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49卷第1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目录
    2018, 49(14):0-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
    [摘要](352) [HTML](0) [PDF 3.44 M](1074)
    摘要:
    2  封面
    2018, 49(14):0-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00
    [摘要](305) [HTML](0) [PDF 2.63 M](947)
    摘要:
    3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王伟 李韶静 朱天慧 李力更 张嫚丽 史清文
    2018, 49(14):3193-32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01
    [摘要](1583) [HTML](0) [PDF 12.85 M](1593)
    摘要:
    天然产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往往具有特定靶点、专一性结合的能力而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因而一直是生物活性前体化合物和新药发现的重要源泉。植物体通过一次代谢过程和二次代谢过程,仅用简单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在酶的作用下就合成了结构千差万别的各类型天然产物。其中一些结构特异、生物活性较强的化合物也成了有机合成化学家们竞相研究的热点。阐明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不仅有助于天然产物人工合成的设计和结构推导;同时,生物合成的原理、反应类型及反应机制也为有机合成研究领域提供了灵感,开拓了思路,催生了许多新颖的合成方法;以天然产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融合为基础的化学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的诞生将催生下一次生物技术革命。
    4  土牛膝中1种新异黄酮的分离与鉴定
    欧阳文 罗懿钒 程思佳 张云坤 唐纯玉 唐代风 唐敏 肖珊 贺玉婷 熊广华 李顺祥
    2018, 49(14):3208-321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02
    [摘要](1011) [HTML](0) [PDF 4.63 M](1397)
    摘要:
    目的 研究湘产特色药材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反相硅胶柱色谱与溶剂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方法进行单体结构鉴定。结果 从土牛膝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2'-二甲氧基-6-甲氧甲基-7-羟基-异黄酮(1)、齐墩果酸(2)、竹节参皂苷-1(3)、党参内酯(4)、3-吲哚甲醛(5)、3-吲哚甲酸(6)、4-(2-甲酰基-5-甲氧基甲基-1-氢-吡咯-1-基)丁酸(7)、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8)、2-(2-苯氧乙氧基)乙醇(9)。结论 化合物1 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土牛膝酮A;化合物49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5  竹叶椒中酰胺类化学成分研究
    苏光耀 王奎武
    2018, 49(14):3213-321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03
    [摘要](1143) [HTML](0) [PDF 3.90 M](1004)
    摘要:
    目的 研究竹叶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竹叶椒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酰胺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E,7E,9E)-N-isobutyl-6,11-dioxo-2,7,9-dodecatrienamide(1)、armatamide(2)、pellitorine(3)、lanyuamide I(4)、tetrahydro-bungeanool(5)、hydroxy-γ-isosanshool(6)、dihydrobungeanool(7)。结论 化合物1 为新的链状不饱和脂肪酸酰胺,命名为竹叶椒素,化合物27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6  拟草果化学成分研究
    柴玲 林霄 梁柏照 陈明生 刘布鸣
    2018, 49(14):3217-322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04
    [摘要](1363) [HTML](0) [PDF 5.07 M](1116)
    摘要:
    目的 研究拟草果Amomum paratsao-ko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2(E)-2-癸烯-1,10-二乙酸酯(1)、2(E)-2-癸烯-1,10-二醇(2)、β-谷甾醇(3)、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4)、鼠李柠檬素(5)、山柰酚(6)、鼠李素(7)、山柰酚-3,7,4'-O-三甲醚(8)、商陆素(9)、槲皮素(10)、熊竹素(11)、阿魏酸辛酯(12)、E-癸基-3-(4-羟基-3-甲氧苯基)-丙烯酸酯(13)、反式对羟基桂皮酸(14)。结论 化合物1 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拟草果酯,化合物214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7  连花清瘟胶囊的化学成分研究(II)
    张创峰 沈硕 宋联强 任晋 孙云波 毕丹
    2018, 49(14):3222-322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05
    [摘要](3248) [HTML](0) [PDF 4.08 M](1235)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连花清瘟胶囊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凝胶柱色谱、中低压色谱和高压制备液相色谱对连花清瘟胶囊总浸膏经大孔树脂吸附后的50%乙醇洗脱部分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利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复方总浸膏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0-O-(p-hydroxycinnamoyl)-adoxosidic acid(1)、芦荟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苷(3)、matairesinol-4'-O-β-D-glucoside(4)、芹糖甘草苷(5)、epi-vogeloside(6)、vogeloside(7)、咖啡酸乙酯(8)。结论 化合物1 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连花萜苷A,化合物58 首次从连花清瘟胶囊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为连花清瘟胶囊质量控制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8  曼地亚红豆杉枝叶化学成分研究
    李振麟 吕旭辉 王新婕 周小菊 李杰 钱士辉
    2018, 49(14):3226-323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06
    [摘要](1370) [HTML](0) [PDF 6.53 M](1010)
    摘要:
    目的 研究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ODS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运用1H-NMR、13C-NMR、ESI-MS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曼地亚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出18个化合物,包括8个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taxinine-11,12-oxide(1)、9α,10β-二乙酰基-2α-羟基-5α-桂皮酰基-3,11-环化紫杉烷-4(20)-烯-13-酮(2)、2-去乙酰氧基紫杉宁E(3)、7,9-二去乙酰基紫杉宁B(4)、紫杉吉酚(5)、9-去乙酰基紫杉宁A(6)、9-去乙酰基紫杉宁(7)、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8);5个黄酮类化合物:山柰酚(9)、香橙素(10)、芹菜素(11)、金松双黄酮(12)、银杏双黄酮(13);3个酚酸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醛(14)、对羟基苯甲酸(15)、邻苯二酚(16);以及β-谷甾醇(17)、正二十烷-10-醇(18)。结论 化合物18 为首次从红豆杉科植物中发现,化合物1467101416 为首次从曼地亚红豆杉中分离得到。
    9  四妙勇安汤水煎液化学成分研究
    刘鹏 张恩惠 张薇 姜艳艳 刘斌
    2018, 49(14):3232-323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07
    [摘要](1055) [HTML](0) [PDF 8.12 M](1082)
    摘要:
    目的 对中药复方四妙勇安汤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四妙勇安汤水煎液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合理化性质及MS、NMR等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四妙勇安汤水煎液中共分离并鉴定了22个化合物,分别为5(S)-5-carboxystrictosidine(1)、哈巴俄苷(2)、京尼平苷(3)、甘草次酸(4)、甘草酸(5)、金丝桃苷(6)、甘草苷(7)、异甘草苷(8)、甘草素(9)、异甘草素(10)、木犀草素(11)、槲皮素(12)、2-(3-hydroxy-4-methoxyphenyl) ethyl O-α-arabinopyranosyl-(1→6)-O-α-rhamnopyranosyl-(1→3)-O-β-glucopyranoside(13)、安格洛苷C(14)、类叶升麻苷(15)、桂皮酸(16)、阿魏酸(17)、(E)-aldosecologanin(18)、原儿茶酸(19)、豆甾醇(20)、三十一烷醇(21)、胡萝卜苷(22)。结论 化合物135681113151821 为首次从四妙勇安汤中分离得到。
    10  枇杷叶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单糖组成研究
    秦春青 阮家耀 王瑞宇 孙培龙 张安强
    2018, 49(14):3240-324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08
    [摘要](1047) [HTML](0) [PDF 4.55 M](1076)
    摘要:
    目的 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叶中分离纯化得到枇杷叶多糖,并对其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分析以及结构的初步鉴定。方法 枇杷叶经水提、醇沉、冷冻干燥得到枇杷叶多糖(PEL)组分,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和Sephacryl S 500 High-Resolution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得均一组分(PEL60-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确定其纯度、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结果 枇杷叶多糖PEL60-A相对分子质量为2.69×105;单糖组成主要是L-鼠李糖、L-岩藻糖,并含有少量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0.78∶1.00∶0.15∶0.09∶0.11∶0.19。结论 研究枇杷叶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单糖组成,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为枇杷叶精细加工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11  微波辅助降解三七茎叶总皂苷生成人参皂苷Rg5的工艺研究
    刘慧颖 王承潇 杨野 杨晓艳 崔秀明 曲媛
    2018, 49(14):3245-325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09
    [摘要](862) [HTML](0) [PDF 6.30 M](843)
    摘要:
    目的 通过正交试验联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降解三七茎叶总皂苷生成人参皂苷Rg5的工艺。方法 运用微波辅助技术使三七茎叶总皂苷降解生成稀有人参皂苷,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5含量,以人参皂苷Rg5降解产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考察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人参皂苷Rg5降解产率的影响。结果 正交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中各因素对人参皂苷Rg5降解产率的影响程度一致,影响次序为微波温度 > 微波功率 > 微波时间。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温度150℃,微波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人参皂苷Rg5产率为44.76%;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40 W、微波温度153℃和微波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人参皂苷Rg5产率为43.07%。结论 2种优化工艺方法各具优势,均对从三七茎叶中制备稀有皂苷具有应用价值。
    12  复方彻清膏微乳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刘伟 张莹莹 周文杰 杨荣平
    2018, 49(14):3252-326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10
    [摘要](560) [HTML](0) [PDF 7.17 M](870)
    摘要:
    目的 制备复方彻清膏微乳,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结合单因素考察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处方组成,再以乳化剂、油相和助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自变量,以微乳粒径和载药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复方彻清膏微乳的最优处方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聚乙二醇400(PEG400)-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水(0.33∶0.16∶0.16∶0.35),平均载药量为224.17 mg/mL,平均粒径为56.50 nm,在4℃和25℃避光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 制备得复方彻清膏微乳外观性状良好,载药量高,粒径小,稳定性较好,可明显增加彻清膏挥发油的溶解度。
    13  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中试工艺过程评价研究
    徐益清 许光辉 罗友华 杨辉 黄亦琦 曾伟成 贾玉龙 戚欢阳
    2018, 49(14):3261-326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11
    [摘要](1092) [HTML](0) [PDF 7.98 M](910)
    摘要:
    目的 评价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的中试工艺过程。方法 以6种有效成分[腺苷、(RS)-告依春、甘草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甘草酸铵]损失量、累积损失率和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为指标,评价并比较2批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陶瓷膜微滤、浸膏真空浓缩、浸膏真空干燥、颗粒常压干燥4个关键工序过程质量。结果 2批甘草酸、哈巴俄苷、(RS)-告依春、甘草苷的总损失率为50.06%~66.99%,安格洛苷C、腺苷的总损失率为35.49%~41.90%。2批批内各物料6种有效成分总量从高到低顺序均为膜滤前液 > 膜滤后液 > 浓缩液 > 干膏粉 > 成品颗粒,4个关键工序损失率从大到小顺序为浸膏真空干燥 > 陶瓷膜微滤 > 浸膏真空浓缩、颗粒常压干燥,2批浸膏真空干燥损失量分别为0.545 9、0.737 5 mg/g,该工序是主要损失工序;2批全程总损失率分别为48.15%、50.85%。2批批内各物料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随工序增加从0.998降到0.818。2批成品间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良好(相似度为0.999)。结论 批间成品质量一致性良好。该研究为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中试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依据。在中药制剂工艺现代化和规范化中,应尽量采用低温短时间加热的温和工艺,减少制备工序,以降低中药提取液(汤剂)中有效成分在制备过程中的损失,更好保持中药制剂和原提取液(汤剂)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
    14  鹿茸加工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的产生及影响因素探讨
    宫瑞泽 王燕华 赵卉 孙印石
    2018, 49(14):3270-327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12
    [摘要](550) [HTML](0) [PDF 7.80 M](787)
    摘要:
    目的 探讨鹿茸加工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产生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HPLC法对不同加工方式、不同部位鹿茸中的5-HMF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对影响其含量的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和Ca、Mg、Fe、Cu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比较不同加工方式鹿茸中上述物质含量的差异,讨论几种影响因素对加工过程中5-HMF产生的影响。结果 煮炸茸各部位5-HMF含量均显著高于冻干茸(P < 0.05),高温加剧了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使煮炸茸产生更多的5-HMF;带血茸各部位5-HMF含量均显著高于排血茸(P < 0.05),总糖、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丰富的带血茸为产生更多5-HMF提供充足底物;蜡片中5-HMF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 < 0.05),含量丰富的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和差异分布的矿质元素均促进蜡片中5-HMF的产生。结论 鹿茸加工过程中5-HMF的产生是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在不同温度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
    窦志华 曹瑞 卞理 许波 倪丽丽
    2018, 49(14):3279-328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13
    [摘要](1056) [HTML](0) [PDF 7.17 M](914)
    摘要:
    目的 优化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方法 HPLC法测定大黄药材中8个结合型蒽醌、5个游离型蒽醌共计13个原型蒽醌及总蒽醌质量分数,选用L9(34)正交表,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分别以总蒽醌、5个游离型蒽醌、8个结合型蒽醌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大黄总蒽醌、游离型蒽醌、结合型蒽醌提取工艺参数,并对优化的工艺进行放大验证试验。结果 总蒽醌和游离型蒽醌最佳提取工艺为5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30 min,采用该工艺原型蒽醌类成分和总蒽醌提取率均在90%左右,游离型蒽醌提取率超过160%;结合型蒽醌最佳提取工艺为5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采用该工艺原型蒽醌类成分提取率接近90%,结合型蒽醌提取率超过80%。结论 优化的工艺简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分别用于大黄中总蒽醌和游离型蒽醌、结合型蒽醌的提取。
    16  稻米的种类对配制米泔水质量的影响
    王文凯 赵玉霞 杨梅
    2018, 49(14):3287-329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14
    [摘要](911) [HTML](0) [PDF 4.27 M](940)
    摘要:
    目的 研究稻米的种类对配制米泔水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淀粉含量、米泔水性状为指标,采用酸水解-菲林试剂滴定法测定米泔水淀粉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米泔水性状并验证吸附作用,探讨粳米、籼米、圆糯米、长糯米不同粒度对米泔水质量的影响。结果 长糯米细粉配制的米泔水淀粉含量、性状的综合评分最高,验证实验证明其吸附性能最好。结论 米泔水可选用长糯米细粉配制。
    17  基于ICP-MS法的桂枝茯苓胶囊中无机元素分析
    康玉 刘先华 王斌
    2018, 49(14):3292-329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15
    [摘要](1116) [HTML](0) [PDF 5.73 M](877)
    摘要:
    目的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桂枝茯苓胶囊(GFC)中29种无机元素(Li、Be、B、Na、Mg、Al、Ca、Ti、V、Cr、Mn、Fe、Co、Ni、Cu、Zn、Ga、As、Se、Sr、Mo、Cd、Sn、Sb、Ba、Hg、Tl、Pb、Bi)的测定方法。方法 GFC样品以浓硝酸为消解试剂经微波消解后,以Ge、In元素为内标,以灌木枝叶标准物质作为质控标准物质,采用ICP-MS法测定其中29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 待检测的29种无机元素在各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12~4.105 μg/L,定量限在0.045~14.500 μg/L,平均加样回收率在79.88%~105.76%,RSD≤4.55%。测定的12批样品中Ca、Na、Mg含量较高,均超过300 μg/g;Fe、Mn、Sr含量也相对较高,而有害元素Be、As、Cd、Sb、Hg、Tl、Bi含量相对较低,均在0.030 μg/g以下。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GFC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18  基于分子对接及网络药理学的托里消毒散精简方促糖尿病创面愈合作用机制研究
    李依洋 杨珍 张晓娜 翟仰魁 孙蓓 潘从清
    2018, 49(14):3298-33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16
    [摘要](1186) [HTML](0) [PDF 10.43 M](991)
    摘要:
    目的 探索托里消毒散精简方中黄芪、当归、白芷、皂角刺4味中药促糖尿病创面愈合的药物成分及其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方中的药物成分进行分析,分子对接技术对药物作用的靶蛋白进行预测,Uniprot、KEGG等相关数据库对靶蛋白功能及通路进行注释,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功能网络图。结果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从托里消毒散精简方醇提物中共鉴定出包含黄酮、皂苷、香豆素、甾体类及萜类成分的28个化合物。通过对分子对接的结果分析发现17个化合物可与17个靶蛋白相互作用,成分-靶点关系共计210对。其中与免疫调节相关的靶点5个,与抗菌、抗炎作用相关的靶点6个,与细胞分化相关的靶点6个,与细胞迁移相关的靶点10个,与血管新生相关的靶点6个,与上皮生长因子刺激相关的靶点2个,与血管的舒张功能相关的靶点6个,与雌激素相关的靶点2个。结论 托里消毒散精简方中含有的黄酮、皂苷、香豆素、甾体类及萜类成分可通过调节NF-κB、MAPK、PI3K、ERK2等靶点进而调节NF-κB、PI3K/Akt/eNOS、MAPK等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共同产生抗菌、抗炎、免疫调节及促血管新生等生物学效应。
    19  人参皂苷Rg1通过Akt-Nrf2信号通路拮抗顺铂诱导的豚鼠耳毒性作用研究
    孙宪昌 郭俊 姜明春 商菲菲
    2018, 49(14):3309-331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17
    [摘要](976) [HTML](0) [PDF 8.66 M](754)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Rg1)对顺铂(CDDP)所致豚鼠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80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连续7 d ip生理盐水3 mL/kg;CDDP组ip CDDP 3 mg/kg,连续7 d;CDDP+Rg1(5、10、20 mg/kg)组连续10 d ip Rg1(5、10、20 mg/kg),第4~10天ip Rg11 h后对侧腹腔ip CDDP 3 mg/kg。各组动物于给药前及停药后均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实验中每天检测豚鼠体质量并观察饮食、毛发脱落及活动状况等一般情况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迅速取出豚鼠双侧耳蜗,分别用耳蜗基底膜铺片的方法观察外毛细胞缺失情况;用HE染色方法检测耳蜗内螺旋神经节损伤;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耳蜗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耳蜗组织内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p53)及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的信号分子(p-Akt和Nrf2)的表达。结果 与CDDP组相比,Rg1能剂量依赖性降低CDDP诱导的ABR阈值升高,对豚鼠听觉功能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形态学观察发现Rg1可明显减轻CDDP导致的豚鼠内耳外毛细胞大片缺失及螺旋神经节的损伤。耳蜗内组织化学检测则显示CDDP可导致耳蜗组织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 < 0.05)及SOD活性的明显降低(P < 0.01);同时应用Rg1则可显著拮抗CDDP诱导的上述改变。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Rg1可明显抑制CDDP诱导的耳蜗组织内Caspase-3及p53表达的增加(P < 0.05);并显著促进耳蜗内p-Akt及Nrf的表达(P < 0.05)。结论 Rg1可通过抗氧化及抗凋亡作用保护CDDP所致豚鼠听觉损伤,该作用可能与激活Akt-Nrf2信号通路有关。
    20  脑心通胶囊对缺糖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王海燕 周惠芬 何昱 杨洁红 虞立 李畅 万海同
    2018, 49(14):3318-332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18
    [摘要](926) [HTML](0) [PDF 11.17 M](833)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NXT)对乳鼠缺糖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的体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rBMECs,进行兔抗鼠VⅢ因子鉴定,MTT筛选出NXT肠吸收液体外保护rBMECs的质量浓度范围,优选出3个质量浓度进行实验。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200 μg/mL)组、不同质量浓度(62.50、125.00、250.00 mg/L)NXT肠吸收液组、NXT肠吸收液(250.00 mg/L)和LY294002(20μmol/L,PI3K/Akt通路抑制剂)共作用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rBMECs形态,按照ELISA试剂盒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rBMECs的早期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NXT不同质量浓度给药组均能显著改善rBMECs的形态,降低细胞上清液中LDH、MMP-9的量,显著降低rBMECs的凋亡数和早期凋亡率,可显著抑制PI3K/Akt通路中p-Akt、Bcl-2的表达上调及Bax的表达下降,抑制Caspase-3活性。PI3K/Akt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的加入,阻断了该通路信号的传导,显著降低了NXT的保护作用。结论 NXT对缺糖缺氧致rBMECs损伤具有抗凋亡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21  宣肺化瘀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1/Smad表达的影响
    张秀 胡静 覃惠 温昊天 顾凯娟 郑敏宇 安世英
    2018, 49(14):3326-333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19
    [摘要](1136) [HTML](0) [PDF 7.88 M](889)
    摘要:
    目的 观察宣肺化瘀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1/Smad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SPF级)60只,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0.167 mg/kg)组及宣肺化瘀方高、中、低剂量(14.38、7.19、3.60 g/kg)组,每组10只。经鼻滴入博莱霉素7 μg/g(150μL)建立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各给药组于造模8 h后开始分别ig醋酸泼尼松或宣肺化瘀方,每日1次。各组大鼠在造模28 d后取材。对肺组织行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改变;采用碱性水解法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mad4、Smad7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 Ⅱ型受体(TGF-β RⅡ)、Smad2、p-Smad2、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肺间质增生,炎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增生。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yp水平、胶原阳性染色面积比值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宣肺化瘀方3个剂量组和醋酸泼尼松组肺泡间隔胶原纤维表达明显减少,Hyp的量显著下降,其中,宣肺化瘀方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胶原纤维表达更少,Hyp的量更低。宣肺化瘀方组与模型组相比,TGF-β RⅡ、Smad2、p-Smad2、Smad4、α-SMA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Smad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宣肺化瘀方能有效地防治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α-SMA的过度表达,进而减少胶原纤维的形成。
    22  基于肠道内环境调整的火麻仁润下作用的现代研究
    李寒冰 吴宿慧 张颜语 齐月娟 吕宁 李根林 马敬倬
    2018, 49(14):3334-33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20
    [摘要](1183) [HTML](0) [PDF 9.39 M](857)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火麻仁水提液对便秘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以及结肠炎症的病理变化,探讨火麻仁润肠通便作用的现代科学内涵。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火麻仁水提液组、阳性对照(优乐多益生元)组,给药处理28 d。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制备便秘致肠道菌群紊乱的大鼠模型。采用细菌平板计数法检测新鲜粪便中细菌变化,PCR-DGGE检测盲肠内菌群结构变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盲肠中SCFAs水平;对结肠进行HE病理染色观察并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新鲜粪便中大肠杆菌及双歧杆菌有增多趋势,乳酸杆菌减少(P < 0.01);盲肠内细菌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升高,丁酸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减少;肠道内乙酸、丁酸水平显著升高(P < 0.05、0.01);结肠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 < 0.01)。与模型组相比,火麻仁水提液调整盲肠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升高乳酸杆菌、丁酸梭菌、Blautia、颤杆菌等水平,降低梭菌属IV群等水平;降低乙酸、丁酸水平(P < 0.05);降低结肠病理评分,改善病理损伤(P < 0.05)。结论 火麻仁水提液能够缓解模型大鼠的便秘状态并修复结肠炎性损伤,其作用途径与调整肠道微生态有关,即促进失调的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同时通过影响肠道内SCFAs水平而改变肠道内的酸性环境。
    23  芪参益气方对H2O2损伤的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于佳慧 刘昕彦 黄凯 樊官伟 朱彦
    2018, 49(14):3343-334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21
    [摘要](901) [HTML](0) [PDF 6.25 M](1215)
    摘要:
    目的 制备H2O2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损伤模型,通过线粒体结构、功能改变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探讨芪参益气方对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2O2)、模型阳性对照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苯腙组(5 μmol/L)、芪参益气方组(0.2 mg/mL),每组3个复孔,加入相应药物孵育24 h,H2O2诱导2 h制备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Operetta高内涵成像系统评价H9c2细胞线粒体功能及形态纹理的改变;海马生物能量测定仪检测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芪参益气方能够明显降低H2O2损伤的H9c2细胞线粒体质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纹理的量化数值,同时增加线粒体基础耗氧率、ATP相关耗氧率、最大耗氧率以及储备能力,明显降低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率,增加活细胞率。结论 基于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评价,证实芪参益气方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减轻细胞凋亡保护H9c2细胞。
    24  地榆皂苷I基于自噬升高白细胞作用研究
    熊永爱 邹娅 张德华 陈梦 邓从玲 王森
    2018, 49(14):3350-335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22
    [摘要](1140) [HTML](0) [PDF 6.48 M](871)
    摘要:
    目的 研究地榆皂苷I(ZgI)升高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作用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3-甲基腺苷(3-MA)组、ZgI(20 mg/kg)组、ZgI(20 mg/kg)+3-MA组。实验第1天以120 mg/kg剂量ip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并ig给药,连续给药6 d。实验第6天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小鼠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采用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造血干细胞自噬程度;流式细胞仪测定造血干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tg5、Atg7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和3-MA组比较,ZgI可显著升高骨髓抑制小鼠白细胞数量(P < 0.05)和中性粒细胞数量(P < 0.05),激发其造血干细胞自噬的发生,并显著上调造血干细胞中Atg5、Atg7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P < 0.01)。结论 ZgI是一种高效的自噬激活剂,其升高白细胞机制可能与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自噬有关。
    25  计算机模拟研究冠心宁注射液主要成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王博龙 刘志强
    2018, 49(14):3357-336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23
    [摘要](669) [HTML](0) [PDF 9.28 M](1589)
    摘要:
    目的 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冠心宁注射液主要成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方法 以冠心宁注射液中主要药效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参酮ⅡA、紫草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川芎嗪、丁苯酞、藁本内酯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向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靶点预测和筛选,通过蛋白互作网络、GO生物过程富集、KEGG信号通路富集,研究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机制。结果 冠心宁注射液11个药效成分作用于INS、Akt1、TNF、MAPK1、ESR1、F2、SERPINE1等142个潜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靶点,参与甾类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谷胱甘肽代谢过程、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凝血等生物过程,调控凝血、炎症和免疫、内分泌等20条相关通路。结论 冠心宁注射液通过抗炎、抗氧化、抗凝、促纤溶、调节激素以及维持心血管功能稳态等药理作用治疗心血管疾病。
    26  虾脊兰属11种药用植物rDNA ITS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蒋明 吴棣飞 鲍洪华 贺蔡明 朱欣 吕奕 蒋晓颖
    2018, 49(14):3369-337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24
    [摘要](1047) [HTML](0) [PDF 5.75 M](830)
    摘要:
    目的 通过比对11种虾脊兰属药用植物的rDNA ITS序列,为该属植物的分子鉴定奠定基础。方法 以叶片基因组DNA为材料,利用PCR法克隆虾脊兰属植物的ITS序列,利用Clustal、GenDoc和Mega等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11种虾脊兰属植物的ITS全长为652~661 bp,其中ITS1为228~230 bp,ITS2为256~264 bp,5.8 S的长度则完全一致,均为167 bp;ITS1和ITS2分别有44与46个变异位点,其中信息位点数为22和24个,而5.8 S中没有检测到变异位点和信息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1种虾脊兰属植物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81,在发育树上可分为3组,I~Ⅲ组的物种数量分别为5、4和2。结论 11种虾脊兰属植物的ITS序列具有丰富的信息位点,可用于这些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
    27  基于SCoT标记的栽培栀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潘媛 陈大霞 宋旭红 王钰 李隆云
    2018, 49(14):3376-338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25
    [摘要](919) [HTML](0) [PDF 5.47 M](846)
    摘要:
    目的 利用SCoT标记对47份栀子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NTSYS version 2.1软件计算遗传相似性系数,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 从36条引物中筛选出20条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54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性条带所占的比率(PPL)达78.14%,Nei-Li相似系数(GS)在0.655 8~0.980 5,平均值为0.784 1;聚类结果显示栀子遗传多样性丰富且亲缘关系复杂。结论 研究表明SCoT标记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栀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栀子育种、分类、保存和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8  不同水分梯度下垂盆草生长发育、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
    杨金凤 郭巧生 朱再标 张文霞 陈珊珊 苏登科
    2018, 49(14):3382-338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26
    [摘要](550) [HTML](0) [PDF 6.70 M](766)
    摘要:
    目的 研究水分对垂盆草生长发育、有效成分积累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索高产优质垂盆草的水分条件。方法 设置5个水分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15%~20%(S1)、35%~40%(S2)、55%~60%(S3)、75%~80%(S4)、95%~100%(S5),收获时测定生长指标、产量、多种活性成分含量及多种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 S4处理显著提高垂盆草最大分枝长、叶片层数、分枝数,而S1处理导致植株生长受抑。总黄酮含量以S4处理最高,S3处理次之,S5处理最低。总酚含量以S3处理最高,但与S4处理无显著差异。各处理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及三者总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均以S1处理最高,S4、S3处理次之,S5处理最低。S4处理获得最高活性成分产量,S5处理次之,S1处理最低。垂盆草水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TBARS法)及还原能力均以S4处理最强。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与槲皮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3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综合比较垂盆草药材产量、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75%~80%田间持水量的土壤水分利于垂盆草高产优质兼得。
    29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川明参的综合评价
    邵镪钎 李丹 蒋攀 漆冬梅 陈欣宇 曹阳 刘雷 杨玉霞
    2018, 49(14):3389-339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27
    [摘要](987) [HTML](0) [PDF 7.39 M](978)
    摘要:
    目的 综合评价不同产地川明参资源的产量和品质,为川明参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对25份来源于不同产地的川明参栽培居群8个主要农艺性状及2个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 供试材料的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多糖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株高、主根长及主根粗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主成分分析表明,10个主要性状可用4个主成分来表述,其累积贡献率达87.304%,分别归纳为高产因子、品质因子、株型因子和株高因子。样品1的综合得分最高,为矮杆高产优质型材料;样品13的综合得分最低,为高杆低产优质型材料。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样品分为5类,分别为长根高产优质型、根重劣质型、低产劣质型、高杆低产优质型及矮杆高产优质型材料。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川明参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可靠;四川川明参资源丰富,可从中选择优质资源,为川明参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30  基于QuEChERS-GC-QQQ-MS/MS法同时测定知母中58种农药残留
    谭鹏 张海珠 许莉 赵小勤 包晓明 黄春燕 文永盛
    2018, 49(14):3397-340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28
    [摘要](744) [HTML](0) [PDF 7.39 M](792)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QuEChERS-GC-QQQ-MS/MS的知母中58种农药残留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岛津TQ8050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Shimadzu SH-Rxi-5Sil 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为色谱柱;进样口温度为250℃,进样量为1.0 μL,不分流进样,高压进样压力为250 kPa;载气为高纯氦气,载气控制方式为恒线速度模式;色谱柱体积流量为1.69 mL/min,线速度为47.2 cm/s,吹扫流量为5 mL/min;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保持1 min,先以25℃/min升温至125℃,再以10℃/min升温至300℃,保持15 min;柱平衡时间为0.5 min。采用QuEChERS法提取、净化供试品溶液;配制基质匹配标准曲线;使用稳定的同位素内标进行校正等3个措施共同消除基质效应。结果 成功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基于QuEChERS-GC-QQQ-MS/MS的知母中58种农药残留同时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品种、不同规格的知母药材进行58种农药残留量的定量测定,结果显示30个批次内共有6个批次知母药材检测到了微量的p,p'-滴滴伊(p,p'-DDE),3个批次检测到了氟乐灵,2个批次检测到了毒死蜱,1个批次检测到了微量的仲丁灵。结论 建立的基于QuEChERS-GC-QQQ-MS/MS的知母中58种农药残留同时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其他中药材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具有参考价值。
    31  HPLC法同时测定枳壳中伞形花内酯等9种成分的量
    张金莲 罗雪晴 颜冬梅 朱培林 任洪民 刘艳菊 叶柏柏 吴彤彤
    2018, 49(14):3406-341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29
    [摘要](964) [HTML](0) [PDF 3.96 M](881)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枳壳中伞形花内酯、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红素、橙皮油素的HPLC方法,测定和比较不同周长大小枳壳中的9种化学成分的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A)-水(用磷酸调pH至3.0);梯度洗脱为0~25 min,30%~50% A;25~35 min,50%~70% A;35~40 min,70%~75% A;40~55 min,75%~100% A。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0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伞形花内酯、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红素和橙皮油素分别在0.002 18~0.07μg(r=0.999 8)、0.021 8~0.70μg(r=0.999 9)、0.242 5~7.76μg(r=0.999 8)、0.024 38~0.78μg(r=0.999 4)、0.523 76~16.76μg(r=0.999 3)、0.004 13~0.132μg(r=0.999 6)、0.003 13~0.10μg(r=0.999 3)、0.002 75~0.088μg(r=0.999 6)和0.000 93~0.03μg(r=0.999 3)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50%、98.80%、99.51%、98.43%、99.64%、99.21%、100.03%、98.75%和101.11%。结论 该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枳壳中伞形花内酯、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等成分的含量测定。
    32  二氢杨梅素药理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周海云 王文清 施春阳 熊微 方建国
    2018, 49(14):3411-341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30
    [摘要](1048) [HTML](0) [PDF 9.39 M](1058)
    摘要: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是藤茶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抑菌、抗肿瘤、调血脂、降血糖、保肝护肝等多种药理活性。近期研究发现二氢杨梅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改善多种神经系统病变,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成瘾和抑郁症等。综述近10年二氢杨梅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并从药物代谢和药效学方面阐述二氢杨梅素在神经药物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方面的基础和前景,为二氢杨梅素的深入研究以及药物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3  黄芪及含黄芪经方在治疗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杨柳 李爱平 张王宁 秦雪梅
    2018, 49(14):3419-34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31
    [摘要](1045) [HTML](0) [PDF 6.89 M](940)
    摘要:
    黄芪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托毒生肌、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益卫固表等功效。近年来黄芪及含黄芪经方在肾病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查阅近5年国内外文献,针对黄芪及含黄芪经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与综述,旨为了解黄芪在不同复方中针对肾病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基于有效性合理评价黄芪资源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黄芪治疗肾病的现代化研究进程。
    34  蜡梅属植物中黄酮和香豆素类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李帅岚 邹峥嵘
    2018, 49(14):3425-343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32
    [摘要](727) [HTML](0) [PDF 5.02 M](887)
    摘要:
    蜡梅属植物为中国特有,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其根、茎、叶、花蕾和果均可入药,是传统的庭园观赏植物和民间药用植物,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对近年来蜡梅属植物中黄酮和香豆素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蜡梅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35  夏枯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金华 邱俊娜 王路 张双 程发峰 刘斌 姜艳艳
    2018, 49(14):3432-344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33
    [摘要](2730) [HTML](0) [PDF 7.44 M](1085)
    摘要: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火明目、软坚散结的功效。夏枯草中主要含有萜类、酚酸类、黄酮类、甾醇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及糖类等成分,具有降压、降糖、抗菌消炎、免疫抑制、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抗肿瘤、抑制病毒生长等多种药理作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夏枯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夏枯草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36  中药对斑马鱼血管新生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方子寒 漆仲文 谢盈彧 张军平
    2018, 49(14):3441-344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34
    [摘要](1059) [HTML](0) [PDF 5.57 M](773)
    摘要:
    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新生血管的参与,促进或抑制血管新生被认为是控制疾病发病进展的关键因素。中药因其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血管新生显著的干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斑马鱼模型作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也为血管生成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基于斑马鱼动物模型实验,以中药单体、有效部位、复方及中成药等为研究对象,对中药干预斑马鱼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斑马鱼实验模型的进一步开发应用以及中医药干预血管新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37  橙皮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巢同磊 王欠欠
    2018, 49(14):3446-345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35
    [摘要](974) [HTML](0) [PDF 7.53 M](783)
    摘要:
    橙皮素是一种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果实中提取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变态反应、调节血脂及增强免疫等。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橙皮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病、抗帕金森病、降血糖、抗蛇毒血凝酶、抗纤维化等作用。对近5年来有关橙皮素及其衍生物一些新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橙皮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使其在其他疾病领域发挥更好的疗效。
    38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我国中药出口预测分析
    袁静 汤少梁
    2018, 49(14):3452-345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4.036
    [摘要](788) [HTML](0) [PDF 3.97 M](1048)
    摘要:
    利用1994-2016年我国中药出口数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中药出口的走势,并从供需角度分析我国中药出口现状。基于时间序列ARIMA模型研究方法,通过序列平整性检验、模型识别、验证、预测等步骤,建立最优模型。ARIMA(3,2,3)模式是预测中药出口趋势的最优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出我国2017-2020年的中药出口额的预测额分别是36.87、43.63、48.50、49.65亿美元。最后分析我国的中药出口供给份额、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中药供给没有正确认识国际市场的需求,并提出我国的中药出口应抓住“大健康”环境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