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槲寄生的研究进展
    孙艳秋 刘珂 王守愚 徐淑卿
    2008(6):471-473.
    [摘要](939) [HTML](0) [PDF 180.62 K](2175)
    摘要:
    对近年来有关槲寄生植物学、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及一些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的药源情况及开发前景。
    2  基于细胞凋亡表达的生晒参、红参和西洋参四性研究展望
    胡胜全 周红祖 余惠旻 刘塔斯
    2008(6):801-804.
    [摘要](1005) [HTML](0) [PDF 459.71 K](1152)
    摘要:
    中药四性的研究一直是困扰中医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迄今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把细胞凋亡学应用于中药四性的研究,定性定量刻画中药四性的生物学效应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从细胞分子水平建立一个中药四性的模式识别系统,将成为衡量中药四性的一个新突破。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和本课题组的研究基础,对中药四性的发展和定位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路,对中药四性的研究进行评述和前瞻性分析。
    3  海南狗牙花中的吲哚类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谭兴起 陈海生 郭良君 吴林松 雷云超
    2008(6):805-808.
    [摘要](1081) [HTML](0) [PDF 349.19 K](1252)
    摘要:
    目的对海南狗牙花中的吲哚类生物碱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NM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南狗牙花中分离鉴定了7个吲哚类生物碱,分别为:海南狗牙花素(hainanervatasine,Ⅰ)、海南狗牙花新(hainanervatacine,Ⅱ)、老刺木碱(vobasine,Ⅲ)、冠狗牙花定(coronar-idine,Ⅳ)、3-羟基冠狗牙花定(3-hydroxyl coronaridine,Ⅴ)、3-(2-羰基-丙基)冠狗牙花碱[3-(2-oxopropyl)coronar-idine,Ⅵ]、山辣椒胺(tabernamine,Ⅶ)。结论化合物Ⅰ、Ⅱ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海南狗牙花素(Ⅰ)、海南狗牙花新(Ⅱ),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4  十齿花化学成分研究
    叶冠 彭华 范明松 黄成钢
    2008(6):808-810.
    [摘要](691) [HTML](0) [PDF 337.83 K](1075)
    摘要:
    目的研究十齿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十齿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醇(Ⅰ)、β-谷甾醇(Ⅱ)、邻苯二酚(Ⅲ)、对苯二酚(Ⅳ)、松柏醛(Ⅴ)、香草酸(Ⅵ)、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Ⅶ)、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3′-O-三十三烷酸酯(Ⅷ)、胡萝卜苷(Ⅸ)。结论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Ⅷ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十齿花素。
    5  罗汉果中新的天然皂苷
    杨秀伟 张建业 钱忠明
    2008(6):810-814.
    [摘要](740) [HTML](0) [PDF 478.95 K](1142)
    摘要:
    目的研究罗汉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等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罗汉果中分离和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Ⅰ)、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Ⅱ)、山柰苷(Ⅲ)、罗汉果皂苷E(Ⅳ)、罗汉果皂苷(Ⅴ)、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Ⅵ)、罗汉果皂苷A(Ⅶ)、光果木鳖皂苷(Ⅷ)、罗汉果皂苷(Ⅸ)和罗汉果皂苷A1(Ⅹ)。结论化合物Ⅶ和Ⅹ为新的天然产物,Ⅰ为首次从罗汉果中分离得到。
    6  墨旱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吴疆 侯文彬 张铁军 韩英梅
    2008(6):814-816.
    [摘要](932) [HTML](0) [PDF 336.89 K](1874)
    摘要:
    目的研究墨旱莲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反复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熔点、NMR等手段确定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以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共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5″,2″-三噻吩-5-羧酸(Ⅰ)、β-谷甾醇(Ⅱ)、芹菜素(Ⅲ)、槲皮素(Ⅳ)、木犀草素(Ⅴ)、蟛蜞菊内酯(Ⅵ)、去甲蟛蜞菊内酯(Ⅶ)、旱莲苷C(Ⅷ)、木犀草苷(Ⅸ)、蒙花苷(Ⅹ)。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天然产物,Ⅹ为首次从墨旱莲中分离得到。
    7  MALDI-TOF-MS测定天然白芨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研究
    程安媛 朱照静 徐丹
    2008(6):817-819.
    [摘要](887) [HTML](0) [PDF 312.55 K](1647)
    摘要:
    目的考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用于检测天然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可行性及条件。方法以2,5-二羟基苯甲酸(DHB)为基质对精制后的天然白芨多糖(未分级)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条件采用DHB-白芨多糖为1.5:1,室温液滴自然干燥法;线性正离子谱模式,激光强度:1500~2500单位。结果白芨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6×104~3×105,其分散性较大。结论采用DHB与白芨多糖样品比例为1.5:1,直接液滴干燥法效果好,能获得较好的图谱效果。
    8  兴安白头翁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孙辉 李茜 叶文才 赵守训 姚新生
    2008(6):819-822.
    [摘要](743) [HTML](0) [PDF 383.16 K](1171)
    摘要:
    目的研究毛莨科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对兴安白头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兴安白头翁根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是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Ⅰ)、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Ⅱ)、ciwujianoside C3(Ⅲ)、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Ⅳ)、3-O-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Ⅴ)、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Ⅵ)、6,7-二甲氧基香豆素(Ⅶ)、5,6,7-三甲氧基香豆素(Ⅷ)、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Ⅸ)、5,7-二甲氧基-6-羟基香豆素(Ⅹ)、(4S,5R)-4-羟基-5-羟甲基-呋喃-2-酮(Ⅺ)。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9  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陈雨 冯煦 贾晓东 董云发 梁敬钰 王鸣 孙浩
    2008(6):823-825.
    [摘要](611) [HTML](0) [PDF 323.29 K](1340)
    摘要: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萃取及柱色谱方法分离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中1个单萜苷类成分、2个香豆素苷类成分、1个三萜皂苷类成分、3个黄酮苷类成分,分别为(2E,6E)-3,7-二甲基-8-羟基八二烯-1-O-β-D-葡萄糖苷(Ⅰ)、6-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东莨菪苷)(Ⅱ)、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茵芋苷)(Ⅲ)、齐墩果酸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酯(Ⅳ)、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Ⅴ)、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Ⅵ)、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得。
    10  滇黄精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李晓 来国防 王易芬 张保国 罗士德
    2008(6):825-828.
    [摘要](1303) [HTML](0) [PDF 400.78 K](1380)
    摘要:
    目的对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6个黄酮类、3个甾体类、1个吲哚哩嗪酮类、1个果糖,分别为3-丁氧甲基-5,6,7,8-四氢-8-吲哚哩嗪酮(Ⅰ)、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Ⅱ)、异甘草素(Ⅲ)、新异甘草苷(Ⅳ)、(6aR,11aR)-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Ⅴ)、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苷(Ⅵ)、新甘草苷(Ⅶ)、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Ⅷ)、棕榈酸-3β-谷甾醇酯(Ⅸ)、β-谷甾醇(Ⅹ)和胡萝卜苷(Ⅺ)。结论化合物Ⅳ、Ⅵ、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1  茶多糖纯化组分的理化分析
    陈小强 成浩 叶阳 周瑛 尹军峰
    2008(6):828-830.
    [摘要](442) [HTML](0) [PDF 287.87 K](1322)
    摘要:
    目的研究茶叶粗多糖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方法茶叶粗多糖经DEAE-纤维素DE-52柱色谱纯化,获得3个纯化的茶多糖组分:TPS-Ⅰ、TPS-Ⅱ和TPS-Ⅲ。结果其中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42.2%、21.7%和14.6%,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1.1%、55.0%和18.8%,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35%、3.14%和3.29%。HPGPC-ELSD分析茶多糖纯化组分的均一性分布及所占比重,揭示TPS-Ⅰ由8种均一组分组成,TPS-Ⅱ和TPS-Ⅲ有3种均一组分;紫外-可见光扫描发现,茶叶粗多糖和TPS-Ⅲ在258nm处有特征吸收,TPS-Ⅰ和TPS-Ⅱ组分无特征吸收,红外光谱揭示3组分的糖类化合物特征;圆二色谱分析了TPS-Ⅰ、TPS-Ⅱ和TPS-Ⅲ的cotton效应,拟合计算了3组分所含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量。结论为茶多糖的生物活性筛选和组效关系研究提供理化特性信息。
    12  不同物候期杭白菊与其他菊花及野菊花挥发性成分研究
    李福高 邵青 李凡 蒋惠娣
    2008(6):831-833.
    [摘要](973) [HTML](0) [PDF 329.22 K](1062)
    摘要:
    据报道,菊花或野菊花挥发油具有抗微生物、解热等作用。关于其挥发性化学成分已有报道,但是由于试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本实验用GC-MS法分析了不同物候期的杭白菊、5种其他主流菊花及野菊花的挥发油成分,比较了之间的差异,为药材质量控制以及菊花和野菊花挥发油的合理开发提供数据和参考。
    13  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
    崔升淼 胡柏信 廖晓慧
    2008(6):834-837.
    [摘要](708) [HTML](0) [PDF 392.97 K](1120)
    摘要: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溶解度、处方配伍试验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以色泽、乳化时间和乳化后粒径大小为指标,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配伍和处方配比。并以益心酮片为参比,测定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溶出度。结果山楂叶的自微乳化处方中油相为乳化剂为Labrasol(35%),助乳化剂为Transcutol P(10%)。自微乳化后的粒径为(39.5±5.4)nm,自微乳化时间小于1min。蒸馏水中10min累积溶出度达70%以上,而益心酮片60min的溶出度不足50%。结论所制备的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化释药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为山楂叶总黄酮新制剂开发提供了依据。
    14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茵栀黄注射液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研究
    任永申 张萍 杜晓曦 李燕 王晶彬 金城 段惠娟 肖小河
    2008(6):837-841.
    [摘要](691) [HTML](0) [PDF 488.29 K](1010)
    摘要:
    目的建立茵栀黄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以考察其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针对23批(包括不同厂家、不同批号、不同加速条件)茵栀黄注射液建立HPLC指纹图谱;利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并以相似度、共有峰相对峰面积为指标,进行样品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厂家的样品各自聚为一类,表明茵栀黄注射液各批次间产品质量具有稳定性;各厂家产品逐次聚为一类,表明各厂家产品具有差异性和相对一致性;同一批次不同稳定性加速试验样品与正常批次差异明显,表明指纹图谱检测具有灵敏性。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茵栀黄注射液质量控制,对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
    15  神昌注射液中β-细辛醚、冰片的氧化及异构体转换分析
    魏刚 何建雄
    2008(6):841-843.
    [摘要](535) [HTML](0) [PDF 266.89 K](973)
    摘要:
    目的探讨神昌注射液氧化变色后有何产物生成和β-细辛醚、冰片在其中的氧化机制及异构体的转换情况。方法采用GC-MS对神昌注射液氧化变色前后的样品进行分析,及对β-细辛醚、冰片灭菌前后的成分进行比较。结果3批次神昌注射液氧化变色后,其中β-细辛醚部分氧化生成了0.88%~2.82%的细辛醛、0.24%~0.46%的细辛酮,冰片中的龙脑与异龙脑部分氧化生成了樟脑;经100℃灭菌30min后,β-细辛醚(顺式)异构体转换生成约1%~2%的α-细辛醚(反式),冰片中(7.85±7.27)%的异龙脑(顺式)异构化为龙脑(反式)。结论神昌注射液中的-细辛醚、冰片均参与了氧化反应,高温灭菌后也发生了异构体的转换。
    16  利用脂肪乳载体提高羟基喜树碱的胰腺靶向性
    刘健华 江荣高 王春龙
    2008(6):844-847.
    [摘要](715) [HTML](0) [PDF 415.21 K](1037)
    摘要:
    目的考察脂肪乳载体对羟基喜树碱胰腺靶向性的影响。方法以大豆磷脂和大豆油为主要辅料,采用两步乳化法制备羟基喜树碱脂肪乳。家兔分别静脉注射单剂量(3.5mg/kg)的羟基喜树碱脂肪乳和羟基喜树碱注射液,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胰腺组织中的浓度。结果所建立的HPLC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与羟基喜树碱注射液相比,羟基喜树碱脂肪乳显著提高了胰腺中药物的浓度。结论脂肪乳作为载体可以明显提高羟基喜树碱对胰腺的靶向性。
    17  麝香缓释双层片和普通片单剂量口服的体内释药特征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程怡 陈文俊 郭波红 陈秀娟 郭委
    2008(6):847-850.
    [摘要](567) [HTML](0) [PDF 400.71 K](1169)
    摘要:
    目的研究麝香缓释双层片MSDT和普通片(MT)单剂量口服的人体释药药力学过程。进行缓释效果和生物利用度评价。方法对8名健康自愿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麝香缓释双层片和普通片,用气相-质谱联用手段测定人血清中麝香酮,数据经DAS软件处理得到两者体内的动力学参数;根据药时曲线的AUC面积计算麝香缓释双层片和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人体单剂量口服麝香缓释双层片和普通片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0.532±0.005)、(0.679±0.049)μg/mL(P<0.05);tmax(h):2.0、(2.062±0.177)μg/mL(P>0.05);吸收半衰期t1/2(h):(6.677±0.143)、(1.581±0.116)h(P<0.05);AUC0~∞:(6.033±0.111)、(6.041±0.229)μg.h/mL(P>0.001);MRT0-∞:(41.848±2.343)、(26.303±3.807)h(P<0.001);麝香缓释双层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87±4.232)%(n=8)。结论麝香缓释双层片首剂量速释层能与普通片一样迅速释药,能保持良好的缓释效果与普通片有显著性差异,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所试剂量范围内麝香缓释双层片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
    18  异硫氰酸苯酯衍生化-HPLC法测定龟甲中胶原蛋白
    骆达 李惠芬 李秀兰 周静 杜凡 王丽
    2008(6):851-852.
    [摘要](632) [HTML](0) [PDF 275.95 K](1346)
    摘要:
    目的采用异硫氰酸苯酯衍生化法分析龟甲中胶原蛋白。方法龟甲中胶原蛋白经酸水解后分解为含有羟脯氨酸的氨基酸混合物,经异硫氰酸苯酯衍生化后,以0.1mol/L醋酸钠溶液-乙腈(94:6,pH6.5)与乙腈-水(80:20)为二元流动相,经C18色谱柱分离,254nm处测定羟脯氨酸。通过测定样品中羟脯氨酸的量来计算样品中胶原蛋白的量。结果羟脯氨酸在0.02~0.20mg/m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2.0%。结论建立的龟甲中胶原蛋白的HPLC分析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快速、干扰少。
    19  夏枯草-泊洛沙姆温敏凝胶中多糖的测定
    姜玲海 冯怡 沈岚 徐德生
    2008(6):853-855.
    [摘要](605) [HTML](0) [PDF 322.63 K](1044)
    摘要:
    目的研究去除泊洛沙姆对温敏凝胶中多糖测定干扰的方法,并建立制剂中多糖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凝胶冷冻干燥,醋酸乙酯萃取的前处理方法,并以比色法检测制剂中多糖。结果凝胶经醋酸乙酯萃取后可完全去除基质的干扰,多糖保留率为100.11%(n=3),比色法检测制剂中多糖的量,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7%(n=9)。结论该前处理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基质干扰去除完全,多糖保留率高,含量测定方法稳定、重现性较好。
    20  龙血竭胶囊的HPLC指绞图谱研究
    高秀丽 蒋倩 张敏
    2008(6):855-858.
    [摘要](521) [HTML](0) [PDF 368.25 K](1028)
    摘要:
    目的用HPLC法对龙血竭胶囊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条件:Eclipse XDB-ODS柱(15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检测波长为275nm;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为40℃,以龙血素B作为参照物。结果初步建立了龙血竭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论方法简单可行,能够有效地控制龙血竭胶囊的内在质量。
    21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马容 狄留庆 许惠琴
    2008(6):858-860.
    [摘要](468) [HTML](0) [PDF 309.42 K](1167)
    摘要:
    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瘀、泻热通肠等多种功能。大黄主要产地是甘肃、青海,是我国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药用范围十分广泛。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大黄游离蒽醌类物质(包括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等)以及它们与糖苷生成的结合型蒽醌。
    22  复方苍耳滴鼻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孙燕燕 于和
    2008(6):860-862.
    [摘要](668) [HTML](0) [PDF 290.12 K](958)
    摘要:
    苍耳丸是我院传统中药制剂,由苍耳子、连翘、金银花、菊花、辛夷、荆芥穗、白芷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通鼻窍的作用,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由于剂型和生产工艺落后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药品质量的稳定性较差。
    23  丹参中总酚酸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与富集
    吴婉莹 果德安
    2008(6):862-864.
    [摘要](428) [HTML](0) [PDF 289.39 K](894)
    摘要: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的功效。已上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复 方中,很多以丹参人药。
    24  RP-HPLC法测定乌鸡白凤丸中丹参酮Ⅱ_A
    乔艳玲 梁春华 邵文
    2008(6):864-865.
    [摘要](460) [HTML](0) [PDF 183.58 K](954)
    摘要:
    乌鸡白凤丸由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鳖甲(制)、牡蛎(煅)、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醋制)、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等20味中药组成,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之功效,对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有较好的疗效。
    25  丹皮酚软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郜琪臻 杨希琴 俞旗峰 丁平田
    2008(6):866-867.
    [摘要](1080) [HTML](0) [PDF 241.90 K](1442)
    摘要:
    丹皮酚软膏是由丹皮酚和丁香油加入适宜辅料制成的软膏制剂,具有抗过敏、消炎、止痒等作用,用于各种湿疹、皮炎、皮肤瘙痒、蚊、臭虫叮咬红肿等皮肤疾患,对过敏性鼻炎和防治感冒也有一定效果。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
    26  蜂毒素对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宋长城 吕祥 李柏 凌昌全
    2008(6):868-872.
    [摘要](719) [HTML](0) [PDF 527.33 K](1190)
    摘要:
    目的探讨蜂毒素对人肝癌细胞移植瘤在BALB/C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瘤内注射蜂毒素对肝癌细胞移植瘤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应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裸鼠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裸鼠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荷瘤裸鼠瘤内注射蜂毒素剂量为40、60、80μg/kg时的抑瘤率分别为44.64%、62.86%、73.73%,药物处理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光镜下见蜂毒素各组肿瘤组织出现片状坏死,肿瘤间质内可见肿瘤血管,并有血管破坏现象。蜂毒素可明显降低裸鼠肝癌组织微血管密度,药物处理组IL-8和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蜂毒素能够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L-8和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27  苦参碱对肝癌SMMC-7721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殷飞 赵军艳 姚树坤
    2008(6):873-877.
    [摘要](587) [HTML](0) [PDF 507.89 K](1019)
    摘要: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肝癌SMMC-7721细胞JAK-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苦参碱和/或JAK-STAT途径特异性抑制剂AG490培养肝癌细胞SMMC-7721,MTT法检测苦参碱对肝癌SMMC-7721细胞株增殖的影响,RT-PCR法检测苦参碱对SMMC-7721细胞stat3、stat5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苦参碱对肝癌SMMC-7721细胞STAT3、STAT5、P-STAT3、P-STAT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苦参碱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苦参碱能下调stat3、stat5 mRNA表达水平(P<0.05、0.01),降低STAT3、STAT5、P-STAT3、P-STAT5蛋白表达量(P<0.05、0.01)。AG490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stat3、stat5 mRNA和STAT3、STAT5蛋白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STAT3、P-STAT5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0.01)。与AG490组比较,AG490+苦参碱组stat3、stat5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STAT3、STAT5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STAT3、P-STAT5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苦参碱组比较,AG490+苦参碱组stat3、stat5 mRNA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STAT3、STAT5、P-STAT3、P-STAT5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能下调stat3、stat5 mRNA表达水平,因而能降低STAT3、STAT5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细胞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
    28  紫芝液体深层发酵液的抗肿瘤活性部位研究
    杨国红 杨义芳 金隽迪
    2008(6):876-880.
    [摘要](654) [HTML](0) [PDF 412.02 K](913)
    摘要:
    目的寻找紫芝液体深层发酵液的最佳抗肿瘤活性方法。方法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得到菌丝体,利用小鼠移植肿瘤模型追踪测试抗肿瘤活性,导向得到最佳抗肿瘤活性部位,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得其总多糖质量分数;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其还原糖质量分数,并对活性部位进行体外的细胞毒试验。结果紫芝液体深层发酵液的最佳抗肿瘤活性部位为胞内水提醇沉得到沉淀的水溶部分(样品B)含多糖88.4%,含还原糖3.15%,该部分不含蛋白质;在ig给药剂量为40.5mg/kg时,该活性部位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率为63.94%,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率为58.32%;该活性部位对A549、LoVo、CEM、QGY-7703等4种人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60、29.28、45.06、37.38μg/mL。结论紫芝液体深层发酵液的最佳抗肿瘤活性部位为胞内水提醇沉物可溶于水部分,对小鼠移植肿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体外细胞毒作用较弱。
    29  苦参碱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杨彩艳 郑萍 王小萍 闫琳 周茹 戴贵东
    2008(6):880-884.
    [摘要](590) [HTML](0) [PDF 499.86 K](1226)
    摘要: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给予高胆固醇饮食4周后,sc异丙肾上腺素(ISO,85mg/kg,每日1次,连续2d)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心肌缺血性损伤模型,观察苦参碱对模型大鼠血脂、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酶及抗氧化酶等的影响。结果苦参碱(50、100和200mg/kg)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改善大鼠左心室收缩(升高LVSP和+dp/dtmax)和舒张功能(降低LVEDP和升高-dp/dtmax);减少血清心肌损伤标志酶: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量;提高血清及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相应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量。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苦参碱可减轻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缺血性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异常改变。结论苦参碱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缺血性心肌结构与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TC和/或TG,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并维持心肌细胞膜稳定性有关。
    30  甜菜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季宇彬 高世勇 杨红丹 何立巍
    2008(6):884-886.
    [摘要](565) [HTML](0) [PDF 336.77 K](1141)
    摘要:
    目的研究甜菜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甜菜碱对HepG2的细胞毒作用;PI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甜菜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甜菜碱对HepG2细胞的IC50为0.5mol/L;甜菜碱使HepG2细胞G2/M期比例下降;甜菜碱作用于HepG2细胞24h后,3个不同剂量组(0.1、0.2、0.4mol/L)诱导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0.9)%、(11.5±1.1)%、(33.9±1.2)%,48h后凋亡率为(13.4±1.9)%、(20.9±1.4)%、(67.8±1.8)%。结论甜菜碱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阻滞细胞进入G2/M期进而诱导细胞凋亡。
    31  转铁蛋白对青蒿琥酯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研究
    郑青 郭建红 周仲楼 曾庆平 赵文
    2008(6):887-889.
    [摘要](703) [HTML](0) [PDF 347.38 K](1167)
    摘要:
    目的研究转铁蛋白对青蒿琥酯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情况。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单用或与转铁蛋白合用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DAPI染色观察CNE2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青蒿琥酯对CNE2细胞的IC50值为116μg/mL,青蒿琥酯合用转铁蛋白后IC50值降为17.4μg/mL,DAPI染色显示青蒿琥酯合用转铁蛋白作用CNE2细胞24h后,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琥酯合用转铁蛋白组作用24h后,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而平行进行的青蒿琥酯100μg/mL组相同作用时间没有出现凋亡。结论转铁蛋白对青蒿琥酯体外抗肿瘤活性有较强增效作用,转铁蛋白与青蒿琥酯合用加速了青蒿酯诱导的细胞凋亡,是转铁蛋白增强青蒿琥酯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32  蒺藜皂苷对缺血心肌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的作用
    孙巍 李晶莹 李红 杨世杰
    2008(6):889-892.
    [摘要](530) [HTML](0) [PDF 418.80 K](1074)
    摘要: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对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H2O2损伤时心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ε)、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采用H2O2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应用PKCε抑制剂Chelerythrine干预后,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定性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定量检测各组PKCε、ERK1/2及NF-κB水平。结果蒺藜皂苷明显保护受损心肌细胞,降低细胞凋亡率,并且能够升高PKCε、ERK1/2及NF-κB水平;应用Chelerythrine可部分阻断蒺藜皂苷的上述作用。结论蒺藜皂苷对H2O2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与PKCε、ERK1/2及NF-κB激活有关。
    33  灯盏花素对谷氨酸体外诱导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熊哲 张丽 李彩莲
    2008(6):893-895.
    [摘要](507) [HTML](0) [PDF 298.35 K](984)
    摘要: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谷氨酸(Glu)体外诱导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MTT法观察灯盏花素对Glu诱导神经元损伤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结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生化测试及细胞钙影像方法探讨相关作用机制。结果灯盏花素呈质量浓度依赖性提高Glu诱导神经元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并拮抗由Glu诱导的[Ca2+]i升高、MDA生成,提高SOD活性。结论灯盏花素对Glu体外诱导大鼠皮质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胞内Ca2+超载、提高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34  甘草酸单铵盐对H9N2禽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
    陈建新 邱灵才 方炳虎 李满妹 张晓琦 叶文才
    2008(6):896-899.
    [摘要](734) [HTML](0) [PDF 454.11 K](1381)
    摘要:
    目的考察甘草酸单铵盐对人工感染流感和禽流感病毒小鼠肺炎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建立禽流感病毒H9N2和流感病毒FM1株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以肺指数抑制率为指标考察甘草酸单铵盐对感染小鼠的肺炎保护效果,流式细胞仪分析感染H9N2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用鸡胚感染模型以4种不同给药方式进行甘草酸单铵盐抗病毒机制研究。结果甘草酸单铵盐具有减轻小鼠肺炎的实变、调整感染H9N2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作用;预防给药能抑制病毒在鸡胚内的复制。结论甘草酸单铵盐是通过抑制禽流感病毒对组织细胞的吸附及调节机体细胞免疫而达到抗禽流感病毒的作用。
    35  四磨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王建华
    2008(6):899-900.
    [摘要](457) [HTML](0) [PDF 246.19 K](990)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 合征。
    36  半夏叶片总RNA四种提取方法及效果的比较
    吴林 薛建平 徐有明 田振东
    2008(6):901-905.
    [摘要](696) [HTML](0) [PDF 506.31 K](1029)
    摘要:

    目的
    针对三叶半夏成熟叶片化学成分复杂,富含多糖、酚类及其他多种化学物质的特点,选择优化一种简便、经济、高效的半夏成熟叶片高质量总RNA提取方法。
    方法
    用4种不同的RNA抽提方法如异硫氰酸胍法、皂土法、CTAB-LiCl法和改进的SDS/酚法提取总RNA,通过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以及RT-PCR验证等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4种方法均能从半夏成熟叶片中提取到总RNA。其中皂土法的提取过程只需3~4h,是其他3种提取方法所用时间的一半。提取1g叶片的成本只有其他3种方法的1/13~1/14。此法提取的总RNA18S、28S带型清晰无弥散,完整性好,无严重的蛋白质和其他杂质污染,A260/A280为1.8~2.0,A260/A230大于2.0,且总RNA的产率高,为365.744μg/g鲜重,提取的总RNA适用于RT-PCR试验。
    结论
    皂土法提取的RNA完全适用于DDRT-PCR、Northern blotting、cDNA文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是一种快速、经济,适于抽提半夏总RNA的好方法。
    37  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因子研究
    李明军 刘欣英 李萍 张晓丽 赵喜亭 柳俊 谢从华
    2008(6):905-910.
    [摘要](630) [HTML](0) [PDF 573.42 K](1100)
    摘要:

    目的
    探讨培养方式、碳源、氮源对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宜的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基。
    方法
    以B号山药试管苗为材料,运用一步培养法和两步培养法筛选最佳培养方式,在此基础上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氮源和碳源进行诱导培养,定期对微型块茎的诱导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
    两步培养法、60g/L的碳源(白砂糖或蔗糖)、[NO3-]/[NH4+]为3:1、总氮量为30mmol/L时有利于山药微型块茎的诱导形成。
    结论
    首次建立了两步培养法诱导山药微型块茎形成的培养模式,筛选出了适宜的碳源和氮源,为微型块茎的离体诱导形成及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38  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研究
    张耀华 张慧英 薛艳霞
    2008(6):910-913.
    [摘要](659) [HTML](0) [PDF 384.62 K](998)
    摘要:

    目的
    研究离体条件下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方法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碳源种类和质量浓度,NAA质量浓度和活性炭对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影响。
    结果
    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2.0mg/L+NAA0.5mg/L+白糖6%,培养基中不宜添加活性炭。试管根茎接入培养基MS+BA2.0mg/L+白糖3%上,发芽率达61.03%。
    结论
    糖质量浓度是影响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主要因素。
    39  烟草悬浮培养细胞对呋喃橐吾酮的生物转化研究
    严春艳 于荣敏 吕华冲 张德志
    2008(6):913-916.
    [摘要](672) [HTML](0) [PDF 388.98 K](1028)
    摘要:

    目的
    研究烟草悬浮培养细胞对呋喃橐吾酮(Ⅰ)的生物转化。
    方法
    将外源底物呋喃橐吾酮乙醇溶液投入预培养10d的烟草悬浮培养细胞中,共培养4d后终止转化,通过HPLC检测方法,并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转化产物,最后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此外,实验还考察了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结果
    呋喃橐吾酮(Ⅰ)在烟草细胞中发生了转化,分离鉴定出两个转化产物:3-oxo-eremophila-1,7(11)-dien-12,8-olide(Ⅱ)和3-oxo-8-hydroxyeremophila-1,7(11)-dien-12,8-olide(Ⅲ)。转化的最佳共培养时间为5d,此时总的摩尔转化率最高(53.1%)。
    结论
    首次利用烟草悬浮培养细胞转化倍半萜类化合物呋喃橐吾酮并获得成功。
    40  基于指标成分和HPLC指纹图谱检测的决明子化学品质评价研究
    王晶彬 周旭 胡志方 任永申 肖小河
    2008(6):917-919.
    [摘要](617) [HTML](0) [PDF 337.52 K](1257)
    摘要:

    目的
    客观评价决明子内在质量差异。
    方法
    采用HPLC方法测定大黄酚的量;采用梯度洗脱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指纹图谱色谱条件: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醋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体积流量为1mL/min;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产地决明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以大黄酚的量和指纹图谱相似度为指标,运用SA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建立的指纹图谱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好,不同产地决明子的大黄酚的量及化学指纹图谱不尽相同,化学成分差异与产地相关,大黄酚质量分数为0.037%~0.170%,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864~0.962。
    结论
    综合指标成分定量测定及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能较全面地表征不同产地决明子的内在成分差异,可为决明子内在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41  温莪术HPLC指纹图谱研究
    兰泽伦 李敏 李校堃 刘德军 贾君君 张钰苓
    2008(6):920-922.
    [摘要](789) [HTML](0) [PDF 318.06 K](1095)
    摘要:

    目的
    采用HPLC法建立温莪术药材的指纹图谱。
    方法
    用Kromasil ODS-1(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44nm。
    结果
    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区的温莪术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
    结论
    温莪术药材中各成分均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可作为温莪术药材专属性的指纹图谱。
    42  不同种源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变异规律研究
    吴令上 斯金平 周慧 诸燕 蓝云龙
    2008(6):922-925.
    [摘要](590) [HTML](0) [PDF 410.94 K](1027)
    摘要:

    目的
    揭示全国主产区鱼腥草种质资源甲基正壬酮量变异规律,为鱼腥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方法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23个种源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的量,并分析形态特征、地理位置、生长性状与甲基正壬酮的关系。
    结果
    不同种源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存在显著差异,与纬度呈正相关,与植物形态存在一定的关系,与植株高度和地径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
    鱼腥草种质资源甲基正壬酮的量存在一定的变异规律,针对鱼腥草甲基正壬酮选择新品种时,应优先考虑在纬度高、生长快的种源中选择。
    43  HPLC法测定紫菀中阿魏酸、槲皮素和山柰酚
    田亚平 景秀娟 徐磊 周亚楠 张兰桐
    2008(6):926-928.
    [摘要](598) [HTML](0) [PDF 329.93 K](988)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紫菀药材中阿魏酸、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分析方法。
    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310、360、365nm,进样量20μL,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进行梯度洗脱。
    结果
    阿魏酸、槲皮素和山柰酚分别在0.011~0.277、0.004~0.106、0.006~0.126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15批药材中阿魏酸、槲皮素和山柰酚质量分数分别为0.15~1.43、0.09~0.36、0.03~1.12mg/g。
    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紫菀药材3种活性成分的定量测定。
    44  五加皮的真伪优劣检定
    叶荣飞 李水福
    2008(6):929-931.
    [摘要](751) [HTML](0) [PDF 303.03 K](1063)
    摘要:
    五加皮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因五加皮同科属近缘植物较多,而且各地使用习惯差异大,特别是历来多数地区均将香加皮做五加皮入药,导致目前市售五加皮伪劣混用现象极为严重,势必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
    45  中药提取物吸湿、结块和发黏现象的机制分析
    杜松 刘美凤
    2008(6):932-934.
    [摘要](1510) [HTML](0) [PDF 405.24 K](2067)
    摘要:
    中药提取物常遇到粉末吸湿、结块、发黏的问题,同时浸膏喷雾干燥时也容易粘壁。对此现象一直缺少合理的理论解释。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认为由于提取物中存在多种水溶性小分子成分,降低了混合物临界相对湿度,是导致提取物粉末吸湿性强的主要原因。同时中药提取物作为一种无定形的混合物,由于水溶性小分子物质较多,以及提取物吸湿后含水量增加,引起提取物粉末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当外界温度高于提取物的玻璃化温度,就会产生结块、发黏现象,这同时也是浸膏干燥过程粘壁的主要原因。
    46  黄连解毒汤的化学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刘磊 姜鹏 窦圣姗 柳润辉 张川 张卫东
    2008(6):935-938.
    [摘要](991) [HTML](0) [PDF 542.05 K](1854)
    摘要:
    黄连解毒汤为清热解毒剂的代表方,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概括并归纳了该复方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包括复方相关药理学、药动学研究状况,化学研究及药效物质的探讨。
    47  苔藓组织培养体系的应用
    谢春锋 娄红祥
    2008(6):938-943.
    [摘要](622) [HTML](0) [PDF 453.48 K](1125)
    摘要:
    苔藓组织培养已有约100年的历史。与种子植物相比,苔藓组织培养体系有许多特有属性,如生长条件简单、再生能力强以及细胞分化充分等。其作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模式生物广泛用于植物生理学、形态学、发育学以及植物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综述了近年来苔藓组织培养体系在生物转化、生产次级代谢产物以及生物制药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同时也探讨了其在筛选抗菌和抗疟原虫药物方面的可能性。
    48  曼宋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世亮 简华培 王星元 黄志纾 古练权
    2008(6):944-946.
    [摘要](549) [HTML](0) [PDF 322.06 K](1426)
    摘要:
    曼宋酮类化合物(mansonones)主要是从梧桐科植物的心材及榆科无毛榆的心材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具有醌类结构(大部分邻醌或其前体)的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结构较为新颖,具有抗菌、抗微生物、抗氧化、抗肿瘤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以及一定的致敏作用。综述了近年来曼宋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49  柽柳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张媛 屠鹏飞
    2008(6):947-951.
    [摘要](793) [HTML](0) [PDF 436.64 K](1366)
    摘要:
    柽柳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多酚类成分和萜类成分,具有保肝、抗炎、抗微生物、解热镇痛、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综述了柽柳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50  菝葜传统应用和现代研究概况
    曾晓霞 陈锡林
    2008(6):952-953.
    [摘要](794) [HTML](0) [PDF 380.68 K](1315)
    摘要:
    菝莫是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干燥根茎,又名铁菱角、金刚藤、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其味甘、酸.性平,具有祛风湿、利小便、消肿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癌症等。
    51  温州民间补肾草药和验方“七肾汤”
    张蔷蓉
    2008(6):954-955.
    [摘要](721) [HTML](0) [PDF 260.32 K](2097)
    摘要: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习称。浙南”,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民间应用草药治病历史悠久。
    52  HPLC-ELSD在中药糖类分析中的应用
    陈琴鸣 刘文英
    2008(6):955-956.
    [摘要](686) [HTML](0) [PDF 360.91 K](1991)
    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分离分析技术,是现代分离测定的重要手段。HPLC可与多种检测器联用对样品进行测定。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or,ELSD)是一种通用型质量检测器,由于其具有可测定无紫外吸收的化合物、可进行梯度洗脱等特点,弥补了紫外检测器(UVD)和示差折光检测器(RID)的不足。在分析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53  关于召开“第五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2008(6):956-956.
    [摘要](420) [HTML](0) [PDF 510.07 K](792)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