-THP ETS,并对其形态、粒径、弹性与包封率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以脂质体(LPS)与酊剂作为参比,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制剂的离体皮肤渗透特性。结果 按优选处方[dl-THP 100 mg,维生素E 1.3 mg,大豆卵磷脂1 200 mg,胆固醇120 mg,无水乙醇9 mL,柠檬酸缓冲液(pH 3.0)21 mL,0.1 mol/L NaOH溶液适量(调pH值至5.5)]制得的dl-THP ETS弹性指数为(20.1±1.1)mL,平均粒径为(85.8±0.9)nm,多分散指数为0.082±0.003,包封率为(81.7±3.2)%。dl-THP ETS 24 h的单位面积皮肤累积渗透药物量(Qn)为(2 306.4±592.3)μg/cm2,与参比制剂LPS[(2 434.2±564.4)μg/cm2]无显著差异,但约为酊剂[(633.1±218.0)μg/cm2]的4倍(P<0.05);ETS与LPS各时间点样品间的Qn RSD的平均值分别为(28.4±10.9)%、(62.8±44.1)%(P<0.05),表明前者样品间的Qn波动比后者小;ETS与LPS的24 h渗透曲线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968±0.033与0.882±0.078(P<0.05),表明前者渗透过程更符合零级动力学。结论 所得的dl-THP ETS弹性高,粒径大小适宜,包封率高,药物经皮渗透速率高且稳定,并符合零级动力学。
    13  基于超滤-络合萃取及反萃取技术的甘草苷制备工艺研究
    周博 蒲红利 王继龙 孙晓燕 魏舒畅 石盘棋
    2019, 50(5):1095-109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11
    [摘要](1099) [HTML](0) [PDF 4.82 M](912)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分离纯化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的络合萃取及反萃取制备技术。方法 以甘草苷萃取率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确定最佳的络合萃取剂组成,再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络合萃取工艺条件。以甘草苷反萃取率为指标,通过考察反萃取剂的种类及浓度,确定反萃取甘草苷的工艺条件。结果 经络合萃取研究发现,络合萃取剂宜选用由三烷基氧化膦(TRPO)和磺化煤油组成的二元络合萃取剂。甘草苷的最佳络合萃取工艺条件为TRPO-磺化煤油(9:91)、甘草超滤液pH值调至4、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甘草苷平均萃取率达到99.6%。反萃取工艺研究发现,在有机相与反萃取剂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17.5 mmol/L NaOH水溶液为最佳反萃取剂,甘草苷的反萃取率为99.3%。结论 在优选所得条件下,甘草超滤液中的甘草苷可实现从超滤液到络合萃取剂再到碱性反萃取剂的顺利转移,甘草苷总转移率高达98.9%,可为甘草苷的分离纯化提供一种全新的制备技术。
    14  HPLC指纹图谱、Q-TOF/MS定性及多成分定量相结合的大黄饮片质量评价研究
    曹瑞 窦志华 倪丽丽 周云中 罗琳 戴莹 陶金华
    2019, 50(5):1100-111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12
    [摘要](836) [HTML](0) [PDF 9.05 M](939)
    摘要:
    目的 建立更全面的大黄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HPLC法建立35批大黄饮片指纹图谱,并生成对照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Q-TOF/MS对共有峰进行鉴定,对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的13个蒽醌类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大黄饮片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45个,包括蒽醌类成分17个(其中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酸-8-O-葡萄糖苷、大黄素-1-O-葡萄糖苷、大黄酚-1-O-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8个结合型蒽醌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个游离型蒽醌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蒽酮类成分2个(番泻苷B和番泻苷A,均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鞣质类成分17个(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二苯乙烯类成分2个[白藜芦醇4'-O-葡萄糖苷和白藜芦醇4'-O-β-D-(6″-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均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苯丁酮类成分4个[其中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2″-O-没食子酰-6″-O-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色原酮类成分2个、萘类成分1个;35批大黄饮片中13个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大黄饮片质量评价。
    15  延胡索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响应面优化研究
    杜伟锋 罗云云 石森林 李昌煜 葛卫红
    2019, 50(5):1111-111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13
    [摘要](750) [HTML](0) [PDF 4.71 M](862)
    摘要:
    目的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延胡索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得到延胡索产地鲜切加工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切片厚度、热风干燥温度、装载量为考察因素,以总生物碱含量、浸出物含量、干燥效率为考察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综合评分,对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初步优化范围,最后以响应面优化法进行优化,得到最后工艺优化参数。结果 确定最佳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切片厚度为4 mm,干燥装载量为7 kg/m2,干燥温度为85℃,干燥总时间为(279.0±1.1)min,综合评分为0.860 6±0.010 0,此时延胡索总生物碱质量分数为(6.274±0.030)mg/g;浸出物质量分数为(17.86±0.22)%;干燥效率为(25.09±0.00)g/(m2·min)。结论 建立的干燥工艺能够较好地保留延胡索中生物碱成分和浸出物,保持较高的干燥效率,在保证较高的质量同时,降低企业能耗,可为延胡索饮片的生产加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6  HPLC-DAD法同时测定九味肝泰胶囊的9种成分
    杨帆 傅琳
    2019, 50(5):1117-112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14
    [摘要](473) [HTML](0) [PDF 3.85 M](820)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九味肝泰胶囊中尿囊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黄芩苷、五味子醇甲、姜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Ultimate AQ-C18(150 mm×4.6 mm,5.0 μm);流动相为0.5%磷酸水溶液-(乙腈-甲醇20:80),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结果 尿囊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黄芩苷、五味子醇甲、姜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酚9种成分能够达到良好分离;其线性范围分别为1.6~160.0μg/mL(r=0.999 7)、1.2~120.0 μg/mL(r=0.999 6)、1.2~120.0 μg/mL(r=0.999 6)、0.4~40.0 μg/mL(r=0.999 2)、4.0~400.0 μg/mL(r=0.999 8)、0.4~40.0 μg/mL(r=0.999 1)、0.16~16.0 μg/mL(r=0.999 1)、0.08~8.00 μg/mL(r=0.999 0)、0.2~20.0 μg/mL(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100.2%、99.8%、98.3%、99.9%、97.8%、97.8%、102.2%、101.9%,RSD分别为0.6%、0.5%、0.7%、1.1%、0.3%、0.9%、1.4%、1.5%、1.2%。9批次样品中尿囊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黄芩苷、五味子醇甲、姜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酚质量浓度分别为3.634~3.655、2.523~2.611、2.405~2.424、0.802~0.829、10.362~10.623、0.901~0.921、0.334~0.366、0.142~0.160、0.462~0.479 mg/g。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九味肝泰胶囊的质量控制。
    17  养阴方对HSP65攻击下ApoE-/-小鼠Th17、Treg细胞失衡的作用研究
    邱润泽 周李煜 马元婧 马玉清 袁冬平 龙军
    2019, 50(5):1122-113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15
    [摘要](968) [HTML](0) [PDF 7.63 M](838)
    摘要:
    目的 考察在热休克蛋白(HSP)65攻击下养阴方对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变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ApoE-/-小鼠分别饲喂普通和高脂饲料,并分别sc无菌PBS或HSP65,以辛伐他汀为阳性药,研究养阴方对AS模型小鼠血脂、斑块、Th17细胞与Treg细胞比例(Th17/Treg)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给药方式皆为ig给药,并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做对照。采用酯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油红O染色法测定主动脉斑块面积;流式细胞术测定抗凝血中IL-17A+CD4+ Th17及Foxp3+CD25+CD4+ Treg细胞数量;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脾脏中Stat3、Stat5a、Foxp3和主动脉中Stat3、Stat5a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脾脏中磷酸化STAT3(pSTAT3)、磷酸化STAT5(pSTAT5)、FOXP3和主动脉中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养阴方使小鼠血清TC、TG、LDL水平显著降低(P<0.01),HDL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减小(P<0.01);外周血IL-17A+CD4+ Th17细胞显著减少(P<0.05),Foxp3+CD25+CD4+ Treg显著增加(P<0.05),Th17/Treg值大幅下降(P<0.01);血清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IL-2(P<0.01)、TGF-β(P<0.05)、IL-10(P<0.05)水平显著升高;脾脏pSTAT3蛋白水平下降(P<0.01),pSTAT5(P<0.01)和FOXP3(P<0.05)蛋白水平上升;主动脉Stat3 mRNA(P<0.01)和pSTAT3蛋白(P<0.05)水平下降。结论 养阴方能够改善HSP65攻击下ApoE-/-小鼠的高脂血症及AS,同时调节外周血中Th17/Treg的平衡和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改善炎症。养阴方对Th17、Treg的效应可能与减弱的IL-6/pSTAT3和增强的IL-2/pSTAT5信号有关。
    18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丹参酮IIA治疗冠心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分析
    徐文华 郑景辉 赵阳 赵新望 董音汝 李丽
    2019, 50(5):1131-114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16
    [摘要](1296) [HTML](0) [PDF 8.93 M](1283)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丹参酮ⅡA治疗冠心病(CH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利用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出丹参酮ⅡA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s、CTD数据库筛选CHD疾病作用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lueGO插件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ystemsdock数据库进行系统分子对接,利用iGEM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来预测丹参酮ⅡA对CHD作用靶点的结合性。结果 筛选出丹参酮ⅡA的潜在靶点173个;与CHD相关的靶点42个;信号通路49条。结论 丹参酮ⅡA治疗CHD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的特点;其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CHD发展过程中的血压调节、细胞代谢、血管新生、内分泌、活性氧代谢等过程对CHD进行干预。
    19  蜣螂疏水壳聚糖的制备及其止血活性研究
    李雨秋 温华强 马家骅 王静 安雨琪 谭承佳
    2019, 50(5):1141-114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17
    [摘要](963) [HTML](0) [PDF 3.86 M](841)
    摘要:
    目的 制备蜣螂疏水壳聚糖,研究其止血性能。方法 以蜣螂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与月桂酸酐酰基化反应,进行疏水改性与表征,同时采用离体凝集实验与小鼠肝创面实验研究其凝血性能。结果 制备的蜣螂疏水壳聚糖疏水基取代度为(11.69±0.14)%,高于疏水市售壳聚糖;离体凝集实验表明其与血液混合后质量分数达6.0 mg/g时即可快速凝血(3.42±0.39)s,较蜣螂壳聚糖与市售疏水壳聚糖效果更优;小鼠肝创面实验显示蜣螂疏水壳聚糖的止血时间较蜣螂壳聚糖与疏水市售壳聚糖明显缩短。结论 采用疏水改性可明显提高壳聚糖的凝血性能,且蜣螂疏水壳聚糖最为优良,有望成为一种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止血材料。
    20  香菇多糖联合AdIRF3通过刺激IFN-β表达抑制乳腺癌生长
    苏畅 贾英杰 李小江 刘宏根 张丽丽 邬明歆 李文杰 张晶
    2019, 50(5):1145-11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18
    [摘要](1045) [HTML](0) [PDF 5.20 M](865)
    摘要:
    目的 利用荷瘤小鼠模型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表达腺病毒载体治疗肿瘤的价值及潜在的机制。方法 利用荷瘤Balb/c小鼠,分别接种磷酸盐缓冲液(PBS)、空白对照腺病毒载体(AdGFP)、香菇多糖、表达活化型IRF3的腺病毒载体(AdIRF3)及香菇多糖联合AdIRF3,观察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曲线;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的β干扰素(IFN-β)水平,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法(ELISPOT)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功能,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肿瘤局部淋巴细胞比例;记录荷瘤Balb/c裸鼠的肿瘤生长曲线,以及α干扰素受体1(IFNAR1)抗体封闭Balb/c的IFNAR后肿瘤生长曲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香菇多糖联合AdIRF3可抑制Balb/c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且肿瘤局部组织中IFN-β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组织浸润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在各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ELISPOT显示联合处理刺激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荷瘤Balb/c裸鼠在接受不同组处理后,各组间的肿瘤生长曲线并无显著差异;利用IFNAR1封闭抗体阻断干扰素作用后,荷瘤Balb/c小鼠再次接受不同组处理,结果显示封闭抗体处理后可抑制香菇多糖联合AdIRF3的肿瘤抑制作用。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AdIRF3通过活化IRF3-IFN通路发挥协同抑制乳腺癌肿瘤生长的作用。
    21  蝙蝠葛碱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朱鹏飞 吕君 刘艳民 曾庆磊 明亮
    2019, 50(5):1151-115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19
    [摘要](624) [HTML](0) [PDF 4.98 M](910)
    摘要:
    目的 研究蝙蝠葛碱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索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和与Hedgehog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不同质量浓度(2、4、8 μg/mL)的蝙蝠葛碱处理Huh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uh7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蝙蝠葛碱质量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其对Huh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升高。其中蝙蝠葛碱8 μg/mL作用48 h对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48.8%)。蝙蝠葛碱可明显诱导Huh7细胞发生凋亡。随着蝙蝠葛碱质量浓度的增大,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蝙蝠葛碱各质量浓度组细胞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1、GLi1、SMO、SHH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同时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5、0.01),并呈质量浓度依赖性。结论 蝙蝠葛碱可明显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可能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22  不同药性成分对OAT4、URAT1抑制作用及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王泽 慈小燕 崔涛 魏滋鸿 张洪兵 刘睿 李亚卓 伊秀林 张铁军 谷元 武卫党 刘昌孝
    2019, 50(5):1157-116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20
    [摘要](1950) [HTML](0) [PDF 5.27 M](1114)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药性中药成分对尿酸重吸收转运体尿酸转运蛋白1(URAT1)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4(OAT4)的抑制作用及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OAT4、URAT1过表达单克隆细胞株(MDCK-hOAT4、HEK293-hURAT1),检测各药性中药单体对OAT4、URAT1的抑制作用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运用黄嘌呤联合氧嗪酸钾制备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研究原儿茶酸、甘草素、异甘草素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结果 苦味药中的川陈皮素,甘味药中的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对OAT4抑制作用较强,IC50分别是0.556、18.40、6.831、6.825μmol/L。酸味药中的原儿茶酸、甘味药中的甘草素对URAT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是7.709、14.540μmol/L。甘草素能显著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增加尿酸排泄量,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含量。结论 川陈皮素、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对OAT4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原儿茶酸、甘草素对URAT1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甘草素能显著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OAT4、URAT1对尿酸的重吸收,并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23  丹参饮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陈亚红 刘传鑫 何涛 袁付丽 王文鑫 田悦 刘彦玲 张丛 李正坤 黄建梅
    2019, 50(5):1164-117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21
    [摘要](1346) [HTML](0) [PDF 9.49 M](1049)
    摘要:
    目的 通过整合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关键靶点相应的生物功能和通路网络,预测丹参饮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及预测丹参饮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同时检索PharmGKB等4个数据库挖掘糖尿病心肌病的相关靶点,对2种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丹参饮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关键靶点,并利用SystemsDock Web Site对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运用DAVID(Version 6.8)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Pathway分析,结合Omicshare数据库筛选核心通路并利用Reactome数据库进行注释。结果 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数值作为筛选标准,从丹参饮中共获得78个活性成分,涉及到506个丹参饮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可能靶点,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上。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丹参饮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可能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疾病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24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桑白皮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并高尿酸血症大鼠肾保护作用研究
    党院霞 梁丹灵 周欣欣 秦阳 高英 李卫民
    2019, 50(5):1175-118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22
    [摘要](1192) [HTML](0) [PDF 5.95 M](1053)
    摘要:
    目的 探讨桑白皮总黄酮改善高脂血症并高尿酸血症相关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桑白皮总黄酮提取物(TFMC)中有效成分桑辛素及尿酸相关基因,将桑辛素与同源建模所得的URAT1蛋白结构进行分子对接。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FMC组(1.0 g/kg)和苯溴马隆组(6.25 mg/kg)。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ig腺嘌呤加乙胺丁醇的方法制备高脂血症并高尿酸血症模型。各给药组大鼠ig给药16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肌酐(CRE)、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肾脏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酸盐阴离子交换转运体1(URAT1)、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mRNA的表达。结果 TFMC主要成分桑辛素与URAT1对接打分较高,提示桑辛素可能是TFMC中改善高脂血症并高尿酸血症相关肾病的主要活性成分。药物干预1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Glu、TC、TG、LDL-C、UA、CRE、BUN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TFMC组大鼠和苯溴马隆组Glu、TC、TG、LDL-C、UA、CRE、BUN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肿胀及坏死,肾小管中可见明显的蛋白管型。TFMC组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轻微肿胀,周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苯溴马隆组大鼠肾皮质、髓质结构清晰,肾小球未见增生或萎缩,管腔中未见管型,肾间质未见炎性细胞浸润。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IL-6、TNF-α、URAT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OA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FMC组大鼠肾组织IL-6、TNF-α、URA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OA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 TFMC改善高脂血症并高尿酸血症相关肾病可能与其调节IL-6、TNF-α、URAT1、OAT1 mRNA等有关,URAT1可能是其潜在靶点,分子虚拟对接和动物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进一步探讨TFMC改善高脂血症并高尿酸血症相关肾病提供理论基础,为后续分子机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5  基于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评价膜分离技术富集山茱萸抗炎组分的适用性
    周瑞 唐志书 武婧 谢培 崔春利 宋忠兴 刘妍如
    2019, 50(5):1182-118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23
    [摘要](619) [HTML](0) [PDF 5.53 M](886)
    摘要:
    目的 评价山茱萸水提液(CO)、0.05μm无机陶瓷膜微滤液(CO-0.05)及中空10 K纤维膜超滤液(CO-10K)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HFLS)和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抗炎作用,评价膜分离技术富集山茱萸抗炎组分的适用性。方法 制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HFLS炎症模型,CCK-8和ELISA法分别检测CO、CO-0.05及CO-10K对HFLS活力和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制备AA大鼠模型,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O(120 mg/kg)组、CO-0.05(120 mg/kg)组、CO-10K(120 mg/kg)组、阳性对照白芍总苷(TGP,0.125 mg/kg)组,造模同时ig给药,共给药23 d。检测各组大鼠足趾肿胀、体质量,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IL-6、前列腺素E2(PGE2)、TNF-α水平。结果 CO、CO-0.05及CO-10K均可以显著抑制IL-1β/TNF-α诱导的滑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P<0.05、0.01、0.001),并且能够显著缓解AA大鼠足趾肿胀(P<0.05、0.01、0.001),改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的情况(P<0.05、0.01、0.001),减少AA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P<0.001)。通过山茱萸膜微滤液和膜超滤液对炎症细胞因子产生的抑制率比较,发现膜超滤液具有更显著的抑制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结论 CO-0.05和CO-10K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而中空纤维膜超滤分离技术更适用于山茱萸抗炎组分的富集。
    26  火麻仁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吴宿慧 李寒冰 吕宁 齐月娟 李根林 刘世举
    2019, 50(5):1189-119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24
    [摘要](1029) [HTML](0) [PDF 6.44 M](936)
    摘要:
    目的 探索传统润下药火麻仁Fructus Cannabis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的特点。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火麻仁水煎液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固体与液体的体外厌氧培养方式,结合16 S rRNA技术分析火麻仁水煎液对人源肠道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并采用HPLC法测定人源肠道菌对火麻仁水煎液中亚油酸与亚麻酸代谢的影响,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新产物共轭亚麻酸及共轭亚油酸进行测定。结果 火麻仁水煎液显著促进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生长,表现为大肠志贺杆菌Escherichia-shigella显著增多(P<0.01)、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显著减少(P<0.01),故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而火麻仁水煎液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经人源肠道菌代谢后含量均降低,且有代谢产物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麻酸的生成。结论 火麻仁水煎液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明显,药物能改变菌群结构,菌群能代谢药物成分,这种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部分还原了药物口服途经肠道部位的物质代谢反应,为探明火麻仁在临床治疗中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27  鼻渊丸治疗急性鼻窦炎风邪犯肺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朱慧贤 谯凤英 胡思源 张雄 张昌鱼 嵇宪生 汪宁波 徒林祥
    2019, 50(5):1198-120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25
    [摘要](1121) [HTML](0) [PDF 4.67 M](886)
    摘要:
    目的 评价鼻渊丸治疗急性鼻窦炎风邪犯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440例患者按3: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服用鼻渊丸和香菊片,疗程为10 d。以临床疾病疗效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PPS(FAS)分析试验组疾病疗效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9.87%(58.93%)、92.04%(90.60%),对照组51.40%(50.93%)、84.11%(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64.65%(63.64%),对照组为51.40%(50.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单项中医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试验组对鼻塞、头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9例,对照组有1例不良事件,两组均未发现与研究药物有关的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改变。结论 鼻渊丸治疗急性鼻窦炎风邪犯肺证有效,优于对照药,且安全性较好。
    28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民族药紫丹参及其近缘种鉴定研究
    段宝忠 李巍 邓海星 兰竹慧 吴中相 罗晓芳 Leslaw. Mleczko
    2019, 50(5):1204-121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26
    [摘要](669) [HTML](0) [PDF 5.77 M](827)
    摘要:
    目的 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民族药紫丹参及其近缘物种鉴定中的应用,为紫丹参药材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紫丹参及其混伪品DNA条形码参照数据库,通过比对序列、分析变异位点、计算遗传距离和构建邻接树等分析数据,并应用该数据库对市场药材进行鉴定。结果 DNA条形码技术可有效鉴别紫丹参及其混伪品。结论 ITS2序列可作为紫丹参及其混伪品的鉴定条形码,该技术在民族药物种基原鉴定、标准制定和市场监管等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9  霍山石斛β-1,4-木糖基转移酶(IRX9)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周佩娜 李阳 蒲天珍 余坤 张秀桥 龚玲
    2019, 50(5):1212-121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27
    [摘要](1027) [HTML](0) [PDF 6.76 M](1007)
    摘要:
    目的 克隆霍山石斛β-1,4-木糖基转移酶(IRX9)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密码子偏性分析。方法 根据霍山石斛转录组数据获得的IRX9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得到IRX9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霍山石斛IRX9基因全长1 553 bp,包含一个长度为1 04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8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39 350,等电点为7.26,为不含信号肽的亲水性稳定蛋白,定位于质膜,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糖基化位点。系统进化树表明,该序列与同科植物铁皮石斛的同源性最高,且具有GT-A超家族的保守区域“DXD”。密码子偏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具有27个偏性密码子,烟草为该基因最适合的外源表达宿主。结论 成功克隆IRX9基因,为从分子水平调控霍山石斛的生长发育和改善药材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30  夏枯草的转录组测序与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
    朱畇昊 张梦佳 李璐 赵乐 董诚明
    2019, 50(5):1220-122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28
    [摘要](1068) [HTML](0) [PDF 5.78 M](934)
    摘要:
    目的 获得夏枯草转录组信息,探索夏枯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方法 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枯草果穗、茎和叶等部位进行转录组测序,经Trinity软件组装后获得Unigene,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获得77 863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716.72 nt。通过与NR、Swiss-Prot、COG等7个公共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共有41 367个Unigene获得注释,注释率为53.13%。在KEGG数据库中,有1 406条Unigene被注释到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通过对转录组数据深入挖掘发现,参与夏枯草三萜类骨架合成的Unigene共有60个,参与酚酸类合成的Unigene共有24个,参与次生代谢后修饰的Unigene共有259个,参与其他次生代谢合成的Unigene共有118个。结论 夏枯草转录组数据为探索夏枯草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也为利用代谢工程增加夏枯草中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提供了基础信息。
    31  刺五加GPS基因克隆及表达特征与皂苷含量相关性研究
    张佳桢 邢可心 冯文昭 国红玉 王卓 邢朝斌
    2019, 50(5):1227-123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29
    [摘要](937) [HTML](0) [PDF 5.13 M](985)
    摘要:
    目的 克隆刺五加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PS)基因的cDNA序列并分析基因序列特征、不同器官中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皂苷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刺五加的RNA,逆转录为cDNA。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编码GPS的unigene(c37362.graph_c0),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PCR扩增GPS基因的cDNA全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GPS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刺五加总皂苷含量。结果 克隆得到长1 260 bp、编码419个氨基酸的刺五加GPS基因cDNA。GPS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内且不存在跨膜区域。GPS基因在各个器官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是根中表达量的5.26倍。G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皂苷量呈现出同升同降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r=0.851,P<0.05)。结论 首次克隆获得刺五加GPS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明确了刺五加GPS基因的表达量与皂苷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32  重楼根际及药用部位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王艳 常帆 程虎印 贾凤安 程江雪 王汉屏
    2019, 50(5):1232-123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30
    [摘要](1030) [HTML](0) [PDF 4.95 M](939)
    摘要:
    目的 寻找能促进宿主植物活性代谢产物合成的微生物,为后续功能菌群的建立及功能基因的发掘,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应用Illumina M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重楼根际土壤真菌、根及根茎内生真菌ITS1区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共获得154 228条序列,这些序列对应的根际土、根茎、根分别被聚类为408、119、57个OTUs。结论 重楼根际及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关系为根际土 > 根茎 > 根,在重楼药用部位根茎中发现Mucoromycota门较非药用部位根中的门为特有门,Ascomycota门为优势门,Roseodiscus属真菌为重楼根茎内生真菌优势菌群,根茎和根部的特有种群及优势菌群可能与重楼活性产物合成密切相关。
    33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测定的玄参药材等级质量研究
    刘芳 周小江 袁志鹰 林美妤 胡耀梅 陈龙 陈乃宏
    2019, 50(5):1238-124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31
    [摘要](1098) [HTML](0) [PDF 4.80 M](843)
    摘要:
    目的 建立玄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进行多成分含量测定,为玄参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 采用HPLC-DAD法,Elipse XD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柱温25℃,以乙腈(A)-0.03%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10 μL,指纹图谱检测波长207 nm,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为哈巴苷210 nm、哈巴俄苷280 nm、肉桂酸264 nm。获取30批不同等级玄参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分析,同时对3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指纹图谱分析共指认7个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值均小于2.0%,相对峰面积RSD值差异较大,提示玄参药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稳定存在,但含量差异较大;相似度分析中,约有5%的指纹图谱与对照药材的相似度低于0.7,12.5%的相似度在0.7~0.8,40%处于0.8~0.9,42.5%大于0.9,提示不同产地玄参药材的质量差异较大;不同批次玄参药材中3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质量分数分别为哈巴苷0.18%~2.89%、哈巴俄苷0.01%~0.35%、肉桂酸0.01%~0.24%。结论 建议在原有等级划分标准的基础上,增加指纹图谱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两项指标。
    34  代谢组学在天然产物毒性评价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陈宵 孙承业
    2019, 50(5):1244-125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32
    [摘要](1119) [HTML](0) [PDF 13.99 M](1419)
    摘要:
    为了尽可能避免毒性效应并安全使用天然产物,更全面的毒性认知已成为迫切需要。通常认为小分子代谢产物可以代表生物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因此,基于代谢组学的毒理学研究既可以用于评价毒性,也可以鉴定天然产物的毒理学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近几十年来,代谢组学在中药单体成分、提取物和复方制剂诱导的肾毒性、肝毒性、心脏毒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评价中应用广泛。综述常用的代谢组学技术,包括样品制备、样品检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基于代谢组学的天然产物毒理学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并对该研究的潜在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35  酸枣仁皂苷类成分及其对神经系统作用研究进展
    杜晨晖 崔小芳 裴香萍 闫艳 秦雪梅
    2019, 50(5):1258-126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33
    [摘要](1580) [HTML](0) [PDF 9.66 M](1308)
    摘要:
    酸枣仁是中医药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酸枣仁皂苷类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已从酸枣仁及酸枣其他部位中获得51个皂苷类成分,根据苷元结构不同主要分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类皂苷。随着对酸枣仁皂苷类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主要发现其具有镇静安神、抗焦虑、抗抑郁、抗肿瘤及心肌保护等广泛药理作用。鉴于神经系统疾病对于人类健康危害日益严重,以及酸枣仁在防治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对酸枣仁皂苷类成分化学结构类型进行系统归纳,同时对酸枣仁皂苷类成分在神经系统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酸枣仁皂苷类成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36  雷公藤甲素抗肿瘤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宋基正 刘宇灵 林龙飞 马红星 付赛 王秀清 李慧
    2019, 50(5):1269-127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34
    [摘要](1033) [HTML](0) [PDF 5.88 M](924)
    摘要:
    雷公藤甲素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肿瘤活性,但其具有水溶性差、体内消除快和毒副作用强等缺点,限制了雷公藤甲素的临床应用。新型给药系统是靶向递送雷公藤甲素的理想载体,能够将其有效运送至肿瘤组织,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新型给药系统在改善雷公藤甲素溶解度、降低其毒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近10年来基于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纳米粒的雷公藤甲素抗肿瘤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雷公藤甲素新型给药系统在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等方面提供参考。
    37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供性状鉴别用的对照饮片和对照药材的思考
    韦志强 范文翔 黄永亮 谭超群 黎跃成 周娟 姜卫东 吴纯洁
    2019, 50(5):1276-128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05.035
    [摘要](1169) [HTML](0) [PDF 4.76 M](1039)
    摘要:
    中药性状鉴别是中药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中药的整体质量控制指标之一,是中药经验鉴别传承与创新面临的技术难题。现有国家标准及地方药材标准、炮制规范对中药性状的规定内容尚停留在文字描述层面,依靠人的感官判定,操作性亟待改进。据此提出了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供性状鉴别用对照饮片和对照药材的建议,为中药性状鉴别的客观数字化研究提供基础支撑,有助于完善中药品质评价。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