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50卷第1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19, 50(19):0-0.
    [摘要](217) [HTML](0) [PDF 15.14 M](871)
    摘要:
    2  目录
    2019, 50(19):0-0.
    [摘要](210) [HTML](0) [PDF 4.88 M](879)
    摘要:
    3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提高中药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理论和促进中药产业科学发展
    刘昌孝
    2019, 50(19):4517-451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01
    [摘要](911) [HTML](0) [PDF 1.63 M](1217)
    摘要:
    4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和传统用法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传承发展研究思路与建议
    陈士林 刘昌孝 张铁军 刘安 朱广伟 王玉丽 陈常青 张洪兵 肖学凤 黄宇虹
    2019, 50(19):4519-452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01
    [摘要](1320) [HTML](0) [PDF 8.91 M](1349)
    摘要: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提高药典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开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饮片和煎煮工艺的影响,形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确保中医处方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也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及其标准的差异和价值,提升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还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传承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5  基于整体观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叶霁 李睿旻 曾华武 柳润辉 张卫东
    2019, 50(19):4529-453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02
    [摘要](1058) [HTML](0) [PDF 8.76 M](1112)
    摘要:
    中药质量是中医药应用、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因素,是中药发挥临床疗效的保障。长期以来,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的中药,特别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限制了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影响了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质量标志物主要依据中药属性、制造过程及配伍理论等特点提出,是中药及中药复方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近些年来关于质量标志物的解析和应用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更加科学、明确的方向。从中药方剂整体观研究体系出发,围绕中药复方的药理活性以及相关化学物质基础、整合系统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的前沿技术,对质量标志物的发现进行综述,介绍相关经验方法和研究进展,以期为发现与临床疗效相关的药效成分即质量标志物提供丰富有益的方法指导。
    6  基于质量标志物的当归血管舒张功效的近红外快速评价
    闫孟琳 丁国钰 丛龙飞 李超雯 牛瑞雪 姜民 侯媛媛 张铁军 白钢 刘昌孝
    2019, 50(19):4538-454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03
    [摘要](1111) [HTML](0) [PDF 7.56 M](1032)
    摘要:
    目的 基于当归Ca2+拮抗作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建立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快速评价当归扩血管功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UPLC/Q-TOF结合Ca2+双荧光报告系统对当归药材的Ca2+拮抗成分进行谱效筛选,并通过细胞和离体实验评价确立Q-marker。对多批药材中的Q-marker进行含量分析,并获取其近红外光谱,建立其近红外拟合算法。将当归提取物的整体Ca2+拮抗活性与Q-marker的含量相关联构建量效拟合函数。结果 研究发现藁本内酯(X1)和欧当归内酯A(X2)具有明显的Ca2+拮抗作用,且其含量波动与当归提取物的整体活性(Y)的变化相吻合,确认其为Q-marker。经非线性回归分析,确认其量效关系符合下列函数方程:Y=31.257 9 X1+381.352 0 X2-248.979 0 X1X2+18.482 2。所优化的近红外检测方法,其预测值与真实值展示了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整合Q-marker研究结果,确立了当归血管舒张作用的Q-marker,以及其与当归药材整体活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了当归药材血管扩张功效的快速评价,为中药品质的快速分析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7  吴茱萸水煎液肝毒质量标志物确认研究
    王亮 孙凯滨 吴晓文 孙蓉
    2019, 50(19):4547-455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04
    [摘要](930) [HTML](0) [PDF 8.80 M](985)
    摘要:
    目的 对吴茱萸水煎液的肝毒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确认研究。方法 通过体外肝毒性指标和流式细胞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肝毒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对其作用靶点和靶器官进行预测,通过LC-MS对目标化合物3-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1)、4-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2)、2-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3)的吸收入血情况进行定性分析,通过Q-marker属性的系统研究,对吴茱萸水煎液的肝毒Q-marker进行确认。结果 化合物123主要通过直接毒性影响肝脏L02细胞的活力和G0/G1期的阻滞作用影响L02细胞的增殖,从而产生肝毒性;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作用的靶器官可能为肝脏;给药后化合物123可以原型形式吸收入血;化合物123具有结构确认、毒性确认、可测性、传递性的特点,可能不具有专属性。结论 化合物123可确认为吴茱萸水煎液的肝毒Q-marker。
    8  中药质量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李寒冰 吴宿慧 唐进法 王伽伯 肖小河 刘昌孝
    2019, 50(19):4556-456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05
    [摘要](996) [HTML](0) [PDF 4.88 M](1026)
    摘要: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是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新方向之一。Q-marker既可以是质量化学标志物(Q-chemomarker),也可以是质量生物标志物(Q-biomarker)。研究建立良好的Q-biomarker,可以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联度,同时兼顾质量控制的可操作性。当前,我国和美国药品管理部门已将生物评价方法作为中药和植物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相关企业和研究者也正在积极探索和发展中药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在此背景下,从Q-biomarker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并对相关研究实例进行综述和解析,以期为促进中药Q-marker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丰富与发展,解决中药质量评控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9  基于“体外-体内”多维化学物质组关联网络的茯苓质量标志物发现及质量评价研究
    孙宇飞 甄晓宇 刘天舒 刘舒 刘忠英 宋凤瑞 刘志强
    2019, 50(19):4562-456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06
    [摘要](1164) [HTML](0) [PDF 5.60 M](1173)
    摘要:
    目的 以"体外-体内"多维化学物质组关联网络为基础,结合体内药动学研究,明确茯苓药效质量标志物,并建立质量标志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方法,进行茯苓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以薯蓣皂苷为内标,建立茯苓三萜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H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绘制体内药效成分的药动学曲线,以此为依据明确茯苓药效质量标志物主要包括去氢土莫酸、土莫酸、茯苓新酸B等7种成分。检测10批茯苓药材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和质量标志物的质量分数,并分别以质量分数较高成分、质量分数较高或药效质量标志物为变量进行10批茯苓药材的聚类分析。结果 以不同指标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评价茯苓药材质量时,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仅以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进行茯苓质量控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性。为了全面精准的控制茯苓质量,需要充分考虑茯苓体内外成分变化和体内动力学过程,选取真正与药效相关的药效质量标志物用于其质量控制。
    10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特性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模式的思考
    潘雪 樊启猛 余格 王敏存 周燕子 刘有志 贺鹏 贺玉婷 朱志飞 刘文龙 贺福元
    2019, 50(19):4569-457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07
    [摘要](574) [HTML](0) [PDF 6.26 M](987)
    摘要:
    中药质量决定着中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的现代化是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当前,中药质量研究方法是中药行业的关键技术问题。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化学科学、分析科学的飞速发展,中药质量研究水平有了极大地提升,但仍停留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效应2种评价模式阶段。对于单成分,由于效应与成分的含量呈正比,可采用化学成分模式进行质量控制,但对于中药多成分体系,建立效应与成分间的量效关系,寻找到能反映其质量属性的标志物,已成为目前中药质量控制行业关注的焦点。对中药质量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前期提出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的"气析"理论基础上,剖析中药质量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特性,阐明中药质量控制的实质,提出以反映中药效应的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属性特征,以物芯指数表征的中药质量标志物控制策略,这将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更精确的表征和测算新模式。
    11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中药质量标志物与质量评价研究模式
    刘晓娜 车晓青 李德芳 林海燕 乔延江 郑秋生
    2019, 50(19):4576-458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08
    [摘要](1104) [HTML](0) [PDF 4.87 M](1046)
    摘要:
    中药具有成分复杂性、功效多样性、成分间相互作用难以预测性的特点。因此,多学科交叉、多源信息融合的评价模式是中药质量标准创新性的研究思路。提出建立多源信息融合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模式。根据中药质量整体性和功效特异性的属性,以质量标志物为核心,通过多源信息融合方法,整合传统的中药性状鉴别,融合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的多维物质基础分析方法,从影响药材质量的多维变量体系中辨识真正对中药功效产生矢量贡献的质量标识物,量化其药效贡献度,构建体现中药质量整体性和功效特异性的全方位质量评价体系。
    12  “蛛网”模式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王丹妮 丁佳敏 柴欣 杨静 王跃飞
    2019, 50(19):4582-458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09
    [摘要](1143) [HTML](0) [PDF 7.46 M](893)
    摘要:
    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复杂、成分结构多样、生物活性多样等特点,单一化合物无法准确反映中药的质量和药效特点,多成分、多指标、多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在中药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综合分析多成分、多指标、多影响因素评价结果是中药复杂体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雷达图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之一,因其在形式上与蜘蛛网有极高的相似性,本课题组提出了"蛛网"模式("spider-web" mode)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筛选、中药质量评价、稳定性、活性成分筛选等研究中。对"蛛网"模式及雷达图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开展系统综述,总结"蛛网"模式的优点、特点、应用领域,以期"蛛网"模式能更好地服务于中药研究。
    13  基于总量统计矩理论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策略
    肖佳妹 杨岩 周晋 贺福元 曾慧杰 杨岩涛
    2019, 50(19):4589-459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10
    [摘要](609) [HTML](0) [PDF 6.07 M](877)
    摘要:
    中药质量的控制是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中药加工全过程对最终质量影响巨大,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及确定对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药材鉴别、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加工等中药生产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总量统计矩可以全面反映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具有加和性、偶联性和强大的抗干扰性,可用于中药制药全过程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还可用于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其体内代谢过程研究,能够实现对中药及其复方质量的全面反映。通过系统分析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进展及总量统计矩法的原理及应用,尝试利用总量统计矩法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及确定提供思路。
    14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和成分差异分析辨识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
    徐男 孙蓉 朱晓明 黄欣 李明臣 时海燕
    2019, 50(19):4595-460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11
    [摘要](842) [HTML](0) [PDF 6.09 M](1068)
    摘要:
    目的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批次半夏白术天麻汤差异的标志性成分,辨识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建立18批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处理,使用SPSS 20.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根据PCA结果再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半夏白术天麻汤质量差异的标志性成分,并测定样品中其含量。结果 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8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00,说明各批次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8批样品聚为3类,由PCA结果筛选出5个标志性色谱峰,其中2个色谱峰鉴定为天麻素、柚皮苷,将这5个标志性色谱峰再进行聚类分析与之前结果基本一致,18批样品主成分综合得分与天麻素、柚皮苷的含量测定结果存在相关性。结论 通过多元统计方法能够较好地辨识影响半夏白术天麻汤差异的标志性成分,为进一步半夏白术天麻汤差异成分与药效关联研究提供参考,为半夏白术天麻汤的Q-marker及全面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15  基于“谱-效-代”关联的参枝苓口服液质量标志物的初步研究
    刘肖雁 姜文文 蒋海强 苏美 孙越 臧恒昌 曾英姿 聂磊
    2019, 50(19):4603-461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12
    [摘要](1134) [HTML](0) [PDF 7.78 M](986)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谱-效-代"关联的参枝苓口服液(SZL)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策略。方法 测定12批次SZL的HPLC指纹图谱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采用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回归(OSC-PLSR)分析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和AchE抑制作用之间的谱效关系,结合网络药理学,确定药效相关成分;通过血清药物化学鉴定入血成分,确定药效活性成分;关联整合药效相关成分和药效活性成分,综合分析,挖掘Q-marker。结果 OSC-PLSR分析结果确定了3个药效相关成分与AchE抑制作用密切相关;网络药理学映射与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疾病靶点确定了61个药效相关成分;通过UHPLC-Q Exactive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了血浆中11个药效活性成分;关联整合综合分析初步确定SZL的Q-marker为芹糖甘草苷、芍药内酯苷和壬二酸。结论 谱效关系、网络药理学和入血成分鉴定的结合是一种快速分析及发现SZL Q-marker的有效方法,对于完善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保证中药的安全和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16  海马补肾丸质量标志物研究
    张铁军 许浚 韩彦琪 张洪兵 岳南 刘昌孝
    2019, 50(19):4613-461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13
    [摘要](932) [HTML](0) [PDF 6.07 M](876)
    摘要:
    海马补肾丸为中药大品种,疗效确切,但其基础研究薄弱,质量控制方法简单,不能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该药的质量。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理念和确定原则,对其化学物质组及口服血行成分进行了辨识与表征,进而通过整体动物模型、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以及受体结合及酶学检测等方法,评价其有效性、阐释作用机制、确定药效物质基础、提炼质量标志物,为充分发挥该药的临床价值、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17  防治冠心病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王朔 解静 李琳 徐一兰 高树明 高杉 于春泉
    2019, 50(19):4620-462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14
    [摘要](1195) [HTML](0) [PDF 7.25 M](818)
    摘要:
    冠心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及疾病负累的主要病因之一。中医药在对冠心病的认识及诊治方面显示出优势明显,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已证实中药对冠心病的疗效确切,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研究成为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中药质量是保证中药发挥其效用价值的关键因素,也是中药现代化、科学化的基本保障,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中药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为促进中药新药研发,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了研究思路。对防治冠心病中药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及质量标志物等进行综述。
    18  基于TCMIP V2.0人参治疗心衰质量标志物研究
    崔如意 许海玉
    2019, 50(19):4628-463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15
    [摘要](703) [HTML](0) [PDF 5.14 M](937)
    摘要:
    目的 预测人参治疗心衰可能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将人参化学信息进行靶标预测,与心衰相关疾病靶标信息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富集分析药物干预疾病关键靶标,并构建出人参化学成分、关键作用靶标和疾病相关通路的相互作用网络,绘制"中药-化学成分-关键靶标-通路"网络图,分析得到作用于这些关键靶标的主要成分,即与药物有效性相关的化学成分,并根据质量标志物"五原则"结合文献报道对人参治疗心衰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结果 针对人参治疗心衰方面共得到63条关键核心靶标信息,其中包含药物靶标63条以及疾病靶标2条,药物与疾病共有靶标2条,分别为ATP1A1和ADCY2。药物与疾病共有靶标可能是药物干预疾病的关键靶标,针对共有靶标ATP1A1和ADCY2筛选出人参作用于这些靶标的主要成分,并结合质量标志物成分可测性、特征性和传递性预测人参治疗心衰可能质量标志物。结论 在TCMIP V2.0现有基础上,分析得到了人参治疗心衰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包括人参皂苷Rg1、Re、Rf、Rb2等,为人参干预心衰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19  基于肠道菌群转化的酸枣仁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崔小芳 杜晨晖 裴香萍 秦雪梅 闫艳
    2019, 50(19):4634-46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16
    [摘要](961) [HTML](0) [PDF 8.95 M](865)
    摘要:
    目的 从肠道菌群代谢转化的角度,研究酸枣仁水提取物转化前后原型及代谢产物。方法 酸枣仁水提取物与正常人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分别共孵育0.083、1、4、12、24 h。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对孵育液中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分析代谢途径,继而以化合物峰面积百分比为指标,绘制不同时间点孵育液中黄酮、皂苷和生物碱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 酸枣仁水提取物中共表征了31种原型成分,转化后的提取物中鉴定了4个代谢产物。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转化24 h内无明显降解。黄酮类成分的代谢反应类型丰富且反应程度剧烈,在24 h内降解完全。酸枣仁皂苷A和B主要发生水解反应。乌药碱、酸李碱、山柰酚-3-O-芸香糖苷、斯皮诺素、维采宁、酸枣仁皂苷A和B可作为酸枣仁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结论 将肠道菌群体外转化作为逆向佐证体内研究结果的一种方式,为中药Q-marker的预测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途径。
    20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的五味子醋制前后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苏联麟 李昱 徐祯 王吓长 郝敏 黄紫炎 陆兔林 季德 童黄锦 毛春芹
    2019, 50(19):4643-465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17
    [摘要](1078) [HTML](0) [PDF 8.39 M](982)
    摘要:
    目的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采用UPLC-Q/TOF-MS解析生、醋五味子饮片中主要的木脂素类成分,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炮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成分,即化学标记物。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著差异成分相关的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预测生、醋五味子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果 筛选了五味子醋制前后差异性成分40个,其中8个为生、醋五味子之间显著性差异成分(即化学标记物)。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5个化学成分,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五味子甲素及其同分异构体、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丁。而其余3个化学标记物通过解析一级、二级质谱信息,推测它们很可能也属于木脂素类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并确认的5个潜在质量标志物与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密切相关。最终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被确定为最具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 五味子醋制前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经研究分析确定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可作为五味子醋制前后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并推测木脂素类成分可能为五味子醋制保肝的重要效应物质基础。
    21  基于“五原则”的脑震宁颗粒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辨识分析
    曹建华 刘艳之 刘海霞 卫春红 王将 秦雪梅 王旭文 李震宇
    2019, 50(19):4654-466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18
    [摘要](733) [HTML](0) [PDF 7.16 M](884)
    摘要:
    脑震宁颗粒为经典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凉血活血、化瘀通络、益血安神、宁心定智、除烦止呕等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脑外伤引起的头痛、头晕、烦躁失眠、健忘、恶心呕吐等。通过梳理现代研究文献,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脑震宁颗粒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进一步对已选定的Q-marker进行现代药理文献综述,构建"Q-marker-靶点-通路-疾病"的网络关联图,以期为脑震宁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22  基于Q-marker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思路——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为例
    苏小琴 张磊 李海燕 李莉 周学谦 李智 万梅绪 王蕴华 安思宇 尚献召 岳洪水 李德坤 鞠爱春
    2019, 50(19):4663-467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19
    [摘要](1091) [HTML](0) [PDF 8.69 M](849)
    摘要:
    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理念,提出中药注射剂质控方法思路,并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为例进行应用研究。通过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物质组分、药效及药动学等的相关分析,确定其Q-marker为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D及丹酚酸Y。并以Q-marker为核心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指纹图谱、近红外在线控制及生物学质控为一体的质控体系,以期为中药注射剂质控新思路提供参考。
    23  中药饮片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莪术饮片质量评价研究及质量标准探讨
    郝敏 童黄锦 张季 李金慈 苏联麟 费诚浩 顾薇 陆兔林 毛春芹
    2019, 50(19):4673-468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20
    [摘要](1026) [HTML](0) [PDF 7.88 M](964)
    摘要:
    基于饮片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确定标准及研究模式,以莪术饮片为例进行示范性研究,通过对生、醋莪术饮片化学物质组辨识明确化学物质基础及炮制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的差异成分;结合药效、药性及药动学研究以及物质基础的相关性分析并做比较,明确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综合研究结果,确定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5个化学成分为质量标志物,建立生、醋莪术饮片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控制方法。为中药饮片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提供示范。
    24  基于“生物活性-质量标志物”关联的红花等级评价研究
    闫亚峰 宋忠兴 刘妍如 唐志书 段金廒 李晓红 陈琳 刘峰 许刚 朱慧渊
    2019, 50(19):4683-469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21
    [摘要](545) [HTML](0) [PDF 6.02 M](765)
    摘要:
    目的 关联分析红花质量标志物(Q-marker)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抗凝血及抗氧化结果,建立一种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红花饮片等级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红花Q-marker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以凝血酶时间(TT)反映红花的抗凝血活性,以清除羟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能力反映红花体外抗氧化活性,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将含量指标和生物活性指标进行关联分析,最终建立用于红花饮片等级评价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建立的Logistic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等级预测能力(训练集及测试集样本的P值均大于0.999),将19批红花分为了优、良、中、差4个等级。结论 基于含量测定及生物活性建立的Logistic模型可以用来评价红花饮片质量优劣,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25  基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桃仁等级预测研究
    李柳柳 刘妍如 颜永刚 唐志书 段金廒 宋忠兴 杨莎 刘峰 陈彦斌 许刚
    2019, 50(19):4691-469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22
    [摘要](1040) [HTML](0) [PDF 5.16 M](819)
    摘要:
    目的 基于"成分反映活性,活性指向功效"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建立用于桃仁饮片等级评价的Logistic模型。方法 采用二元Logistic算法将桃仁饮片苦杏仁苷含量、体外凝血酶时间(TT)、ABTS清除率、DPPH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建立用于桃仁饮片的等级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预测模型概率公式将18个批次桃仁饮片最终分为以内蒙桃仁为代表的优级、以甘肃桃仁为代表的良级、以步长桃仁为代表的中级和以陕西桃仁为代表的差级4个等级,各批次所对应的预测归属等级明确,拟合概率P值均大于98%。结论 基于Logistic算法并结合"质控成分-体外效价"所建立的分级标准可用于桃仁饮片的等级分类,且结果准确可靠。
    26  基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桂枝等级预测研究
    江大海 刘妍如 王梅 唐志书 宋忠兴 刘峰 陈彦斌 许刚 陈琳 苏瑞
    2019, 50(19):4697-470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23
    [摘要](1104) [HTML](0) [PDF 6.25 M](903)
    摘要:
    目的 结合质量控制成分和生物活性对桂枝药材质量等级的影响,建立一种基于"成分-功效"研究思路的二分类模型,为桂枝的质量分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质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来反映桂枝药材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Logistic算法,将质控指标和抗氧化指标进行关联分析,最后建立用于桂枝分级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建立了20批桂枝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4个质量控制成分香豆素、桂皮醇、肉桂酸、桂皮醛,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根据回归方程,初步将20批桂枝药材分为优、良、中、差4级。结论 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描述桂枝饮片等级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是可行的,可以更好地表达投料饮片等级分类标准,为中药桂枝的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27  瑶药四方藤小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和Q-marker预测
    梁健钦 严炯艺 冯茵怡 黎芳 谢谭芳 奉建芳 方雪湾
    2019, 50(19):4705-471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24
    [摘要](1033) [HTML](0) [PDF 9.31 M](964)
    摘要:
    目的 研究瑶药四方藤小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作用,并分析四方藤小复方的作用机制,预测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阳性对照组以及四方藤小复方提取物高、低剂量(28.7、7.2 g/kg)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Ⅱ型胶原蛋白-完全弗氏佐剂法诱导RA大鼠模型,各给药组在造模期间ig给予相应药物,连续28 d。实验期间观察大鼠足趾红肿程度并评分,实验末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TCMSP和Drugbank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四方藤小复方的化学成分以及预测作用靶点,采用TTD数据库搜索RA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和可视化靶点互作网络,通过MCODE插件聚类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结合化学成分的有效性、可测性,预测四方藤小复方的Q-marker。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四方藤小复方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片组大鼠足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01),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RA的疾病靶点有89个,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受体作用通路、RA通路异常有关。四方藤小复方中筛选得到31个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119个,其中12个属于疾病靶点,参与刺激反应调节、细胞增殖调节、细胞代谢过程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调控等1 112个生物学过程,以及调控RA通路、TNF通路等113条信号通路,最终发挥治疗RA的作用。同时预测得到岩白菜素、白藜芦醇、氯化两面针碱、蛇床子素、芳樟醇、欧前胡素、乙氧基白屈菜红碱、芹菜素、黄连碱、橙皮苷、芝麻素11个成分可作为四方藤小复方的Q-marker。结论 四方藤小复方可显著减轻RA大鼠的急性炎症,其可能通过白藜芦醇等多种成分作用于以PTGS2为主的多个靶点,参与调控RA通路、TNF通路等多条炎症免疫通路。岩白菜素、白藜芦醇、氯化两面针碱、蛇床子素、芳樟醇、欧前胡素、乙氧基白屈菜红碱、芹菜素、黄连碱、橙皮苷、芝麻素可作为用于四方藤小复方质量控制的Q-marker。
    28  “宽中除胀”功效关联的樟帮蜜麸枳壳饮片质量标志物(Q-marker)成分库预测分析
    祝婧 黄艺 袁恩 熊耀坤 张梓悦 杨莹 王善丽 钟凌云 陆兔林
    2019, 50(19):4713-472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25
    [摘要](1025) [HTML](0) [PDF 13.23 M](1123)
    摘要:
    目的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念,采用UPLC-Q-TOF-MS、GC-MS以及网络药理学技术,建立与蜜麸枳壳核心功效关联的潜在Q-marker库,为探讨建立樟帮特色蜜麸枳壳饮片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采集数据,质谱扫描范围m/z 50~1 200,通过对照品、相对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和文献信息鉴定蜜麸枳壳醇提液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与芳香水,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及芳香水进行检测,进样口温度260℃,传输线温度250℃,载气为氦气,体积流量1.0 mL/min,分流比10:1,进样量1 μL;程序升温设定起始柱温70℃,以2℃/min升至150℃,保持2 min,以6℃/min升至240℃,保持3 min,再以25℃/min升至300℃,保持2 min后结束,质谱图经NIST08标准质谱图库检索鉴定化学成分;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蜜麸枳壳中化学成分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治疗靶点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饮片-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结果 通过UPLC-Q-TOF-MS技术鉴定出55个化学成分,GC-MS技术鉴定出63个化学成分,其中的柚皮苷、新橙皮苷、圣草酚-7-O-葡萄糖苷、柚皮素、柠檬苦素、川陈皮素、橙皮素、辛弗林、诺米林、5-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香风草苷、咖啡酸、(1R)-(+)-α-蒎烯、D-柠檬烯、间伞花烃、γ-松油烯16个成分可作为蜜麸枳壳饮片Q-marker库。结论 UPLC-Q-TOF-MS及GC-MS技术可快速定性分析蜜麸枳壳中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研究可预测建立与宽中除胀功效相关的潜在Q-marker,为蜜麸枳壳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29  蒲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陈瑾 郝二伟 冯旭 宋舸 张铁军 刘昌孝 侯小涛 邓家刚
    2019, 50(19):4729-474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26
    [摘要](1203) [HTML](0) [PDF 9.71 M](934)
    摘要:
    蒲黄为传统平性活血化瘀药,主要含有黄酮、烷烃、有机酸、多糖、挥发油等类化学成分,《中国药典》2015年版以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作为蒲黄的指标成分。通过对蒲黄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分析蒲黄中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等主要成分与药效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核心概念分析其生源途径、传统作用、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对蒲黄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其黄酮类、多糖类和挥发油等化学物质组,对蒲黄中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等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建立和完善其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30  泽泻药材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张慧娟 龚苏晓 许浚 张铁军 刘昌孝
    2019, 50(19):4741-475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27
    [摘要](921) [HTML](0) [PDF 9.28 M](972)
    摘要:
    泽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中多有收载。泽泻主要分布于福建、四川和江西,具利水渗湿、泄热、化浊调脂之效,现代药理活性广泛,其临床研究也逐步深入。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泽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明确泽泻不同基原的差异,并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生源途径出发,结合药效、新药用途及炮制等的研究,预测泽泻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泽泻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新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1  雷公藤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肖治均 刘传鑫 杨欣欣 李娅琦 王梓轩 张泽坤 郭慧清 马长华
    2019, 50(19):4752-476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28
    [摘要](890) [HTML](0) [PDF 13.36 M](1088)
    摘要:
    雷公藤是一味传统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在刘昌孝院士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新概念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雷公藤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并根据质量标志物的定义结合雷公藤的传统药效、传统药性、临床用药新用途、可测成分、入血成分和配伍研究进行分析,对雷公藤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以期为雷公藤药材质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32  酸枣仁与理枣仁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闫艳 申晨曦 张福生 裴香萍 杜晨晖 秦雪梅
    2019, 50(19):4769-478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29
    [摘要](1796) [HTML](0) [PDF 12.91 M](1136)
    摘要:
    酸枣仁和理枣仁同为鼠李科枣属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具宁心安神、敛汗之功效。酸枣仁是中医临床改善睡眠的首选中药,而理枣仁多作为云南民间习用药材。近年来,随着酸枣仁药用需求不断增加,野生资源萎缩,市场上频频出现理枣仁伪充酸枣仁的现象。在梳理历代本草和总结现代研究的基础上,从传统功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比较分析酸枣仁和理枣仁的异同;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从生物合成途径、传统药效、传统药性和体内过程等方面对酸枣仁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为完善酸枣仁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33  菊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周衡朴 任敏霞 管家齐 刘艳莉 熊友香 钟全发 蒋珊 吴素香
    2019, 50(19):4785-479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30
    [摘要](1050) [HTML](0) [PDF 8.94 M](943)
    摘要:
    菊花作为我国传统的一味中药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菊花在药用和保健中都有很好的效果,是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药材。近年来,菊花在药品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的药效成分为黄酮、挥发油和苯丙素类化合物。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基于化学成分、临床药效、药动学、传统药性、传统药效、不同储藏条件以及不同加工方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菊花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菊花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4  白术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姚兆敏 陈卫东 仰忠华 蒋成君 李妮妮 郭艳 汪电雷 刘昌孝
    2019, 50(19):4796-48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31
    [摘要](1063) [HTML](0) [PDF 8.66 M](845)
    摘要:
    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确定标准及研究模式来研究白术质量标志物,通过对白术化学物质组辨识明确化学物质基础;通过白术化学成分生源途径及成分特异性分析明确其化学成分的来源及特异性;通过药效、药性及其物质基础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并综合研究结果,推测白术可能的质量标志物。
    35  瓜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和焕香 郭庆梅
    2019, 50(19):4808-482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32
    [摘要](710) [HTML](0) [PDF 10.04 M](890)
    摘要:
    瓜蒌Trichosanthis Fructus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随着对瓜蒌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有效成分及应用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及主要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定义,从化学成分的生源途径和成分特异性及其与中药有效性、成分可测性的相关性等几方面对瓜蒌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瓜蒌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6  大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王玉 杨雪 夏鹏飞 马肖 杨蕊菁 虎峻瑞 樊秦 靳晓杰 武晓玉 彭雪晶 赵磊
    2019, 50(19):4821-483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33
    [摘要](1589) [HTML](0) [PDF 14.96 M](1172)
    摘要:
    大黄是我国传统常用的中药材,功效独特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亚温带及亚热带的高寒山区,其道地产区为我国甘肃、四川、西藏等高海拔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大黄全方位深入探究,其多类型的化学成分与广泛的药理作用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在对大黄化学成分、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概念,从化学成分与传统药性、传统功效、临床新用途相关性、入血成分、可测成分、不同配伍中显效成分及贮藏时间影响等多方面对大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大黄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37  重楼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管鑫 李若诗 段宝忠 王莹 范敏 王双 张海珠 夏从龙
    2019, 50(19):4838-485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9.19.034
    [摘要](983) [HTML](0) [PDF 11.72 M](1264)
    摘要:
    重楼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因其具有镇痛、止血、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在药品及保健品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品种众多,药效差异明显,因此重楼的品质评价成为制约其开发利用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对重楼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进行系统整理,基于化学成分特有性、化学成分与药效相关性、传统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几个方面对重楼属植物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该属植物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