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48卷第1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目录
    2017, 48(12):0-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00
    [摘要](553) [HTML](0) [PDF 4.24 M](1059)
    摘要:
    2  中药浸膏干燥工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詹娟娟 伍振峰 尚悦 王学成 岳鹏飞 王雅琪 臧振中 杨明
    2017, 48(12):2365-237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01
    [摘要](1302) [HTML](0) [PDF 5.56 M](1379)
    摘要:
    中药浸膏是中药制剂的重要中间体,其干燥工艺是中药制药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干燥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是中药制造工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关键,关系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通过文献调研分析统计,综述了目前中药浸膏常用干燥方式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浸膏干燥工艺的相关特性、适应范围等,探讨了其在推广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特性中药浸膏所适合的干燥方式进行了总结,最后阐述了我国中药浸膏干燥发展新趋势,为研究并开发适用于中药浸膏的高效干燥技术提供有益参考,并为相关设备的优化升级提供新思路。
    3  海南狗牙花枝叶中1个新的8-O-4'-木脂素
    唐本钦 陆建林 孙建博
    2017, 48(12):2371-237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02
    [摘要](786) [HTML](0) [PDF 3.18 M](1265)
    摘要:
    目的 研究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制备型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海南狗牙花枝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木脂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threo-7-O-ethyl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 ether(1)、thre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 ether(2)、erythr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 ether(3)、去氢二松柏醇(4)。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8-O-4'-木脂素类成分,命名为海南狗牙花脂素A(1);化合物2~4为首次从狗牙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4  番荔枝种子中2个新番荔枝内酯
    李月 苗筠杰 马程遥 陈建伟 李祥
    2017, 48(12):2375-238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03
    [摘要](882) [HTML](0) [PDF 5.24 M](1032)
    摘要:
    目的 研究番荔枝Annona squamosa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常压硅胶柱、中压制备液相与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现代仪器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紫外、核磁、质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番荔枝种子超临界CO2提取物中分得10个邻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13R)-13-[(2R,2'R,5R,5'R)-5'-[(1S)-1,5-二羟基壬基]八氢[2,2'-双呋喃]-5-基]13-羟基十三烷基]-5-甲基-2(5H)-呋喃酮(1)、3-[(2R,9R)-2,9-二羟基-9-[(2R,2'R,5R,5'R)-八氢-5'-[(1S)-1-羟基十五烷基][2,2'-双呋喃]-5-基]壬基]-5-甲基-2(5H)-呋喃酮(2)、6-羟基-去乙酰紫玉盘辛素(3)、6-羟基-4-去氧-番荔枝太辛(4)、bullanin(5)、10-羟基-巴婆双呋内酯(6)、刺叶番荔枝素A(7)、多鳞番荔枝辛素I(8)、多鳞番荔枝辛素C(9)、番荔辛I(10)。结论 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28-羟基-番荔枝素L和4-羟基-番荔枝素Y,化合物3~7为首次从番荔枝中分离得到。
    5  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王李俊 杨琴 王飞 朱盼
    2017, 48(12):2382-238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04
    [摘要](1030) [HTML](0) [PDF 2.52 M](1314)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的尿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代谢产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M1)、3',4',7-三羟基异黄酮(M2)、大豆素(M3)、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醛酸苷(M4)、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M5)。结论 代谢产物M5为新的化合物。
    6  青龙衣化学成分研究
    邱继莹 王伟明 李军 赵明 王金兰 张树军
    2017, 48(12):2385-238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05
    [摘要](1088) [HTML](0) [PDF 4.46 M](1115)
    摘要:
    目的 研究青龙衣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青龙衣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二氢菜豆酸(1)、4-丁氧基-5,8-二羟基-3,4-二氢-萘酮(2)、4-乙氧基-5,8-二羟基-3,4-二氢-萘酮(3)、茸毛香杨梅苷元(4)、多节孢酮(5)、4S-甲氧基-5,8-二羟基-二氢-萘酮(6)、4-甲氧基-5-羟基-α-四氢-萘酮(7)、胡桃种萘醌(8)、4,5,8-三羟基-1,2,3,4-四氢-萘-1-酮(9)、苹果酸-1-单乙酯(10)、苹果酸-1-单丁酯(11)、丁二酸(12)、葡萄糖乙苷(13)、1α,2α,4β-三羟基-1,2,3,4-四氢萘(14)、L-2-O-甲基-手性肌醇(15)。结论 化合物510~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15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
    7  UPLC-Q-TOF-MS法分析款冬花的化学成分
    程晓叶 张霞 廖曼 梁彩娟 刁新鹏 张兰桐
    2017, 48(12):2390-240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06
    [摘要](894) [HTML](0) [PDF 7.89 M](1449)
    摘要: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离分析款冬花药材甲醇提取物成分。方法 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100 mm×2.1 mm,2.7 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溶液为流动相。正离子模式:梯度洗脱0~1 min,5%~17% B;1~3 min,17%~19% B;3~14 min,19%~44% B;14~16 min,44%~66% B;16~26 min,66%~87% B;26~28 min,87%~95% B;28~33 min,95% B。负离子模式:梯度洗脱0~2 min,5%~14% B;2~10 min,14%~32% B;10~15 min,32% B。体积流量0.4 mL/min,进样量5 μL。通过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元素组成以及比对对照品或文献中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等分析化合物信息。结果 结合UPLC-Q-TOF-MS 提供的化合物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共鉴定款冬花提取物中34个化合物,包括萜类12个、黄酮类8个、酚酸类7个、苯并吡喃类化合物2个、苯并呋喃类1个、脂肪酮类1个和生物碱3个。结论 该方法为款冬花的质量控制及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8  补骨脂-肉豆蔻药对含药血清指纹图谱研究
    高家荣 徐双枝 韩燕全 魏良兵 宋俊梅
    2017, 48(12):2401-240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07
    [摘要](1297) [HTML](0) [PDF 4.25 M](1333)
    摘要:
    目的 建立补骨脂-肉豆蔻药对含药血清指纹图谱并分析补骨脂-肉豆蔻药对的入血成分。方法 对20只SD大鼠分别ig 10个不同批次的补骨脂-肉豆蔻药对提取物,采用UPLC法比较体外供试品、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指纹图谱,分析其入血成分。结果 测定给药后入血成分并建立UPLC指纹图谱,标出1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0以上),其中10个峰来源于体外供试品中原型成分,3个峰为代谢产物。结论 首次采用血清药物化学方法,建立了补骨脂-肉豆蔻药对血清指纹图谱,反映补骨脂-肉豆蔻药对口服给药吸收入血情况,为其体内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
    9  大黄趁鲜加工工艺:定尺寸饮片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
    谭鹏 张海珠 张定堃 周永峰 王伽伯 肖小河
    2017, 48(12):2407-241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08
    [摘要](1367) [HTML](0) [PDF 7.16 M](1044)
    摘要:
    目的 探索大黄原药材趁鲜加工成为定尺寸饮片的可行性及其质量评价。方法 清洗鲜大黄药材,主根分离,去皮,先纵切成厚度为5 mm的薄片,再将薄片切制为长×宽=8 mm×8 mm的定尺寸饮片,将切制好的饮片平铺置于自动恒温鼓风式干燥箱内,干燥温度设定为45 ℃,连续干燥8 h,自然冷却,检定,即得生大黄定尺寸饮片。采用UPLC法测定大黄定尺寸饮片放置1年前后总游离蒽醌和番泻苷A、B的量,评价其质量稳定性。测定饮片中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残留量等指标评价其质量安全性。通过测定调剂称量误差范围来评价其调剂精准性。通过测定在水沸腾后煎煮10 min内番泻苷A的煎煮溶出曲线(煎煮溶出率)来评价其煎煮顺应性。考察了大黄定尺寸饮片炮制成为酒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的工艺可行性。结果 结果显示,大黄药材具备趁鲜加工成为定尺寸饮片的工艺可行性。趁鲜加工后游离蒽醌总量和番泻苷A、B的保留率分别为96.92%、93.27%、91.67%,大黄定尺寸饮片室温放置1年后,游离蒽醌总量和番泻苷A、B的保留率分别为90.47%、86.59%、81.82%,表明其有效成分的保留率较高。趁鲜加工而成的定尺寸饮片中均未检测出农药残留,也未见重金属超标。连续称量6次大黄定尺寸饮片的RSD值为0.62%,而连续称量6次大黄常规饮片的RSD值为8.56%。箱形图显示,大黄定尺寸饮片的6次称量值的分布范围均匀,离异值极小。与大黄常规饮片相比,大黄定尺寸饮片中番泻苷A具有快速溶出、溶出率较高的特点。大黄定尺寸饮片可以炮制成为酒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结论 大黄药材趁鲜加工成为生大黄定尺寸饮片具备可行性,可避免由于干燥不及时导致的发霉变质现象,可降低有效成分的流失,缩短了生产周期,并提高了调剂精准性,质量稳定性良好。以鲜大黄药材趁鲜加工制备而成的定尺寸饮片具有品质道地性、质量稳定性、规格均一性、调剂精准性等特点,并具备加工成为不同炮制品的可行性。
    10  附子水溶性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罗春梅 黄志芳 汤依娜 刘云华 刘玉红 陈燕 夏燕莉 李东晓 易进海
    2017, 48(12):2415-24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09
    [摘要](1242) [HTML](0) [PDF 7.33 M](1287)
    摘要:
    目的 研究附子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UPLC-MS/MS技术,以14种生物碱(多根乌头碱、宋果灵、附子灵、尼奥灵、塔拉萨敏、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总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以8种水溶性生物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附子灵、尼奥灵、塔拉萨敏、宋果灵、多根乌头碱)的量为考察指标,对5种大孔树脂吸附和解吸附性能进行考察,优选最佳纯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纯化工艺为蒸附片加10倍量pH值3.5的酸水,煎煮3次(维持pH值约3.5),每次2 h,合并水煎液,用20% NaOH溶液调pH值10.0,加热回流水解2 h后,放冷,调pH值11.0,上大孔树脂HPD 300,上样量为生药2.5 g/mL树脂,6 BV水洗除杂,4 BV 8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附子水溶性生物碱提取物。该提取物收率为1.69%,其中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附子灵、尼奥灵、塔拉萨敏、多根乌头碱、宋果灵的总量高达约15%。结论 优选得到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行,为附子水溶性生物碱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11  超微粉碎对虎杖膏透皮吸收和流变性的影响
    王森 欧水平 赵萍 李秀楠 王玉和
    2017, 48(12):2425-243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10
    [摘要](1281) [HTML](0) [PDF 5.63 M](1572)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对虎杖膏透皮吸收和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工艺制备虎杖普通粉和虎杖超微粉,再分别制成虎杖膏和超微虎杖膏;以离体小鼠皮肤为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透皮吸收实验,以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比较虎杖膏和超微虎杖膏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差异;以表观黏度、屈服应力为指标,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比较虎杖膏和超微虎杖膏流变性的差异。结果 虎杖普通粉和超微粉的d0.9分别为(210.011±3.468)、 (63.496±2.570)μm,径距分别为5.412±0.055、2.913±0.117。虎杖膏中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 (2.100 3±0.154 5)、(2.114 5±0.341 6)、(6.210 4±0.750 0)μg/cm2,透皮速率分别为(0.175 3±0.022 6)、(0.234 0±0.020 2)、(0.337 4±0.051 6)μg/(cm2·h);超微虎杖膏中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14.247 9±4.875 0)、 (4.399 3±0.628 7)、(6.768 6±0.728 6)μg/cm2,分别比虎杖膏提高6.8、2.1、1.1倍,透皮速率分别为(0.815 9±0.277 1)、(0.313 2±0.043 0)、(0.393 7±0.042 6)μg/(cm2·h),分别比虎杖膏提高4.7、1.3、1.2倍。虎杖膏和超微虎杖膏的表观黏度分别为34.940、8.865 Pa·s,屈服应力分别为41.211、7.381 Pa。结论 超微虎杖膏与虎杖膏相比透皮吸收效果更优,且膏体细腻,黏稠度和屈服应力更小,涂展性更好。
    12  不同加工方式的鹿茸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王燕华 金春爱 孙印石 肖利和 赵海平 陈宝 祁玉丽
    2017, 48(12):2431-244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11
    [摘要](1076) [HTML](0) [PDF 7.91 M](1009)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及不同部位的梅花鹿鹿茸脂肪酸的差异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氢氧化钾皂化、甲醇甲酯化与正己烷萃取相结合的前处理方法得到待测样品的脂肪酸甲酯,对其进行气相色谱(GC)分析。结果 排血茸蜡片、粉片、蜂片的脂肪酸分别为16.00、10.32、5.51 g/kg;带血茸蜡片、粉片、蜂片的脂肪酸分别为14.81、6.04、4.88 g/kg;煮炸茸蜡片、粉片、蜂片的脂肪酸分别为9.06、6.20、4.23 g/kg;冻干茸蜡片、粉片、蜂片的脂肪酸分别为9.46、7.54、6.23 g/kg。结论 不同加工方式鹿茸中的脂肪酸量有所差异,排血茸高于带血茸,煮炸茸低于冻干茸;同一加工方式不同部位的鹿茸脂肪酸呈现蜡片、粉片、蜂片依次降低的趋势。鹿茸中的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组分中亚麻酸、二十碳二烯酸、花生四烯酸的量较高。
    13  高乌头炮制前后镇痛抗炎活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质量研究
    张立军 戴海蓉 杨志军 李芸 张艳霞 马骏
    2017, 48(12):2442-244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12
    [摘要](1157) [HTML](0) [PDF 4.63 M](1127)
    摘要:
    目的 建立高乌头炮制前后镇痛抗炎活性部位指纹图谱,从物质基础上揭示高乌头炮制后镇痛抗炎活性增强的原因。方法 通过HPLC梯度洗脱分别建立10批不同地区高乌头药材炮制前后三氯甲烷萃取部分的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生、制高乌头三氯甲烷活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在生、制品三氯甲烷活性部位图谱中分别标出3个共有峰、15个共有峰,制品新增12个峰,其中1、2、7号峰增加特别明显,占新增峰面积的72.3%~84.5%;同时对生、制品三氯甲烷部分2个共有成分(高乌甲素、冉乌头碱)进行定量测定,炮制后其量均降低,冉乌头碱量降低至原来的1/3。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特征性强,可用于高乌头生、制品镇痛抗炎活性部位的质量评价,为阐明高乌头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及炮制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14  安宫牛黄丸HPLC指纹图谱及其多成分化学模式分析
    徐彤 黄萌萌 刘丽芳 陈彦
    2017, 48(12):2448-245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13
    [摘要](742) [HTML](0) [PDF 5.14 M](1026)
    摘要:
    目的 建立安宫牛黄丸(ANP)HPLC指纹图谱,测定其中6种有效成分的量并进行化学模式分析。方法 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对4个不同厂家生产的12批ANP样品进行测定,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对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京尼平苷酸、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进行了定量测定。并采用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对不同厂家产品进行分析。结果 4个不同厂家生产的12批ANP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对6种有效成分定量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厂家产品仍存在一定差异,尤其以黄芩所含成分差别较大,说明ANP中黄芩原料药材差异较大,其中C厂家产品中黄芩苷、汉黄芩苷及汉黄芩素的量较其他厂家更为稳定,并且其量普遍高于其他厂家。通过主成分分析中的F综合评分,进一步评价不同厂家样品质量的优劣。结果发现,C厂家产品在综合排名中排名较靠前,其结果与其定量测定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指纹图谱结合有效成分的化学模式分析能更全面地反映ANP的质量和优劣,所建立的方法对进一步合理控制ANP的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15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心通口服液中10种活性成分
    陈博年 孙立伟 张毅 吴剑涓 马骏
    2017, 48(12):2455-246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14
    [摘要](652) [HTML](0) [PDF 4.85 M](1050)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心通口服液(XOL)中阿魏酸、二苯乙烯苷、葛根素、毛蕊异黄酮苷、柚皮苷、原儿茶醛、丹酚酸B、淫羊藿苷、丹参酮IIA、辛弗林的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甲醇-0.02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9 mL/min。质谱条件:ESI源,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以定量离子对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 阿魏酸、二苯乙烯苷、葛根素、毛蕊异黄酮苷、柚皮苷、原儿茶醛、丹酚酸B、淫羊藿苷、丹参酮IIA、辛弗林10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22~15 220 ng/mL(r=0.999 3)、19.52~19 520 ng/mL(r=0.999 4)、25.41~25 410 ng/mL(r=0.999 5)、35.27~35 270 ng/mL(r=0.999 2)、30.28~30 280 ng/mL(r=0.999 4)、50.11~50 110 ng/mL(r=0.999 3)、20.33~20 330 ng/mL(r=0.999 2)、25.22~25 220 ng/mL(r=0.999 6)、25.36~25 360 ng/mL(r=0.999 3)、30.29~30 290 ng/mL(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5%、101.84%、99.86%、101.08%、100.52%、100.67%、100.46%、99.43%、100.81%、98.37%,RSD分别为1.04%、0.98%、0.75%、0.87%、1.31%、1.27%、1.64%、1.48%、0.67%、1.16%。10批样品中10种指标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0.294~0.319 mg/mL、0.640~0.665 mg/mL、4.671~4.699 mg/mL、0.244~0.264 mg/mL、2.211~2.231 mg/mL、0.180~0.201 mg/mL、0.306~0.324 mg/mL、1.540~1.564 mg/mL、0.504~0.522 mg/mL、0.809~0.829 mg/mL。结论 该法分离度好,高效快速,可用于XOL的质量控制。
    16  壳聚糖神经毒素纳米粒鼻腔给药对血脑屏障开放性的影响
    沈淼山 张苏宏 邱璐琦 阮叶萍
    2017, 48(12):2461-246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15
    [摘要](1223) [HTML](0) [PDF 4.36 M](937)
    摘要:
    目的 制备壳聚糖神经毒素纳米粒(CS-NT-NP),研究其鼻腔给药对大鼠血脑屏障(BBB)开放性及小鼠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酰胺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神经毒素(NT)制剂给药后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的浓度;荧光显微镜定性分析EB在脑组织中的荧光强度及分布;ELISA法测定不同NT制剂鼻腔给药后小鼠血清中S100β蛋白量的变化。结果 分别与壳聚糖(CS)组和NT水溶液组比较,CS-NT-NP能明显增加大鼠脑内EB浓度,有一定时效关系,且在120 min时达到高峰(P<0.01);而鼻腔给药相较于ip和im给药,EB入脑量明显增加(P<0.01),且达峰时间短,荧光检测结果表现出相同的趋势,CS-NT-NP鼻腔给药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CS-NT-NP鼻腔给药能显著增加BBB的开放性,进一步提高脑内NT的浓度,壳聚糖纳米粒是大分子药物入脑的良好载体。
    17  大黄对十二烷基硫酸钠损伤的果蝇肠道干细胞活性的影响
    巩媛 金秋霞 白建洋 金丽华
    2017, 48(12):2466-247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16
    [摘要](978) [HTML](0) [PDF 14.67 M](1588)
    摘要:
    目的 探究大黄Rheum officinale提取物(ROE)对果蝇肠道干细胞(ISC)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果蝇食用正常玉米粉-酵母培养基,实验组果蝇食用含有0.05 g/mL或0.1 g/mL ROE的玉米粉-酵母培养基。对果蝇喂食有毒化合物诱导肠道损伤。分别检测分析果蝇的生存率、肠道前体细胞形态数目、ISC的增殖与分化、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肠上皮死亡细胞数目以及果蝇的寿命。结果 0.05 g/mL和0.1 g/mL ROE均可以提高肠道损伤后果蝇的生存率,0.1 g/mL ROE可以降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诱导后ROS的水平,减少死亡细胞的数目,抑制ISC的过度增殖与分化,缓解前体细胞的过度积累,维持肠道内稳态。此外ROE还可以延长果蝇寿命。结论 ROE可以抑制ISC的过度增殖和分化,增强果蝇肠道免疫功能,延长果蝇寿命。
    18  赤星衣酸甲酯的抗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税靖霖 贺小琼 姜重阳 吴怡 姚乾 郭吉寅
    2017, 48(12):2474-248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17
    [摘要](1189) [HTML](0) [PDF 6.37 M](1512)
    摘要:
    目的 探讨松萝Usnea diffracta中功效化合物赤星衣酸甲酯的体外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赤星衣酸甲酯对宣威肺癌XWLC-05细胞、肝癌HepG2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抗癌活性;以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赤星衣酸甲酯对HepG2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赤星衣酸甲酯对MCF-7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赤星衣酸甲酯能够显著抑制XWLC-05、HepG2、MCF-7细胞的增殖,其体外抗癌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对3株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818、11.905、13.328 μg/mL。赤星衣酸甲酯主要阻滞HepG2细胞于G0/G1期。基因芯片分析得到MCF-7细胞差异倍数大于1.5的mRNA有2 394个,其中1 605个下调,789个上调。结论 赤星衣酸甲酯为首次从松萝中分离得到,且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周期和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有关。
    19  丹酚酸B鼻腔给药对脑缺血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再生的影响
    鞠爱春 耿诗涵 杨欣鹏 国大亮 庄朋伟 周大铮 李德坤 张艳军
    2017, 48(12):2481-248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18
    [摘要](1166) [HTML](0) [PDF 5.44 M](919)
    摘要:
    目的 考察丹酚酸B鼻腔给药后在大鼠海马组织的分布及鼻腔给药对脑缺血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鼻腔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海马组织丹酚酸B的浓度;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B鼻腔给药组,于脑缺血后1周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考察丹酚酸B鼻腔给药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采用甲酚紫(尼氏)染色法,考察丹酚酸B鼻腔给药对脑缺血损伤大鼠海马区形态学特征的影响。采用BrdU标记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考察丹酚酸B鼻腔给药对脑缺血损伤大鼠海马区新生神经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 脑内药物浓度测定结果显示丹酚酸B鼻腔给药可在海马组织有一定分布,其峰浓度(Cmax)为(2.47±0.55)μg/g,曲线下面积(AUC)为(336.4±73.0)μg·min/g;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丹酚酸B鼻腔给药可以降低脑缺血损伤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脑缺血损伤大鼠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P<0.05),增加脑缺血损伤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P<0.05)。形态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层数减少,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且排列不规则;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鼻腔给药组海马形态结构清晰,神经细胞排列较规则,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BrdU标记结果显示脑缺血损伤稳定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BrdU阳性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但丹酚酸B鼻腔给药组BrdU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1)。结论 丹酚酸B鼻腔给药可在海马组织有一定的药物分布,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损伤导致的学习记忆能力,这种作用可能与直接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有关。
    20  藤梨根总黄酮对大鼠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滕坤 臧皓 沈鹏 张海丰 阮洪生
    2017, 48(12):2486-249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19
    [摘要](1198) [HTML](0) [PDF 4.41 M](1065)
    摘要:
    目的 对藤梨根总黄酮(TFAR)体内与体外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能力为指标对TFAR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以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为模型,测定大鼠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的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及抗氧化相关基因SOD1、SOD2、GPX1 mRNA表达。结果 TFAR对DPPH、ABTS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27.01 mg/mL和29.55 mg/mL。与模型组比较,TFAR各给药组肝脏组织中MDA、SOD、CAT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表现在MDA水平降低,SOD、CAT活性升高,并回调到对照组水平以上。TFAR各剂量组对指标的调控作用呈量效关系。与模型组比较,TFAR 3个剂量组均能够上调衰老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上清液中SOD1、SOD2、GPX1 mRNA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0.01),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TFAR在体外和体内均有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与上调大鼠肝脏组织中SOD1、SOD2、GPX1 mRNA表达有关。
    21  阿纳其根提取物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田红林 陈良 孙芸 霍仕霞
    2017, 48(12):2492-249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20
    [摘要](1503) [HTML](0) [PDF 4.95 M](1109)
    摘要:
    目的 研究阿纳其(罗马除虫菊Anacyclus pyrethrum)根提取物对慢性抑郁模型和药物诱发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刺激的方式制备外源性大鼠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度、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考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利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酮的量与海马中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量。采用药物诱导方式制备内源性小鼠抑郁模型,分别采用利血平拮抗实验、5-羟色氨酸(5-HTP)诱导甩头实验和育亨宾毒性实验建立内源性小鼠抑郁模型,通过观察小鼠眼睑下垂动物数、运动不能动物数、甩头次数和死亡率,研究阿纳其根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结果 慢性抑郁模型中,阿纳其根提取物可明显提高CUMS抑郁模型大鼠糖水偏好度、旷场实验中水平穿格次数和直立次数,显著降低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大鼠的不动时间,同时抑制大鼠血清中皮质酮水平,促进大鼠海马中5-HT和DA水平的升高。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中,阿纳其根提取物能够减少利血平诱导小鼠的眼睑下垂动物数和运动不能动物数,显著提高5-HTP诱导小鼠的甩头次数,但对育亨宾诱导致死小鼠数量没有影响。结论 阿纳其根提取物对慢性抑郁大鼠和药物诱导的抑郁小鼠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皮质酮和促进5-HT神经功能有关。
    22  甜梦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疗效
    李兆生
    2017, 48(12):2498-250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21
    [摘要](784) [HTML](0) [PDF 3.38 M](893)
    摘要:
    目的 研究甜梦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效果及抗氧化应激反应机制。方法 选择120例诊断为更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未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甜梦胶囊,30 d为1个疗程,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组间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丙二醛(MDA)水平降低,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甜梦胶囊治疗更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安全、有效,不依赖性激素水平改善,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23  金钗石斛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基因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李清 李标 郭顺星
    2017, 48(12):2502-25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22
    [摘要](755) [HTML](0) [PDF 6.09 M](1044)
    摘要:
    目的 克隆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synthase,HMGS)基因DnHMG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DnHMGS基因cDNA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构域等特征;用DNASTAR、MEGA软件分别进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分析;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基因组织表达模式。结果 DnHMGS基因全长为1 816 bp(GenBank注册号KX789180),编码一条由47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52 458.47,等电点5.98。DnHMGS蛋白具有植物HMGS酶的典型结构域和活性中心,与凤梨、稻、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亲缘关系较近。DnHMGS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接菌前,DnHMGS转录本在金钗石斛叶中的表达量最高,为根、茎中的2倍以上。但接菌后DnHMGS基因表达情况转变为茎 > 叶 > 根。结论 首次从金钗石斛中克隆得到HMGS基因的全长cDNA,该基因的分子鉴定为进一步揭示该基因在金钗石斛萜类物质合成代谢途径中的作用及菌根真菌影响石斛碱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24  单盐胁迫对蒙古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进 罗光宏 颜霞 谢全刚 张成国 李刚
    2017, 48(12):2509-251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23
    [摘要](1072) [HTML](0) [PDF 5.73 M](1207)
    摘要:
    目的 研究单盐胁迫对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天然生长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濒危植物蒙古扁桃去内果皮的种子为研究材料,以不同浓度NaCl、Na2SO4、CaCl2溶液模拟单盐胁迫条件,采用纸卷发芽的方法,测定发芽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 3种盐在0.02~0.04 mol/L,蒙古扁桃种子发芽率、幼苗鲜质量、幼苗干质量呈增大趋势,在0.06~0.18 mol/L呈降低趋势;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饱和含水量、苗高、初生根长度、根长、次生根个数、幼苗根干质量随盐胁迫的加剧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论 蒙古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盐碱的变化很敏感,NaCl、CaCl2溶液处理下,种子萌发的半致死浓度(P50)均为0.12 mol/L,幼苗成长的P50也均为0.10 mol/L,Na2SO4溶液处理下,种子萌发的P50为0.10 mol/L,幼苗成长的P50为0.06 mol/L,在高浓度单盐胁迫后,致使部分种子休眠而保持生活力,未能萌发的种子复水后萌发率高达82%~89%。
    25  基于UHPLC的金银花和山银花的鉴别及测定研究
    王浩兵 邓力 马元春 尹春萍
    2017, 48(12):2516-252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24
    [摘要](910) [HTML](0) [PDF 4.98 M](1037)
    摘要:
    目的 从定性、定量2个方面分别研究金银花和山银花中主要成分及其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UHPLC法对金银花和山银花中9种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进行定性鉴别。定量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4种成分的量。采用Luna C18-HST柱(100 mm×3.0 mm,2.5 μm);柱温40 ℃;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体积1 μL;检测波长为327 nm(0~3 min)、350 nm(3~5 min),皂苷类化合物(5~8 min)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7 6~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8.71%~100.8%,RSD为0.53%~1.87%。测定20批样品,并比较其色谱图。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在8 min内通过检测皂苷类化合物快速鉴别金银花和山银花,同时可准确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量。
    26  大风藤根与茎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魏茂陈 易琴 张杰
    2017, 48(12):2522-252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25
    [摘要](633) [HTML](0) [PDF 3.33 M](828)
    摘要:
    目的 通过构建大风藤Cocculus orbiculatus根与茎的指纹图谱,对比两者相似度,为科学评价大风藤根与茎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贵州省14个产地20批的大风藤根与茎进行色谱分离,色谱条件为Agilent ODS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运行时间为95 min,体积流量1.0 mL/min,测定波长254 nm,柱温30 ℃。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进行数据处理,对大风藤根与茎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 建立了大风藤根与茎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归纳出大风藤根与茎共有峰8个,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85~0.998。结论 大风藤根与茎化学成分相近,但不同产地和部位的大风藤所含活性物质的量具有一定差异。
    27  HPLC法同时测定“麦味参”中20种活性成分
    郜玉钢 郝丽珊 董微 孟凡双 臧埔 赵岩 祝洪艳 张连学
    2017, 48(12):2527-253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26
    [摘要](836) [HTML](0) [PDF 3.92 M](1175)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麦味参”(按人参-麦冬-五味子为1:3:1配伍)中20种活性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 ℃。结果 人参皂苷Rg1、Re、Rf、Rb1、Rg2、Rc、Rb2、Rb3、Rh2、F1、Rd、F2、Rg3,原人参三醇,compound K,原人参二醇,3种五味子木脂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麦冬皂苷D均得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均在96%~102%,RSD均小于2%。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作“麦味参”的多成分质量控制。
    28  基于一测多评法研究畲药食凉茶黄酮类物质动态变化规律
    王伟影 毛菊华 王发英 陈卫平
    2017, 48(12):2532-253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27
    [摘要](916) [HTML](0) [PDF 4.12 M](1768)
    摘要:
    目的 一测多评(QAMS)法测定畲药食凉茶中4种黄酮类成分,并以其研究食凉茶黄酮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以芦丁为参照物,分别建立其与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并计算食凉茶中各成分量,实现QAMS。同时采用外标法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 芦丁与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和山柰素的f分别为1.158、0.475 6、0.431 9,RSD分别为0.73%、1.55%、1.58%;QAMS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不同月份食凉茶中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差异明显,2个来源食凉茶之间的量差异亦较明显。结论 以芦丁为参照物同时测定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素的QAMS法可用于畲药食凉茶的定量分析。以黄酮类物质为指标,食凉茶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和8月。
    29  远志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与品质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张福生 陈彤垚 王丹丹 闫艳 田洪岭 秦雪梅 马存根
    2017, 48(12):2538-254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28
    [摘要](718) [HTML](0) [PDF 8.02 M](1407)
    摘要:
    中药材的品质是保障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现行的商品规格是对已有“辨状论质”传统经验的归纳与总结,但随着中药材野生品种的不断引种驯化及大范围人工种植,部分药材的栽培品在性状及品质上已发生了明显改变,造成这些药材在市场流通规格划分及品质鉴别等认识上产生了分歧。以远志Polygalae Radix为例,从其市场流通规格划分现状入手,结合现代品质评价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探讨品系/基原、产地/气候区划、生长年限/采收期及药用部位等对远志药材质量的影响,以期揭示远志药材性状与药材自身品质的相关性,为后续远志药材商品规格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明确今后远志药材品质评价研究的方向。
    30  种子类中药炒制过程化学成分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胡静 童黄锦 曾庆琪 蔡宝昌 蔡挺 秦昆明
    2017, 48(12):2548-255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29
    [摘要](846) [HTML](0) [PDF 7.01 M](1319)
    摘要:
    中药炮制是我国独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中药炮制研究的内容包括历史沿革、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和炮制机制研究,而阐明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是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核心内容。种子类中药素有“逢子必炒”之说,其理论基础得到了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的证实,对临床常用种子类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成分变化机制进行概述,总结种子类中药炒制过程化学成分变化的共性规律,发现种子类中药炒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既有量变也有质变,且成分变化有一定的共性规律,即一般发生分解反应,达到炒制增效、减毒的目的。“逢子必炒”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一步研究阐明,进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
    31  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佘一鸣 胡永慧 韩立云 刘素香 陈常青
    2017, 48(12):2557-256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30
    [摘要](1428) [HTML](0) [PDF 6.66 M](1202)
    摘要:
    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与发展的关键,中药质量标准决定着中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由于中药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等,使得中药难以走向国际。面对这一难题,现代中药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对内在成分进行定量测定,从单一指标到多指标,并结合指纹图谱和药效关系的研究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质量标志物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对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为推动中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32  栀子中京尼平苷及藏红花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王立 潘海鸥 钱海峰 张晖 齐希光
    2017, 48(12):2564-257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31
    [摘要](1339) [HTML](0) [PDF 8.51 M](1073)
    摘要:
    栀子是茜草科栀子属植物Gardenia jasminoides的成熟果实,栀子作为药食两用资源,一直备受关注。栀子的活性成分包括京尼平苷和藏红花素,研究证明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综述了这2种主要功能性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脑缺血等疾病以及学习、记忆等功能的改善作用,为栀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33  广西甜茶研究与应用现状
    闫志刚 蒙淑洁 韦荣昌 吴庆华 冯世鑫 李力
    2017, 48(12):2572-2578,258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32
    [摘要](1386) [HTML](0) [PDF 7.21 M](1226)
    摘要:
    广西甜茶Rubus suavissimus是广西特有的茶、糖、药多用的甜味植物,主产于广西柳州、桂林、梧州等地,具有清热降火、生津、润肺、祛痰、止咳等功效,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饮料中。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多酚类、鞣质、二萜及其苷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过敏、降血糖、调血脂、抗肿瘤、防龋齿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近年来,作为一种高甜度、低热能的甜味物质,广西甜茶逐渐成为糖精和蔗糖的替代品。综述广西甜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方向。
    34  蟾酥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陈瀛澜 郝艳艳 郭夫江 卞雪莲 吴迎春 李医明
    2017, 48(12):2579-258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2.033
    [摘要](1257) [HTML](0) [PDF 8.00 M](1067)
    摘要:
    蟾酥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其化学成分复杂,临床用途较广。通过对蟾酥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已确定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蟾蜍内酯类、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等化合物。随着国内外对蟾酥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机制也日益清晰,主要被用于抗肿瘤、强心、抗菌、镇痛等方面,甚至用于局部麻醉,且治疗效果显著。对蟾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蟾酥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