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46卷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基于中药组分和“组分结构”理论的中药研究模式的探讨
    严红梅 陈小云 张振海 郁丹红 贾晓斌
    2015, 46(8):1103-111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01
    [摘要](1781) [HTML](0) [PDF 9.73 M](2358)
    摘要:
    中药是临床中医学长期实践的产物,具有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作用特点.由于中药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中药研究思路,这严重制约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从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机制、结构优化、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质控研究、组分体内药动学研究5个方面进一步系统深入地阐述以组分为功能单位的中药研究新模式,以期为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参考.
    2  西南远志中4个新的三萜皂苷
    耿圆圆 黄艳杰 王军民 周俊 华燕
    2015, 46(8):1111-111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02
    [摘要](2005) [HTML](0) [PDF 868.73 K](2151)
    摘要:
    目的 对西南远志Polygala crotalari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HPLC半制备等柱色谱方法分离西南远志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西南远志根中分离得到4个齐墩果酸型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葡萄糖基远志皂苷元28-O-β-D-木糖基-(1→4)-α-L-鼠李糖基-(1→2)- [β-D-葡萄糖基-(1→3)]-β-D-岩藻糖基酯(1)、3-O-β-D-葡萄糖基远志皂苷元28-O-β-D-木糖基-(1→4)-α-L-鼠李糖基-(1→2)-[6- O-乙酰基-β-D-葡萄糖基-(1→3)]-[4-O-(E/Z)-对甲氧基肉桂酰基]-β-D-岩藻糖基酯(2)、3-O-β-D-葡萄糖基远志皂苷元28-O- β-D-木糖基-(1→4)-α-L-鼠李糖基-(1→2)-[6-O-乙酰基-β-D-葡萄糖基-(1→3)]-[4-O-(E/Z)-3″,4″-二甲氧基肉桂酰基]-β-D-岩藻糖基酯(3)和3-O-β-D-葡萄糖基远志皂苷元28-O-β-D-木糖基-(1→4)-α-L-鼠李糖基-(1→2)-[6-O-乙酰基-β-D-葡萄糖基-(1→3)]- [4-O-(E/Z)-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β-D-岩藻糖基酯(4).结论 化合物14均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西南远志苷C、(E/Z)-西南远志苷D、E、F.其中化合物24为顺反异构体,因其构型原因,未能将其有效分离.
    3  腺梗豨莶中2个新的氧化脂类成分
    王瑞 童玲 师彦平
    2015, 46(8):1117-111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03
    [摘要](1335) [HTML](0) [PDF 846.91 K](2686)
    摘要:
    目的 研究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 从腺梗豨莶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氧化脂类成分,分别鉴定为3-豆蔻酰氧基-2-异丁酰氧基-4-甲基戊酸(1)、3-豆蔻酰氧基-2-羟基-4-甲基戊酸(2)和γ-十二烷基-α-羟基-γ-内酯(3).结论 化合物12为首次报道的氧化脂类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豨莶脂A和豨莶脂B,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4  锦灯笼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楠 储小琴 蒋建勤
    2015, 46(8):1120-11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04
    [摘要](1809) [HTML](0) [PDF 858.99 K](1918)
    摘要:
    目的 研究锦灯笼Physalis alkekengi var. franchetii干燥宿萼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MS、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锦灯笼干燥宿萼85%乙醇提取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7-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1)、4'-甲氧基山柰酚(2)、酸浆苦素O(3)、25,27-二氢-4,7-二脱氢-7-去氧新酸浆苦素A(4)、酸浆苦素G(5)、对香豆酸(6)、酸浆苦素E(7)、4,7-二脱氢酸浆苦素B(8)、酸浆苦素D(9)、6,6',7,7'-四羟基-5,5'-双香豆素(10)、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11).结论 化合物1011为首次从茄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酸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5  苦竹嫩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梁琼 杨胜祥 况燚 刘力
    2015, 46(8):1125-112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05
    [摘要](2028) [HTML](0) [PDF 850.20 K](1913)
    摘要:
    目的 研究苦竹Pleiobtastus amarus 嫩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苦竹嫩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苜蓿素(1)、芹菜素(2)、5,7,2',4',6'-五羟基黄酮(3)、5,7-二羟基-3',4',5'-三羟基黄酮(4)、金合欢素(5)、木犀草素(6)、蓟黄素(7)、对羟基苯甲醛(8)、邻羟基苯甲酸(9)、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0)、2,4-二羟基苯甲醛(11)、没食子酸(12)、没食子酸甲酯(13)、questin(14)和isorhodoptilometrin(15).结论 化合物271013为首次从苦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15为首次从苦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6  瓦山安息香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张普照 张亚梅
    2015, 46(8):1129-113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06
    [摘要](2046) [HTML](0) [PDF 846.94 K](1956)
    摘要:
    目的 研究瓦山安息香Styrax perkinsiae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瓦山安息香树皮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bassioside B(1)、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2)、(-)-开环异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4)、lanicepside A(5)、异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落叶松醇-9-β-D-吡喃葡萄糖苷(7)、isotachioside(8)、2R*,3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O-β-D-glucopyranoside(9)、松脂醇(10).结论 化合物29为首次从安息香属植物中分离的得到.
    7  露兜簕单体化合物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
    田瑜 高丽 李永胜 张小坡 曹丽 许旭东
    2015, 46(8):1133-113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07
    [摘要](1606) [HTML](0) [PDF 897.94 K](2110)
    摘要:
    目的 基于药用植物露兜簕Pandanus tectorius中的单体咖啡酰奎宁酸类天然产物3-O-咖啡酰奎宁酸进行结构修饰,并对其结构修饰物进行体外抗流感病毒生物活性研究.方法 以3-O-咖啡酰奎宁酸为原料,通过3条反应路线分别制得目标化合物,利用流感病毒体外感染MDCK细胞模型评价该类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结果 设计并合成13个3-O-咖啡酰奎宁酸类衍生物B1B13,均经波谱技术确证结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衍生物B4B6B10具有不同程度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中复制的活性.结论 化合物B2、B4B13为未见文献报道的咖啡酰奎宁酸类新化合物,B4具有潜在的抗流感病毒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8  改良桃胶的不同配伍对复杂成分均衡释放的影响
    田先地 朱盛山 吴思平 李碧云 龚琼 钟晓雨 钟娜娜 蔡延渠
    2015, 46(8):1140-114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08
    [摘要](1795) [HTML](0) [PDF 866.10 K](2752)
    摘要:
    目的 阐明改良桃胶的不同配伍(用量、填充剂)对复杂成分均衡释放的影响.方法 以喘平方为模型药,改良桃胶为缓释辅料,采用体外释放度结合HPLC法,测定喘平缓释片的指标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东莨菪碱)释放度,计算累积释放曲线斜率(K)值,评价指标成分间是否均衡释放.结果 不同配伍考察中,当填充剂为淀粉、淀粉/糊精、淀粉/微晶纤维素(MCC)时,各指标成分K值接近,实现了均衡释放;而与糊精、MCC配伍时,K值差异较大,无法均衡释放.随着改良桃胶辅料用量的增加,释药时间延长,指标成分的K值基本一致,达到均衡释放.结论 不同填充剂与改良桃胶配伍,会影响中药复方缓释制剂复杂成分的均衡释放;不同处方用量的改良桃胶,会影响药物的释放时间,但不影响其均衡释放.
    9  水飞蓟宾控释制剂的制备及释放机制研究
    王立 杨硕 马维阳 刘华石 乔晓溪 张文君
    2015, 46(8):1145-11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09
    [摘要](1874) [HTML](0) [PDF 926.78 K](1956)
    摘要:
    目的 综合利用固体分散体、泡腾技术制备水飞蓟宾(SLB)控释制剂,并考察其释药机制.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将药物体外释放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SLB控释制剂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相似因子(f2)法考察所制控释制剂的释药机制.结果 SLB控释片片芯以SLB-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1:2)为主药,以酒石酸和碳酸氢钠为泡腾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阻滞剂;包衣处方中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400为致孔剂,所制控释片以零级速率释药.释放机制研究中,致孔剂、阻滞剂和泡腾剂对药物释放行为有显著影响,溶出仪转速及释放介质pH值对药物释放行为无显著影响.结论 SLB控释制剂制备工艺简单,12 h内呈现零级释放(r> 0.996 5).
    10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气血双补酒的渗漉提取工艺
    陈林伟 秦昆明 王琴 陈丹妮 王彬 蔡宝昌
    2015, 46(8):1151-115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10
    [摘要](1627) [HTML](0) [PDF 880.83 K](2517)
    摘要:
    目的 利用响应面法优选气血双补酒的渗漉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对提取工艺中乙醇体积分数、溶剂倍量、渗漉速率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复方中6个指标性成分(人参皂苷Rb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二苯乙烯苷、芍药苷、橙皮苷)及浸出物的质量浓度的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48%乙醇,1.4 mL/min的体积流量渗漉提取.结论 响应面法优选气血双补酒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可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11  R语言多目标优化养阴通脑颗粒组方中3种黄酮类指标成分提取工艺
    虞立 张宇燕 杨洁红 周惠芬 金伟锋 万海同
    2015, 46(8):1156-116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11
    [摘要](1897) [HTML](0) [PDF 842.67 K](2112)
    摘要:
    目的 多目标优化养阴通脑颗粒组方中3种黄酮类指标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养阴通脑颗粒组方中葛根素、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提取率为检测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提取工艺考察.通过R语言结合熵权法赋予权值,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再利用遗传算法对网络进行目标寻优,从而得到养阴通脑颗粒组方中葛根素、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养阴通脑颗粒组方中葛根素、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80 ℃、乙醇用量25倍,模型综合评价预测值为0.389,而实验所得的平均综合评价值为0.394,相对误差为1.27%,表明具有良好的网络预测性.结论 结合所得3个指标成分的提取率和提取工艺的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对养阴通脑颗粒组方中葛根素、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提取工艺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实现中药有效成分多目标寻优提供了新的参考.
    12  六味地黄方醇沉工艺研究
    韦迎春 闫明 胡军华 李雪峰 吴云 萧伟
    2015, 46(8):1161-116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12
    [摘要](1473) [HTML](0) [PDF 842.16 K](154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六味地黄方醇沉工艺合理化研究,得到稳定的、可产业化的醇沉工艺.方法 以马钱苷、芍药苷、莫诺苷、甘露三糖、多糖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浸出物等为评价指标,对乙醇加入方式、离心方式及是否加入乙醇洗涤工艺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醇沉工艺.结果 醇沉工艺中以体积计算加入乙醇的量较合理;采用乙醇洗涤法可有效完成多糖部位与醇沉上清液的分离;改进工艺后,多糖浸出物质达标,苷类、甘露三糖的质量分数达标.结论 经优化后的乙醇醇沉工艺具有易操作、可控性好、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以开展产业化推广.
    13  细柱五加叶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保湿性能研究
    刘喜舞 郑礼胜 谢霞 戴玲 刘向前
    2015, 46(8):1167-117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13
    [摘要](1559) [HTML](0) [PDF 945.58 K](1785)
    摘要:
    目的 优化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AGS)叶(AGSL)多糖(AGSL-P)闪式提取工艺,然后将其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吸湿和保湿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球面对称设计试验,优化AGSL-P闪式提取工艺;采用醇沉、Sevage法除蛋白、脱色、透析、琼脂糖凝胶色谱、葡聚糖凝胶分离等方法对AGSL-P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学实验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初步鉴定;对AGSL-P、AGSL-P-1和AGSL-P-2的吸湿和保湿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常用保湿剂(聚乙二醇400等)在相对湿度43%和75%条件下进行对比.结果 AGSL-P闪式提取最佳工艺为固液比为1:14.5,提取温度为71 ℃,提取时间为257 s,在此条件下,AGSL-P提取率为1.62%;AGSL-P精制产物AGSL-P-1-1为均一多糖,经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检测结果推测,AGSL-P-1-1的构型为α构型,可能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和半乳糖.吸湿和保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GSL-P-1和AGSL-P-2的吸湿能力优于常用保湿剂聚乙二醇400,而AGSL-P-2保湿能力与聚乙二醇400相当.结论 建立了稳定、简便的AGSL-P闪式提取工艺方法;AGSL-P-1-1均一多糖为首次从AGSL中分离得到;AGSL-P-2可能是一种优良的天然保湿剂
    14  HPLC法同时测定疏风解毒胶囊中7种活性成分
    郭倩 田成旺 朱月信 张铁军 任涛 李翔宇 成娅婷
    2015, 46(8):1174-117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14
    [摘要](1820) [HTML](0) [PDF 860.90 K](1846)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疏风解毒胶囊中戟叶马鞭草苷、马鞭草苷、虎杖苷、连翘酯苷A、毛蕊花糖苷、甘草酸单铵盐和大黄素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Unitary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5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戟叶马鞭草苷、马鞭草苷、虎杖苷、连翘酯苷A、毛蕊花糖苷、甘草酸单铵盐和大黄素分别在0.096~1.920、0.089~1.784、0.119~2.348、0.059~1.176、0.021~4.224、0.206~4.120、0.053~1.064 μg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3%(RSD 2.13%)、98.30%(RSD 2.68%)、99.31%(RSD 2.76%)、101.64%(RSD 2.37%)、97.47%(RSD 2.05%)、100.89%(RSD 1.98%)、99.05%(RSD 2.21%).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疏风解毒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可靠的参考方法.
    15  川芎嗪预处理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实验研究
    李沿江 黄英如 冼华 吴珍元
    2015, 46(8):1178-118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15
    [摘要](1403) [HTML](0) [PDF 7.91 M](1616)
    摘要:
    目的 探讨用川芎嗪预处理冷保存的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和40只SD大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取供体双侧坐骨神经长15 mm,随机在川芎嗪溶液(0、50、100、200 mg/L,A、B、C、D组,n=20)中4 ℃冷保存6周,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Calcein-AM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观察;受体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n=10,对应A、B、C、D组),用冷保存6周的供体神经修复对应组受体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分期行大体观察,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20周行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图像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大鼠坐骨神经冷保存6周,A组神经纤维严重脱髓鞘变化和轴索萎缩变性、蜂窝状改变,而B、C、D组变化较轻;LSCM结果显示,B、C、D组荧光强度高于A组,B组高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动物存活至实验结束,各期SFI,20周电生理检测,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髓鞘厚度,B'、C'、D'组与A'组比较,B'组与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0周透射电镜观察显示,A'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少、髓鞘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B'、C'、D'组有髓神经纤维较多、髓鞘较厚,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结论 一定质量浓度的川芎嗪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异体移植后神经的再生.
    16  胡芦巴多糖及低聚糖调血脂活性研究
    陈挚 雷亚亚 黑晶 胡进 王文苹 隋宏
    2015, 46(8):1184-118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16
    [摘要](1520) [HTML](0) [PDF 1.93 M](1775)
    摘要:
    目的 考察胡芦巴多糖及其酶解产物低聚糖的调血脂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测定胡芦巴多糖、低聚糖与胆固醇胶束结合的活性;高脂饮食制备高血脂大鼠模型,造模动物分别喂饲拌有胡芦巴多糖或低聚糖(质量分数2.5%)的高脂饲料,给药8周后收集各组大鼠粪便1周,给药9周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和肝脏,检测血清中血脂各项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检测血清中抗氧化活性相关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粪便中胆固醇及胆汁酸(TBA)的排泄量.结果 胡芦巴多糖及低聚糖体外均表现出一定的胆固醇胶束结合活性;胡芦巴多糖及低聚糖均可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胡芦巴多糖及低聚糖对高血脂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有改善作用;同时能提高高血脂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促进TBA排泄.结论 胡芦巴多糖及低聚糖均具有明确的调血脂活性,其机制与抗氧化和调节胆固醇-TBA动态平衡有关,调血脂活性酶解产物低聚糖作用较优.
    17  蝎毒多肽提取物促进自噬抑制S180肉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张璐璐 张维东 武力存 张月英 王兆朋 王朝霞 贾青 赵嵌嵌
    2015, 46(8):1190-119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17
    [摘要](1236) [HTML](0) [PDF 2.35 M](1510)
    摘要:
    目的 探讨蝎毒多肽提取物(poly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PESV)抑制S180肉瘤的机制.方法 小鼠30只,建立S180肉瘤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PESV组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组,每组10只,给药组ig给药,连续给药14 d.绘制肿瘤体积生长曲线并且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eclin1、MAP1LC3A、CD133的蛋白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Beclin1、MAP1LC3A、CD133的蛋白表达.结果 PESV组和RAPA组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ESV组与RAPA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7.9%和25.0%(P< 0.05).与对照组相比,PESV组和RAPA组Beclin1、MAP1LC3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0.05).且CD133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1).结论 PESV可抑制S180肉瘤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MAP1LC3A的表达及抑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有关.
    18  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边缘带心肌中IL-18时间差异性表达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徐标 曾昆 黄妍
    2015, 46(8):1195-119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18
    [摘要](1523) [HTML](0) [PDF 1.23 M](1913)
    摘要: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雄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高、低剂量(45.0、22.5 mg/kg)组及模型组,每组30只,每组大鼠再均分为第1、2周末2个亚组,每组15只.另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均分为第1、2周末2个亚组,每组10只.麝香保心丸组第1、2周末2个亚组分别于术后第2天起ig给药1、2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第1、2周末时以程序电刺激诱发各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后,假手术组取位于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心肌梗死各组取位于左心室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结果 第1、2周末时模型组大鼠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 0.01).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第2周末时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而第1周末时则无显著差异.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第1、2周末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1).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在第1周末(P< 0.01)、第2周末(P< 0.05)时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通过抑制IL-18过度表达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19  金莲花口服液联合头孢拉定胶囊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观察
    赵梦丽 张德蕴 闫大奇
    2015, 46(8):1200-120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19
    [摘要](1501) [HTML](0) [PDF 746.49 K](1628)
    摘要:
    目的 观察金莲花口服液联合头孢拉定胶囊治疗牙周病疗效.方法 将140例牙周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头孢拉定胶囊1.0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用金莲花口服液含漱3 min后吞服,每次10 mL,3次/d;每个疗程7 d,观察21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28.57%,总有效率91.42%;对照组治愈率11.42%,总有效率82.85%,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金莲花口服液联合头孢拉定治疗牙周病疗效确切.
    20  白桦BpNOS基因的生物信息及表达模式分析
    周姗 孙丰坤 姜涛 詹亚光 曾凡锁
    2015, 46(8):1203-12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0
    [摘要](1827) [HTML](0) [PDF 815.70 K](1768)
    摘要:
    目的 克隆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探讨其生物信息及表达模式,并考察非生物胁迫对其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白桦NOS基因,命名为BpNOS.初步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进化分析、非生物胁迫处理以及信号诱导.结果 该基因全长1 806 bp,含有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601个氨基酸(Genebank登录号:KJ197336).BpNOS基因为不稳定疏水性蛋白,可能存在信号肽,具有跨膜能力,α-螺旋、延伸链、无规则卷曲分布于整个蛋白.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BpNOS基因与葡萄等物种的遗传距离较近,说明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与大豆、苜蓿的遗传距离较远,说明其亲缘关系较远.BpNOS基因的表达具有节律性,在15:00时达到最大值,为0:00时的12倍.盐、低温、重金属镉胁迫均能抑制BpNOS基因的表达,但响应模式不同;水杨酸(SA)和外源一氧化氮可以促进BpNOS基因的表达.结论 非生物胁迫能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抑制NOS活性,SA和外源一氧化氮可以通过NOS途径调控内源一氧化氮的合成,为进一步研究白桦一氧化氮的代谢调控奠定了基础.
    21  基于ITS2序列的茅苍术及其近缘种DNA分子鉴定
    邵婧 谷巍 巢建国 耿超 孙红梅 李孟洋
    2015, 46(8):1209-121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1
    [摘要](1645) [HTML](0) [PDF 1.41 M](2945)
    摘要:
    目的 应用ITS2条形码鉴定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及其近缘种药材.方法 提取不同产地29份茅苍术、北苍术A. chinesis及白术A. macrocephala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提交至GenBank;从GenBank下载茅苍术及其菊科近缘种10种45条ITS2序列;对提交与下载的73条序列,应用MEGA 5.1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和种间距离,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进行鉴定分析,并构建Neighber-jioning(NJ)系统进化树直观反映鉴定结果.结果 茅苍术药材ITS2序列长度均为229 bp,是1个单倍型;与菊科近缘种苍术属药材距离较近,与菊科其他属近缘种之间遗传距离较远,NJ树结果显示茅苍术及其近缘种药材均可明显区分,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依据ITS2二级结构,也可以直观地将茅苍术与菊科近缘种药材区分.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稳定、准确鉴别茅苍术药材,为保障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22  基于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技术对当归根的转录组特性研究
    杨杰 王金权 丁维俊 李炜弘 刘宏伟
    2015, 46(8):1216-122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2
    [摘要](1993) [HTML](0) [PDF 792.77 K](1965)
    摘要:
    目的 识别当归Angelica sinensis根药用活性物质的基因序列,阐释当归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遗传基础.方法 从当归头、当归尾提取总RNA,质量鉴定合格后构建测序文库.测序文库检测合格后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仪上完成双端测序.采用相关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当归根的转录组特性.结果 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获得当归根转录组的66 431 540个原始短读序.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头组装并注释了30 432个功能基因序列(unigene).应用Uniprot蛋白数据库进行序列相似性比对,当归功能基因序列主要分布于目前研究较深入的7种重要经济作物,如葡萄、蓖麻、毛果杨、大豆、苜蓿、拟南芥和烟草.研究发现,当归根表达的127、69、70、94个unigene分别映射到类苯基丙烷生物合成、N-聚糖生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叶酸生物合成等路径,可能参与药用活性物质阿魏酸、当归多糖、当归总黄酮和叶酸的生物合成.结论 参与当归根重要药效物质(阿魏酸、当归多糖、当归总黄酮等)生物合成的功能基因序列可能是当归补血、活血功效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3  新疆不同产地雪菊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成分测定
    袁辉 赵建勇 杨文菊
    2015, 46(8):1223-122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3
    [摘要](1840) [HTML](0) [PDF 928.93 K](2511)
    摘要:
    目的 建立新疆不同产地雪菊的UPLC指纹图谱,为雪菊的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C18(15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乙腈-pH 3.0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2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以儿茶素、木犀草苷、3,5-O-二咖啡奎宁酸为参照物,对13批次新疆不同产地雪菊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建立了新疆产雪菊的UPLC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17个,并用对照品指认了3个色谱峰,测定了13批次新疆产雪菊中3种成分的量.结论 13批次新疆产雪菊相似度虽然存在微小差异,但均大于0.90.根据该色谱条件构建的UPLC指纹图谱为新疆产雪菊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24  HPLC法测定西藏秦艽花与川西秦艽花中7种成分的量
    李荣娇 杨凤仙 袁绿益 王晓玲
    2015, 46(8):1227-123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4
    [摘要](2050) [HTML](0) [PDF 772.26 K](1897)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西藏秦艽花和川西秦艽花中落干酸、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獐芽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黄素7种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ODS(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 ℃.结果 落干酸、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獐芽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黄素分别在0.228~2.280、0.680~6.800、0.220~2.200、1.476~14.760、0.200~2.000、0.436~4.360、0.276~2.760 μg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2),落干酸、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獐芽菜苷、异荭草苷及异牡荆黄素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9%、99.4%、101.0%、105.7%、103.1%、98.4%、104.2%.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西藏秦艽花和川西秦艽花中7种成分的测定.
    25  斑马鱼药物代谢模型的适用性研究进展
    宁青 韦英杰 王丹丹 贾晓斌 谢林
    2015, 46(8):1231-123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5
    [摘要](1830) [HTML](0) [PDF 913.60 K](3131)
    摘要:
    根据相关研究及国外有关文献资料,对斑马鱼药物代谢的实验方法、代谢类型及适用性进行归纳和总结.斑马鱼较成功地模拟了哺乳动物I相代谢、II相代谢、肠道菌群代谢及多途径整体代谢,适用于微量单体化合物及其组合物的在体代谢研究,有利于代谢产物的简单、高效富集,具简单、高效、低成本、化合物用量少(毫克级)等优势,是一种早期、快速预测微量成分在体代谢的极具前景的模式生物模型.
    26  我国麋鹿药用资源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及其资源产业化的思考
    李锋涛 段金廒 钱大玮 蒋情 刘睿 彭蕴茹 丁玉华 任义军
    2015, 46(8):1237-12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6
    [摘要](1143) [HTML](0) [PDF 835.92 K](2012)
    摘要:
    麋鹿为我国珍贵的药用生物资源,其茸、角、骨、肉、血等入药已逾千年,均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由于麋鹿在我国的灭绝而无药可用.随着麋鹿种群重引入并快速扩大,围绕麋鹿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开展了广泛的现代研究.系统分析了麋鹿药用资源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应明确麋鹿作为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的战略地位,积极开展麋鹿野化驯养与人工规范化养殖相结合的资源发展模式,通过开展以麋鹿药用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为目的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并研究开发独具特色的麋鹿系列产品,促进麋鹿生物资源在中药农业、工业、商业、保健品业、食品业、化妆品业以及加工设备技术等产业化的构想,以期引导和推动麋鹿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7  分子谱系地理学在药用植物基因水平的研究进展
    李菁 向婷婷 许成 刘朝奇 张长城 袁丁 周志勇
    2015, 46(8):1243-124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7
    [摘要](2115) [HTML](0) [PDF 850.91 K](2692)
    摘要:
    分子谱系地理学在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中药道地性形成机制以及中药核心种质构建中的应用研究是目前我国中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中药资源领域深入到与DNA差异相关联的功能基因筛选和基因组学,已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等多种药用植物功能基因开展了深入研究.基于分子谱系地理学的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筛选及中药材基因组学研究将会是今后研究应用的主流.对近年来分子谱系地理学在中药分子鉴定和中药道地性形成机制,特别是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此的基因组学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8  黄精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姜程曦 洪涛 熊伟
    2015, 46(8):1247-12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8
    [摘要](2018) [HTML](0) [PDF 828.34 K](2485)
    摘要:
    黄精产业作为我国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种植、加工、市场各个环节中都存在问题,只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才能保证黄精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以及各个黄精产区的实地调研对影响黄精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对策进行研究.对黄精进行规范化种植以及相关产品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是解决黄精产业发展问题的最佳手段,是黄精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29  鹅绒委陵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刘意 成亮 延在昊 何泉泉 孔德云
    2015, 46(8):1251-125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9
    [摘要](1941) [HTML](0) [PDF 982.46 K](1557)
    摘要:
    蕨麻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已有1 200多年的药用历史.蕨麻为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膨大的块根,鹅绒委陵菜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其主要含有三萜、皂苷和黄酮类成分.近年来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缺氧、抗氧化、保肝、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现对鹅绒委陵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