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45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药产品欧盟上市可行途径及法规解析
    瞿礼萍,邹文俊,姬建新,李伯刚
    2014, 45(5):603-607.
    [摘要](1522) [HTML](0) [PDF 1.17 M](2480)
    摘要:
    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植物药市场,是中药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目标。根据欧盟现行法规,中药产品可以食品补充剂、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的形式进入欧盟市场。通过对食品补充剂、药品固有应用(WEU)和药品传统应用(TU)申请等中药产品的主要上市途径以及相关欧盟法规进行简要解析,明确中药产品在欧盟上市的可行途径,以期为国内有志开拓欧盟市场的中药企业提供一定借鉴。
    2  紫丁香叶中的新环烯醚萜
    张树军,李雅富,李 军,王金兰,赵 明
    2014, 45(5):608-610.
    [摘要](713) [HTML](0) [PDF 448.78 K](1417)
    摘要:
    目的 研究紫丁香Syringa oblata 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紫丁香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鉴定为1β, 3α- diethoxy-7-oxo-8β-methyl-1, 3, 4, 4a, 5, 6, 7, 7a-octahydro-cyclopenta [c] pyran-4β-carboxylic-p-hydroxyphenethyl ester(1)。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丁香苦素F。
    3  小花八角果实抗氧化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刘婷婷,武海波,陈艳艳,隋先进,任晓倩,王文蜀,董旭俊
    2014, 45(5):611-614.
    [摘要](1697) [HTML](0) [PDF 485.96 K](1887)
    摘要:
    目的 研究民间药用植物小花八角Illicium micranthum果实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方法 使用DPPH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小花八角果实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抗氧化活性最好,从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ynurenol(1)、β-榄醇(2)、epi-carrisone(3)、6-羟基-桉烷-4(14)-烯(4)、β-桉醇(5)、柳杉醇(6)、1R, 2R, 4R-三羟基薄荷烷(7)、2-isopropenyl-5-methyl-cyclohexanol(8)、(?)-isopulegol(9)、4-isopropenyl- 1-methyl-cyclohexanol(10)、棕榈酸(11)、三十烷酸(12)、对甲氧基苯甲酸(13)、β-胡萝卜苷(14)。结论 除化合物14外,其他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78为首次从八角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4  广王不留行的化学成分研究
    魏 伟,范春林,王贵阳,唐海姣,王 英,叶文才
    2014, 45(5):615-621.
    [摘要](1133) [HTML](0) [PDF 474.01 K](1877)
    摘要:
    目的 对薜荔Ficus pumila的干燥花序托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色谱柱、ODS色谱柱及制备HPLC等技术方法分离并纯化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 结果 从广王不留行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了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丁(1)、山柰酚3-O-α-L-鼠李糖 (1→6)-β-D-葡萄糖苷(2)、异槲皮苷(3)、槲皮苷(4)、二氢山柰酚5-O-β-D-葡萄糖苷(5)、二氢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6)、maesopsin 6-O-β-D-glucopyranoside(7)、开环异落叶松脂素 9-O-β-D-葡萄糖苷(8)、绿原酸(9)、原儿茶酸(10)、咖啡酸(11)、5-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2)、对羟基苯甲酸(13)、香草酸(14)、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15)、β-香树脂醇乙酸酯(16)、β-胡萝卜苷(17)、红花菜豆酸(18)、吐叶醇(19)、(1′S, 6′R)-8′-hydroxyabscisic acid β-D-glucoside(20)和1-methyl-1, 2, 3, 4-tetrahydro-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21)。结论 化合物51518202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812152021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5  黄花草木犀化学成分研究
    杨 杰,王丽莉,周鑫堂,袁久志,张铁军,刘 方
    2014, 45(5):622-625.
    [摘要](1261) [HTML](0) [PDF 443.83 K](1422)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花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黄花草木犀70%乙醇渗漉液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香豆素(2)、对羟基苯丙酸甲酯(3)、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4)、芦丁(5)、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robinin(8)、clovin(9)、山柰酚-3-O-芸香糖苷(10)、异槲皮苷(11)、美迪紫檀素-3-O-β-葡萄糖吡喃糖苷(12)。结论 化合物3467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6  小果蔷薇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吴小鹏,黄小燕,张小坡,马国需,黄 真,袁经权,许旭东,钟晓明
    2014, 45(5):626-630.
    [摘要](1658) [HTML](0) [PDF 441.90 K](1888)
    摘要:
    目的 研究小果蔷薇Rosa cymosa根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柱对小果蔷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小果蔷薇根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oxo-pomolic acid(1)、2α, 19α-dihydroxy-3-oxo-12-ursen-28-oic acid(2)、2-乙酰基-洋委陵菜酸(3)、坡模酸(4)、野鸦椿酸(5)、阿江榄仁尼酸(6)、千花木酸(7)、阿江榄仁亭(8)、野蔷薇亭(9)、构莓苷F110)、2α, 3α, 19α, 23-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β-D-葡萄糖苷(11)、覆盆子酸(12)、号角树酸3-甲酯(13)。结论 化合物147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7  向日葵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费永和,陈 重,李笑然,许琼明,杨世林
    2014, 45(5):631-634.
    [摘要](884) [HTML](0) [PDF 438.87 K](1540)
    摘要:
    目的 研究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向日葵种子甲醇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4-二甲氧基-肉桂酸(1)、3-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1-丙酮(2)、3-羟乙酰基吲哚(3)、7-羟基-6-乙酰基-2, 3-二甲氧基色酮(4)、泽兰内酯(5)、对羟基苯甲酸(6)、香草酸(7)、阿魏酸(8)、反式咖啡酸(9)、香豆酸(10)、烟酸(11)、3-吲哚甲醛(12)、3-吲哚甲酸(13)、豆甾醇(14)、β-谷甾醇(15)、β-胡萝卜苷(16)。结论 化合物13为首次从向日葵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8  口服葛根总黄酮纳米混悬液冻干粉的制备及其4种有效成分溶出度考察
    王治平,周 群,樊 化,王一飞
    2014, 45(5):635-641.
    [摘要](1108) [HTML](0) [PDF 543.94 K](2063)
    摘要:
    目的 制备葛根总黄酮纳米混悬液冻干粉,并考察其主要有效成分(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溶出度。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葛根总黄酮纳米混悬液,以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冻干粉,以人工胃液(pH 1.2)为溶出介质,考察葛根总黄酮纳米混悬液冻干粉及其物理混合物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溶出度。结果 单因素试验并验证制备葛根总黄酮纳米混悬液冻干粉,其粒径、多分散指数及Zeta电位分别为(479.7±14.7)nm、0.524±0.220及(29.68±3.97)mV。葛根总黄酮纳米混悬液冻干粉4种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显著高于其物理混合物。结论 葛根总黄酮纳米混悬液冻干粉制备方法简便,能显著提高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有望成为葛根总黄酮的新型纳米给药系统。
    9  内标定量指纹图谱法筛选冠心苏合丸对照制剂
    孙国祥,张 宇,高嘉悦,刘中博
    2014, 45(5):642-647.
    [摘要](950) [HTML](0) [PDF 510.88 K](1423)
    摘要:
    目的 建立冠心苏合丸(Guanxin Suhe Pill,GXSHP)HPLC内标定量指纹图谱,用内标定量指纹图谱法选出冠心苏合丸对照制剂,为冠心苏合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对照制剂控制法。方法 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 C18色谱柱(150 mm×4.6 mm,2.7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均含0.2%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25.00±0.15)℃,紫外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5 μL。采用内标定量指纹法整体鉴定12批次GXSHP(S1~S12)质量,根据本方法评价结果选出冠心苏合丸对照制剂。结果 以内标物峰为参照峰,确定36个共有指纹峰,以加入固定浓度内标为基准建立了GXSHP-HPLC内标定量指纹图谱。用内标定量指纹法鉴别出S3、S5~S7、S9质量极好,S4、S8、S10、S11质量很好,S1、S2质量好,S12质量为劣,根据该方法评价结果,最终确定S3、S5~S7、S9可作为冠心苏合丸对照制剂。结论 内标定量指纹法可以减少对照品的使用,校正指纹图谱变化,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选出的对照制剂生成冠心苏合丸对照制剂指纹图谱可用于大批量冠心苏合丸的质量控制,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意义。
    10  主动载药法制备三氧化二砷脂质体
    王晓瑜,马满玲
    2014, 45(5):648-651.
    [摘要](917) [HTML](0) [PDF 509.89 K](1664)
    摘要:
    目的 采用主动载药法制备三氧化二砷(As2O3)脂质体,并优化处方组成,考察主动载药法制备As2O3脂质体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处方,主动载药法制备As2O3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用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并用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并进一步考察其优势。结果 所得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2.3±0.8)%;形态为粒径均匀的球形或类球形,粒径为(193±12)nm,Zeta电位为(36.1±3.0)mV;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优选得到的As2O3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并且所制备的As2O3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11  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HPLC特征指纹图谱系统性研究
    杨冰月,李 敏,施 佳,夏冬梅,李晓霞,杨小艳
    2014, 45(5):652-658.
    [摘要](1331) [HTML](0) [PDF 5.12 M](2586)
    摘要:
    目的 对半夏Pinelliae Rhizoma及其炮制品姜半夏Pinelliae Rhizoma Praeparatum cum Zingibere et Alumine不同提取部位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进行研究,阐明半夏炮制前后主要药效物质变化。方法 通过HPLC梯度洗脱建立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的水及75%、95%乙醇提取部位的特征指纹图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SPSS 17.0软件进行相似度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分别建立了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不同部位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指认了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6-姜辣素6个特征峰。姜半夏与半夏HPLC特征指纹图谱相比,姜半夏在保留时间18.3、73.5 min附近新增2个峰(10号峰、19号峰6-姜辣素)。结论 首次建立了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不同提取部位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该方法稳定、简便、可靠,可有效地控制半夏药材及姜半夏饮片的质量。
    12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通塞脉微丸中10种有效成分
    程 健,狄留庆,李俊松,赵晓莉,周 伟
    2014, 45(5):659-664.
    [摘要](1099) [HTML](0) [PDF 492.22 K](1642)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通塞脉微丸中10种有效成分(绿原酸、芹糖甘草苷、毛蕊异黄酮苷、木犀草苷、甘草苷、阿魏酸、异甘草苷、哈巴俄苷、甘草素和肉桂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BEH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 10种成分线性关系分别为绿原酸Y=294.09 X+17 624;芹糖甘草苷Y=19.296 X+748.42;毛蕊异黄酮苷Y=670.8 X+11 121;木犀草苷Y=490.45 X+2 938.3;甘草苷Y=33.489 X+555;阿魏酸Y=127.76 X+1 343.5;异甘草苷Y=57.87 X+804.81;哈巴俄苷Y=13.125 X-20.365;甘草素Y=29.057 X+367.71;肉桂酸Y=72.867 X+1 301.5,且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6.00%~104.67%,RSD值均小于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通塞脉微丸中绿原酸、芹糖甘草苷、毛蕊异黄酮苷、木犀草苷、甘草苷、阿魏酸、异甘草苷、哈巴俄苷、甘草素和肉桂酸10种有效成分的同时测定。
    13  HPLC法同时测定芙朴感冒颗粒中芦丁、橙皮苷和牛蒡苷
    王伟影,范 蕾,余华丽,戴德雄
    2014, 45(5):665-667.
    [摘要](885) [HTML](0) [PDF 461.40 K](1492)
    摘要:
    目的 建立芙朴感冒灵颗粒中芦丁、橙皮苷和牛蒡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应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芦丁、橙皮苷和牛蒡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204~130.1 μg/mL,r=0.999 0;1.819~145.5 μg/mL,r=1.000 0;43.22~778.0 μg/m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7%、99.52%、100.84%,RSD分别为1.69%、1.01%、1.59%。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芙朴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
    14  侧柏叶炮制前后对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比较
    刘 晨,柳 佳,张 丽,李帅锋,周丽娜,丁安伟,喻 斌
    2014, 45(5):668-672.
    [摘要](942) [HTML](0) [PDF 1.52 M](2616)
    摘要:
    目的 考察侧柏叶炮制前后对干酵母致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方法 以云南白药为阳性药,对照组和模型组i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阳性组、侧柏叶生品组、侧柏叶炭品组分别ig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7 d,第7天给药后复制血热复合出血模型,考察大鼠全血及血浆黏度、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量、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的量(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0.01),RBC、HGb及HCT显著升高(P<0.01);TT和APTT显著延长,PT显著缩短,FIB的量显著增加(P<0.01);PLT、PCT、MPV和PDW明显增加(P<0.05、0.01);侧柏叶生品及炭品均可明显降低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P<0.05);生品组及炭品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RBC、HGb和HCT(P<0.05、0.01);生品组可明显缩短TT和APTT(P<0.05、0.01),明显降低FIB的量(P<0.05);炭品组可显著缩短TT和APTT(P<0.01),显著降低FIB的量(P<0.01),明显降低大鼠PLT、PCT、MPV及PDW(P<0.05);生品组及炭品组均可使肺损伤得到明显修复(P<0.050.01)。结论 侧柏叶生品和炭品均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改善肺出血等病理性损伤,主要通过作用于内源性凝血途径改善凝血功能,且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15  猕猴桃多糖对前胃癌MFC细胞及其原位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申 力,张光霁,张广顺,宋文瑛,许冠华
    2014, 45(5):673-678.
    [摘要](1128) [HTML](0) [PDF 1.01 M](1715)
    摘要:
    目的 探索猕猴桃多糖对前胃癌(MFC)细胞及其原位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猕猴桃多糖对MFC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FC细胞Mcl-1、Bcl-2、Bak和Bcl-xl蛋白的表达;OB吻合胶粘贴法建立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方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实验表明随着猕猴桃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对MF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增强;Western blotting实验表明猕猴桃多糖作用于MFC细胞24 h下调Mcl-1、Bcl-2、Bcl-xl蛋白的表达,上调Bak蛋白的表达;体内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猕猴桃多糖中、高剂量组及5-氟尿嘧啶(5-Fu)阳性对照组中TUNEL检测细胞凋亡的平均阳性指数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均能够显著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P<0.01)。结论 猕猴桃多糖能够诱导胃癌MFC细胞凋亡,下调MFC细胞Mcl-1、Bcl-2、Bcl-xl蛋白和上调Bax、Bak蛋白表达,提示猕猴桃多糖的抗肿瘤机制与其通过Bcl-2家族蛋白所参与的细胞凋亡途径有关。
    16  以p-TEFb为靶点抗HIV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建立及在中药初筛中的应用
    李 芬,李玉会,吴秀丽,胡岩岩,马 瑜,贾盼盼,岳晓杰,李明军
    2014, 45(5):679-685.
    [摘要](811) [HTML](0) [PDF 3.90 M](1562)
    摘要:
    目的 建立以正向转录延伸因子(p-TEFb)为靶点的抗HIV药物快速高通量筛选模型,并运用此模型筛选抗艾滋病中药。方法 构建 BD-Tat和AD-CyclinT1融合的酵母双杂交质粒,分别转入AH109和Y187,经接合实验获得二倍体菌株并对其进行毒性检测、自激活实验和报告基因表达检测,建立基于酵母双杂交的筛选模型。结果 运用此系统筛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效的20种中药,获阳性中药2种,其抗HIV活性已被体外抑制HIV实验证实。结论 该筛选模型可成功用于抗艾滋病化合物和中药的高效筛选,得到的2种阳性中药狗脊和黄连,值得进一步进行干扰HIV Tat和CyclinT1互作的有效成分分离研究。
    17  贝母素乙增强阿霉素对胃癌多药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王云飞,顾政一,聂勇战,韩亚楠,魏彦玲,金治安
    2014, 45(5):686-690.
    [摘要](1037) [HTML](0) [PDF 543.74 K](1630)
    摘要:
    目的 研究贝母素乙逆转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MDR),增强化疗药物对胃癌多药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胃癌耐药SGC7901/VCR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后,ip给药,每2天给药1次,共给药6次。治疗期间观察裸鼠体质量,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瘤体积。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称取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药物治疗后移植瘤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期间联合用药组移植瘤体积小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称取移植瘤的质量,联合用药组移植瘤质量和抑瘤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P-gp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结论 贝母素乙可以增强胃癌耐药细胞移植瘤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能够显著抑制胃癌耐药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组织中P-gp表达和升高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相关。
    18  红景天提高黑腹果蝇肠道免疫功能研究
    左占广,朱彩霞,鲁东立,金丽华
    2014, 45(5):691-694.
    [摘要](1668) [HTML](0) [PDF 8.24 M](1931)
    摘要:
    目的 研究红景天提取物对果蝇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真菌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诱导果蝇肠道损伤,通过比较果蝇生存率、肠道上皮细胞死亡、肠道上皮细胞内活性氧(ROS)的量和肠道形态变化等,探讨红景天提取物对果蝇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红景天提取物可明显提高Beauveria bassiana孢子和SDS诱导后果蝇的生存率(P<0.05);降低肠道上皮细胞的死亡和肠道上皮细胞内ROS的量;保护和维持肠道形态。结论 红景天提取物对真菌和SDS诱导的肠道免疫损伤具有很好的缓解和保护作用。
    19  多胺介导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三萜积累的初步研究
    刘英甜,王晓东,周文洋,詹亚光,范桂枝
    2014, 45(5):695-700.
    [摘要](867) [HTML](0) [PDF 486.44 K](1010)
    摘要:
    目的 明确内源多胺是否介导真菌诱导子诱导白桦三萜的合成。方法 将40 μg/mL真菌诱导子、1 mmol/L腐胺(Put)和2 mmol/L多胺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D-Arg)添加到培养8 d的白桦悬浮培养体系中,利用HPLC法和比色法分析多胺量和三萜量。采用药理学和恢复实验分析多胺在真菌诱导子诱导白桦三萜合成中的作用。结果 真菌诱导子或Put处理后,白桦悬浮细胞中的多胺量、三萜量和产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处理24 h时,三萜量达最大值,分别增加了68.54%和30.34%。真菌诱导子和Put共同处理虽提高了三萜量,但其产量却低于真菌诱导子单独处理。真菌诱导子和D-Arg共同处理后三萜量低于真菌诱导子单独处理,处理24 h时降低程度最高,为40.57%。恢复实验发现,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真菌诱导子、Put以及真菌诱导子与D-Arg对白桦三萜合成的影响逐渐减弱,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 多胺介导了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的合成。
    20  一氧化氮和水杨酸依次介导内生真菌诱导子促进苍术细胞中苍术素生物合成的信号转导
    陶金华,汪冬庚,濮雪莲,黄金华,赵 喜,仇雯倩,江 曙
    2014, 45(5):701-708.
    [摘要](1120) [HTML](0) [PDF 495.85 K](1342)
    摘要:
    目的 研究介导内生真菌诱导子促进苍术悬浮细胞中苍术素生物合成的信号分子及信号转导途径,并探讨诱导子对苍术素合成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法,考察内生真菌诱导子处理下苍术细胞中一氧化氮(NO)、水杨酸(SA)及苍术素量的变化。结果 内生真菌诱导子通过诱导苍术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活性,显著促进苍术细胞的NO迸发、SA和苍术素的合成。NOS抑制剂PBITU可以阻断诱导子对NO、SA和苍术素合成的促进作用,外源NO供体SNP及外源SA单独处理也能促进苍术素的合成,说明NO和SA是参与苍术素合成的信号分子,且NOS是参与诱导子诱发苍术细胞NO迸发的主要途径。NO猝灭剂cPITO可以有效清除诱导子诱发苍术细胞的NO迸发,显著阻断诱导子对苍术细胞中SA和苍术素合成的促进作用,外源SNP可以逆转cPITO对PAL、ACC活性以及SA、苍术素合成的抑制作用,表明NO是介导内生真菌诱导子诱发苍术细胞中苍术素和SA生物合成所必需的上游信号分子。结论 NO主要通过SA信号途径介导内生真菌诱导子激活ACC,显著促进苍术细胞中苍术素的生物合成。
    21  不同培养条件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生物反应器培养的影响
    徐步青,李振中,张 俊,王 芬,刘幸佳,崔永一
    2014, 45(5):709-713.
    [摘要](989) [HTML](0) [PDF 463.35 K](1360)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在生物反应器培养的影响。方法 采用接种量、通气量、蔗糖浓度、光照强度等单因素试验设计,烘干法测定生物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量,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结果 在生物反应器培养条件下,利于铁皮石斛类原球茎增殖和多糖积累的培养基组分为1/2 MS基本培养基添加1.0 mg/L NAA、5%椰乳、3%蔗糖,pH值为6.0;接种量为40 g/L,采用孔径为15 μm的多孔喷头,通气量用1.0 L/min和0. 5 L/min交替使用以及光照强度为2 000 lx等培养条件有效地提高3类原球茎增殖系数和多糖量。结论 不同的培养条件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的生长、多糖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培养条件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的生物量和主要药用成分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2  檵木中银椴苷的提取及测定
    魏惠珍,郭 强,冯育林,张武岗,杨世林,金浩鑫,饶 毅
    2014, 45(5):714-717.
    [摘要](886) [HTML](0) [PDF 468.13 K](1118)
    摘要:
    目的 研究檵木中银椴苷的提取分离及对银椴苷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药材,然后经过大孔树脂、减压硅胶柱色谱、洗脱,得到银椴苷单体,采用Cosmo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55∶45),检测波长为3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银椴苷能够很好地分离出来,质量分数为98%,银椴苷在0.041~0.513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为1.50%。结论 运用此方法能将银椴苷较好地提取分离,同时测定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准确,且重复性好,可用于檵木中银椴苷的测定。
    23  延迟播期对西藏赤瓟产量构成的影响
    关法春,权 红,王军峰,兰小中
    2014, 45(5):718-720.
    [摘要](737) [HTML](0) [PDF 444.88 K](1125)
    摘要:
    目的 明确雌雄异株植物西藏赤瓟Thladiantha setispina在环境胁迫下的响应差异以及环境因素对西藏赤瓟结实和产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播期处理对田间西藏赤瓟雌株率、果实性状以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 不同播期对西藏赤瓟雌雄株分化影响显著,适当延后播期可以显著地提高西藏赤瓟的雌株比例(P<0.01);播期对西藏赤瓟的结实性能的影响程度比较有限,不同播期处理间西藏赤瓟果实单果平均鲜质量、干质量及干物质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播期对西藏赤瓟产量构成相关指标却有着直接影响,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 适当延后播期,有利于提高西藏赤瓟种子产量。
    24  基于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阐述其抗骨质疏松药效物质基础
    蒋 俊,崔 莉,孙 娥,李 杰,成旭东,丁淑敏,封 亮,贾晓斌
    2014, 45(5):721-729.
    [摘要](1388) [HTML](0) [PDF 535.88 K](2333)
    摘要:
    全面系统阐述了淫羊藿饮片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I、淫羊藿苷5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整理了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与代谢途径;基于5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总结其共性代谢规律和共有代谢产物,并结合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苷、宝藿苷I、淫羊藿素的抗骨质疏松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推断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次糖苷和苷元是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次糖苷和苷元也可能是淫羊藿总黄酮抗骨质疏松重要药效物质基础。为淫羊藿饮片及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和抗骨质疏松有效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
    25  抗神经炎症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张 蓉,苏兆亮,赵文娟,汤 建,欧阳臻
    2014, 45(5):730-737.
    [摘要](848) [HTML](0) [PDF 507.32 K](2151)
    摘要:
    神经炎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之一,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抑制脑部神经的炎症,有益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脑内胶质细胞的激活是神经炎症的主要表现,也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化的诱因。近年研究表明,多种天然产物能够抑制脑内胶质细胞的激活,具有良好抗神经炎症活性,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治疗药物,作用机制涉及抑制NO释放、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根据近年来文献报道,归纳和总结了具有抗神经炎症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为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抗神经炎症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26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汪慧琪,魏 林,吴 伟,段志新,宗海涛
    2014, 45(5):738-744.
    [摘要](683) [HTML](0) [PDF 458.94 K](2578)
    摘要:
    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多个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学术会议论文,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交叉核对,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分析结果,并用GRADEprofiler 3.6软件评估治疗的证据强度,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系统评价,深入综合阐述中医药辅助治疗该病的循证医学证据。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显示中医药能改善肾功能指标、改善血红蛋白、血脂、24 h尿蛋白、血钙、血磷、血甲状腺旁素(PTH)、血浆白蛋白、中医症候积分,提高治疗总疗效,从多途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3篇文献均提出应加强临床试验研究质量,进一步证实疗效和安全性的建议。参照PRISMA声明、AMSTAR量表,23篇文献报告规范缺陷,经证据强度评估,中医药治疗呈低级或中级证据。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结合辨证与辨病分期论治,通过不同给药途径、多种治法、多靶点权益施治。加强临床试验质量,规范文献报告能使中医药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获得进一步提高和认可。
    27  常山酮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车玉梅,何小鹃,徐 洁,马超英,吕爱平
    2014, 45(5):745-748.
    [摘要](1354) [HTML](0) [PDF 441.97 K](6170)
    摘要:
    常山酮(HF)是中药有效成分常山碱的衍生物,长期作为广谱抗球虫药使用。近年来,研究发现HF可促进伤口修复、抑制组织纤维化,其在抗肿瘤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尤为突出,展示了HF抗肿瘤的巨大潜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血管新生、抑制纤维母细胞活化和抗炎等方面,综述了HF抗肿瘤研究进展,同时为HF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