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46卷第1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基于生态效应的中药废弃物资源化的模式与技术选择
    袁盼 申俊龙 申远
    2015, 46(19):2829-283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01
    [摘要](1343) [HTML](0) [PDF 552.42 K](1762)
    摘要: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形成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从外部性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角度,探讨中药废弃物资源化的三大循环模式及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效应。同时,基于生态效应的视角,提出促进中药废弃物资源化转化的技术。这将促进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马甲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武蕊娟 宋联强 谭镭 詹雁 阮佳 徐超群
    2015, 46(19):2834-283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02
    [摘要](1513) [HTML](0) [PDF 754.62 K](1757)
    摘要:
    目的 研究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马甲子乙醇提取物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NMR、MS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MTT法对新化合物2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 从马甲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和2α,27-二反式对羟基肉桂酰氧基白桦脂酸(2)。化合物2对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20.34、14.83μmol/L。结论 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马甲子素,属于白桦脂酸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2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发现,化合物2表现出显著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3  鸦胆子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王群 杨勇勋 刘庆鑫 张建平 陈利萍 李慧梁 管淑玉
    2015, 46(19):2839-28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03
    [摘要](2110) [HTML](0) [PDF 757.10 K](1816)
    摘要:
    目的 研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色谱、ODS、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鸦胆子种子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鸦胆子内酯W(1)、yadanziolide A(2)、鸦胆子苦素D(3)、鸦胆子苦素E(4)、javanicolideA(5)。结论 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4  半枝莲中1个新克罗烷二萜化合物
    梁彩霞 曹英夕 张东 张轲 杨岚
    2015, 46(19):2843-284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04
    [摘要](1346) [HTML](0) [PDF 741.93 K](2263)
    摘要:
    目的 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MCI、反相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HR-ESI-MS、NMR、2D-NMR等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半枝莲全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克罗烷二萜,鉴定为(13R)-7β-羟基-8,13-螺-6α,11β-二乙酰氧基-3-烯-15,16-新克罗烷内酯。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新克罗烷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半枝莲二萜J。
    5  皂角刺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李岗 仙云霞 王晓 周洪雷 段文娟 于金倩
    2015, 46(19):2846-28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05
    [摘要](1526) [HTML](0) [PDF 780.60 K](1873)
    摘要:
    目的 研究皂角刺(皂荚Gleditsia sinensis的干燥棘刺)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1~46对人肝腹水腺癌细胞SK-HEP-1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皂角刺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氨基咪唑(1)、2,3-dihydro-5-(2-formylvinyl)-7-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3-benzofuranmethanol(2)、E-肉桂酸(3)、3-O-反式阿魏酰基奎宁酸(4)、反式咖啡酸(5)、4-hydroxy-3-methoxybenzamide(6)、threo-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 aldehyde ether(7)、5,7-二羟基色原酮(8)、香草酸(9)、原儿茶酸(10)、3-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1)、3-O-咖啡酰奎宁酸乙酯(12)。化合物1对SK-HEP-1细胞的IC50值为34.47μg/mL。结论 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皂荚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SK-HEP-1细胞具有明显细胞毒活性。
    6  交趾黄檀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刘荣华 温新潮 张普照 邵峰 杨尊华 黄慧莲 王艳
    2015, 46(19):2851-285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06
    [摘要](2113) [HTML](0) [PDF 753.41 K](1761)
    摘要:
    目的 研究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交趾黄檀心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异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紫苜蓿酮(1)、7-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2)、4,7,2'-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醇(3)、5,7-二羟基-2',3',4'-三甲氧基二氢异黄酮(4)、芒柄花黄素(5)、2'-羟基芒柄花黄素(6)、2',5,7-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染料木黄酮(8)、3'-O-methylviolanone(9)、3-hydroxyvestitone(10)、鹰嘴豆芽素A(11)、后莫弗里素(12)、美迪紫檀素(13)、isodarparvinolB(14)。结论 化合物34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26~1113~14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7  逍遥散中当归的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研究
    宫文霞 周玉枝 李肖 高丽 王月华 田俊生 高晓霞 秦雪梅 杜冠华
    2015, 46(19):2856-286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07
    [摘要](1550) [HTML](0) [PDF 844.42 K](1601)
    摘要:
    目的 指认逍遥散中君药当归对复方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并筛选其中潜在的抗抑郁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UPLC-PDA技术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当归相应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匹配,通过对比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全波长紫外光谱图,归属当归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贡献成分进行导向分离,采用现代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活性验证。结果 共归属并鉴定出当归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5个,分别为阿魏酸松柏醇酯(1)、E-丁烯基苯酞(2)、藁本内酯(3)、Z-丁烯基苯酞(4)、12-异戊烯酰基-14-乙酰基-2E,8E,10E-三烯-4,6-二炔-1-醇(5),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从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能有效保护谷氨酸损伤的SH-SY5Y和PC12细胞。结论 UPLC-PDA导向分离技术可快速、准确指认复方来源于其单味药材的贡献成分。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可能为当归贡献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活性成分。
    8  总量统计矩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评价虎杖饮片一致性与差异性
    王元清 韩彬 向荣 孙琴 张陈 乔志斌 周钰珂 严建业 夏新华
    2015, 46(19):2863-286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08
    [摘要](2036) [HTML](0) [PDF 856.41 K](1865)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批次虎杖饮片一致性与差异性,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11批虎杖饮片的化学指纹图谱;采用总量统计矩法计算总量零阶矩(AUCT)、总量响应率(AUCPWT)、总量一阶矩(MCRTT)、总量二阶矩(VCRTT)等参数;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PCA)法对虎杖样品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对11批虎杖饮片进行测定,共标定了13个共有峰,指认了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苷、大黄素的色谱峰;总量统计矩参数AUCT、AUCPWT、MCRTT、VCRTT的平均值分别为1.52×106 AU·min、2.31×103 AU·min·mL/mg、22.0 min、110.0 min2;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在0.85以上;聚类分析法与PCA法均将样品分为4类。结论 化学指纹图谱结合总量统计矩分析、聚类分析与PCA可评价虎杖饮片一致性与差异性,是适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方法。
    9  马钱苷人工抗原的合成、鉴定及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
    迪更妮 张维库 李壮 乔灏祎 屈会化 赵琰 王庆国 续洁琨
    2015, 46(19):2870-287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09
    [摘要](1503) [HTML](0) [PDF 742.12 K](1539)
    摘要:
    目的 首次合成并鉴定马钱苷(loganin)人工抗原,为进一步制备马钱苷单克隆抗体,建立相关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合成马钱苷免疫原(loganin-BSA)和包被原(loganin-OV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鉴定马钱苷人工抗原是否偶联成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马钱苷抗体效价及其特异性。结果 经MALDI-TOF-MS检测,马钱苷与BSA偶联成功。竞争抑制曲线表明,血清中的抗体可与马钱苷产生特异性结合,血清抗体效价在1:40000。结论 成功合成了马钱苷人工抗原,为马钱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中药质量评价和动物体内药动学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0  维药多伞阿魏体外抗胃癌活性部位GC-MS指纹图谱的研究
    王飒 盛萍 姚蓝 杜冰洁
    2015, 46(19):2874-287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10
    [摘要](1642) [HTML](0) [PDF 837.51 K](1574)
    摘要:
    目的 初步确定多伞阿魏Ferula ferulaeoides体外抗胃癌活性部位,并对其进行GC-MS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多伞阿魏不同提取物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GC-MS、主成分分析对多伞阿魏体外抗胃癌活性部位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 多伞阿魏氯仿提取部位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建立了多伞阿魏体外抗胃癌活性部位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确立了28个共有峰,与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作用有较强关系的11个共有峰,分别鉴定为峰1(3-甲氧基-1,2丙二醇)、2(右旋柠檬烯)、4(左旋乙酸龙脑酯)、6(乙酸松油酯)、7(2,6,10-三甲基-1,5,9-十一烷三烯)、8(α-柏木烯)、9(α-香柑油烯)、12(β-雪松烯)、21(8-表-γ-桉叶油醇)、22(γ-桉叶油醇)、23(茅苍术醇)。10批样品中共有峰成分占总成分的92%以上,其相似度达到0.9以上。结论 初步确证了多伞阿魏氯仿提取部位具有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作用。建立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可作为多伞阿魏活性部位的质量控制方法。
    11  一测多评法在六味地黄软胶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石伟 王振中 倪付勇 李家春 孙仙铃 李云 萧伟
    2015, 46(19):2880-288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11
    [摘要](1624) [HTML](0) [PDF 838.97 K](1424)
    摘要:
    目的 建立六味地黄软胶囊中7种化合物一测多评方法学考察模式,检验该方法是否适用于六味地黄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以六味地黄软胶囊为研究对象,选择马钱苷作为内参物,采用2种校正方法(多点校正、斜率校正),建立马钱苷与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芍药苷、丹皮酚及熊果酸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f);同时进行定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采用外标法测定22批六味地黄软胶囊样品7种成分的量,并将外标法测定值与2种校正因子计算所测值进行对比,检验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以2种校正方式所得f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一测多评的质量评价模式简单、精确且可行,适用于六味地黄软胶囊的质量评价和控制。
    12  六味地黄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6种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王杰 刘冰 周军 邵建强 唐素芳
    2015, 46(19):2887-289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12
    [摘要](1447) [HTML](0) [PDF 835.34 K](1498)
    摘要:
    目的 比较六味地黄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6种有效成分的量。方法 采用HPLC法在不同色谱条件下测定六味地黄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毛蕊花糖苷、马钱苷、丹皮酚、尿囊素、茯苓酸、23-乙酰泽泻醇B的量。结果 传统汤剂中毛蕊花糖苷、马钱苷、丹皮酚、尿囊素、茯苓酸和23-乙酰泽泻醇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5、2473.6、3135.1、708.8、5.9、104.4μg/g,对应配方颗粒分别为298.6、3685.7、706.5、714.2、17.4、217.8μg/g;传统汤剂与对应配方颗粒中毛蕊花糖苷和尿囊素的量基本一致;马钱苷、茯苓酸和23-乙酰泽泻醇B的量,配方颗粒明显高于传统饮片;丹皮酚的量配方颗粒明显低于传统饮片。结论 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化学成分量的高低与其组分化学性质有关。
    13  黄柏和黄连对小鼠机体代谢影响的比较研究
    范玛莉 张争争 张晓琴 李震宇 秦雪梅
    2015, 46(19):2892-289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13
    [摘要](1525) [HTML](0) [PDF 1.85 M](1707)
    摘要:
    目的 比较黄连、黄柏对正常小鼠机体代谢的影响,探讨二者对小鼠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手段,比较两者对正常小鼠血清和肝脏内源性代谢物干预作用的差异。结果 给药后黄连和黄柏组小鼠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血清中脂类物质、3-羟基丁酸(3-HB)、N-乙酰化糖蛋白(NAG)、甘油、胆碱、α-葡萄糖、β-葡萄糖等代谢物及肝脏中谷氨酸、糖原、腺苷、谷胱甘肽、甜菜碱等代谢物的量均发生变化,但两组的变化幅度不同。内源性代谢物的改变涉及机体的糖代谢、脂肪代谢等途径。结论 黄连、黄柏功效、药性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14  天山雪莲愈伤组织提取物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王南 唐琴 姬芳玲 许青 包永明
    2015, 46(19):2900-29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14
    [摘要](1591) [HTML](0) [PDF 1.53 M](1889)
    摘要:
    目的 研究天山雪莲愈伤组织提取物(extract from callus of Saussurea involucrate, ESI)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ESI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MG-63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ESI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相关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羟脯氨酸(Hyp)水平,茜素红染色法观察对矿化骨结节形成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活化因子受体配体(RANKL)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PG/RANKL蛋白水平;检测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ESI作用于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矿化以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结果 ESI低于125μg/mL对成骨细胞无细胞毒性,31.25、62.5μg/mL对成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ESI显著提高ALP活性、Hyp水平以及矿化骨结节形成;显著上调MG-63细胞OPG mRNA水平,下调RANKL mRNA水平,上调OPG/RANKL蛋白水平;SB203580显著抑制ESI对成骨细胞增殖、ALP活性、矿化结节形成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胶原蛋白积累量和OPG/RANKL值的提高作用。结论 ESI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OPG和RANKL基因表达有关,并且可能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进行信号转导。
    15  基于UPLC-MS/MS大承气汤多种活性成分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姜丽 余兰彬 张启云 尚广彬 余文燕 单思 徐国良
    2015, 46(19):2908-291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15
    [摘要](1941) [HTML](0) [PDF 1.02 M](2396)
    摘要: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研究大鼠ig大承气汤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及厚朴酚10种有效成分的体内药动学过程。方法 大鼠ig大承气汤(10.35 g/kg)后,于不同时间点从眼底静脉丛取血,以1,8-二羟基蒽醌为内标,血浆样品前处理后进行UPLC-MS/MS分析。以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XR-ODS III(75 mm×2.0 mm,1.6μm),体积流量0.35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源,负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各有效成分;采用WinNonlin 4.1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10种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分别在0.52~520.00、2.06~616.00、0.57~568.00、3.1~1240.0、18.5~1000.0、1.94~972.00、1.59~796.00、1.63~816.00、0.025~50.000、0.027~53.3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各成分精密度、回收率良好,且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稳定,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给药大鼠血浆中大黄素甲醚大多数点血药浓度低于检测限,未能得到药动学参数;其他成分均得到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药动学参数。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大承气汤中多种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可用于药动学研究,且方法准确。
    16  腰痛宁胶囊治疗寒湿瘀阻型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刘艳平 李引刚
    2015, 46(19):2916-291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16
    [摘要](1535) [HTML](0) [PDF 731.20 K](1474)
    摘要:
    目的 以安慰剂为对照评价腰痛宁胶囊治疗坐骨神经痛(寒湿瘀阻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10月-2009年5月符合试验纳入标准的144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腰痛宁胶囊组)72例,对照组(腰痛宁胶囊安慰剂组)72例;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分别服用相应药物,每次5粒,黄酒兑少量温开水送服,每日1次,睡前半小时服。连续用药14 d为1个疗程。结果 入选受试者144例,主要疗效指标治疗组疾病控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U=4.138,P<0.001);疼痛改善方面:治疗组的疾病(中医证候)控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U=6.330,P<0.001)。安全性评价方面:试验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其他生命体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项目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痛宁胶囊治疗坐骨神经痛(寒湿瘀阻证)具有较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试验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17  地黄中介体亚基基因RgMed6的分离与表达特性
    王丰青 谢彩侠 李明杰 李烜桢 张红瑞 杜家方 张重义
    2015, 46(19):2919-29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17
    [摘要](1461) [HTML](0) [PDF 816.04 K](1898)
    摘要:
    目的 克隆地黄中介体亚基基因RgMed6,分析其编码的蛋白序列特征和基因表达特性。方法 利用地黄转录组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获得拟南芥Med6的同源基因片段,通过序列拼接获得RgMed6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在NCBI上进行BLASTp获得RgMed6的同源蛋白,用MAFFT进行多序列联配,应用MEGA 6.0构建系统进化树,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gMed6在地黄不同组织以及逆境胁迫下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获得1条924 bp的cDNA序列,包含1个771bp的完整ORF,编码256个氨基酸,具有Med6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和1个潜在的核定位信号序列。RgMed6在检测的5个地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地黄叶片里表达强度最大,其次为花蕾,在茎中表达量最低。在连作地黄块根中RgMed6的表达量降低,NaCl胁迫处理下RgMed6的表达量升高。结论 首次克隆了地黄中介体亚基基因RgMed6,为阐明其在地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的分子功能奠定基础。
    18  华重楼植株的快速繁殖研究
    刘银花 王跃华 唐旭 陈燕 黄鹏 梅英
    2015, 46(19):2925-293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18
    [摘要](1586) [HTML](0) [PDF 1.19 M](1487)
    摘要:
    目的 以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根茎为外植体,建立华重楼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方法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研究激素6-BA、2,4-D、NAA、IBA、KT、IAA和头孢曲松钠、活性炭等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不定根产生的影响,找出组培苗诱导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 华重楼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1.5mg/L+2,4-D 3.0 mg/L;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3.0 mg/L+IAA 0.3 mg/L+KT 1.0 mg/L+头孢曲松钠30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NAA 0.1 mg/L+活性炭0.5%。当组培苗长出第1片叶且不定根长出4条以上时将组培苗取出,先放在无菌水中栽培5 d,再移栽至松软土壤中,组培苗生长健壮,成活率为100%。结论 在获得愈伤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对不定芽的诱导与无根苗生根培养,筛选出了培育华重楼组培苗的最佳条件。
    19  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与分类研究
    侯晓强 任秀艳 付亚娟 王浩 左秀丽 吕寒聪 张志丽
    2015, 46(19):2932-293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19
    [摘要](1601) [HTML](0) [PDF 875.13 K](1539)
    摘要:
    目的 研究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鉴定活性真菌的分类地位。方法 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从北沙参基原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中分离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为指示菌株,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对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有4株内生真菌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浓缩液抑菌圈直径与4 U/mL硫酸庆大霉素抑菌圈直径的比值(d/D)最大可达1.07;有1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d/D值最大为0.65;有3株内生真菌对白色假丝酵母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浓缩液与0.2 mg/mL氟康唑的d/D值最大可达1.27。19株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归于4个目,5个科,7个属,8个种。结论 北沙参植物中存在多种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对于北沙参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及药材道地性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  不同干燥方法对人参花和西洋参花皂苷类成分的影响
    李芳 李乔 宋丹 刘蓬蓬 吕重宁 王晶 贾凌云 路金才
    2015, 46(19):2937-29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20
    [摘要](2255) [HTML](0) [PDF 591.63 K](1718)
    摘要:
    目的 筛选适合人参Panax ginseng花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花采收后的加工方法,以14种人参皂苷的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评价不同干燥方法对人参花和西洋参花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b3、Rd及其相对应的丙二酰基人参皂苷(m-Rg1、m-Re、m-Rb1、m-Rc、m-Rb2、m-Rb3和m-Rd)的量。结果 西洋参花中人参皂苷在40℃烘干的条件下质量分数要比红外干燥、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的高,人参花中人参皂苷在40℃烘干的条件下质量分数要比冷冻干燥的高,并且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质量分数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丙二酰基人参皂苷m-Re、m-Rg1、m-Rb1、m-Rc、m-Rb2、m-Rb3、m-Rd的质量分数在高温(>100℃)时明显下降,且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减少量与相应的人参皂苷的变化量并没有明显的对等关系,这14种皂苷的总量也都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40℃烘干可使人参花和西洋参花中原有人参皂苷量保持在最高水平,而高温处理则可使其转化为其他稀有皂苷。
    21  黔产辣蓼及其混淆品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冯华 刘英波 刘亮 潘年松 周德权
    2015, 46(19):2943-294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21
    [摘要](1032) [HTML](0) [PDF 609.55 K](1501)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建立黔产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药材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PLC法,Hypersil ODS2 C18柱,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25℃,对22批不同产地辣蓼药材及其混淆品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辣蓼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12个共有峰。并对15批不同产地辣蓼药材及其7批混淆品进行了相似度比较。15批辣蓼药材相似度均大于0.95,7批混淆品均小于0.50。结论 辣蓼药材HPLC指纹图谱具有重复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可作为黔产辣蓼药材的识别方法。
    22  中药对慢性肾病肾组织炎性损伤的干预机制
    梁文杰 马国平 梁丽娟 许庆友
    2015, 46(19):2946-295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22
    [摘要](1215) [HTML](0) [PDF 680.42 K](1810)
    摘要:
    慢性肾病与炎症密切相关。中药或其提取物可干预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Toll样受体4(TLR4)等信号转导通路,并通过调节细胞因子、黏附分子、转录因子、受体分子及酶分子等多层次、多靶点拮抗慢性肾病肾组织炎性损伤。由于炎性损伤因素的交互性、网络性及放大性,使中药的干预作用有多点性、多效性和重叠性等特点。探索中药对慢性肾病肾组织炎性损伤的作用靶点及其分子机制对于慢性肾病的临床防治及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23  三七总皂苷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赵灿 郭丽娜 彭玉帅 刘辰 王如峰
    2015, 46(19):2954-296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23
    [摘要](1330) [HTML](0) [PDF 692.44 K](2327)
    摘要:
    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属于达玛烷型三萜皂苷,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三七总皂苷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被广泛地用于衰老、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对三七总皂苷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如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鲨烯合成酶(SS)、鲨烯氧化酶(SE)、达玛烯二醇合成酶(DS)、环阿屯醇合成酶(CAS)、P450单加氧酶(CYP450)和糖基转移酶(GT)等在催化机制、基因克隆、转录水平的表达调控及其表达模式和表达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首次总结了多态性和环境胁迫等在三七皂苷生物合成的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为应用代谢工程人工合成PNS提供依据。
    24  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徐浩 濮文渊 钱爱兵 朱学芳
    2015, 46(19):2966-297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24
    [摘要](1215) [HTML](0) [PDF 1.76 M](1675)
    摘要:
    以信息可视化方式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热点。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11版)》所收录的248种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作为初始数据采集样本,创建CMSCI引文索引数据库,结合《中图分类号(第四版)》确定2004-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13259篇,抽取其81626个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词分析、可视化分析及共词聚类等方法分年度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并进行对比分析。以知识图谱方式识别出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高血脂及糖尿病的中医药疗法研究为2004-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且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发现该研究领域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等3种实验方法为重点实验方法,以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我国中医学与药学的学科交叉为领域内学者学科交叉行为的主要表现。
    25  有毒中药的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揭晓泸 伍振峰 黄小英 王雅琪 胡鹏翼 王芳 朱根华 宋民宪 杨明
    2015, 46(19):2974-297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9.025
    [摘要](1791) [HTML](0) [PDF 544.40 K](1593)
    摘要:
    有毒中药是中药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沿用至今,但有毒中药的监管及质量控制问题是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关键问题,关系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首先简述了有毒中药质量控制及其管理现状,就其药材基原、使用、炮制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讨论了有毒中药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制约有毒中药发展的原因,再结合药物质量控制及管理等方面内容,探讨关于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以期为有毒中药的应用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