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41卷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概述
    史清文 李力更 霍长虹 张嫚丽 王于方
    2010, 41(7):1031-1047.
    [摘要](1515) [HTML](0) [PDF 3.90 M](2461)
    摘要:
    近年来海洋天然产物越来越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在浩瀚的海洋中存在着大量令人激动、活性独特、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海洋天然产物已成为发现重要先导药物和新的生物作用机制的主要源泉。对目前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其中重点介绍大环内酯类和聚醚类等化合物。
    2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学术征文通知
    2010, 41(7):1047-1047.
    [摘要](456) [HTML](0) [PDF 107.34 K](1101)
    摘要: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将于 2010 年 11 月 26 日在四川成都召开。
    3  地榆炭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夏红旻 仲英 孙敬勇 孙立立 安琨 王菊
    2010, 41(7):1048-1052.
    [摘要](1197) [HTML](0) [PDF 2.24 M](971)
    摘要:
    目的研究地榆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地榆炭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28-去甲乌索-12,17-二烯-22-酮(1)、3β,19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2)、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9(29)-二烯-28-酸(3)、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8-二烯-28-酸(4)、3β-羟基-乌索-12,19-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5)、3β-羟基-乌索-12,18-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6)、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9(29)-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7)、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9-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8)、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8-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9)、3,4'-O-二甲基逆没食子酸(10)、没食子酸(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地榆皂苷元V,化合物2、5首次从地榆中分离得到。
    4  三桠苦的化学成分研究
    李硕果 杨茵 叶文才 江仁望
    2010, 41(7):1052-1056.
    [摘要](709) [HTML](0) [PDF 284.36 K](1124)
    摘要:
    目的研究三桠苦Melicope pteleifoli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HPLC、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UV、IR、MS和NMR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三桠苦茎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吴茱萸酮酚(isoevodionol,1)、3-乙酰基-β-谷甾醇(sitost-5-en-3β-ol acetate,2)、甲基异吴茱萸酮酚(methylevodinol,3)、4-豆甾烯-3-酮(stigmast-4-en-3-one,4)、三桠苦素C(leptin C,5)、三桠苦素A(leptin A,6)、3-异戊烯基伞形花内酯[3-(3-methylbut-2-enyl)umbelliferone,7]、7-去甲基软木花椒素(7-demethylsuberosin,8)、吴茱萸春(evolitrie,9)、5-羟基-6-乙酰基-7-甲氧基色原酮(5-hydroxy-6-acety-7-methoxychromnone,10)、7α-羟基甾醇(7α-hydroxysitosterol,11)和异紫花前胡内酯(nodakenetin,12)。结论化合物2、4、7、8、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一新天然产物。
    5  马兰化学成分研究
    许文清 龚小见 周欣 梅小萍 陈柏兵
    2010, 41(7):1056-1060.
    [摘要](1148) [HTML](0) [PDF 295.98 K](1108)
    摘要:
    目的研究马兰Kali meris indic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硅胶柱色谱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用各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马兰的乙醇提取部分分离得到14个脂肪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角鲨烯(1)、正十八烷(2)、正三十一烷(3)、正十九烷醇(4)、正十六烷酸(5)、正十九烷酸(6)、2-三十三酮(7)、正二十六烷醇(8)、正二十烷酸(9)、正四十烷醇(10)、正二十二烷酸(11)、古柯二醇(12)、α-菠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13)、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6  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中的组成成分研究
    刘奕训 余河水 康利平 邹鹏 贾继明 王宏涛 郑亚杰 田书彦 吴以岭 马百平
    2010, 41(7):1060-1065.
    [摘要](1099) [HTML](0) [PDF 306.18 K](1109)
    摘要:
    目的分离鉴定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中的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的方法分离芪苈强心胶囊的不同部位,通过活性筛选确定有效部位,利用HPLC-PDA/ELSD进行活性部位的指纹图谱分析,并通过柱色谱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核磁、质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对比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W-4和E-4为芪苈强心胶囊的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活性部位,建立了其HPLC-PDA/ELSD的指纹图谱,并从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1)、人参皂苷Re(2)、人参皂苷Rg1(3)、杠柳苷G(4)、人参皂苷Rf(5)、人参皂苷Rb1(6)、人参皂苷Rc(7)、人参皂苷Rb2(8)、丹酚酸B(9)、山柰酚-3-O-芸香糖苷(10)和丹酚酸A(11)。结论明确了芪苈强心胶囊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的活性部位,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芪苈强心胶囊中得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活性部位中的指认为提供胶囊的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阐述芪苈强心胶囊的药效物质打下了基础。
    7  小叶忍冬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刘伟 白素平 梁会娟 袁永亮
    2010, 41(7):1065-1068.
    [摘要](1099) [HTML](0) [PDF 2.21 M](1305)
    摘要:
    目的研究小叶忍冬Lonicera microphylla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分离小叶忍冬藤的化学成分,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小叶忍冬藤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8个黄酮类化合物,3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香叶木素(2)、圣草酚(3)、金圣草黄素(4)、芹菜素(5)、罗汉松双黄酮A(6)、柏木双黄酮(7)、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8)、β-谷甾醇(9)、(24S)-3β,5α,6β-豆甾烷-三醇(10)、(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小叶忍冬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10、11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离得到。
    8  山茶叶化学成分研究(Ⅰ)
    金哲雄 曲中原
    2010, 41(7):1068-1072.
    [摘要](868) [HTML](0) [PDF 261.16 K](1165)
    摘要:
    目的研究山茶Camelliajaponic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现代色谱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结合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表儿茶素(2)、大花新哨呐草素(特利马素Ⅱ,3)、小木麻黄素(4)、1,2,3,4,6-五-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5)、英国栎精(6)、榛子素A(7)、木麻黄素(8)、山茶鞣质A(9)、山茶鞣质B(10)、山茶鞣质C(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山茶叶中分离得到。
    9  聚花白饭树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梁洁平 王国才 王英 张晓琦 叶文才
    2010, 41(7):1072-1075.
    [摘要](913) [HTML](0) [PDF 228.87 K](1126)
    摘要:
    目的对聚花白饭树Flueggealeucopyra的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利用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聚花白饭树叶及嫩枝的总生物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epibubbiadine(1)、布比林仙定(bubbialidine,2)、一叶萩碱(securinine,3)、4-epiphyllanthine(4)、securitinine(5)、(+)-15α-methoxy-14,15-dihydrophyllochrysine(6)、4-hydroxysecurinine(7)、一叶萩醇A(securinol A,8)、一叶萩醇B(securinol B,9)及phyllanthidine(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0  毛叶合欢的化学成分
    张嫩玲 胡江苗 刘玉清 周俊 赵友兴
    2010, 41(7):1075-1078.
    [摘要](917) [HTML](0) [PDF 2.21 M](1112)
    摘要:
    目的研究毛叶合欢Albizia mol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RP C-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叶合欢中分得了13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白桦酸(1)、桉脂素(2)、麦角甾醇过氧化物(3)、金合欢酸内酯(4)、桦木醇(5)、表儿茶素(6)、(-)-表阿夫儿茶精(7)、β-香树酯醇(8)、ergosta-7,22-dien-3β-O-β-glycopyranoside(9)、3-吲哚甲酸(10)、1-O-十八烷酸甘油酯(11)、正二十七烷醇(12)、1-O-β-D-葡萄糖苷-(2S,3R,4E,8E)-2-N-(2'-羟基-二十一碳酰基)-十八碳鞘氨醇-4,8-二烯(1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11  山菍茎枝化学成分的研究
    黄敏琪 牙启康 陈海燕 谭晓 刘华东 党美琼
    2010, 41(7):1079-1080.
    [摘要](835) [HTML](0) [PDF 141.35 K](1267)
    摘要:
    目的研究山菍Rhodomyrtus tomentosa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对山菍茎枝80%乙醇提取液进行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四烷醇(1)、3-乙酰基齐墩果酸(2)、3β-乙酰氧基-11α,12α-环氧齐墩果烷-28,13-内酯(3)、没食子酸(4)、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酸(5)、没食子酸乙酯(6)。结论除了化合物3,其他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2  白芷化学成分的研究
    周爱德 李强 雷海民
    2010, 41(7):1081-1083.
    [摘要](1068) [HTML](0) [PDF 2.10 M](1653)
    摘要:
    目的研究白芷Angelica dahuric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芷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cnidilin(2)、异欧前胡素(3)、欧前胡素(4)、水合氧化前胡内酯(5)、栓翅芹烯醇(6)、白当归脑(7)、花椒素(8)、neobyakan-gelicol(9)、比克白芷素(10)、水合氧化前胡素(11)。结论化合物8为首次从白芷中发现。
    13  基于微量量热法检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针质量波动性的研究
    张雅铭 鄢丹 张萍 任永申 张少峰 冯雪 肖小河
    2010, 41(7):1084-1087.
    [摘要](1010) [HTML](0) [PDF 1.54 M](1121)
    摘要:
    目的从生物检定角度,探索并建立表征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针质量波动性的方法。方法采用微量量热法,建立基于痢疾杆菌的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针质量波动评价方法,制备避光室温、高温(60℃)及光照(4 500±500)lx样品S1~S9。以生物热活性图谱的相似度和微量量热学参数如指数生长期速率常数(k1),最大发热功率(P1)、达峰时间(T1)、发热量(Q1),稳定期最大发热功率(P2)、达峰时间(T2)、发热量(Q2)为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生物热活性图谱相似度S、参数T'm、P'm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与避光室温(22℃)样品S1~S4相比,光照(4 500±500)lx样品S7~S9相似度较高(R>0.85),而高温(60℃)样品S5~S6的生物热活性图谱相似度较低(R≤0.700)。结论以相似度及微量量热学特征参数定性定量表征不同样品的抑菌活性,所建立的生物热活性图谱全面反映模型生物的热生物学信息,提供了专属性较强的二维信息,可作为化学指纹图谱的有益补充,可以用于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针的质量波动性检测。
    14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处方的研究
    张瑜 白颖
    2010, 41(7):1088-1091.
    [摘要](967) [HTML](0) [PDF 1.60 M](990)
    摘要: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处方。方法采用干法压制包衣法制备盐酸青藤碱脉冲片,以片芯中羧甲淀粉钠的用量、包衣处方中凝胶材料比例(羟丙甲纤维素∶卡拉胶)和凝胶材料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释药时滞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安排实验,并对指标与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数学拟合,通过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指标与因素之间可采用二项式拟合,相关系数为0.993 7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3种处方的脉冲片均经一定时滞(6 h左右)后药物呈脉冲释放,释药时滞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均在±4.43%以内。结论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具有体外定时脉冲释药特性,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用于本制剂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15  正交试验优选党参多糖的硫酸化工艺研究
    杨淑娟 胡元亮 郭利伟 赵晓娜 范云鹏 俞涛
    2010, 41(7):1091-1094.
    [摘要](816) [HTML](0) [PDF 1.76 M](1121)
    摘要:
    目的优选党参多糖硫酸化工艺。方法用氯磺酸-吡啶法对党参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以取代度和产物得率为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对试剂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优选,用氯化钡-明胶法测定硫酸基的取代度。结果试剂配比和反应时间分别对产物得率和取代度的影响最大,氯磺酸与吡啶配比为1∶6时产物得率最高反应时间为3 h时取代度最高,达1.83各因素不同水平对产物得率和取代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考虑最适宜的修饰条件为氯磺酸与吡啶配比为1∶6、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
    16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伍永富 吴品江 魏萍 吴大章
    2010, 41(7):1094-1099.
    [摘要](1151) [HTML](0) [PDF 2.59 M](949)
    摘要:
    目的优化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木犀草素,以包合率、收率和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考察β-环糊精-木犀草素投料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从相关系数上看,各项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优化制备工艺制得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平均包合率为75%,收率为66%。结论优化的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合率和收率同时都高,可用于生产。
    17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促透剂对茶碱促透效果的研究
    程阔菊 余燕棠 王晖 梁庆 陈垦
    2010, 41(7):1100-1103.
    [摘要](813) [HTML](0) [PDF 222.26 K](1067)
    摘要:
    目的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促透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运用。方法以茶碱为模型药物,氮酮为阳性促透剂,研究中药促透剂薄荷醇、樟脑、丁香油、荆芥油、广藿香油对模型药物在离体SD大鼠背部皮肤上的透皮行为的影响,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滞后时间、增渗倍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茶碱的促渗作用,1%丁香油表现为优,1%氮酮表现为良,1%薄荷醇、1%樟脑、1%广藿香、1%荆芥油表现为中。结论模糊综合评价法可客观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18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外伤患者口服大黄后尿液中蒽醌类成分
    王杨 黄熙 梁清华 秦锋 刘昭前 周宏灏
    2010, 41(7):1103-1106.
    [摘要](898) [HTML](0) [PDF 270.97 K](957)
    摘要: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同时测定脑外伤患者口服大黄后尿液中蒽醌类成分。方法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12∶82)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0.5 mL/min进样量5μL。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尿中质量浓度分别在0.198~6.333、0.42~13.429、0.285~9.107、0.386~12.321、0.134~4.286μg/mL线性良好,方法回收率在97.68%~108.85%,日内、日间RSD均小于7%。结论本法精密度好,回收率高,操作简便、无毒、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黄蒽醌类成分在脑外伤病人体内的代谢组学研究。
    19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红茶中茶黄素的研究
    贾振宝 陈文伟 关荣发 黄光荣 蒋家新
    2010, 41(7):1106-1109.
    [摘要](828) [HTML](0) [PDF 267.92 K](1054)
    摘要: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红茶中茶黄素的工艺。方法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比较不同树脂对茶黄素的吸附和解吸能力,考察HPD-300树脂对茶黄素的吸附性质,比较不同溶液的动态解吸效果。结果 HPD-300树脂具有较高的吸附和解吸能力,在25℃和45℃下HPD-300树脂对茶黄素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经过动态吸附解吸后茶黄素由18.4%提高到67.2%,回收率达到73.7%。结论 HPD-300树脂对茶黄素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为茶黄素的大规模制备提供了科学参考。
    20  HPLC法测定伤痛宁胶囊中延胡索乙素
    闫小青 董林毅
    2010, 41(7):1109-1110.
    [摘要](852) [HTML](0) [PDF 142.75 K](1205)
    摘要: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伤痛宁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三乙胺(65∶35∶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体积流量为0.80 mL/min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结果延胡索乙素在0.250~8.00μg/mL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为2.4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为伤痛宁胶囊的质量控制建立了方法。
    21  HPLC法测定利胆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
    戴德雄 朱莹 蔡仁华
    2010, 41(7):1111-1112.
    [摘要](423) [HTML](0) [PDF 149.53 K](938)
    摘要:
    目的 HPLC法测定利胆片中大黄素及大黄酚。方法 Hyper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78∶22)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40℃。结果大黄素在0.98~15.72μg/mL、大黄酚在1.56~37.34μg/mL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99.767%,RSD为2.28%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9.411%,RSD为1.54%。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利胆片的质量。
    22  舒筋定痛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阎维维
    2010, 41(7):1113-1115.
    [摘要](495) [HTML](0) [PDF 257.19 K](982)
    摘要:
    目的建立舒筋定痛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舒筋定痛片中的当归、大黄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舒筋定痛片中柚皮苷。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柚皮苷在0.061 28~1.225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值为1.78%(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舒筋定痛胶囊的质量。
    23  HPLC法测定前列舒乐颗粒中淫羊藿苷
    郑林 刘毅 卢锦辉
    2010, 41(7):1115-1116.
    [摘要](822) [HTML](0) [PDF 136.56 K](1123)
    摘要: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前列舒乐颗粒中淫羊藿苷。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Waters)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结果淫羊藿苷在104.96~314.8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1.218。结论本实验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前列舒乐颗粒中淫羊藿苷的质量控制。
    24  生地与熟地中糖类和梓醇的比较研究
    邱建国 贾正平 张汝学 盛杰 李茂星 樊鹏程
    2010, 41(7):1117-1119.
    [摘要](1149) [HTML](0) [PDF 1.20 M](1606)
    摘要:
    目的对生地与熟地中的成分进行比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用水为溶媒,超声提取糖类成分,流动相用乙腈-水(72∶28),体积流量1.0 mL/min,NH2色谱柱分离,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用甲醇为溶媒,超声提取梓醇,流动相用甲醇-0.1%磷酸溶液(1∶99),体积流量1.0 mL/min,C18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生地与熟地的糖类成分基本一致,只是量不同生地与熟地中梓醇的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快速、干扰少,适用于生地与熟地中糖类和梓醇的比较。
    25  薄层色谱法鉴定莪术油中倍半萜类成分的研究
    崔友 孙秀燕 张慧
    2010, 41(7):1119-1121.
    [摘要](795) [HTML](0) [PDF 263.17 K](1429)
    摘要:
    目的建立莪术油中=牛儿酮、呋喃二烯、莪术二酮和莪术烯4种倍半萜类成分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硅胶薄层板,正己烷-醋酸丁酯(98∶2)为展开剂,香草醛硫酸试液显色。结果 =牛儿酮、呋喃二烯、莪术二酮和莪术烯的Rf值分别为0.11、0.31、0.50、0.60。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鉴别莪术油中有效成分=牛儿酮、呋喃二烯和莪术二酮。
    26  评价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方法研究
    程薇薇 刘建利 张宁 李红民 王翠玲 贾敬芬
    2010, 41(7):1122-1126.
    [摘要](1041) [HTML](0) [PDF 2.25 M](1474)
    摘要:
    目的通过考察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来建立评价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方法。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考察4种寒凉药和5种温热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寒凉药、温热药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法分析所选寒凉药和温热药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寒凉药(50~800μg/mL黄连、虎杖、竹叶、夏枯草)抑制MCF-7生长增殖,随质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温热药干姜和白胡椒(50~800μg/mL)促进MCF-7生长增殖,干姜的促进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白胡椒的促进作用先增大后减小。其余温热药低质量浓度(肉桂与花椒50~200μg/mL、仙茅50~400μg/mL)促进MCF-7生长增殖,促进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高质量浓度(肉桂与花椒400~800μg/mL、仙茅600~800μg/mL)抑制MCF-7生长增殖,抑制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形态学观察表明寒凉药(黄连、虎杖、竹叶、夏枯草)在所选质量浓度范围内使MCF-7密度减小,细胞固缩变圆温热药(干姜、白胡椒、肉桂、仙茅、花椒)在各自起促进作用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使MCF-7密度增大,生长旺盛。台盼蓝染色表明各寒凉药与温热药对MCF-7没有细胞毒性作用。结论本方法有可能用于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评价。
    27  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大鼠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
    邓远雄 刘晓东 刘李 陈玉霜
    2010, 41(7):1127-1130.
    [摘要](1170) [HTML](0) [PDF 223.90 K](1133)
    摘要: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对糖尿病大鼠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ip)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ig给予黄连解毒汤提取物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后血糖变化,测定各肠段肠内容物中的二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乳糖酶)活性。正常大鼠小肠注入麦芽糖,30、60、120 min后取门静脉、外周静脉血,测定门静脉与外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值。结果高、低剂量黄连解毒汤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分别降低(42.2±4.9)%、(23.1±3.8)%黄连解毒汤治疗后糖尿病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麦芽糖酶活性分别降低(32.2±4.3)%、(26.5±2.9)%、(36.5±5.2)%蔗糖酶活性分别降低(33.3±3.7)%、(32.8±4.6)%、(27.4±3.3)%,乳糖酶活性分别降低(35.4±4.2)%、(17.9±2.3)%、(6.3±1.8)%。黄连解毒汤能减小大鼠小肠注入麦芽糖后门静脉与外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值。结论黄连解毒汤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其降糖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大鼠肠道二糖酶活性有关。
    28  人参皂苷Rh2抗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VCR作用研究
    徐晓军 石淑文 汤永民 沈红强 钱柏芹
    2010, 41(7):1131-1135.
    [摘要](1279) [HTML](0) [PDF 474.11 K](1013)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人参皂苷Rh2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MDR)细胞K562/VCR生长、凋亡的作用和逆转耐药的情况,探索该药在抗人白血病MDR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人参皂苷Rh2与K562、K562/VCR细胞共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分析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将其与K562/VCR细胞于37℃孵育30 min后,采用An-nexin V和PI双染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其对K562/VCR细胞摄取柔红霉素(DNR)能力及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在DNR与K562/VCR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人参皂苷Rh2,孵育48 h后观察人参皂苷Rh2对K562/VCR细胞耐药的逆转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h2可明显抑制K562和K562/VCR细胞的生长,并呈量效关系,人参皂苷Rh2对K562和K562/VC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4.5、59.4μg/mL。K562/VCR经人参皂苷Rh2在37℃作用30 min后,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随人参皂苷Rh2质量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人参皂苷Rh2300μg/mL,Annexin V+细胞(51.5±6.9)%]。K562细胞经长春新碱(VCR)诱导耐药后,P-gp表达率明显提高(从4.28%到93.80%),DNR摄取率减少,25μg/mL以上质量浓度的人参皂苷Rh2即可明显提高K562/VCR对DNR的摄取,但P-gp的表达无明显改变。同时,它可明显提高DNR对K562/VCR的杀伤率,50μg/mL人参皂苷Rh2可使K562/VCR对DNR的敏感性提高到原来的6.30倍。结论人参皂苷Rh2能抑制K562/VCR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还可以逆转K562/VCR的耐药,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抗白血病药物。
    29  微量热法对小檗碱类生物碱抑菌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代春美 彭成 王伽伯 肖小河
    2010, 41(7):1136-1139.
    [摘要](868) [HTML](0) [PDF 307.53 K](1079)
    摘要:
    目的测定黄连中的3种生物碱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对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从热力学角度研究小檗碱类生物碱抑菌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以微量热法测定小檗碱类生物碱作用于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热谱曲线,并得出相应的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产热功率、最大热功率出现时间、抑制率、传代时间等,根据热动力学模型,拟合了3种生物碱产热功率-质量浓度关系,并进行初步的量效关系分析。结果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对痢疾杆菌的生长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0.08~1.20 mg/mL内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最大热功率出现时间和传代时间延长,生长速率常数降低和最大产热功率降低,抑制率增加,且与药物质量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3种生物碱对痢疾杆菌的抑菌活性的强度顺序为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从热力学角度研究抑菌类中药的量效关系具有定量、灵敏、快速等优势。
    30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活性作用的虚拟评价
    商倩 刘巍 徐为人 刘鹏 刘冰妮 韩英梅 汤立达
    2010, 41(7):1139-1142.
    [摘要](1100) [HTML](0) [PDF 1.16 M](1229)
    摘要:
    目的利用理论对接方法研究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黄芩中8个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苷元及其苷),收集现有靶标的晶体结构,利用Schrdinger软件进行计算,以分级标准评价选择性。结果文献报道黄芩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共26种,其中与苷元及其苷类化合物对接结果相符的个数分别为9个和25个。表明苷元及其苷类化合物的靶标选择性与虚拟评价有差异,苷类化合物的结果与文献更接近。结论说明虚拟评价技术对于中药复杂作用系统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性,苷元与苷类化合物体内作用效果相似,而体内代谢是药物虚拟评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31  苦荞麦黄酮对人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的影响
    闫斐艳 崔晓东 李玉英 王转花
    2010, 41(7):1142-1145.
    [摘要](976) [HTML](0) [PDF 484.39 K](1137)
    摘要:
    目的研究苦荞麦黄酮在体外对EC970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苦荞麦黄酮对EC9706细胞的毒性,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改变,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蛋白表达。结果苦荞麦黄酮明显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经DAPI染色,电镜观察细胞核,可见多个凋亡小体的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苦荞麦黄酮使细胞发生G2/M期周期停滞,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效应。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苦荞麦黄酮能上调细胞内的促凋亡蛋白Bax,并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结论苦荞麦黄酮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发生周期阻滞,并能通过调节活性氧水平及改变凋亡蛋白的表达量诱导其发生凋亡。
    32  黄芪甲苷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关凤英 李红 杨世杰
    2010, 41(7):1146-1150.
    [摘要](635) [HTML](0) [PDF 484.03 K](1364)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AsⅣ对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同时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胞浆内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sⅣ可降低LDH漏出量(P<0.05),并可明显降低MDA的量(P<0.05),增强SOD活力(P<0.05),TUNEL检测显示AsⅣ可降低缺血区周围心肌细胞的凋亡百分率超微结构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Ⅳ组的肌丝、线粒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形态有明显的改善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AsⅣ组的Cyt C释放量低于模型组(P<0.05)。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mito KATPC)抑制剂5-羟癸酸钠(5-HD)减弱了AsⅣ的保护作用。结论 AsⅣ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细胞凋亡,机制与其激活mitoKATPC,抑制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33  裙带菜多糖诱导人食管癌细胞TE-13凋亡的实验研究
    商晓辉
    2010, 41(7):1150-1153.
    [摘要](655) [HTML](0) [PDF 536.15 K](936)
    摘要:
    目的探讨裙带菜多糖诱导人食管癌细胞TE-13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析裙带菜多糖(25、50、100μg/mL)分别作用24、48、72 h后对TE-1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25、50、100μg/mL裙带菜多糖分别作用48 h后细胞的凋亡结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E-13细胞的凋亡率和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裙带菜多糖均可明显抑制食管癌TE-13细胞的增殖(P<0.05),其抑制作用呈质量浓度依赖性,作用24 h后的IC50为44.8μg/mL。不同质量浓度裙带菜多糖作用48 h后,均可诱导TE-13细胞凋亡,100μg/mL裙带菜多糖可诱导TE-13细胞凋亡率达70.51%,导致TE-13细胞发生凋亡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并使TE-13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裙带菜多糖可抑制TE-1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该作用与下调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有关。
    34  沙棘提取物对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李路平 岳海涛 吕铭洋 陈霞 祁乐
    2010, 41(7):1153-1156.
    [摘要](992) [HTML](0) [PDF 216.14 K](904)
    摘要:
    目的研究沙棘提取物对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4只犬随机分为4组,沙棘按4、16 mg/kg 2个剂量静脉滴注给药阳性对照药舒血宁注射液组静脉滴注2.3 mg/kg模型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记录给沙棘提取物后犬血流动力学各参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沙棘4、16 mg/kg组犬的心输出量(CO)、心肌血流量(MBF)、心脏指数(CI)、心搏指数(SI)增加(P<0.05、0.01),总外周阻力、冠脉阻力降低(P<0.05、0.01)。结论沙棘提取物具有明显改善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35  玉屏风滴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赵金辉 赵倍萱
    2010, 41(7):1156-1157.
    [摘要](677) [HTML](0) [PDF 124.08 K](979)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滴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7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8例口服玉屏风滴丸2.4 g,3次/d,咪唑斯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84例单独口服咪唑斯汀,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玉屏风滴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36  甜梦口服液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的疗效观察
    刘津
    2010, 41(7):1157-1158.
    [摘要](501) [HTML](0) [PDF 127.81 K](1038)
    摘要:
    自主神经系统平衡失调是指交感神经系统(SNS) 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PNS) 的不平衡状态。现临床多采用抗焦虑药, 常首选苯二氮 类进行治疗, 具有缓解焦虑、镇静和增强睡眠的作用, 但因其嗜睡、宿醉、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 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而且可产生药物依赖, 出现耐药性和戒断反应, 服药依从性差, 临床应用受限。
    37  四磨汤辅助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孙艳红
    2010, 41(7):1158-1159.
    [摘要](680) [HTML](0) [PDF 126.84 K](1072)
    摘要:
    四磨汤被认为是治疗腹胀不消化的良药, 但对于肺部疾病所致的咳嗽、气喘, 尤其是肺心病心衰患者肝瘀血, 胃肠道瘀血所致的厌食腹胀、恶心呕吐,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8  浙江主产区栽培玄参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董建勇 吴梦华 张红叶 徐金中 蔡进章
    2010, 41(7):1160-1163.
    [摘要](562) [HTML](0) [PDF 352.48 K](1004)
    摘要:
    目的观察浙江主产区栽培玄参的群体遗传结构。方法应用荧光AFLP标记对具有代表性的6个玄参居群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采用7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共得到12 552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谱带8 808条,多态性比率70.17%各居群间的PPB变化范围在41.67%~55.56%,平均为47.30%I在0.190 8~0.238 3,平均为0.221 8Ne在1.201 4~1.280 6,平均为1.236 9Gst为0.127 1,Nm为3.432 4UPGMA聚类显示6个居群可以聚为2类,其中天台、缙云和景宁种群遗传距离较近聚为一个亚类,东阳、磐安和仙居聚为一个亚类。结论浙江主产区栽培玄参种质资源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但大部分存在于居群内部,居群间有较高的基因交流,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环境无相关性。
    39  人参种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许永华 张爱华 金慧 方景焕 金永昌 张连学
    2010, 41(7):1164-1167.
    [摘要](1042) [HTML](0) [PDF 1.60 M](1257)
    摘要:
    目的阐明不同种源人参的遗传关系。方法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来自人参主要分布区17个种源样本。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95条带,其中80条带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4.21%,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7个人参种源聚为4类。结论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人参的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好地揭示了人参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可为人参资源保育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40  林荫银莲花组织培养研究
    张忠池 耿明建 杨特武 刘伟 王俊 辛龙 刘保财 朱端卫
    2010, 41(7):1168-1172.
    [摘要](1023) [HTML](0) [PDF 597.28 K](1001)
    摘要:
    目的研究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组织培养技术,为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一珍稀中药资源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途径。方法筛选适合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并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林荫银莲花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结果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 6-BA和1.0 mg/L NAA,在温度17℃条件下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和芽的分化生长健壮的芽为最佳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5.7%,且易分化形成不定芽和拟球茎在1/2 MS+0.2 mg/L NAA培养基上,5℃条件下培养,再生拟球茎和不定芽生根良好。结论本研究为林荫银莲花种苗繁殖提供了有效途径,为其人工扩大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础。
    41  天津中草药杂志社开通网上在线投稿系统
    2010, 41(7):1172-1172.
    [摘要](501) [HTML](0) [PDF 150.08 K](930)
    摘要:
    津中草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 4 种期刊《中草药》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现代药物与临床》(原刊名《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药物评价研究》(原刊名《中文科技资料目录 ·中草药》) 为提高稿件处理效率,更好地为广大读者和作者服务,从 2010年 1月开始,中草药杂志社开通网上在线投稿系统.
    42  山楂叶抗超氧阴离子活性与化学特征相关指纹的探索研究
    刘荣华 陈兰英 余伯阳 黄慧莲 邵峰 任刚
    2010, 41(7):1173-1178.
    [摘要](1005) [HTML](0) [PDF 2.54 M](924)
    摘要:
    目的研究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超氧阴离子(O2-)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山楂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为评价指标,分别对5种不同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的各指纹峰进行药效实验,建立各指纹峰峰面积与抗超氧阴离子活性之间关系(峰效关系)的数学模型,再通过数学、化学计量学、计算机编程与模拟等手段将山楂叶的HPLC指纹图谱翻译成生物活性指纹图谱(包括药效指纹图谱和效价指纹图谱)。结果建立了山楂叶的质量评价新模式,该模式预测值与实际值r=0.846(P<0.05)5个样品预测值均为实际值的70%以上。结论该模式是融化学鉴定与生物活性评价为一体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弥补了已有中药质量评价模式的局限性,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43  北柴胡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IPPI的全长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隋春 战晴晴 魏建和 陈怀琼 杨成民 郑亭亭
    2010, 41(7):1178-1184.
    [摘要](1407) [HTML](0) [PDF 3.21 M](1037)
    摘要:
    目的克隆北柴胡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EC 5.3.3.2,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PPI)的全长cDNA,为研究柴胡皂苷的生物合成与基因调控奠定基础。方法 PCR矩阵法快速筛选北柴胡全长cDNA文库。结果获得了北柴胡IPPI的全长cDNA(GenBank No.gq433719),其核苷酸序列长1 117bp,编码319个氨基酸的蛋白。NCBI Blastx结果显示与胡萝卜Daucus carotasubsp.sativus(abb52064)的IPPI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一致性为92%,相似度为97%。保守结构域搜索显示含有IPPI共有的催化活性位点、金属结合位点及Nudix基序。TargetP1.1和SignalP3.0分析表明北柴胡IPPI N端含有长26 bp的叶绿体信号肽。结论首次克隆了北柴胡IPPI的全长cDNA,将促进后续北柴胡IPPI基因表达特性及其在柴胡皂苷合成代谢中功能的研究。
    44  披针叶黄华种子中金雀花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周军辉 李静 王答祺 李思锋
    2010, 41(7):1184-1186.
    [摘要](870) [HTML](0) [PDF 255.58 K](1098)
    摘要:
    目的应用HPLC和TLC建立披针叶黄华种子中金雀花碱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的方法获得样品,分别采用TLC和HPLC对披针叶黄华种子中的金雀花碱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结果 TLC采用碱性硅胶为固定相,以苯-丙酮-醋酸乙酯-甲醇(4∶2∶1∶1)为展开剂,可清晰检出金雀花碱斑点HPLC分析中,金雀花碱在0.04~1.2 m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样品处理快速简便,定性与定量分析分离效果好,准确、快速、干扰少,可用于披针叶黄华种子原料和金雀花碱产品的质量控制。
    45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栽培藏木香中内酯类成分
    董琦 马世震 胡凤祖
    2010, 41(7):1186-1187.
    [摘要](921) [HTML](0) [PDF 149.09 K](975)
    摘要: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栽培藏木香中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量,确定最佳采收期,为提高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XDB-C18(150 mm×4.5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0.01%醋酸水溶液(55∶45),检测波长202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栽培藏木香在不同采收期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总量不同,9月份的量最高。结论藏木香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份。
    46  RP-HPLC法测定小果博落回中7种异喹啉类生物碱
    罗忠勇 曾建国 黄敬 谈满良
    2010, 41(7):1188-1190.
    [摘要](929) [HTML](0) [PDF 2.01 M](894)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果博落回中7种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乙腈,(B)0.5%三乙胺缓冲液(磷酸调pH=2.5),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5℃,检测波长284 nm。结果 7种生物碱均能达到良好的分离,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小檗碱、白屈菜红碱、二氢白屈菜红碱、二氢血根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22.0、0.424~84.7、0.433~86.6、0.380~75.9、0.498~99.6、0.523~104.5、0.508~101.5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7.0%、98.9%、102.2%、98.6%、101.8%、102.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为该类药材资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47  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蜡梅叶中桉油精和芳樟醇
    魏惠珍 饶毅 陈燕军 夏川川 冯育林 张小娟 杨世林
    2010, 41(7):1190-1192.
    [摘要](1008) [HTML](0) [PDF 1.56 M](1167)
    摘要: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蜡梅叶中桉油精和芳樟醇的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DB-WAX石英毛细管柱(30.0 m×250μm,0.25μm),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口温度250℃,体积流量1 mL/min,分流:20∶1,程序升温:起始温度60℃,保持5 min,以25℃/min升至200℃,保持2 min。结果桉油精在0.015 7~0.393 6 mg/mL与峰面积比值(桉油精/环己酮)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3.659X+0.066 5,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为1.53%芳樟醇在0.009 5~0.236 6 mg/mL与峰面积比值(芳樟醇/环己酮)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3.526X+0.016 6,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为1.96%。结论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山蜡梅叶中桉油精和芳樟醇进行定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48  GC法测定地枫皮中芳樟醇
    黄捷
    2010, 41(7):1192-1194.
    [摘要](934) [HTML](0) [PDF 196.84 K](1106)
    摘要:
    目的研究GC法测定不同产地的地枫皮药材中芳樟醇的量。方法色谱柱:聚乙二醇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53 mm,1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30℃。结果芳樟醇在0.02~0.25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2.2%。结论本法简单易行,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可作为地枫皮药材中芳樟醇的定量测定方法。
    49  西红花的真伪优劣检定
    王玉英 林慧萍 李水福
    2010, 41(7):1194-1195.
    [摘要](1127) [HTML](0) [PDF 149.05 K](1070)
    摘要:
    目的揭示并健全西红花的真伪优劣检定方法,特别是经验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和药籍文献记载等资料,再结合药品市场现状和笔者实际工作经验阐明及论证。结果最容易混淆的菊科植物红花与西红花区别较大其他混杂优劣可增加经验法判定。结论西红花应严格检定真伪优劣,市场混乱现象亟需整肃。
    50  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王丽莉 刘黄刚 张铁军
    2010, 41(7):1196-1206.
    [摘要](601) [HTML](0) [PDF 1.91 M](1372)
    摘要:
    酮是近年研究较多且具有一定开发前景的天然活性成分。天然存在的酮数目虽然有限,但由于氧化程度的不同和取代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结构,尤其是具有异戊烯基及其衍生物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更好。以酮为母核进行的一系列合成衍生物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潜力。对近5年来国内外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包括药理活性、合成以及构效关系等进行了综述,为该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51  何首乌肝脏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俞捷 谢洁 赵荣华 蔡少青 陈真
    2010, 41(7):1206-1210.
    [摘要](1308) [HTML](0) [PDF 291.54 K](2830)
    摘要: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是重要的补益药物,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功效。然而,自20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处不断出现由于服用何首乌或含何首乌制剂而导致肝损伤的不良反应报道,并引起了一些国家药监部门的高度关注。对何首乌肝损伤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实验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引发肝损伤的制剂、损伤发生的特点、剂量范围等,初步探讨了这种不良反应与其基源、炮制方法、复方配伍等相关关系,为何首乌肝脏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52  中药材品质及提高中药材品质的途径
    武孔云 孙超
    2010, 41(7):1210-1215.
    [摘要](1165) [HTML](0) [PDF 2.02 M](1586)
    摘要:
    深入分析中药材品质的内涵,从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有害污染物及中药材外观性状等方面入手,讨论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从而指出提高中药材品质的途径:对中药材原植物种和品种、品系及类型进行全面调查和鉴定,开展中药材品质育种工作营造人工小环境,提高药用植物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规范和完善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定道地中药材新的适宜种植区,确保道地中药材的供给。
    53  雷公藤研究新进展
    刘为萍 刘素香 唐慧珠 白梅 王丽兰 刘艳
    2010, 41(7):1215-1218.
    [摘要](1331) [HTML](0) [PDF 1.65 M](2081)
    摘要: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雷公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各种皮肤病,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对近年来雷公藤的活性成分、质量控制、药理活性及毒性等研究新进展进行概述,其中雷公藤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研究是雷公藤制剂减毒研究的首要条件,其次对雷公藤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降低其毒性而又不影响、甚或增加其疗效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54  女贞子的生物学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程敏 胡正海
    2010, 41(7):1219-1221.
    [摘要](1085) [HTML](0) [PDF 1.17 M](1845)
    摘要:
    女贞子是我国传统的常用药材之一,近年来,关于女贞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就女贞子资源分布,形态结构,光合特性,树皮、果实和胚胎学特征、抗性及组织培养等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药理成分萜类、黄酮类、多糖、挥发油、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和药材的加工炮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女贞子今后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