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44卷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借助中药配方颗粒推进中药国际化的对策研究
    孙源源,施 萍
    2013, 44(8):929-93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01
    [摘要](1241) [HTML](0) [PDF 341.39 K](4568)
    摘要:
    中药配方颗粒是我国中药的一次重大改革,其不仅免除煎煮、服用便捷、起效迅速,且工艺先进、利于贮存、便于质量控制,顺应了现代社会对药物的基本要求,在国内外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与应用为我国中医药国际化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路径。通过对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国际化中的作用、国际竞争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其国际化的有效对策,以期为推进我国中药国际化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2  美味猕猴桃根中三萜类成分研究
    徐一达,尹 莲
    2013, 44(8):935-93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02
    [摘要](1304) [HTML](0) [PDF 756.07 K](1796)
    摘要: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经多种色谱方法分离,根据理化性质,结合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美味猕猴桃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β, 3β, 28-三羟基-12, 20(30)-羽扇豆二烯(1)、2α, 3β, 19α, 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2)、2α, 3β, 23, 27-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3)。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羽扇豆烷型三萜,命名为猕猴桃素A。
    3  华山参化学成分研究
    赵森淼,侴桂新,王峥涛
    2013, 44(8):938-94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03
    [摘要](1835) [HTML](0) [PDF 736.32 K](1908)
    摘要:
    目的 研究漏斗泡囊草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根及根茎(华山参)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反相硅胶、大孔树脂、微孔树脂、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对华山参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位进行系统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华山参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莨菪碱(1)、东莨菪碱(2)、山莨菪碱(3)、东莨菪素(4)、东莨菪苷(5)、伞形花内酯(6)、6, 7-二甲氧基香豆素(7)、3-甲氧基槲皮素(8)、异槲皮苷(9)、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10)、丁香脂素(11)、原儿茶酸(1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3)、邻羟基苯甲酸(14)、托品酸(15)、对羟基苯甲酸(16)、棕榈酸(17)。结论 化合物717为首次从泡囊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4  川西獐芽菜化学成分研究
    罗翠婷,毛双双,陈河如,李玉林
    2013, 44(8):942-94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04
    [摘要](1339) [HTML](0) [PDF 737.69 K](1544)
    摘要:
    目的 研究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川西獐牙菜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 4, 7, 8-四甲氧基呫吨酮(1)、1, 7-二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2)、1, 3, 7-三羟基呫吨酮(3)、1, 3, 7, 8-四羟基呫吨酮(4)、1, 3, 8-三羟基-7-甲氧基呫吨酮(5)、1, 3-二羟基-7, 8-二甲氧基呫吨酮(6)、1, 5, 8-三羟基-3, 4-二甲氧基呫吨酮(7)、1-羟基-3, 4, 5, 8-四甲氧基呫吨酮(8)、1-羟基-3, 5, 8-三甲氧基呫吨酮(9)、(S)-(+)-龙胆内酯(10a)、(R)-(?)-龙胆内酯(10b)、1, 8-二羟基-3, 7-二甲氧基呫吨酮(11)、1-羟基-3, 7, 8-三甲氧基呫吨酮(12)、1, 7-二羟基-3, 8-二甲氧基呫吨酮(13)、1, 7, 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14)、1, 3, 5, 8-四羟基呫吨酮(15)、1, 7-二羟基-3, 4, 8-三甲氧基呫吨酮(16),芒果苷(17)、齐墩果酸(18)。结论 化合物19 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a10b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5  蝙蝠蛾拟青霉菌发酵菌丝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洪志来,王文宣,熊 娟,陈 建,喻立平,杨国勋,胡金锋
    2013, 44(8):947-9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05
    [摘要](1302) [HTML](0) [PDF 731.26 K](2354)
    摘要:
    目的 对冬虫夏草真菌蝙蝠蛾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hepiali发酵菌丝体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凝胶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蝙蝠蛾拟青霉菌发酵菌粉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22E, 24R)-麦角甾-7, 9, 22-三烯-3β-醇(1)、(22E, 24R)-麦角甾-7, 22-二烯-3β, , 6β-三醇(2)、(22E, 24R)-麦角甾-6β-甲氧基-7, 22-二烯-3β, 5α-二醇(3)、胡萝卜苷(4)、环 (亮-色) 二肽(5)、环 (异亮-色) 二肽(6)、环 (缬-色) 二肽(7)、4-(2-甲酰基-5-羟甲基-1-氢-吡咯-1-基) 丁酸(8)、4-(2-甲酰基-5-甲氧基甲基-1-氢-吡咯-1-基) 丁酸(9)、5-羟甲基糠酸(10)、琥珀酸(11)。结论 化合物1249均为首次从拟青霉(瓶梗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6  紫乌头中二萜生物碱的研究
    李咏梅,龚 元,姜艳萍,杨 勤,李 良
    2013, 44(8):951-95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06
    [摘要](1281) [HTML](0) [PDF 728.61 K](1797)
    摘要:
    目的 对丽江产紫乌头Aconitum episcopale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丽江紫乌头中分离得到了10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塔拉萨敏(1查斯曼宁(2草乌甲素(3丽江乌头碱(4acoforestinine(5滇乌碱(6)、3-去氧-8-去乙酰基滇乌碱(7)、leucanthumsine D(8)、pengshenine B(9)、macrorhynine B(10)。结论 其中化合物25710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7  GC-MS分析不同产地香荚兰商品荚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差异及其香草醛的测定
    孙 皓,刘 薇,曾建国,彭 旋,刘军鸽,杜方麓
    2013, 44(8):955-95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07
    [摘要](1533) [HTML](0) [PDF 718.62 K](2507)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海南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所产香荚兰商品荚乙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并测定香草醛的量。方法 对不同样品处理方法进行比较,采用GC-MS分析法,利用Agilent DB-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在初始温度为60 ℃,保持1 min,以10 ℃/min升至260 ℃,保持6 min,再以6 ℃/min升至290 ℃,保持8 min;载气为氦气的条件下,对比两产地乙醇提取物的差异。结果 两产地所产香荚兰商品荚乙醇提取物中分别鉴定出34和32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18种。香草醛在香荚兰商品荚中的相对质量分数较高,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0.04~1.10 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回收率为100.05%,RSD为1.88%。结论 本方法能快速、简便、高效地检测出香荚兰商品荚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并且在香草醛的定量测定中具有稳定、可重复的特点。
    8  大黄酚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王永利,王立华,张江伟,史清文
    2013, 44(8):960-96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08
    [摘要](992) [HTML](0) [PDF 712.74 K](1605)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黄酚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出大黄酚脂质体悬混液低速离心法分离游离药物测定包封率考察预冻时间、干燥时间、保护剂类型、保护剂加入方式及其用量对冻干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结果 预冻时间为24 h干燥时间为24 h以甘露醇-蔗糖(质量比1∶1)为保护剂外加法得到的大黄酚冻干脂质体粒径均匀复溶性极好包封率达(61.30±2.2)%。结论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出大黄酚脂质体悬混液以甘露醇-蔗糖作保护剂可制得复溶性极好包封率较高的大黄酚冻干脂质体。
    9  银翘解毒软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梁慧慧,萧 伟,徐连明,包乐伟,徐殿红,李力龙
    2013, 44(8):965-96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09
    [摘要](965) [HTML](0) [PDF 693.10 K](1973)
    摘要:
    目的 优选银翘解毒软胶囊内容物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L9(34) 法以内容物沉降体积比和黏度等为考察指标确定银翘解毒软胶囊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 以大豆油为稀释剂药材提取物粉末过120目筛加入5%蜂蜡3%聚山梨酯80制得的内容物混悬液最为稳定。结论 所制得的软胶囊工艺稳定质量可控适用于工业生产。
    10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的工艺研究
    黄 娟,颜庭轩,王志祥,黄德春,刘尚德,汤腾飞
    2013, 44(8):970-97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10
    [摘要](1236) [HTML](0) [PDF 2.90 M](1117)
    摘要:
    目的 以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优化黄芩素微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黄芩素微粒的制备工艺并对优选的工艺组合进行了粒度分布、扫描电镜(SEM)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IR)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表征。结果 正交试验得到的优选工艺条件:溶液体积流量0.75 mL/min结晶压力8 MPa结晶温度48 ℃,黄芩素质量浓度4 m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黄芩素微粒的大小明显小于黄芩素原料扫描电镜显示制备出的黄芩素微粒为不规则形状;IR和DSC显示黄芩素微粒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热力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并且经处理过的黄芩素的纯度变高。结论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可行,为制备超细微粒提供参考依据。
    11  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双青咽喉片中10种成分
    何 兵,刘 艳,杨世艳,张 燕
    2013, 44(8):974-98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11
    [摘要](1346) [HTML](0) [PDF 902.10 K](1482)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双青咽喉片中10种成分(柠檬酸、没食子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甘草酸单铵及蒿酮)验证此方法在双青咽喉片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 以双青咽喉片所含的10种成分为指标成分采用3种校正方法分别建立各成分与没食子酸的相对校正因子(fk/s),计算各成分的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和回归方程法测定该10种成分的量并比较3种fk/s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 3批双青咽喉片中10种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3种校正方式的一测多评法控制双青咽喉片的质量是准确可行的。
    12  矿物药玄明粉与无水硫酸钠的构效对比研究
    游 宇,傅超美,陈秋薇,聂英军,胡慧玲
    2013, 44(8):982-98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12
    [摘要](1239) [HTML](0) [PDF 749.63 K](1872)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矿物药玄明粉与无水硫酸钠结构与药效差异探索二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XIOS型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二者结构进行比较;采用小鼠胃排空、肠推进模型和复方地芬诺酯所致便秘模型对二者药效进行比较。结果 玄明粉有正交和立方两种晶型无水硫酸钠只有正交晶型;除共有化学组成外玄明粉还含有Al2O3、K2O、SrO、ZnO、Cl?无水硫酸钠仅有Fe2O3;药效对比实验中发现二者对小肠运动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玄明粉与无水硫酸钠在结构和药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3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复方止痛巴布剂基质处方
    张洪兵,朱雪瑜,张铁军,李思思
    2013, 44(8):985-98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13
    [摘要](1257) [HTML](0) [PDF 745.77 K](1554)
    摘要:
    目的 优选复方止痛巴布剂最佳基质处方。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以初黏力和外观(膏体性状、残留性、皮肤追随性)为评价指标,对巴布剂基质处方进行优选,以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优选基质配比为NP-700-卡波姆940-甘羟铝-微粉硅胶-甘油(5.34∶0.63∶0.2∶6∶30)。结论 优选所得基质黏着力适中,无残留,膏体性状、皮肤追随性均较好,制备工艺良好。
    14  养阴清肺糖浆指纹图谱研究
    姜 姗,冯丽君,孔 慧,曲昌海,尹兴斌,倪 健
    2013, 44(8):989-99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14
    [摘要](1289) [HTML](0) [PDF 749.16 K](1706)
    摘要:
    目的 建立养阴清肺糖浆指纹图谱,研究不同厂家和同一厂家不同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差异,为完善该制剂的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Agilent T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 ℃,体积流量为0.8 mL/min。结果 建立了养阴清肺糖浆HPLC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23个;不同厂家养阴清肺糖浆相似度差别明显,质量差异较大;同一厂家不同批次间相似度较大,质量稳定。通过聚类分析,将11个厂家的养阴清肺糖浆聚为4类。结论 不同厂家生产的养阴清肺糖浆质量差异显著,有必要对其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15  高良姜提取物促进黑素生成的谱效关系分析
    霍仕霞,康雨彤,彭晓明,高 莉,闫 明
    2013, 44(8):995-100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15
    [摘要](1087) [HTML](0) [PDF 808.25 K](1573)
    摘要:
    目的 建立高良姜提取物指纹图谱,考察其对B16鼠黑素瘤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量的影响,并分析其谱效关系。方法 HPLC法建立高良姜醇提物(G1)、G1水沉物(G2)、G2大孔树脂纯化物(G3)、G3聚酰胺精制物(G4)指纹图谱;MTT法检测各提取物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比色法检测其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量的影响;灰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其谱效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1浓度为1.00~5.00 μmol/L、G2浓度为 0.50~5.00 μmol/L、G3浓度为0.25~5.00 μmol/L,G4浓度为0.25~10.00 μmol/L,能显著促进B16细胞增殖(P<0.01);G1、G2浓度为0.50 μmol/L,G3、G4浓度为0.50~1.00 μmol/L,能显著增强酪氨酸酶的活性(P<0.05、0.01);G1浓度为0.50、5.00 μmol/L,G2、G4浓度为0.50~5.00 μmol/L,G3浓度为0.25~5.00 μmol/L时,促黑素合成作用显著(P<0.05);在相同浓度下,G4促B16细胞增殖和增强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最强。谱效关系分析表明,与药效关联度最高的是高良姜素(7号峰)。G1、G2、G3、G4含高良姜素分别为27.61、88.72、348.53、693.35 mg/g,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高良姜素在0.25~10.00 μmol/L均有显著的促B16细胞增殖、增强酪氨酸酶活性和促进黑素量升高的作用。结论 随着高良姜素量的增加,高良姜各提取物对B16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量的作用逐渐增强,表明高良姜素是高良姜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物质之一。
    16  布渣叶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陈艳芬,杨超燕,李坤平,曾 宇,王颖芳,陈美燕
    2013, 44(8):1003-10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16
    [摘要](1110) [HTML](0) [PDF 2.18 M](1315)
    摘要:
    目的 研究布渣叶总黄酮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ISO)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布渣叶总黄酮(8、4、2 mg/kg)每天ig给予大鼠1次,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后1 h,ISO(2 mg/kg)多点sc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观察布渣叶总黄酮对大鼠不同时间点心电图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生化法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布渣叶总黄酮高、中剂量(8、4 mg/kg)组能明显对抗心肌缺血时心电图J点的下移(P<0.05),尤以注射ISO后10 min时的效果较明显;明显改善ISO引起的心肌病理损伤;降低血清中LDH、CK水平(P<0.05)和心肌组织 MDA的量(P<0.01),提高心肌组织SOD(P<0.01)和GSH-Px活性(P<0.05、0.01)。结论 布渣叶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17  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经口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屈艳格,陈 军,王冬月,蔡宝昌
    2013, 44(8):1008-101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17
    [摘要](1200) [HTML](0) [PDF 745.94 K](1430)
    摘要:
    目的 比较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碱、马钱子总生物碱和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ig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大鼠ig给药后取血,以石杉碱甲为内标,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马钱子碱,DAS 1.0程序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ig给药后马钱子碱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与马钱子碱单体给药相比,马钱子总生物碱与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能显著增加马钱子碱的体内吸收,其他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ig给以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后,马钱子其他生物碱类成分对马钱子碱有吸收促进作用。
    18  抵挡汤早期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
    潘从清,常 柏,李巧芬,杨振华,常宝成,孟 东,陈莉明,李春深
    2013, 44(8):1013-101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18
    [摘要](873) [HTML](0) [PDF 731.42 K](1543)
    摘要:
    目的 观察抵挡汤早期干预对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链尿佐菌素(STZ)诱导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抵挡汤早期(给予STZ前4周给药)、中期(与STZ同时给药)及晚期(给予STZ后4周给药)干预组(每天均ig给予抵挡汤3.24 g/kg 1次),阳性药吡咯列酮(2.7 mg/kg)和辛伐他汀(1.8 mg/kg)组,各组给药至给予STZ后24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主动脉核因子-κB(NF-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抵挡汤早期和中期干预组、辛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ICAM-1表达减少(P<0.05);抵挡汤早期干预组与辛伐他汀组主动脉VCAM-1表达减少(P<0.05);抵挡汤早期和中期干预组主动脉NF-κB及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抵挡汤早期干预组效果最显著。结论 抵挡汤早期干预有效降低NF-κB调控的靶基因ICAM-1、VCAM-1及MMP-9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延缓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19  胃肠安丸抗炎活性研究
    王 磊,张静泽,刘 振,高文远
    2013, 44(8):1017-102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19
    [摘要](1163) [HTML](0) [PDF 743.53 K](1632)
    摘要:
    目的 研究胃肠安丸抗炎活性,初步分析其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HPLC法对胃肠安丸甲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3种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胃肠安丸甲醇提取物对急慢性炎症的作用。结果 胃肠安丸甲醇提取物中有12个主要成分,分别为来源于木香中的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来源于厚朴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来源于枳壳中的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来源于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胃肠安丸甲醇提取物800 mg/kg时,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达39.46%,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率为35.37%;并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足趾致炎后1 h显现抗炎活性;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显示抑制活性。结论 胃肠安丸对动物急慢性炎症均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20  河南益母草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的SCoT分析
    张维瑞,韩远记,薛愧玲,袁王俊,尚富德
    2013, 44(8):1022-102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20
    [摘要](1097) [HTML](0) [PDF 1017.52 K](1924)
    摘要:
    目的 研究河南益母草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方法 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位于河南伏牛、太行、大别和桐柏4大山脉的8个益母草居群66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0对引物共扩增出2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38条,多态性百分率(PPB)为99.17%。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264 2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39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4 6,种群间基因流为1.197。Mantel Test分析表明,河南益母草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它们之间的地理距离有着明显的相关性(r=0.366 3P<0.05)。结论 河南野生益母草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21  紫苏及其变种的分子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
    夏 至,李贺敏,张红瑞,李家美,高致明
    2013, 44(8):1027-103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21
    [摘要](1232) [HTML](0) [PDF 726.39 K](1757)
    摘要:
    目的 构建紫苏属种、变种之间系统发育关系,准确鉴别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 arguta、白苏P. frutescens与其他变种。方法 提取紫苏、白苏及其他变种的DNA,对ITS和psbA-trnH序列扩增和测序,计算物种种内(变种内)种间(变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采用最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分子系统树,进行系统发育和鉴定分析。结果 ITS和psbA-trnH MP系统树显示白苏和紫苏的不同地域的样本聚为一单系分支(支持率为100%和93%),紫苏与回回苏构成姐妹群分支(支持率为95%和90%),野生紫苏和耳齿紫苏构成一单系分支(支持率为100%和90%);白苏、紫苏与其他变种间的ITS和psbA-trnH序列遗传距离0.008 210.018 18和0.002 380.029 31,明显大于白苏与紫苏间遗传距离00.001 65和0,大于各变种内遗传距离。结论 白苏和紫苏合并为一个种紫苏;紫苏与回回苏亲缘关系最近,野生紫苏与耳齿紫苏亲缘关系最近;ITS和psbA-trnH序列可以准确鉴别紫苏与其他变种。
    22  藏红花病毒病原的分子鉴定
    谢 礼,吕明芳,董峰丽,饶君凤,毛碧增,洪 健
    2013, 44(8):1033-103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22
    [摘要](1297) [HTML](0) [PDF 1.13 M](1564)
    摘要:
    目的 研究栽培藏红花的病毒病原。方法 综合运用病毒粒子形态和细胞病理学电镜观察、DAS-ELISA检测、RT-PCR检测及序列测定等技术进行病原鉴定。结果 透射电镜负染色观察到病株汁液含有600~900 nm的线状病毒粒子;超薄切片观察到病株细胞质内有大量线状病毒粒子、II型风轮状内含体和电子致密无定型体,符合菜豆黄花叶病毒Beam yellow mosaic virus(BYMV)的病理学特征。应用BYMV抗体进行病株DAS-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应用马铃薯Y病毒属特异性引物Sprimer和M4对病株进行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对阳性结果进行分子克隆及序列测定发现目标序列与BYMV有99%的同源性。结论 综合检测结果判明侵染浙江藏红花的病毒病原为BYMV。
    23  基于物质组分分配研究钼对甘草酸积累的影响
    王 丹,万春阳,王文全,侯俊玲,彭 芳,刘凤波
    2013, 44(8):1037-10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23
    [摘要](1166) [HTML](0) [PDF 727.82 K](1338)
    摘要:
    目的 基于物质分配研究钼对药材中甘草酸积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盆栽蛭石的试验方法以一年生的甘草移栽苗为实验材料共设置4个钼质量浓度水平分别为00.525.2、10.4 mg/L其中0.52 mg/L为正常Hoagland营养液中钼的质量浓度。每周向盆内浇灌营养液以达到处理的目的。分别在处理35、70、105 d取样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以及总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等物质组分量。结果 钼对甘草酸的相对量影响不显著但是对其绝对量的影响显著施钼可以提高甘草中总糖、粗蛋白和灰分的量以及5种主要物质组分量总和降低粗脂肪的量对粗纤维的影响不显著。甘草酸相对量与粗蛋白为显著正相关。甘草酸绝对量与粗纤维为极显著负相关与灰分、粗脂肪和物质总和为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为显著正相关。结论 甘草酸的积累与粗纤维、粗脂肪、灰分、总糖的分配密切相关适当质量浓度的钼可以刺激甘草内的总糖、粗脂肪等物质的合成进而促进甘草的次生代谢导致甘草酸的形成和积累。
    24  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连翘中的7种成分
    付云飞,李 清,毕开顺
    2013, 44(8):1043-104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24
    [摘要](1357) [HTML](0) [PDF 711.61 K](1379)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连翘中咖啡酸、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芦丁、金丝桃苷、连翘苷、牛蒡子苷元7种化学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Inertsil ODS-3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 ℃。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咖啡酸、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芦丁、金丝桃苷、连翘苷、牛蒡子苷元获良好分离,分别在18.2491.205.8829.40132.60663.008.3441.701.969.807.6038.0011.3456.7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96.7%102.6%101.3%93.2%91.8%96.7%RSD分别为2.3%1.4%2.4%2.2%1.0%1.0%1.3%。结论 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可用于同时检测连翘中7种成分的量,为连翘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25  HPLC-柱后生物活性检测在线联用技术在天然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王晓飞,焦海胜,李玉民
    2013, 44(8):1047-105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25
    [摘要](1238) [HTML](0) [PDF 759.29 K](2160)
    摘要:
    HPLC由于分离度和灵敏度高,其在柱后与生物活性检测联用形成的天然活性成分筛选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耗费低、灵敏度和专属性高等优点,已用于天然产物中抗氧化剂、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抑制剂、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等的筛选。综述了HPLC-柱后生物活性检测在线联用技术在天然活性成分筛选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26  山竹的化学成分及其呫吨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赵骁宇,徐 增,蓝文健,李厚金
    2013, 44(8):1052-106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26
    [摘要](1526) [HTML](0) [PDF 579.61 K](2328)
    摘要:
    山竹是一种味美、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的水果。近年来,对山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其富含结构多样的多酚类化合物,其中呫吨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细菌、抗真菌、抗疟疾、抗病毒、酶抑制、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活性。对山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地综述。
    27  芳香植物化学成分与有害物质研究进展
    苗 青,赵祥升,杨美华,魏建和,杨世海
    2013, 44(8):1062-106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27
    [摘要](1210) [HTML](0) [PDF 705.77 K](2882)
    摘要:
    芳香植物是一类新兴的经济作物,可以作为蔬菜、水果、中药、调味剂、观赏植物、茶等直接被利用,也可以加工成精油或油树脂等用于食品工业、日化工业、化妆品和医药等。我国芳香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明确其化学成分,才能更加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芳香植物资源,使我国的芳香产业位于世界前列。对芳香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有害物质进行综述,并对我国的芳香产业进行展望,旨在提高芳香植物的利用价值、拓宽芳香植物的利用领域。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