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46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活血化瘀中药五味药性功效的化学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思考
    刘昌孝 张铁军 何新 陈常青 许浚 田成旺
    2015, 46(5):615-6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01
    [摘要](2344) [HTML](0) [PDF 741.63 K](3446)
    摘要:
    根据当前中药药性研究问题,确定以传统药味(辛、甘、酸、苦、咸)和功效为主线,提出"药物-五味-物质-效应-功用"的"五要素"模式和研究思路。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以活血化瘀中药的五味药性为切入点,阐述中药药味相关的化学物质-功效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的内在联系。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开展中药药性理论和科学内涵研究,"五要素"是转化研究的纽带,攻克与药效作用和不同药味的差异性是难点。因此,该思路将有益于中药学的学术创新的发展。
    2  元宝草中2个新化合物
    邱玉琴 田文静 李畅 戴毅 姚新生
    2015, 46(5):625-62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02
    [摘要](2026) [HTML](0) [PDF 628.87 K](1750)
    摘要:
    目的 研究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RP-HPLC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元宝草地上部分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6-三甲氧基-3',5'-二羟基二苯甲酮(1)、2,4,6-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甲酮- 5'-O-α-L-吡喃鼠李糖苷(2)、2-羟基-4,6-二甲氧基二苯甲酮(3)、2,4,6,3',5'-五甲氧基二苯甲酮(4)。结论 化合物12为2个新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元宝草素A和元宝草素B;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3  盆架树中1个新单萜吲哚生物碱
    曾婷 李小年 李丽梅
    2015, 46(5):629-63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03
    [摘要](2340) [HTML](0) [PDF 645.37 K](1922)
    摘要:
    目的 研究盆架树Winchia calophylla树皮的生物碱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 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MS、NMR等波谱数据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7种人体肿瘤细胞(肺癌A549,乳腺癌MCF-7,前列腺癌PC-3,神经胶质瘤U87MG,多发性骨髓瘤U266、MM1.S、MM1.R)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从盆架树树皮乙醇提取物的总生物碱部分分离得到1个新单萜吲哚生物碱,命名为盆架树碱B(1)。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该化合物对7种人体肿瘤细胞株无增殖抑制作用。
    4  灰毛浆果楝茎的化学成分
    傅淋然 马青云 黄圣卓 郁志芳 赵友兴
    2015, 46(5):633-63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04
    [摘要](1743) [HTML](0) [PDF 637.00 K](1827)
    摘要:
    目的 研究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各种波谱方法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灰毛浆果楝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羊毛甾-7-烯-3-酮-22,25-环氧-23,24-丙酮乙缩醛(1)、chisopanin M(2)、3β-羟基-5-烯-豆甾(3)、7α-羟基-4- 烯-3-酮-豆甾(4)、3β-羟基-5-烯-7-酮-豆甾(5)、7α-羟基-谷甾醇(6)、22E-7α-甲氧基-5α,6α-环氧-8(14),22-二烯-3β-羟基麦角甾(7)、7β-羟基-4-烯-3-酮-胆甾(8)、3β-乙酰氧基-2β,4β-二羟基-16-酮-孕甾(9)、17α,20R-二羟基-3,16-二酮-孕甾(10)、2β,3β-二羟基-16-酮-孕甾(11)、3β,7α-二羟基-20-酮-孕甾(12)、2α,3β-二羟基-5-烯-20-酮-孕甾(13)、1,4-二烯-3,16-二酮-2-羟基雄甾(14)、5-烯-17-酮-3β,16β-二羟基雄甾(15)、芹菜素(16)和annuionone D(17)。结论 除化合物1417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灰毛浆果楝中分离得到。
    5  枳壳多糖CALB-1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邢娜 舒尊鹏 徐炳清 焦文娟 王秋红 匡海学
    2015, 46(5):639-64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05
    [摘要](1673) [HTML](0) [PDF 760.25 K](1785)
    摘要:
    目的 从枳壳粗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精制枳壳多糖(CALB-1),并对其结构和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获得枳壳粗多糖(CALB),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琼脂糖凝胶等方法对CALB进行分离纯化,得到CALB-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CALB-1的相对分子质量。综合运用红外(IR)光谱、高碘酸氧化、Smith氧化降解、甲基化、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方法考察CALB-1的结构及分子形态。采用体外脾细胞增殖实验及在体对小鼠单核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实验测定CALB-1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 经HPLC测定CALB-1为均一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8×107。综合化学手段和IR光谱分析得到CALB-1为多支结构的酸性多糖,其主链主要由阿拉伯糖(Ara)、甘露糖(Man)和半乳糖(Gal)构成,且主要以1→、1→4键型存在。分子形态考察结果显示CALB-1为非晶态固体。CALB-1具有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可提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廓清指数(K)值和吞噬指数(α)。结论 CALB-1为多支结构的均一相对分子质量的酸性多糖,且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为枳壳多糖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6  瞿麦的化学成分研究
    傅旭阳 田均勉
    2015, 46(5):645-64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06
    [摘要](2073) [HTML](0) [PDF 619.12 K](1887)
    摘要:
    目的 研究石竹科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光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瞿麦全草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7,3',4'-三甲氧基二氢黄酮(1)、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2)、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二氢黄酮(3)、β-菠甾醇(4)、胖大海素A(5)、(24R)-环阿屯-25-烯-3β,24-二醇(6)、(24S)-环阿屯-25-烯-3β,24-二醇(7)、豆甾-7-烯-3β-醇(8)和羟基二氢博伏内酯(9)。结论 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瞿麦中分离得到。
    7  天舒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秦建平 孙晓萍 吴建雄 陈健 李家春 萧伟
    2015, 46(5):649-65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07
    [摘要](1234) [HTML](0) [PDF 665.93 K](2414)
    摘要:
    目的 研究天舒胶囊化学成分及大鼠ig天舒胶囊后血中移行成分。方法 以UPLC-Q-TOF-MS作为分析方法,以阿魏酸、咖啡酸、盐酸川芎嗪、天麻素、5-羟甲基糠醛和藁本内酯作为对照,综合分析总离子流色谱图、提取离子流图及质谱图等信息,通过对比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质谱图特征,确认天舒胶囊化学成分及大鼠ig天舒胶囊后血中移行成分。结果 推断出天舒胶囊中24个化学成分,其中5个来源于天麻,其他19个来源于川芎;给药后血浆中共发现13个原型成分。结论 为阐明天舒胶囊药效物质基础和完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8  三七接骨凝胶膏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张传辉 贾成友 李微 赵凤平 禹奇男 于金英 王云红 杨荣平
    2015, 46(5):654-66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08
    [摘要](2074) [HTML](0) [PDF 844.03 K](2154)
    摘要:
    目的 制备三七接骨凝胶膏剂并对其体外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利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以外观性状、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为指标优化三七接骨凝胶膏剂最佳基质处方,并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川续断皂苷VI、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为指标成分,对其进行体外透皮研究。结果 凝胶膏剂最佳处方为ViscomateTM NP700-卡波姆940-PVPK90-高岭土-甘羟铝(1.86:1.48:0.49:0.5:0.16);24 h内川续断皂苷VI、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体外透皮速率依次为1.868、4.233、1.149、1.558 μg/(cm2·h)。结论 三七接骨凝胶膏剂具有较好的释药性和透皮性,透皮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
    9  计算机模拟和光谱分析在丹参酮IIA印记聚合物制备中的应用
    高艳坤 顾小丽 何宏亮 陈立娜
    2015, 46(5):665-67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09
    [摘要](1673) [HTML](0) [PDF 1.09 M](2102)
    摘要:
    目的 具有高亲和力和高选择性丹参酮IIA(TSIIA)分子印记聚合物(MIPs)的制备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以丹参酮IIA为模板分子,通过对硅胶表面进行接枝共聚,合成了基于硅胶表面修饰的MIPs。通过量子化学的方法对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结合构象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印记机制。结果 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间理论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3,甲基丙烯酸(MAA)比丙烯酰胺(AAM)更适合合成MIPs。结论 该MIPs可用于TSIIA的提取分离。
    10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和青蒿(金青)的醇沉工艺研究
    王永香 米慧娟 张传力 胡杨 施静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2015, 46(5):671-67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10
    [摘要](1711) [HTML](0) [PDF 837.36 K](1788)
    摘要:
    目的 优化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和青蒿(金青)的醇沉工艺,并获得关键工艺参数与质量属性的关系方程,为醇沉过程自动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断氧化马钱子苷转移率及醇沉液中固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考察醇沉前液相对密度、醇沉前液温度、醇沉终点乙醇体积分数、醇沉搅拌速度、加醇速度、静置温度、静置时间7个因素对醇沉工艺的影响趋势,同时通过方差分析确定影响醇沉工艺的关键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关键因素的参数范围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结果 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得到金青醇沉的最佳工艺参数:搅拌速度为550 r/min、加醇体积流量为4.0 mL/s、醇沉终点乙醇体积分数75%、静置温度30 ℃、静置时间24 h、醇沉前液相对密度1.10 g/mL(25 ℃)、醇沉前液温度25 ℃,在此条件下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断氧化马钱子苷转移率分别为94.8%、97.6%、97.4%、97.2%、96.1%,醇沉液中固含量为4.2%。结论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热毒宁注射液金青的醇沉工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金青醇沉工艺的稳定性。
    11  丹参二萜醌部位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工艺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楼招欢 杨波 沈炜 申力 张光霁
    2015, 46(5):679-68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11
    [摘要](1843) [HTML](0) [PDF 712.91 K](1764)
    摘要:
    目的 优选分离丹参二萜醌最佳的高速逆流色谱(HSCCC)溶剂体系,明确丹参二萜醌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制备丹参总二萜醌,采用UPLC测定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在不同溶剂系统上下相中的峰面积,计算分配系数(K)值及K值的比值(α),确定最佳溶剂体系。CKK-8法观察丹参二萜醌对人肝癌(QGY-7703)、肺癌(PC9、A549)、胃癌(MKN-45、HGC-27)、结肠癌(HCT116)、骨髓瘤(U266、RPMI8226)、乳腺癌(MCF-7)等9种人源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 HSCCC溶剂系统为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醇-水(12:8:13:7)时,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能得到较好的分离,丹参二萜醌的得率为8.65%。丹参二萜醌体外对人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癌、骨髓瘤、乳腺癌等9种人源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人肺癌PC9细胞及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结论 确定的溶剂体系对丹参二萜醌有效部位的分离效果可靠,建立的HSCCC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作为高效快速分离纯化丹参二萜醌的分离制备方法。丹参二萜醌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12  信息熵理论在热毒宁口服制剂中金银花与栀子提取工艺优选中的应用
    王仁杰 李淼 闫明 杨素德 王振中 萧伟
    2015, 46(5):683-68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12
    [摘要](1325) [HTML](0) [PDF 762.91 K](1673)
    摘要:
    目的 应用信息熵理论优选热毒宁口服制剂中金银花与栀子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绿原酸、栀子苷、木犀草苷提取率及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提取时间、加水量及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实现对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 信息熵理论可用于热毒宁口服制剂中金银花与栀子提取工艺的优选。
    13  UPLC-MS/MS法快速测定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34种化学药的研究
    丁宝月 屠婕红 薛磊冰 徐宏祥 傅应华
    2015, 46(5):688-69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13
    [摘要](2189) [HTML](0) [PDF 786.18 K](2059)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降压类中成药及调节血压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34种化学药的方法。方法 采用UPLC-MS/MS法,以Waters Acquity BEH-C18柱(100 mm×2.1 mm,1.7 μm)为色谱柱,以0.1%甲酸甲醇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32% A;5~8 min,32%~50% A;8~12 min,50% A;12~14 min,50%~60% A;14~16 min,60%~80% A;16~18 min,80% A;18~19 min,80%~90% A;19~20 min,90%~100% A;20~21 min,100% A;21~22 min,100%~32% A);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40 ℃。选择ESI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34种临床常用的化学降压药,通过比较MRM通道中样品峰与对照品峰的分子离子峰、二级碎片离子峰、色谱保留时间等信息确定添加的化学药物,并根据外标法以质谱峰面积计算添加药物的准确量。结果 在上述色谱及质谱条件下,34种化学药物可乐定、卡托普利、利血平、甲基多巴、氢氯噻嗪、呋塞米、吲达帕胺、米诺地尔、肼屈嗪、阿替洛尔、赖诺普利、地巴唑、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哌唑嗪、特拉唑嗪、普萘洛尔、依那普利、喹那普利、贝那普利、地尔硫卓、多沙唑嗪、尼卡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缬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酯、厄贝沙坦、奥美沙坦酯的分离度良好,方法检测限(LOD)均在0.1~0.5 ng/g,定量限(LOQ)均在0.3~1.5 ng/g,标准加样回收率均在81.4%~118.9%。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降压类中成药及调节血压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降压药的定量测定方法。
    14  南蛇藤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朱耀东 刘延庆 钱亚云 王海波 史有阳
    2015, 46(5):697-70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14
    [摘要](1945) [HTML](0) [PDF 5.57 M](2305)
    摘要:
    目的 探讨南蛇藤茎醋酸乙酯提取物(COE)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OE低、中、高剂量(10、20、40 mg/kg)组和希罗达(267 mg/kg)组,每组7只,各组ig给药,给药3周后检测裸鼠体质量、肿瘤体积、瘤质量等,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应用TUNEL法检测COE处理后各组移植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和SGC-7901肿瘤细胞中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COE能够较好地抑制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能明显缩小肿瘤体积,且呈剂量依赖性。COE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3.3%、46.8%、57.7%。TUNEL法显示COE处理后肿瘤细胞凋亡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E处理后移植瘤组织中p53和Bax蛋白表达有升高的趋势,而Bcl-2蛋白表达有降低的趋势。其中与模型组相比,COE高剂量组中p53和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而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免疫组化有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 COE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和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15  长春新碱对人胃癌BGC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陈通克 汤陌生 姜程曦 曾碧新
    2015, 46(5):703-70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15
    [摘要](1886) [HTML](0) [PDF 3.30 M](1605)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内外水平研究长春新碱对人胃癌BGC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S法检测人胃癌BGC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Hoechst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情况;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GC细胞内增殖、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荷瘤裸鼠实验检测长春新碱抑制胃癌生长情况。结果 长春新碱明显抑制BGC细胞的生长,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剂量和时间相关性,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促进其凋亡,下调了细胞增殖和周期相关蛋白p-FAK、FAK、E2F1、CylinE2、CyclinD2、CDK2、CDK6的表达,并激活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荷瘤裸鼠实验显示长春新碱能明显抑制胃癌生长。结论 长春新碱通过下调细胞增殖与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使细胞周期在G1期阻滞,同时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的凋亡。
    16  竹叶提取物抗肿瘤和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高飞 周瑜 王向军 李彤彤 张宇 黄瑜秋 钱永常
    2015, 46(5):710-71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16
    [摘要](1882) [HTML](0) [PDF 1.27 M](1862)
    摘要:
    目的 研究竹叶提取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肿瘤细胞人肝癌细胞HepG2和不诱导型肿瘤细胞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为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竹叶提取物处理HepG2和SH-SY5Y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竹叶提取物对2种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RT-PCR法检测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在HepG2和SH-SY5Y细胞中的表达差异以及竹叶提取物处理后HepG2细胞中VEGF基因表达的变化;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竹叶提取物处理后SH-SY5Y细胞神经突触的生长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竹叶提取物处理后SH-SY5Y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变化。结果 竹叶提取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高于对SH-SY5Y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HepG2细胞中VEGF和VEGFR2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SH-SY5Y细胞,且竹叶提取物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VEGF表达。适当剂量的竹叶提取物可以刺激SH-SY5Y细胞神经突触的生长,并可上调其NGF的表达。结论 竹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影响VEGF诱导型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可能通过上调NGF的表达刺激神经细胞神经突触的生长,竹叶提取物可能具有潜在的抗肿瘤和神经保护的双重功效。
    17  嘎日迪-13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SE、TNF-α、IL-6表达的影响
    田彩云 张浩楠 何静波 武海军 覃建民 徐继辉 杨玉梅
    2015, 46(5):716-72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17
    [摘要](1632) [HTML](0) [PDF 593.62 K](135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的作用及嘎日迪-13对其影响。方法 取雄性SD大鼠3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及嘎日迪-13大、中、小剂量(0.24、0.12、0.06 g/kg)组,每组又随机分为缺血1、6、12、24、72、120 h的6个时相组,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NSE、TNF-α、IL-6水平。结果 NSE、TNF-α、IL-6在假手术组表达少;而在模型组脑缺血损伤1 h后开始上升,NSE于12 h达高峰,TNF-α、IL-6在24 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P<0.01);嘎日迪-13各剂量治疗组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评分,NSE、TNF-α、IL-6表达量明显受到抑制(P<0.01、0.05)。结论 嘎日迪-13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示嘎日迪-13可能是通过减轻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的损伤,调节炎症因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减轻脑组织损伤,从而发挥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
    18  莲房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王思为 夏道宗 方月娟 钟怡平
    2015, 46(5):721-72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18
    [摘要](1396) [HTML](0) [PDF 600.33 K](1559)
    摘要:
    目的 观察莲房提取物(NRE)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喂以高脂饲料4周后一次性ip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NRE低、中、高剂量(100、300、500 mg/kg)ig干预5周后,检测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己糖激酶(HK)活性,检测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检测肝脏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以及血清中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NRE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FBG值,提高ISI,降低HOMA-IR,降低血清瘦素和TNF-α水平(P<0.05、0.01);对糖尿病大鼠所伴有的血脂(TC、TG、HDL-C、LDL-C)和肝脏(TC、TG、ALT、AST)代谢异常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0.01);并能提高肝组织GSH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水平;此外,NRE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糖原的量及HK活性(P<0.05、0.01)。结论 NRE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IR,这可能与其调节血脂和肝脏代谢,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瘦素和TNF-α水平作用有关。
    19  基于DNA条形码的玉叶金花属植物鉴定研究
    龚维 陈湜 刘婉桢 邓小芳 涂铁要
    2015, 46(5):727-73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19
    [摘要](1830) [HTML](0) [PDF 1.47 M](1760)
    摘要:
    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进行玉叶金花属植物的分子鉴定。方法 对玉叶金花属20种、89份个体进行叶绿体片段rbcL、matK和trnH-psbA以及核基因片段ITS的PCR扩增和测序,计算种内和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利用序列相似性法和邻接法进行单一片段、核心片段、组合片段以及ITS2片段的分析。结果 单一片段分析结果表明玉叶金花属种间遗传距离(0.002~0.012)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0.000 3~0.000 7)。trnH-psbA扩增率最低,ITS2片段的分辨率最高,其次是matK和ITS片段,rbcL片段的分辨率最低。片段组合后的分辨率明显提高,基于序列相似性法和邻接法,matK+rbcL+ITS和matK+rbcL+trnH-psbA+ITS的分辨率相当,且比其他片段组的分辨率更高,分别为77%和75%,成功鉴定了15个近缘类群,包括2个药用种类广西玉叶金花和黐花。结论 鉴于trnH-psbA扩增率较低,建议matK+rbcL+ITS作为玉叶金花属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并作为其药用种类的分子鉴定工具。
    20  白木香倍半萜合成酶As-SesTPS1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何欣 叶伟 高晓霞 王磊 章卫民
    2015, 46(5):733-73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20
    [摘要](1807) [HTML](0) [PDF 1.14 M](2030)
    摘要:
    目的 基于前期对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转录组测序结果,从白木香总RNA中克隆白木香倍半萜合成酶基因(As-SesTPS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白木香总RNA中获得倍半萜合成酶基因As-SesTPS1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该序列进行相似性和同源性分析,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利用q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白木香不同样品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得到倍半萜合成酶基因As-SesTPS1,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671 bp,编码556个氨基酸,其与多条倍半萜合成酶基因具有较高相似性,并含有RRx8W和DDxxD的保守序列;该基因在白木香的沉香样品中高表达。结论 As-SesTPS1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和在白木香不同部位表达差异性分析,为白木香倍半萜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奠定基础。
    21  水飞蓟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及不同因子对水飞蓟宾量的影响
    姜鸿运 刘菲 张淑丽 杨世海
    2015, 46(5):740-74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21
    [摘要](1815) [HTML](0) [PDF 746.44 K](1523)
    摘要:
    目的 建立水飞蓟Silybum rnarianum悬浮培养体系,测定不同影响因子对水飞蓟宾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水飞蓟悬浮培养体系,采用HPLC法测定水飞蓟宾的量。结果 激素配比6-BA 1.5 mg/L+NAA 1.0 mg/L+ZT 1.5 mg/L的MS培养基、光照12 h/d、pH值为7、转数110 r/min,为水飞蓟悬浮培养的最佳生长条件。当水杨酸、壳聚糖、硝普钠质量浓度分别为0.05、3、1 μg/L时水飞蓟增长量达到最大值,水飞蓟宾量也达到最大值。结论 建立的悬浮培养体系可用于水飞蓟的快速繁殖,适宜质量浓度的壳聚糖和硝普钠利于悬浮细胞的生长及水飞蓟宾的积累。
    22  通关藤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肖雪峰 刘丽 郭巧生 李超 王平理 杨生超 杭悦宇
    2015, 46(5):746-7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22
    [摘要](1680) [HTML](0) [PDF 740.97 K](1755)
    摘要:
    目的 研究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的生长发育规律,为通关藤的人工栽培育种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采自云南省马关县的当年成熟通关藤种子为材料,研究发芽床、浸种时间、温度、光照处理及pH值对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芽率及根茎长的影响。结果 砂床为通关藤种子适宜的发芽床;浸种时间对种子的发芽影响不显著;种子最适宜发芽的温度为25~30 ℃;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与否对通关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温度不适时,光照为影响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偏酸性的逆境对通关藤种子萌发的影响比碱性的逆境影响小。结论 适合通关藤种子萌发的条件为发芽前浸种24 h、30 ℃、pH为7.0~7.5的砂床环境下光照培养。
    23  天津产与市售野生酸枣仁的质量比较研究
    常广璐 李国辉 李天祥
    2015, 46(5):751-75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23
    [摘要](1226) [HTML](0) [PDF 723.25 K](2250)
    摘要:
    目的 对天津产酸枣仁Ziziphi Spinosae Semen进行质量分析评价研究,并与市售其他产地的酸枣仁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区域分层抽样法采集天津4个区域12批酸枣野生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白桦脂酸的量。结果 天津产野生酸枣仁中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白桦脂酸量分别为0.810~1.925、0.695~1.708、0.201~0.390、0.651~0.789 mg/g;河北承德酸枣仁白桦脂酸量最高,达到1.654 mg/g。结论 天津产野生酸枣仁质量较优,其中八仙山酸枣仁质量优势尤为突出,其他3个区域与市场流通的酸枣仁药材平均质量水平相当。
    24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赵珊 王鹏程 冯健 陈自力 王秋红 匡海学
    2015, 46(5):756-76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24
    [摘要](1963) [HTML](0) [PDF 738.52 K](2875)
    摘要: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组学",目前已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代谢组学通过分析外界刺激后生物体内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代谢物的全面变化,来认识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代谢组学为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以及中医证候的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5  双水相萃取在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刘磊磊 李秀娜 赵帅
    2015, 46(5):766-77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25
    [摘要](1792) [HTML](0) [PDF 730.64 K](3514)
    摘要:
    双水相萃取是一种易于放大、可连续化操作、易于集成技术、绿色环保的新型液/液萃取分离技术,在分离纯化蛋白质、基因、生物纳米分子、细胞和天然产物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系统综述近5年该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进展,以期抛砖引玉,推动中药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26  丹蒌片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及相关成分的生物网络关系的探讨
    王富江 张鹏 于春泉 朱彦
    2015, 46(5):774-77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26
    [摘要](1715) [HTML](0) [PDF 742.12 K](2279)
    摘要:
    通过查阅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集相关文献,同时采用生物反应路径分析(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IPA)系统推测丹蒌片与相关疾病的作用靶点,预测相关的作用机制。近几年对丹蒌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方面,一些已知的化学成分可能是通过环加氧酶2(PTGS2)、瘦素蛋白(LEP)、一氧化氮合酶3(NOS3)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起作用。明确丹蒌片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困难,生物化学与网络药理学的结合有助于了解丹蒌片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
    27  桑叶防治糖尿病的效应成分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季涛 宿树兰 郭盛 欧阳臻 钱大玮 唐于平 段金廒
    2015, 46(5):778-78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5.027
    [摘要](1916) [HTML](0) [PDF 943.75 K](2632)
    摘要:
    桑叶作为我国传统的常用药食两用中药品种之一,其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随着桑叶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及产业化开发的发展,其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效应成分群与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桑叶对其调节血糖的功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桑叶生物碱类成分是桑叶中调节血糖最为显著和明确的一类资源性化学成分;其次是桑叶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的作用;而桑叶多糖类成分则间接地起到降血糖作用。以期为桑叶调控血糖及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提供指引,为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